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第3章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课后习题 第3单元 秦汉时期美术)【圣才出品】
第3单元秦汉时期美术(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1.秦汉美术有哪些重要发展?结合时代背景加以简要论述。
答:(1)秦汉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与巩固时期,也是我们民族艺术风格的确立与发展时期。
在春秋战国美术摆脱奴隶社会神秘气息并进行崭新创造的基础上,秦汉美术开创了新的局面。
(2)秦汉经济的发展给美术创作以雄厚的物质基础。
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驱动之下,无数劳动工匠创作出一大批划时代的美术作品,他们所取得的卓越艺术成就,又紧密地同秦汉时期大一统的政治伟业联系在一起,如秦始皇陵陪葬坑中的兵马俑揭示了秦代美术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3)秦汉统治者运用美术夸耀其富有和权势,绘画中对出行车骑、宴饮、百戏、庖厨及各种生产活动的描绘,墓室放置大量的侍从、劳作、乐舞俑,塑造下层人物形象的绘画和雕型作品大量涌现。
(4)由于当时的美术创作者大多是地位卑下的工匠,因此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也从中融入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
不仅题材内容较前代扩大了,而且造型也生动具体,丰富感人。
(5)秦汉作为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其疆域广阔,对外交流活跃,边地各民族在美术上的创造为这个时代增添了光彩。
随着佛教入传中国,东汉后期,佛教美术已见端倪,为美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简要说明秦陵兵马俑出土地点、规模、创作主题思想、艺术成就及历史价值。
答:(1)秦陵兵马俑出土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
(2)目前秦始皇陵区共发现共四个俑坑,总面积达25380平方米。
兵马俑坑原为土木结构,最大的一号坑面宽九间,四周围绕回廊,前有五个门道,总面积约12600平方米。
(3)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其阵容庞大,组织严整,巨大的规模和恢宏的气势,是秦王朝强盛国力的展现,是对秦始皇丰功伟业的赞颂。
(4)秦兵马俑形象多种多样,不仅真实地刻画了人物的外貌,精神气质也有成功的表现。
将军俑头戴双卷尾长冠,穿战袍著铠甲,手按宝剑,面相刻画生动传神,脸盘饱满,剑眉隆鼻,双唇紧闭,神态威武刚毅;武官俑头戴单卷长冠,披铠甲,有的一手握武器,一手作指挥状,神态风度与将军俑类似;骑士俑戴圆形介帻,穿窄袖短袍,着齐腰铠甲,精神抖擞立于战马旁边;武士俑或戴帽,或挽髻,或披甲,或仅穿褐袍,或握弓执箭,身材魁梧,振奋昂扬,从外形可推想他们的不同年龄、性格和经历,不同人物、不同身份有着不同的装束打扮,少有雷同。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1.劳动创造了人,艺术其源于(人类劳动)。
2.人类最初的劳动是从制作(石器工具)开始的。
3.原始时代的时期,它不仅是人类劳动技能的(测量器),也是人类造型能力的(指示物)。
4.北京猿人大约生存于(四、五十万年)以前。
5.丁村人大约生存于(二十多万年)以前。
6.丁村人制作的尖状器上有(对称和均衡)的感觉。
7.距今2、3万年以前的美术遗物是(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8.半坡彩陶遗址在(西安半坡村)。
9.山顶洞人的装饰品说明了人类劳动时间中形成了(美的观念)。
10.半山类型彩陶一直在(甘肃)省和政县。
11.原始时期的(绘画)和(雕塑)是附属于制陶工艺的。
12.彩陶艺术是(新石器时代)的创造13.庙底沟彩陶距今(五千年)左右。
14.庙底沟类型彩陶遗址是(河南陕县庙底沟)。
15.半坡彩陶距今(六千年)左右。
16.马家窑彩陶出土于(甘肃临洮马家窑)。
17.马家窑彩陶距今(四千五百年)18.出土于甘肃的彩陶有(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彩陶。
19.北京猿人的石器类型(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
20.半坡类型彩陶装饰纹样有(人面纹、鱼纹、蛙纹、鹿纹)。
21.人面鱼纹盆的装饰纹样(人面、鱼纹)。
22.山顶洞人装饰品的目的(增加自身美感,引起人们的好感,有助于民族之间的感情联系,加强征服自然的威力)。
23.(河姆渡)出土的陶猪,(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猪形陶鬲,显然都是久已驯化了的家猪模样。
24.(山东宁阳)He (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狗形陶规狗的形象生动有趣。
25.(陕西扶风姜西村)出土的在陶盆口沿下堆塑的人面像,是男性形象。
26.(甘肃泰安县)出土的人头形器陶瓶,是一青年女性形象。
27.(甘肃天水蔡家坪)出土的人面陶塑,可能是陶器上的立体装饰。
28.(甘肃临洮)出土的人头形盖状物,是目前雕塑史上雕绘相结合最早的作品。
1.半坡类型彩陶:西安半坡村,距今6000年左右,鱼纹、鹿纹、蛙纹,以鱼纹为主,圆底或平底盆,朴实厚重。
中国美术史(隋唐时期美术)
第三章隋唐美术.隋唐绘画艺术一.阎立本(承上启下的画家)1.阎立本绘画的艺术特色?a.与六朝相比,写实性较强,重视人物个性绘画b.取材多是历史故事和人物,用以借鉴贤愚,弘扬治国安邦的大业c.线描画面部细劲圆润,画衣服简练粗重。
相比顾恺之“春蚕吐丝”其更注重根据不同对象使用不同的线条d.设色更浓重2.代表作品:A.《步撵图》:a.描绘了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松赞干布的联姻事件,忠实表现了唐中央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b.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塑造表达出肖像画创作的成就。
刻画出禄东赞强烈的高原民族的特征,唐太宗形象则深沉谦和的外表流露出雄才大略的非凡气度c.健劲的线描加以深沉的灰色,人物动态较为拘谨而重面部特征的刻画B.《历代帝王图》:画中帝王或站立或坐,不以情节相贯穿,也不以背景为衬托,着力通过人物外貌特征的刻画,试图揭示每个帝王不同的心态。
使肖像画的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此画用意为作为“兴废之戒”。
二.吴道子☆☆☆1.简述吴道子的艺术成就?a.古代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被誉为“画圣”。
b.创作成就表现在宗教绘画上:a.绘制玄元图,五圣图,千变万化的千佛形象.b.经变是画的最多的题材,地狱变相最为著称,有强烈的感染力。
c.技法特点:a.早年用较工细的技法,成熟时具有豪放的特点.b.用色“深浅晕成”“敷粉浅淡”,线条“磊落逸势”“笔力劲怒”,故称“莼菜条”.c.结合内容的表现和形象的创造,运用线条上,渗透着强烈的感情,富有运动感与节奏感,提高了绘画艺术中的诸种表现因素的统一。
d.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时,注意整个画面气氛的统一与具有运动感的表现。
d.其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称为“吴家样”,是一种更成熟的中国佛教美术的样式,与“曹家样”具有显著的区别:“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概括了两个时代绘画风格的不同特点。
e.吴氏的风格被称为“吴装”,其形成的中国宗教绘画的基本样式一直影响到元明以后,近代民间画工仍奉他为祖师,并保持绘塑不分的传统都不是偶然的。
《中国美术史》重点内容考研必备
《中国美术史》第一编史前及先秦美术第一章史前美术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彩陶及分布: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一、仰韶文化的分期:早期半坡文化;中期庙底沟文化;晚期马家窑文化(马厂、半山、马家窑)二、彩陶文化的特征:1、型制;2、纹饰:典型纹饰与作品;3、手法:线描平涂综合;陶器——人类利用泥土的烧制造的实用器皿或陶艺品,是史前人类社会的重大发明。
按用途分: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按陶质分:红、灰、白、黑;按器表装饰分:拟形陶,彩陶,印纹陶,素陶;按装饰纹样分:动物纹、植物纹、人形纹。
拟形陶——指将器外形做成某种事物形象的陶器,如狗形陶,鹰形陶等。
就功能说,它具有同类器皿的实用功能;从外表看,它又是一种史前雕塑。
彩陶——指器表带有彩绘纹样装饰的史前陶器。
多以红黑白黄赭等颜色绘成纹样,色彩沉稳浑朴,纹样造型概括简练,并具有较强的主观抽象性。
有几何、植物、动物、人物纹样,是史前美术品中装饰最精美,内容最丰富,艺术成就最高的艺术形式。
仰韶文化的彩陶纹饰:<1>.半坡类型的彩陶:施彩的陶器通常为圈底或平底钵、平底盆、鼓腹罐、细颈瓶等。
花纹绘在陶器的口沿、器肩、上腹等醒目部位,或绘在敞口盆的内壁。
花纹图案除有宽带、三角、斜线、波折等几何纹样外,还有相当发达的动物图案,后者具有浓厚的绘画意趣与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2>.庙底沟类型的彩陶:彩绘多施于大口小底曲腹盆外壁的上半部,风格轻盈挺秀。
纹样多用弧线描绘,除了有鸟、雨、蛙等动物图形外,最流行的纹饰母题是圆点、弧边三点、垂幛、豆荚、花瓣、花蕾等,植物纹显著增加。
多数图案采用二方连续的方式构成,具有虚实相生之妙。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1>.石岭下类型的彩陶:流行变形鸟纹、弧边三角纹及圆圈纹,构图简洁疏朗;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多瓮、瓶、盆、罐等器形,装饰面积大,纹样以旋窝纹、波浪纹、弧边三角纹居多,具有构图繁密、回旋多变至特色。
<2>.半山类型的彩陶:多小口鼓腹双耳壶、单耳瓶等器形,造型稳重大方,流行红黑相间的的锯齿纹及漩涡纹,色调和谐热烈。
中国美术史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美术史课后习题第一章:史前美术一、简释题1.红山文化雕塑2.良渚文化玉琮3.龙山文化黑陶二、论述题1.简述造型艺术的起源以及中国旧石器时代美术的形态。
造型艺术的起源由多方面因素促成,劳动是其中最原始,最根本的动因,人类的劳动实践,尤其是制造和使用石质工具的实践,在审美发生和造型艺术起源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中国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主要体现在作为工具的石器造型上,只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才出现了少量装饰物和刻纹制品。
2.什么是彩陶?简析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特色。
彩陶,亦称陶瓷绘画,是我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早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
彩陶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
而瓷上作品相当于纸上作品,更具张力,彩陶艺术融合了艺术家的各种创作思想,风格,语言,创作出风格各异而有多姿多彩的珍品。
仰:半坡类型彩陶和庙底沟类型彩陶半坡类型器物造型主要为圆底和平底盆装饰图案绘于器表显眼部位或器物内部图案以黑彩为主。
庙底沟类型器物以盆,钵为主,多用黑彩绘制,纹样全部绘于器物表面,未见内壁施彩过。
马:石岭下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石岭下型构图疏朗,风格简洁明快。
后三种装饰面大,构图繁密,纹样灵动,色彩热烈。
第二章:夏商周美术一、简释题1.三星堆铜塑2.金沙石雕3.楚漆木雕4.商甲骨文5.西周金文二、论述题1.简述先秦青铜器造型与装饰风格的演变。
随着青铜器技术的不断发展,青铜器的造型从功能上分为:礼器、实用器具、装饰品和雕塑。
从功能和种类上分:炊具器、饮食器、水器、酒器、工具、乐器、兵器、车马器及其他杂器。
风格:神异动物纹、仿生动物纹、几何纹、植物纹、人物画像故事纹,锥刻、刻画、嵌铜、错金银、鎏金等新手法。
2.试论商周青铜礼器的社会功能及象征意义。
礼器就是体现礼治的器物,用于祭祀鬼神和祖先的祭祀工具,久放于王侯贵族宗庙中的祭器。
礼治的核心是通过尊崇王权和明辨等级,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秩序。
因而青铜器也就成为了王权和等级的一种特定的标志和具体象征。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石器时代的美术是我国工艺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
这时期美术的明显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
从距今约8000年前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磨制石器和陶器为标志的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陶器、玉器、纺织品以及骨牙器、漆器制作日渐发达,工艺美术的大幕也就此拉开。
按陶质来分有红陶、灰陶、白陶和黑陶,著名的彩陶往往属于泥质红陶。
工艺美术讲究装饰和造型,原始陶器的装饰之美集中体现于彩陶,造型之美突出表现于黑陶。
彩陶和黑陶是新石器时代最灿烂的美术创造。
彩陶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然后入窑烧制。
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美化装饰效果。
这样的陶器通称彩陶。
彩陶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装饰纹样上,黄河流域是中国彩陶最发达的地区,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为其代表。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制作发达,其彩陶数量之众,装饰之丰富均令新石器时代其他文化的彩陶无法比肩,中国彩陶艺术至此达到顶峰。
代表作品:舞蹈纹彩陶盆黑陶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而成的。
黑陶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制作工艺和造型上,以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
以轮制技术烧成的薄胎蛋壳黑陶以器形别致,工艺精巧而著称。
陶质细腻、器胎极薄,陶色纯黑,表面打磨精细,漆黑光亮。
大多素面,有的器物表面饰以凹凸弦纹或纤细的镂孔花纹。
著名的蛋壳黑陶高柄杯出现在晚期。
由于这种陶器胎薄如蛋壳,最薄处仅为0.2-0.5毫米,人们还习称之为“蛋壳陶”。
蛋壳陶代表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
红山文化1935年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遗址。
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前3000年。
分布在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一带。
这里出土了已知最早的玉龙。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的启示和影响:1、功能和美观的统一2、技术对艺术的制约3、形式法则的创造4、经济原则的发明5、原始工艺美术不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美术史纲要
第一章 战国秦汉时代中国美术
战国美术: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文化(中原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的楚文化)-绘画、雕塑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青铜画像、漆画、帛画-壁画-俑)
秦代美术:建筑(秦都咸阳与阿房前殿、秦瓦当)-工艺性绘画(湖北江陵漆器)-壁画(咸阳秦宫遗址壁画)-秦兵马俑雕塑
众的意愿,从而受到民众的称颂。
武氏祠画像石描绘历史故事,注重选取具有代表的情节、戏剧性的场景,突出故事发展高潮进行艺术处理。“王陵母”一图表现王陵母拔刀自刎,舍生取义的关键性时刻,刻画出了大义凛然的妇女身影。“狗咬赵盾”图刻画赵盾部下祁弥明产力举足踢向晋灵公放出的獒犬,表现双方紧张而尖锐的矛盾;“荆轲刺秦王”抓住了冲突发展的高潮,荆轲被人抱住不能脱身,秦舞阳匍匐战栗,秦王仓皇逃避。刻画荆轲头发直立,两手用力扬起和匕首刺穿木柱的怵目惊心细节,既寓示荆轲刺杀没有成功,又鲜明地表现了这位壮士勇敢无畏、孤注一掷的献身精神。
山东临沂金雀山汉墓时代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相近,出土帛画与马王堆汉墓帛画既有相同之处,亦具有特点。金雀山汉墓帛画呈长条形,采用分列式构图表现天上、人间和地下的场景,更多描绘现实生活,较少神话浪漫色彩。帛画使用了晕染技法。山东临沂金雀山汉墓帛画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具有的相同和不同面貌,反映汉王朝统一中国南北文化艺术的交流和汇合,反映中原黄河流域文化和南方长江流域文化的不同特色。
陶俑形象多种多样,不仅真实地刻画了人物的外貌,精神气质也有成功的表现。将军俑头戴双卷尾长冠,穿战袍著铠甲,手按宝剑,面相刻画生动传神,脸盘饱满,剑眉隆鼻,双唇紧闭,神态威武刚毅;武官俑头戴单卷长冠,披铠甲,有的一手握武器,一手作指挥状,神态风度与将军俑类似;骑士俑戴圆形介帻,穿窄袖短袍,着齐腰铠甲,精神抖擞立于战马旁边;武士俑或戴帽,或挽髻,或披甲,或仅穿褐袍,或握弓执箭,身材魁梧,振奋昂扬,从外形可推想他们的不同年龄、性格和经历,不同人物、不同身份有着不同的装束打扮,少有雷同。战马昂首直立,竖耳,张口,双目圆睁,仿佛正待命出击,寓动于静,展现雄健的风貌。
中国美术史学习笔记整理(完整版)
中国美术史第一章:原始美术名词解释:彩陶: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期。
多为以矿物颜料绘画的泥质红陶,装饰绘画于烧造之前,题材以各种几何形为主。
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为发达,其著名彩陶类型有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
黑陶:黑陶工艺是我国工艺美术取得的杰出代表成就之一,其烧制工艺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透而成,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
其中,山东龙山文化黑陶中的蛋壳陶以黑,光,亮,薄而著称于作品:人面鱼纹彩陶盆半坡遗址是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村落遗址典型代表。
其中最代表的是人面鱼纹彩陶。
此盆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
人面概括成圆形,额的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为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文面习俗。
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人与鱼题材,可能与古代半坡人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
这种鱼纹装饰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也象征着人们期盼富足的美好愿望。
人头上奇特的装饰,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时的化妆形象。
而稍作变形的鱼纹很可能代表了"鱼神"的形象,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的崇拜主题。
C型玉龙1971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属于红山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
玉龙为墨绿色软玉制成,龙身光泽,蜷曲如沟,;龙首作猪嘴形。
长吻修目。
是目前发现体型最大,制作最精,形态最为逼真,年代也最为久远的碧玉龙形象。
舞蹈彩陶盆中国原始美术马家窑文化彩陶文化的杰作。
青海大通出土以极强烈的绘画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举世公认的原始时代最有代表的艺术作品。
陶盆内壁口沿下绘出每组五人的三组人物,他们手拉手随着原始乐器的节拍,侧着头,伸着腿,步调一致地跳舞,如同将野兽赶入圈内,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欢快的气氛,生动地再现了涉猎舞蹈的场面。
第二章先秦美术名词解释:青铜礼器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宴飨、朝聘、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是立国传家的宝器。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原始美术中国原始美术具有混沌性特征。
中国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心灵表现说”、“季节变化的符号说”、“投射说”等。
原始时代美术类别石器陶器雕塑(陶塑石雕玉雕)绘画(岩画壁画地画和器物装饰画)建筑和编织工艺自觉审美时代到来的标志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其优美的造型和形式多样的装饰图案纹样的结合。
(一)原始陶器艺术名词解释——彩陶:中国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
彩绘颜料以赤铁矿为主,多饰以几何图案和动植物花纹。
在造型装饰、图案纹样的处理上,体现了当时审美能力和工艺制作已达到可观水平。
1、陶器及陶器的装饰手段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中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后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仰韶文化(彩陶代表,公元前4100-前2500左右)。
马家窑(前3300-前1800,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半山类型陶器代表新石器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
大汶口、龙山(素面陶突出代表);大汶口文化三大显著特点:1、色泽多样化,2、黑陶制作成熟,3、雕刻技术发达镂孔随之发展、纹饰多样。
龙山文化使用了快轮制陶术。
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马家浜文化等。
3、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仰韶、马家窑]、下游素面陶[大汶口、龙山])仰韶陶器:在彩绘上表达美的意识和愿望,但受实用性的约束,形体变化不大。
龙山文化:表面装饰相对简单,但造型变化丰富。
许多器皿已摈弃了实用目的。
4、何为仰韶彩陶?简述仰韶彩陶各期的造型和纹饰特征。
仰韶文化距今大约七千年左右,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最丰盛繁华的时期。
它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以黄土高原为中心,遍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
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艺相当成熟,器物规整精美,多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灰陶和黑陶较为少见。
《中国绘画史》第三章六朝之绘画
《中国绘画史》第三章六朝之绘画简介《中国绘画史》是陈师曾先生1922年在济南主讲“中国美术小史”课程的讲座记录稿。
《中国绘画史》提纲挈领地介绍了三代至明清中国绘画艺术的历史,梳理历代画史脉络、技法沿革、题材变迁以及重要的画派、画家等,内容全面、语言凝练,是一本中国绘画的简明通史。
第三章六朝之绘画汉纽既解,魏、蜀、吴鼎足三分,中原逐鹿者五十余年。
转瞬见六朝之兴亡,所谓五胡乱华,南北纷争,其间扰乱凡三百五十年。
然六朝帝王将相多好书画,于国家丧乱之际而收藏赏鉴尚称隆盛。
加之汉以来与西域交通,佛教思想浸入中国,虚无厌世之学风并庄老之玄谈,流行于士大夫之间。
-六朝(222–589年),一般是指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
即孙吴(或称东吴、三国吴)、东晋、南朝宋(或称刘宋)、南朝齐(或称萧齐)、南朝梁、南朝陈这六个朝代。
六朝京师均是南京(孙吴时期名为建业,西晋司马邺称帝后为避讳,改名建康)。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
“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jié、羌、氐dī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
盖国家争乱,政治颓靡,社会人民几无以自聊,故不得不借佛老之说、美术书画之趣以安慰其精神,有所寄托,逃脱烦恼。
故当时佛教号称极盛,石刻造像弥山满谷,几乎人持佛号,家然净灯。
如龙门造像,即可知当时风俗及美术之一斑。
佛像佛画输入中国为一大机会,而吾国绘画界亦新添一异彩也。
龙门造像:指龙门造像记的字体。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馀论》:“魏碑大种有三:一曰龙门造像,一曰云峰石刻,一曰冈山、共山、铁山摩崖,皆数十种同一体者。
”参见“龙门二十品”。
六朝以前之绘画,大抵为人伦之补助、政教之方便,或为建筑之装饰,艺术尚未脱束缚。
迨至六朝,则美术具独立之精神,审美之风尚因以兴起,渐见自由艺术之萌芽,其技能顿进。
(完整版)中国美术史整理
第二章先秦美术一、商周青铜艺术1、青铜器分期二里头文化期夏代青铜器的基本特点:(前19C----16C)1)少数青铜礼器已经做得比较精巧,器壁匀薄;2)夏代青铜礼器的装饰基本是圆点,园块和几何纹饰;3青铜器形体受陶器影响,为商代提供了参考。
代表器物:乳钉纹爵。
商早期(盘庚迁殷)青铜器特点:(前16C----15C中叶)1)商代青铜器一般比较匀薄,纹饰边线清晰深峻,镂刻技术高超,含铅量高;2)出现了圆锥形款足(中空),扁足(实心)。
3)纹饰大多为复杂的兽面纹器物:饕餮乳钉纹方鼎商中期青铜器特点:(前15C中叶----前13C)1)器物比早期厚重,尤其口部;2)品类增多;3)出现了斝(jia)(圆筒底体的)圆底爵开始;4)宽体觚(gu)喇叭状的觚;5)纹饰纹样装饰特点加强,浮雕出现6)仍保持着不铸铭文的习惯,个别器物上发现做器者本人的族氏徽记。
商晚期前段青铜器的特点:(前13C----前11C)1)方形器大为发展;2)纹饰方面,动物形象比较具体,有主次之分;3)铭文多为一二字,为器物所有者的族徽(出现铭文);4)器物方面代表器物:司母戊(后母戊)鼎,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
商晚期后段青铜器特点:1)器物方面,无肩尊和扁体卣是新出的典型器,出现车马器;2)纹饰最为发达,艺术装饰水平达到高峰(动物,神怪为主的兽面纹空前发展);3)有较长的铭文,铸工精细,内容增多(族徽,祭祀祖先,赏赐,征伐);4)出现蹄形足圆鼎较多,双耳簋,平底爵消失代表器物:人面钺,四羊方尊,大禾人面方鼎,虎食人卣..西周青铜器特点:周人有计划有目的的改变(殷)商人礼器重酒的习俗体制,而建立起重食的礼器。
1)新出现了方形簋,西周早期,利簋;大盂鼎,三足圆鼎2)长篇铭文盛行(祖先功业和自身业绩)记载了史事;3)出现了新纹饰(鸟兽)。
西周中后期:1)鼎,簋,鬲规范化,大克鼎2)波曲纹的出现。
最大的簋,害夫簋;铭文最长的鼎,毛公鼎;水器,虢季子白盘;颂壶东周春秋早期:(前770----前7C上半叶)子仲姜盘春秋中期:(前7C上半-----6C上半)立鹤方壶(复杂美感、立鹤莲花)春秋后期:(前6C下半-----前476年)越王勾践剑战国时期:(前476----前221)镶嵌图像纹壶犀牛尊错金银工艺2、青铜器文饰:饕餮纹:商周青铜器上的纹饰母题,以兽面牛首为主体,左右对称展开夔(kui)龙或夔凤图案。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先秦两汉时期民族绘画风格的初步形成中国绘画的萌芽、发展到成熟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代。
起初表现的仅是原始先的朴素的理想和生活,以及为上层社会政教服务,同时也反映各时代跌宕的社会风貌与世俗的生活图景。
在这漫长的历程中,直到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了实用器物和建筑物,并在上面作装饰布置的时候,才注意到对于画面的利用,人们在上面所绘制的装饰图象,便开创了最初具有画面构图意识的先河。
原始的中国绘画——岩画古代先民创造的原始岩画是中国绘画最早的遗存,它们大多分布在西北与西南,据说是游牧或少数民族部落所为。
也许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北人食肉勇悍,南人食蔬文雅,故而西北与西南的岩画各有特色。
西北岩画以刻凿为多,图案以动物为主,新疆天山岩画、内蒙古阴山岩画、甘肃黑山岩画等为其代表。
除动物之外,还有狩猎、生殖崇拜、放牧等内容,粗犷雄浑。
西南岩画以涂饰为多,图案以人物为主,云南沧源岩画、广西花山岩画等为其代表。
除人物之外,还有房屋、树木、神灵祭器等内容,朴拙神秘。
然而无论南北岩画,其以线条为构图,或斫凿,或涂饰,以线成面,大多形成阴面造型,富有幼稚夸张的特点,充满写实装饰之美,则是相互一致的。
[原始]黑山岩画《狩猎图》[原始]花山岩画《战争庆典牧放图》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距今4-7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生活由游牧、游耕而转入定居为主,陶器在农业、渔猎及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彩陶乃成为这一时期的文化象征。
其彩绘大致可分为图案、图画两类。
彩绘是陶器装饰中最卓越的手法,朴实明快,绚丽多彩的彩陶,由于地域、时间的差异,宗教习俗的不同,描绘形式的各异,在造型和风格上也各不相同。
有些条纹象征着起伏的波浪、同心扩散的水纹、绳革、丝网等。
红黑相同,朴素而匀称,流畅而简洁。
河南渑池的仰韶村、西安附近的半坡、甘肃的永靖,皆有大量的遗存。
图画有穿衣的人物、野禽、奔鹿、游鱼、伏龟等,形状生动,明快活泼。
【中国美术史--秦汉部分--核心笔记】
第一章绘画艺术一、宫殿寺观壁画秦宫车马仪仗壁画,两汉宫殿寺观壁画,东汉明帝“雅好图画”,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图绘开国功臣的壁画创作-“云台二十八将”。
二、墓室壁画西汉前期: “凿山为室”:梁王墓,南越王墓。
升仙主题:秦始皇陵,巨龙升天图。
西汉后期: 空心砖。
“鸿门宴”:西汉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
东汉前期:内容的重大转折,以死者生前事迹为题材,西汉流行的灵魂升仙内容已经消失) 。
东汉后期:人物画发展新水平,题材内容的多样化,扩展了人物画以外的表现领域,如对野外环境的表现开了山水画之先声。
人物画比较成熟,属吏及瑞兽图。
东汉社会百科全书:内蒙古和林格尔壁画墓。
三、汉代帛画T字形旌幡帛画“高古游丝描”,分三段描绘了天上人间地下的景象。
上端描绘日月升龙及人面蛇身的始祖像,象征天上境界;中段描绘主人出行宴飨等人间生活;下段绘神怪龙蛇大鱼大龟等阴间的生物,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汉代绘画中最重要的杰作,体现了西汉绘画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第二章画像石与画像砖(兼具绘画雕刻两种因素)一、汉画像石东汉后期: 武氏石祠是汉代画像石的典型代表,内有“荆轲刺秦王”石刻二、秦汉画像砖(东汉最盛)东汉后期画像砖(四川成都一带出土,艺术造诣最高)第三章书法篆刻艺术一、秦代书法(“书同文”,帛书简书)小篆(官方通行文字,阳陵虎符(错金铭文,李斯)),隶书(民间通用)。
书法家:李斯(小篆的整理者)、赵高、胡毋敬、程邈(隶书的创作者)。
二、汉代书法(隶书最具代表,简牍书帛书)篆书:碑刻(碑额)铜器上的篆书铭文隶书:汉隶,高度成熟的隶书草书(新出现)书法家:史游(隶书草写)、崔瑗杜操(章草,后人称“曹杜”)、张芝(“草圣”)、蔡邕yōng(篆隶,创“飞白书”)。
书法理论:崔瑗《草书势》,东汉蔡邕《大篆赞》和《隶书势》(东汉我国最早的书法理论),赵壹《非草书》(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书法的完整论著),徐慎《说文解字》(东汉我国第一部字典兼文字学专著)三、秦汉篆刻玺印缪篆(隶书的影响下)第四章雕塑艺术(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高峰)一(1)、墓中陶俑、陶塑秦始皇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划时代成就的标志,既承担着守卫陵园的象征职能,又是对秦始皇完成统一中国这一历史功业的纪念。
中国美术史
第1章原始社会时期美术1.《周礼》“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
”第2章、三章夏商周的美术1.商代青铜器要例:人面铜方鼎:大禾鼎(内壁有“大禾”二字)司母戊大方鼎:最大毛公鼎:铭文最多2.甲骨文:现存最早的成系统汉字甲骨文是中国书法艺术最早的代表;商代甲骨文多集中在河南安阳殷墟;3.漆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漆的国家。
4.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是目前可见的中国最早的独幅画第四章秦汉时期美术1.秦汉时期大型纪念性雕刻的杰出代表:始皇陵兵马俑、西汉霍去病墓前石刻群2.秦始皇陵兵马俑:佣是一种殉葬品;(材质:木、铜、泥)特点:秦始皇陵在陕西临潼,兵马俑差不多与真人真马等大,阵容强大佣头和身躯分开制作,然后套和雕塑手法:模制+手塑塑成后入窑烧制,最后进行彩绘写实风格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始皇陵兵马俑3.汉代纪念性雕刻,以霍去病墓前石刻群为代表。
其中主题最为鲜明的《马踏匈奴》象征性地歌颂霍去病的战功及其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风格写意4.东汉甘肃武威出土的青铜佣中,最杰出的代表作是“铜奔马”,即“马踏飞燕”它表现一匹飞奔的马,后蹄踩住了一只展翼的飞鸟,一起翱翔在半空马的体形完美匀称,整个重心都落在踩飞鸟的那只足上。
无论是造型的高度完美,还是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堪称杰作现成中国旅游标志5.铜灯——汉代灯具把实用和欣赏巧妙结合起来。
最具代表性的是西汉河北满城“长信宫灯”“长信宫灯”通体鎏金,作一宫女跪坐之势,神情端庄,体态优美,不失为人物雕塑的精品。
宫女左臂下垂执灯座,右臂举起,衣袖与灯盖相通,点燃后烟尘通过衣袖而集中于人体之内;灯座可盛水,能将吸入体内的烟炱溶于水中,这就保持了室内空气的清洁,另外在其灯座上还有活动的环壁形灯罩,根据需要可以调整照射方向,控制灯光的强弱。
灯座、灯罩、头部还可以拆卸,便于擦拭清除烟尘,真可谓巧夺天工。
6.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T型帛画,内容分天上、人间、阴间三部分。
中外美术史考研题库 章节题库 中国美术史(第1章 史前及先秦美术——第3章 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圣
每组五人,并肩携手,欢快起舞。画面再现了氏族成员分组围猎野兽的生动场景,堪称马家
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
6.( )遗址出土的木胎圈足漆碗,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件漆器工艺品。 A.仰韶 B.大汶口 C.河姆渡 D.丁公 【答案】C 【解析】木胎圈足漆碗于 1977 年在河姆渡遗址出土,造型古朴,碗外壁有天然生漆, 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漆器之一。
1 / 126
圣才电子书
事件。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A.三鱼纹
B.鹗形
C.鹳鱼石斧图
D.人头形
【答案】C
【解析】河南临汝阎村出土的彩陶缸上会有鹳鱼石斧图,石斧装饰考究而带徽记,是权
力的象征,整个画面记录了鹳氏族兼并鱼氏族的重大历史事件。
4.1973 年,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了帛画( )。 A.人物龙凤图 B.T 型旌幡 C.人物御龙图 D.车马出行图 【答案】C 【解析】长沙楚墓先后出土两幅旌幡性质帛画,其一称《人物龙凤帛画》,1949 年出 自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其二称《人物御龙帛图》,1973 年出自长沙子弹库楚墓,描绘巫师 乘龙升天的情景。
A.少女头像 B.女神像 C.动物 D.神人面具 【答案】B 【解析】红山文化分别于 1982 年和 1983 年发现小型陶塑孕妇像和真人等大的泥塑女 神头像等,造型逼真,颇具神秘色彩,研究者一致认为它们是丰收女神或大地母神的形象。
4 / 12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5.瓷器是中国文化的标志,它是在制陶工艺的基础上于( )中期萌生的。 A.夏代 B.商代 C.东周 D.东汉 【答案】B 【解析】瓷器是中国文化的标志之一,它是在南方的制陶工艺基础上,于商代中期萌生 的。最早发现的标本见于郑州二里岗商代文化层中,以后的遗物表明各地瓷器生产发展很快, 此时烧制的是青釉器皿。
中国美术史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原始美术(一)原始陶器艺术1、陶器及陶器的装饰手段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仰韶文化(彩陶代表,公元前4100-前2500左右)、马家窑(前3300-前1800,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半山类型陶器代表新石器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大汶口、龙山(素面陶突出代表),大汶口3大显著特点:1、色泽多样化,2、黑陶制作成熟,3、雕刻技术发达镂孔随之发展、纹饰多样。
龙山文化使用了快轮制陶术。
河姆渡文化等。
3、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仰韶、马家窑]、下游素面陶[大汶口、龙山])仰韶陶器:在彩绘上表达美的意识和愿望,但受实用性的约束,形体变化不大。
龙山文化:表面装饰相对简单,但造型变化丰富。
许多器皿已摈弃了实用目的。
(二)原始绘画1、原始陶绘艺术分图案和图画两大类,图案居多,2、早期地画、壁画、岩画82年,秦安大地湾仰韶晚期遗址发现地画。
岩画:内蒙阴山岩画、广西花山岩画、连云港将军崖等(三)原始雕塑1、史前陶塑艺术品的造型种类新石器时代雕塑有实用性和象征性两大特征,最具代表性的雕塑是玉器和陶塑。
陶塑造型有动物和人物两大种类。
2、新石器时代石雕刻的两个中心及主要风格南北两个中心,南方为良渚文化,北方为红山文化。
南方良渚:采用平面浅浮雕和线刻结合的手法,描绘对象主要为宗教礼器上的神人像,造型庄重神圣,较强的宗教意味。
北方红山:采用圆雕的技法,描绘生活中或神化中的动物,造型生动活泼,带有较强的装饰性。
第二章先秦美术(一)先秦青铜艺术1、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及各阶段的风格特征*****2、青铜器的分类:按用途分: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等。
3、青铜器纹饰的主要分类及其特征:动物(造型及主体装饰)和几何纹样(底纹或细部)两大类,造型装饰特征:a、根据动物形态造型,被称之为“尊”;b、将人或动物形象与青铜器造型融为一体;c、以主体动物形象作为青铜器的附件(二)先秦雕塑艺术1、青铜雕塑的两种类型a、以动物形象进行造型,大多表现与尊上,器物多为凝重宽博。
《中国美术史》118页精品
精选2021版课件
26
这两幅帛画,在艺术处理手法上具有鲜明特 色: 首先,在构图上,通过穿壁的蛟龙将人间、 地下两部分联成一体,又通过昂扬的龙首与 迎候在天门的司阍,构成升天的气氛,使画 面三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其次,将墓主人 画在旌幡中心部位,并且通过跪应与随从的 衬托显示出墓主人的身份高贵;墓主人形象 画成正侧面或画成四分之三的半侧面,形貌 服饰皆刻画得惟妙惟肖;各种神禽异兽,姿 态矫健活泼,勾线流畅挺拔,设色庄重典雅, 展现了西汉绘画卓越的艺术水平。
7
雕塑
就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雕塑作品
是在新石器时代。从其材质来分,可分为陶 雕、石雕、玉雕、骨雕;从题材内容来分, 主要有人物、动物以及少量植物。代表作品 有: 山东日照龙山文化墓葬遗址出土的碧玉斧、 玉刀和玉铲;内蒙古翁牛特旗出土的一件玉 龙;辽宁阜新红山文化墓葬出土的玉龟、玉 鸟等。
是用来“辨神奸”的图腾符号。到春秋时就
基本消失
精选2021版课件
22
第三章 战国、秦、汉 美术
精选2021版课件
23
帛画
一、战国帛画
《人物龙凤帛画》, 1949年长沙陈家大山楚 墓出土, 高31厘米, 宽22.5厘米, 画一贵妇着宽 袖细腰长裙, 侧身向左, 合掌而立, 在腾龙舞凤
的接应下向天国飞升的景象;《人物御龙帛
精选2021版课件
32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 术
精选2021版课件
33
绘画艺术
著名画家
曹不兴,三国吴人,是最早享有盛誉的一位 画家。传说他画屏风是落墨为蝇,使孙权误 以为真,说明他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能力。
卫协,西晋画家,他的创作多是人物、故事 以及道释题材的作品。谢赫评价称: “古画皆 略,至协始精。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形 似,而秒有气韵。凌跨群雄,旷代绝笔。” 卫协对六朝重气韵画风的形成最有影响。
【中国美术史考研真题】第三章 秦汉美术
第三章秦汉美术
一、选择题
1.()是山东地区画像石的典型代表作。
A.荆轲刺秦王
B.盐井图
C.日月星象
D.西王母
2.秦朝统一全国后,()成为全国通用的文字。
A.小篆
B.大篆
C.隶书
D.金文
3.四川成都出土的(),将民间的艺人刻画的惟妙惟肖,是东汉陶塑的经典之作。
A.杂技俑
B.舞女俑
C.击鼓说唱俑
D.乐舞俑
二、填空题
1.画像石是用来构建()、()、()、()的建筑石材。
2.马王堆汉墓出土帛画,主体思想是()。
3.秦汉美术中兼具绘画和雕塑两种特点的是()、()。
三、名词解释
1.马踏飞燕
2.长信宫灯
3.东汉说唱俑
4.瓦当
5.马踏匈奴
四、简答题
1.T形帛画
2.简述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3.简析汉代墓室壁画的发展状况。
4.简述霍去病墓石雕群的艺术风格。
五、论述题
论述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发展情况。
中国美术史第3章
第三章 上升期封建社会的美术样式
——秦汉美术
返回主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概述 绘画艺术 雕塑艺术 建筑艺术
第五节
工艺美术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秦王朝的统治时间虽然仅有短短的十几年,但由于国家的统
一,人力物力的集中,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美术的发展提 供了充裕的条件。秦始皇陵出土的大型兵马俑,以空前的规 模、数量和惊人的写实风格,展示了秦代美术高超的艺术水 平。
豪华的生活享受,利用国力大兴土木,大型的建筑豪奢空前, 隆重的雕塑及装饰应运而生。随着厚葬之风的盛行,皇家贵 族不惜耗费巨资,竞相营造坟墓,几乎想把在生前享受到的 一切全部带到他们幻想死后的幽冥“世界”里,因此在坟墓 里放置大量供死者“享用”或“劳役”的随葬物品以及俑和 动物模型等明器。在坟墓外,也设置有显示死者功绩或威严 的石人、石兽等,于是这一时期的明器雕塑和陵墓表饰雕塑 也极为兴盛。
采用分格的表现形式,即把画面分成大小不等的方格,然 后在格内刻出各种内容的画像,这种形式在画像艺术中也 是独树一帜的。
雕刻技法也是以减地平雕为主,具剪影效果,也有在减地
后凸起的形象轮廓内略加刻阴线或用墨线描绘细部。对形 象的刻画概括、简练,取得质朴而简洁有力的效果。
牛耕图(左) 禽、马、牛车(右) 陕北绥德画像石(拓片) 东汉
漆壶彩绘 湖北云梦县睡虎地44号秦墓出土
漆棺彩绘 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 西汉
孝子故事图 漆箧彩绘 朝鲜平壤南井里出土 东汉
车马人物图 铜镜彩绘(局部) 陕西西安红庙坡出土 西汉
人身兽首图 陶壶彩绘 山西浑源华村出土 西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马 四川成都天回镇出土 东汉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四节 建筑艺术
秦汉时期的建筑,在继承前代发展的基础上已臻于成熟,形
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巨大和深远 的影响。
石阙 四川雅安高颐墓前 东汉
夔纹瓦当(拓片) 陕西秦始皇陵出土 秦
四神纹瓦当 汉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南阳画像石,主要是用减地浅浮雕加阴线刻的表现方法,形
二桃杀三士 河南南阳画像石(拓片) 东汉
虎拉车 河南南阳画像石(拓片) 东汉
四川地区除发现刻在石阙、崖墓及石棺上的画像石之外,也
发现少量的画像石墓。代表四川地区画像艺术水平、造诣最 高的是成都一带出土的东汉后期画像砖,它在整个汉代画像 艺术中具有独树一帜的地方特色和突出的艺术成就。
一吏一马图 木板画 甘肃省额济纳河肩水金关遗址出土 西汉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三节 雕塑艺术
秦汉时期,国家的统一,生产力的发展,人力物力的高度集
中,为雕塑艺术的繁荣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雕塑艺术在继承 先秦雕塑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中 国雕塑史上第一个高峰。
秦汉王朝统治者为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追求奢侈
苏北徐州一带,画像题材内容广博丰富,有反映现实生活、
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的内容,还有祥瑞吉祥的图案。
雕刻技法以减地浅浮雕加阴线刻为主,石面的粗糙不平与线
刻细腻真切相结合,既有浑雄苍健的阳刚之美,又有流畅轻 巧的阴柔之丽。 面较多,且场面较大,以剖立面式的手法来表现建筑物,既 可看到建筑物的造型与结构,又可看到建筑物中的人物活动, 使画面直观生动,质朴简洁,表现出石刻工匠高度的艺术创 造才能。
山东沂南画像石(拓片局部) 东汉
河南南阳画像石在东汉时期最为鼎盛。画像题材内容极为丰
富,有神话传说中的奇禽异兽及神异形象,还有天文图象的 日月星座等。描绘现实生活的画面,如乐舞百戏、角抵戏、 车骑出行、骑射、宴饮等,都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历史故 事的画面,主题突出,布局疏朗,形象鲜明生动。
在艺术表现上,工匠们善于在写实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艺术的
想象和大胆的提炼与夸张,表现对象最具典型特征的姿态动 作与强力动感的美,奔放有力。 象外的底子铲成素面、或剔成直线或斜纹。在留有敲凿痕迹 的形象上,再用苍劲有力的阴线刻出细部,是一种浮雕与阴 线相结合的雕刻技法。形象的塑造,不以精雕细琢见长,而 以泼辣洗练取胜,具有粗犷浑朴、奔放豪迈的艺术风格。
河南洛阳卜千秋夫妇墓壁画(摹本局部) 西汉
辟车伍佰(左)、门下小吏(右) 河北望都一号墓壁画(局部) 东汉
乐舞百戏 内蒙古和林格尔墓壁画(局部) 东汉
三、画像石和画像砖
画像石和画像砖是汉代美术的重要实物资料,数量最多,内
容最丰富,艺术手法多种多样,体现了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
武氏祠位于山东省嘉祥县武宅山村西北,原是东汉晚期武氏
第五节 工艺美术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随着经济的繁荣,科学的进步,手工
业生产的不断扩大和发展,陶瓷、玉器、漆器、织绣、青铜 等各个工艺美术门类,都有新的创造和发展,无论在制作技 术方面,还是在装饰艺术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青 瓷 双 系 壶 北 京 故 宫 博 物 馆 藏 东 汉
长信宫灯 河北满城窦绾墓出土 西汉
荆轲刺秦王 山东嘉祥县武梁祠画像石(拓片局部) 东汉
闵子骞失棰 山东嘉祥县武梁祠画像石(拓片局部) 东汉
山东沂南画像石发现于沂南县城西的北寨村东汉晚期墓,内
容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而更多的是表现现实生活场面, 如车马出行、乐舞百戏、宴饮、丰收、祭祀等。而在乐舞百 戏中的七盘舞、管弦乐人、绳技、鱼戏、马术等,具有浓厚 的民间色彩和地方特色。人物动态生动活泼,雕刻技法也是 减地平雕加阴线,而线条比武氏祠的更为奔放流利,减地也 较粗犷,轮廓自由活泼。
采用分格的表现形式,即把画面分成大小不等的方格,然 后在格内刻出各种内容的画像,这种形式在画像艺术中也 是独树一帜的。
雕刻技法也是以减地平雕为主,具剪影效果,也有在减地
后凸起的形象轮廓内略加刻阴线或用墨线描绘细部。对形 象的刻画概括、简练,取得质朴而简洁有力的效果。
牛耕图(左) 禽、马、牛车(右) 陕北绥德画像石(拓片) 东汉
形体和阴线刻,印在砖面上便成了凸起的浅浮雕和阳线结合 的效果。具有坚实劲利、细腻丰富的韵味。从题材内容看, 最突出的特点是绝少描绘神话传说,几乎找不到描绘忠孝节 义之类的历史故事,而绝大多数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场面。如 庭院甲第、市井庄园、山林田泽、车马出行、宴饮观舞、采 桑渔猎、煮盐收获,等等。内容丰富多采,形象生动活泼。
家族墓地上的4个石结构祠堂。
武氏祠画像石的题材内容极其广泛丰富,概括来说,有神话
传说、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三大类。
武氏祠画像石是采用阴刻与阳刻、面与线相结合的技法,即
形象外型作平面的凸起,形象轮廓的内部则以阴线刻,形象 外凹下部分,用尖刀凿成密密的平行条纹,这种技法,称之 为“减地平雕加阴线刻”。画像严谨规整,画面一般不大注 意纵深空间感的表现,物象多取近景平列,具有剪影式的效 果,形成严谨古朴、简洁传神的艺术风格。
四川画像砖是用黏土模印烧制而成的实心砖,印模上凹进的
四骑士 四川成都画像砖(拓片) 东汉
弋射收获 四川成都画像砖(拓片) 东汉
陕西省以陕北绥德出土的画像石最多。在题材内容方面,
少见圣贤节烈的历史故事,除部分神话传说之外,大多数 是现实生活的场面。
在布局结构上,花纹边饰在画面上占显著地位;在石块上
徐州画像石中最具特色的,是描绘建筑物中有人物活动的画
纺 织 图 江 苏 徐 州 铜 山 画 像 石 ( 拓 片 ) 东 汉
建筑图 江苏徐州画像石(拓片) 东汉
四、器物上的绘画
器物上的绘画主要是指在漆棺、漆器、铜器、陶器、木器、
竹器等的彩绘或绘画性的装饰。秦汉时期,施于器物上的绘 画相当流行,在众多已出土的各类器物上的彩绘与装饰,进 一步显现出秦汉时期的绘画面貌。
返回主目录
第三章 上升期封建社会的美术样式
——秦汉美术
返回主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概述 绘画艺术 雕塑艺术 建筑艺术
第五节
工艺美术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秦王朝的统治时间虽然仅有短短的十几年,但由于国家的统
一,人力物力的集中,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美术的发展提 供了充裕的条件。秦始皇陵出土的大型兵马俑,以空前的规 模、数量和惊人的写实风格,展示了秦代美术高超的艺术水 平。
一、仪卫性、纪念性雕塑
仪卫性、纪念性雕塑,包括陵墓表饰雕塑和设置在建筑物前
的雕塑,都带有仪卫或纪念的性质。由于都是设置在露天的 地面上,为使垂远长久,所以大多数是用石或金属做材料。
野猪 陕西兴平县霍去病墓前石雕 西汉
马踏匈奴 陕西兴平县霍去病墓前石雕 西汉
石兽 陕西咸阳出土 东汉
两汉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巩固发展时期,促成
了这一时期美术的繁荣,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各个门 类都取得相当辉煌的成就,体现了劳动人民卓越的艺术创造 力。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二节 绘画艺术
一、帛画
帛 画 湖 南 长 沙 马 王 堆 一 号 墓 出 土 西 汉
二、墓室壁画
辟邪 四川雅安姚桥高颐墓前石雕 东汉
二、明器雕塑
明器也称冥器,一作“盟器”。是用于随葬的物品,包括专
为随葬而制作的代替实物的模型。明器雕塑包括俑、动物造 型、建筑模型等,一般采用陶、木、石、金属等材料制成。 俑是作为随葬用的人物形象模型的通称。秦汉时期明器雕塑 艺术的成就,突出地表现在俑和动物形象的塑造上。
二豹噬猪铜饰牌 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汉
双人盘舞铜饰牌 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汉
“杀人祭祀饰盖”贮贝器 云南晋宁出土 汉
羽人飞马玉雕 陕西咸阳出土 汉
返回主目录
三彩绣(左)、乘云绣(右)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 汉
豪华的生活享受,利用国力大兴土木,大型的建筑豪奢空前, 隆重的雕塑及装饰应运而生。随着厚葬之风的盛行,皇家贵 族不惜耗费巨资,竞相营造坟墓,几乎想把在生前享受到的 一切全部带到他们幻想死后的幽冥“世界”里,因此在坟墓 里放置大量供死者“享用”或“劳役”的随葬物品以及俑和 动物模型等明器。在坟墓外,也设置有显示死者功绩或威严 的石人、石兽等,于是这一时期的明器雕塑和陵墓表饰雕塑 也极为兴盛。
漆壶彩绘 湖北云梦县睡虎地44号秦墓出土
漆棺彩绘 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 西汉
孝子故事图 漆箧彩绘 朝鲜平壤南井里出土 东汉
车马人物图 铜镜彩绘(局部) 陕西西安红庙坡出土 西汉
人身兽首图 陶壶彩绘 山西浑源华村出土 西汉
禽鱼人畜图 东陶盘彩绘 东汉
相 扑 图 木 篦 彩 绘 湖 北 江 陵 凤 凰 山 出 土 秦
兵西临潼秦始皇陵秦兵马俑坑出土 秦
骑兵俑 陶塑 陕西咸阳杨家湾出土 西汉
乐舞杂技陶俑群 山东济南市北郊无影山出土 西汉
陶舞女俑 陕西西安白家口出土 西汉
陶说唱俑 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 东汉
陶母羊 河南辉县出土 东汉
铜铸马踏飞燕 甘肃武威雷台出土 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