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腾与舞蹈

合集下载

谈壮族舞蹈中“凤凰手型”的图腾渊源

谈壮族舞蹈中“凤凰手型”的图腾渊源

壮 族 人 民喜 欢 把 斑 鸠 鸟 挂 于 门前 ,以 示 吉 祥, 流传 于都 安 瑶 族 自治县 、 马 山县 的斑 鸠 舞 , 是

种 传 统 的迎 宾 舞 , 一般 在 结 婚 、 祝 寿及 鬼 节 、 元
宵节等喜庆 日子里 主人宴请宾客时表演 。 届时聘 请 歌手 乐 师 立 于 门前 唱歌 奏 乐 ,贵 客 I 临门时 , 宾 主一起跳斑鸠舞 。 两人相对 , 模拟斑鸠动态 , 时而
俑, 以及 贵 港 市 罗 泊 湾墓 葬 出土 的西 汉 文 物 竹 节 形 铜 笛上 的 漆 画 纹 饰 中绘 制 着 中 原 文 化 狩 猎 的
组 成部 分 。那 些 诉说 着 神 异动 物 和百 鸟 之王 的美
丽动人神话传说 流传 了一代又一代 , 随之逐渐呈
现 在舞 蹈 形 态 中 。
①丘振 声: 《 壮族 图腾 考》 , 南宁 : 广 西教 育 出版社 , 1 9 9 6年版 , 第2 5 4页。
9 3
“ 白鹤舞 ” “ 蝴蝶舞” “ 鸿鹄舞” “ 干各舞 ” “ 仙 马彩凤 舞” “ 麒麟花凤舞 ” “ 花凤舞 ” 等。这类舞蹈绝大部
分 在 节 庆 中表 演 , 舞蹈 动 作多模 拟 鸟兽 形态 , 服饰 道 具逼 真 , 形象栩 栩如生 。 壮族“ 凤凰 舞 ” 则 是 图腾 文化 渗 入 的典 范 。
祀 仪 式 逐 渐 演 变 成 今 天 的模 拟 鸟 兽 形 态 的 民 间 舞 蹈 。随着 历 史 的发 展 , 穿 鸟兽 服 饰 , 模 拟 鸟兽 动 作、 形 态 的舞 蹈 在 广 西境 内 流传 十 分 广 泛 , 种类 、
凤, 非实在之物 , 只是存在于人们 的想象 中。
人 们 根据 生 活 的知 识 , 又把它分为公 、 母, 认 为 凤 为雄性 , 凰为雌性 , 同 时 又 把 他 们 连 缀 起 来 称 为

图腾舞的名词解释

图腾舞的名词解释

图腾舞的名词解释图腾舞,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舞蹈形式,它在许多文化中都有出现。

图腾舞一般以人类和动物为主要形象,意味着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生物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它通过舞蹈动作、肢体语言和音乐等元素,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图腾,源自北美印第安人的宗教信仰,是一种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物体,代表着一种特定的族群、部落或个人的认同。

图腾舞则是通过身体的表演来展示图腾的特征和象征。

图腾舞被视为一种崇高的仪式,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在图腾舞中,舞者们穿着特殊的服饰,巧妙地模仿动物的特征。

他们通过屈膝跳跃、翻滚、旋转和扭动身体等动作,展示出动物的力量与优雅。

舞者们还会用手势和面部表情来传达情感和故事,并通过与其他舞者的互动来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图腾舞的舞台布景也十分重要。

舞台上通常会摆放代表特定意象的物件,如树木、河流、山脉等。

这些道具与舞者的动作相辅相成,共同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富有仪式感的氛围。

图腾舞所运用的音乐也占据重要地位,通常会使用特殊的乐器和节奏,以增强舞蹈的效果,同时使观众更容易投入舞蹈的氛围。

图腾舞在各种文化中都有独特的表现形式。

在北美的原住民部落中,图腾舞被广泛用于宗教仪式、庆典和战争活动。

舞者们通过舞蹈来祈求飞禽赐予猎物丰收、祈雨以及保护部落免遭灾难。

在非洲部分地区,图腾舞常常表现出祭祀之神或英雄的故事,舞者们通过模拟动物的行为来展示故事的内容。

图腾舞不仅仅是一种表演形式,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它传递着民族之间的历史与文化,让后代能够了解先辈们对自然世界的尊重和敬畏之情。

虽然现代社会中图腾舞的表演频率有所减少,但它仍然承载着无数族群的记忆和希望。

在当代艺术中,图腾舞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许多舞蹈团体和艺术家通过创新和融合,将图腾舞与其他舞蹈形式结合,使得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这样的尝试使得图腾舞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同时也丰富了人们对图腾舞的认识和理解。

第五章 舞蹈的起源

第五章 舞蹈的起源

第三节 对舞蹈起源的各种 理论和观点
模仿论 游戏论 巫术论 表情论 性爱论 劳动论
一、模仿论
最古老的理论 代表人物:古希腊
的哲学家亚里士多 德 文艺起源于人对自 然的模仿、模仿是 人的天性和本能
缺陷:
不能概括和说明音乐 舞蹈的全部起因。 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二、游戏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提出:
奴隶社会—巫舞
产生了巫舞。 图腾崇拜和巫术虽然都是原始宗教信仰,但
两者性质不同,活动形式也不相同。 图腾是原始人类崇拜的偶像,而巫师则是作
为人与神之间的桥梁;图腾舞蹈是社会性的集 体舞蹈,而巫舞则是巫师的表演。在巫术中, 歌和舞被利用为巫术的手段,制造出一种神 秘的气氛,以保证巫术的成功。从舞蹈发展 的角度上看,巫舞比原始的图腾舞蹈前进了 一大步,它从比较粗糙的集体舞蹈转向专业 的、个人的舞蹈表演,而且还表现出神话中 的人物和故事。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巫舞十分盛行, 规模宏大,形式和内容都相当丰富。
在欧洲,古希腊、罗马的宫廷舞蹈原来也是 很兴盛的,自西罗马灭亡后,整个欧洲为教 权所统治,娱乐性舞蹈被中世纪教会认为是 不道德的而加以禁止,但带有世俗性质的民 间舞蹈仍独立于宗教舞蹈之外而发展,直到 文艺复兴以后,宫廷舞蹈才重新恢复。
西方17世纪后的宫廷舞蹈,是以社交性质为 主的娱乐舞蹈,皇帝也一样参加跳舞。这种 舞蹈是向民间吸收了若千种舞蹈形式,由舞 师加以改造和传授,以适应宫廷中的社交仪 式,这是西方社交舞蹈的起源。
『德』席勒
北美洲印第安部落跳的野牛舞,他们迷信野牛 和自己部族有血缘关系,跳这种舞野牛就会出 现并让他们狞猎:澳洲土人跳他们的图腾蛇舞 时,舞者纹脸纹身,作为对自己部落祖先的纪 念。龙和风是中国古代民族的图腾。由于各个 部族互相归并,一个图腾已经不能代表整个部 落敢盟的共同祖先,于是把儿种图腾特征,如 以鹿的角、蛇的身、鱼的鳞、鹰的爪综合成龙 的形象,以孔雀、山鸡等特征综合成凤的形象, 用它们代表最高统治者一姓的祖先,作为"帝 德"与"天成"的标识。后来才把龙和风当作中华 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

舞蹈狼图腾观后感

舞蹈狼图腾观后感

舞蹈狼图腾观后感概述《舞蹈狼图腾》是一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博物馆和北京中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舞剧。

该舞剧以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狼图腾为题材,并通过优美的舞蹈展现了狼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观看这部舞蹈狼图腾,我受到了深刻的感受和启发。

对于舞蹈狼图腾的赞赏首先,我对舞蹈狼图腾的表演艺术非常赞赏。

整个舞剧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将狼图腾的故事通过舞蹈展示出来,无需言语,却能让观众深入感受到其中的情感。

演员们的动作流畅优美,姿态变化多样,以舞蹈的形式将狼的生态、优雅以及狼与人之间的纽带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通过独特的肢体语言和舞蹈的美学,完美地诠释了狼的特点和情感。

其次,舞蹈狼图腾的舞台布景和服装设计也令我印象深刻。

舞台上运用了各种灯光和投影技术,使得整个舞蹈充满了神秘而又壮丽的气氛。

场景的切换流畅自然,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演员们所穿着的服装设计精美细致,狼的特点和人类的文化完美结合,既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又充满了现代感。

最让我难忘的是舞蹈狼图腾所传递的思想和情感。

整个舞剧的主线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珍惜。

舞剧中的狼被赋予了智慧和崇高的精神,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和智慧。

而人类通过舞蹈与狼建立了一种至深的联系,这种联系既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也传达出了对狼这一物种的保护与珍视之情。

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中格外重要,通过舞蹈表达出来,更加生动有力。

舞蹈狼图腾给我带来的思考观看舞蹈狼图腾让我深思,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作为人类,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然界中的珍稀生物,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积极行动起来。

同时,我也反思自己是否能够更加欣赏和了解我所居住的环境,尊重并保护其中的生态系统。

舞蹈狼图腾通过舞蹈艺术将思想和情感传递给观众,引发大家对自然的思考。

这种方式让我觉得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传递思想和引发共鸣的工具。

舞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和舞者的表演,将情感与观众进行无声交流,唤醒观众内心深处的感受。

图腾对舞蹈影响

图腾对舞蹈影响

图腾对舞蹈的影响【摘要】图腾舞蹈是祭祀的重要形式,是目前关于舞蹈起源的研究中得到最多专家学者认同的理论。

从最初,通过对图腾物的模仿起舞,到现在丰富多彩的各类舞蹈,都是经过许多的舞者不断地摒弃、吸收,才将它发展成现在的样子。

在这漫长的道路上图腾对于舞蹈的影响不言而喻,尤其是对民族舞蹈的影响,我认为是最早和最直接的。

【关键字】图腾,原始氏族,影响,民族舞一、图腾的起源(一)什么是图腾图腾是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早期形态,由最初的宗教意识活动而产生出对自然宇宙和人类本身最为原始的认识反映。

原始氏族认为他们的祖先与某种动物或植物是具有亲缘关系的,于是图腾信仰便与祖先崇拜联系在一起。

图腾在原始社会中还起着标志的作用,是最早的社会组织标志和象征。

成为氏族公社制度生活中人们生产劳动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协调发展的有力手段。

(二)图腾的分类图腾与原始氏族、部落间的关系基本被分为五种。

1某种动物、植物化身而为部族的祖先;2人和动物交合后衍生部族;3人和动物感应而产生部族;4某种动物、植物因为和部落有亲属关系而成为图腾;5某种动物、植物对该部族有功,而成为图腾;氏族部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图腾的含义也有所区别,我们把它大致分为:把图腾认作血缘亲属、把图腾作为群体的祖先、把图腾看作保护神这三大类。

二、图腾对舞蹈的影响舞蹈在图腾祭祀仪式中的重要性,使一些图腾舞蹈最终形成了一套严肃完整的祭祀舞蹈程式。

有一些是在原始图腾舞蹈的基础上加入某种器具帮助他们达到祭祀的目的,然后经过不断地改进最终发展成为道具舞蹈,让表演更具特点。

在我们的民族舞蹈中,不难找到这样的例子。

如朝鲜族的鹤步,正是根据他们崇拜的仙鹤发展而来的舞蹈动作;在傣族舞蹈的基本舞姿“三道弯”的体态中可以看到对孔雀的模仿,只要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孔雀的自然形态中也有“三道弯”的特点,在它立于高处或栖息在树桠上时,长长地尾羽垂下来时,整体的线条就是三道弯的形态;壮族蚂拐舞的基本舞姿形态是两臂张开弯肘上举,两腿蹲成弓步,动作粗犷有力,赋有特色,被称为蛙形舞姿,是壮族蚂拐图腾盛行时相关仪式和祭祀活动中的重要表现形式;科尔沁博舞,是蒙古族的原始宗教舞蹈,是萨满跳神祭典的一种形式,以鼓舞结合,载歌载舞为特征,舞动时法裙飘然若鸟展翼、骏马奋蹄。

中国古代舞蹈史

中国古代舞蹈史

中国古代舞蹈史远古时期舞蹈的起源学说: 模仿说;宗教说;律动说;性爱说;巫术说;劳动说图腾舞蹈: 图腾舞蹈是表现图腾动态形象或在图腾祭祀仪式中所跳的舞蹈, 舞蹈是图腾祭祀的重要手段。

云门大卷:又称《承云》或《咸池》, 内容是歌颂黄帝的功绩, 原本应是黄帝部族的图腾祭祀舞蹈, 后周代收录为六乐之首。

舞蹈起源的原因, 共同点是什么?原因:1.求生存和发展的需要;2图腾崇拜, 原始宗教, 巫术祭祀的需要;3 表达自身内在情感思想和内在冲动的需要;4.反映战争, 氏族复仇的战争需要。

共同点:1.乐舞皆来源于天界, 非人间自有之物;2.动物都起到中介作用;3.祖先和尊者在神话中具有重要作用, 受到尊崇和纪念。

三代及春秋战国《桑林舞》: 又称《大濩》, 商代祭祀舞蹈, 相传继承前代乐舞创作而成。

舞师手持特制旗杆指挥乐舞, 舞蹈以上肢动作和两臂服饰为突出特征, 气势端庄。

周代将《大濩》列入六乐, 属于武舞, 用于祭祀祖先。

巫舞: 是巫术祭祀中的舞蹈。

巫舞的种类形式大约可分三种: 1.祈神降幅许愿类;2.酬神欢庆还愿类;3.超度亡灵类。

巫舞在我国古代舞蹈中影响深远, 各类习俗舞蹈, 雅乐舞蹈, 宗庙舞蹈等都含有巫舞的某些影子, 是我国丰富的传统舞蹈遗产之一。

《大武》: 周代六代舞之一, 也称《武》, 属于武舞。

内容是歌颂武王伐纣, 是一部具有一定情节的大型歌舞。

艺术特色: 1.思想主题上是歌颂武王伐纣;2.内容上是手持武器的战舞, 属于“武舞”;3.艺术处理上结构严谨队形, 动作, 表情皆有变化;4.音乐以鼓声为前奏, 舞段伴随歌唱烘托气氛。

影响: 1;巩固统治, 宣传当朝思想;2使制礼作乐内容更为完整和全面;3.艺术水平较高, 推动了当时艺术的发展;4.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资料。

“禹步”: 指模仿大禹走路的步态而形成的一种动作, 是后代崇尚其功绩对大禹加以神话, 所以祭祀之时创作出这一特有步伐。

《夏龠》:即周代整理的《大夏》, 属于周代六大舞中的文舞, 舞时手中拿着“龠”这种乐器, 用于祭祀天子。

舞蹈起源的六个学说

舞蹈起源的六个学说

舞蹈起源的六个学说《舞蹈起源的六个学说》嘿,你知道舞蹈是怎么来的吗?这可有趣啦。

今天我就给你讲讲舞蹈起源的六个学说。

第一个学说呢,是模仿说。

就像我们小时候,看到小鸟飞,就会张开手臂学着飞一样。

原始人啊,他们看到动物们的动作,就开始模仿。

比如说看到小鹿蹦蹦跳跳的,那他们就会学着小鹿的样子,蹦啊跳啊。

这就可能是舞蹈的开始呢。

你想啊,原始人在森林里,周围全是各种各样的动物。

他们每天看着这些动物的活动,肯定觉得很有趣。

说不定一群原始人围在一起,一个人开始模仿小鹿,其他人觉得好玩,也跟着学,这就慢慢变成了一种大家都参与的活动,就像我们现在在课间玩游戏一样。

那这模仿的动作越来越多,越来越有规律,不就成了舞蹈吗?你难道不觉得很神奇吗?就这么简单地从模仿动物开始,最后能变成那么优美的舞蹈。

第二个学说叫劳动说。

劳动可是很重要的呢。

原始人每天都要干活,比如说男的出去打猎,女的采集果子。

在劳动的时候啊,他们就会有一些动作。

比如说打猎的时候,要悄悄靠近猎物,脚步就得很轻很轻,这像不像我们跳舞时的舞步呢?还有啊,当他们打到猎物了,大家一起把猎物抬回部落,那这个抬的动作,大家一起齐心协力,也是很有节奏的。

采集果子的时候,伸手去摘果子的动作,也可以变成舞蹈里的动作。

就像我们现在大扫除的时候,擦窗户有擦窗户的动作,扫地有扫地的扫地的动作,如果把这些动作美化一下,有节奏地做出来,不就是舞蹈吗?原始人在劳动中产生的这些动作,慢慢地演变成了舞蹈,这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呀。

如果没有劳动,说不定就没有这么丰富的舞蹈动作呢。

第三个是巫术说。

在很久以前啊,原始人相信巫术。

他们觉得通过一些特殊的动作可以和神灵沟通。

比如说求雨的时候,他们会在部落的空地上,一群人围在一起,做一些奇怪的动作。

他们可能会挥舞着手臂,像是在召唤雨水。

他们觉得这样做了,神灵就会听到他们的祈求,然后给他们下雨。

这些动作啊,也是有一定的节奏和规律的。

就像我们在做游戏的时候,有游戏规则一样。

舞蹈的起源

舞蹈的起源

舞蹈的起源和发展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上古时代,它就充当原始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

它的起源是随着人类生产劳动而产生的。

动作和节奏与劳动是密切相关的,不管是哪一种劳动,人的手脚总是要活动的,手用以拍打,脚用以踩踏,在某种动作连续重复过程中,就产生有规律的节奏,再伴以呼喊或打击石块和木棍,最原始的舞蹈就出现了。

在人类原始部落里,舞蹈具有全社会性,在他们组织散漫和生活不安定的状况下,需要有一种社会感应力使他们团结在一起,舞蹈就是产生这种感应力的重要手段。

不论是狞猎还是战争,都是整个部落一起行动,所以原始舞蹈总是集体性的。

部落为了有个共同标志,这就出现了图腾。

图腾不仅作为部落区别的标志,同时亦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信仰。

每逢祷告或庆贺,都对着图腾跳舞,这叫图腾舞蹈。

图腾舞蹈在世界各地原始民族中都是一样存在的。

北美洲印第安部落跳的野牛舞,他们迷信野牛和自己部族有血缘关系,跳这种舞野牛就会出现并让他们狞猎:澳洲土人跳他们的图腾蛇舞时,舞者纹脸纹身,作为对自己部落祖先的纪念。

龙和风是中国古代民族的图腾。

由于各个部族互相归并,一个图腾已经不能代表整个部落敢盟的共同祖先,于是把儿种图腾特征,如以鹿的角、蛇的身、鱼的鳞、鹰的爪综合成龙的形象,以孔雀、山鸡等特征综合成凤的形象,用它们代表最高统治者一姓的祖先,作为"帝德"与"天成"的标识。

后来才把龙和风当作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

原始社会解体,人类进入奴隶社会,从此,图腾崇拜开始和巫术迷信相结合。

因而就产生了巫舞。

图腾崇拜和巫术虽然都是原始宗教信仰,但两者性质不同,活动形式也不相同。

图腾是原始人类崇拜的偶像,而巫师则是作为人与神之间的桥梁;图腾舞蹈是社会性的集体舞蹈,而巫舞则是巫师的表演。

在巫术中,歌和舞被利用为巫术的手段,制造出一种神秘的气氛,以保证巫术的成功。

从舞蹈发展的角度上看,巫舞比原始的图腾舞蹈前进了一大步,它从比较粗糙的集体舞蹈转向专业的、个人的舞蹈表演,而且还表现出神话中的人物和故事。

简述舞蹈起源的六种理论,朱鹮

简述舞蹈起源的六种理论,朱鹮

简述舞蹈起源的六种理论,朱鹮
1、模仿说:模仿说认为,艺术本是一种模仿的形式、舞蹈的目的应该是通过节奏性的动作去模仿性格、感情和行为。

2、游戏说:游戏说认为,人类模仿的本能和爱好一切实验的本能导致排除功利目的的各种游戏,给人带来身心放松的快感,并使人的过剩经历得到健康而合理的发泄。

3、劳动说:劳动说认为,游戏是劳动的产儿。

没有一种形式的游戏不是以某种严肃的工作做原型的。

4、图腾说:图腾说认为,而只有用舞蹈这种最基本、最直接的生命形式去顶礼膜拜图腾,才可以达到彼此间的沟通与合一。

5、巫术说:巫术说认为,在原始社会中,最早的巫术舞蹈是由全体氏族成员来跳的,巫术的表演无一不借助于舞蹈。

6、表情论:表情论是由俄国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提出,是指艺术起源于表现人的情感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的理论。

图腾舞的原理

图腾舞的原理

图腾舞的原理图腾舞是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主要源自原始民族的信仰和宗教仪式。

它是一种象征性的舞蹈,通常被用于表达某种特定的精神力量、神秘的象征物或民族传统。

图腾舞的原理主要包括图腾的象征意义、舞者的身体语言、音乐和舞蹈动作的协调等方面。

首先,图腾舞中的图腾具有象征意义。

图腾是一种特殊的符号或物象,它代表着一种特定的精神力量或信仰体系,往往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或环境等有关。

例如,图腾可以是某种动物,如鹰、狼或猛象,它们在原始民族的信仰中代表着勇气、力量或智慧。

图腾舞通过舞者的身体语言和舞蹈动作来模仿和表达图腾的形态、特征和特质,使观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图腾所代表的意义和力量。

其次,图腾舞中舞者的身体语言起着关键作用。

舞者通过身体的动作、姿势和面部表情等来表达自己对图腾的理解和感受,以及与观众的沟通和交流。

舞者的身体语言要求具备一定的技巧和表达能力,能够通过舞蹈动作传达出图腾所代表的精神内涵和情感。

例如,当图腾是一只鹰时,舞者可以通过迅猛的舞姿、高昂的头部和敏锐的眼神来表达鹰的飞翔和锐利的目光,使观众能够感受到鹰所具有的力量和敏捷。

此外,音乐在图腾舞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能够激发舞者的情感和表演动力,同时也能够引导观众进入舞蹈的氛围和情境中。

图腾舞的音乐通常采用原始的乐器和声音,如鼓、长笛、铃鼓等,它们往往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原始的音调,与舞者的动作和节奏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舞蹈的表现力和意义。

最后,图腾舞的舞蹈动作与音乐的节奏需要协调一致。

舞蹈动作的设计和编排需要与音乐的节奏相契合,以使整个舞蹈表演具有一种连贯、和谐和有节奏的艺术效果。

舞者的动作可以是优美流畅的、激烈有力的,或者是舒展、抽象的,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音乐和舞蹈动作的结合,图腾舞能够更好地传达出图腾所具有的精神力量和符号意义。

总而言之,图腾舞是一种富有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的舞蹈形式。

它通过图腾的象征意义、舞者的身体语言、音乐和舞蹈动作的协调等方面,将原始民族的信仰和宗教仪式表达出来,使观众能够感受到原始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力量。

以舞蹈《狼图腾》为例——浅谈蒙族舞蹈的发展

以舞蹈《狼图腾》为例——浅谈蒙族舞蹈的发展

以 舞 蹈 «狼 图 腾 »为 例
———浅谈蒙族舞蹈的发展
郑荣荣
摘 要:在蒙古族舞蹈中,«狼图腾»是非常具有代表性 的 作 品 之 一,它 展 现 的 是 草 原 文 化 和 游 牧 民 族 文 化. 狼 具 有 着 原 始 的和顽强的生命力,创作者和表演者在展现狼的特质的同时也为当下人心的淡薄增添 着 狼 这 一 图 腾 精 神. 在 舞 蹈«狼 图 腾»中, 舞 者 们 通 过 极 具 艺 术 性 的 表 现 ,展 示 了 蒙 古 族 舞 蹈 的 豪 迈 与 豁 达 ,也 从 作 品 表 现 中 倡 导 维 护 生 态 平 衡 ,反 对 肆 意 猎 杀 狼 群 .
周刊
������������������������������������������������������������������������������������������������������������������������������������������������������������������������������������������������������������������������������������������������������������������������������������������������������������������
174
形调度、直线调度 充 分 运 用,连 接 流 畅. 在 舞 美 上 把 灯 光 和 音乐用来衬托舞蹈主题的氛围,极力 营 造 出 狼 性 的 野 蛮. 然 后,狼嚎声响起时,节 奏 也 变 得 十 分 急 促. 狼 王 带 领 着 狼 群 不断地奔腾,突然之间,一名小狼受 伤,倒 在 地 面 上. 音 乐 处 理上衬托了小狼的挣扎与抽搐.其他 的 狼 群 也 向 它 靠 近,帮 助以及鼓励它,这也体现出了狼群的 团 结. 舞 蹈 编 导 在 舞 蹈 语汇上的处理,采用 了 生 活 动 作 与 程 式 化 动 作 的 完 美 结 合, 体现出舞蹈本体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中国古代舞蹈史

中国古代舞蹈史

中国古代舞蹈史远古时期舞蹈的起源学说:模仿说;宗教说;律动说;性爱说;巫术说;劳动说图腾舞蹈:图腾舞蹈是表现图腾动态形象或在图腾祭祀仪式中所跳的舞蹈,舞蹈是图腾祭祀的重要手段。

云门大卷:又称《承云》或《咸池》,内容是歌颂黄帝的功绩,原本应是黄帝部族的图腾祭祀舞蹈,后周代收录为六乐之首。

舞蹈起源的原因,共同点是什么?原因:1.求生存和发展的需要;2图腾崇拜,原始宗教,巫术祭祀的需要;3 表达自身内在情感思想和内在冲动的需要;4.反映战争,氏族复仇的战争需要。

共同点:1.乐舞皆来源于天界,非人间自有之物;2.动物都起到中介作用;3.祖先和尊者在神话中具有重要作用,受到尊崇和纪念。

三代及春秋战国《桑林舞》:又称《大濩》,商代祭祀舞蹈,相传继承前代乐舞创作而成。

舞师手持特制旗杆指挥乐舞,舞蹈以上肢动作和两臂服饰为突出特征,气势端庄。

周代将《大濩》列入六乐,属于武舞,用于祭祀祖先。

巫舞:是巫术祭祀中的舞蹈。

巫舞的种类形式大约可分三种:1.祈神降幅许愿类;2.酬神欢庆还愿类;3.超度亡灵类。

巫舞在我国古代舞蹈中影响深远,各类习俗舞蹈,雅乐舞蹈,宗庙舞蹈等都含有巫舞的某些影子,是我国丰富的传统舞蹈遗产之一。

《大武》:周代六代舞之一,也称《武》,属于武舞。

内容是歌颂武王伐纣,是一部具有一定情节的大型歌舞。

艺术特色:1.思想主题上是歌颂武王伐纣;2.内容上是手持武器的战舞,属于“武舞”;3.艺术处理上结构严谨队形,动作,表情皆有变化;4.音乐以鼓声为前奏,舞段伴随歌唱烘托气氛。

影响:1;巩固统治,宣传当朝思想;2使制礼作乐内容更为完整和全面;3.艺术水平较高,推动了当时艺术的发展;4.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资料。

“禹步”:指模仿大禹走路的步态而形成的一种动作,是后代崇尚其功绩对大禹加以神话,所以祭祀之时创作出这一特有步伐。

《夏龠》:即周代整理的《大夏》,属于周代六大舞中的文舞,舞时手中拿着“龠”这种乐器,用于祭祀天子。

中国古代乐舞史——名词解释笔记

中国古代乐舞史——名词解释笔记

第一章远古时代的乐舞《长鼓舞》《长鼓舞》又称“长筒鼓舞”、“冲鼓舞”,流传于广西、湖南、广东等瑶族聚居区。

鼓呈长形,两头如喇叭而中部细,多由男子在还盘王愿时表演。

有独舞、对舞、三人舞和群舞等形式。

内容为祭祀盘王,祈求盘王赐福。

动作特征为矮、稳、颤。

据瑶族《过山榜》记载,长鼓舞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祭祀、娱神演变为娱人的舞蹈。

《盘王舞》《盘王舞》又名《盘古舞》,表现瑶族先民在始祖盘古王的带领下,在草木丛生、猛兽逼人的深山老林间开创基业,建设家园的情形。

动作多模仿开荒耕地、劳动生产。

从舞蹈所表现的最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来看,它产生于早期原始农业生活中是可以肯定的。

《扶来》传说《扶来》为上古伏羲氏的乐舞。

《通典·乐》载:“伏羲乐名《扶来》,亦曰《立本》。

”《通志·乐略》载:“伏羲乐曰《立基》,或云《扶来》”。

除了《立基》、《立本》外,《扶来》还有《荒乐》、《凤来》等别称。

传说该乐舞内容是歌颂伏羲氏发明结网、教民渔猎的业绩。

《充乐》据《世本》、《路史》记载,女娲的乐舞名为《充乐》,这个乐舞创作成功后,“天下幽微,无不得其理”。

据说《充乐》是歌颂女娲制定婚姻,使男女性生活得到正常解决。

女娲的乐舞传说反映了母权制氏族社会的印迹。

《扶持》传说《扶持》是神农氏的乐舞,也作《扶犁》。

《通典·乐》载:“神农乐名《扶持》,亦曰《下谋》”。

据《路史·后记》所载,这个乐舞是神农氏的属下刑天所作。

内容是歌颂神农氏发明农具、教民农耕的功绩。

《广乐》《广乐》传说为上古葛天氏之乐舞。

据《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广乐》的歌词共分8段:《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

从歌词看,《广乐》主要表现了人们对丰收的祈求、对天地祖先的崇拜以及对人类的赞美。

其表演形式,《吕氏春秋》记为:“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路史》记为:八个壮士捉一头四岁的牛,牵牛尾,不时叩击牛角,踏足而歌。

古代舞蹈史故事

古代舞蹈史故事

古代舞蹈史故事古代舞蹈史故事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舞蹈,统称为中国古代舞蹈。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经历了若干阶段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

1、中国原始舞蹈在原始时代,舞蹈是文化的基本形态。

举凡狩猎、战争,或者性爱、生殖,以及祭祀或祈祷等活动,都是通过舞蹈来进行的。

其主要形式是有关狩猎、劳动的舞蹈。

在内蒙古阴山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岩画上,刻画着狩猎舞的形象。

人扮成飞鸟、山羊、狐狸等动物。

有的头饰鹿角、羽毛,有的带尾饰。

这种舞蹈的产生,与狩猎密切相关。

由于原始社会的人们对大自然现象的理解不足,产生了畏惧感,逐渐形成了原始的宗教信仰──图腾崇拜。

把动物、植物或自然物作为圈腾,认为图腾能为人赐福或降灾,把图腾奉为祖先和保护神。

从出土文物和古代岩画上见到的人面蛇身、鸟身人面、人面兽身的形象,就是氏族图腾的形象。

传说中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是以“龙”为图腾的华夏族先祖。

伏羲氏舞名《凤来》,唱《网罟》之歌;女娲舞名《充乐》,是颂扬伏羲氏发明网罟,教民捕捉鸟兽和女娲制定婚配、教民嫁娶的业绩的。

传说中牛首人身的炎帝,是以“羊”为图腾的羌族的先祖,炎帝的乐舞《扶犁》,唱《丰年》之歌,是歌颂炎帝教民播种五谷,发明农业的功绩,尊称他为神农氏。

阴康氏舞名《大舞》,教民体育锻炼,以抗阴湿之病。

葛天氏舞名《广乐》,三人操牛尾而歌八阙(段),祈求五谷丰登,鸟兽繁殖。

黄帝以“云”为图腾,《云门》是黄帝氏族的图腾舞蹈;“凤鸟天翟”舞是帝喾时的图腾舞;“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帝尧时各氏族的图腾乐舞。

这些远古氏族的乐舞,充满着青春与力量的斗争生活,也反映了原始宗教的祈求幻想和巫术礼仪。

2、集古舞之大成的周代礼乐周代舞蹈是中华乐舞文化中的第一个高峰,其乐教思想在先秦儒家著述中得到了系统的发展,形成身心一元论的明确的乐舞美学思想。

自夏禹传子于启进入了奴隶社会。

经过夏、商两朝(公元前21~前11世纪)到西周建国,奴隶制达到鼎盛时期,周代的统治阶级已经充分地认识到乐舞用于政治的社会作用,而制定出礼乐制度。

图腾崇拜与原始舞蹈

图腾崇拜与原始舞蹈

图腾崇拜与原始舞蹈原始民俗信仰的产生与盛行,既是先民精神上的需要,也是他们情感上的需要,平民百姓对神灵的狂热崇拜现象一以贯之,几千年来经久不衰,表现出强大的生命活力。

舞蹈的历史比民俗信仰的历史可能更久远,诸如舞蹈起源说的“劳动说”“游戏说”等,但是自从出现了早期的神灵信仰以来,舞蹈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深深的影响,具有了至高无上的意义,舞蹈既是崇拜活动也是祈祷。

图腾崇拜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原始宗教形式。

“图腾”一词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末约翰朗格的《一个印第安译员兼商人的航海与旅行》一书,该书说:“野蛮人的宗教迷信之一就是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tu tem(图腾),即自己所钟爱的精灵。

他们相信这精灵守护着自己。

”“图腾”一词即来源于印第安语“T utem”,意思是“他的亲属”和“他的标记”。

法国人类学家雷诺对图腾文化的解释:整个部落内的人们深信他们和图腾动物之间是源自相同的祖先。

部落群体的所有成员,在追叙图腾祖先来历及祭祀礼仪时会持有相同的心理,模仿他们的声音与行动,并籍着共同的图腾观念与祖先意识结成一个强有力的社会群体。

在这种情况下,图腾本身就具有一种凝聚力,它即是一种原始的信仰体系,也是维系氏族内部整体力量的社会结构。

因此,人们在祭祀活动中,在外表体态上模仿图腾的形态,深信自己是源自相同的祖先图腾并具有血缘关系,分享图腾以增强自己与群体的认同性,这成为图腾舞蹈的要旨。

一、动物图腾在中国舞蹈史资料中,纳西族人把东巴舞的起源归公于青蛙。

东巴经文中的《舞蹈出处与来历》说:“舞蹈的来历是由于看到金色的神蛙的跳跃而受到启发的。

”偏远的高山族以百步蛇为图腾,祭器物品中多雕刻有蛇的图案,所有这些正是古越人墨齿、断发、文身、拜蛇为祖等古风习俗的遗存。

南方民族中的蛙舞、蛇舞是很普遍的,至今都有流传。

在北方民族的民间信仰中,鹿、苍狼、虎都是神圣的动物。

满族供奉虎神,是萨满信仰中的动物神之首,祭虎神求平安,有萨满跳虎神祭祀。

满族民间舞中至今尚有“跳虎神舞”。

图腾崇拜对壮族舞蹈的影响

图腾崇拜对壮族舞蹈的影响

图腾崇拜对壮族舞蹈的影响收稿日期:2019-08-17作者简介:何娟娟(1978-),女,湖南永州人,硕士,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舞蹈。

壮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岭南地区少数民族,有着鲜明舞蹈风格的壮族舞蹈是壮族人民宝贵的民族文化。

原始壮族先民用自身这一媒介通过舞蹈来表达情感和情绪,通过舞蹈与神秘的图腾相结合,创造出了与图腾息息相关的壮族特色舞蹈。

保留至今的壁画图腾记录了壮族先民祭祀、歌舞、劳作的场面。

自然现象图腾、动植物图腾是壮族舞蹈灵感的来源。

追溯“图腾崇拜”可以让我们更详细地了解壮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历程,继而推陈出新,在保持原有民族特色风格舞蹈的基础上,融入当今时代艺术的元素,各取所长,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舞蹈作品。

一、崇拜自然的现象图腾对壮族祭祀舞蹈的影响古代壮族先民对春夏秋冬的变化、日月星辰的运转、风雨雷电的交替这些自然现象感到十分惊讶和好奇,介于思维能力低下以及社会生产力落后的原因,壮族先民无法理解和战胜自然现象,于是把其视为神灵,便产生了祭祀天地鬼神的风俗,祭祀舞蹈慢慢诞生了。

1.师公舞———是广西拥有“五个之最”美称的花山崖壁画中最具特色的图腾。

师公舞源于古代巫舞,流传于广西南宁、河池、来宾、都安、环江等地,属于梅山教派的民间宗教祭祀舞蹈。

古代壮族先民对无力征服的天灾人祸,滋生出“万物有灵”论,把这些自然物视为神,例如:天、地、水、山神,继而由对自然的崇拜发展到了对神灵的崇拜。

花山崖壁画中有很多戴着全蒙着脸或三四只眼面具的人物造型,与壮族师公舞的舞蹈造型极其相似。

师公在表演时会佩戴面具,面具类型有木制雕刻彩绘、纸制彩绘等。

不同面具代表不同的神,佩戴绘有不同神灵图案的面具表演不同神灵的故事。

故事的内容多是“四帅”、“五雷”、“莫一大王”,以及赐福于人间的“天公”和送子的“地母”等。

有的是自然神,例如:日、月、星等,有的则是传说中的英雄。

师公以岳起舞,在壮语里“岳”是鼓的意思,师公舞一般用扁鼓、蜂鼓、镲、锣等打击乐器作为伴奏工具,蜂鼓在当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浅析傣族舞蹈中表现的宗教信仰与图腾崇拜

浅析傣族舞蹈中表现的宗教信仰与图腾崇拜
的内容存在于大众之中的, 它以民间生活为基础 . 用舞蹈的方式表
映。 舞蹈能显示出厚重的文化感. 傣族舞因为文化是水文化有宣泄
的意境 , 在舞蹈中所表现出来的 自在 自为的原生活状态很多, 傣族

信仰小乘佛教 , 因此, 不同于中原地 区的大乘佛教中主要表现的普 度众生的 色彩 , 体现在舞蹈中的都是 隐秘的色彩。因为民族 图腾是
趣有关 。 l -l


西南地区的民族都有着创世纪 的神话传说,如傣族最先的舞
蹈就都是狩猎 与祭神 , 《 硭鼓舞》《 、 罗作物》最早的记载《 , 礼记 ・ 明 堂位》女娲之 笙簧” “ , 记载傣族的葫芦笙舞 , 《 楚辞・ 九歌》 中记录东 皇太乙和东君 , 先秦时期, 百越的土著居民便开始了乐舞,
感 . 寻 求世 外桃 源的寻 觅 感 与
1 .古代傣族舞体现出来的宗教祭祀文化 .2 1 民间舞蹈是一切舞蹈之母 , 民间舞蹈源于民族文化。 傣族民间
舞蹈的动作特色 、 表演技巧 、 肢体语言运用等方面 的特 色, 是其深 远和厚重文化内涵的反映 , 傣族人民普遍信仰小乘佛教 , 因此 , 一 年 中的宗教拜神祭祀活动很多 .而许多舞蹈也是如孔雀舞 、白象
造型, 这一舞姿特点 . 一直保持下来 。现在还可以在“ 软舞” 嘎温中
窥见过去跳舞时的一些踪迹。 相比传统的孔雀舞 , 经过创新改编的 孔雀舞表演 , 演员取掉了面具 , 加强了手 、 、 眼 身法的配合 。首先是 模仿i 中 鲜明的曲线特征除了其他相关因素外 ,让人联想起它与 小乘佛教的灵动教义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吻合 ,使傣族舞蹈的风格 特点更进一步地发展完善了。
达生活的需求。格罗塞在《 艺术的起源》 中对原始民族的舞蹈艺术 进行了考察后认为 :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腾与舞蹈
图腾〔Totem〕原为美洲印第安人的方言,即“他的血族”。

图腾是氏族共同的标志或符号,是对外的意义,也有奉图腾为始祖的对内意义。

他们多以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及自然现象为标志,并且认为图腾主宰着他们全体成员的吉凶祸福。

印第安人有以鹰为图腾的,澳洲的土著许多部落各以一个图腾为名,如雨、水、袋鼠、食火鸡等。

中华民族同样经历过这样的历程,远在夏商之前,图腾即为原始民族的信仰和标志,黄帝氏族即以云为图腾标志:“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

”〔《左传·昭公十七年》〕。

关于图腾的起源,近来学者们有了新的探索。

民族学家杨堃〔kūn〕认为:“图腾是女子生殖器象征或‘同体’。

”“图腾是妇女生殖力的象征物,图腾崇拜,乃是对妇女生殖器象征物的崇拜,也是对氏族本身的‘神化与崇拜’。

”〔《民间文学论坛》〕。

赵国华那么认为:“在原始社会,某些女性生殖器和男性生殖器的象征物演化成了图腾,亦即演化成了某些氏族的始祖的标志。

”〔《生殖崇拜文化论》〕。

原始氏族图腾崇拜与舞蹈和武术活动关系极为密切,祭祀、庆典都要对着图腾起舞,后来逐渐演变为模拟图腾起舞,从而产生大量象形取意的拳法和舞蹈节目。

如黄帝氏族以云为图腾,而产生了以《云门大卷》为名的乐舞,以祭祀黄帝。

原始夏人的图腾为龙。

“鲧〔gǔn〕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其后有了龙舞,一直留传至今,而龙成为华夏民族的象征。

龙是虚拟的动物,龙的基调是蛇,陶寺出土的属于夏文化的龙盘形象可资证明。

此后,又吸收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鬛(liè)的尾、鹿的角、鱼的鳞和须〔闻一多《伏羲考》〕。

说明华夏民族是由不同图腾部落兼并糅合而成的一个综合形象,是部落兼并的产物。

辽东半岛后洼出土的6000年前的石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龙图腾形象,其后在汉代才出现了龙舞的最早记载〔见董仲舒《春秋繁露》〕,实际上龙舞的出现要早得多。

滇西南哀牢山脉彝族和凉山彝族都自称为“罗罗”,意为虎。

彝族自命为虎,有的奉石虎为祖先,反映了彝族曾以虎为图腾。

甘肃省出土的虎斑纹陶片是图腾崇拜的实物。

彝族、纳西、僳僳等族以黑虎为图腾。

西南地区的巴人及其后代土家族和普米族、白族那么以白虎为图腾。

彝族以十二属相轮回纪日,以虎为首。

至今还保留《十二兽神舞》。

这是由巫表演的,该舞以表演虎神降临,猛扑家畜的动作为高潮,可以想见虎图腾舞的原貌。

彝族《打歌》时边舞边吟唱“罗哩罗,罗哩罗!”意即“虎啊虎、虎啊虎!”
东北地区黑龙江一带鄂温克族是以熊为图腾的,最初他们禁止猎熊,但后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捕猎并宰杀充饥。

日本北海道的阿伊努族也是以熊为图腾,他们先捕幼熊养大,每年熊祭时,杀之以祈福,祭熊时伴以歌舞,多为女性舞,有的戴熊面具,着熊纹衣,舞名《乌宝宝》。

我国以鸟为图腾的氏族也不少,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就有鸟头陶塑。

传说伏羲氏的后裔少翱氏“以鸟命官”,有凤鸟氏、玄鸟氏、青鸟氏等24种,可能是以鸟类为图腾的24个氏族结合在一起,都有一定的官职。

龙凤图腾是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大类,凤即玄鸟。

《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传说黄河下游殷商的始祖契,是其母简狄吞食玄鸟蛋而生,因之殷人是以凤为图腾的。

满族的图腾为神鹊,传说满族的始祖神,是他母亲吞食了神鹊所衔的朱果而生的。

满族祭神和“萨满”跳神时都要立“神杆”饲鹊,萨满那么在杆下起舞。

蒙古族那么以白色的海青作为自己部落的图腾〔见乌兰杰《蒙古族古代狩猎歌舞》〕。

蒙古族放海青拿天鹅,是很古老的习俗。

据说蒙古族舞蹈的碎步向前跑和顺拐,都是模仿海青的,这是图腾舞的遗迹。

以鸟为图腾在世界范围还有很多,如:加拿大温哥华印第安人的后裔现在仍保留猫头鹰的图腾舞,不但有大型木雕的猫头鹰形象,而且有舞蹈,舞者衣纹为猫头鹰,全身披挂它的猎获物老鼠。

我国中南地区瑶族以狗为图腾,每年有祭祀祖先盘古的风俗。

陆次云《峒溪纤志》:“岁首祭盘瓠,揉鱼肉于木槽,扣槽群号以为礼。

”瑶族刺绣中很多花纹为狗,而扣木槽那么变为击长鼓舞蹈以祭盘王的习俗留传至今。

青蛙〔广西等地称“蚂拐”〕,也是古代某些氏族的图腾。

东北少数民族有“金蛙”“朱蒙”,广西壮族东兰、巴马、凤山、天峨等县至今保留着对青蛙的祭典,旧历正月要举行一年一度的“蚂拐节”,在天峨县与排乡云榜村,至今还保留着图腾舞蹈《蚂拐舞》〔金涛《图腾舞蹈文化的遗韵》〕。

而云南丽江纳西族崇拜的图腾除虎、狮以外还有蛙为图腾,他们身上披的羊皮要剪裁成蛙的体形〔木丽春《纳西族的图腾服饰——羊皮》载《东巴文化论集》〕。

纳西族东巴经象形文字舞谱中还指出,“居住在辽阔富饶的大地上的人类,其舞蹈的来源是由于看到金色神蛙的跳跃而受到启发的”〔见《神寿岁与东巴舞谱》〕,这足以说明图腾和图腾舞蹈的密切关系。

图腾随氏族部落的分裂、兼并、迁徙出现不同层次,不同的文化圈,一个氏族也不止一个图腾。

图腾最早是全体族员的共同祖先,进入封建王朝,成为最高统治者一姓的祖先,使用这种图腾符瑞成为他们的特权,皇帝用龙,皇后用凤。

但是作为龙凤〔包括一些鸟舞〕的舞蹈已成为千百万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舞蹈。

而图腾舞蹈为东方文化的“象形取意”原那么和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