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论语》中的“仁”
浅谈《论语》中的“仁”对现代的启示意义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其中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影响深远。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一种真实的状态,这种真实的极致必然是善的,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对仁的论述虽多,但定义未超出三句话的涵义:一是克己复礼为仁;二是爱人;三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究其实质,仁就是爱人,克己控制自己的私心,复礼使言行不失于礼。做到克己复礼,就是尊重他人,不损害他人,就是爱人。自己想立足于社会,也使别人立足于社会;自己希望发达,也使别人发达。这是孔子主张的舍己为人的美德,反对自私自利,提倡爱人,反对损人利己。进一步说,孔子的仁并非一般的伦理观念,而是最高的道德标准,最高的人格追求,最高的精神境界。仁对我们做人有重要启示,应把仁爱作为协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仁不是从孤立的、个体的角度来理解人,而是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理解人的本质,认为人的本质体现在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互爱的关系之中。只有在这种社会关系中,人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与意义。
论语中仁的含义
论语中仁的含义以论语中仁的含义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仁”是西汉儒家学说中最为重要的美德观,它也是《论语》中最为基础的一个主题。
《论语》中,仁之美被形容成“爱人”,它可以说是君子行事的坚守。
它代表一种礼仪和道德标准,涵盖了崇高的远见,有责任感。
《论语》中提出的仁,倡导一种人与人之间充满理解和爱心的关系,以及谋求和谐和安宁的社会。
首先,《论语》提出的仁以关系为主。
在《论语》中,“仁”被描述为“爱人”,这个词语并不指只有一种特殊的关系,而是爱的内涵,彼此间的关系,以及社会中的关系。
例如,“子曰:‘仁者,其爱人乎?’”即指的是君子应该以爱人来实践仁。
在这里,认识到仁者实践仁的本质在于爱人,因此可以推断出“仁”在古代儒家经典中有“关系”本质。
《论语》中描述的仁,提倡人们鼓励自我,探索自我,通过以爱心和尊重的关系去表达自我以及与他人的关系。
其次,《论语》提出的仁以和谐为目标。
在《论语》中,仁者不仅要爱人,也要求人们谋求和谐。
“子曰:‘仁者,其谋闻乎?’”提倡仁者要努力去谋求和谐,并竭力寻求社会的和谐与安宁,是因为当个体之间有了互相爱,尊重和理解,社会才能有和谐安宁的实现。
而仁者更希望社会是所有关系动态和谐,而不是一味的静止。
最后,《论语》提出的仁是一种责任感。
在《论语》中,仁者以尊重、善待自己与他人为本,并认知自己的责任。
“子曰:‘仁者,其事人乎?’”提倡仁者应当以服务他人为责任,以自己的行为和正义去服务他人,而不是偏袒自己,满足自己。
因此,仁者应有一种深刻的自律,以及对自身行为所承担的责任,以此来服务他人。
从《论语》中对仁的定义可以看出,仁乃是一种礼仪、道德标准,涵盖了高尚的远见、尊重他人、爱心、关系、和谐与安宁、责任感等等概念。
仁不但需要实施,让自身和他人获得安宁,也需要有一种高尚的智慧与责任感的学问,探索自身的身份和价值,做一个真正的儒家君子,以真挚的爱心行善,渡人于世。
《论语》里仁篇原文及译文
《论语》里仁篇原文及译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说:“居处在仁爱的邻居乡里中才是最美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一个有仁德的地方,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的境地,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的境地。
有仁德的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认识到仁对自己有长远的利益而实行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喜爱应当喜爱的人,厌恶应当厌恶的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立志于仁,就不会作恶了。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说:“财富和地位,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就不能真正的拥有它。
贫穷与低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来摆脱它,宁可不摆脱。
君子如果违背了仁德的准则,又怎么能是君子呢?君子不会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即使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一定要遵守仁的准则,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和仁同在。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欢仁德的人和讨厌不仁德的人。
喜欢仁德的人,是再好不过了;讨厌不仁德的人,他实行仁德,只是为了不使不仁德的事物加在自己身上。
有谁能一天都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
这种人是有的,只是我还没见过。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孔子说:“人们犯的错误,有着不同类型。
所以,观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真理,就算是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了。
论语中关于仁的理解
论语中关于仁的理解
《论语》著名地论述了“仁”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以道德、思考和行动作为基础,以尊重自然秩序和社会价值及信念为核心,继承和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道德精神。
仁之于《论语》的理解主要有三个方面:
(1)仁义表现为仁者对他人具有感情、同情和仁慈,在行动上也体现出真诚、正义、公平、保护和宽容的态度。
(2)仁与礼仪有着紧密的联系。
礼仪是表达和体现仁义的一种方式,是按照一定的习俗和礼仪标准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以此传达和尊重他人,促进社会和谐。
(3)仁致于社会和谐。
仁者以道德、公义和正直为基础,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坚持公平正义,以和谐、统一、包容的态度构建适合所有民族发展共同体。
论语关于仁的篇章
论语关于仁的篇章
《论语》中有很多篇章和章节都提到了“仁”的概念,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代表性篇章:
1.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中庸》)
这是孔子对于中庸道德的评价,其中提到了“仁”的概念,认为中庸是一种极为高贵的德行,但是人民却很难长期坚持。
2.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这是孔子最为著名的一句话,表明了仁者应该对他人怀有同情心和尊重,不做出自己不愿意承受的行为。
3.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孔子在这里强调了仁政的重要性,认为良好的德行能够让一个人成为众人的楷模,发挥无穷的影响。
4.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学而》)
这是孔子对于最基本的仁义道德的要求,主张在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中要表现出
孝悌之心,保持诚信,广泛地爱护众人,关注他人的生命和福祉。
总的来说,《论语》中包含丰富的仁义道德思想,体现了孔子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秩序的追求。
《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与实践
《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与实践《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书籍之一。
对“仁”的思想内涵与实践是《论语》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在《论语》中,孔子对于“仁”的内涵和实践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对于学习仁德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价值。
本文将从《论语》中的多个片段中选取经典语录,分析其中所体现的“仁”的内涵及实践,探讨孔子对于“仁”的思想的深刻见解。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于“仁”的内涵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
在《论语》中,孔子告诫他的弟子们:“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中,孔子强调了一个人要对他人怀有仁爱之心,要善于体察他人的真实情感和内心世界。
这也可以理解为,要对他人怀有同情和体谅之心,不仅要求自己了解他人,更要求自己关爱他人。
这表明了孔子对于“仁”内涵的强调,即“仁”是一种善于了解和体恤他人的情感。
在《论语》中还有一些关于“仁”的内涵和实践的精彩言论。
“君子之泽,小人之泽也,识者之泽也,否泽也。
”,孔子在这句话中讲到了“泽”这个概念,即人对于他人的影响和帮助。
在这里,孔子强调了在通情达理中关心不同的人群,要善待有知识的人,要感化维护有公道心胸的人,然而更要重视那些自私自利的庸俗人。
这句话既阐述了“仁”与道德修养的内在联系,也体现了孔子对于仁慈行为的重视。
孔子还在《论语》中强调了“仁”的实践,即言行合一。
“四氏无贵大人”,孔子在这句话中讲到了四氏举止谨慎而且对人和气,这是他对待人的态度,因为他们混乱战争丧亡了不少,这是对他们的批评,主要的目的是对国家本身的服务。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关于仁慈与孝道的思考,要求孩子们在言行中体现出自己的道德修养。
《论语》中对于“仁”的内涵与实践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强调了“仁”的内在含义和实践要求,对我们在道德修养和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当今社会,积极践行“仁”的内涵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通过个人的不断修养和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践行孔子的仁爱理念,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与实践
《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与实践《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记载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和思想。
在《论语》中,关于“仁”的思想内涵和实践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于我们理解孔子的伦理观和道德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论语》中的相关篇章,以及对孔子思想的理解,探讨《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和实践。
我们来理解《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
在《论语》中,孔子对于仁的解释是:“不忍人之心,为仁也。
”(《论语•雍也》)他认为仁是一种对他人的怜悯和同情,一种不忍心看到他人受苦的情感。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还指出:“民以食为天,无食不忍也”,表明了对于人民生活的关心和怜悯也是仁的具体表现。
通过这些论述,我们可以得出,孔子认为仁是一种对于他人的爱和关怀,一种不忍心看到他人受苦的情感。
我们来探讨《论语》中对于“仁”的实践。
在《论语•季氏》中,孔子对于仁的实践提出了指导,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待他人的态度,他主张要以同样的标准对待他人,不要把自己不愿意经历的事情加诸于他人身上。
这体现了孔子对于仁的实践是建立在平等和公正的基础上的。
在《论语•述而》中,孔子又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认为了解他人、理解他人是实践仁的重要途径,只有了解他人,才能更好地关心他人,体现出对他人的爱和关怀。
在《论语•颜渊》中,孔子对于仁的实践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在这段话中,孔子提出了“三省”之说,即日常反省自己的行为,看自己是否为他人着想,是否真诚守信。
这体现了孔子认为仁的实践是需要反省自我,不断完善自我,以实际行动去关心和帮助他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孔子认为,仁是一种对他人的爱和关怀,是一种不忍心看到他人受苦的情感。
在实践上,孔子主张以同样的标准对待他人,建立在平等和公正的基础上。
简单谈谈论语中“仁”的不同意思
班级:1403 学号:04140317 姓名:居颖孔子“仁”的论述摘要:“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概念,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频率极高,并以中心思想贯穿全文。
而“仁”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虽然《论语》中没有对“仁”的含义作出具体的说明,但本质内涵众所周知是“爱人”,细细咀嚼,可以发现每一句中的“仁”含义都各不相同,却又有共通之处,对其进行材料分析和总结后,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仁德”、“仁政”、“人道”、“为仁”。
关键字:仁论语内涵概括孔子是历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和贡献的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几乎中国文化发展中所有代表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学说那里找到根源。
其中最具显著特征的表示他提出的著名的“仁”的思想,并由后人概括分析,形成了一门“仁学”。
在《论语》中,“仁”字出现的次数达109次之多,愈发说明“仁”的思想在孔子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是读《论语》时,不难发现,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针对不同主体对象时,孔子所阐述的“仁”的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例如颜渊问“仁”时,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指的是“克制自己,依礼行事,依礼待人”,就是“仁”;司马牛问“仁”时,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訒”,指的是“说话慎重”就是仁;仲弓问“仁”时,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指的是“以恭敬的态度对待别人”就是仁,“自己不想的不强加在别人身上”就是仁,“在国家面前在家里少些”就是仁,孔子还在《子路》中说过“刚、毅、木、讷,近仁”,即认为拥有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就接近于仁……其中他人讲“仁”25次,即孔子讲要从爱父兄到爱其他亲戚,再到爱他人;以自己为中心向外层讲“仁”84次,层层推衍。
但是万物皆可循不变之处,就“仁”在具体语境中的不同意思,我认为可以把它归为四类:仁德、仁政、仁道、为仁。
《论语》中的“仁”字解析
《论语》中的“仁”字解析《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被视为传承儒家思想精髓的重要文献。
在《论语》中,有一个字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仁”。
本文将围绕“仁”字展开解析,探讨其在《论语》中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论语》中对“仁”字的描述。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及“仁”,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于人,身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这些语句都体现了“仁”的核心意义,即爱人、待人、宽容、善良。
孔子认为,一个有“仁”心的人应当待人诚恳、宽厚,善于体谅他人,愿意帮助他人,从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次,我们可以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理解“仁”的意义。
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一直强调“仁”,将其视为人类行为准则的重要内容。
在传统文化中,“仁”是一种道德情怀,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是一种追求人际和谐的理念。
通过实践“仁”的行为,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当代社会现实中的角度来思考“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仁”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无论是在家庭、工作还是社会关系中,“仁”都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通过“仁”的理念,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创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核心价值观念,是儒家文化的基石之一。
在《论语》中,对“仁”的探讨贯穿始终,体现了孔子对人类道德的关怀和思考。
通过深入理解和践行“仁”的理念,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与他人的和谐相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境界。
愿我们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仁”的实践,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论语中仁的句子及感悟
论语中仁的句子及感悟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又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两句话出自于《论语·述而》。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压力很大,常常忽略身边最简单的感情——友谊和亲情。
就拿亲情来说吧,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
我们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晚上回到家也是不顾疲惫,继续做作业。
对他们说的话却是很少,甚至有时还会顶撞他们。
有时在学习上受了委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向他们倾诉,得到安慰和鼓励。
而他们也只是说:“别太在意,慢慢来,没关系。
”似乎我们已经把他们当成了万能药,总能解决我们所有的问题。
这种情况也许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但如果真的这样,便是有些不孝顺了。
又一次看到书中的仁时,我突然觉得父母的爱是那么伟大,那么无私,那么纯洁。
再想想以前的自己,真是羞愧难当啊!我怎么能对父母如此冷淡?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我都要抽出一点时间去和父母聊天、交流,让他们知道我的心里想法。
那年,我高三,十分忙碌,而且每天晚上几乎都是加班到凌晨才回家。
等我终于做完了作业,头昏脑胀地走进卧室时,爸妈却已经睡下了。
第二天,我起得很晚,爸妈看到了,立即叫我吃饭。
“唉!今天又得很晚回家了。
”我抱怨着,打算洗漱之后就离开。
谁知,这时爸爸已端来了早餐。
那个时候,我正想冲进房间,大声地吼一声:“你们干吗这样对我,我难道连回家看你们一眼的权利都没有吗?”可是,看着爸妈疲倦的脸庞,听着他们说“快吃吧”这几个字,我却再也说不出任何话来了。
心里十分酸楚,想到以前的种种,我决定好好补偿他们。
吃完饭后,我主动帮他们收拾碗筷,陪他们聊天。
不一会儿,爸爸的烟瘾犯了,他拿出自己的烟卷,但似乎想到了什么,又摇了摇头,随手塞进了床底下。
我立即提醒道:“您戒烟了,不能再抽了。
”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但面对日益老去的父母,我们却做不到了。
难道非要等到自己满脸皱纹、双目浑浊、牙齿松动的时候才想起来要孝敬父母吗?到那时候,恐怕我们的行动已经不能够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孝心了吧!或许有一天,我们还能坐在父母身边享受他们的嘘寒问暖,但现在,他们只能默默地坐在我们旁边,默默地陪伴我们。
《论语集注》中关于“仁”的句子并翻译
《论语集注》中关于“仁”的句子并翻译1、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2、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如果君子舍弃“仁义”这种品德,君子又如何成其为有名的君子?君子就算是酒足饭饱也不违背“仁义”这中品德的,当他们停留在某个(国家)落脚后,必然会为这个(国家)奔走。
3、曾子曰:“君子以义会友;以友辅仁。
”曾子说:“真正的君子用道义去交朋友,通过交友辅助仁德。
”4、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孔子说:君子所行的三件事,我一件也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
5、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说:“……君子专心致力于最基础的工作。
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
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罕》)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7、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8、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9、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10、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论语里仁篇对仁的理解
论语里仁篇对仁的理解仁,是论语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
在《论语·仁篇》中,孔子对仁的理解和阐述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
本文将结合论语中的具体语录,探讨仁的含义及其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仁被孔子视为一种道德品质,是人类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孔子曾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卫灵公篇》)这句话表明,仁是君子与人交往的基础,也是君子品格的重要体现。
仁是一种温和、宽容、善良的心态,使人能够真诚待人,关心他人的需求,尊重他人的感受。
仁还包含着对他人的关怀和爱护。
孔子曾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颜渊篇》)这句话表明,仁是一种以他人为重的价值观,是一种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情感和行为。
在人际关系中,仁使人能够关注他人的需求和利益,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人,促进他人的成长和发展。
仁还体现了孔子对社会和谐的追求。
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述而篇》)这句话揭示了仁与和谐的关系。
仁使人能够尊重他人的差异和多样性,以包容和谐的心态对待他人。
只有在人们彼此尊重、理解和包容的基础上,社会才能实现和谐共处,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仁还涉及到人际关系的处理和修复。
孔子曾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公冶长篇》)这句话表明,仁不仅体现在言行之中,更体现在对待人际关系的态度和方法上。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仁使人能够秉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原则,以真诚和善意去交往,从而建立起健康、稳固的人际关系。
而当人际关系出现矛盾和冲突时,仁也给予了修复和调和的指导,使人们能够通过对话和妥协,解决分歧,重建信任,实现和解与和谐。
《论语·仁篇》中孔子对仁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仁是一种道德品质,是君子与人交往的基础;仁是关怀和爱护他人的情感和行为;仁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和方法。
浅谈《论语》的核心价值思想“仁”
浅谈《论语》的核心价值思想“仁”公元前479年,73岁的孔子在弟子们的悲痛声中离开了人间。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其祖先原是宋国贵族,因政治变乱逃到鲁国。
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困,青年时做过管理牛羊和仓库的小吏。
中年以后,聚徒讲学。
50岁以后,做过几年鲁国大夫。
下野后,率领门徒周游列国,寻找政治出路,历时十余年,但处处碰壁,始终没有得到任用。
晚年回到鲁国,以整理古代典籍、教授门徒了却余生。
孔子一生教育的弟子据说有三千人,其中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有72人。
弟子们平时在学舍听孔子讲论,周游列国时,师生同行,随时问难,有的学成后担任了邑宰家臣之类的官职,仍不断向孔子问学请教。
《论语》一书就是由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纂辑而成的,大约成书在战国初年。
《论语》共20篇,篇名取篇首的两三个字为题,并无具体意义,如第一篇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所以该篇就叫《学而》。
一段话为一章,全书共492章,13000余字。
据《汉书。
艺文志》说,“论”是论纂、编排的意思,“语”是谈话记录,“论语”就是语录汇编。
里面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部分门徒如曾子、子夏等人的言论,还记载了一些孔子的行为。
《乡党》篇就有不少关于孔子日常生活和参加政治活动的情节、做法,如穿什么衣服,有什么饮食习惯,平时家居的神情举止,怎样乘车外出,甚至怎样睡觉等等。
全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教育、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道德修养等各方面,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是研究孔子思想的最直接的材料,又由于《论语》是“四书”之首,因而在我国文化史上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论语》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
“仁”这个词在孔子以前已广泛使用,但作为哲学范畴的提出,是从孔子开始的。
仁在孔子思想中是最高、最根本的理想和准则。
所以《论语》说孔子很少谈功利、天命,最推崇、最赞许的是仁。
“仁”字在《论语》中出现百次以上,但是,对于仁的确切含义,《论语》中并没有纯定义式的界说,常常是根据提问人的不同情况而随问作答,每次讲解并不完全一致。
浅谈《论语》中“仁”、“孝”、“君子”三要素的内涵
《浅谈<论语>中仁、孝与君子三大要素的内涵》作者:桂佳摘要:本文对《论语》中仁、孝、君子三大要素进行详细考察研究,将三者的释义进行深刻剖析,就其内涵展开论述。
作者认为《论语》中的这三要素不能仅从字面分析释义,简单译为白话文即可,而是需要更深一步发掘它们内部的不同意义。
“仁”、“孝”、“君子”可以说是撑起了《论语》的半壁江山,仅凭它们出现的频率就可以看出三者在《论语》中所占据的地位。
所以,深刻研究“仁”、“孝”、“君子”的内涵,剖析它们的内里,对于研究《论语》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体系有着极大的辅助意义。
关键词:《论语》、仁、孝、君子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
在《论语》中作者认为“仁、孝、君子”三者贯穿首尾,可以说是《论语》的中心内容。
本篇文章不企图把《论语》中每一个内容都彻底解析,仅限于对于“仁”、“孝”、“君子”三者的考察研究。
一、仁众所周知“仁”这一要素,在《论语》中是首屈一指的地位,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和最看重的德行。
“仁”在仅仅一万多字的《论语》中一共出现了109次,可想而知它的地位是处于怎样的一个高度。
正因如此,学者们对“仁”的研究也是多如牛毛。
仅从“仁”的释义上来说,我认为可以大概分为三类:第一为仁德,名词词性;第二为仁者,名词词性;第三为行仁,动词词性。
第一类仁德,基本属于“仁”最普遍的释义,出现的频率最高。
如《里仁篇》中第五章提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意思是君子离开仁,哪里还能扬名立万,名垂千古?君子不会在须臾之间违背仁德,就是在仓促急迫之间、颠沛流离之时也一定会按照仁德办事。
《雍也篇》第七章提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意思是颜回的心长久地不违背仁德,其他弟子也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不违背仁德。
浅议《论语》中的“仁”
N o . 3 ( S u m N o . 5 0 )
S c p . 2 01 3
浅议《 论 语》 中的“ 仁"
吴 矢 天 龚
( 陕西 国 际商 贸学院 , 陕西 成 阳 7 1 2 0 4 6 )
摘 要: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也是孔 门道德 的最高标准。纵观整部《 论语》 , 仁作 为一种道德标准 , 其 内涵表现为在孝悌的基础上泛爱他人 , 具体来说体现在 刚强、 果断、 诚 实、 聪慧、 忠诚等一些优 良品 质。然而仁却要 复归到礼上 , 礼以仁为基础 , 礼 为仁的外在表现 , 仁礼 合一, 构成 了孔子心 I i l 中完美
的道 德 体 系。
关键 词 : 仁; 道 德标 准 ; 内涵 ; 仁 与礼 中图分 类号 : D 0 9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号 : 1 6 7 1— 3 9 7 4 ( 2 0 1 3 ) 0 3— 0 0 1 6— 0 3
Th e” Be n e v o l e n c e ”i n t h e An a l e c t s o f Co n f u c i u s
仁是孔 子 思 想 的核 心 , 也 是 孔 门 道 德 的 最 高 标 准 。据 统计 , 仁在 《 论语》 中 一共 出现 了 1 人” 解释, 三次做“ 仁人” 解释外 , 其余基 础上都是作为道德标 准来讲 。那么 , 仁 到底 如何解 释, 由于《 论语》 中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 并且很多情 况 是 和别人 的对 答 之词 , 孔 子 在 不 同 场 景 和 不 同对 象对仁又有不 同的 阐释 , 所 以后人 在理解上也就有 了偏差 。根 据 《 论语 》 中对 仁 的不 同解 释及 前人 阐述
WH 【 J Ya h
《论语》中的“仁”字
论“仁”《论语》四百九十九段话中,有五十八段讨论“仁”;“仁”字共出现了一百零四次。
学者往往以“仁”字作为孔子的一贯之道,甚至称儒家学说为“仁学”。
但是,“仁”究竟指什么?学者各有所见,迄无共识,我也不想在几篇文章中解决这个难题。
不过,个人心得仍须报告一番。
孔子好学深思,察觉时代不同了;若要世界大同,不能光靠天子的仁政,而须人人自觉有行善的潜在能力。
为了说明人的真相,亦即人性原本向善,因此行善最乐,人皆可以成就完美人格等等道理,孔子拈出“仁”这个字。
换言之,“仁”是指人的真相;但是这种真相是动态的、开展的,等待主体去自觉实践的。
于是,《论语》中的“仁”字,指涉三个相关的层次: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
只要是人,就有人之性;既然都有,何以需要孔子来说?因为孔子想要提醒大家:人之性只是处在潜能状态,如果主体缺乏自觉与真诚,就无法实现人性的内在要求。
下焉者终身随俗浮沉,从未发现有一个自我;上焉者虽然肯定了自我,但是却定错了目标,把自我在社会的有形成就(如名利权位)看成人生正途。
先谈“自觉”,最清楚的教训是:“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可见“仁”不但不远,反而近得就在内心,可以让我随着主观的意愿而加以掌握。
平常为何难以掌握?因为人有“血气”形躯,由物欲引申到向外追逐的行动。
只须当下反观内心,即可觉察人性的动向。
再谈“真诚”。
这是就质朴的本性而言,不虚伪,不掩饰,有如赤子之心。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乐是教化的主要内容,使人进入社会立身处世;但是,如果只重外在的表现而忽略内心真实的情感,难免流于形式主义,装模作样,正好丧失了礼乐的真正目的——让人有适当的途径去自我实现。
然后还有“行动”。
人一旦自觉内心真实的情感,无不想要表达出来,结果则是促成人我关系日趋和谐,亦即大家同归于善。
但是,由于社会积习已深,人常有无力之感,好像坚持行善是极其困难的事。
孔子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论语中仁的故事
论语中仁的故事以下是 8 条关于《论语》中“仁”的故事:1. 子路救人后接受了一头牛的感谢,很多人说他不应该呀。
但孔子却点赞子路,这难道不是一种仁吗?这不就像你帮了朋友一个大忙,朋友给你送了个小礼物表示感谢,虽然东西不大,但那也是一份心意呀!孔子看重的就是子路的这份善良和真诚。
2. 晏婴虽然身材矮小,可他的仁心却无比高大。
他一心为国为民,尽心尽力地处理每一件事。
就如同我们身边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一样,不张扬却让人敬佩,这难道不是在践行仁吗?3. 颜回呀,穷得叮当响,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却依然快乐地追求着仁。
他就像那寒冬里的腊梅,虽身处艰苦环境,却依然绽放美丽,这不就是仁的力量在支撑着他吗?我们在遇到困难时,是不是也该学学颜回对仁的坚守呢!4. 孔子的弟子们围坐在一起,讨论什么是仁呢。
就好像我们朋友们聚在一起,畅谈各自的理想和信念一样。
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这也是在追寻仁的过程中啊。
5.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怎么做到仁,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想想看啊,这不是很简单又很深刻吗?就好比你不喜欢别人对你大吼大叫,那你就别对别人那样呀,多浅显的道理,但能做到的又有多少呢!这就是仁的体现呀!6. 曾参对父母那叫一个孝顺,这也是仁在家庭中的表现呀。
他时刻想着父母,关心父母,这不就如同我们关心自己最爱的人一样吗?把这种爱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不也是一种广义的仁吗?7. 有个官员公正廉明,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百姓们都很爱戴他,这难道不是他践行仁的结果吗?这就好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人们带来希望和温暖啊!8. 孔子教导弟子们要心怀仁爱地对待他人,弟子们也努力去做。
这不就像是老师教导我们要善良、要友爱一样吗?真正的仁是体现在我们的一举一动中的,是需要我们用行动去诠释的呀!我的观点结论:《论语》中关于仁的故事丰富多彩,它们就像一面镜子,照着我们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提醒我们要不断践行仁,用仁爱之心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论语中仁的三层含义
论语中仁的三层含义
在《论语》中,仁的三层含义如下:
1.仁政:这是执政者的施政理念,重点强调对民众的心态。
2.仁德:这是士人的道德品质修养。
3.仁心:这是前两者形成的本源。
同时,这三个概念是融通的——要施行仁政,当然要求施政者个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那就是仁德;而要修成仁德,必先有仁心。
孔子认为,一个士人的远大理想就是执政,施行仁政,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努力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具备仁德的品质,而前提是个人必须有一颗爱人之心。
总之,“仁”在《论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需要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
《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与实践
《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与实践《论语》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典籍之一,其中“仁”是其核心思想之一。
所谓仁,是指具有仁爱之心、关注他人、促进社会和谐的品德和行为。
下面将从仁的内涵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仁的内涵1.代表人类最高道德水准孔子认为,“仁者不可不事亲,不可不爱人。
”他认为仁是人类道德水准的最高标准,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仁这种道德情感,而把这种情感付诸于行动实践,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实现人类的价值。
2.以仁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在孔子看来,仁和人的关系密切相关,而且是以仁为中心的。
他认为,仁者必先自爱,才能爱人。
所以,把自己的行为视为对象,谨慎慎独居,成为仁者的先决条件。
仁者应该以平等、友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谐。
3.以厚德为基础的道德准则从孔子的角度看,仁道是以厚德为基础的道德准则。
只有厚德载物,才能够担当起人际关系的重任。
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具有了仁的品德,他就会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真正实现和谐共处。
二、仁的实践1.关爱他人的行为实践孔子提倡的仁道是需要贯彻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在行动中的爱他人、关心他人、支持他人等。
他认为,必须把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的利益联系在一起,通过爱的实践来关注他人的利益、保障他人的权益、推动社会的进步。
2.追求和谐社会的行为实践3.自我修养的行为实践仁者不仅要关爱他人、追求和谐,同时还需要进行自我修养。
自我修养不仅是仁者的先决条件,而且也是实践仁道的必要手段。
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品德和行为,才能够更好的实践仁道。
总之,孔子的仁道思想是一种关于如何做人、如何处事的高尚理念,是一种关爱他人、追求和谐的社会道德准则,更是一种自我修养和提高的行为实践。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可以通过实践仁道的方式,创造更加和谐、公正和美好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看《论语》中的“仁”——《论语》读书报告《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相信大家在高中时都学过,“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
《论语》也以讲“仁”为主,据我们统计,其中“仁”字出现在所有20篇中的16篇(仅《为政》、《乡党》、《季氏》、《先进》四篇中没有仁字),而其出现的次数,共计有110次之多。
这也就是说,《论语》中,平均十几个字中就出现一个“仁”。
密度之大、频率之高,实属罕见。
可见,“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儒家的基本概念,以至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
而不同篇章中的“仁”也大都具有不同的含义,它渗透于学习、做人、生活等各个方面,且相互交织贯穿影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所以,我们将对孔子“仁”的思想对人的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影响做以分析,进而在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思想与现代文明的价值观碰撞出的剧烈火花中探索出一条与时俱进的思想路。
一、学行结合中的“仁”——关于学习《学而》是《论语》的开篇,而其中第一章为“子曰:‘学而时习乎,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32个字,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孔子学行结合原则的纲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一表述,精辟地概括了孔子学行结合的原则。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表述,充分体现了孔子藉以实现学行结合原则的社会措施,尚朋、向群、乐群、聚群、里仁、处仁。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表述,则反映了藉以实现学行结合原则的心理要求,宽恕、容人、厚道(即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的时候,也不埋怨别人,也不发脾气)、不怨天不尤人。
这三者(学行结合、尚朋里仁、宽恕不愠)构成了孔子思想的核心,体现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关于知识(学)与实践(行)的智慧。
在孔子看来,人生的快乐就在于将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学无止境,行无尽头。
学行结合,学行相须。
学行尚朋乐群里仁,学行忠厚宽恕无怨无尤。
这种仁心体现在交友之道上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实现学行结合原则的社会措施。
只有爱人利物的仁人,才能尚朋、向群;只有尚朋向群的仁者,才能为远方来的朋友高兴、快乐;只有尚朋、向群、乐友,才能里仁、处仁。
这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真实含义,体现了孔子的“仁爱”。
美好的仁爱之心,要求人们互相之间忠恕相待诚实相处。
忠与恕,是美好的仁慈爱人的道德心的两项重要原则。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论语·述而》),这里的“忠”,就是为人谋的心理原则,道德要求。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要求为人谋要忠心耿耿。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孔子学行结合原则的心理要求,体现了孔子的“恕”。
不愠,便是恕。
忠与恕,是贯彻仁道的两条基本原则,而不是实行仁道的方法。
实行仁道的方法是内省、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事贤、友仁、下学、上达、好学、深思、将心比心、以人治人、以心换心。
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秉持着忠于他人,宽恕他人的原则,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仁者爱人的境界。
二、里仁为美中的“仁”——关于处世之智“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安住在仁的境界才是最宝贵的。
如果无法达到仁的境界,怎么能得到真正的智慧呢?“里仁为美”,就是说怀着美好善良仁爱的心去施善行仁。
也就是说美好的主观愿望支配着自己的美好的行为,美好的行为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和个人的私心,纯粹为了他人、为了社会、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人类的美好幸福而施善行仁。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要求我们将道德心(品德)与道德行为和道德智慧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美好的道德心(仁慈爱人之心)、美好的道德行为(仁慈爱人的行为)、美好的道德智慧(仁慈爱人的方法和艺术)三者必须统一起来。
美好的道德心是基础,美好的道德行为是目的,美好的道德智慧是桥梁。
三者缺一不可。
仁为心性之用,智得成于仁,仁是人人本具的平等心,能对人事保持一视同仁,以此为出发点权衡利弊才是智慧。
它以公利为出发点,追求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最大化。
这种“吃亏是福”的大智慧需基于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正确认识,常人是做不到的,所以说惟有里仁才能得智,能“爱人”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也就是说,不管面对顺境还是逆境,都能让自己生活在平等、清净的心境中,这就是智慧。
三、杀身成仁中的“仁”——关于牺牲精神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志士仁人,不贪生怕死因而损害仁德,只勇于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杀身成仁,惟有心系天下,全心全意为祖国、为人民的志士仁人乃能践履笃行之。
《论语·子罕》中,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使它丧失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改变志向。
”一个勇士,就应该秉承着凛然的正气,为了大义,为了天下之众生,而无私的贡献自己的力量,哪怕是牺牲,也不畏惧,不退缩。
匹夫不可夺之志就是仁爱之志,也就是杀身成仁之志,只有真正树立了仁爱之志,杀身成仁之志的仁者,才能临危不惧、勇于牺牲、敢于献身。
杀身成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一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勇前进。
杀身成仁的精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牺牲精神。
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之一。
四、仁者爱人中的“仁”——关于爱人知仁《论语》中关于仁者爱人的内容十分丰富,我们大致可以从爱亲人、爱友人、爱大人、爱众人、爱贤人五个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
·仁者爱人,仁爱亲人、友人与众人。
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爱亲人是仁爱的第一要义。
仁爱之道是以爱亲人为基础的。
《论语·学而》中写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而亲仁,谓能亲爱仁爱亲人与众人。
孔子要求后生小子学会仁爱亲人与众人,告诉他们在父母跟前就应该孝顺仁爱父母;离开自己房子便要敬爱兄长,行为谨慎循规蹈矩,言语诚实坚守信用,广泛地仁爱众人,能够做到亲爱众人与亲人。
·仁者爱人,仁爱大人。
仁爱大人就是仁爱君王和领导,《论语·季氏》中写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在古代对于居于高位的人称作大人孔子赞美大人,充分肯定君子对大人的敬畏,反对小人对大人的轻视。
在孔子看来,大人仅次于天命,或者说大人与天命、圣人之言都是十分重要的。
·仁者爱人,仁爱贤人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是和他的知人善任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就是说仁者爱人要把正直的贤能之士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加以重用,这样树立榜样,能够使那些有毛病的人知道向正直的贤人学习,让自己也成为正直的贤能之士。
这是孔子仁者爱人知仁的精髓所在。
五、克己复礼中的“仁”——关于行为规范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颜渊问仁德。
孔子说:“控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回复到传统的礼所允许的范围,就是仁。
一旦这么做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
实践仁德,全靠自己自觉自愿,难道还靠别人强迫不成?”颜渊说:“请问行动的纲领。
”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
”这里的“礼”就是做人、做事、做官、做买卖、做学问的规矩、规则。
由此可见,在孔子的思想中仁与礼是不能分离的,不能离开礼去谈仁的理论,也不能离开仁去孤立地谈礼的理论,更不能说仁为核心礼为形式的仁礼观。
要做到仁,需先克己明心,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规范言行,帮助开明明德。
再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纲目,复礼纠正习气,使心性安住于仁。
此后可得明德心性的智慧妙用,以中庸至德利国利民,仍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行礼乐教化。
所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三步,实为言行、心行归礼一步,礼是儒家达道之本务。
《论语·卫灵公》中写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这里,“恕”就是礼。
“恕”的立足点不在于怎样对待他人的过错,而在于随时能反省自己的过错。
由此进一步由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仁道的精神。
《论语·卫灵公》中还写到,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它告诉我们了,智慧到了,仁能保持住,又能庄重地对待,但言行举动不合礼的要求,还是未够完美啊。
六、勇者不惧中的仁——关于勇敢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聪明人不会疑惑,仁德的人永远乐观,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而关于“勇者不惧”中的“勇”即是仁爱之勇,也可以说是理性之勇。
无论是要做到“克己复礼”还是“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抑或是做到“安贫乐道”,都需要仁爱之勇来实现。
具体说道《论语》中“勇者不惧”的气概,就是指具备了仁者知者素质的勇者的气概,是仁且智之勇,是敢于知耻之勇,是敢于改正错误不贰过之勇,是不迁怒之勇,是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之勇,是见危致命之勇,是敢于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勇,即大仁大智大义大忠大孝大爱之勇。
由此可见,作为一个勇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就是“仁”,“仁”的精神也体现在勇者的行为当中。
然而,虽然“勇”是一种敢于牺牲、善于牺牲、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但是这种牺牲精神却不是盲目牺牲的冒险主义思想,如《论语·述而》第十章中对子路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批评就说明了这一点。
当然这种勇也不是忽视仁爱精神家园建设的勇猛之举。
而且《论语·阳货》的第23章: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说明了“勇”要是“义”的勇,是为关爱他人生命而献身的、杀身成仁的理性之勇。
另外,忠恕之道表现于仁爱之道的方方面面,而“忠”和“恕”又是勇于仁爱的两方面。
所以说勇中有仁,仁中有勇,就算只谈“勇者不惧”也少不了“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