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含答案及译文).

合集下载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文件.doc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文件.doc

( 一)【甲】(吴均《与朱元思书》)【乙】①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绝第一,爱不能舍。

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②,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青萝为墙援榴白莲,罗生池砌。

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

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

不唯忘归,可以终老。

此三泰④也。

⑤,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况,条写如后云云。

⑥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微之书。

封题之时,不觉欲曙。

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⑦尘念,此际暂生。

(选自白居易《与元微之书》⑧)【注释】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

②墙援:篱笆墙。

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

④泰:安适。

⑤忧望:挂念,盼望。

⑥微之即元微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好友。

⑦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⑧此信写于白居易在唐代元和年间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时期。

8. 下面加点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猛浪若奔(飞奔的马)修(长长的)竹千余竿B.负势竞上(向上)流水周(环绕)于舍下C.在昼犹昏(夜晚)信手把笔(书信)D.窥谷忘反(通“返”,返回)去我万里(距离)9. 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A.飞泉落于檐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B.尽在其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C.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D.封题之时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4 分)(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 分)▲(2)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2 分)▲11. 根据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

( 4 分)(1)文中这一个字最能概括两文所描写的山水之景的共同特点。

(2分)(2)甲、乙两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具体分析。

(2分)甲文表达的情感:▲;乙文表达的情感:▲。

(全)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比较阅读《与朱元思书》含答案

(全)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比较阅读《与朱元思书》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比较阅读《与朱元思书》含答案《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一)【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乙】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

林木高茂,略尽冬春。

②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宜都记》节选)【注释】①形容:形体和状态。

②多所像类: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

③冬春:冬春之交。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互相轩邈(高)B.鸢飞庚天者(代词,……的人)C.而两岸高山重嶂(连词,不译)D.其石采色形容(通"彩",颜色)1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统领全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描摹,脉络分明。

B.【乙】文中作者描写了长江三峡中长达百多里的西陵峡的壮观最象。

C.【甲】【乙】两文内容上均写景,但两文的文体却不相同:一文为"书",一文为"记"。

D.【甲】【乙】两文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通过分别描摹富春江、长江两岸的峡谷套观,寄托了作者厌倦官场政务,纵情山水的高雅志趣。

13.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14.【甲】【乙】两文都属于写景美文,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请从【乙】文中找出侧面烘托的句子加以赏析。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原文及翻译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原文及翻译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原文及翻译《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原文及翻译与朱元思书南朝梁·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注释]风烟:指烟雾。

共色:同样的颜色。

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

许: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独绝:独一无二,绝,到极点。

缥:青白色。

千丈见底:—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急湍:急流的水。

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的形势,争着向上。

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

相鸣:相向和鸣。

戾天:到天上;戾,至。

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经纶:筹画、治理。

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

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

上,在上,名词作状语。

犹:如同。

交映:互相掩映。

见:同“现”,显现,显露。

相关试题及答案1.直接描写富春江江流清澈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侧面描写富春江江流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文中写“水异”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写听觉感受的句子: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陶冶净化心灵的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对这里的山水的总的评价,试根据作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奇”在何处?水“异”在何处?[答]山奇在“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汇编荆门市(二)理解(12分)[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林尽水原,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屋舍俨然..自乐:愉快的样子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连接..:整齐的样子怡然B.水皆缥碧..:平和的心态窥谷忘反.:同“反”,返回..:青白色望峰息心C.有时见.日:同“现”互相轩邈..:高大横柯.上蔽:树木D.阡陌交通..:交错相通负.势竞上:凭依皆生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7.翻译句子: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分)8.选文甲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势的,《三峡》一文也有一处是写水势的,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句子是:。

(2分)9.选文乙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厌倦尘世,向往的思想,他的诗《饮酒》(之五)中“,”两句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

(3分)10.选文甲描写富春江的美景时,抓住山水的特点,反映出作者的生活情趣;选文乙通过描绘桃源美丽的自然风光,来表现桃源人的生活,反映出作者的社会理想。

(3分)6.D(2分)7.知了长久不停地叫,猿猴接连不断地啼。

(2分)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分)9.田园生活(乡村生活)(1分)采菊东篱下(1分)悠然见南山(1分)10.奇(清急)(0.5分);异(高、险)(0.5分);沉缅山水(寄情山水,热爱山水)(1分);安宁、闲适(1分)山西(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7~10题。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中考真题|文言文+文言文|文言群文|古诗词+文言文(2024·广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集校注》)【乙】游牛首山记癸卯三月,在金陵与客游牛首山。

先一日,宿山下僧舍,凌晨相与摄衣而上,逮午始至最高处。

客曰:“吾闻桂林之山名天下,其岩洞丘壑奇异,吾恨未及见,子盍为我言之?”余曰:“未暇也。

客且为吾言兹山之胜。

”客曰:“然。

兹山者,……或晴雨之殊观,朝暮之异态。

日月寒暑之不同其时,则莫不有其奇秀、明洁、峻邃之胜以应之。

……虽吾亦不能尽言之也。

”余曰:“观止乎?”客曰:“如是。

”余曰:“吾无以告子。

凡吾桂之山,其接于目者,皆如是也。

……且是山幸而生于兹,使其不幸而生于粤①,则虽欲独以名称②,岂可得哉!”(选自谢良琦③《游牛首山记》,有删减)【注释】①粤:此指桂林。

②名称:此指名声显赫。

③谢良琦:明末清初广西全州人。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千丈见底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B.负势竞上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C.宿山下僧舍屋舍俨然(《桃花源记》)D.皆如是也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首段描写富阳至桐庐的山水,与下文构成先分后总的结构。

B.甲文情景交融,借景物描写表达作者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志向。

C.乙文作者与金陵客相约登牛首山,清晨已到达山顶,欣赏美景。

D.乙文作者认为牛首山幸好在金陵,如果在桂林,它就不会出名。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注释]风烟:指烟雾。

共色:同样的颜色。

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

许: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独绝:独一无二,绝,到极点。

缥:青白色。

千丈见底:—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急湍:急流的水。

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的形势,争着向上。

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

相鸣:相向和鸣。

戾天:到天上;戾,至。

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经纶:筹画、治理。

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

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

上,在上,名词作状语。

犹:如同。

交映:互相掩映。

见:同“现”,显现,显露。

翻译: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晴空一尘不染,与青青的远山融为一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浮移动,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致观赏景物。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富春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

(一)【甲】(吴均《与朱元思书》)【乙】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①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

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青萝为墙援②,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

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

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

不唯忘归,可以终老。

此三泰④也。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⑤,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⑥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

封题之时,不觉欲曙。

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⑦尘念,此际暂生。

(选自白居易《与元微之书》⑧)【注释】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

②墙援:篱笆墙。

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

④泰:安适。

⑤忧望:挂念,盼望。

⑥微之即元微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好友。

⑦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⑧此信写于白居易在唐代元和年间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时期。

8. 下面加点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猛浪若奔(飞奔的马)修(长长的)竹千余竿B.负势竞上(向上)流水周(环绕)于舍下C.在昼犹昏(夜晚)信手把笔(书信)D.窥谷忘反(通“返”,返回)去我万里(距离)9. 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飞泉落于檐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B.尽在其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C.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D.封题之时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分)▲(2)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2分)▲11.根据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

(4分)(1)文中这一个字最能概括两文所描写的山水之景的共同特点。

(2分)(2)甲、乙两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具体分析。

(2分)甲文表达的情感:▲;乙文表达的情感:▲。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汇编荆门市(二)理解(12分)[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林尽水原,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屋舍俨然..自乐:愉快的样子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连接..:整齐的样子怡然B.水皆缥碧..:平和的心态窥谷忘反.:同“反”,返回..:青白色望峰息心C.有时见.日:同“现”互相轩邈..:高大横柯.上蔽:树木D.阡陌交通..:交错相通负.势竞上:凭依皆生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7.翻译句子: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分)8.选文甲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势的,《三峡》一文也有一处是写水势的,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句子是:。

(2分)9.选文乙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厌倦尘世,向往的思想,他的诗《饮酒》(之五)中“,”两句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

(3分)10.选文甲描写富春江的美景时,抓住山水的特点,反映出作者的生活情趣;选文乙通过描绘桃源美丽的自然风光,来表现桃源人的生活,反映出作者的社会理想。

(3分)6.D(2分)7.知了长久不停地叫,猿猴接连不断地啼。

(2分)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分)9.田园生活(乡村生活)(1分)采菊东篱下(1分)悠然见南山(1分)10.奇(清急)(0.5分);异(高、险)(0.5分);沉缅山水(寄情山水,热爱山水)(1分);安宁、闲适(1分)山西(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7~10题。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0~13照。

(15分)【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心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乙】崇桢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潮。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争挐①一小舟,拥毳②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④,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而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⑤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陶庵梦忆》)【注】①挐:撑(船)。

②毳(cuì)衣:毛皮的衣服。

③凇:水气凝成的冰花。

沆砀(hàng dàng ):天上的白气。

④芥:比喻细微,微小。

⑤①白:酒杯。

10.解释选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4分)(1)互相轩邈(2)窥谷忘反(3)上下一白(4)及下船11.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急湍甚箭/人之所欲莫甚于生B.百叫无绝/以为妙绝c.余强饮三大白/项为之强D.问其姓氏/其真无马邪1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文:(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译文:13.填空和简答。

(5分)(1)甲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山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乙文中“雾凇沆砀……舟舯中人两三粒而已”几句意境优美。

有人依此作T一幅画,请你为这幅画加个标题:。

(1分)(3)甲乙两文画线句都写环境的幽静,但艺术手法不同,请简析。

(2分)(二)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与朱元思书南朝梁·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注释]风烟:指烟雾。

共色:同样的颜色。

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

许: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独绝:独一无二,绝,到极点。

缥:青白色。

千丈见底:—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急湍:急流的水。

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的形势,争着向上。

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

相鸣:相向和鸣。

戾天:到天上;戾,至。

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经纶:筹画、治理。

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

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

上,在上,名词作状语。

犹:如同。

交映:互相掩映。

见:同“现”,显现,显露。

相关试题及答案1.直接描写富春江江流清澈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侧面描写富春江江流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文中写“水异”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写听觉感受的句子: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陶冶净化心灵的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对这里的山水的总的评价,试根据作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奇”在何处?水“异”在何处?[答]山奇在“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句中连用“负、竟、轩、邈、争、指”等字,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写活了,似乎仍在生成变化中,其次写山中各种声音,简直是一只自然交响曲,使人感到山间处处勃发生机。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原文及翻译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原文及翻译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原文及翻译与朱元思书南朝梁·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注释 ]风烟:指烟雾。

共色:同样的颜色。

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

许:表约数,相当于“光景” ,“左右”。

独绝:独一无二,绝,到极点。

缥:青白色。

千丈见底:—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急湍:急流的水。

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负势竞上:“高山”凭依 (高峻的 )的形势,争着向上。

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

相鸣:相向和鸣。

戾天:到天上;戾,至。

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经纶:筹画、治理。

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

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

上,在上,名词作状语。

犹:如同。

交映:互相掩映。

见:同“现”,显现,显露。

相关试题及答案1.直接描写富春江江流清澈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侧面描写富春江江流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文中写“水异”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写听觉感受的句子: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陶冶净化心灵的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对这里的山水的总的评价,试根据作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奇”在何处?水“异”在何处?[ 答] 山奇在“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共五则)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共五则)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共五则)第一篇: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鸟鱼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正值青春期的我们有着积极进取的心态,有着勇于拼搏的豪情。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句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C.从流飘荡,任意东西D.争高直指,千百成峰2.下列句中加点字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D.风烟俱净,天山共色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水皆缥碧()②互相轩邈()③好鸟相鸣()④经纶世务者()4.简答。

①描写富春山全貌的句子是:②用夸张手法写水的清澈、透明的句子是:③用比喻的手法写水的动态美的句子是:④含蓄表现作者鄙弃名利思想感情的句子是:5.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A.本文生动简洁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欲的心态。

B.第①段是总写,巧妙地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于一体,为全文奠定了宁静淡泊的基调。

C.第②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地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充了富春江的特色。

D.第③段先描写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的景象。

答案:1.A2.C3.①青白色②高;远③美丽④筹划、治理4.①奇山异,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③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5.D与朱元思书读后感(二)本文是吴均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与朱元思书》虽名为“书”,从内容上看则是一篇典型的山水记。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15篇)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15篇)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15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帮助到我们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1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窥谷忘反B.猛浪若奔/奔走相告C.自富阳至桐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D.猿则百叫无绝/绝巘多生怪柏小题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分)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小题3: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 ,”的景色特点;饱览富春江绮丽风光,作者发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含蓄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3分)(前两个空用原文的话回答)小题4:下面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文按照先总后分的结构组材,第二段写水,第三段重在写山。

B.本文第二段最后一句和《三峡》中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在表达效果上不同之处是:《三峡》运用准确的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具体突出了水流湍急的特点,而本文则运用比喻和对偶的手法形象地表现水流之急。

C.“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是从正面描写水的清澈见底。

D.第三段主要从山势险峻、山中音响、游者感受和树形山色四方面表现富春江沿岸的“奇”。

参考答案:小题1:A小题1:(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互相竞赛,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25篇(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

《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25篇(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

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截至2020年)【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尖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竟上,互相轩逸: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冷泠作响;好乌相鸣。

嚶嚶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乙】宜都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

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

而两岸高山重峰,非日中夜半,不见目月,绝壁或干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

林木高茂,略尽冬春。

继鸣至清,山谷传响,冷冷不绝。

”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宜都记》节选)[注释] 冬春:形容;形体和状态。

多所像类: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互相轩邈(高)B.鸢飞庚天者(代词。

……的人)C.其石采色形容(通“彩”,颜色)D.而两岸高山重嶂(连词,不译)1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狙绝”统领全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描摹,脉络分明。

B.[乙]文中作者描写了长江三峡中长达百多里的西陵峡的壮观最象。

C. [甲] [乙]两文内容上均写景,但两文的文体去不相同:文为“书”,一文为“记”。

D. [甲][乙]两文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通过分别描摹富春江、长江两岸的峡谷套观,寄托了作者厌倦官场政务,纵情山水的高雅志趣。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4.[甲][乙]两文都属于写景美文,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请从[乙]文中找出侧面烘托的句子加以赏析。

(2分)【参考译文】《宜都记》里说:"从黄牛滩向东进入西陵峡,到西陵峡的出口一百里左右,山水曲曲折折,两岸山脉高峻、重重叠叠,不是日中,看不见太阳;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

2024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18_与朱元思书

2024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18_与朱元思书

专题18 与朱元思书(2023·四川成都·统考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猛浪若奔.奔:奔跑B.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C.蒙络.摇缀络:缠绕D.心乐.之乐:以⋯⋯为乐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蝉则.千转不穷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B.乃记之.而去吾妻之.美我者C.相与步于.中庭此所谓战胜于.朝廷D.潭西南而.望学而.不思则罔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A.日光下,潭水清澈,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去。

B.日光下,潭水清澈,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又轻快地向远处游去。

C.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去。

D.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又轻快地向远处游去。

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

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

合作探究 品味鉴赏 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并概括 本文的内容。
1、富春江的景色: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2、描写异水 3、描写奇山


合作探究 品味鉴赏
文章是如何抓住“异”和“奇”两字来写水 和山的水色 ? —— 缥碧 夸张、正面描写
静(清) 水态—— 动(急)
夸张、侧面描写 夸张、比喻
异水
奇山
山势—— 高山寒树 (秀丽、高峻) 比拟 轩邈成峰 以动写静 山声—— 水激 鸟鸣 (幽静) 对偶 以声衬静 蝉转 猿叫 山色—— 横柯上蔽 (林茂荫浓) 疏条交映
yù n

piāo dà ng fù shì Xuān miǎo

líng

yīng
飘 荡
负势
轩 邈
kuī gǔ
piǎo bì héng kē


缥 碧
横 柯 窥 谷
yuān hè míng lì tiān xī xīn jīng lún

和鸣 戾天
息心
经纶
千转( zhuǎn )不穷 急湍( tuān )嘤 ( yīng)嘤成韵
相同之处:
内容: 写水都提到了水大浪急,写山都突出了山 势高峻,其中也都提到了密林、泉水、猿 啼…… 表达方式: 都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突出描写了 山水的景色。 表达情感:
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和热爱之情。
不同之处:
内容: 《三峡》在写景方面突出了四时的变化;写 山时,还突出了山的连绵不断。 体裁: 《三峡》是散文,而《与朱元思书》是骈 体文。 写作目的: 《三峡》主要是为了客观地介绍地理知识, 而《与朱元思书》则突出了对大自然的赞赏, 而且写出了作者的内心感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心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乙】崇桢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潮。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争挐①一小舟,拥毳②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④,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而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⑤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陶庵梦忆》)【注】①挐:撑(船)。

②毳(cuì)衣:毛皮的衣服。

③凇:水气凝成的冰花。

沆砀(hàng dàng ):天上的白气。

④芥:比喻细微,微小。

⑤①白:酒杯。

1.解释选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4分)(1)互相轩邈 (2)窥谷忘反(3)上下一白 (4)及下船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急湍甚箭/人之所欲莫甚于生B.百叫无绝/以为妙绝c.余强饮三大白/项为之强 D.问其姓氏/其真无马邪3.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文:(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译文:4.填空和简答。

(5分)(1)甲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山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乙文中“雾凇沆砀……舟舯中人两三粒而已”几句意境优美。

有人依此作T一幅画,请你为这幅画加个标题:。

(1分)(3)甲乙两文画线句都写环境的幽静,但艺术手法不同,请简析。

(2分)【答案】1.(4分)(1)比高 (2)看到(3)全,部(4)到,等到每空1分。

2.(2分)A3.(4分)(1)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一样。

(2分,每小句1分)(2)潮中怎么还能有这样的人!(2分)“焉”1分,解释为“哪里”也算对;语义连贯1分。

4.(5分)(1)厌弃尘俗,向往自然。

(2分)“向往自然”写成“寄情山水”也算对。

(2)示例:湖山夜雪(1分)写成“湖中赏雪图”、“雪夜赏西湖”、“湖心亭看雪”等也算对。

(3)甲文以声音衬托幽静(以闹写静),乙文文字简练,直接写静。

(2分)每点l分。

甲文写成“以动衬静”也算对。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

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

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

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

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

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

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拉着我一同喝酒。

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

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

我走上自己船的时候,替我驾船的人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文言文比较阅读练习121与朱元思书一、阅读下面两文,完成1—7题。

(26分)[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月谢病⑴,还觅薜萝⑵。

梅溪⑶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⑷,孤峰限日⑸,幽岫⑹含云,深溪蓄翠。

蝉吟鹤唳⑺,水向猿啼,英英⑻相杂,绵绵⑼成韵。

既素重⑽幽居,遂葺宇⑾其上,幸富菊花,遍饶竹实⑿。

山谷所资,于斯⒀已办⒁,仁智所乐⒂,岂徒语哉?(《与顾章书》吴均)【注】⑴谢病:因病而自请退职。

⑵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

薜,萝,都是植物名。

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

”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

⑶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

⑷森壁争霞:阴森陡峭的峭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

⑸限日:遮挡住阳光。

⑹幽岫:幽深的山穴。

⑺唳:鸣叫。

⑻英英:形容声音和谐动听。

⑼绵绵:形容声调悠长。

⑽重:这里是向往的意思。

⑾葺宇:建屋舍。

葺,修建。

⑿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幸好菊花、竹实很多。

富,充裕。

偏,特别。

饶,丰富,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

菊花、竹实,都是隐士所食之物。

⒀于斯:在这儿,指石门山。

⒁办,具备。

⒂仁智之乐:意思是,佳山秀水为仁人智士所喜爱。

《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猛浪若奔() (2)猿则百叫无绝()(3)窥谷忘反()(4)岂徒语哉()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3.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文中都有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

甲文是(甲文该句同时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山的什么特点?);乙文是。

(4分) 4.甲文中有一句与柳宗元《小石潭记》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意思相近,请写出来,并说说这些句子在写法上有什么妙处。

(4分)5.乙文中体现了“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一旨趣的句子是。

(2分)6.两文中都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7.这两篇山水小品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4分)参考答案:1.(4分)(1)飞奔的马 (2)停 (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⑷空(各占1分)2.(4分)(1)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2) 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在这里都已具备。

3.甲文句子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甲文该句同时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突出了山的峻峭。

乙文句子是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4.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这些句子都是从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同时也写出了鱼的可爱,让人流连忘返。

5.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6.一方面衬托山谷的幽静,一方面奏响一支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无限神往。

7.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的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乙文:《与顾章书》译文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

在梅溪山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那阴森陡峭的崖壁,争着沐浴朝夕的霞光,拔地而起的孤峰,遮挡住了天上的日光,山洞幽暗,衔着朵朵白云,溪水深深,呈现出翠绿的颜色。

蝉儿吟唱,白鹤啼叫,水声淙淙,猿猴哀鸣,这些声音在一起,是那么的和谐、动听,奏成了连续不断的天籁音韵。

我既然一向向往隐居,于是就在山上盖了间房屋。

有幸有各式各样的的菊花,遍地长满的竹实,都是山里隐居生活所需要的东西,在这里都已齐备。

《论语》上所说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难道是一句空话!《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练习一.对比阅读《答谢中书书》与《与朱元思书》,回答1-5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1解释加点的词。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有时见日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D、横柯上蔽负势竞上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什么?5.【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 B 2.(1)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2)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4.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10、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实是/欲界之仙都B.蝉/则千转不穷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D.水/皆缥碧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消散)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跑)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通“返”)12、甲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乙文中总领下文写景的句子是“”。

(2分)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14、甲乙两文都是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的热爱之情。

但两文的思想格调不尽一样,甲文全篇充满乐观情趣,而乙文则暗含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厌弃之情,从文中“”即可看出。

(参考答案]10、(2分)C 11、(2分)B 12、(2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13、(4分)(1)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准确译出“颓”、“沉鳞”,语句通顺)(2)(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往东或往西。

(准确译出“从”、“东西”,语句通顺)14、(3分)山水自然;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文: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

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

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

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歇,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二.对比阅读《三峡》与《与朱元思书》,回答6-11题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