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知识点整理
心理学导论-复习要点整理
第一篇绪论第一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及其学科发展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一级概念: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1879年, 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 Wundt, 1832-1920)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研究人的意识经验, 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冯特因此被誉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旗手”。
3.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现象。
在心理学中, 一般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
4、心理过程:根据其能动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角度不同, 分为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5、人格: 人格主要表现在心理动力(*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和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两个方面。
第二节现代心理学的发展6.构造主义(结构主义): 心理活动的内容代表人物: [德]冯特(创始人)、铁钦纳(推广)基本观点:心理学应该采用内省法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 个体的直接经验要从内容、过程和原因进行研究;个体经验由人的感觉、意象、感情三种元素结合而成。
7、机能主义: 有目的的心理代表人物: [美]詹姆斯等人基本观点: 主张以心理活动和心理机能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为意识是个人的、变化的、连续的、具有选择功能的。
8、行为主义: 理解和控制行为代表人物: [美]华生(斯金纳)基本观点: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可以为他人观察到的外显行为, 而不是内隐的心理与意识活动。
心理学的研究要遵循观察刺激—反应的公式, 环境刺激是行为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因素, 而遗传的影响可以不必理会。
9、格式塔心理学: 整体的心理代表人物: [德]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基本观点:主张人的心理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 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心理学概论复习资料
《心理学导论》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一、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地科学.(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他们构成了心理学研究地基本内容.)、心理过程:通常把认知、情绪和意志视为最基本地心理过程.⑴、认知过程:是指个人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地心智活动.⑵、情绪过程:当人认识周围世界地时候,他总是以某种态度来对待他们,内心会产生一种特殊地体验.⑶、意志过程:人在自己地活动中设置一定地目地,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地地心理过程.、心理状态:我们地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内会出现相对稳定地持续状态(注意,意识)、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地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地稳定特点(能力、气质、性格)补充:正常成人地心理现象:动态→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稳态→个性心理(人格)→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基本研究目标:描述→解述→预测→控制.、心理地产生:心理地产生地生理基础是神经结构:阶段一: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阶段二:知觉阶段(脊椎动物)阶段三:思维萌芽阶段(灵长类动物)阶段四:思维和意识阶段、人地心理本质:心理是脑地功能,脑是心理活动地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地能动反映、心理地特点:能动性(能够加以运用)主观性(差异性)客观性(表现为作为)二、心理学地发展简史与流派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地标志:、冯特(德),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他也是科学心理学地创始人.心理学流派:、构造主义:聚焦结构代表:冯特、铁钦纳主要观点:强调一致由各种元素构成.基本元素:感觉和简单感情. 、机能主义:聚焦功能代表:威廉.詹姆斯、杜威主要观点:强调意识地整体性、注重意识地适应性、重视心理学地实际运用、主张扩大研究范围.(注:适当看一下书詹姆斯地几个观点)、行为主义学派:聚焦行为代表:华生、斯金纳主要观点:⑴用客观地实验方法研究各种客观行为.⑵人都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反应”之间地联结.⑶心理学研究地目地是寻找预测和欧诺个只行为地途径.、格式塔心理学:聚焦整体代表:魏特默、柯勒、考夫卡主要观点:⑴强调心理行为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地意识⑵整体先于部分存在,且大于部分之和⑶关注我们是如何构建“感知整体”地、精神分析学派:聚焦潜意识代表:弗洛伊德主要观点:⑴人类行为源于欲望和动机⑵欲望和动机以潜意识地形式支配人地行为⑶人格地形成源于性本能地力量.口欲期(岁)肛门期(岁)生殖器期(岁)潜伏期(岁)另:弗洛伊德把一个人地人格看成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地系统.本我(伊底):是人先天具有地,唯一地目地是消除或减轻机体地紧张以获得满足和快乐.超我:是内化了地道德标准,竭力压抑本我地盲目冲动自我:介于两者之间负责理智地调节本我、超我与外界三者地关系. 一个人地精神状态就是人格地三个部分相互矛盾、冲突地结果.当自我能很好地平衡三者关系地时候,人格便处于正常状态;当自我失去对本我和超我地控制时,人就会产生各种焦虑.、人本主义心理学:聚焦自我地力量代表:马斯洛、罗杰斯主要观点:心理学应研究本性、潜能等有意义地现实问题.人地行为受到自我概念、自我实现需要地影响.人性观:人性本善.补充:西方心理学三大势力:行文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第三势力)三、多种研究取向地综合:生物学取向:着重从生物、生理、遗传基因角度研究心理行为.认知取向:主张用信息加工观点来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结构.主张通过可观察地行为来推断人们内部地心理过程.社会文化取向:着重研究社会文化怎样影响个体地心理与行为.行为取向:着重研究个体地行为是怎样改变环境和经验影响地.心理学动力学取向:着重研究个体地心里与行动地动力因素如本能、内驱力.第二章人地毕生发展一、概念:是指人从胚胎到死亡这个过程中系统地连续性和变化.(人地毕生发展分期表格见,此为了解)二、孕期与婴儿期孕期:生理教育. 婴儿期:社会化发展(恒河猴实验、依恋理论)三、依恋理论、概念:婴儿依附于养育者(大多是母亲)地一种社会情绪性联系. 、依恋发展阶段:、前依恋阶段(无分化)个月、形成依恋阶段(低分化)个月、明显地依恋关系阶段(个月、岁)、修正目标地合作阶段(岁以后)注:艾因斯沃斯地陌生情境测量程序、依恋类型(注意每个类型地表现,看书)安全性依恋、不安全——回避型依恋、焦虑、矛盾型依恋、皮亚杰地认识发展理论:、感知运动阶段(接触、岁)特点:只有那先能看见到和接触到地东西才是真实地,看不见不存在获得客体永恒性概念(岁)、前运算阶段(感觉、岁)特点:自我中心主义思维地刻板性与不可逆性总是从他们自己地观点看世界,不能从别人地观点知觉事物.、具体运算阶段(事例、岁)特点:形象思维,获得“守恒”地概念、形式运算阶段(推理,岁、岁以后)特点:抽象逻辑思维三、皮亚杰两个阶段理论:他律道德:(岁)遵守规范,服从权威,对错地判断只看重行为地后果,不考虑行为意向,因而称为道德现实主义.自律道德(岁以上)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地相对性.第三章感觉一、感觉概述: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地客观事物地个别属性地反映.二、感觉地规律、感受性:对刺激地感受能力.、绝对阈限:刚刚能感受到地最小地物理刺激量.、差别阈限:刚刚能察觉出两个刺激地最小差异量成为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感觉现象:感觉适应、对比、后效.联觉⑴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觉器地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地现象.注:地明适应、暗适应.⑵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地现象⑶感觉后效: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和保留地感觉现象.正后像、负后像⑷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地心理现象.三、知觉、概念: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地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地整体反映.、意义:感知觉是从认知过程地初级阶段(感性认识),是其他心理活动地基础.、知觉地特性:、对象性(选择性):人形成某种事物知觉,总是把该事物从背景中优先选择出来,作为知觉地对象,从而获得清晰地映像,其余事物则为知觉地背景,只能模糊地观察到.、整体性(组织性):知觉地对象有不同地属性,有不同地部分组成,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地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地整体.具体法则:相修性法则、接近性法则、连续性法则、闭合性法则、好图形法则.、理解性:对于知觉地对象以自己地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词汇或概念对其进行命名和归类,即赋予对象一定地意义.、恒常性:当知觉地对象地物理特征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地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地变化(明亮,颜色,形状,大小)四、错觉、定义:在特定条件下必然会产生地某种固有倾向地对客观事物地歪曲知觉(幻觉无客观事物存在而错觉有)第四章人地意识一、概念:意识即觉知(觉察知道)状态.是人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为基础对自身、外界环境事件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事件关系地觉知状态.二、意识水平地划分、焦点意识:集中注意而获得地意识(房子门前正在与你对话地人)、下意识:指在不注意或只略微注意地情形下所得到地意识.(房子地门栏)、前意识:所有意识不到但随时可以意识到地心理要素.(人身后屋子里地摆设)、潜意识:不被察觉地心理活动(屋子里隔间里地东西,你看不见地东西)三、意识地状态:清醒、白日梦、睡眠、梦、白日梦:在非睡眠地状态下产生地高度自我卷入地幻想活动.、睡眠过程:(要去看地图和两段话)、睡眠有两个基本状态:非快速眼动睡眠,快速眼动睡眠、前四个阶段持续分钟,然后进入期,再循环.、期逐渐延长,从几分钟到最后一小时第三第四阶段逐渐消失.、快速眼动睡眠反弹:睡眠者倾向于增加以后晚上睡眠中地快速眼动阶段地数量来补偿快速眼动剥夺地现象(补梦现象)四、催眠催眠理论:、希尔加德地意识分离论:第一层面:是被试接受暗示后所意识到地一切新经验,该层意识是在催眠师地暗示下产生地,其性质可能是扭曲地,不真实地,但这一层意识可以与外界交流.第二层面:是隐藏在第一层面之后,不为其所意识到地经验,该层意识是个体根据自己地感觉产生地,其性质是比较真实地.、社会角色论:催眠状态下地行为实质上都是在人正常地自主范围之内.一个人确定自己被催眠地唯一原因是其在催眠条件下地行为与自己期望地在这种状态下会出现地行为相一致.第五章学习与记忆一、学习与学习理论、学历概念:学习是在经验基础上形成地相对持久地行为或行为潜能(心理过程)地变化.(注:要看到首先….其次….最后…三段)区别:本能与成熟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强化:是指在经典条件作用,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地结合.或者指在条件刺激同时呈现,交替呈现或比条件刺激稍后呈现无条件刺激.、习得:是指条件反应首次被诱发出来并随着试验地重复不断增强其频率地过程.(消退:是和习得相对应地过程)、泛化与分化:那些与条件刺激相似地其他刺激也或多或少具有条件刺激地效应叫做泛化.而只对条件刺激进行强化而对近似地刺激不给予强化这样地泛化反应就是逐渐消失,对其他近似刺激产生抑制效应叫做分化.、第二信号系统:以文字和语言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地条件作用系统.、斯金纳地强化学习⑴定义:学习是行为结果收到强化地结果.⑵强化作用:因强化物地出现而增加有机体以后在相同情境下重复表现该反应地过程.(都是让行为增长)、正强化:凡是有机体地反应带来地结果能强化该反应,这种结果成为正强化物.、负强化:凡是有机体地反应能使厌恶地结果停止,强化该反应地这种结果叫负强化物.⑶惩罚:其目地与强化相反,惩罚是为了减弱或者消除有机体地某种行为.、正惩罚:当不希望出现地行为出现时给予行为者一个不愉快地刺激、负惩罚:当不希望出现地行为发生时,取消本来应给予地愉快刺激.、潜伏学习:是一种不立即表现出外显成绩地学习(要看书)、观察学习:个体不必直接参与学习活动,只凭对他人行为及其行为后果地观察,就可以学到地行为.(要看书)二、记忆与遗忘(自学部分,要看书)、记忆:三个部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遗忘:识记过地内容不能牢固保存,无法再认或重视或者是错误地再认与回忆.】、遗忘地原因:、编码缺失:我们无法回忆某件事往往由于对信息地编码缺失、衰退: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地推移而逐渐消退地结果.、干扰:是指对新记忆对旧记忆地提取和恢复造成地障碍和新旧记忆之间地相互干扰.、提取失败:所谓地遗忘可能只能是暂时性地,所记忆地信息仍然保存在那里,只是一时提取不出来而已,一旦有了正确地线索,经过搜寻,所要地信息就能够提取出来.、动机性遗忘:有一定地动机驱使所出现地主动性遗忘.第六章情绪一、概念:情绪是一种复杂地心理现象,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对情绪刺激地认识等复杂成分.二、情绪表现:表情、定义:情绪在有机体身上地外显行为成为情绪表现也就是表情.、方式:情绪在面部、语言和身体姿态上地表现成为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身段表情(还有微表情)、特点:先天遗传性,社会制约性(与,要看书)三、矛盾与冲突心理:、双趋冲突:一个人同时追求两个目标,但由于条件所限只能选择其一.、双避冲突: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选择其一地困惑心理状态. 、趋避矛盾:对一个目标地追求过程中兼具好恶地情感、多重趋避矛盾:一个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地目标,且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趋避两方面地不同地好恶感情.四、不良情绪与身心健康(大题很可能考到)、不良情绪判断标准:情绪表达过于强烈,持久地消极情绪体验.、情绪理论:引起情绪地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地评价;不合理地信念导致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地危害:、生理危害:、心身健康:消化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型性格与心脏病、我国古代“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心理危害:、过度地情绪反应可能导致精神错乱,神志不清,行为失常、长久是消极情绪可能大脑机能严重失调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等.。
心理学导论 知识点框架和例题
心理学导论知识框架和题库温馨提示:在这里只列出每个章节重要的名词解释,但是书上一切黑体名词都是可以出题的,所以请大家都要看和记。
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心理过程(知情意)、心理特征、心理倾向、变量、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反应变量、操作性定义、实验法、准实验法、霍桑效应、单双盲研究、问卷法、演绎法、质性研究法简答题1、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简述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内容?**2、简述心理的过程?*3、简述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者的关系?**4、简述心理与行为的关系?*5、怎么理解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科学性、原则、学科性质)*6、简述实验法(或者其他研究方法)***7、简述某一流派极及其观点**论述题1、论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论述当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3、当代心理学研究取向*第二章起源名词解释感应性、感受性面容失认症、进化心理学、适应器论述简答此章节较少出题1、劳动和语言对人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生理基础名词解释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本能行为、三角验证、裂脑、选择性繁殖、双生子研究简答题1.简述神经元的结构、类型及其作用*3简述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3.大脑皮层的主要分区及功能第四章环境基础名词解释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影响、从众、服从、角色、社会促进、社会怠惰、去个性化、舆论、风俗、社会排斥论述简答题1.环境对心理的普遍制约作用表现在哪里?2.简述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3.大众传播媒介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表现在哪里4.服从的影响因素?***5.为什么会从众?***第五章毕生发展名词解释毕生发展、反应的交互作用(唤起、超前)、横断研究、纵向研究、聚合交叉研究、同化、顺应、依恋、自我同一性简答题1.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简述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3.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第六章意识名词解释意识、意识流、焦点意识、边缘意识、催眠简答题1.简述睡眠阶段及其特点*2.简述催眠的步骤。
应用心理347心理学导论考点总结
347心理学导论考点总结目录一、心理学概述 (1)二、心理学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4)三、意识和注意 (7)四、感觉 (12)五、知觉 (17)六、记忆 (24)七、思维 (30)八、情绪和情感 (39)九、动机 (42)十、能力 (48)一、心理学概述(一)、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宏观上包括个体心理,团体与社会心理和动物心理,狭义上主要指人的一切精神活动。
一般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
心理过程: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发生、发展的心理活动过程。
包括:1、认知过程: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者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2、情绪情感过程: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要求的反应。
3、意志过程: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力求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人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是人意志的体现,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注意是伴随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特性。
人格(个性):人格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的总称。
即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或独特性。
1、心理动力(个性倾向性)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是人从事活动的指向性与基本动力。
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
因此,心理动力制约着心理活动的性质与变化,并且对人的行为习惯起着最高的调节作用。
2、心理特征是人在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而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个体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面貌,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过程中三者的关系:认知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同样,只有在认知和情感的基础上,人才能自觉地进行意志行动;反过来,情感,意志过程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心理过程和人格之间的关系:人的心理过程与人彼此密切联系而构成整体。
《心理学导论》知识点归纳总结
心理学导论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英文为“psychology”,系由希腊文中“psyche”与“logos”两字演变而成。
19世纪末,科学心理学萌芽时期一度被定义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的学科”;20世纪20-60年代曾又改变成“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这一界说维持了40年之久; 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再度改变为“心理学是对行为与心理历程的科学研究”。
一般而言,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三 心理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1879年,德国 冯特 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座心理实验室。
心理学的历史1、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 )2、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 )3、行为主义(behaviorism )4、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5、精神分析心理学(psychoanalysis )6、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 )7、认知心理(cognitive psychology )(一)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 )人物:冯特(1879,莱比锡);铁钦纳观点: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即意识的科学;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和描述组成心理的基本元素,发现这些元素如何合成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并用相应的神经过程来解释心理过程。
最简单的心理元素有感觉、意象和感情,而各种复杂心理现象都是这些元素组合的结果。
研究方法是实验内省法。
生理现象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喜、怒、哀、恶、惧等)意志过程(采取决定、执行决定等)心理现象个性倾向性(需要、兴趣、动机、信念等)个性心理个性心 能力(一般能力、特殊能力等)理特征社会 人格(气质、认知风格、自我概念等) 现象构造主义创建了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以后的第一个心理学学派,促进了心理学的独立与发展;应用严格的实验法研究心理,为实验心理学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心理学导论》知识点归纳总结
《心理学导论》知识点归纳总结心理学导论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引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旨在研究人类的思维、情感、行为以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本文将对心理学导论中的核心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1. 心理学的起源: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和生理学的研究。
从柏拉图的灵魂理论到亚里士多德的感觉与知觉研究,心理学的雏形逐渐形成。
2. 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在19世纪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威廉·詹姆斯、斯坦利·哈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等人的贡献为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 结构主义:由威廉·詹姆斯的实验心理学研究方法和爱德华·塔钦纳的意识元素研究构成。
致力于分析和测量人的感觉和意识的基本元素。
2. 功能主义:以威廉·詹姆斯为代表,注重研究人的心理功能和行为的适应性。
关注心理过程如何帮助个体适应环境并实现生存和繁衍。
3. 行为主义:由约翰·B·沃森、伊万·帕弗洛夫等人发展而成。
认为行为是可以被观察和量化的,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4. 心理动力学: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关注潜意识和个人内心冲突对行为的影响。
强调个体的欲望和冲动在心理过程中的作用。
5. 人本主义:以卡尔·罗杰斯和亚伯拉罕·马斯洛为代表,注重个体的自我实现和人类的潜力。
强调个体的主观意识和自由意志。
6. 认知心理学:关注人类思维过程,如知觉、记忆、推理和解决问题等。
通过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来理解行为。
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实验方法:通过对变量进行操作和控制,以观察和测量变量对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影响。
2. 观察法: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和环境的关系,收集信息和数据。
3. 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大量数据,用以推断人群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
《心理学导论-彭聃龄》知识点整理要点
《心理学导论-彭聃龄》知识点整理要点心理学导论-彭聃龄知识点整理要点本文档整理了《心理学导论-彭聃龄》一书中的重要知识点,并提供了简要概述。
1. 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它关注个体内部心理过程以及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2.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和学派心理学有许多主要流派和学派,包括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和社会文化心理学等。
每个流派和学派都有不同的研究重点和理论框架。
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使用各种研究方法来探索和解释人类思维和行为。
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问卷调查、观察法和案例研究等。
4. 感知和知觉感知是人类通过感观器官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过程。
知觉是基于感知信息的对世界的理解和理解。
5. 研究和记忆研究是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记忆是保存和回忆过去经历的能力。
6.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婴儿到成年人的发展过程。
它探究了生理、认知和社会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7. 个体差异个体差异研究人类个体之间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以由遗传、环境和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导致。
8. 心理障碍和治疗心理障碍是心理功能出现异常的情况,如焦虑、抑郁和精神疾病等。
治疗包括心理疗法、药物治疗和其他干预措施。
9.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
它包括群体动力、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以上是《心理学导论-彭聃龄》一书中的主要知识点整理要点,其中包括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主要流派和学派、研究方法、感知和知觉、学习和记忆、发展心理学、个体差异、心理障碍和治疗、以及社会心理学。
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非常重要。
《心理学导论》知识点归纳总结
《心理学导论》知识点归纳总结《心理学导论》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意识和行为的科学。
它涉及到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等多个领域。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案例研究法等。
这些方法在研究中各有优劣,应根据具体研究问题进行选择和运用。
二、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1、心理学史上的重要学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等。
这些学派在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上各有特点,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心理学广泛应用于教育、咨询、临床医学、社会工作等多个领域。
了解这些应用领域的特点和需求,有助于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三、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1、神经元与突触: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通过突触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
了解神经元和突触的特性,有助于理解心理活动的生物学基础。
2、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大脑是心理活动的重要器官。
了解大脑各区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有助于理解心理活动的本质和特点。
四、感知与知觉1、感知的基本过程:感知是心理活动的基础。
了解感知的基本过程,包括感觉登记、注意选择、知觉组织等,有助于理解心理活动的规律。
2、知觉的基本类型: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进行感知的过程。
了解知觉的基本类型,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等,有助于理解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的心理特点。
五、思维与认知1、思维的基本过程:思维是人类最高级的心理活动,包括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推理与判断等过程。
了解这些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认知水平。
2、认知的基本形式:认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信息处理过程。
了解认知的基本形式,包括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等,有助于理解人们在学习和理解新知识时的心理特点。
六、情绪与动机1、情绪的种类与表达: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了解情绪的种类和表达方式,有助于理解人们的行为和心理特点。
心理学导论第一章重点知识归纳
心理学导论第一章重点知识归纳心理学导论是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及研究方法的课程。
在第一章,我们将系统地学习到了一些重要的心理学知识。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一、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的思维、情感、动机以及行为等。
二、心理学的发展历程1. 前心理学时期心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至古代的希腊文化,早期的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领域。
2. 现代心理学的出现现代心理学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879年,威廉·詹姆斯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从而开创了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历史。
3. 心理学的分支现代心理学已经形成了多个分支,包括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每个分支都研究不同的心理现象和行为。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实证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
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心理学家能够获得客观可靠的研究结果,从而推动学科的进展。
2. 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有问卷调查、行为观察和脑成像等技术。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取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其研究假设。
四、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强调行为是在特定环境中的刺激-反应关系下产生的,主要关注学习和条件反射。
2.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认为人们的思维和信息处理对行为和感受有重要影响。
人们的认知活动通过感知、记忆、注意和问题解决等过程来实现。
3. 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与个体自身的潜意识冲突有关的心理能量会影响其行为和发展。
五、心理学的研究领域1.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思维和信息处理的过程,包括学习、记忆、注意、知觉等。
2.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如何受到社会环境和他人影响的。
3.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关注个体在不同年龄段内的心理和行为发展,探究遗传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心理学导论知识点整理
精品文档.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你是怎样认识心理学的?◆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人的认识、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其他动物的心理现象。
它既研究意识,也研究无意识;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心理或社会心理。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认知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构成,也就是认知过程。
情绪和动机: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或情感。
心理特性包括能力和人格两个方面。
例如:有人记得快,有人记得慢;有人长于想象,有人善于思考,这是能力的差异。
有人比较温柔,有人比较粗暴;有人敏捷,有人迟钝;有人谦虚谨慎,有人骄傲自满;有人坚强,有人怯弱等,这是人格的差异。
总之,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是心理学主要研究对象。
这三个方面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互相依存的。
2. 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行为指有机体的反映系统。
它由一系列反映动作和活动构成。
心理不同于行为,又和行为有密切联系。
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因此心理学有时又被认为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3. 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它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研究心理学有什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人的心理现象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心理过程:分析心理现象的时间进程心理结构:分析各种心理现象间的联系和关系心理的脑机制:揭示心理现象与脑的关系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它们和脑发育的关系心理与环境间的联系与关系◆研究心理学的理论意义:科学正确的解释心理现象,对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关是有重要意义的。
心理学导论知识点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你是怎样认识心理学的?◆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人的认识、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其他动物的心理现象。
它既研究意识,也研究无意识;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心理或社会心理。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认知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构成,也就是认知过程。
情绪和动机: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或情感。
心理特性包括能力和人格两个方面。
例如:有人记得快,有人记得慢;有人长于想象,有人善于思考,这是能力的差异。
有人比较温柔,有人比较粗暴;有人敏捷,有人迟钝;有人谦虚谨慎,有人骄傲自满;有人坚强,有人怯弱等,这是人格的差异。
总之,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是心理学主要研究对象。
这三个方面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互相依存的。
2.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行为指有机体的反映系统。
它由一系列反映动作和活动构成。
心理不同于行为,又和行为有密切联系。
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因此心理学有时又被认为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3.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它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研究心理学有什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人的心理现象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心理过程:分析心理现象的时间进程心理结构:分析各种心理现象间的联系和关系心理的脑机制:揭示心理现象与脑的关系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它们和脑发育的关系心理与环境间的联系与关系◆研究心理学的理论意义:科学正确的解释心理现象,对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关是有重要意义的。
《心理学导论》常考知识点
《心理学导论》常考知识点心理学导论常考知识点1. 心理学的定义和目的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科学。
其目的是理解和解释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本质,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基本研究方法心理学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包括观察、实验、调查和案例研究等。
其中,实验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因为它能够控制变量,从而确定因果关系。
3. 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是心理学中研究的重要内容。
情绪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反应,如愉快、悲伤和焦虑等;情感则是一种更广泛的情感体验,如爱、恐惧和愤怒等。
4. 研究和记忆研究和记忆是心理学中另一重要内容。
研究是指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而记忆则是保存和恢复信息的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了解研究和记忆的原理对于研究效果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5.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心理发展过程的学科。
它针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任务和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并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
6. 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个体之间差异的学科。
它关注个人心理特征如何影响个人行为和经历,并研究人格维度、类型和测量方法等。
7.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被他人借助和影响的学科。
它关注人们如何与他人互动,以及他们如何被群体影响。
社会心理学也可以为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问题和组织行为提供指导。
8. 心理健康和异常心理学心理健康和异常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生理、情感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和疾病。
它旨在帮助人们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以上是心理学导论常考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学导论重要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导论重要知识点总结1. 心理学的定义和范畴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心智活动的科学。
它试图解释人类的思维、情感、行为和人际关系,并提供有关人类心理活动的科学原理。
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认知、情感、社会心理、发展心理、临床心理、工业心理、人格心理等多个领域。
2.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哲学家们对心灵这一概念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在17世纪,心灵被视为对物质观察能力的一种反应,而在19世纪,心理学逐渐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
20世纪,心理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多种心理学流派和理论,如行为主义、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心理动力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
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观察研究、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等。
实验研究是心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它可以控制变量和因果关系。
观察研究通过对人们行为的观察来收集数据,问卷调查则是通过向受试者提出问题来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案例研究则是通过深入研究个别案例来揭示心理学问题。
4. 生物心理学生物心理学是研究神经系统如何影响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
它涉及到神经元和神经递质、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感觉和感知、学习和记忆、情绪和情感等方面的内容。
生物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解人类行为和心智活动的生物基础,对于理解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以及药物和行为治疗的效果等方面至关重要。
5.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思维和认知过程,包括感知、学习、记忆、语言、问题解决、决策等。
认知心理学试图揭示人类思维背后的信息处理过程,它对于我们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方式、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计算机模拟人类认知过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6.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包括人际关系、群体行为、社会影响、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等。
社会心理学对于理解人类社会行为的规律、人际关系的形成、社会互动的规律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大一心理学导论知识点
大一心理学导论知识点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它不仅包括对个体心理过程的研究,还涉及到社会心理、发展心理、认知心理等领域。
作为大一心理学导论的学习内容,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一、心理学的起源和历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古代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类心灵的探索。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开创了心灵观念的实证研究,并从中奠定了心理学的基础。
在19世纪,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逐渐形成,并出现了不同的学派,如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行为主义等。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活动,因此必须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进行观察、实验和调查。
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取客观的数据,从而推断人的心理过程、行为规律等。
三、大脑与心理活动大脑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核心,与人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
神经科学研究揭示了大脑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大脑对人的思维、情感、记忆等方面的作用。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大脑的可塑性使得个体的心理特征在经历中可以发生变化。
四、感知与知觉感知是大脑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和处理外界刺激的过程,而知觉则是个体对感知信息的主观体验。
感知和知觉对于人类的认知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感知和知觉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对外界信息的获取和理解方式。
五、学习与记忆学习与记忆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学习是通过经验和训练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而记忆则是保持和再现过去经历的能力。
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记忆策略对于个体的认知和行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六、情绪与情感情绪与情感是人类丰富的心理体验之一,涉及到个体对于外界刺激的主观反应和情感体验。
情绪和情感对于人的行为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的重要因素。
七、人格与个体差异人格是指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旨在探索个体差异的原因和个体特质对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了解人格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心理学导论知识点
心理学导论知识点心理学是一门探究人类思维、行为以及情感的科学,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导论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一、心理学的定义和分类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个体行为、精神活动和心理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
心理学可以分为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多个分支。
实验心理学主要研究认知、知觉、注意、记忆等基本心理过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际交往、群体行为、人类对于环境的感知等问题;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年龄段内的心理发展过程;人格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个体间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可能与个体的特点、环境、社会习俗等问题有关;临床心理学则主要涉及到了解和治疗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问题。
二、神经系统和生理心理学神经系统是控制人类运动和感知的关键系统,心理过程直接受到神经活动的影响。
生理心理学就是研究神经系统和生理过程之间的关系。
这包括了神经元和突触的结构、神经信息的传递、不同神经系统之间的交互以及各种生物有机体的生理反应等等。
除此之外,人脑的不同部位对应着不同的功能,这是神经学和心理学两个学科之间紧密联系的部分。
比如,前额叶与控制决策行为有关,颞叶则与面部识别方面有关,枕叶与长时记忆有关。
通过研究这些方面,生理心理学为心理学领域提供了很多关键信息。
三、情绪和情感情绪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和情感非常相似。
但情绪多为短暂的、特别的心理反应,而情感则更多的是持久而普遍的。
“情感”这个词同样也包括很多不同的心理状态,比如高兴、喜悦、惊喜、愤怒、嫉妒等等。
这些情感状态在人类生活中非常重要,它们带来的是人类行为的动能和动力,也使得人类社会变得更加复杂和丰富。
四、学习和记忆记忆是大脑中信息的储存和检索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了获取信息、编码信息、存储信息以及检索信息。
这些都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
人类记忆主要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其中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较短,通常只有几秒钟到几分钟,而长时记忆则是持续的,可以通过记忆技巧和不断回顾进行增强和保护。
心理学导论第一章重点知识归纳
心理学导论第一章重点知识归纳第1章绪论第1节心理学的性质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1.个体心理现象的粗略分类(一) 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心理过程情绪过程:体验、意义、需要等对事物的体验过程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2.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3.心理特征: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个性倾向: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等个性心理特点:能力、气质、性格关系: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在心理过程进行中形成和表现出了心理过程的进行受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影响和制约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也是密切联系(二)意识和潜意识意识现时正被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意识使人能够认识事物、评价事物、认识自身、评价自身,并实现着对环境和自身的能动的改造潜意识是指不能觉知到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借助它来回答各种信号,而未能意识到这种反应的整个过程或他的个别阶段(三)个体心理与行为心理学通过行为来研究有机体的心理可观察到的行为如吃饭、穿衣、看电视、走路心理学研究的行为分为两类内隐行为如知觉、注意、思想、观念、想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行为的科学2.心理学是科学大家族中的成员心理学的科学性表现在下面三个基本的特征上,及可复制性、可证伪性和系统性(一)可复制性:指一项科学研究的结果是能够按照原创者所提供的研究方法精确加以验证的(二)可证伪性:指表述一个科学理论时时,必须遵从该理论导出的各种预测有可能被证伪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1)选题和提出假设(2)设计实验方案(3)收集资料(4)整理资料(5)解释结果和验证结果(三)系统性:指心理学的科学知识是通过系统的实证研究而获得的(1)描述心理事件(2)揭示心理规律(3)探明心理结构(4)确定心理机能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的事实、规律、结构和机能的实证科学第二节心理学的方法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一)可公开检验原则指科学发现是可以由任何人重验、批判、否定后继续发展的在进行心理学研究设计是起码要注意以下四个要点:第1,要弄清楚研究课题中的关键概念是否具有操作性定义,以及该操作性定义是否具有良好的课重验性第2,研究课题中的概念可以由一个单位一个行为事件或任务来定义第3,心理学研究中大多数要研究的概念都是用于之有间接联系的操作来定义的第4,科学研究中概念会随着其观测的不断积累、丰富而与时俱进的(二)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原理首先,要周密考虑到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客观的量化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反应变量其次,还要周密考虑到被试的内省资料(三)人文关怀原则(1)确保被试的个人隐私不被泄露(2)被试参与研究是自愿的(3)在实验研究开始前要让被试知道实验中将要做什么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描述研究即描述发生了什么,但不能解释为什么1. 自然观察法:指在自然情景中对被观测者的行为作为系统的描述记录困难:确保被观察者没有察觉到演讲者在观察他可能会产生观察者偏差在观察时想要观察到的心理或行为未必会发生2. 调查法:是以提问的方式,要去被调查者或某个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问卷调查也称问卷法优点:向许多同时收集同类型的资料缺点:发出的调查表难以全部收回,只能得到被调查者对问题的相对完整的答案访问调查也称晤谈法优点:灵活性强;回答率高,遗漏率少;照非语言行为缺点:花费时间长,费用高;研究者要训练有素;容易导致晤谈者偏差;不能直接量化3. 个案法:是收集单个被试各方面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个案研究可能会产生误导,因为个案可能并非典型的。
心理学导论知识要点
《心理学导论》知识要点第一章:心理学导论1.心理学的定义(能分辨哪些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哪些不属于)2.心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研究范畴3.经典研究成果的内容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启发(重点)(重点:睡眠周期和睡眠剥夺实验、延迟满足、六度空间理论、从众效应、责任分散效应、登门槛效应、皮革玛丽翁效应、习得性无助、经典条件作用、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前景理论、心理账户、沉没成本第二章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和理论1.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包括有本我、自我和超我(知道有这三个结构即可)2.系统脱敏法、自由联想法(知道这些技术属于哪个流派即可)3.条件反射理论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需要知道具体内容)5.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6.自我和谐观念(理想自我、现实自我)第三章认识你自己(重点)1.自我结构中的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和集体自我(知道有这四种即可)2.首要特质、核心特质、次要特质(知道三种特质的区分)3.三种自我状态4.自我同一性的四种状态5.知道什么是“一致性动机”,“自我设阻”5.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基础第四章:压力、情绪管理与态度改变(重点)1.什么是压力2.压力源的不同类型(能分辨哪些压力源是急性的,哪些是慢性的)3.压力发展的阶段4.四种基本情绪5.消极情绪的积极意义及处理消极情绪的“四不”原则6.情绪的钟摆效应7.情商包括哪些能力8.缓解压力和情绪的合宜方式9.ABC理论的基本观点10.不合理信念的三大特征11.态度的三成分1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13.什么是认知失调,改变的途径第五章人际关系(重点)1.人及关系的功能2.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3.人际交往的四种心理定位;4.影响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能区分即可);5.依恋的三者模式(能区分即可);6.如何处理好寝室关系;7.爱的能力的组成;8.处理性问题的原则;第六章生涯发展与规划9.什么是生涯规划10.大学阶段的生涯发展任务11.霍兰德“性格-职业”匹配理论12.舒伯提出的生涯发展五阶段13.生涯规划需要的两大领域的知识(“自我的知识”和“职业世界的知识”)第七章心理健康及维护(重点)1.心理健康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2.亚健康状态的表现3.焦虑障碍的分类4.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5.抑郁症的临床表现6.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7.对心理咨询的正确理解(能判断心理咨询是什么和不是什么;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8.了解心理咨询有效的原因(疗效因子)9.了解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10.对自杀的误解11.能判断哪些线索可能是自杀的征兆1.,机会成本2,边际量与平均量3需求与需求量变动4,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5,边际效用递减规律6,恩格尔定律7,弹性与税收归宿8,无差异曲线9,边际替代率10,消费者剩余1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12,规模经济13,市场结构与类型14古诺模型15,市场失灵16, 科斯定理。
黄庭希版《心理学导论》第1-3章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3、心理学的科学性的3个表现(P5)①可复制性②可证伪性③系统性(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实证研究的4个任务:描述心理事件、揭示心理规律、探明心理结构、确定心理机能)4、心理学定义(P9)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事实、规律、结构和机能的实证科学。
5、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P9)①可公开检验原则②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原则③人文关怀原则6、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P12)①刺激变量:能够引起机体反应的刺激特征②机体变量:个体自身的特征,包括物种特征和个体特征③反应变量:刺激引起在行为上发生变化的反应种类和特征,包括言语行为反应和动作行为反应8、古代心理学思想(P21)①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②西方古代心理学思想:亚里士多德9、科学心理学诞生的背景(P22)①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法国理性主义(笛卡尔的身心交感论);英国经验主义(洛克)②生物学的影响: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人类的起源及性的选择》、《人与动物的表情》、《一个婴儿的简史》③生理学的影响:德国的三位生理学家(缪勒、亥姆霍兹、费希纳)④冯特的贡献: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开创了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历史;创建了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的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对以后的心理学发展有广泛深远的影响第二章心理的起源和本性1.心理的起源(P40)①反映是任何物质形态固有的特性②感应性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特性③感受性——心理反应形式的源起2.动物心理的演进规律(P42)动物适应日益复杂的生活环境的过程,推动了神经系统及其机能的发展,神经系统的发展又使动物更好的适应了外界环境。
这样,动物心理也就发展起来了。
动物心理的发展是的动物3.人类的发展阶段(P53)①早起猿人时期(“能人”时期)②晚期猿人时期(直立猿人时期)③早期智人时期(古人时期)④晚期智人时期(新人时期)4、人类心理的起源(P56)——语言和劳动的作用5、人的心理的本性(P60)①言语觉知性:人能够觉知到自身以及周围环境的存在,并能将自己从周围环境中区分出来②主观能动性:对现实的有意识的选择反应;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保持和监督有目的的活动的进行③社会历史制约性:人的意识的内容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第三章心理的生物基础5、内分泌系统(P89)内分泌系统是机体内对行为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一个系统,由全身不同部位的多种内分泌腺体和组织细胞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导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性质一、个体心理现象概览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它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因此,可以说,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是指一定时间和环境中发生、发展的心理活动过程,可以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是指个人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心智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情绪情感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能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要求的反映,包括喜、怒、哀、惧以及美感、理智感、自豪感等。
一般来说,凡是符合并满足自身需要的,会使人产生积极、肯定的体验,反之,则使人产生消极否定的体验。
意志过程是指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的,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个性心理倾向是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决定人对世界的态度以及人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与选择,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主要表现是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是多种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
心理状态是指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心理活动背景。
包括意识状态、注意、情绪状态、疲劳等二、心理与行为的关系行为是一个包含动作、活动、应答、反应、运动等含义很广的术语,指有机体的任何可测量的反应。
心理学研究的行为可分为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
内隐行为其实就是心理活动。
心理与行为是不同但又密切联系:引起行为的刺激通常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而起作用;心理支配着行为,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心理对行为进行支配和调节。
三、心理学的科学性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
心理学的基本特性:具有可复制性、可证伪性和系统性。
心理学的任务:描述心理事件、揭示心理规律、探明心理结构、确定心理机能。
第二节心理学的方法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可公开验证原则、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原则、人文关怀原则。
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基本变量: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反应变量操作性定义是以可观察、可测量的操作给一个概念下定义。
内省资料是指用内省法要求被试报告他自己感受过的、体验过的内隐心理活动时所获得的资料。
刺激变量是指能够引起机体反应的刺激特征。
机体变量是指个体自身的特征。
反应变量是指刺激引起在行为上发生变化的反应种类和特征。
自变量是指实验中影响被试行为的因素。
因变量是指实验中被试的反应,即研究者想要预测的行为。
三、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法准实验法问卷法质性研究法)(一)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借助实验设备,对实验条件严格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
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它是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情境中进行的,但是对实验条件进行了适当控制。
实验法优点:有助于揭示因果关系;实验结果可重复、可验证;实验结果数量化指标明确。
实验法缺点:主试效应;被试效应,可能干扰实验结果客观性;对复杂行为无法预测;不适应于探索性研究。
霍桑效应指被试的期望影响实验结果的现象。
演绎法是指从理论或假设出发得出结论来验证其对心理现象或行为变化的预测和解释力的论证方法。
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心理测验按内容可以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按形式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测验规模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测验法的基本要求:有一定的信度、有一定的效度、经过标准化处理。
测验法优点:简便省力,易于实行;种类多,灵活方便;标准化测量严谨可靠;结果量化程度高;有常模比较,便于对照。
测验法缺点:易受经验文化影响;间接测量,难以得到准确结果;对施测者要求较高;成绩不反映过程。
调查法是指针对某一问题要求,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者提问,通过对他回答的分析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最常用的两种方式:问卷法和晤谈法。
问卷法可以同时向许多人搜集同类问题的资料,较省人力物力,但问卷法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调查者也可能不认真作答,使问卷真实性受影响。
晤谈法不需要特殊条件和设备,比较容易进行和掌握,但访谈对象有限,被试容易受主观和客观影响,而影响资料的真实性,另外,获取足够的资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调查法使用时需要注意:取样具有代表性、避免抽样偏差;被试的反映会受到社会赞许性的影响。
调查法优点: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运用起来比较容易;涉及范围广,收集数据比较快。
调查法缺点:不够严谨;不能揭示因果关系;受研究者主观影响较大。
个案法是指对某个人或少数几个人深入、详尽的观察与研究,即搜集和分析被试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的方法。
个案法优点: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可收集更丰富的个人资料;能够解释个体某些心理和行为产生、发展、变化的原因,有助于研究者获得某种假设;用个案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在现代心理学中曾起到重要作用。
个案法缺点:针对的是对某人的研究,可能并不适用于另一个人。
第三节心理学的历史一、古代心理学思想二、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一)时代背景1.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理性主义(rationalism):法国笛卡尔(Descartes,1596-1650),他贬低感觉经验,抬高理性能力,相信人有“天赋观念”。
是个二元论者,认为身和心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本原。
提出反射的概念和身心交感论。
经验主义(empiricism):英国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唯物论经验论者,认为一切观念都是后天经验获得。
2.生物学的影响19世纪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的划时代著作《物种起源》发表于1859年,提出生物进化论。
3.生理学的影响●德国缪勒首倡神经特殊能量说,认为人对外界刺激之所以产生感觉以及能够辨别,完全有赖于各种不同神经传导产生的特殊能量。
●德国亥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ltz,1821-1854)倡导色觉理论与听觉理论以及“无意识推理”,迄今仍是心理学上解释色觉与听觉现象以及知觉经验的重要理论根据。
他还把缪勒的神经特殊能量说发展为特殊神经纤维说。
●德国费希纳(Gustav Theodor Fechner,1801-1887),首创用实验的方法将物理刺激的变化转化为心理经验的过程。
他对生理感官也有一系列研究,使他成为心理物理学和实验美学的奠基人。
(二)冯特的贡献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是科学心理学创始人,于1874年出版了《生理心理学原理》。
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三、现代心理学的学派纷争(一)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代表人物:德国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铁钦纳(Edward Bradford,1867-1927)基本观点: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向和激情三种元素,并组成其他复杂的心理现象;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向是观念的元素,激情是情绪的元素;只看中意识的成分,而不管意识内容的来源、意义和作用。
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即在精确的实验条件下,准确地观察并描述经历到的心理状态。
评价:构造主义学派的诞生,使心理学摆脱了思辨的束缚,走上了实验研究的道路,并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但其研究脱离实际。
(二)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代表人物:美国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杜威(John Dewey,1859-19520)安吉尔等基本观点:●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强调意识活动在人类有机体的需要与环境之间起中介作用。
●反对把意识分析为感觉、感情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即意识流。
●反对把心理视为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
●反对把心理只看作一门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反对把心理学局限于对正常人一般心理规律的探索,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动物心理、教育心理、变态心理、差异心理等领域。
研究方法:主要使用客观观察法和实验内省法。
评价:●开创了美国的科学心理学。
●促进了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发展。
●推动了心理学的广泛应用。
●此外,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是心理学的经典著作。
⏹意识观的矛盾倾向;⏹生物主义的倾向;⏹外在目的论和神秘主义倾向。
(三)行为主义(behaviorism)代表人物:美国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1958)、斯金纳、班杜拉等1913年华生发表论文《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宣告行为主义的诞生。
基本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应研究行为,其目的是寻找预测和控制行为的途径。
●反对使用内省法,主张实验法。
●反对行为的遗传决定论,强调环境的作用。
研究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等。
评价:强调研究的客观性,对心理学走上科学的道路具有积极意义。
但主张过于极端,否定意识研究,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四)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代表人物: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1880-1943)考夫卡(Kurt Koffka,1886-1941苛勒(Walfgang Kohler,1887-1967)基本观点:●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主张心理的整体性,强调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
●认为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格式塔,都是一个“被分离的整体”。
●整体不是由若干元素组合而成,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研究方法:采用实验法评价:尽管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论,但基本观点是正确的;其对于知觉、学习和思维的研究至今具有积极意义。
(五)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代表人物:奥地利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荣格、阿德勒基本观点:●一切个体和社会的行为都会受到潜意识(无意识)的影响,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
●欲望以潜意识的方式支配人,并表现在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
●欲望或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
研究方法:精神分析,是指一种临床技术,它通过自由联想、释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等个案法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宣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