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青少年的定义
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研究综述
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研究综述青少年犯罪是指年龄在13岁到18岁之间的青少年在行为上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青少年犯罪问题常常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它对青少年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以及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都产生着负面影响。
本文将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综述,并探讨相关研究的发现。
一、个体因素:1.家庭背景:研究发现,家庭因素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良的家庭环境、缺乏父母监护和教养、亲子关系紧张以及家庭暴力等都可能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2.个体心理因素: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也与犯罪有关。
研究发现,缺乏自控能力、冲动、自我中心、依赖他人、对权威不敬、过度自信等个体心理因素会增加青少年犯罪的风险。
3.学业问题:学业不佳和辍学是青少年犯罪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缺乏学习动力、不良的学校环境和缺乏适应能力等因素与青少年犯罪有关。
二、社会环境因素:1.同伴影响:同伴关系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社会环境因素。
研究发现,与犯罪青少年为伍会导致青少年参与犯罪活动,尤其是在迷信、贩毒和暴力犯罪方面。
2.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经济地位也与青少年犯罪有关。
研究表明,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青少年更容易参与犯罪活动。
3.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也与青少年犯罪有关。
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混乱可能加剧了青少年的迷茫和犯罪倾向。
三、预防和干预措施:1.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加强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2.提供良好学习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青少年提高学业成绩和学习动力,从而降低犯罪风险。
3.加强社会支持:提供适当的社会支持,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问题、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并避免犯罪。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其原因涉及个体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加强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加强社会支持等措施都对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探索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工作心得:青少年犯罪的概念和特点
工作心得:青少年犯罪的概念和特点201X年1月至4月份,吴某等六人在XX省XX县持烟刀、改装的射钉枪等工具连续作案,抢劫老虎机(即投币游戏机)33起。
该六人中年龄最大的25岁,系吴某所雇司机;其余五人中吴某20岁,另四人均17岁,其中有三人系在校学生,且有一人父母离异,与父亲、祖父母一起生活。
经调查了解,除司机外,吴某五人系从小熟识、一起长大的朋友,且他们从小就喜欢玩老虎机,在玩老虎机上面花了不少钱。
吴某少年时期曾因将父亲给他让其帮奶奶治病买药的钱用于打老虎机而遭到父亲一顿毒打,从那后便对老虎机心生愤恨,但又瘾深难戒,所以,后来便产生抢劫老虎机倒钱、卖钱,并用所得钱款继续打老虎机的念头,于是便邀集、组织了其他五人实施了上述犯罪。
后该六人分别被判处四年至十五年的徒刑,并被判处罚金。
该案虽已诉讼终结,但类似于本案情形的青少年犯罪却在持续不断的发生,所以,有必要对青少年犯罪预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一、青少年犯罪的概念及特点在犯罪学中,青少年指的是年龄在14周岁至25周岁之间的人,这个概念包含青年和少年两个年龄段的人群,兼跨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两个年龄区域。
青少年犯罪指的即是年龄在14周岁至25周岁之间的人的犯罪。
据国家青少年犯罪研究所统计,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占犯罪人总数的40%-50%,显然,其已成为刑事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少年犯罪是与中年犯罪、老年犯罪相对而言的,主要是从其年龄差异即成熟程度作以区别,与其他年龄段人犯罪相比,其有以下显著特点:(一)犯罪类型以侵财类犯罪为主青少年犯罪一般犯罪动机单一,多以非法侵占他人财物为目的,其犯罪类型多及集中在抢劫、抢夺、盗窃等罪名。
在越是经济落后的地方,这种表现越明显。
(二)犯罪手段以暴力型手段为主青少年人因心智发展尚未成熟,拉帮结派、逞凶斗狠的青春期个性很突出,故其在实施犯罪过程中或直接实施暴力,或遭遇反抗时使用暴力,且不计后果,往往造成被害人财毁人亡。
(三)犯罪形式以共同犯罪为主亲少年人因思想不成熟,社会经验少,作案时心理压力大,担心被害人反抗,所以大多系多人一起参与,甚至形成作案团伙。
青少年犯罪的社会调查报告
青少年犯罪的社会调查报告引言:青少年犯罪在当今社会成为了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本报告对青少年犯罪进行了广泛调查和研究,旨在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背景:青少年犯罪是指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在法律上犯下的违法犯罪行为。
随着社会变革和家庭结构发生变化,青少年犯罪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势头愈发强劲。
社会影响:青少年犯罪对社会和个人造成了重大负面影响。
首先,它破坏了社会秩序和安全,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巨大威胁。
其次,青少年犯罪可能导致加害者和受害者的心理创伤和身体伤害,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此外,社会对青少年犯罪的普遍关注也增加了社会的负担和压力。
原因分析:青少年犯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因素:贫困、失业、社会不公平等社会问题导致了资源分配不均,使一些青少年陷入困境,产生犯罪的倾向。
2. 家庭因素:家庭结构破裂、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暴力等问题使得青少年缺乏正确的伦理道德教育和家庭支持,易受外界负面影响。
3. 学校因素:学业压力大、校园欺凌等问题造成了心理问题,使一些青少年寻求其他方式来释放压力和表达自己。
解决方法:为了有效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社会层面:加强社会的资源分配公平性,改善社会环境,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给贫困和困境中的青少年。
2. 家庭层面:加强家庭教育,提高父母的教育意识和能力,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青少年提供稳定和温暖的成长环境。
3. 学校层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帮助青少年认识并处理自身的情绪问题。
4. 政府层面:建立针对青少年犯罪的法律和政策,加强对青少年的关爱与帮助,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培训机会。
结论: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社会、家庭、学校和政府的合力,我们有信心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和有益的成长环境。
针对青少年犯罪的调查报告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也有重要影响。社会不公、贫富差距过大、就业机会不足 等问题可能导致青少年失去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03
青少年犯罪现状及问题
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类型
暴力犯罪
青少年暴力犯罪的主要形式包括校园暴力、街头 斗殴、抢劫、杀人等。
财产犯罪
如盗窃、诈骗等,青少年可能出于对物质的追求 或虚荣心而犯罪。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次研究样本量有限,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和局 限性。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和社会背 景,提出更加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少年犯罪情况 未进行深入探讨。
未来,青少年犯罪问题仍然需要全社会的高度关 注和共同努力。建议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等各 方面的合作,共同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更加健康、 和谐的社会环境
06
针对青少年犯罪的对策建议
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关爱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长应当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关注孩子的心理需 求,避免产生家庭暴力或冷漠对待。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家长应当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培养孩子诚实、尊重 、责任等良好品质,避免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
加强家庭教育和监管
家长应当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和陪伴,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避免孩子接触不良信息和行为。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家庭中父母离异、缺乏关爱、过度溺爱等问题都会导致 青少年产生不良行为。
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影响。贫富差 距、就业难等问题导致青少年产生焦虑和失落感,容易 引发犯罪行为。
个人因素
青少年自身的问题也是犯罪的重要原因。个人性格的缺 陷、心理问题、价值观扭曲等都会导致青少年产生犯罪 行为。
青少年犯罪的六大特征
青少年犯罪的六大特征青少年犯罪是指年龄在10岁到18岁之间的未成年人参与的犯罪行为。
青少年犯罪的特征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六大特征。
首先,青少年犯罪往往具有冲动性。
青少年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自己的冲动难以控制。
这就导致他们在面临冲突或挑战时,往往会选择使用暴力或其他违法手段来解决问题。
其次,青少年犯罪常常伴随着行为问题的存在。
青少年犯罪者通常表现出攻击性、反社会行为、违反规则等问题。
他们可能会经常违反学校纪律,对老师和同学进行恶意欺负,或者在家庭中表现出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第三,青少年犯罪往往与家庭背景有关。
研究表明,青少年犯罪者往往来自不稳定的家庭环境。
他们可能经历过家庭暴力、父母离异、缺乏家庭监督等问题。
这些因素导致他们在寻求关爱和安全感时,常常选择错误的途径。
第四,青少年犯罪往往与同伴影响有关。
青少年处于同伴关系的重要时期,他们往往受到同伴的影响。
如果他们的同伴也有犯罪行为,那么他们更容易受到诱导,加入到犯罪行为中。
第五,青少年犯罪常常与教育问题有关。
青少年犯罪者通常在学业上表现不佳,他们可能有辍学、逃课等问题。
教育的缺失使得他们无法正确判断和处理问题,从而诱发犯罪行为。
最后,青少年犯罪与社会问题有关。
社会问题,如贫困、失业、社会不公正等,对青少年犯罪起到一定的促发作用。
这些问题使得青少年感到无望和绝望,进而选择犯罪作为发泄的途径。
总而言之,青少年犯罪具有冲动性、行为问题、家庭背景、同伴影响、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等六大特征。
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处理青少年犯罪问题。
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提供更好的教育、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以帮助青少年远离犯罪,健康成长。
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趋势
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趋势青少年犯罪是指十八岁以下的人在法律面前犯下的违法行为。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
首先,青少年犯罪案件数量逐年增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青少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诱惑和压力,使得一些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同时,人口数量增加也意味着潜在的犯罪人口增加,导致青少年犯罪案件的发展趋势上升。
其次,青少年犯罪呈现出年龄低龄化的趋势。
过去,青少年犯罪主要集中在14-18岁的年龄段,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10岁以下就涉足犯罪活动。
这一趋势的出现可能与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环境的变化、个人心理问题等因素有关。
再次,青少年犯罪呈现出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设备的使用,青少年犯罪在网络空间中的活动也日益增多。
他们可能通过网络进行赌博、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等违法行为,这给社会治安带来了新的挑战。
此外,青少年犯罪在性质上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以前,青少年犯罪主要涉及盗窃、打架斗殴等传统的违法行为,而现在青少年犯罪更多地涉及到贩毒、抢劫、敲诈勒索等严重犯罪行为。
犯罪手段的多样化对警方和司法部门的打击和打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青少年犯罪呈现出城市化的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的一些社会问题如失业、贫困、家庭不和谐等问题加剧,为青少年犯罪的滋生创造了条件。
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青少年犯罪案件相对较少。
因此,城市中的青少年犯罪问题应引起更多的关注。
总之,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趋势是多方面的,包括案件数量增加、年龄低龄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性质多元化以及城市化等。
对于这些趋势,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关怀,同时加强法律和社会治安管理,以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犯罪青少年的定义讲课讲稿
青少年犯罪在中国大陆尚不是严格法律意义上的概念,而是犯罪学研究中及现实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青少年犯罪泛指青少年这一特殊主体所实施的犯罪,亦即主体由儿童向成年过渡这个特定年龄段(一般指进入青春期及青春期结束),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实施的各种犯罪的统称。
中国的青少年犯罪主要是指已年满十四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的人触犯了刑事法律而应受到法律规定处罚的行为。
按照中国法律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已满十八周岁的为成年人。
故青少年犯罪既包括未成年人中的少年犯罪(已满十四周岁至未满十八周岁),也包括成年人中的青年犯罪(已满十八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
但中国的少年司法制度主要是办理已满十四周岁至不满十八周岁的少年刑事案件的法律和制度,其中包括立案、侦查、强制措施、检控、审理、判处刑罚、矫正与康复等。
(资料来源: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来源:人民网狭义的青少年犯罪主要强调对青少年犯罪的界定以刑法为依据;围绕青少年立法工作、法律实施以及法律发展的需要;在区别青少年犯罪与其他年龄段者犯罪的前提下提出的。
即法律规定的具有特定年龄的青少年所实施的危害社会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青少年的年龄应当是指年满14周岁到25周岁以下的人。
邵道生在1987 年也提出: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指的是年龄从14岁(包括14 岁)到25 岁(包括25 岁)以下的青少年有社会危害性的、刑事违法性的和应受刑罚性的反社会行为。
这种狭义说的主张者大多是具有刑法学背景的学者。
狭义说在一定的领域有着一定的合理性,给刑法的定罪量刑提供了可借鉴的蓝本,防止任意滥用司法权利,从而有利于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利。
广义的青少年犯罪主张广义说的学者认为,对于青少年犯罪概念中“青少年”和“犯罪”的内涵和外延不能仅仅停留在法律层面上。
青少年犯罪不但是法律问题,它与犯罪学、社会学的研究也是分不开的。
应该把青少年犯罪的界定从刑事法律上扩大到社会学意义上。
广义的青少年犯罪不仅包括狭义的青少年犯罪概念,而且还包括青少年所特有的犯罪概念,即有些行为如果是成年人实施的不认为是犯罪,如果是青少年实施的则认为是犯罪。
犯罪青少年的定义
青少年犯罪在中国大陆尚不是严格法律意义上的概念,而是犯罪学研究中及现实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青少年犯罪泛指青少年这一特殊主体所实施的犯罪,亦即主体由儿童向成年过渡这个特定年龄段(一般指进入青春期及青春期结束),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实施的各种犯罪的统称。
中国的青少年犯罪主要是指已年满十四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的人触犯了刑事法律而应受到法律规定处罚的行为。
按照中国法律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已满十八周岁的为成年人。
故青少年犯罪既包括未成年人中的少年犯罪(已满十四周岁至未满十八周岁),也包括成年人中的青年犯罪(已满十八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
但中国的少年司法制度主要是办理已满十四周岁至不满十八周岁的少年刑事案件的法律和制度,其中包括立案、侦查、强制措施、检控、审理、判处刑罚、矫正与康复等。
(资料来源: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来源:人民网一、词义(辞典及百科全书的定义)《教育大辞书》将「青年期」(adolescence)定义为:生理学上常将青年期界定为于青春期(puberty)与成熟之间的时期;具体言之,当个体出现第一性征zheng及第二性征时,即为青年期的起点。
唯个人出现性征的时间有很大的差异,有的早在九、十岁即开始,有的则延至十四、十五岁才出现。
此外,男女生出现性征的时间亦有差别。
青年期的个体在躯体、情绪和认知发展方面皆有很大的变化(王文科,2000)。
《张氏心理学辞典》将「青年期,青少年期」(adolescence)定义为:指由青春期开始到身心渐臻于成熟的发展阶段;女性约自12岁到21岁之间,男性约自13岁到22岁之间。
准此,儿童期后到成年期之间的一段大约十年期间称为青年期。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将「青少年期」(adolescence)定义为:指发展的一个时期,青春发动期的开始标示着它的开始,生理上或心理上达到成熟则标示了它的结束。
应该指出的是,此一名词并不似表面看来那么精确,因为无论是青春发动期的开始还是成熟的达到,实际上都不可能加以定义或予以详细的界定(Reber, 1995)。
关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完整
关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完整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引言: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且复杂的社会问题,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根源和成因,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本文将对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分析。
1. 青少年犯罪的定义和特征青少年犯罪是指年龄在18岁以下的青少年参与的违反国家刑法的犯罪行为。
青少年犯罪在性质和动机上与成年人犯罪有一定的差异。
青少年犯罪案件通常涉及的犯罪类型包括盗窃、抢劫、敲诈勒索、强奸、伤害、贩毒等。
2. 青少年犯罪的根源及成因2.1 家庭因素家庭环境是塑造青少年行为和价值观的重要社会化环境。
研究表明,家庭不稳定、家庭关系紧张、父母缺失、亲子关系紊乱等因素与青少年犯罪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缺少家庭教育和监管、缺乏家庭支持和情感凝聚力也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
2.2 学校因素学校是青少年的主要社会环境之一,学校的教育质量、组织管理、师生关系等因素对青少年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学业压力、学校暴力、欺凌等学校问题可能导致青少年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参与犯罪活动。
2.3 社会因素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社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发生也起着重要作用。
贫困、社会不公平、失业率上升、社会价值观的蔓延以及犯罪行为的呈现和宣扬都会对青少年的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3. 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预防与干预措施3.1 家庭教育和家庭支持通过加强父母子女沟通、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加强青少年的家庭支持,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自尊心和归属感,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3.2 学校教育和校园安全学校要加强校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供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防止学生参与犯罪行为。
3.3 社会环境建设和法律意识教育加强社会的公共安全意识,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通过加强社会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树立法律意识,明确社会规范,增强抵制犯罪的能力。
4. 国家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对青少年犯罪问题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来加强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干预。
青少年犯罪对社会的影响与应对之策
青少年犯罪对社会的影响与应对之策青少年犯罪是指未满18岁的人在法律上所犯的违法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教育环境的变化,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突出,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青少年犯罪对社会的影响和应对之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青少年犯罪对社会的影响1.社会安全问题青少年犯罪活动的增加导致社会安全状况恶化。
他们可能从事盗窃、抢劫、贩卖毒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给社会带来财产损失和人身安全威胁。
2.社会治安局势的恶化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增加,会导致社会治安问题日益严重。
犯罪活动频发的话,不仅会引发公众的恐慌和不安,还可能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3.挫伤社会道德青少年作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行为举止直接影响着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增加,势必会对社会道德产生负面影响,逐渐蚕食社会的底线和道德底线。
4.教育环境的恶化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出现,也反映出当前教育环境的种种问题。
不良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缺失等因素使得一部分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对教育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二、应对之策1.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塑造一个人品格的关键环节。
针对青少年犯罪问题,家庭教育必须得到重视和加强。
家长应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2.加强学校教育学校作为青少年的重要教育场所,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该注重青少年道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和引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过开展各类道德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远离犯罪。
3.加强社会监督社会对青少年犯罪问题应该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加大打击力度,提高犯罪成本。
同时,也要关注帮助犯罪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及时开展社会矫治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重塑人生。
4.建立多元化的犯罪预防机制针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社会和国家还需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犯罪预防机制。
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严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青少年的关爱与帮助,提供多元化的成长和教育机会。
青少年犯罪主要是依据人的生理年龄所作的犯罪类别
青少年犯罪主要是依据人的生理年龄所作的犯罪类别青少年犯罪划分。
在我国有关的法律文件中,对“青少年”的概念未予明确的界定。
就其词义而言,“青少年”即指青年与少年的合称,“青年”是指人从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年龄段,“少年”指人从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年龄段。
理论界对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指从刑事法学观点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概念所下的定义。
它一般是指14—25岁年龄段的人所实施的依法应当受刑事处罚的行为。
它以我国开始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14岁为起点。
广义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从犯罪学的角度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所下的定义。
有学者认为,它是指6—25岁年龄段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触犯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和违反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
这种定义,是从犯罪预防的角度,将矫治的行为扩大到违法行为和不良行为(不道德行为或可能引起犯罪的行为),并将这个年龄段的下限予以降低。
对这个下限存有不同意见。
有学者提出,应当定在10岁比较合适。
其理由在于,从实证的角度,青少年犯罪人口中一般从10—12岁开始有劣迹,13、14岁开始走向社会进行违法犯罪,14—17岁进入犯罪的第一个高峰期。
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犯罪研究。
故而指出,青少年犯罪是指10至25岁的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笔者对此予以赞同。
这一概念包括了未满18周岁的少年犯罪和已满18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年犯罪。
前者和刑法上规定的“未成年犯罪”的范围应该是一致的,只不过“未成年犯罪”是一个准确的法律概念,而“少年犯罪”则是一个宽泛的社会学、犯罪学概念;后者的“青年犯罪”也指年轻的成年犯。
编辑本段特点犯罪是一个社会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有人类学家曾尖锐地指出:“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一个文明趋向于更高,或许还是更有价值的目标时,社会性越轨(犯罪)的可能就越大。
”“任何一个国家既然以现代化为自己的社会目标,不管其社会个性如何,恐怕均不能幸免现代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青少年犯罪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青少年犯罪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不断呈现出增多的趋势,引起了广泛关注。
犯罪行为不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同时也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犯罪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一、青少年犯罪的定义及现状青少年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在法律上犯下的违法行为。
根据统计,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数量呈上升趋势。
这些犯罪行为具体包括盗窃、抢劫、故意伤害、性侵犯等,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二、青少年犯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青少年犯罪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常常成为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诱因。
例如,家庭暴力、亲子关系紧张、父母长期缺席等问题都可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其次,社会和同伴压力也是促使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青少年往往面临着团体压力和同伴影响,缺乏对个人行为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力。
一些负面的同伴关系,例如加入犯罪团伙、模仿他人犯罪等,容易导致他们参与违法行为。
此外,心理问题也是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
心理障碍、情绪不稳定以及自我认同困惑等问题,容易使青少年陷入对社会、他人和自身产生敌意的状态,从而产生犯罪倾向。
三、心理健康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是否参与犯罪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心理健康问题会增加青少年参与犯罪的风险。
例如,抑郁症患者常常缺乏积极应对问题的能力,对周围环境存在较强的敌意,因此更容易受到犯罪行为的引诱。
另一方面,犯罪行为本身会进一步损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它会加重青少年的自我认同问题,增加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保护与干预为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行为,保护和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家庭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父母应关注家庭教育,建立积极健康的亲子关系,提供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
其次,学校和社会也应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帮助咨询等服务。
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概念
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概念
在犯罪学中,青少年一般是指已满十四周岁而不满二十五周岁的人[1]。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初步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但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而已满十八周岁,未满二十五周岁的人则属于青年范畴,他们的是非观较之未成年人已大大成熟,但仍处于不稳定状态,需要进一步加以巩固。
暴力犯罪,是指行为人以暴力或者以暴力胁迫为手段,非法侵犯他人人身或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犯罪行为[2]。
这里所说的使用暴力手段,既可以通过器械、武器、爆炸物等,也可以借助于犯罪人本身的体力。
青少年暴力犯罪,是指已年满十四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的自然人以暴力或者以暴力胁迫为手段,非法侵犯他人人身或非法占有他人财产而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已满十八周岁的为成年人。
故青少年暴力犯罪既包括未成年人中的少年(已满十四周岁至未满十八周岁)犯罪,也包括成年人中的青年(已满十八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犯罪。
当前青少年暴力犯罪主要集中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等典型暴力犯罪。
此外,放火、爆炸、绑架、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其他凭借暴力手段实施的犯罪,在青少年暴力犯罪中也占相当比例[3]。
社会学: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
社会学: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犯罪现象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青少年犯罪的人数逐年递增,涉及的犯罪类型也越来越丰富,这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的压力。
那么,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哪些呢?本文将从社会学角度对青少年犯罪原因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青少年犯罪的背景和社会原因。
一、家庭因素家庭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一些家庭由于家庭纠纷或者父母离婚等原因,导致家庭关系破裂,父母不关心子女,孩子得不到安全感和归属感,这就是家庭造成的缺乏安全感和关爱感而引发的一些问题。
同时,一些家长过于严厉或过于宽松,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困扰。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扭曲,从而对社会产生危害。
二、教育因素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环境。
完善的教育环境是培养良好公民素质的重要基础。
然而,当前我国的教育系统存在着众多的问题。
存在一些学校基础差、设施老化、师资力量不足等方面问题,且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遍布各层次的学校,所以相对的许多学生压力过大,产生挫败、厌学等不良情绪,这些因素也会导致青少年犯罪。
三、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犯罪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道德的缺失、言论自由、思想不稳定、暴力电影电视等作品的大量传播,青少年的心灵承受力相对不足,容易受到外部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容易产生犯罪倾向。
此外,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平等、不公正的现象也会引发社会不满与对抗心态,青少年犯罪也是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
四、心理因素青少年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着其行为。
一些因害怕、落后、封闭、虚荣或变态等原因引起的心理问题,长时间影响下,青少年产生了不正常的心理反应,容易发生犯罪行为。
尤其是一些遭遇不良经历的青少年,可能会对社会抱有愤慨和逆反情绪,由此也会产生犯罪倾向。
总的来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且多方面的,家庭因素、教育因素和社会因素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2000年青少年犯罪案例
2000年青少年犯罪案例摘要:一、青少年犯罪概述1.青少年犯罪定义2.青少年犯罪现状二、2000年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1.案例一a.案件背景b.犯罪原因c.处理结果2.案例二a.案件背景b.犯罪原因c.处理结果3.案例三a.案件背景b.犯罪原因c.处理结果三、青少年犯罪预防措施1.家庭预防2.学校预防3.社会预防四、结论1.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严重性2.全社会共同参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性正文:一、青少年犯罪概述青少年犯罪是指14岁到25岁之间的年轻人所犯下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根据我国相关统计数据,青少年犯罪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2000年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1.案例一a.案件背景:一名16岁的少年因与同学发生争执,冲动之下持刀将对方捅伤,导致重伤。
b.犯罪原因:家庭教育缺失,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管教;学校教育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其性格缺陷。
c.处理结果: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逮捕,因其未满18周岁,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2.案例二a.案件背景:一个18岁的青年因沉迷网络游戏,欠下巨额债务,为筹集赌资,伙同他人实施抢劫。
b.犯罪原因:家庭教育缺失,父母对其上网行为未能有效监管;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其陷入赌博的泥潭。
c.处理结果: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3.案例三a.案件背景:一名15岁的少女因早恋怀孕,害怕被家长责骂,选择在厕所产子,并将婴儿遗弃。
b.犯罪原因:家庭教育不足,缺乏性教育;学校教育缺失,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其早恋行为。
c.处理结果:犯罪嫌疑人因未满18周岁,被判处劳动教养一年,缓刑两年。
三、青少年犯罪预防措施1.家庭预防: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成长,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加强沟通与交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学校预防:学校要加强德育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行为,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
3.社会预防:社会各界要共同关注青少年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减少不良信息的传播,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
2000年青少年犯罪案例
2000年青少年犯罪案例摘要:一、青少年犯罪概述1.青少年犯罪定义2.青少年犯罪现状3.青少年犯罪原因二、2000年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1.案例一a.案件背景b.案件经过c.案件结果2.案例二a.案件背景b.案件经过c.案件结果3.案例三a.案件背景b.案件经过c.案件结果三、青少年犯罪预防措施1.家庭方面2.学校方面3.社会方面四、结论正文:一、青少年犯罪概述青少年犯罪是指18岁以下未成年人实施的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二、2000年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1.案例一a.案件背景:一名16岁的中学生因与同学发生矛盾,心生怨气,将同学打成重伤。
b.案件经过:该学生在放学后约上几名同伴,将同学诱骗至偏僻处,对其进行殴打,导致同学昏迷。
c.案件结果:经过警方调查,将犯罪嫌疑人抓获,依法刑事拘留。
2.案例二a.案件背景:一个14岁的初中生因沉迷网络游戏,欠下巨额债务,为还债盗窃邻居财产。
b.案件经过:该学生在夜晚潜入邻居家中,盗取了现金、首饰等贵重物品。
c.案件结果:警方通过监控录像将犯罪嫌疑人锁定,将其抓获归案,依法处理。
3.案例三a.案件背景:一个17岁的高中生因觉得生活无聊,与朋友共同策划了一起抢劫案。
b.案件经过:两人在放学后拦住一名同学,威胁其交出财物,得手后逃离现场。
c.案件结果:受害同学报警,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将犯罪嫌疑人抓获,依法处理。
三、青少年犯罪预防措施1.家庭方面: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成长,关心他们的心理需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2.学校方面: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
3.社会方面: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权益的行为,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四、结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犯罪在中国大陆尚不是严格法律意义上的概念,而是犯罪学研究中及现
实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青少年犯罪泛指青少年这一特殊主体所实施的犯罪,亦即主体由儿童向成年过渡这个特定
年龄段(一般指进入青春期及青春期结束),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实施的各种犯
罪的统称。
中国的青少年犯罪主要是指已年满十四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的人触犯了刑事法律而
应受到法律规定处罚的行为。
按照中国法律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已满十
八周岁的为成年人。
故青少年犯罪既包括未成年人中的少年犯罪(已满十四周岁至未满十
八周岁),也包括成年人中的青年犯罪(已满十八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
但中国的少年
司法制度主要是办理已满十四周岁至不满十八周岁的少年刑事案件的法律和制度,其中包
括立案、侦查、强制措施、检控、审理、判处刑罚、矫正与康复等。
(资料来源: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
来源:人民网
一、词义(辞典及百科全书的定义)
《教育大辞书》将「青年期」(adolescence)定义为:生理学上常将青年期界定为于青春期(puberty)与成熟之间的时期;具体言之,当个体出现第一性征zheng及第二性征时,即为青年期的起点。
唯个人出现性征的时间有很大的差异,有的早在九、十
岁即开始,有的则延至十四、十五岁才出现。
此外,男女生出现性征的时间亦有差别。
青年期的个体在躯体、情绪和认知发展方面皆有很大的变化(王文科,2000)。
《张氏心理学辞典》将「青年期,青少年期」(adolescence)定义为:指由青春期开始到身心渐臻于成熟的发展阶段;女性约自12岁到21岁之间,男性约自13岁到22
岁之间。
准此,儿童期后到成年期之间的一段大约十年期间称为青年期。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将「青少年期」(adolescence)定义为:
指发展的一个时期,青春发动期的开始标示着它的开始,生理上或心理上达到成熟则
标示了它的结束。
应该指出的是,此一名词并不似表面看来那么精确,因为无论是青
春发动期的开始还是成熟的达到,实际上都不可能加以定义或予以详细的界定(Reber, 1995)。
《社会学辞典》将「青年期」(adolescence)定义为:指生命历程(life course)中
介乎童年和成年之间的阶段,其标志是性征出现,但还未达到完全的成年地位或还未
完全脱离出生或生长的家庭(family of origin or orientation)。
在简单社会里,从童
年向成年的过渡往往用举行通过仪式来表示,或者用男青年的(较少有女青年的)年
龄组来表示。
然而在现代社会里,由于一再强调大众传播媒体所宣扬的青年文化(youth culture,这就使得青春期具有特别的重要性。
在这些社会里,与较传统的社
会相比,青年人必须选择自己的生涯(career)和性伴侣以及他们的一般生活方式(
life style)。
因此,青春期这个教育选择和参加工作的时期,也是生命周期中个人尝詴性行为和休闲行为的一个阶段。
它也可能是一个怀疑既存价值观念的时期,一个反抗
父母的行为模式的时期。
对独立的追求,自觉意识的加强和对自我的把握不定,也可
能导致心理上的危机和心理上的失衡(周业谦、周光淦,1998)。
《大英简明百科》将「青少年期」(adolescence)定义为:青春期(puberty)与成期(adulthood)之间的过渡时期(约十二~二十岁)。
特征是生理方面的改变、性情绪的发展、努力寻求认同、思考模式从具体进展到抽象。
有时视青少年期为一种过渡时
期状态,在这期间他们开始脱离父母独立,但仍欠缺一种明确的社会角色定位。
一般
被视为是一段情绪高涨和充满压力的时期(大英百科公司,2004)。
二、学者的定义
张春兴(2007)认为:青年期(adolescence)系指自个体生理成熟到心理成熟的一段时期,大致自青春期开始的约11~12岁,一直到21~22岁一段时期。
青春(puberty)则是个体身体发展到生理成熟阶段是为青春期;相当于小学高年级到高中的一段时期。
而「青少年」与青春期涵义接近,属于青年期的前半段。
翁宝美(2007)认为:「青少年」是儿童期和成人期之间的过渡。
青年期的年龄下是
以个体性器官的成熟为依据,上限是心智和社会发展成熟为止每个人的发展不一致,所以并无法明确的去界定时间,现在一般是界于11-21岁之间。
Lerner(2002)认为:青少年是第二个十年转折期,在此时期中,个人的生理、心理
与社会特质由儿童转变为成人。
王焕琛、科华葳(1999)综合各家研究,认为青少年期似可以12-18岁称为少年,18-25岁则称为青年。
三、政府及法规的定义
我国《儿童及少年福利法》第2条中规定:「所称少年,指十二岁以上未满十八岁之人。
」
我国《少年事件处理法》第2条规定:「本法称少年者,谓十二岁以上十八岁未满之人。
」
我国青少年事务促进委员会(现更名为行政院社会福利推动委员会青少年事务促进项
目小组)在参考各部会意见,以及对学制、各种相关法律做一整体考虑后,将「12-24岁」定为适切的青少年年龄界定(行政院,2005)。
由于物质与精神需要都只有在社会适应的前提下才能得到较好的满足,因此能否适应社会,对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遇到冲突和挫折时,人们通常能采取适当的策略,调整自身的心理和行为,以适应社会生活。
人类可以通过语言、风俗、法律及社会制度等的控制使自己与社会相适应。
其方式有适合、革新、形式主义、退缩和反抗5种类型。
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当遇到冲突或挫折时,往往通过文饰作用、认同作用、代替作用、投射作用、压抑作用和反向作用等,使个人与社会取得良好的适应。
长期社会适应不良的个体,由于其观念及行为不能为他人所接受,与社会相隔离,久之会产生精神病态。
由于残障的存在或他人的社会偏见,特殊儿童往往会出现社会适应困难,导致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或缺陷。
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特殊教育的重要课题
社会适应
个人为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它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连续而不断改变的相互作用过程。
它有3个基本组成部分:
①个体。
社会适应过程的主体。
②情境。
与个体相互作用,不仅对个体提出了自然的和社会的要求,而且也是个体实现自己需要的来源,人际关系是个体社会适应过程中情境的重要部分。
③改变。
是社会适应的中心环节。
它不仅包括个体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而且也包括个体改变环境使之适合自己的需要。
个体在遇到新情境时,一般有3种基本的适应方式:问题解决,改变环境使之适合个体自身的需要;接受情境,包括个体改变自己的态度、价值观,接受和遵从新情境的社会规范和准则,主动地作出与社会相符的行为;心理防御,个体采用心理防御机制掩盖由新情境的要求和个体需要的矛盾产生的压力和焦虑的来源。
改变环境状况
托尔斯泰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
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
个世界,但没有想改变自己。
”有时候,我们改变不了我们周围的环境,可是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看待周围环境的心态以及目光,到了那个那时候,你会发现其实身边
每一样事物看上去都是那么美好,那么环境不就是已经改变了吗?日本著名演员高仓健开始无时无刻都在想着有朝一日逃离不利于自己发展的环境。
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想法,不仅让他赚不到钱,而且还面临着“下岗”的危机。
为了生计,朋友告诉他努力去适
应这个环境,要想让环境因你而改变是不可能的。
后来,他试着改变自己,让自己的
一切都融入到整个演艺界这个大环境中去,最后,他就像一只湖里的鱼适应了大海的
环境,演艺界由他自由地畅游,成为了国际明星。
挑那星也在其1995年的著作《论社会适应》中阐述了人们对改变环境的渴望。
心理防御机制
个体在生活中习得的某些应付挫折的反应方式。
其目的在于减轻心理矛盾,消除焦虑,更好地适应环境。
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最早提出防御机制的概念。
他认为这是
一种无意识的心理反应,用以防止为社会规范所限制的不能接受或不能直接表达的本
能冲动,并使“自我”与“超我”和外界现实协调起来。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神经症
的发病机制或主要症状是某种防御机制的结果,通过这些机制把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
观念、情感或冲动从意识中排除出去,或转变为精神症状。
常见的和重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
①投射作用,即把自己不能承认的观念、情感或冲动投射给别人或归因于外界事物的
作用。
②升华作用,即把被压抑的无意识冲动,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转变为人们可接受的或
为社会所赞许的活动。
③文饰作用,指一个人为掩饰易被他人取笑的行为去寻找理由为自己辩护;或巧妙地
证明事实上他不能忍受的感情和行为是他所能忍受的。
④倒退作用,指一个人采取倒退到童年或低于现实水平的行为来取得别人的同情和关怀,从而逃避紧张或不满的情境。
⑤移位作用,指在一种情境下是危险的情感或行动转移到另一个比较安全的情境下释放出来。
⑥补偿作用,指个人因心身某个方面有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时,有意识地采取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活动来代偿某种能力缺陷而弥补因失败造成的空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