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鱼湘教版(一起)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2.2鱼》湘科版(一起)

三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2.2鱼》湘科版(一起)

三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2.2鱼》湘科版(一起)一. 教材分析《2.2鱼》这一课是湘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一部分。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鱼类的特征、种类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式,了解鱼类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对鱼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鱼类的内部结构和生理特点还不够深入,同时,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深入探究鱼类的特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鱼类的主要特征,识别不同种类的鱼,了解鱼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树立关爱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鱼类的主要特征,各类鱼的识别。

2.教学难点:鱼类内部结构的认知,鱼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比较、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实物、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各类鱼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鱼类,激发学习兴趣。

2.探究鱼类特征:学生观察鱼类标本,总结鱼类的特征,如生活在水中、有鳞片、用鳃呼吸等。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究鱼类与其他水生动物的区别。

4.鱼类分类:学生根据鱼类的特征,对给出的鱼类标本进行分类。

5.深入了解鱼类:学生通过多媒体资料,了解鱼类的生活习性、内部结构等。

6.实践活动:学生动手制作鱼类模型,加深对鱼类特征的认识。

7.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拓展作业。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特征:生活在水中,有鳞片,用鳃呼吸•种类:鲫鱼、鲤鱼、草鱼等•与人类关系:食用、观赏、药用等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进行评价。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2《鱼》教学设计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2《鱼》教学设计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2《鱼》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鱼》是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鱼类的主要特征,包括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探究鱼类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对于生活中常见的鱼类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鱼类的特征并没有系统的认识,对于鱼类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鱼类的主要特征,能够识别常见鱼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鱼类的主要特征。

2.难点:鱼类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鱼类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了解鱼类的外部和内部特征。

2.实验法:通过模拟鱼类的呼吸和游泳,让学生理解鱼类的生理特点。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2.教具:鱼类图片、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3.课件:相关的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鱼类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鱼类的外部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观察鱼类的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说出鱼类的主要特征,如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等。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验模拟鱼类的呼吸和游泳,让学生深刻理解鱼类的生理特点。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加深对鱼类特征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了解鱼类的生活习性,如生活在淡水还是海水,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鱼类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2.2鱼》湘科版(一起)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2.2鱼》湘科版(一起)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2.2鱼》湘科版(一起)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鱼”,属于湘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

教材通过介绍鱼类的特征、种类、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鱼类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但对于鱼类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鱼类的主要特征,认识不同种类的鱼,了解鱼类的生活习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描述、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鱼类的主要特征,不同种类的鱼,鱼类的生活习性。

2.难点:鱼类特征的内涵和外延,对鱼类生活习性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鱼类的知识。

3.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图片、实物模型、视频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鱼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鱼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鱼类的主要特征,如生活在水中、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等。

然后呈现不同种类的鱼,让学生初步认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和描述所给的鱼类图片,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鱼类特征的掌握情况。

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播放鱼类生活习性的视频,让学生了解鱼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然后让学生讨论鱼类的生活习性与环境的关系。

2024年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2.2鱼(教案)

2024年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2.2鱼(教案)

谈话:我们先来观察鱼家族中的金鱼,看看从它身上能发现些什么。

提问1:金鱼的身体外形是什么样的?可以分几个部分?
提问2:头部有什么?躯干有什么?尾部有什么?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板画:鱼结构)
小结:鱼的身体分头、躯干、尾三部
分,头部有口、眼睛和鳃,躯干有测线和鳍,尾部长有鳍。

2.归纳鱼的共同特征。

[材料准备:鱼类图卡,鱼模型,PPT]
提问1:草鱼和鲫鱼也是昆虫,它们的身体结构与金鱼一样吗?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提问2:鱼在水中是在不停地喝水吗?(视频)
提问3:鱼鳍有什么作用呢?(视频)
2.鱼鳞能保护鱼的身体。

( )
3.鱼是靠肺呼吸的。

( )
4.鱼在水中时,嘴一张一合,是在吃食物。

( )
5.所有生活在水中的动物都是鱼。

( )
参考答案:
1.A 2.C 3.A 4.D 5.A
1.× 2.√ 3.× 4.× 5.×
五、整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

鱼:金鱼、草鱼、鲫鱼、小丑鱼、斗鱼、海马、黄鳝、泥鳅
不是鱼:虾、乌贼、鲸鱼。

小学三年级科学鱼的教案7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鱼的教案7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鱼的教案7篇小学三年级科学鱼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2、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

2、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

科学态度目标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来说明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装有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聚焦1、出示图片:红糖在水中慢慢溶解。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水中。

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中?2、引出小苏打并简单介绍。

3、出示一杯清水和若干食盐、小苏打。

提问:如果我们把它们不断地加入这杯水中,它们能一直溶解下去吗?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入,唤起学生的前概念“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并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无限的吗?激起学生对“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探究兴趣。

二、探索活动一:设计对比实验1、教师提问: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哪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我们可以怎样做这个实验?2、引入对比实验。

通过向两杯等量的水中,分别加入食盐和小苏打并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

3、实验设计,小组讨论。

(1)对比实验应该设置哪些实验条件?(2)怎样取同样多的水?(3)食盐和小苏打每次放多少?4、明确实验方法。

(1)在两个相同的透明杯中分别倒入50毫升冷水;(2)分别往两个水杯中加入1份食盐和1份小苏打;(3)用搅拌棒搅拌至完全溶解;(4)重复第二步,直到食盐、小苏打不能溶解为止。

5、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鱼湘教版(一起)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鱼湘教版(一起)

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动物第二课鱼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鱼的共同特征:体表有鳞,用鳃呼吸、用鳍辅助游泳,终身生活在水中。

并能用此共同特征对更多动物是否属于鱼类做出正确判断。

2.科学探究进一步发展归纳概括推理能力,通过亲身经历,逐步熟练运用找共同特征的科学方法。

继续发展演绎推理能力。

3.科学态度、STSE了解并欣赏美丽的金鱼,对鱼类共同特征的探究表现出兴趣,细致观察、如实记录和描述,在归纳演绎活动中,逐步形成严谨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鱼的共同特征:体表有鳞,用鳃呼吸、用鳍辅助游泳,终身生活在水中。

难点:进一步发展归纳概括推理能力,通过亲身经历,逐步熟练运用找共同特征的科学方法。

继续发展演绎推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水槽,水,小金鱼;草鱼、鲫鱼等图片或标本。

PPT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谈话提问在浩瀚的自然水域中,生活着众多的动物,鱼类是其中一个大家族。

鱼类有什么共同特征呢?2.画一画公认的鱼类——金鱼让学生画一画印象中的金鱼是怎样的,师生共同点评并找出有什么特征没有画出来,促使学生继续学习和研究。

3.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借鉴上一课学习的找昆虫共同特征的方法,研究鱼类的共同特征。

(二)新课学习1.观察鱼的身体结构(1)观察金鱼:认真观察金鱼,并画出金鱼的样子。

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2)思考:金鱼身体分成几大部分?各部分长有什么?(3)展示交流。

(4)讨论:金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有哪些?(5)汇报交流。

(6)观察草鱼和鲫鱼。

课件展示草鱼和鲫鱼的图片。

(7)讨论:草鱼和鲫鱼也是鱼,它们的身体结构和金鱼有什么相同之处?(8)汇报交流并小结:金鱼、草鱼、鲫鱼身体表面有鳞,头部有鳃,靠鳍协调运动,终生生活在水中。

它们都属于同一类动物——鱼类。

2.判断它们是不是鱼(1)课件展示教材P15四幅图。

(2)思考并回答:下面哪些是鱼?说一说你判断的理由。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备课本XXX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1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一、指导思想: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寻访、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

第一单元是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在以后各单元中安排了“走进科学”、“身边的动植物”、“土壤”、“奇妙的水”、“空气”、“各种各样的材料”、“我研究了观察”等六个单元的内容。

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现象和物质,并对物质现象进行观察,认识物质成分、作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常见的材料,了解简单物质的基本构成,学会简单的科学测量、思维方式。

通过一个学期的研究,学生研究了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技能,掌握了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观察事物的能力要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味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4、指导、引导学生研究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研究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6、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

新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精品版(全册)

新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精品版(全册)

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空气的研究么?又说明了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空气占据空间 )三、活动:“听话”的乒乓球1.出示实验装置,预测:如果用去底的瓶子罩住浮在水面的乒乓球,垂直扣入水槽底部,乒乓球会在哪儿?预测的依据是什么?2.学生做出不同的预测,并说明这样预测的理由。

3.师:我这里有个带条纹的矿泉水瓶,如果任意指定条纹格数作为停留位置,你能想办法控制乒乓球的停留位置,让乒乓球听话吗?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同时上台来操作演示。

四、拓展迁移1.出示图片:生活中还有许多空气占据空间的实例,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

充气的轮胎、篮球难以压瘪、倒扣在水中的杯子,放在杯底的纸团不会湿......2. 寻找生活中更多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或事物,写一写、画一画。

3.我们能让乒乓球再回到水底吗?怎么做?为什么能实现?课后我们再去试一试吧。

板书设计:空气占据空间吗灌水入瓶“听话”的乒乓球空气占据空间方法:插入吸管.....教学后记:水和石块占据空间,学生根据生活常识理解水会溢出。

灌水入瓶实验易漏气,刚开始一滴滴慢慢滴水,重复实验水滴就加快了。

学生能回答出。

要让滴水加快可拧开拧松瓶塞。

使乒乓球浮上来,学生最先想到的是拧开瓶盖,斜放瓶身的办法学生思考了很久。

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动物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土壤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9、下列属于仙人掌生长习性的是( )。

A 、喜高温耐湿B 、耐干旱、贫瘠C 、对土壤的保肥和供肥能力要求较高 10、下列关于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土壤中有腐殖质B 、土壤没有肥力C 、土壤是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三、对错审判厅(20分)1、土壤的颜色都是一样的。

( )2、土壤中有水,但没有空气。

( )3、土壤是有微生物存在的。

( )4、植物对土壤也有保护作用。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教案标题: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科学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3. 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认识常见物质的用途和特点。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准备:1.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2. 实验器材和材料3. 多媒体设备教学活动:课时一:科学是什么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自然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激发思考:提问学生对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导他们思考科学的定义和作用。

3. 探究实验: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水能流动吗?”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引导他们总结实验规律。

4. 小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科学是什么,并总结实验的步骤和观察的方法。

课时二:物质的性质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物质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物质的注意。

2. 探究实验: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水和油混合会发生什么?”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引导他们总结物质的性质。

3. 拓展探究: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常见物质,进行观察和记录,然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

4. 小结:让学生总结物质的性质,并思考物质的用途和特点。

课时三:物质的变化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物质变化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物质变化的兴趣。

2. 探究实验: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水变成冰会发生什么?”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引导他们总结物质的变化规律。

3. 拓展探究: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物质,进行观察和记录,然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

4. 小结:让学生总结物质的变化规律,并思考物质变化的原因。

课时四:科学实验1. 导入:回顾前几节课的实验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2. 探究实验:进行一个较复杂的实验,如“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引导他们总结科学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金鱼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小学科学教案

金鱼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小学科学教案

⒍金鱼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动物单元着重认识的第4个小动物,教科书不厌其烦地四次安排认识动物的个体,因为动物的多样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概括出动物的共同特点。

在这个过程中,又能够增加学生对动物的感性经验,丰富学生的直接认识。

金鱼是常见的家养动物,全国各地都有饲养,也是各地的花鸟市场里最常见的水生动物,作为研究的材料容易找到。

从本单元涉及的四种动物来看,金鱼是水生动物,代表了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一大类动物,这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认识视野。

本课设计了四个活动:观察金鱼的形态结构;观察金鱼的吃食;观察金鱼的呼吸;比较蚂蚁和金鱼的相同和不同。

二、教学背景:
学生对金鱼的熟悉程度与家庭是否饲养金鱼有关,但是本课的重点并不是饲养金鱼,而是通过观察金鱼的生活,了解水生动物与陆生动物的相同和不同,从而指向动物的共同特征,指向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学生即使家里没饲养过金鱼,也曾看到过鲫鱼或其他小鱼,对鱼还是比较熟悉了解的,只不过因为缺乏更细致的观察,因此对鱼的某些知识知之不多,知之不深,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对鱼这类小动物有更深入而全面的认识。

三、教学设计:
鱼鳃
用鳍游泳。

湘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 鱼(说课课件)(共17张ppt)

湘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 鱼(说课课件)(共17张ppt)
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这一地 区的居民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主要 语言,都属拉丁语族。
2.宗主国: 葡萄牙、西班牙
3.殖民时间:16世纪初——19世纪初
(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问题探究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16-18世纪西班牙掠去了约250万公斤 的黄金和1亿公斤的白银。葡萄牙从巴西运走至 少有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金刚石。 有人估计在西班牙人入侵后12年,墨西哥的 印第安人便被屠杀了好几百万。
围她的敌人。女王用尽最后一点 章西女王(章西土邦女王) 力气把前面那个敌人砍翻在地,章
西女王牺牲时年仅23岁,被称为 印度的圣女贞德。
问题探究三:分析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原因
材料一:英国殖民者调集军队镇压起义,甚至把派往伊朗和中国的侵略军调回印度。 由于各地的起义军基本上是各自为战,力量分散,再加上有的封建王公被敌人分化, 在关键时刻动摇投敌,起义城市先后失陷,起义失败。
外因:③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军事实力强大。
问题探究四:印度民族大起义影响
材料一:1859年后,英国决定把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一个行政单位来管理,这在实现
印度统一上发挥了重大作用。英国唤醒了印度作为遭受外国统治的单一实体的意识,
激起了人们的信念。他们相信,要想打败外来统治,就必须团结为一个国家。
材料二:
1816.7.9
阿根廷宣告独立 圣 马 丁
由南向北
问题探究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意义及性质
性质: 民族解放战争;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一: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波及地区之广,卷入人口之 多,斗争时间之长,在近代世界殖民地革命斗争史上都是空前的。这个波澜壮 阔的独立运动是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它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 的腐朽封建势力,同西欧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相配合,加速了欧洲封建主 义的崩溃……出现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委内瑞拉等 17 个独立国家,基本上形 成今天拉丁美洲各国的政治布局。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鱼科学教案通用6篇

鱼科学教案通用6篇

鱼科学教案通用6篇鱼科学教案篇1设计意图:五彩的彩泥是幼儿喜爱的手工材料之一,经过他们的摆布,创作出了很多稚趣盎然、神采奕奕、千姿百态的作品,给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有一天,一个孩子问我:“教师彩泥怎么来的?”这小小的问题引起了一群孩子的奇怪,激起了他们探究的欲望。

于是我打算引领幼儿运用各种方法自己配制彩泥。

活动目标:1、能用各种方法探究配制彩泥的隐秘。

2、尝试做简洁的试验记录。

3、愿意参与科学活动,体验试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预备:各种水彩颜料、面粉、水、葱、芝麻、豆类等配方材料以及毛巾、盘子、笔、两张事先画好配方的表格、记录纸两张。

活动过程:一、开头局部问题导入法: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团彩泥)这团彩泥是我自己配方后制成的,你们想不想试一试?二、幼儿第一次尝试用多种方法配制彩泥1)幼儿试验前教师先介绍配方表格记录纸表格上画有很多材料(同文字相配),你用了什么材料,用了多少,请在表格的相应位置打“∨”。

2)每个幼儿依据自己的方法开头配制彩泥。

教师巡回指导,观看每个幼儿配制的状况,并做好记录。

3)试验完毕,请每个小朋友把配方完整记录。

4)幼儿相互沟通自制彩泥的心得,并沟通配方:(1)、幼儿介绍配制胜利的配方(展现胜利记录表)(2)、幼儿介绍配制失败的配方(展现胜利记录表)(3)、共同查找失败的缘由(胜利和失败的表格进展比拟)三、幼儿其次次尝试用各种方法配制彩泥1、每个幼儿借鉴别人胜利的阅历,重新配制彩泥。

教师巡回指导,观看每个幼儿配制状况,并在其次张记录纸上做好记录。

2、试验完毕,请每个小朋友把配方完整记录。

3、展现彩泥配制胜利的记录表2,彩泥配制失败的记录表2。

4、幼儿对记录表进展比拟沟通。

四、延长活动1、彩泥配制胜利的幼儿进展手工活动创作。

2、个别创作失败的幼儿允许他们再次尝试,从种感受配方的隐秘。

鱼科学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调查初步熟悉各种各样的桥,叙述桥梁的名称,感知桥的外形及组成,了解桥的进展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动物
第二课鱼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鱼的共同特征:体表有鳞,用鳃呼吸、用鳍辅助游泳,终身生活在水中。

并能用此共同特征对更多动物是否属于鱼类做出正确判断。

2.科学探究
进一步发展归纳概括推理能力,通过亲身经历,逐步熟练运用找共同特征的科学方法。

继续发展演绎推理能力。

3.科学态度、STSE
了解并欣赏美丽的金鱼,对鱼类共同特征的探究表现出兴趣,细致观察、如实记录和描述,在归纳演绎活动中,逐步形成严谨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鱼的共同特征:体表有鳞,用鳃呼吸、用鳍辅助游泳,终身生活在水中。

难点:进一步发展归纳概括推理能力,通过亲身经历,逐步熟练运用找共同特征的科学方法。

继续发展演绎推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水槽,水,小金鱼;草鱼、鲫鱼等图片或标本。

PPT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等。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谈话提问
在浩瀚的自然水域中,生活着众多的动物,鱼类是其中一个大家族。

鱼类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2.画一画公认的鱼类——金鱼
让学生画一画印象中的金鱼是怎样的,师生共同点评并找出有什么特征没有画出来,促使学生继续学习和研究。

3.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借鉴上一课学习的找昆虫共同特征的方法,研究鱼类的共同特征。

(二)新课学习
1.观察鱼的身体结构
(1)观察金鱼:认真观察金鱼,并画出金鱼的样子。

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2)思考:金鱼身体分成几大部分?各部分长有什么?
(3)展示交流。

(4)讨论:金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有哪些?
(5)汇报交流。

(6)观察草鱼和鲫鱼。

课件展示草鱼和鲫鱼的图片。

(7)讨论:草鱼和鲫鱼也是鱼,它们的身体结构和金鱼有什么相同之处?
(8)汇报交流并小结:金鱼、草鱼、鲫鱼身体表面有鳞,头部有鳃,靠鳍协调运动,终生生活在水中。

它们都属于同一类动物——鱼类。

2.判断它们是不是鱼
(1)课件展示教材P15四幅图。

(2)思考并回答:下面哪些是鱼?说一说你判断的理由。

(3)练习:活动手册P4,判断它们是不是鱼。

(三)整理,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