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教案《独自在家不害怕》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独自在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独自在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独自在家》含反思一、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幼儿能够:•知道独自在家时的危险性•学会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1.2 教学重点•独自在家时的注意事项•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1.3 教学难点•怎样保证幼儿不会在独自在家时发生危险•怎样让幼儿正确应对突发事件1.4 教学时间本节课为一节课时,约30分钟。

二、课程内容2.1 热身老师播放一首安全歌曲,引导孩子们做相应的动作,以增加孩子们注意安全的意识。

2.2 导入老师通过问孩子们是否听说过“独自在家”的经历,以此引导孩子们讨论在独自在家时应如何保护自己。

2.3 正文2.3.1 知识传授•独自在家需要父母的同意和安排•独自在家需要孩子们有强烈的安全意识•遇到陌生人要保持警觉,不要轻易开门•遇到紧急情况要立即联系父母或求助其他可靠人士老师在课堂上用幼儿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并结合图片和场景展示。

2.3.2 实践操作老师配合教案,在教室中设置模拟独自在家的情景,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和实践应对突发事件,比如打电话、发信息和逃生等。

2.4 结束总结课程知识和操作,并提醒孩子们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孩子们知道独自在家时的危险性,学会如何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并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

通过不断实践和反思,可以发现本次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3.1 优点•通过热身环节和实践操作的方式,能够增强孩子们参与程度,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

•在实践中,老师能够对孩子们的情况及时进行发现和引导,帮助孩子们在校内学习到正确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通过结合图片和场景的方式讲解,让孩子们的接受程度更加升级。

3.2 不足与反思•教案的内容有些单一,没有引领孩子们去探索更加详细、深入的安全知识。

•实践环节时间和程度上还需加强,老师只是简单的让孩子们进行模拟操作,并没有丰富教学内容。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引导孩子去思考,使孩子们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提高课程的质量。

独自在家不害怕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独自在家不害怕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独自在家不害怕——大班健康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独自在家时的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幼儿学会与家长沟通,增强家庭关系。

4. 通过活动,增强幼儿对家庭、社会的信任感。

二、活动准备1. 教学PPT:包含独自在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 安全卡片:展示家庭安全标志。

3. 故事书:《小勇士独自在家》。

4. 情景模拟道具:模拟家庭环境。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独自在家时的经历,引导幼儿关注独自在家时的安全问题。

2. 故事分享:《小勇士独自在家》,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独自在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3. 安全知识讲解:借助PPT和safety cards,向幼儿介绍家庭安全标志和独自在家时的安全常识。

4. 分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探讨如何在独自在家时保护自己,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5. 情景模拟:设置模拟家庭环境,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会如何应对突发情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活动拓展1. 家庭作业: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检查家庭安全隐患,共同制定家庭安全计划。

2. 家长沟通:通过群、家访等方式,与家长沟通交流活动内容,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所学的安全知识,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改进活动内容和形式。

3. 幼儿自评:让幼儿评价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鼓励他们分享安全知识和经验。

六、活动步骤2. 安全知识问答:设置一些关于独自在家安全的问题,让幼儿回答,以此检验他们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在独自在家时遇到紧急情况应该如何处理,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七、活动重点1. 培养幼儿在独自在家时的安全意识。

2. 教会幼儿如何处理独自在家时的紧急情况。

3. 引导幼儿学会与家长沟通,增强家庭关系。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独自在家不害怕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独自在家不害怕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独自在家不害怕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独自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增强安全意识。

2.培养幼儿勇敢、独立的品质,克服害怕心理。

3.提高幼儿面对突发情况的自救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独自在家时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救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勇敢、独立的品质,克服害怕心理。

三、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小兔子的故事2.安全标识图片3.视频素材:独自在家时遇到危险的情况及应对方法4.情景模拟道具:手机、门锁、钥匙等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讲述故事《小兔子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小兔子为什么害怕独自在家?它后来是怎么克服害怕的?2.讲解安全知识教师结合故事内容,讲解独自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不随意开门、不接触电器、不玩火等。

教师出示安全标识图片,让幼儿认识各种安全标识,了解其含义。

3.观看视频素材教师播放视频素材,展示独自在家时遇到危险的情况及应对方法,如:遇到陌生人敲门、家里着火等。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遇到这些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应对?4.情景模拟教师设置情景,让幼儿模拟独自在家时遇到危险的情况,如:家里着火、有人敲门等。

教师指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救,如:拨打119报警、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

教师鼓励幼儿勇敢面对独自在家的情况,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

6.课堂小结教师询问幼儿本次课程的学习收获,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课后作业1.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本次课程所学内容,共同讨论如何提高独自在家的安全意识。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份关于独自在家安全的绘画作品,下周带来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通过故事、视频、情景模拟等多种方式,让幼儿掌握了独自在家时的安全知识,提高了自救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培养独立、勇敢的品质。

整体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幼儿表现出害怕、紧张的情绪,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关注和引导。

独自在家不害怕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独自在家不害怕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独自在家不害怕——大班健康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独自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增强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减轻独自在家时的恐惧感。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书《小猪佩奇独自在家》、安全知识卡片、画作《我的家》。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小猪佩奇独自在家》引发幼儿对独自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的思考。

2. 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在独自在家时的经历,引导他们了解独自在家时的注意事项。

3.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模拟独自在家时如何应对陌生人的敲门、电话等。

4. 安全知识卡片游戏:通过卡片游戏,让幼儿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如不给陌生人开门、不随意吃陌生人给的食物等。

5. 画作《我的家》:让幼儿画出自己的家,并在画作上标注家中的安全设施和紧急联系人信息。

四、活动总结与反思1. 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总结独自在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在与陌生人接触时保护自己。

3. 鼓励幼儿在家中熟悉环境,增强自信心。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检查家里的安全隐患,如电器、燃气等。

2. 社区活动:组织家长和幼儿参加社区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幼儿和家长的安全意识。

3. 定期开展类似活动,让幼儿不断巩固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六、活动实施步骤1. 故事引导:教师讲述《小猪佩奇独自在家》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独自在家时可能遇到的情况。

2. 经验分享: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独自在家时的经历,引导他们了解独自在家时的注意事项。

3.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模拟独自在家时如何应对陌生人的敲门、电话等。

4. 安全知识卡片游戏:通过卡片游戏,让幼儿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如不给陌生人开门、不随意吃陌生人给的食物等。

5. 画作《我的家》:让幼儿画出自己的家,并在画作上标注家中的安全设施和紧急联系人信息。

七、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舒适,让幼儿能够放松地参与活动。

大班《独自在家》安全教案及反思

大班《独自在家》安全教案及反思

教案名称:大班《独自在家》安全教案及反思课时:1课时年龄段:5-6岁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在家时的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遇事勇敢、冷静的品质。

3. 引导幼儿学会与家长沟通,增强家庭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1. 认识在家时的安全标志和注意事项。

2. 学会处理突发情况,如火灾、陌生人敲门等。

3. 学会正确拨打紧急电话,如110、120、119等。

4. 学会与家长保持联系,遇到问题及时沟通。

5. 培养幼儿自我反思能力,了解自己在家的表现。

教学过程:一、主题活动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主题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图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独自在家?他做得对不对?为什么?2. 幼儿分享自己在家的经历,引导幼儿认识到在家时的安全重要性。

二、学习安全知识(5分钟)1. 教师讲解在家时的安全标志和注意事项,如不接触危险物品、不玩火等。

2. 教师演示如何处理突发情况,如火灾、陌生人敲门等,引导幼儿学会自我保护。

3. 教师讲解如何正确拨打紧急电话,如110、120、119等,并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

三、情景模拟(5分钟)1. 教师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模拟在家时的安全场景。

2. 引导幼儿学会与家长保持联系,遇到问题及时沟通。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安全知识,让幼儿知道如何在家的环境中保护自己。

2. 教师让幼儿反思自己在家的表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活动,观察幼儿对在家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鼓励他们积极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六、教学活动延伸(5分钟)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时的安全情况,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

2. 社区实践:组织幼儿参观消防队、警察局等,让幼儿了解紧急救援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七、教学活动反思(5分钟)1. 教师反思活动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教学方法是否有效等。

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独自在家教案

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独自在家教案

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独自在家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当自己一个人在家时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引导幼儿学会与陌生人交流和拒绝陌生人的技巧。

二、活动准备:1. 教学课件:独自在家时的安全问题。

2. 教学道具:门铃、电话等。

3. 情景剧角色:家长、陌生人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情景剧演示,让幼儿了解独自在家时可能会遇到的安全问题。

2.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在独自在家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3. 讲解:教师讲解独自在家时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4. 实践: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独自在家时与陌生人交流和拒绝陌生人的情景。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重点内容,强调独自在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独自在家时的安全规则。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独自在家时的安全提示。

3. 社区活动:组织幼儿和家长参加社区举办的独自在家安全知识讲座。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独自在家时的表现,评价教学效果。

3. 教师自我评价: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活动内容:1. 学习安全规则:让幼儿了解当自己一个人在家时,应该遵守的家规,如不随意开门、不接触危险物品等。

2. 陌生人应对:教育幼儿如何识别陌生人,如何拒绝陌生人的邀请和礼物。

七、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独自在家时的安全行为和规则。

2. 情境模拟:通过情境模拟,让幼儿学会在独自在家时如何应对陌生人的方法。

八、教学步骤:1. 讲解安全规则:教师向幼儿讲解独自在家时应该遵守的家规。

2. 讨论陌生人应对策略: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识别和应对陌生人。

3. 情境模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境模拟,让幼儿学会如何应对陌生人的方法。

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独自在家教案

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独自在家教案

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独自在家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当自己在家时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2. 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幼儿坚强、勇敢的品质。

二、活动准备1. 教学课件:独自在家时的安全问题。

2. 故事书:《小猪佩奇独自在家》。

3. 安全知识卡片。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谈论自己在家时的经历,引导幼儿关注独自在家时的安全问题。

2. 故事分享:讲述《小猪佩奇独自在家》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独自在家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 安全知识讲解:通过课件、安全知识卡片等形式,向幼儿讲解独自在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触碰危险物品等。

4. 情景模拟: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独自在家的角色,练习应对陌生人、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总结独自在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进行独自处理事务的练习,如独自开关灯、接电话等。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独自在家时的安全提示,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 家园合作: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独自在家时的安全问题,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独自在家时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幼儿独自在家时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及家园合作的效果。

3. 幼儿自评: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评价自己的表现。

六、活动目标1. 加深幼儿对独自在家时安全知识的记忆。

2. 培养幼儿遇到危险时能正确求助的能力。

3. 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七、活动准备1. 教学课件:独自在家时的安全问题图片。

2. 故事书:《小猪佩奇独自在家》的续集。

3. 安全知识卡片:防火、防电、防溺水等。

八、活动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幼儿对独自在家时安全知识的掌握。

2. 故事分享:讲述《小猪佩奇独自在家》的续集故事,引导幼儿学习遇到危险时正确求助的方法。

大班独自在家安全教案5篇

大班独自在家安全教案5篇

大班独拘束家平安教案5篇>孩子的平安训练形式多种多样,但不管实行哪种形式,都必需将平安训练渗透在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要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协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孩子树立起平安意识。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独拘束家平安教案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大班独拘束家平安教案1设计背景现在的生活中存在的担忧全的因素很多,有时候孩子和家长会忽视一些平安问题,对孩子独拘束家时的平安没有防范意识,这节课就是要告知孩子们在家里玩耍时要留意的和要知道的学问,加强孩子对平安的意识。

活动目标1.知道不能给生疏人开门,懂得在家时的平安常识。

2.知道疼惜自己,培育自我疼惜意识。

3.知道在家里哪些事情是危急的,不行以接触和玩耍。

重点难点培育幼儿的平安常识,让孩子知道不仅在外要留意平安,在家也要有平安意识,熬炼他们面对危急时的自我疼惜力气。

活动预备1.相关的图片及动画片片段。

2.和孩子提前演练人物的角色。

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老师扮演一个生疏人敲门,孩子独拘束家看动画片,这时候敲门声响起...幼:谁呀?教:我是你妈妈的同事王阿姨,这是你妈妈让我带的东西,请你开门好么?幼:我怎么不生疏你呢?老师和幼儿开放一段生动的表演,孩子在迟疑应不应当开门,这时候表演停止。

老师提问:都发生了什么,吓跑伴侣该怎么做呢?幼儿争辩回答,接着开头下一段表演。

生疏人:哎呀,我肚子好疼!可能是吃坏了肚子,小伴侣你能开门让我进去上个厕所么?幼儿:在门洞里向外看是不是真的。

表演结束后老师提问:又发生了什么,小伴侣是怎么做的,假如是你你又会怎么做?你会开门还是想别的方法呢?一起来说说吧!2.观看图片。

教:小伴侣在做什么?幼:在给生疏人开门。

教:这样做对不对?幼:不对!教:再看看这个小伴侣在干什么?幼:它在家玩火。

教:他这样做对么?幼:不对,这样很危急。

3.辨别对错。

老师拿出一些小图片,上面是小伴侣独拘束家时做的一些事情,请小伴侣们来看看他们哪些做的是对的,哪些做的是错的。

大班健康《独自在家》课件教案

大班健康《独自在家》课件教案

大班健康《独自在家》课件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独自在家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2 学会与陌生人交流时的礼貌用语和注意事项。

1.3 培养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应变能力。

1.4 增进亲子关系,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课件:独自在家时的安全提示和注意事项。

2.2 教具:家庭场景图,陌生人图片,电话等。

2.3 家长参与:提前通知家长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家陪同孩子一起完成相关任务。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孩子思考独自在家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3.2 展示课件:逐一展示课件内容,讲解独自在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3.3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孩子扮演独自在家的角色,与他人交流、处理问题。

3.4 家长分享:邀请家长分享他们在孩子独自在家时的经验和注意事项。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庭作业:家长陪同孩子在家进行相关任务,如模拟陌生人敲门等。

4.2 课后反思:鼓励孩子思考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学生自评:孩子根据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5.2 家长评价:家长根据孩子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5.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孩子在课堂表现和课后反思进行评价。

第六章:活动重难点6.1 重点:让孩子了解独自在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6.2 难点:培养孩子与陌生人交流的礼貌用语和注意事项,以及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

第七章:活动步骤7.1 第一步:引入话题,让孩子思考独自在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7.2 第二步:展示课件,讲解独自在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7.3 第三步:情景模拟,让孩子扮演独自在家的角色,与他人交流、处理问题。

7.4 第四步:家长分享,邀请家长分享他们在孩子独自在家时的经验和注意事项。

7.5 第五步:家庭作业,家长陪同孩子在家进行相关任务,如模拟陌生人敲门等。

第八章:教学方法8.1 讲授法:讲解独自在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大班《独自在家》安全教案及反思

大班《独自在家》安全教案及反思

教案名称:大班《独自在家》安全教案及反思课时:1课时教材来源:《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手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独自在家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引导幼儿学会正确处理陌生人敲门、电话等紧急情况。

教学内容:一、活动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独自在家的小故事,引发幼儿对独自在家时安全问题的关注。

二、基本概念(5分钟)1. 教师向幼儿讲解独自在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等。

2.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处理陌生人敲门、电话等紧急情况。

三、情景模拟(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独自在家时的角色,模拟处理陌生人敲门、电话等紧急情况。

2.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导幼儿正确处理类似情况。

四、互动讨论(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在情景模拟中的感受和经验。

2. 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独自在家时的安全原则和注意事项。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独自在家时的安全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父母共同制定独自在家时的安全规则。

3.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独自在家时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幼儿在互动讨论中的发言,了解幼儿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3. 关注幼儿在家庭中应用所学安全知识的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六、安全游戏(5分钟)1. 教师设计一个关于家庭安全的游戏,如“安全小卫士”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保护自己。

2. 教师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七、家长联系(5分钟)1. 教师向幼儿讲解如何与家长保持联系,如:定时给家长打电话、告知家长自己的行踪等。

2. 教师指导幼儿学会正确使用电话或其他通讯工具与家长联系。

八、实践活动(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活动,如模拟独自在家时的情景,让幼儿实际操作,巩固所学安全知识。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独自在家不害怕(2篇)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独自在家不害怕(2篇)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独自在家不害怕教学目标1.能用喜欢的方式排解自己独自在家时的害怕心理;2.能辨别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和危险行为。

教学准备1.故事《一个人在家》录音及图片;《有人来敲门》图片。

2.布置家的场景。

教学过程一、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幼儿讨论,帮助幼儿克服一个人在家时的恐惧心理——故事里的小朋友一个人在家时害怕吗?他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心情怎么样?还害怕吗?——如果你自己一个人在家时你会害怕吗?害怕时你准备做些什么事情让自己变得不那么害怕?——小结:一个人在家时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画画、看书、搭积木,就会感觉时间过得更快,慢慢地就没那么害怕了。

观察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在听了故事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讨论,了解如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排解独自在家时的害怕心理。

二、调动幼儿已有经验,了解独自一人在家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那一个人在家时要注意些什么?为什么?——(出示图片)有人来敲门时应该怎么办?——小结:独自在家时要特别注意安全:不玩火、不玩电源插座、不爬窗台和阳台;当有人来敲门时一定要问清楚是谁,陌生人敲门时千万别开门。

观察指导要点:调动幼儿已有经验进行讨论,知道一个人在家时的基本安全事项。

三、模拟情境游戏:独自在家不害怕游戏玩法:两人结伴,一人当爸爸一人当宝宝,“爸爸”上班去了,留“宝宝”一个人在家,“宝宝”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爸爸”回家,教师扮演陌生人随机敲宝宝的门。

观察指导要点: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再次了解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排解独自在家时的害怕心理,并知道一人在家时怎样保护好自己。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独自在家不害怕(2)教案标题:独自在家不害怕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独立生活和自我保护的能力;2. 帮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电话,并能在家中遇到紧急情况时采取相应的措施;3. 通过情境模拟活动,培养幼儿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培养幼儿独立生活和自我保护的能力;2. 帮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电话,并能在家中遇到紧急情况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幼儿园大班社会安全教案模板《独自在家》(通用9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安全教案模板《独自在家》(通用9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安全教案《独自在家》幼儿园大班社会安全教案模板《独自在家》(通用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社会安全教案模板《独自在家》,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社会安全教案《独自在家》篇1活动目标1.知道独自在家时应注意安全。

2.了解应对陌生人的方法,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1.教师和部分幼儿事先排练情境表演“独自在家的时候”。

2.挂图,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1.观看情境表演。

教师扮陌生人,一幼儿扮小明,进行表演:爸爸妈妈不在家,小明在家搭积木,他一边搭积木,一边高兴地唱着歌。

这时,有人敲门。

小明问:“谁呀?”陌生人说:“我是卖玩具的,请开门。

”(表演停)教师:小明遇到了什么事情?他应该怎么办?幼儿分组讨论并在全班表演各自的答案。

评议各组想出的办法,挑选出适宜的行为。

2.继续观看情境表演。

表演:小明没给卖玩具的陌生人开门,这时,又有人敲门。

小明问:“谁呀?”陌生人说:“我是你妈妈的同事王阿姨,前几天刚来过你们家,我给你带好吃的来了,请开门。

”(表演停)教师:小明又遇到了什么事情?他应该怎么做?幼儿分组讨论并在全班表演各自的答案。

幼儿评议各组的办法,选出适宜的行为。

3.教师结合挂图进行讨论。

教师:小朋友独自在家时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教师:除了独自在家会遇到陌生人,我们还会在哪儿遇到陌生人?我们应该怎么办?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进行讨论。

如与大人走失后,要在原地等或找警察,不要跟陌生人走,也不要接受陌生人的东西。

4.绘画活动。

幼儿以“独自在家可以做/不可以做的事情”或者“拒绝陌生人”为主题绘画。

来鼓励幼儿根据情境表演和讨论的内容,与同伴合作完成。

将全班幼儿的绘画布置为主题画展。

活动建议活动变式情境表演的内容可以根据幼儿的生活实际加以改编。

幼儿园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独自在家教案(附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独自在家教案(附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独自在家教案(附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独自在家教案】
一、目标
1. 大班学生正确理解安全注意事项,以及独自在家时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正确行为;
2. 大班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安全常识,主动运用,以做到安全无虞。

二、教学内容
1. 告诉学生在家里要保持安全,要关闭水阀、电源等,不要自己擅自开启乱摆弄;
2. 提醒学生在家里要密切监督小弟弟妹妹的安全,如果有危险要及时通知大人;
3. 教育学生要与父母和老师保持沟通,并遵守家里的规则,维护家庭和谐。

三、教学方法
1.日记法:让学生记录自己在家情况,让学生在独自一人在家时,学会更多安全常识;
2.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孩子和家长,以演示他们在家里应该如何行为;
3.研讨法:让学生结对活动,思考安全常识和自我管理方式,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安全意识。

四、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和安全意识普遍不足,十分不安全。

在课堂上,学生对安全常识的了解和理解也有待提高,仅仅能掌握一些常识,没有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中去。

所以,今后我会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着重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安全常识,主动运用,以做到安全无虞。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独自在家不害怕500字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独自在家不害怕500字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独自在家不害怕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独自在家时的一些安全常识。

2.培养幼儿独立、勇敢的品质,增强自信心。

3.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1.故事课件:《小兔独自在家》2.视频课件:独自在家时遇到危险的应对方法3.安全标识卡片4.玩具电话三、活动过程一、导入1.引导幼儿谈论独自在家时的感受,了解他们害怕的原因。

2.邀请幼儿分享独自在家时发生的有趣事情。

二、故事分享1.讲述故事《小兔独自在家》,引导幼儿关注小兔独自在家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邀请幼儿谈谈故事中的小兔是如何克服害怕的,以及他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三、观看视频1.播放视频课件,展示独自在家时遇到危险的应对方法。

四、安全标识认知1.向幼儿展示安全标识卡片,引导他们认识并了解各种安全标识的含义。

2.邀请幼儿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安全标识。

五、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如何让独自在家变得更安全、更有趣?六、实践活动1.设计一个情景:幼儿独自在家,突然有陌生人敲门,如何应对?2.邀请幼儿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情景模拟,提高应对能力。

1.让幼儿谈谈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引导他们认识到独自在家不害怕的重要性。

四、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制定独自在家时的安全规则,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安全标识,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五、活动反思1.教师在活动中要关注幼儿的情感变化,适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2.针对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调整活动难度,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其中。

3.活动结束后,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共同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掌握了独自在家时的安全常识,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培养了独立、勇敢的品质。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安全教育,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重难点补充:一、活动目标理解独自在家时不害怕的重要性学会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求救方法二、活动过程二、故事分享难点:让幼儿理解小兔独自在家时害怕的心情和如何克服害怕。

独自在家不害怕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独自在家不害怕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独自在家不害怕——大班健康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独自在家时的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3. 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增进亲子关系。

二、活动准备1. 图片:独自在家时的场景图片。

2. 故事:关于独自在家的小动物故事。

3. 安全手册:包含独自在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起幼儿对独自在家话题的兴趣。

2. 故事分享:讲述一个关于独自在家的小动物故事,引导幼儿学习主人公的勇敢和聪明。

3. 安全知识讲解:结合安全手册,向幼儿讲解独自在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4.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学会如何应对独自在家时的突发事件。

5. 互动讨论:组织幼儿进行互动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四、活动总结1. 总结本次活动的知识点,强调独自在家时的安全重要性。

2. 鼓励幼儿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要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幼儿适当的独立空间和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

五、家庭作业1. 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中的安全环境中,尝试独自完成一些小任务。

2. 家长与幼儿一起阅读安全手册,深入了解独自在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3. 家长与幼儿分享彼此的故事,增进亲子间的沟通与交流。

六、活动延伸1. 开展“小小安全员”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担任家庭中的小小安全员,监督家人遵守安全规定,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2.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安全知识竞赛,增进亲子关系,共同学习安全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价他们运用所学安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实践独自完成任务的情况,评估幼儿的独立能力。

3. 通过幼儿的互动讨论,了解他们对于独自在家时安全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式,判断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幼儿的参与,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幼儿园大班独自在家不害怕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独自在家不害怕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独自在家不害怕活动教案1、说出小猪鲁鲁为什么什么事都不会做?2、争论:小猪鲁鲁应当怎么做?3、出示图5,幼儿连续观赏故事,说出小猪后来是怎么做的?4、争论:你们自己会做哪些事情?5、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之后,你是什么样的心情?6、小结:原来自己的事情做了之后,心里很兴奋,很快乐。

三、结束部分师:我们小伴侣真能干,会自己做这么多的事情,还有很多小伴侣也会做许多许多的事情,请小伴侣找找自己的爸爸妈妈,跟他们说说,能干的你,现在会自己做什么事情(请幼儿与家长沟通,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叙述的熬炼)。

幼儿园大班独拘束家不可怕活动教案篇6活动目标1、培育幼儿的英勇精神,激发其自信念。

2、提高幼儿在危机时刻的自我爱护力量。

3、引导幼儿了解独拘束家时的自我爱护方法,能运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4、加强幼儿的平安意识。

5、考验小伴侣们的反应力量,熬炼他们的个人力量。

活动预备情景表演所用的道具,排练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一、导入以请幼儿观看表演的口吻,引起幼儿的爱好。

小伴侣,爸爸妈妈不在家,你自己在家时,要留意哪些事情呢?今日刘请小伴侣观看小节目,看过后,你就会找到答案。

二、绽开1.幼儿观看情景表演《独拘束家》,老师进行旁白。

提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事情?”“亮亮是不是英勇的孩子?为什么?”老师:亮亮究竟是不是英勇的孩子,他的英勇表现在什么地方?请小伴侣再观看一遍表演。

2.请幼儿再观表演老师重点叙述能表现亮亮英勇的地方。

提问:亮亮一个人在家时,为预防大灰狼,都做了哪些预备?当他听到“嘀嘀嗒嗒”声音时,他又是怎么做的?亮亮究竟是不是英勇的孩子?为什么?”小结:亮亮独拘束家,想了很多方法克服困难,真是一个英勇聪慧的好孩子。

3.老师与幼儿一起争论“和亮亮比一比,你有没有独拘束家呆过?独拘束家时感受如何?你认为自己英勇吗?”4.请幼儿自由结伴相互争论:独拘束家时可以干什么?假如生疏人敲门、有电话找爸爸妈妈、突然停电等状况发生,该怎么办?5.请幼儿共同为独拘束家时出点子,想方法。

独自在家不害怕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独自在家不害怕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独自在家不害怕——大班健康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独自在家时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1.2 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1.3 增强幼儿的心理素质,减轻独自在家时的恐惧感。

1.4 提高幼儿的沟通技巧,学会与家长和老师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学材料:安全知识卡片、故事书《小勇士独自在家》、画纸、彩笔等。

2.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活动室,设有模拟家居环境的角落。

2.3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有关独自在家的小故事,引发幼儿对独自在家时安全问题的关注。

3.2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探讨独自在家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3 互动游戏:模拟家居环境,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进行互动游戏,增强幼儿对家居安全的认识。

3.4 情景剧:分组进行情景剧表演,让幼儿学会如何应对独自在家时的突发事件。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独自在家时的安全规则。

4.2 亲子活动:家长参与活动,与幼儿一起进行亲子游戏,巩固独自在家时的安全知识。

4.3 主题展览:让幼儿绘画出自己独自在家时的场景,进行主题展览,分享学习成果。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独自在家安全的认识。

5.2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幼儿独自在家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和家庭教育方法的改进。

5.3 幼儿作品:评价幼儿在活动延伸中亲子活动的参与情况和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

5.4 期末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幼儿在学期末对独自在家安全的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第六章:活动内容6.1 认识家庭安全设施:教育幼儿认识家中的安全设施,如烟雾报警器、灭火器等,并学会正确使用。

6.2 学习紧急联系电话:教育幼儿记住家庭成员的电话号码以及紧急联系电话,如警察、消防员等。

6.3 互联网安全:教育幼儿认识互联网的危险性,教导他们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与陌生人交流。

独自在家不害怕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独自在家不害怕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独自在家不害怕——大班健康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一些独自在家时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2. 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安全素养。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安全知识卡片、故事书《小猪佩奇独自在家》、多媒体课件等。

2. 环境布置:教室布置成家居环境,设置模拟家居场景。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场景引发幼儿对独自在家时安全的关注,如幼儿在家时遇到陌生人敲门怎么办?2. 故事分享:《小猪佩奇独自在家》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中小猪佩奇如何应对独自在家的情况,学习其中的安全知识。

3. 安全知识讲解:结合故事中的情节,向幼儿讲解独自在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触碰危险物品等。

4. 情景模拟:设置模拟家居场景,让幼儿参与情景剧表演,运用所学的安全知识处理突发情况。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独自在家时的安全规则。

2. 社区活动:组织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幼儿独自在家时的安全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价他们掌握安全知识的程度。

2.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活动效果的评价和建议,以改进后续教学。

3. 幼儿自评:让幼儿评价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安全知识的运用情况。

六、活动内容:1. 学习紧急电话号码:让幼儿掌握家庭、学校、警察、医院等紧急电话号码,并学会在紧急情况下拨打。

2. 安全标志认知:让幼儿认识一些常见的安全标志,如禁止触摸、禁止通行等。

七、活动过程:1. 讲解紧急电话号码的用途,让幼儿熟悉并记住这些电话号码。

2. 游戏环节:设置游戏场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拨打紧急电话号码。

3. 安全标志认知:展示一些安全标志,让幼儿识别并说出它们的意义。

八、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其他安全标志,并解释其含义。

2. 社区活动:组织幼儿参观社区,寻找并认识现实中的安全标志。

幼儿园大班独自在家不害怕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独自在家不害怕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独自在家不害怕活动教案教案编写目的: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们渐渐具备了一定的自理能力,然而很多孩子表示独自在家时容易感到害怕。

因此,本次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幼儿们学会独自在家时不害怕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勇气和自信心,增强自主性。

教学目标:1.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勇气,培养勇敢独立的态度。

2.学会如何应对独自在家时的害怕感。

3.通过活动参与和互动,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精神。

4.锻炼幼儿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认识几种常见的害怕情绪。

2.学习如何调整情绪和放松自己。

3.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教学步骤:步骤一:热身活动(10分钟)1.老师带领孩子们进行热身活动,如操场上的游戏跑步,或瑜伽伸展体操。

2.热身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放松身心,为后面的活动做好准备。

步骤二:认识害怕情绪(15分钟)1.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常见的害怕情绪,如黑暗、陌生人、想象的妖怪等。

2.通过图片、故事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害怕情绪,并能够表达出来。

步骤三:调整情绪和放松自己(15分钟)1.教师向孩子们介绍一些调整情绪和放松自己的方法,如深呼吸、闭上眼睛想象美好的事物、听音乐等。

2.组织孩子们进行有关放松和调整情绪的游戏和练习,如一起做冥想、放松的游戏等。

步骤四: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0分钟)1.教师向孩子们讲解一些常见的安全知识,如不开门给陌生人、打开煤气和电源需要有大人的指导等。

2.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掌握自我保护的基本能力,如如何报警、如何与陌生人交流等。

步骤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20分钟)1.教师向孩子们介绍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闹钟,整理自己的房间等。

2.组织孩子们进行一些生活技能训练,如穿衣、洗手、整理书包、收拾玩具等,让他们学会独立完成这些小事情。

步骤六:总结和反思(10分钟)1.教师带领孩子们进行总结和反思,询问他们对这次活动的收获和感受。

大班健康教案:独自在家(2篇)

大班健康教案:独自在家(2篇)

大班健康教案:独自在家设计意图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对孩子从小进行安全教育,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独自在家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对能力,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为此我设计了这次活动,力求通过与幼儿生活密切的相关点,帮助幼儿了解一些一个人在家的安全知识,并初步建立孩子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孩子积累一些遇事解决问题的经验,成为生活中的“小鬼当家”。

教学目标1.知道不能给陌生人开门,懂得在家时的安全常识。

2.知道保护自己,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3.知道在家里哪些事情是危险的,不可以接触和玩耍。

重点难点培养幼儿的安全常识,让孩子知道不仅在外要注意安全,在家也要有安全意识,锻炼他们面对危险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准备相关的图片及动画片片段;和孩子提前演练人物的角色。

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扮演一个陌生人敲门,孩子独自在家看动画片,这时候敲门声响起...幼:谁呀?教:我是你妈妈的同事王阿姨,这是你妈妈让我带的东西,请你开门好么?幼:我怎么不认识你呢?教师和幼儿展开一段生动的表演,孩子在犹豫应不应该开门,这时候表演停止。

教师提问:都发生了什么,吓跑朋友该怎么做呢?幼儿讨论回答,接着开始下一段表演。

陌生人:哎呀,我肚子好疼!可能是吃坏了肚子,小朋友你能开门让我进去上个厕所么?幼儿:在门洞里向外看是不是真的。

表演结束后教师提问:又发生了什么,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如果是你你又会怎么做?你会开门还是想别的办法呢?一起来说说吧!2.观看图片。

教:小朋友在做什么?幼:在给陌生人开门。

教:这样做对不对?幼:不对!教:再看看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幼:它在家玩火。

教:他这样做对么?幼:不对,这样很危险。

3.辨别对错。

教师拿出一些小图片,上面是小朋友独自在家时做的一些事情,请小朋友们来看看他们哪些做的是对的,哪些做的是错的。

并将对的图片贴在左边,危险的图片贴在右边。

4.安全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教案《独自在家不害怕》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独自在家不害怕,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能用喜欢的方式排解自己独自在家时的害怕心理;
2.能辨别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和危险行为,知道一个人在家时的基本安全事项。

活动准备
1.故事《一个人在家》录音及图片;《有人来敲门》图片。

2.布置家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幼儿讨论,帮助幼儿克服一个人在家时的恐惧心理
——故事里的小朋友一个人在家时害怕吗他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心情怎么样还害怕吗
——如果你自己一个人在家时你会害怕吗害怕时你准备做些什么事情让自己变得不那么害怕
——小结:一个人在家时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画画、看书、搭积木,就会感觉时间过得更快,慢慢地就没那么害怕了。

观察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在听了故事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讨论,了解如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排解独自在家时的害怕心理。

二、调动幼儿已有经验,了解独自一人在家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那一个人在家时要注意些什么为什么
——(出示图片)有人来敲门时应该怎么办
——小结:独自在家时要特别注意安全:不玩火、不玩电源插座、不爬窗台和阳台;当有人来敲门时一定要问清楚是谁,陌生人敲门时千万别开门。

观察指导要点:调动幼儿已有经验进行讨论,知道一个人在家时的基本安全事项。

三、模拟情境游戏:独自在家不害怕
游戏玩法:两人结伴,一人当爸爸一人当宝宝,“爸爸”上班去了,留“宝宝”一个人在家,“宝宝”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爸爸”回家,教师扮演陌生人随机敲宝宝的门。

观察指导要点: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再次了解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排解独自在家时的害怕心理,并知道一人在家时怎样保护好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