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谏太宗十思疏(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

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辨析“安、信、求、治”等多义词的词义;积累文言

虚词“以、哉、所”的用法;区别文中“根本、以为、虚心、纵情”等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2.领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的道

理及“十思”的积极意义。

3.学习本文多用比喻说理的手法,体会对偶句、排比句

的风格特征。

能力目标

1.掌握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高超的劝谏艺术,不

断提高学生的说话技艺。

2.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德育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纳他人建议;勤俭简朴,继承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

1.掌握“浚、殷、冲、牧、壅、谬、董、振”等文言词

的义项。

2.理清思路,理解“十思”内容及其意义。

3.学习文章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的特点,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整齐而富于变化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

1.文章第三段的内容理解。

2.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句意,体味语气,加强记诵)

2.问答法(如对文章第1~2段浅显内容的分析理解)

3.讨论法(如对文章第3段较深难内容的分析理解)

4.探究拓展法(课内适当穿插一些文句训练,拓展学生思维)

●教具准备

录音机及课文朗诵带;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介绍作者、背景。

2.疏通文句句意。

3.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因为忠臣批“龙鳞”,逆“圣听”讽谏帝王确为不易之事。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就是千古明证

与教训。然而,唐代谏臣魏征一生上疏言事二百多次,非但

没有招来杀身之祸,相反却得到了唐太宗的称赞“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并说“公之所谏,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

等弦韦”。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在千古传诵的《谏太宗十思疏》中找找答案吧!

二、解题

1.文体简介

疏,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如西

汉晁错写给汉文帝的《论贵粟疏》。

2.背景介绍

唐朝初年,唐太宗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

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到了贞

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以对外

战争年年胜利,边防巩固,国威远扬,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

的欢呼声中,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开始对百姓作威

作福起来。尽管“百姓颇有怨嗟之言”,可是这声音早被朝

野上下歌功颂德的欢呼声淹没了。正直的魏征对此深感担忧,贞观十一年(637)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内他一连给唐太宗

上了四疏,劝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治。

《十思疏》便是四疏中的一篇,阐明了要“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的道理。据说太宗看到奏疏后非常感动,于是写

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诚极忠款,言穷切至”,表示

从谏改过。

3.魏征简介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阳(现在河北省晋县)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

少年孤贫,有大志。隋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太宗即位,授以谏议大夫。由于他生性刚直,善于直言诤谏,竭诚以事太宗,因此深得信任。唐太宗“数引征入卧内,访

以得失”。魏征一生先后上书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

被采纳。他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已,亲自为他写了碑文,并

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

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这

足见魏征在当时的影响。

三、疏通文意

1.朗读课文,正音释义。

(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一遍。要求:语速稍慢,读准字音。

(2)放录音,学生低声跟读,纠正字音。

出示投影:

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求木之长(zhǎnɡ)者

②必浚(jùn)其泉源

③虑壅(yōnɡ)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④惧谗邪(xié),则思正身以黜(chù)恶

⑤文武并用,垂拱(ɡǒnɡ)而治

(3)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

出示投影:

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固,动词,使……稳固);人君当神器之重(当,动词,主持,掌握)

B.振之以威怒(通“震”,威吓);则思江海下百川(动词,流下)

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盘游,娱乐游逸,指从事狩猎);则思慎始而敬终(慎)

D.宏兹九德(动词,使……光大);简能而任之(动词,选拔)

答案:B(下,居于……之下)

出示投影:

选出下列加点的多义词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组

答案:C(信:诚实、忠诚。安:安定;表反诘,怎么。

求:追求;请求。治:治理,管理;治理得好,太平) (解说:学习文言文,掌握字、词、句是关键,是理解思想内容的前提。教学过程中,应把此作为重点,多角度训练学生的基本功,使他们对所学知识能准确掌握)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指定三位学生朗读课文(每人一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整体感知文意。

2.具体研习第1段

(1)提问:本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运用什么方法提出的?

学生思考后,明确:本段以“固本思源”为喻,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观点。

点拨: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先从正面说,用比喻推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正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不容置疑。再从反面申述:“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这样就加重了强调意味:德不厚则不可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正反对比后,作者进一步明确指出,“人君”地位高,责任重大,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要想国家长治久安是不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