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氮和磷的存在形态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养分含量以及存在形态和特点
土壤形态
一、根据在土壤中存在的化学形态分为
(1)水溶态养分:土壤溶液中溶解的离子和少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2)代换态养分:是水溶态养分的来源之一。
(3)矿物态养分:大多数是难溶性养分,有少量是弱酸溶性的(对植物有效)。
(4)有机态养分:矿质化过程的难易强度不同。
二、氮的形态与转化
1、氮的形态:(全氮含量%——%)
(1)无机态氮:铵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在土壤中的数量变化很大,1—50mg/kg (2)有机态氮:A、腐殖质和核蛋白,大约占全氮的90%,植物不能利用;
B、简单的蛋白质,容易发生矿质化过程;
C、氨基酸和酰胺类,是无机态氮的主要来源。
(3)气态氮:
2、氮的转化:
有机态氮的矿质化过程: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
铵的固定:包括2:1型的粘土矿物(依利石、蒙脱石等)对铵离子的吸附;和
微生物吸收、同化为有机态氮两种形式。
土壤是作物氮素营养的主要来源,土壤中的氮素包括无机态氮和有机态氮两大类,其中95%以上为有机态氮,主要包括腐殖质、蛋白质、氨基酸等。
小分子的氨基酸可直接被植物吸收,有机态氮必须经过矿化作用转化为铵,才能被作物吸收,属于缓效氮。
土壤全氮中无机态氮含量不到 5%,主要是铵和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气和氮氧化物等很少。
大部分铵态氮和硝态氮容易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属于速效氮。
无机态氮包括存在于土壤溶液中的硝酸根和吸附在土壤颗粒上的铵离子,作物都能直接吸收。
土壤对硝酸根的吸附很弱,所以硝酸根非常容易随水流失。
在还原条件下,硝酸根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还原为气态氮而逸出土壤,即反硝化脱氮。
部分铵离子可以被粘土矿物固定而难以被作物吸收,而在碱性土壤中非常容易以氨的形式挥发掉。
土壤腐殖质的合成过程中,也会利用大量无机氮素,由于腐殖质分解很慢,这些氮素的有效性很低。
三、磷的形态与转化
1、形态(土壤全磷%——%)
(1)有机态磷:核蛋白、卵磷脂和植酸盐等,占全磷总量的15%——80%;
(2)无机磷:(占全磷20%—85%)
根据溶解度分为三类
A、水溶性磷:
一般是碱金属的各种磷酸盐和碱土金属一代磷酸盐,数量仅为——1mg/kg。
在土壤中不稳定,易被植物吸收或变成难溶态。
B、弱酸溶性磷:
主要是碱土金属的二代磷酸盐即CaHPO4和MgHPO4,存在于中性和微酸性土壤中。
不溶于水而溶于弱酸溶液中,植物可吸收利用;数量为几十mg/kg。
水溶性和弱酸溶性磷为速效磷。
C、难溶性的无机磷化合物,占无机磷的绝大部分。
植物很难利用。
在中性和碱性土壤(石灰性土壤)以磷酸钙、磷酸镁、磷酸八钙、磷灰石等形式存在;在酸性土壤中,以磷酸铁、磷酸铝、磷铁矿和磷铝石等形式存在。
土壤养分含量
养分含量因土而异,变化极大,主要取决于成土母质类型、有机质含量和人
为因素的影响。
中国耕作土壤的主要养分含量为:氮~%;磷(P
2O
5
)~%;钾
(K
2
O)~ 3%;其他养分的含量通常分别在百万分之几或十万分之几左右。
土壤养分的总贮量中,有很小一部分能为当季作物根系迅速吸收同化的养分称有效养分;其余绝大部分必须经过生物的或化学的转化作用方能为植物所吸收的养分称潜在养分。
一般而言,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约占土壤养分总贮量的百分之几至千分之几或更少。
故在农业生产中,作物经常出现因某些有效养分供应不足而发生缺素症的现象(见植物缺素症)。
据统计,中国耕地几乎普遍缺乏有效氮素,近2/3的耕地缺乏有效磷素,有1/3的耕地缺乏有效钾,必须借助肥料以弥补其不足。
附表:土壤养分分级表
土壤养分分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