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吸引力计算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科学教案磁铁的吸引力

五年级科学教案磁铁的吸引力

五年级科学教案磁铁的吸引力五年级科学教案:磁铁的吸引力导言:磁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体,它的强大吸引力在各种场景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五年级的科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探索磁铁的吸引力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本教案将带领学生了解磁铁的吸引力原理、实验探究与应用。

一、磁铁的基本概念磁铁是一种具有磁性的物体,具有吸引铁、钢等物质的能力。

我们通常所说的磁铁指的是人工合成的永磁磁铁,它由铁、钴、镍、铝、锰等金属元素制成。

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讲解或课堂讨论,了解磁铁的基本概念和形态。

二、磁铁的吸引力1. 实验:吸铁小试准备两个相同大小的磁铁和一些小铁钉。

告诉学生将两个磁铁靠近,然后观察吸引力的表现。

接着,让学生分别使用两个磁铁吸引小铁钉。

询问学生对于磁铁的吸引力有什么发现,并帮助他们总结。

2. 探究:吸引力大小的因素学生在实验中发现,磁铁对于铁钉或铁片的吸引力并不是无限大的,而是有限的。

带领学生进行进一步探究,探讨吸引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 磁铁的大小:让学生比较不同大小的磁铁对铁钉或铁片的吸引力大小,引导他们发现磁铁大小与吸引力的关系。

- 磁铁的距离:让学生分别测量不同距离下磁铁对铁钉或铁片的吸引力,帮助他们理解磁铁距离与吸引力的关联。

- 铁钉的材质:探究不同材质的铁钉对磁铁的吸引力,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磁铁吸引力的理解。

三、磁铁的应用1. 实验:利用磁铁分离混合物混合小石子和铁屑,让学生使用磁铁将铁屑分离出来。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体验到磁铁对于铁质物质的吸引力,同时学习到磁铁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2. 探究:磁铁的吸附作用让学生观察家长或老师使用磁铁清理旧冰箱门上的铁屑,引导学生探究磁铁吸附的物质及其原理。

学生可以尝试用磁铁去吸附不同物质,观察结果并讨论吸附的机制。

四、总结与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磁铁的基本概念、吸引力的大小与因素、以及磁铁的应用。

为了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思考题,如:为什么仅有铁、钢等物质会被磁铁吸引?磁铁的吸引力和距离的关系是什么?等等。

初中物理电磁教案

初中物理电磁教案

初中物理电磁教案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磁感应现象,能描述电磁感应的基本过程。

(2)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能运用该定律分析简单问题。

(3)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能解释发电机如何产生电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电磁感应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磁感应定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3)分析发电机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电磁感应现象,激发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2. 难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内容1. 电磁感应现象(1)奥斯特实验:介绍奥斯特实验,让学生了解电能生磁的现象。

(2)法拉第实验:介绍法拉第实验,让学生观察电磁感应现象。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定律表述:介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

(2)定律应用: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决问题。

3. 发电机工作原理(1)介绍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2)分析发电机如何产生电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奥斯特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电能生磁的现象。

2. 新课:介绍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观察电磁感应现象。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学会运用该定律分析问题。

3. 应用:讲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发电机如何产生电能。

4.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在课堂外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拓展1. 电磁感应现象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2. 发电机的种类和发展历程。

初中物理电磁力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电磁力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电磁力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电磁铁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3)能够运用电磁铁的原理,设计简单的电磁装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分析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电磁铁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2. 难点:控制变量法的运用,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磁铁、铁钉、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池组、导线、磁铁等。

2. 实验场地:实验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电磁铁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2. 实验一:电磁铁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1)学生分组,每组准备实验器材。

(2)按照实验步骤,连接电路,将电磁铁与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相连。

(3)观察并记录电磁铁在不同电流方向下的极性变化。

(4)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得出电磁铁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3. 实验二: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1)学生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调整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

(2)观察并记录电磁铁在不同电流大小下的磁性强弱变化。

(3)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得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4. 实验三:电磁铁的应用(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电磁装置,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

(2)学生动手操作,验证电磁装置的功能。

(3)引导学生思考电磁装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三个实验,让学生了解了电磁铁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掌握了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磁铁的吸引力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磁铁的吸引力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磁铁的吸引力教案一、教学内容:磁铁的吸引力二、教学目标:1.了解磁铁的基本知识;2.观察磁铁与铁磁物体的吸引力;3.初步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准备:磁铁、铁磁物品(如铁钉等)、纸、笔。

四、教学流程:1. 导入通过拍手、童谣或其他方法,引导幼儿进入课堂,调整情绪。

老师可以用以下话题导入:你们见过磁铁吗?磁铁有什么特殊的地方?2. 分享老师打开幻灯片,让幼儿观看一些关于磁铁的图片,并询问他们对这些图片的看法。

给孩子的学习提供一个好奇心,让他们对“磁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 激发兴趣老师可以把一些磁铁放在桌上,并让幼儿在附近观察这些磁铁。

可以询问孩子们肉眼观察磁铁时,看到什么不同于平时物体的现象,磁铁是有点不一样。

并介绍一些有趣的磁力知识。

4. 实践探究铁磁物体的吸引力老师拿一些铁磁物品,如铁钉、铸铁块等,让幼儿用手触摸感受一下,提议能不能拿这些物品,看一看这些物品与磁铁有什么不同。

坚硬、冰冷的感觉。

之后,让学生将磁铁沿着这些铁磁物品来回滑动,看看它们的表现。

同时,老师可以在纸上记录幼儿们的回答或想法。

5. 知识输出磁场的基本概念通过幻灯片展示和简介,老师向幼儿们介绍了磁场和磁极等相关概念。

并且带领大家一起进行探索。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放置一个大型磁铁,并让孩子感受大铁的吸引力。

并且可以将磁铁、铁磁物品一起放在纸上,观察铁粉的排列情况,发现随着磁铁的接近,铁粉形成了磁力的轮廓,并可以用纸笔记录这个过程。

6. 活动老师可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探究,并让每组使用一个磁铁和一些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铁磁物品,以便对吸引力和排列有不同的观察和体验。

同时鼓励幼儿们进行讨论和合作,一起探究磁铁吸引力的原理。

7. 总结老师带领幼儿回顾探究的过程,并总结它们关于磁铁吸引力和磁场的发现。

并以一种有趣的方法,通过发问来检验孩子们的学习成果。

8. 练习和展示在课堂结束之前,为幼儿提供一个展示平台。

幼儿可以向班级展示他们在课堂中所探究的知识和成果,以此来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

磁性物质的吸引力与排斥力综合实验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

磁性物质的吸引力与排斥力综合实验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

磁性物质的吸引力与排斥力综合实验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引言:本教案旨在通过综合实验的方式,让初中二年级学生深入理解磁性物质的吸引力与排斥力原理。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将亲自探究磁力的来源以及不同磁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实验材料:- 磁性物体(如铁、钢)- 非磁性物体(如塑料、木材)- 磁铁- 线圈(可选)实验步骤:1. 实验前的准备:a. 将实验所需的磁性物体和非磁性物体准备齐全。

b. 将磁铁和线圈(如果有)放在学生易于接触的位置。

2. 实验内容一:磁性物质的吸引力a. 让学生拿起一个磁铁,并将其靠近一个铁制的物体。

观察并记录下他们之间是否存在吸引力,并描述吸引力的表现形式。

b. 让学生重复上述步骤,但这次将磁铁靠近一个非磁性物体,例如一块木头或塑料。

观察并记录下是否存在吸引力,并区分与铁制物体相比的差异。

3. 实验内容二:磁性物质的排斥力a. 让学生拿起一个磁铁,并将其靠近另一个磁性物体,例如另一块铁制物体。

观察并记录下他们之间是否存在排斥力,并描述排斥力的表现形式。

b. 让学生重复上述步骤,但这次将磁铁靠近一个非磁性物体,例如一块木头或塑料。

观察并记录下是否存在排斥力,并区分与铁制物体相比的差异。

4. 实验内容三:线圈的磁性a. 如果有线圈,请让学生将线圈连接到电源上。

b. 让学生将一个磁性物体放在线圈中间,观察并记录下对磁性物体的影响。

c. 让学生将一个非磁性物体放在线圈中间,观察并记录下是否存在影响,并与磁性物体进行比较。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综合实验,学生将深入了解磁性物质的吸引力与排斥力。

他们观察并记录了磁铁与不同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差异,进而总结出以下结论:- 磁性物质之间存在吸引力,例如磁铁与铁制物体。

- 磁性物质与非磁性物质之间通常不存在吸引力。

- 磁性物质之间存在排斥力,例如磁铁与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

- 磁性物质与非磁性物质之间通常不存在排斥力。

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方案磁铁的吸引力

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方案磁铁的吸引力

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方案磁铁的吸引力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方案:磁铁的吸引力在小学科学实验课上,我们可以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探究磁铁的吸引力及其影响因素。

以下是一份针对小学生开展磁铁实验的教学方案。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不同磁铁之间的吸引力,引导学生了解磁铁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1. 磁铁(可以选择棒状磁铁或U型磁铁)2. 不同材质的物体(如钢钉、纸夹、木棍、纸片等)3. 实验台或桌面4. 实验记录表和笔实验步骤:实验一:不同磁铁之间的吸引力1. 将一根磁铁放在实验台上,确保其稳定性。

2. 将另一根磁铁靠近第一个磁铁,观察并记录两个磁铁之间是否产生吸引力。

3. 通过逐渐增加距离的方式,观察磁铁之间的吸引力变化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4. 重复以上步骤,使用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磁铁,观察并比较吸引力的差异。

实验二:磁铁对不同物体的吸引力1. 准备多个不同材质的物体,如钢钉、纸夹、木棍、纸片等。

2. 将磁铁和每个物体逐一接触,观察并记录磁铁对物体的吸引力情况。

3. 比较不同物体对磁铁的吸引力,观察并记录结果。

实验三:磁铁与物体间的隔离1. 将磁铁放在实验台上,并将一块纸片放在磁铁上方。

2. 将不同物体放在纸片上方,观察并记录磁铁对物体的吸引力。

实验注意事项和讨论:1. 在进行实验时应注意磁铁的方向和位置,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学生可以自由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小组或全班间的讨论和分享。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到答案,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4.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探究磁铁的吸引力与磁铁的大小、形状、物体的性质有无关系等。

实验扩展:1. 比较不同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使用弹簧秤等工具进行测量。

2. 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磁力的方向和范围,设计更多有关磁铁的实验。

3. 探究磁铁的两极性及其吸引和排斥规律。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和探究磁铁的吸引力及其影响因素,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磁铁的吸引力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磁铁的吸引力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磁铁的吸引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磁铁的特性,了解磁铁的吸引力。

2.观察和实验,发现物体对磁铁的吸引力与特性之间的关系。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实验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磁铁若干2.各种不同材质的物体(如纸张、木块、橡皮、铁块等)3.实验器材:容器、盒子等4.课件或图片资料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交流,引发幼儿对磁铁的好奇心,例如:“你们有没有见过磁铁呢?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 探究磁铁的吸引力(20分钟)a. 磁铁的特性•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形状和颜色,并感受磁铁的重量。

•讲解磁铁的吸引力是磁铁特有的性质,可以吸引一些物体,比如铁块等。

b. 实验探究1.引导幼儿进行自由探索,观察磁铁对不同物体的吸引力。

2.鼓励幼儿用手将物体靠近磁铁,观察是否会被吸引住。

3.提供不同材质的物体供幼儿实验,如纸张、木块、橡皮等,并观察磁铁对它们的吸引力。

3. 实验中的发现与总结(20分钟)a. 观察记录•引导幼儿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小本子上,包括各个物体被磁铁吸引的情况。

•帮助幼儿整理观察结果,以图表或列表的形式展示各个物体受磁铁吸引的程度。

b. 发现和总结•引导幼儿回顾实验结果,发现和总结被磁铁吸引的共同特点,如材质中是否含有铁等。

•结合观察结果,帮助幼儿理解磁铁对各种不同物体的吸引力是有差异的。

4. 拓展(10分钟)a. 继续观察•引导幼儿对生活中其他物体进行观察,发现一些普通物体中可能含有铁。

•鼓励幼儿尝试将磁铁靠近这些物体,观察它们是否被吸引。

b. 应用与游戏•制作一个小学习游戏,让幼儿根据磁铁的吸引力,将不同物体分成两类:可被磁铁吸引和不可被磁铁吸引。

5. 总结与反思(10分钟)•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培养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与热爱。

•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实验与探究活动,总结磁铁的吸引力特点。

四、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与参与程度,给予及时反馈。

用磁铁探索物体的吸引力(科学活动教案)

用磁铁探索物体的吸引力(科学活动教案)

用磁铁探索物体的吸引力(科学活动教案)使用磁铁探索物体的吸引力引言:科学活动的教案是教师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探究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个有趣的科学活动教案,通过使用磁铁来探索物体的吸引力。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将能够亲身体验磁铁的吸引力,并了解与之相关的科学原理。

实验材料:- 一根较大的磁铁- 不同种类的金属物体,如纸夹、硬币、铝片等- 一些非金属物体,如塑料块、橡皮筋等- 一根绳子或直尺实验步骤:步骤1:介绍磁铁在开始实验前,首先向学生们介绍磁铁的性质和基本概念。

解释磁铁的两极性,即南极和北极。

通过简单的示意图,让学生们理解磁铁的磁力场是如何产生的。

步骤2:制作观察工具每个小组给学生准备一根绳子或直尺。

学生们可以将磁铁靠近绳子或直尺的一端,并用手持住另一端,以便观察磁铁对物体的吸引力。

步骤3:观察不同材质的物体将不同种类的金属物体放在桌面上,并让学生们使用磁铁来测试物体之间的吸引力。

鼓励学生们尝试不同的金属物体,并观察磁铁与物体之间的交互作用。

步骤4:观察非金属物体接下来,让学生们测试一些非金属物体,如塑料块、橡皮筋等。

比较它们与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与金属物体的差异。

步骤5:总结观察结果让学生们讨论他们的观察结果,并总结磁铁对不同物体的吸引力。

引导学生们思考为什么磁铁只对某些物体具有吸引力。

探究背后的科学原理:本实验涉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磁性物质。

只有磁性物质才会与磁铁产生相互作用。

金属物质中的电子对形成磁感区域,因此磁铁会与金属物体产生相互吸引的力。

这种力称为“磁力”。

非金属物质通常没有磁性,因此它们与磁铁之间没有吸引力。

这是因为非金属物质中的电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无法形成磁感区域。

实验延伸:如果时间允许,让学生们进一步探索物体的吸引力。

以下是一些可以考虑的延伸实验:1. 改变距离:学生们可以通过改变磁铁和物体之间的距离来测试磁力的变化。

2. 重复实验:学生们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实验来验证他们的观察结果是否一致。

磁铁力量大学教案

磁铁力量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授课对象:大学物理专业学生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包括磁极、磁场、磁感应强度等概念。

2. 掌握磁铁吸引力的基本规律,包括磁力大小与距离的关系、磁力方向等。

3. 学会使用实验方法验证磁铁的吸引力和磁场分布。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磁铁吸引力的基本规律和实验验证。

难点:磁场分布的观察和实验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磁铁、铁棒、电流表、导线、铁屑、白纸、胶带、支架等。

2. 教学课件、实验记录表、实验报告模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磁铁现象,如磁悬浮列车、磁带等,激发学生对磁铁的兴趣。

2. 引出磁铁的基本性质,如磁极、磁场、磁感应强度等概念。

二、理论讲解1. 讲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包括磁极、磁场、磁感应强度等。

2. 讲解磁铁吸引力的基本规律,如磁力大小与距离的关系、磁力方向等。

三、实验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配备一套实验器材。

2. 指导学生使用电流表、导线等仪器,搭建实验电路。

3. 指导学生观察磁铁吸引铁屑的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数据分析1. 指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磁铁吸引力的基本规律。

2. 讨论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的差异,分析原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

2.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二、实验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变磁铁的吸引力和磁场分布。

2. 学生分组进行拓展实验,如改变磁铁的形状、距离等,观察实验现象。

三、实验数据分析1. 指导学生分析拓展实验数据,得出磁铁吸引力和磁场分布的变化规律。

2. 讨论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的差异,分析原因。

四、总结与评价1. 总结本节课的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

2. 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使学生掌握了磁铁的基本性质和吸引力的规律。

磁铁的吸引力教案设计

磁铁的吸引力教案设计

磁铁是一种具有吸附力的物体,可以吸引铁等磁材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物体。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们来说,了解磁铁的吸引力和性质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设计一份小学低年级的磁铁的吸引力教案,帮助学生理解磁铁的吸引力和性质,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一、教学目标1.了解磁铁吸引铁等磁材料的基本性质。

2.了解不同形状的磁铁在吸附金属物品时的区别。

3.学习观察、实验和总结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1.讲授知识(1)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磁铁的形状和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认识磁铁。

(2)讲解磁铁可能吸附的金属物品,如铁、钢等磁性材料。

(3)通过实物展示或视频演示的形式,展示不同形状的磁铁之间吸附金属物品的区别。

2.小组合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分配一个磁铁,让学生自由探究磁铁对金属物品的吸附情况。

(2)让学生将实验结果写在报告纸上,包括磁铁吸附的金属物品、吸附性质等,让学生学会观察、实验和总结。

(3)分别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向其他小组介绍自己的磁铁性质和实验结果,了解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磁铁之间吸附金属物品的区别。

3.情境模拟(1)选取一个小组的学生作为“演员”,让其扮演小金属球,再选取一个学生扮演磁铁。

(2)在课堂上设置如障碍物、弯道、坡道等复杂情境,让学生体验磁铁对金属物品的吸附性质,了解吸附的强度和条件等。

(3)学生可以配合演员一起探究自己的磁铁性质,探究适合吸附金属物品的情境和情况,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材评估教师可以采用观察、问答、实验等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估,检测其对磁铁吸附力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例如,当学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观察磁铁的吸附情况、通过实验探究磁铁性质、和自由发挥磁铁性质进行情境模拟等,均证明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建议本教案设计主要围绕探究磁铁性质开展,将学生分成小组和实验交流,让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是一种典型的探究式学习模式。

大班科学教案吸引力

大班科学教案吸引力

大班科学教案吸引力大班科学教案:吸引力引言:科学教育在幼儿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科学教育有助于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其中,吸引力是一个重要的科学概念,它涉及到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本篇大班科学教案将围绕吸引力展开,旨在帮助教师们通过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引导孩子们探索吸引力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吸引力的概念;2. 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之间的吸引力;3. 通过实验与探究,探讨不同因素对吸引力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多种不同的物体,如铁块、纸张、玻璃球等;2. 磁铁、磁铁棒;3. 各种大小的石头;4. 纸片、羽毛等轻物体;5. 实验工具,如天平、尺子等;6. 班级黑板或白板。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用一些有关吸引力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如“为什么磁铁可以吸引别的金属物体?”、“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能看到东西住手但是捡不起来?”等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记录他们的答案在黑板上。

2. 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引出吸引力的概念。

简单解释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是吸引力。

可使用易于理解的示例,如磁铁吸引铁块等。

将关键概念写在黑板上,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观察和描述(15分钟)让学生拿出各种不同的物体,让他们观察并描绘出这些物体之间的吸引力。

鼓励他们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指导他们观察物体之间的变化和相互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辅助说明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

4. 实验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提供磁铁、铁块、纸片等实验材料。

让学生尝试将磁铁吸引住不同的物体,并观察结果。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假设,并进行实验验证。

例如,他们可以探讨使用不同大小的磁铁对物体产生吸引力的差异。

5. 探究活动(2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究。

让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物体,并探究它们之间的吸引力。

磁铁的电磁吸力实验

磁铁的电磁吸力实验

磁铁的电磁吸力实验磁铁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其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吸引和排斥其他磁性物质的能力。

这种吸引力被称为电磁吸力,是由磁铁产生的磁场所引起的。

磁铁的电磁吸力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磁铁的性质和原理。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进行磁铁的电磁吸力实验及其相关的一些应用。

实验材料和装置为了进行磁铁的电磁吸力实验,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装置:1. 一对磁铁:可以是常见的硬磁铁,如针,磁条或磁块等。

2. 一块平滑的水平表面:用来放置磁铁。

3. 不同的磁性物体:如铁钉,保险别针,铁簇,金属小球等。

4. 尺子和标尺:用于测量距离和力的大小。

5. 实验记录表:用于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步骤以下是进行磁铁的电磁吸力实验的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在水平表面上放置一对磁铁,确保它们之间的距离适中,以便进行实验。

2. 测量磁铁间的距离:使用尺子或标尺测量磁铁之间的距离。

3. 测试磁铁吸力:将不同的磁性物体一个接一个地放置在两个磁铁之间的距离上,并观察它们的行为。

记录每个物体被磁铁吸引的情况,包括被吸引的距离和力的大小。

4. 重复实验:重复上述步骤几次,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总结结果:将实验数据整理在记录表中,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进行磁铁的电磁吸力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果和结论:1. 距离影响吸力:当磁性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变小,它们之间的吸引力会增加;当距离增大时,吸引力减小。

2. 磁铁的极性影响吸力:如果两个磁铁的极性相同(N极和N极或S极和S极相对),它们会互相排斥;如果极性相反(N极和S极相对),它们会相互吸引。

3. 不同物体的吸力不同:不同的磁性物体具有不同的磁性和重量,在相同距离下,其受到的吸引力也会有所不同。

应用磁铁的电磁吸力实验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应用:1. 磁铁制品设计:在制造和设计磁铁制品时,了解磁铁的吸力特性对于确保其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初中电磁课程教案模板

初中电磁课程教案模板

初中电磁课程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原理;(2)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如发电机、变压器等;(3)了解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掌握安培定则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2)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电磁感应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电磁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磁感应现象: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产生电流;2. 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3. 安培定则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安培定则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安培定则的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2.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电磁感应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电磁现象;2.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的电流;3. 讲解电磁感应原理: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讲解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4. 学习安培定则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理解安培定则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5. 应用拓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电磁感应现象,如电动机、电磁炉等;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磁性物质的吸引力与排斥力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

磁性物质的吸引力与排斥力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

磁性物质的吸引力与排斥力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磁力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掌握磁性物质之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

3. 能够观察和实验验证磁性物质之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磁铁、磁铁吸附实验装置、磁性物质(如铁、镍、钴等)。

2. 实验器材:一些铁制小品、磁场感应仪等。

三、教学过程导入:老师拿出一个磁铁,向学生展示并让学生观察,引发学生对磁性物质的兴趣,并激发他们提出问题的能力。

1. 学习磁性物质的属性通过介绍磁性物质的定义和常见的磁性物质(如铁、镍、钴等)以及非磁性物质(如木头、塑料等),让学生了解磁性物质与非磁性物质的区别。

2. 学习磁力的吸引和排斥2.1 观察磁性物质之间的吸引力让学生用磁铁吸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当两个磁铁的北极和北极相对时,观察到它们之间产生了吸引力。

同样地,当两个磁铁的南极和南极相对时,也能观察到吸引力。

2.2 观察磁性物质之间的排斥力通过实验装置实验,当两个磁铁的南极和北极相对时,观察到它们之间产生了排斥力。

3. 实验验证磁性物质之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让学生自己设计和进行实验,验证磁性物质之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

学生可以使用一些铁制小品,用不同的磁铁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最后画出实验结果的图表。

四、教学延伸1. 深入探究:磁场的分布让学生观察磁性物质在磁场中的反应,并允许他们进行自由探究,让学生总结磁性物质的行为规律。

2. 拓展应用:磁性物质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磁性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铁、扬声器、磁卡等,并鼓励他们提出其他可能的应用场景。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互动等形式,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测验来帮助检验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六、板书设计磁性物质的吸引力与排斥力- 磁性物质的属性- 吸引力的观察- 排斥力的观察七、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学生对磁性物质的吸引力和排斥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高中物理必修2教案:电磁力

高中物理必修2教案:电磁力

高中物理必修2教案:电磁力
1. 教学目标
- 了解电磁力的概念和性质
- 掌握电磁力的计算方法
- 能够应用电磁力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2. 教学内容
2.1 电磁力的概念
- 介绍电磁力的定义,并与重力、弹力进行比较
- 解释电磁力的来源和作用
2.2 磁场的概念与表示
- 介绍磁场的定义和性质
- 讲解如何用磁力线表示磁场的分布
2.3 磁场的力作用
- 解释当点电荷在磁场中运动时,受到磁力的作用
- 探究磁力与速度、磁感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2.4 安培力的计算
- 掌握安培力的计算公式
- 进行一些简单的安培力计算题目
3. 教学方法
-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电磁力的表现和效果
- 利用示意图和数学计算,帮助学生理解电磁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 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一些与电磁力相关的问题
4. 教学评价
- 设计互动测验,检验学生对电磁力知识的掌握程度
-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电磁力解决实际问题
-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电磁力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参考资料
- 高中物理教材
- 物理实验教材
- 相关的电磁力教学资源
以上为《高中物理必修2教案:电磁力》的大致内容安排。

通过本教案的教学,预计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电磁力的概念和性质,并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请根据具体的教学场景和学生情况,适当调整和完善本教案,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资源。

初中电磁力实验教案

初中电磁力实验教案

初中电磁力实验教案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掌握制作电磁铁的方法。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电流方向、线圈匝数、铁芯的关系。

3. 学生能够运用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通过对电磁铁实验的学习,增强对物理科学的兴趣。

2. 学生培养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电磁铁的原理及制作方法。

2.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方向、线圈匝数、铁芯的关系。

教学难点:1. 运用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

2. 分析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方向、线圈匝数、铁芯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电源、电流表、导线、开关、铁芯、螺线管等。

2. 实验材料:绝缘材料、磁铁、铁钉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电磁铁的日常生活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电磁铁的作用和原理。

2. 知识讲解:讲解电磁铁的原理,包括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磁场,磁场与铁芯结合产生磁力。

介绍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安培定则的使用。

3. 实验演示:演示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并展示电磁铁的磁力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电磁铁的磁极和磁力大小。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磁铁的磁极和磁力大小,并记录实验数据。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方向、线圈匝数、铁芯的关系。

5. 分析讨论: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方向、线圈匝数、铁芯的关系。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强调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方向、线圈匝数、铁芯的关系。

引导学生运用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电磁铁实验,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方向、线圈匝数、铁芯的关系。

磁铁的吸引力——探究教案

磁铁的吸引力——探究教案

磁铁的吸引力——探究教案。

一、磁铁的基本组成磁铁是由强磁性材料制成的,例如铁、镍、钴、铁氧体等它们可以通过热处理、电镀、电磁激励等方式来获得更强的磁性。

磁铁按照形状分为条形、圆形、环形等不同形式。

根据不同的用途,磁铁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例如大永久磁铁、电磁磁铁等。

二、磁场的基本原理磁铁的吸引力与磁场有关。

磁场是由电荷所产生的电场运动所产生的。

在电场中,带电粒子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在磁场中,带电粒子会受到磁场的作用。

磁场有两种极性,分别是南极和北极。

当两个同性磁铁靠近时,它们会互相排斥,而当两个异性磁铁靠近时,它们会互相吸引。

三、如何计算磁铁的吸引力在实际使用磁铁时,我们需要计算磁铁的吸引力,以此来确定需要使用的磁铁的大小和强度。

计算磁铁的吸引力,需要考虑磁铁的磁通量和磁阻力。

其中磁通量是指通过一个物体如果在单位时间内的磁通量,在SI 洛伦兹磁和国际单位中的单位是韦伯(Wb)。

磁阻力是指空气或其他介质对磁通量的影响。

在计算磁铁的吸引力时,我们需要先进行磁通量的计算,然后再计算磁阻力。

我们可以使用磁阻力和磁通量来计算磁铁的吸引力。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软件或者公式来计算磁铁的吸引力。

我们可以通过输入一些特定的数据,例如磁场大小、磁铁分布、磁通量密度、距离等参数来计算磁铁的吸引力。

总结磁铁的吸引力是磁铁的一种基本特性,它与磁场强度、磁通量以及磁阻力有关。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磁铁,并计算出磁铁的吸引力以确保它能够达到所需的功能。

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磁铁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以此来更好地利用磁铁的吸引力来实现我们的任务。

物理磁力讲解初中教案

物理磁力讲解初中教案

物理磁力讲解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磁力的定义和性质,掌握磁力的大小与距离的关系。

2. 学习磁力的应用,如磁铁的极性、磁场的分布等。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磁力的定义和性质。

2. 磁力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磁力的大小与距离的关系。

2. 磁场的分布。

教学准备:1. 磁铁、铁钉、铁屑等实验材料。

2. 实验桌、显微镜等实验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磁铁的常见现象,如磁铁能吸引铁钉、磁铁有两极等。

2. 提问:磁铁的这些现象是由于什么原因产生的?引出磁力的概念。

二、讲解磁力的定义和性质(15分钟)1. 讲解磁力的定义:磁力是磁体对磁性物质产生的吸引力。

2. 讲解磁力的性质:磁力的大小与磁体的磁性和距离有关,磁力的方向由磁体的极性决定。

三、实验探究磁力的大小与距离的关系(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吸引铁钉的情况。

2. 学生记录不同距离下磁铁吸引铁钉的数量,并观察磁力的大小变化。

3. 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磁力的大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结论。

四、讲解磁力的应用(15分钟)1. 讲解磁铁的极性:磁铁有两个极,分别是N极和S极,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异名磁极相互排斥。

2. 讲解磁场的分布:磁场是指磁力作用的区域,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用磁感线表示。

3. 讲解磁力的应用实例:磁悬浮列车、磁性存储器等。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磁力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中的操作和观察,讨论如何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教学延伸: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专题讲座或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磁力应用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深入探究磁力的其他性质和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使学生了解了磁力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在实验环节,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了磁力的大小与距离的关系。

在讲解环节,学生了解了磁铁的极性和磁场的分布。

电磁课程设计

电磁课程设计

电磁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如电荷、电场、磁场和电磁感应等;理解电磁学的基本定律,如库仑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电磁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和电磁感应电动势等;能够使用基本实验仪器进行电磁学实验,并能够分析实验数据。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认识到电磁学在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磁学基本概念:电荷、电场、磁场和电磁感应等。

2.电磁学基本定律:库仑定律、安培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

3.电磁学实验:电场实验、磁场实验和电磁感应实验等。

4.电磁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电磁波、电磁铁、电机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引导学生理解电磁学的本质。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电磁学实验现象和原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电磁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使学生了解电磁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4.实验法:学生动手进行电磁学实验,加深对电磁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磁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电磁学相关的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动画和视频,直观地展示电磁学现象和原理。

4.实验设备:准备电磁学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常用低压电器
电器: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与应用起着控制、调节、检测和保护的作用。

根据外界的信号和要求,自动或手动接通或断开电路,断续或连续地改变电路参数,以实现对电路或非电路对象的切换、控制、保护、检测、变换和调节用的电气设备。

定义:一种能控制电能的器件。

第一节电磁式低压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低压电器:用于交流1200V、直流1500V以下电路的器件
●高压电器:用于交流1200V、直流1500V以上电路的电器。

电力传动系统的组成:
1)主电路:由电动机、(接通、分断、控制电动机)接触器主触点等电器元件所组成。

特点:电流大
2)控制电路:由接触器线圈、继电器等电器元件组成。

特点:电流小
●任务:按给定的指令,依照自动控制系统的规律和具体的工艺要求对主电路进行控制。

一、低压电器的分类
1、按使用的系统
1)低压配电电器
用于低压供电系统。

电路出现故障(过载、短路、欠压、失压、断相、漏电等)起保护作用,断开故障电路。

(动动稳定性、热稳定性)
例如:低压断路器、熔断器、刀开关和转换开关等。

2)低压控制电器
用于电力传动控制系统。

能分断过载电流,但不能分断短路电流。

(通断能力、操作频率、电气和机械寿命等)
例如:接触器、继电器、控制器及主令电器等。

2、按操作方式
1)手动电器:刀开关、按钮、转换开关
2)自动电器:低压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
3、按工作原理
1)电磁式电器:电磁机构控制电器动作
2)非电量控制电器:非电磁式控制电器动作
◆电磁式电器由感测和执行两部分组成。

感测部分(电磁机构):接受外界输入的信号,使执行部分动作,实现控制的目的。

执行部分:触点系统。

二、电磁机构
电磁机构: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电磁机构输入的电信号:电压、电流
1、电磁机构的结构形式
电磁机构组成:线圈、铁心(亦称静铁心)和衔铁(亦称动铁心),
1)E形电磁铁:多用于交流电磁系统。

2)螺管式电磁铁:多用作索引电磁机构和自动开关的操作电磁机构,少数过电流继电器也采用。

3)拍合式电磁铁:用于直流继电器和直流接触器,也用于交流继电器。

2、电磁机构的线圈
线圈分类:电流线圈
电压线圈
1)电流线圈:串接在主电路,
特点:扁铜条带或粗铜线绕制,匝数少,内阻小。

讨论:a 衔铁动作与否取决于线圈中电流的大小。

b 衔铁动作不改变线圈电流。

2)电压线圈:并联在电路
特点:细铜线绕制,匝数多,阻抗大,电流小,常用绝缘较好的电线绕制。

讨论:衔铁动作与否取决于线圈的电压大小。

从结构上看,线圈大抵可分为有骨架和无骨架两种。

▲交流电磁铁的线圈:有骨架式,线圈形状做成矮胖型(考虑到铁心中有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为便于散热之故)。

▲直流电磁机构的线圈:无骨架式,线圈形状做成瘦高型
3、 电磁特性
电磁吸力的近似计算公式:
S S B F 2
0202121ψμμ==(1-1)
式中: 。

当S为常数时,F与B2成正比。

1) 吸力特性:电磁吸力与气隙的关系曲线。

说明:吸力特性与线圈励磁电流种类、线圈连接方式有关。

▲直流电压线圈的吸力特性
电流为常数(与磁路的气隙大小无关,取决于线圈的电阻),根据磁路定律 m R IN

∝m
R 1
则有
吸力F 与气隙 成反比,所以特性为二次曲线形状:
(1-2)
结论:a直流电压线圈在衔铁闭合前后吸力变化很大;
b直流电压线圈中的电流在衔铁闭合前后不变化。

▲交流电压线圈的吸力特性
交流电压线圈的阻抗主要决定与线圈的电抗,电阻可以忽略:
当频率、匝数和电压都为常数时,磁通为常数时:为常数,
结论:
a交流电压线圈在衔铁闭合前后吸力几乎不变化(如考虑漏磁通,随的减少略有增加)。

b交流电压线圈中的电流在衔铁闭合前后随气隙的减小而减小。

综上:a衔铁动作与否取决于线圈两端的电压。

b 直流电磁机构的衔铁动作不改变线圈电流。

C交流电磁机构的衔铁动作改变线圈电流。

eg: U型:6~7倍
E型:10~15倍
说明:衔铁卡住不能吸合,或者频繁动作,交流电压线圈可能烧毁。

可靠性要求高,或频繁动作的控制系统采用直流电磁机构,而不采用交流电磁机构。

2)反力特性
反力特性:指电磁机构转动部分的静阻力与气隙的关系曲线
电磁机构的反力:作用弹簧、摩擦阻力和衔铁的重量。

电磁机构的反力特性如图所示:
4、反力特性与吸力特性的配合
F吸略大于F反
电磁铁正常工作时衔铁在吸合的过程中,吸力必须大于反力,但也不能太大否则影响电器的机械寿命
5、短路环
1)单相交流电磁机构存在的问题
磁通是交变:衔铁产生强烈的振动和噪音,易使电器结构松散、寿命降低,同时使触头接触不良,易于熔焊与烧毁。

2)短路环的作用
短路环:磁通分相的作用,使合成后的吸力在任一时刻都大于反力,消除振动和噪声。

短路环的示意图:
三、触点系统
1、触点(执行元件)作用:分断和接通电路的作用。

2、触点接触形式:点接触、线接触和面接触。

点接触:小电流的触点
线接触:中等容量的触点
面接触:大容量的触点
1
2
3、电接触(接触电阻)
电接触:动、静触点完全接触并有工作电流通过。

触点的接触过程:
四、电弧的产生和灭弧装置
1、电弧的产生及危害
1)电弧的产生
触点由闭合到断开时,当电压超过10~20V 和电流超过80~100mA ,在拉开的两(a )点接触 (b )线接触 (c) 面接触
(a )最终拉开位置 (b ) 刚接触位置 (c ) 最终闭合位置
个触点之间将出现强烈的火花,实质是气体放点的现象,通常称之为“电弧”。

撞击电离热电子发射热电离形成电弧
2)电弧的危害
a烧灼触点,降低电器的寿命和电器工作的可靠性。

b使触点的分断时间延长,严重的会产生事故。

2、灭弧装置
灭弧措施:降低电弧温度和电场强度。

常用的灭弧方法有:拉长电弧、冷却电弧和电弧分段
常用的灭弧装置:
1)磁吹式灭弧装置(广泛应用于直流接触器中)
磁吹灭弧装置:利用电弧电流本身灭弧,电弧电流愈大,吹弧能力也越强。

2)灭弧栅(常用作交流灭弧装置)
3)灭弧罩(用于交流和直流灭弧。


采用一个用陶土和石棉水泥做的雨高温的灭弧罩,用以降温和隔弧。

4)多断点灭弧
电器控制与PLC教案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