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咕咚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咕咚.+(2份打包)人教部编版

2. 小熊听到“咕咚”声;
03
04
3. 小熊吓得边跑边喊;
4. 小动物们跟着小熊一起逃跑;
05
06
5. 大家发现“咕咚”只是木瓜掉到水里的 声音,都笑了。
0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咕、咚、突、觉、怎”5个生 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咕、咚 、突、觉、怎、岸、船、沉”8个生 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 达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不足之处
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 有些问题设计过于简单,没有 充分挖掘课文中的教育资源。
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时,有些 训练点不够突出,没有达到预 期的效果。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有些 学生没有积极参与讨论,需要 加强组织引导。
改进措施
在设计问题时,要更加注重问题 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深入思
考。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0.咕咚. (2份打包)人 教部编版
目 录
• 教材分析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过程 • 教学反思
01
教材分析
课文背景
• 本文选自《小熊维尼》系列,是一篇以小熊为主角的童话,通 过描述小熊与小兔、小猪等动物之间相互帮助、关心他人的行 为,培养孩子们团结友爱、关心他人的思想。
能力目标
01
初步了解象声词,能在句子中正 确使用象声词。
02
能根据课后提示,粗略了解文章 大意。
情感目标
• 初步懂得“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道理,教育 学生不盲目听信传言,凡事应开动脑筋思考,要 冷静应对。0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体会人物的心情。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体会人物的心情。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咕咚》精品课件

yě
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野牛拦住
他,问:“‘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
拦住
语气冷静
问
野牛又问大伙,大伙也都说没看见。 问
最后问兔子,兔子说:“是我听见的, ‘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
问
文章用了一个拦住,三个问,想想拦住 的是谁,问的又是什么?
野牛先拦住_大__象__问“‘__咕__咚__’__在__哪__,____ _你__看__见__了__?_”又问__大__伙___,最后问__兔__子____。
①星期天,妈妈__到__超__市____给我_买__玩__具______。 ②春节,__奶__奶__在__家__给__我__包__饺__子______________。 2. 例:这是一只可爱的小闹钟,每天早上叫我起床。 ①这是__一__支__好__看__的__铅__笔_____,我用它来写字。 ②这是__一__把__漂__亮__的__雨__伞_____,_我__用__它__来__挡__雨____。
野牛问的大伙中都有谁,问 的什么?请同学们分角色扮演, 说一说。
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跑?
(课后第2题)
动物们遇事不动脑筋,盲目跟从, 认为“咕咚”是一种可怕的东西,所 以都跟着兔子一起跑。
从野牛和其他动物的不同表现中, 你看出了什么?
勇敢
有主见
对问题 追根究底
盲目跟风
小动物们都没看见“咕 咚”,却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自由读课文6、7自然段,说说 你知道了什么?
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 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 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他们在笑什么呢? 笑自己盲目跟风,没有独立思考问题。
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诗歌《咕咚》的大意。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模仿朗读《咕咚》。
3.能通过表演、角色扮演等方式,理解《咕咚》中的情节。
4.能运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声音。
二、教学重点1./gū/声。
2.《咕咚》的理解和朗读。
三、教学难点1.角色扮演《咕咚》中的故事情节。
2.运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声音。
四、教学准备1.课文《咕咚》的录音。
2.鲜花、绿叶等道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声音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模仿《咕咚》中的声音,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声音。
2.学习–老师播放《咕咚》的录音,让学生边听边跟读。
–教师讲解《咕咚》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分角色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演《咕咚》中的故事情节。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尝试模仿不同角色的声音。
4.练习–学生自由发挥,描述自己喜欢的声音,并告诉同桌或小组成员为什么喜欢这个声音。
5.总结–教师对学生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拓展1.请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声音,并进行分享。
2.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声音,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声音作品。
七、作业1.完成《咕咚》的朗读练习。
2.描述家里或学校中自己喜欢的声音。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声音描述能力上有所提高。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中的声音元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019新版)统编版一年级下册《20.咕咚》完结版精品课件

牛以“是不是看见”来确定“咕咚”到底在哪里。
dà xiàng shuō méi kàn jiàn dà huǒ dōu shuō 大 象 说:“没 看 见,大 伙 都 说 gū dōng lái le yě niú lán zhù dà huǒ wèn ‘咕 咚’来 了。”野 牛 拦 住 大 伙 问 dà huǒ dōu shuō méi kàn jiàn 大 伙 都 说 没 看 见。 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家都是盲目地跟着跑。
虎大王看出了猫妈妈的担心说:“猫妈妈你放心, 我不是来抢你的宝贝的,我只是不相信棉花包还能 说话。”
猫妈妈听他说不是来抢宝贝的,才放心地把棉 花包拿到了虎大王的面前。虎大王左看看,右看看, 也没发现棉花包有什么异(yì)常。于是把棉花包放 在耳边, “咦?”他惊叫:“果然有‘嘶嘶…… 嘶’的声音!”
dà huǒ nǐ kàn kan wǒ wǒ kàn kan nǐ dōu 大 伙 你 看 看 我,我 看 看 你,都 xiǎo le 笑 了。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可以看出大家都已经 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课文讲了小动物们没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就稀里糊
同学们知道吗,大自然中有 很多声音呢。哗哗哗,这是什么 声音啊?呼呼呼,这又是什么声 音?轰隆隆,这是——?再听, 咕咚!这是什么声音呀?
20 咕 咚
1.学习目标
6.课文结构
2.字词精讲
7.课文主旨
3.读懂课文的金钥匙 8.课堂拓展
4.课文解读
9.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5.读懂课文的金钥匙答案 10.课后作业布置
猫妈妈的宝贝 猫妈妈从商店买回一捆棉花,回到家放下棉花 去做饭。 等猫妈妈吃好饭,抱起棉花要去做棉被的时候, 突然听见棉花包里发出“嘶(sī)嘶……嘶”的声音。 猫妈妈吓了一跳,棉花包里怎么会有声音?是自 己耳朵出毛病了?她再仔细听,棉花包又传出“嘶 嘶……嘶”的声音。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20《咕咚》组词

吓
xià
(吓人)(惊吓)(吓呆xiàdāi)(吓唬xiàhu)
鹿
lù
(小鹿)(鹿角)(梅花鹿)(马鹿)
(指鹿为马zhǐlùwéimǎ)
逃
táo
(逃跑)(逃走)(外逃)(出逃)(
东躲西逃dōngduǒxītáo)
命
mìng
(生命)(拼命pīnmìng)(命运)(命令)(安身立命)
怕
pà
(不怕)(可怕)(怕人)(生怕)(胆小怕事)(怕三怕四)
跟立定脚跟)
家
jiā
(大家)(回家)(家乡)(全家)
(千家万户qiān jiāwàn hù)
羊
yáng
(小羊)(山羊)(羊角)(牛羊)
(亡羊补牢wáng yáng bǔláo)
都
dōu
(都是)(都有)(都在)(都好)
字
拼音
20、咕咚——组词
咕
gū
(咕咚)(咕咕叫)(叽咕jīgu)(叨咕dáogu)
(唧唧咕咕jījīgūgū)
咚
dōng
(咚咚响)(咕咚)(叮咚dīngdōng)
(迷里咕咚mílǐgūdōng)
熟
shú
(熟人)(熟食)(成熟)(熟手)(轻车熟路)(半生不熟)
掉
diào
(掉下)(扔掉)(去掉)(掉头)
象
xiàng
(大象)(象样)(现象)(气象)(气象万千)
野
yě
(野外)(田野)(野草)(野花)
(漫山遍野mànshānbiànyě)(春风野火)
拦
lán
(拦住)(阻拦zǔlán)(拦路)(拦网lán wǎ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咕咚》是人教版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写的是一个木瓜熟了,掉进湖里。
兔子听见“咕咚”一声,吓得边跑边叫,许多小动物跟着跑,最后野牛拦住他们,弄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这是一篇童话,通俗易懂,趣味性强。
二、说学情学习此课,我们有以下有利因素: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比较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而且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笔画和常见的偏旁部首,能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
再有我班从一年级就开始了课外阅读,学生的识字量较大,这对他们独立认字、理解字义都有很大帮助。
也有如下不利因素:通过前几课学习,我发现由于课文较长,识字量增大,在第一课时进行集中识字,学生对生字掌握的不牢固。
脱离了文本这个载体孤立地识字,学习效果不好,于是我决定采用分散识字,提高实效性。
三、说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所以在课上,我将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识字,体悟蕴含在汉字中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接受文化熏陶,对识字感兴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基于上述对教材、学生的分析,我把本节课的目标确定为:1.认读12个生字字音,会写7个生字。
掌握多种识字方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带有“热闹”“逃、跑”字词的重点语句。
3.体验识字的乐趣,产生喜欢汉字的愿望。
四、说重难点课标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因此我把本课重难点确定为:教学重点:1.认读12个生字,会写7个,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2.有语气地朗读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在掌握“热、闹”两字结构、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运用“热闹”说一句话。
杭州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20咕咚》优秀教案

20咕咚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20咕咚》的故事内容。
2.掌握生字词:20、咕咚。
### 能力目标3.能够听懂故事并能复述情节。
4.能正确朗读文中的文字。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故事中小孩友好、善良、助人为乐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掌握生字词。
2.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引导他们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
### 难点3.对生字词理解的巩固,能准确运用到句子中。
4.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进行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1.课本《20咕咚》2.课件:包含故事图片和生字词解释3.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准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图片或提问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
2.向学生展示《20咕咚》故事的标题,引发学生好奇心。
二、学习1.教师朗读故事,让学生全神贯注地听。
2.学生小组内讨论故事情节,理清故事主线和人物形象。
3.教师适时地解释生字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三、巩固1.学生个人或小组展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表演或复述故事。
2.引导学生找出故事中展示友爱、善良品质的片段,并讨论。
3.师生共同总结《20咕咚》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四、拓展1.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寻找其他关于友爱、助人为乐的故事分享。
2.组织学生创作续写《20咕咚》的内容,展示对故事的思考和想象能力。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帮助同学、家人,实践故事中的道德品质。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理解《20咕咚》的故事内容,还培养了对友爱、善良、助人为乐的情感。
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传承这些美好品质,成为更好的自己。
六、作业1.复习生字词:20、咕咚。
2.完成故事情节的书面复述,注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找出与《20咕咚》类似的故事或故事片段,进行分享。
以上是本次课程的教学计划,希望学生们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获得收获和成长。
一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课文(六)20咕咚+人教(部编版)(pdf+含答案)

第一段介绍了故事背景和起因;第二段描述了小松鼠和其他动物的反应;第三段 揭示了真相。
02
重点字词与拼音
重点字词标注
01
02
03
04
gū dōng:咕咚,拟声词, 形容东西落地或撞击的声音。
pú táo:葡萄,一种水果。
hū rán:忽然,突然。
páng biān:旁边,附近。
生字拼音注解
重点段落
第一段描述了木瓜落水的声音,以及动物们的反应;第二段描述了小松鼠出现后的情景;第三段描述了小猴子发 现真相的过程。
课文结构分析
整体结构
这篇课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开头先描述了木瓜落水的声音和动物们的反应, 中间详细描述了小松鼠和其他动物看到小松鼠逃跑后的反应,最后一段总结了整 个故事,并揭示了真相。
盲目跟从的道理。
重点词汇
课程中会学到一些新的词汇,如“ 咕咚”、“跑”、“追”等,这些 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句子结构
通过学习一些简单的句子结构,如 “兔子一边跑一边喊”,可以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思考题部分
问题1
故事中哪些动物听到了咕咚的声音?
答案1
故事中,兔子、狐狸、松鼠、猴子、小鸟都听到了咕咚的 声音。
同音字辨析
gū和gǔ
gū是拟声词,形容咽喉、嘴巴 等器官发出的声音;gǔ是名词
,表示古代的鼓。
dōng和dòng
dōng是拟声词,形容东西落地 或撞击的声音;dòng是动词, 表示移动、活动。
pú和pu
pú是葡萄的葡,音节为pu;pu 是普,音节也为pu。
táo和dao
táo是葡萄的萄,音节为tao; dao是刀的拼音缩写,音节为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20《咕咚》

R·一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一声“咕咚”响起, 不知森林里到底发生了 什么可怕的事情,吓得 小动物们四散奔逃。
ɡū
咕
咕咚
dōnɡ
咚
叮咚
shú
熟
熟睡
diào
掉
掉了
lù
鹿
小鹿
táo
逃
逃跑
mìnɡ
命
生命
yě
野
田野
lán
拦
阻拦
lǐnɡ
领
红领巾
字词学习
xià
吓
jīnɡ xià
惊吓
xià rén
字歌
二人很友好 心无怨恨存 小犬不凶狠 摇尾足下跟
笔顺: 造句:盲人紧紧地跟随着导盲犬走过人行道。
jiā
jiā yuán
家 家园 jiā tínɡ
字源
家庭
笔顺: 造句: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它。
yánɡ
羊
shān yánɡ
山羊
yánɡ máo
字源
羊毛
笔顺: 造句:山羊爱吃青草。
xiànɡ
dōu( 都有 )
都
dū( 首都 )
xià
吓 跑了
dà xiàng
大象
kě pà
可怕
shān yáng
山羊
dōu
都 笑了
象
dà xiànɡ
大象
xiànɡ qí
字源
象棋
笔顺: 造句:天上白云的形状像zài
都在
dōu hǎo
都好
字歌
前面道拥堵 猪羊把路横 都快下车撵 诸位莫心惊
笔顺:
造句:小伙伴们都在那边开心地玩老鹰捉小鸡 的游戏。
一年级下册语文素材20、咕咚+(+知识讲解+图文讲解)++人教部编版

中心思想
主题
03
CHAPTER
图文讲解
插图二
展示了兔子跑向森林的场景,周围树木、花草都在晃动,烘托出紧张的气氛。
插图一
描绘了兔子听到“咕咚”声后惊恐的表现,如双脚站立,双手捂住胸口,嘴巴呈“O”形,体现出兔子的惊吓程度。
第一段中描述了兔子听到“咕咚”声后惊恐的表现,第二段中描述了兔子逃跑的情景以及它与其他动物的对话,第三段中则揭示了“咕咚”的真相。
本课采用了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动物的行为人格化,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和表现力。
通过描述兔子和其他动物的反应,突出了“咕咚”声的可怕和神秘感,增强了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体验。
03
《小学汉字书写教程》教学视频
由专业教师讲解的汉字书写教程视频,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汉字书写规范和技巧。
01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视频
由专业教师讲解的小学语文学习视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02
《小学汉语拼音学习辅导》教学视频
由专业教师讲解的汉语拼音学习视频,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拼音拼写和发音。
起初,兔子听到“咕咚”声并感到惊恐。
兔子开始奔跑,并遇到其他动物。
04
CHAPTER
知识讲解
01
02
“咕”是模拟喉咙里发出的声音,而“咚”则是模拟物体掉落或撞击的声音。
“咕咚”是象声词,表示东西突然掉落或动物跑动的响声。
本课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段是故事的开端,第二段是故事的发展,第三段是故事的结尾。
故事情节
小兔子听到“咕咚”声 -> 恐惧并发出警告 -> 森林里的动物们误解并恐慌 -> 小兔子和动物们发现真相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咕咚 (共19张PPT).ppt

语文 一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小兔子被河边“咕咚 ”的一声吓坏了。它一边 跑一边喊,森林里的小动 物也跟着兔子跑了起来, 究竟是什么怪物呢?看完 课文,你就会知道答案。
生字学习
kàn
手部 手
妈妈在看书。
看见 看到 看法 看书
zhe
羊部 羊
看着 走着 站着 笑着 妈妈看着我笑了。
tù
角字头
猴子啊,小鹿哇,松鼠 哇,都乱哄哄地跟着他们跑 了起来。
狮子好奇的问:“你们跑什么呀? ”
不好了,咕咚来了,你也赶快跑吧!
咕咚?咕咚是什么呀?
小猴: 我不知道。咕咚是什么? 狐狸: 我也不知道,是兔子说的。 小兔: 我……我没看清楚。
他们一起来到湖边,又听 见咕咚一声。哦!原来是一个 成熟的木瓜从树上掉了下来, 落到了湖里。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课外拓展
木瓜熟,掉湖里, 咕咚一声响
森林里面变热闹: 兔子吓得拔腿跑, 猴子跟着兔子跑, 狐狸山羊和小鹿, 一个跟着一个逃。 还好野牛会思考, 拦住大伙儿把真相找!
祝你学习进步!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1/132021/1/13Wednesday, January 13, 2021
一年级下册20课咕咚课文

一年级下册20课咕咚课文一、基本概括《咕咚》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的是一只兔子偶然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跑,只有野牛问“咕咚”是什么,而且要去看看,这才让大家明白:“咕咚”原来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
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木瓜掉进湖里,发出“咕咚”一声。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兔子听到“咕咚”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跑起来。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野牛拦住了大伙儿,问“咕咚”是什么。
第四部分(第6-7自然段):写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咕咚”是什么。
二、课文原文《咕咚》木瓜熟了。
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小猴子看见了,问他为什么跑。
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一听,就跟着跑起来。
他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这一下可热闹了。
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大伙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
野牛拦住他,问:“‘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大象说:“没看见,大伙都说‘咕咚’来了。
”野牛又问大伙,大伙也都说没看见。
最后问兔子,兔子说:“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
”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
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咕咚》教案(2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咕咚》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认识“咕、咚、突、传、腿、耍、慌、狮、阴、吵、追、转”12个生字;会写“看、着、兔、伙、松、玩、眼”7个生字。
学习“羊字头”和“足字旁”2个新偏旁。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实真相”。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②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教学重点:朗读课文,逐步达到感情朗读的水平;识字、写字练习。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吸引学生,揭示课题1、多媒体播放多种声音,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
2、(板书课题),请大家举起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两个字。
(要求:字要写得横平竖直才好看。
)齐读课题3、细心的孩子,认真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形声字,象声词)4、提问:“咕咚”是谁发出的声音呢?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建议:用笔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这些字读准;对于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3、再读课文,看谁能通过自己的读来解决问题。
三、学习生字1、读一读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自由认读,读准字音。
2、认一认没有了拼音宝宝帮忙,你还认识吗?(赛读词语)3、玩一玩①同桌拿出识字卡片,互相认读②摘果子,(多媒体示一棵苹果树,苹果上分别写了生字,认对了,苹果就会掉下来)4、议一议①小组合作学习,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②谁愿意把自己的识字方法介绍给大家。
四、再读品悟1、自己练习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2、四人小组轮着读课文,互相评一评,读的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读好的。
3、朗读檑台赛4、齐读课文五、指导写字1、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选“家”“怕”扩词。
2、同桌间说一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3、师范写(重点指导写好新偏旁“忄”和“足”)4、生临写5、练写,互相评价(引导学生从字形,书写速度,书写姿势等方面评价)第二课时一、激趣复习,导入新课1、(多媒体:湖边长着几棵木瓜树,木瓜上有生字)瞧,木瓜快熟了,谁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就会掉下来(配“咕咚”声)2、听,这“咕咚”声是成熟的木瓜从树上掉下来,落到湖面的声音。
第20课《咕咚》(课件)

象地表现了小兔子的惊慌和好奇
* 特点:狡猾,利用其他动物对“咕咚”
的恐惧心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故事情节:描述了兔子、狐狸、猴子等动物在森林里发生的有趣故事 主题:通过故事情节,强调了团结、友爱、互助的重要性,以及在困难面前要勇敢面对、互相帮助的精神。
朗读指导:通过示范、领读、跟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拓展延伸:通过拓展延伸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更多与课文相关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故事背景:森林里的动物们因为“咕咚”声而惊慌失措 主要角色:兔子、猴子、狐狸等动物 情节发展:动物们相互猜测、印证,最终发现是木瓜掉入湖中发出的声音 故事寓意:遇事要动脑筋,不要盲目跟风,要学会独立思考
* 特点:胆小、好奇,对未知的事物充 满了好奇心
* 特点:盲目跟从,没有自己的判断力, 容易被误导
识字、写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懂得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盲从,还要有科学根据,不要盲目跟从。 认识“咕、咚、突、传、腿、浩”等12个生字,会写“跟、从、是”等6个汉字。
区分“咕咚”和“咕嘟”两 个相似词义的词语。
理解“咕咚”的声音是如何 产生的。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 识
朗读课文,背诵第20课 《咕咚》
பைடு நூலகம்
预习下一课,了解课文大意
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加 深对课文的理解
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 落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加深 对课文的理解
《咕咚》_优秀课件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咕咚|人教 (部编 版) (43份打包)
• 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怎样?从哪可以看出来? • 这声音很大很重。因为木瓜熟了,从高高的树上
掉进湖里的。 • 兔子为什么跑? • 兔子听见这又大又响的咕咚声很害怕,吓跑了。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咕咚|人教 (部编 版) (43份打包)
拦住大象,问 :“‘咕咚’ 在哪 里,你看见了?”
“没看见, 大伙都说‘咕咚 ’来了。”
大伙都说没 看见……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 正好又有一个(木瓜 )从(高高 ) 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
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 笑了)!
我会填
全文共 7 个自然段,讲了 兔子 听到“咕咚”的声 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小猴子、狐狸 、山羊、 小鹿 以及 大象 跟着跑,只有 野牛没有跟着跑、帮助大 伙儿弄清了真相的事。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咕咚|人教 (部编 版) (43份打包)
小猴子一听, 就跟着跑起来。他 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 ‘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思考:猴子为什么会和兔子喊一样的话?他真的看见“咕
咚”了吗? 猴子没有看见“咕咚”,也不知道“咕咚”到底是什么。
他会和兔子喊一样的话是因为他听到兔子的喊声,就盲目地 相信兔子,跟着兔子一起边跑边喊。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咕咚|人教 (部编 版) (43份打包)
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 。 小猴子看见了,问他跑为什么跑。 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 ‘咕咚’可怕极了 !”
这句话是对兔子突然受惊吓时动作、语言的 描写,说明了兔子十分惊慌,充满了恐惧。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咕咚|人教 (部编 版) (43份打包)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咕咚》(共20张PPT)

都
笑什么呢?
光凭耳朵去判断一件事情,常常会失 误,甚至闹笑话。要知道事情的真相,咱 们不仅要依靠耳朵,还应该用眼睛看,用 嘴巴问,更应该冷静地用心思考,这样才 能成为一个聪明有头脑的人。
家羊象
作业 根据四幅插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有 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表演这个故事。
•谢 谢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3月31日星期四2022/3/312022/3/312022/3/31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3月2022/3/312022/3/312022/3/313/31/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3/312022/3/31March 31,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逃命
拦住
领着
掉进湖里 吓了一跳
熟了 小兔 小鹿 小猴 狐狸
山羊 大象 野牛 掉进湖里
吓了一跳 逃命
拦住 领着
木瓜( ),从树上( ),发出( )的 声音,( )都吓得跑起来,( )拦住大家, 领着小动物们到湖边看到了真相。
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兔子吓了一跳,赶紧就跑。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20、咕咚
青蛙叫起来了,呱呱呱。 苍蝇飞过来了,嗡嗡嗡。 大雨下起来了,哗哗哗。 小孩哭起来了,呜呜呜。
呱嗡哗呜 哈哈哈 嘻嘻嘻 叽叽喳喳
口
教师范读
1.认真听,圈出不认识的字。 2.听完以后想一想,故事中的“咕咚” 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动物?
部编版语文一下20《咕咚》优秀课件

部编版语文一下20《咕咚》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咕咚》。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和拓展练习。
具体章节内容为:咕咚的出现、小猴子找咕咚、一起分享咕咚。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字词的掌握,句子解析。
教学重点:课文朗读,故事情节的理解,品质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教材、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讲述一个关于寻找神秘声音的故事,引导学生猜测声音来源。
2. 课文学习:a. 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
b. 学习生字词,讲解词语用法。
c. 解析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 例题讲解:a. 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b. 逐个解析例题,讲解答题方法。
4. 随堂练习:a.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咕咚》2. 重点词语:咕咚、小猴子、寻找、分享3. 重点句子:小猴子找到咕咚后,高兴地跳起来。
4. 课文结构图:咕咚的出现→ 小猴子找咕咚→ 一起分享咕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1) 课文中的咕咚是什么?2) 小猴子是如何找到咕咚的?3) 小猴子找到咕咚后,为什么要和朋友们分享?2. 答案:a. 生字词抄写略。
b. 1) 咕咚是一种神秘的声音。
2) 小猴子通过仔细寻找,最终找到了咕咚。
3) 小猴子找到咕咚后,要和朋友们分享,体现了乐于助人的品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课下进行角色扮演,演绎课文故事。
b.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声音,学会倾听和分享。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咕咚》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咕咚》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原文】木瓜熟了。
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小猴子看见了,问他为什么跑。
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一听,就跟着跑起来。
他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这一下可热闹了。
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大伙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
野牛拦住他,问:“‘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大象说:“没看见,大伙都说‘咕咚’来了。
”野牛拦住大伙问,大伙都说没看见。
最后问兔子,兔子说:“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
”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
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认识“咕、咚、突、传、腿、耍、慌、狮、阴、吵、追、转”12个生字;会写“看、着、兔、伙、松、玩、眼”7个生字。
学习“羊字头”和“足字旁”2个新偏旁。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实真相”。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②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教学重点:朗读课文,逐步达到感情朗读的水平;识字、写字练习。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吸引学生,揭示课题。
1、多媒体播放多种声音,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
2、(板书课题),请大家举起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两个字。
(要求:字要写得横平竖直才好看。
)齐读课题3、细心的孩子,认真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形声字,象声词)4、提问:“咕咚”是谁发出的声音呢?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建议:用笔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这些字读准;对于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咕咚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认识“咕、咚、突、传、腿、耍、慌、狮、阴、吵、追、转”12个生字;会写“看、着、兔、伙、松、玩、眼”7个生字。
学习“羊字头”和“足字旁”2个新偏旁。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实真相”。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逐步达到感情朗读的水平;识字、写字练习。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吸引学生,揭示课题.
1、多媒体播放多种声音,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
2、(板书课题),请大家举起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两个字。
(要求:字要写得横平竖直才好看。
)齐读课题
3、细心的孩子,认真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形声字,象声词)
4、提问:“咕咚”是谁发出的声音呢?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建议:用笔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这些字读准;对于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
3、再读课文,看谁能通过自己的读来解决问题。
三、学习生字
1、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自由认读,读准字音。
2、认一认
没有了拼音宝宝帮忙,你还认识吗?(赛读词语)
3、玩一玩
①同桌拿出识字卡片,互相认读
②摘果子,(多媒体示一棵苹果树,苹果上分别写了生字,认对了,苹果就会掉下来)
4、议一议
①小组合作学习,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②谁愿意把自己的识字方法介绍给大家。
四、再读品悟
1、自己练习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2、四人小组轮着读课文,互相评一评,读的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读好的。
3、朗读檑台赛
4、齐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选“家”“怕”扩词。
2、同桌间说一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师范写(重点指导写好新偏旁“忄”和“足”)
4、生临写
5、练写,互相评价(引导学生从字形,书写速度,书写姿势等方面评价)
第二课时
一、激趣复习,导入新课
1、(多媒体:湖边长着几棵木瓜树,木瓜上有生字)瞧,木瓜快熟了,谁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就会掉下来(配“咕咚”声)
2、听,这“咕咚”声是成熟的木瓜从树上掉下来,落到湖面的声音。
可就是这个声音,却让森林里小动物们,(引导说到“乱哄哄”)为什么呢?
二、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最先听到“咕咚”声的是谁?
(示图1)听到声音,小兔什么样儿?
2、读第2自然段,哪句话写出图上的内容。
3、“撒腿就跑”看出了什么?小兔为什么害怕?你也有过吗?
填空:
,我急得撒腿就跑。
,我吓得撒腿就跑。
,我紧张得撒腿就跑。
4、小兔不仅跑,还边跑边喊,谁来喊一喊?
5、指导朗读
他吓得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喊:“咕咚来了!咕咚来了!”
(二)学习3—5自然段
1、听到他的喊声,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它们是怎么做的?(跟、跑)读3、4自然段。
2、野牛跟他们有什么不同?它是怎么做的?(追、问)读5然段,划出描写野牛的句子。
3、(示图2、图3)对比两幅图,小动物们和野牛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你会用什么?(慌慌张张、不慌不忙)
动物们慌慌张张是因为
野牛不慌不忙是因为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答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6—7自然段
“咕咚是什么呀!”小动物们谁知道呢?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小兔的话)
瞧,连小兔也不知道“咕咚”是什么,为什么?(没思考)怎么办呢?读6、
7 自然段。
(示图4)这时,小动物们会说什么,小兔又会怎样呢?
三、总结深化
1、现在,你最想对谁说句话,说什么?
2、戴头饰表演“咕咚”这个故事。
四、布置作业
1、把课文中喜欢的词填到“词语花篮”中。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读《同步读本》中的《数星星的孩子》。
板书设计
20.咕咚
兔子拔腿就跑
小猴跟着跑沉着冷静
大伙儿一个跟着一个肯动脑筋
野牛拦、问
教学反思:
童话故事的教学运用“角色演评”的方法,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童话隐含的思想情感得到内化和升华。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展开想象,进行角色表演。
表演前,强调对角色的理解,注意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演后,可让学生进行角色独白,并对角色进行评点,使学生在有趣的表演和评点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