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秋天》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4《秋天》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4《秋天》教学课件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作业布置:
• 课后收集描写秋天的古诗词名句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8日星期五2022/4/82022/4/82022/4/8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82022/4/82022/4/84/8/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82022/4/8April 8,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梦寐中的牧羊女
美句赏析:
• 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然后在小组内 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从内容 与修辞等方面分析),同时做上批注。
课堂小结:
• 《秋天》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 秋景图。诗中各幅小画面,以及画面 的各个意象和谐统一,这种氛围所赖 以形成的清静、清远、清柔的特点无 一不达到极致。诗不长,只有三节, 每一节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构成一幅画面,将幽谷、 农舍、渔舟、牧羊女……诸多景致皆 收于笔下
• 1、因为露珠、冷舞、白霜,表明了秋 天的天气特征;稻香,镰刀体现了农 家特色;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 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这些都暗 示了是在秋天。
• 2、由远及近的顺序。
• 3、抒发了热爱秋天、赞美秋天和热爱 生活的感情。
伐木声出幽谷
震落满披着的露珠
饱食稻香的镰刀
撒下圆圆的网
溪水枯涸石更冽
14* 秋 天
作者介绍
• 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 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州一 个守旧的大家庭。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 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 《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 文艺金奖。 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 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着的探 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 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 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 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课件
“饱食”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间接表现出 丰收的景象,反映了收获者愉快的心情。 3、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 栖 息在农家里。 “栖息”运用拟人,写出了秋天的恬静特点, 点明了季节的变化。
4、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轻轻”一词常在何诗中出现,仿佛 “信手拈来”,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 得的心情。
5、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浆果的面颊多么丰满, 玫瑰在郊外盛开。
枫树扎着华丽的红巾, 田野披上艳红的轻纱。
我不愿显得古板, 也佩戴一枚胸花。
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 对成熟、饱满、美丽的秋天的热爱与 赞美之情。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1.这节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描写秋景。“伐木声丁丁
诗人由远及近地向我们展示了三 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农家丰收 图、晨霜归渔图、牧羊女思恋图,给 人一种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美 好感受 ,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和 赞美之情。
拓展延伸 将下面这首诗与课文比较,说说两位 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秋景 [美国]狄金森
晨曦比往日更柔婉, 栗变得褐色可爱;
看 放下______的镰刀,用背篓来装 谁 ______。秋天_____在农家里。 背 向江面的______,收起______,
芦蓬上______,轻轻摇着_____,
得快 秋天_____在渔船上。 ! 草野在______,溪水_____。牛背上
的笛声______,那______的笛孔? 秋天_____在牧羊女的眼里。
4.这一节诗歌所描写的画面可以用一个什么 词来概括?它由哪两个场景组成? 答:_农__家__丰__收_图___________包__含_“__山__谷__伐__木_”_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上册 课件 第14课《秋天》(共52张PPT)(共52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上册 课件 第14课《秋天》(共52张PPT)(共52张PPT)
寥阔

栖息
shuò jiù
肥硕 乌桕

liè
枯涸 清洌
biān

mèi
梦寐

归泊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a.这是一幅 乡村 秋景图? b.诗中选取了哪些景物来描绘秋天?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找出文中具有秋天时令特征的景物
露珠
冷雾
白霜
找出文中具有乡村特色的词句
秋天
你心目中的秋天是怎样的? 用什么词语来概括?
• 果实成熟 • 秋天是金黄色的 • 丰收 • 收获的喜悦 • 天高云淡、水落石出、高远宁静 • 大雁南归 • 夜长昼短……
寻秋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 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秋•
——李煜
叶 •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辛弃疾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 发现美的眼睛。
用心观察身边的景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52021/3/5Friday, March 05, 2021
课堂小结:
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 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 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 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 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秋天》(55张)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秋天》(55张)PPT课件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 网,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 孔?
收影起子/。青朗鳊读鱼要求似:的1/、乌正桕确叶划的分节秋奏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2、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和重音。
3、揣摩文章的感情。
1、从诗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这是一首描写乡村秋景的诗 ?
2、诗中描绘了几幅图画?分析并 给他们取个名字?
抒发了作者对秋
2.霜晨归渔图(渔船上的秋)
天的 (喜爱赞美)
之情
3.少女思恋图(少女眼中的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结: 这是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
诗不长,只有三节,却将幽谷、农 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皆 收笔下。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 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农闲的 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 闲、惬意,少了些热闹喜庆,少了 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 这是明媚、快乐的秋天,是清幽淡 雅而乐在其中的秋天,是栖息在农 家的秋天,是游戏在渔船上的秋天, 是梦寐在牧羊女眼里的秋天,是充 满诗意的秋天。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梦寐”:是睡梦的意思。说明牧羊 女陶醉于秋天的美丽,还在想念吹笛 子的人,怀念夏天美好的笛声。表现 了秋天如诗如烟、如痴如梦的意境。
少女思恋图
什么画面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 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三幅图
1.农家丰收图(农家里的秋)
3、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文中有表现秋天特征的景物么?
文中有反映乡村特色的词句么?

秋天[希沃白板PPT课件]部编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

秋天[希沃白板PPT课件]部编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
教育教学 PPT课件
【精心整理\倾情奉献\且用且珍惜】
秋天
何其芳
作者简介
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作家、 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于 四川一个守旧的大家庭。幼年喜欢中国古 代诗词小说,1931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 习,大学期间在《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 歌与散文。有散文集《画梦录》。
写作平台
题目《我是风》,要求根据《秋天》 一诗的内容,以风的眼光见证每一个 场景,以风的口吻创造性地描述每一 幅画面。 (提示:发挥想象联想, 运用拟人手法,可选取一个诗节,也 可选取一两个诗句,再创造。 )
谢谢欣赏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丁丁 zhēng 背篓 Bei lŏu
栖息qī
归泊 bo
枯涸hé 清冽liè
乌桕jiù 鳊鱼biān
肥硕 shuò 寂寥 liáo 梦寐mèi
思考:
1、诗中写到了哪些意象? 2、可以看出是发生在城市还是乡 村?哪个季节?
乡村秋景图
3、诗中描绘了几幅图景?你可以来给它 命名吗?
农家丰收图 霜晨归渔图 少女思恋图
4、你最喜欢哪一幅?可以用自己的语言 来描绘一下吗?
5、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 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5、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由远到近的顺序
6、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
震落了______,伐木声______。
看 放下______的镰刀,用背篓来装 谁 ______。秋天_____在农家里。 背 向江面的______,收起______,
芦蓬上______,轻轻摇着_____,
得 快 秋天_____在渔船上。 ! 草野在______,溪水_____。牛背上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

04 课堂互动与实践环节
问题讨论与思考
总结词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详细描述
在讲解完课文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秋天在你眼中是什么样子的?”、“你如何理解作者 笔下的秋天?”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朗读与角色扮演
总结词
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或者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表 演。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和体验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内容。
力。
完成课后练习
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 知识,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应 用能力。
阅读相关文章
推荐学生阅读与秋天相关的文章, 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 阅读兴趣。
下节课预告与预习指导
下节课内容预告
简要介绍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提 前做好预习准备。Fra bibliotek预习指导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预习,包括了解下节课的 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准备问题等,帮助学 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课总结与回顾
知识点回顾
回顾本课所学的生字、生 词、句子和段落,巩固学 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课文理解
总结学生对课文《秋天》 的理解,包括主题、情感、 写作手法等方面的内容。
课堂表现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包括参与度、回答问题的 情况等,鼓励学生积极参 与课堂活动。
作业布置与要求
抄写生字、生词
布置学生抄写本课所学的生字、 生词,加强学生的书写和记忆能
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 容,了解秋天的特点。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4《秋天》公开课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4《秋天》公开课课件

。2021年3月16日星期二下午3时20分8秒15:20:0821.3.16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下午3时20分21.3.1615:20March 16, 2021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年3月16日星期二3时20分8秒15:20:0816 March 2021
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 (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农家丰收图 霜晨归渔图 少女思恋图
诗歌抒发了怎样 的感情?
对秋天的喜爱赞 美之情。
1、这一节诗中哪些词写出了 “丰收” ?写出了什么内容? “饱食过稻香” “肥硕的瓜果” 写出了农家的丰收之景和农民的 丰收之乐。
2. 这一节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 什么好处?
是牧羊女! 4、“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 里”“梦寐”一词好在哪里? “梦寐”,拟人,将秋天拟人化,赋 予秋天人的行为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牧羊女陶醉于秋天的美丽,遐想着夏 天的“笛声”的情态,表现了秋天如诗 如画的意境和牧羊女如痴如醉的情态。
牧羊女 心里一 定微颤 着喜悦 与梦 想…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由远及近 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诗歌抒发了诗人对秋天的热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 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秋天》原文及教案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秋天》原文及教案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秋天》原文及教案教师教案要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自己、备能力培养等,达到挖掘教材要“深”,教学方法要“活”,讲课要“精”,传授知识要“准”,教学效果要“高”的目的。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秋天》原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秋天》原文《秋天》文/何其芳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柏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秋天》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理解、积累“栖息、寥阔、枯涸、清洌、梦寐”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反复朗读、描绘画面来把握作者的情感,体会诗歌的意境。

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品味诗歌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感悟秋天,赞美秋天,热爱秋天。

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提及秋天,我们自然联想到硕果挂枝、粮仓满溢、农人慰心的笑容。

的确,秋天是一个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因为土地是真诚公允的,“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是秋天用收成证明着播种者的品质;秋天又是宽容博大的,是秋天用慈母般的心肠去孕育勃勃生机的满园春色。

现代诗人何其芳以他敏锐的诗心捕捉,绘写出了秋天的风彩。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秋天》,体味动人的秋魄。

2、介绍作者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

新人教版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优秀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优秀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优秀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叙事散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单元提示中内容提示:“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方法提示:“继续重视朗读,把握文章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所以要理清思路,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感悟启示。

【学情分析】七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快速阅读文学作品并了解文章内容并不难,难在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对人物情感的把握。

学生虽然读过很多描写母爱的文章,但受阅历的影响,容易浅层次地阅读母爱,对语言的感受还比较弱,无法深刻地理解本文中母爱的内涵。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概括能力。

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形象,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教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语言,体悟母爱的伟大。

通过合作探究,探寻“好好儿活”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发学生对生活态度的积极思考,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

【教学重点】研读文本体悟作者在字里行间蕴涵的深沉与无私的母爱。

【教学难点】理解“好好活儿”对作者的影响并从中获得自己的思考。

【课型】新授课【教材准备】PPT课件【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含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秋日私语伴奏、秋天图片课件(有人说:读《秋天的怀念》富贵者读到了博爱,贫穷者读到了高贵,柔弱者读到了坚强,贫庸者读到了智慧,……今天我们学习《秋天的怀念》(生齐读课题)会读到什么呢?请听录音。

听音范读进入情境默读全文创设情境营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营造阅读情境激发情感,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初读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情感?为此写了哪些事?明确:对母亲的爱和怀念。

我双腿瘫痪,母亲抚慰我;母亲重病缠身,瞒着我;为看菊花,央求我;临终嘱托,牵挂我。

新部编版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秋天的怀念》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以亲情为主题,以不同的生活为背景,抒发了同样感人至深的亲情。

学习本单元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多方面的教益。

作为叙事性散文作品,《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作品集》,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瘫痪时,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他、照顾他的事情,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本文语言朴素、真切,写出了作者生活的真实体验,在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提升方面,其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

学情分析: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探究,尤其是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比较重,他们乐于发言,课堂上能与老师保持良好的互动,与同学积极合作、共同学习。

但是也存在情绪不稳、浮躁等问题。

鉴于他们的生活经验所限,对于特殊境遇下如何体会深沉无私的母爱会有所困难。

根据学生掌握的已有知识,他们对叙事类散文并不陌生,通过本单元第一课的学习,他们大多已经初步掌握了整体感知叙事类作品的一般方法。

在课堂中已有了初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但也可能会遇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不够深刻,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等。

教学目标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及存在的问题,我确定了下列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1.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 《秋天的怀念》文本解读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 《秋天的怀念》文本解读

《秋天的怀念》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在史铁生二十一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导致高位截瘫,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

后来,在他的许多文章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其实就是母亲用生命代价铺就的。

《秋天的怀念》便是怀念母亲的文章。

在此文中,作者借助对几件平常的小事的细致描写,来表达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2.文题诠释“秋天”不仅点名了母亲去世的时间,而且象征了母亲艰难的一生,文章以此为题,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也突出了母亲对“我”一生的巨大影响。

3.主旨课文记叙了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双腿瘫痪的儿子,歌颂了至真至纯的伟大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表现了“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我”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作者借助对几件平凡小事的细致描写,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

4.内容解读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二十一岁风华正茂的史铁生猝不及防,正如他在《我与地坛》中写道,“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那种绝望,那种生不如死的痛苦,让人心碎。

北归的雁阵,甜美的歌声,这些本来是美好的事物,在史铁生看来都是苍天对他的讽刺。

母亲此时却已经重病在身,但她却隐瞒着儿子,一直都在不远处默默关注着我,不曾离去,这不是眼睛所见,而是内心的察觉偷偷地和悄悄地同样也是如此,用眼睛是无法看出悄悄地和偷偷地。

母亲的那些不经意的举动,史铁生都明白,只是刻意把它们掩盖在了那一个个平淡的词语之中但唯其如此,我们才更懂得母亲不是随意地站在窗前,而是挡在窗前,唯其如此,史铁生才会写道: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一个看似平淡的侍弄,足见我对母亲爱花之深的理解,但这些被精心呵护的花儿却死了,这背后,包含了太多为我无怨无悔的付出,也包含了我太多感激。

5.结构分析全文一共7个自然段,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编排文章,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重病缠身的母亲想方设法鼓励“我”好好活。

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课文原文及赏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课文原文及赏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课文原文及赏析**课文原文**:秋天,满地的落叶,铺成了一层金黄的地毯。

我站在树下,感受着微风吹过,看着叶子在空中翩翩起舞,然后轻轻地落在地上。

我拾起一片叶子,它似乎已经失去了生命的绿色,变得枯黄。

然而,这枯黄的叶子却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韵味,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

天空中,大雁南飞,它们排成“人”字形,仿佛在向我们告别。

夕阳的余晖洒在它们身上,给它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

我站在原地,目送它们渐行渐远,直到它们消失在视线之外。

果园里,果实累累,各种水果都已经成熟。

苹果像红灯笼一样挂在枝头,葡萄像紫宝石一样闪闪发光。

果农们忙碌着采摘果实,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田野上,稻谷金黄,一片丰收的景象。

农民们挥舞着镰刀,割下一束束金黄的稻谷。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因为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赏析**:这篇《秋天》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韵味和丰收喜悦的秋天。

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将秋天的景色、气氛和人们的活动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文章中,作者通过对落叶、大雁、果实和稻谷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特色和韵味。

同时,通过描绘果农和农民的活动,展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和人们的幸福心情。

整篇文章语言流畅,意境优美,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秋天的美景之中。

此外,文章还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活动,作者传达出一种珍惜当下、感恩生活的态度。

这使得整篇文章更具有深度和内涵,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秋天》是一篇充满韵味和哲理的文章,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人们活动的展现,使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秋天》课文原文

《秋天》课文原文

《秋天》课文原文秋天秋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之一。

清爽的空气,温暖的阳光,以及五彩斑斓的自然景色都使得秋天充满了魅力和诗意。

当秋天来临时,大自然开始悄然变幻。

树叶开始变得金黄、红色甚至紫色,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染上了温暖的色彩,给人一种宁静和安逸的感觉。

微风吹过,枯叶在空中轻舞,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展开在眼前。

漫步在街头巷尾,你可以看到满地洒落的落叶,有时候会心生一种忧伤的情绪,仿佛秋天的美丽是短暂的,容易消逝的。

秋天也是丰收的季节。

农田里的庄稼成熟了,金黄的麦田一片收割的忙碌景象。

农民们在果园里采摘水果,摘下的苹果和葡萄洁白如玉,让人垂涎欲滴。

农田里的稻谷一簇簇金黄,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秋天让人们有了喜悦和满足的感觉,丰收的季节总是让人心情愉悦。

秋天也是生活丰富多彩的季节。

随着天气的转凉,人们开始穿上新装。

时尚的秋装各种鲜艳的颜色成为了街头巷尾的亮点,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些许活力。

人们聚在一起,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共度丰收的喜悦。

秋天的夜晚,天空清澈,星星点点,我们可以放飞风筝,举办篝火晚会或者是在月光下散步,享受清凉的夜晚。

在秋天,阳光和风成为了最好的伴侣。

我们可以站在阳台上,感受阳光的温暖,感受微风拂过脸颊的轻柔。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斑斓的光影,仿佛大自然的绘画。

总的来说,秋天给人一种宁静、温暖和美丽的感觉。

秋天是一位画家,用她的画笔将整个世界装饰得五彩斑斓;秋天是一位诗人,用她的文字描述出大自然的美妙。

让我们珍惜秋天,感受其中的美好,享受丰收的喜悦,与亲朋好友共度这美丽的季节。

尽管秋天无法永恒,但我们可以将它的美好记忆保存在心中,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笔财富。

秋天,让我们相约在美丽的季节,在这个充满诗意的季节里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天》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做到熟能成诵。

感知课文内容,能说出文中描绘了哪些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品味语言、描绘画面、仿写歌词来体会诗歌的情感。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秋天,赞美秋天,热爱秋天。

教学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学情分析: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诗,体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教师:1、搜集资料,利用Microsoft PowerPoint 。

制作多媒体课件。

2、阅读何其芳的其他诗作,丰富自己的底蕴,为能游刃有余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作准备。

3、与学生一起在课外收集描绘秋天的诗文,感受不同作家笔下的不同的秋天,为课堂学习中做到旁征博引做准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人。

秋天,在多数人的眼里是一个失落的忧郁的季节,清代女诗人秋瑾就有“秋风秋雨秋煞人”的名句,但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眼里,秋天却是胜过春天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那么在现代诗人何其芳的心中,秋天又将是一个怎样的季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秋天》,去领略诗人笔下的浓浓秋意。

(板书课题)
二、师配乐范读诗歌,指导朗读,生扫清障碍。

[要求]
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朗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划分节奏、划出重音。

(过渡)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学生运用朗读方法再次齐读,直至背熟。

为进一步理解诗歌打好基础。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或仿读。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

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进入诗的意境,要读得深情、低沉。


(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显示)问题组:
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 .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
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c.对秋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四、精读诗歌,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①展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课件。

(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

多媒体或投影显示
问题组)
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
欢,写得好在哪儿?
②研讨方式:四人一组合作探究,提出疑问,共同解疑。

由两组代表报告探究结果,不能解决的疑问可请全班同学研究,或请老师解答。

教师点播引导的方向,明确依语言分析揣摩的一般步骤要求。

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

说说为什么喜欢。

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画面。

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

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

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

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

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

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b.由远及近的顺序。

c.优美语句赏析:
♦先找出优美的语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美句赏析参照)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
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

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③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五、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

有深度、难度的组内不能白行解决的问题,可提出来全体同学共同探讨。

(学生讨论,提出共性问题。

学生交流,学生只要
说的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鼓励。


六、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写一首短诗,题目为《我眼中的秋天》。

全班交流,体会诗歌独有的艺术魅力。

七、课堂小结。

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

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八、布置作业。

①写自己的秋天。

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