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

合集下载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

第九章逻辑大体规律一、填空题1.违背三段论规则的“四词项”的错误,从逻辑规律的角度看,是一种违背(同一概)要求的逻辑错误。

2.按照形式逻辑大体规律中的(排中律),已知SIP为假,则SEP为真。

3.按照形式逻辑大体规律中的(矛盾律),若“若是认真学习,就可以考得好成绩”为真,则“即便认真学习也不能考得好成绩”为假。

注意,“‘若是认真学习,就可以考得好成绩’为真”等值于“‘即便认真学习也不能考得好成绩’为假”。

4.按照形式逻辑大体规律中的(排中律),若“老王是党员而不是干部”为假,则充分条件命题“若是老王是党员,那么他是干部”为真。

注意,“‘老王是党员而不是干部’为假”等值于“‘若是老王是党员,那么他是干部’为真”。

5.按照形式逻辑大体规律中的(排中律),由“不严厉冲击刑事犯法,社会秩序也能安宁”为假,可知必要条件命题(只有严厉冲击刑事犯法,社会秩序才能安宁)为真。

注意,“‘不严厉冲击刑事犯法,社会秩序也能安宁’为假”等值于“‘只有严厉冲击刑事犯法,社会秩序才能安宁’为真”。

6.按照形式逻辑大体规律中的(矛盾律),若p∧﹁q为真,则﹁p∨q为(假)。

二、单项选择题1.若是否定p∧q而肯定p∨q,则(D )A.违背同一概B.违反矛盾律C.违背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规律2.在以下判定中,违背逻辑大体规律要求的是(B )A.SAP真且SOP假B.SEP真且SOP假C.SIP真且SAP假D.SOP真且SIP假3.在下列判定中,违背逻辑大体规律的是(B )A.某关系不是对称的,也不是非对称的B.某关系既是非对称的,又是反对称的C.某关系不是对称的,也不是反对称的D.某关系不是对称的,而是反对称的4.对“若是灯亮,那么有电”和“若是灯不亮,那么无电”这两个命题同时肯定,则(D )A.只违背矛盾律B.违反矛盾律C.既违背矛盾律又违背排中律D.不违反矛盾律也不违反排中律5.若是同时否定“必然p”和“必然非p”,则(C )A.违背同一概B.违反矛盾律C.违背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规律6.既否定“◇p”,又否定“◇﹁p”,则(D )A.违背同一概B.违反矛盾律C.违背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规律7.既判定“p←q”为真,又判定“p∧﹁q”为假,则(D )A.违背同一概B.违反矛盾律C.违背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规律8.下列陈述违背排中律要求的是(D )A.﹁SIP∧﹁SAP B.既肯定SOP又否定﹁SIPC.□p∧◇﹁p D.既否定﹁p∨q又肯定﹁(p∧﹁q) 9.“若是所有贪污犯都有作案动机,那么有些贪污犯有作案动机”和“有些贪污犯没有作案动机,或有些贪污犯有作案动机,是不对的”,若判定这两个复合命题都真,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A )A.自相矛盾B.模棱两可C.偷换论题D.偷换概念10.在某次税务检查后,4位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甲:所有个体户都没纳税。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专门研究(形式)。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逻辑常项)。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没有(民族、阶级)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B)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B)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答:前一个“逻辑”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后一个“逻辑”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

答: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方法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1.“有些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与“有些唯物主义者是先验论者”。

答:具有。

它们的命题形式都是“有的S是P”。

2.“如果甲是三好学生,那么甲会按时到校”与“只有甲是三好学生,甲才会按时到校”。

答:不具有。

前者的命题形式是“如果p那么q”,后者的是“只有p才q”。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专门研究(形式)。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逻辑常项)。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没有(民族、阶级)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B)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B)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答:前一个“逻辑”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后一个“逻辑”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

答: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方法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1.“有些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与“有些唯物主义者是先验论者”。

答:具有。

它们的命题形式都是“有的S是P”。

2.“如果甲是三好学生,那么甲会按时到校”与“只有甲是三好学生,甲才会按时到校”。

答:不具有。

前者的命题形式是“如果p那么q”,后者的是“只有p才q”。

(完整word版)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

(完整word版)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专门研究(形式).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逻辑常项).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没有(民族、阶级)性的.二、单项选择题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B)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B)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答:前一个“逻辑”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后一个“逻辑”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答:思维的规律和规则.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方法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1.“有些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与“有些唯物主义者是先验论者”。

答:具有.它们的命题形式都是“有的S是P"。

2.“如果甲是三好学生,那么甲会按时到校”与“只有甲是三好学生,甲才会按时到校”。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专门研究(形式)。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逻辑常项)。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没有(民族、阶级)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B)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B)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答:前一个“逻辑”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后一个“逻辑”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

答: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方法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1.“有些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与“有些唯物主义者是先验论者”。

答:具有。

它们的命题形式都是“有的S是P”。

2.“如果甲是三好学生,那么甲会按时到校”与“只有甲是三好学生,甲才会按时到校”。

答:不具有。

前者的命题形式是“如果p那么q”,后者的是“只有p才q”。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专门研究(形式)。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逻辑常项)。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没有(民族、阶级)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B)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B)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答:前一个“逻辑”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后一个“逻辑”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

答: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方法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1.“有些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与“有些唯物主义者是先验论者”。

答:具有。

它们的命题形式都是“有的S是P”。

}2.“如果甲是三好学生,那么甲会按时到校”与“只有甲是三好学生,甲才会按时到校”。

答:不具有。

前者的命题形式是“如果p那么q”,后者的是“只有p才q”。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之欧阳术创编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之欧阳术创编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专门研究(形式)。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逻辑常项)。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没有(民族、阶级)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B)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B)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答:前一个“逻辑”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后一个“逻辑”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

答: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方法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1.“有些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与“有些唯物主义者是先验论者”。

答:具有。

它们的命题形式都是“有的S是P”。

2.“如果甲是三好学生,那么甲会按时到校”与“只有甲是三好学生,甲才会按时到校”。

答:不具有。

前者的命题形式是“如果p那么q”,后者的是“只有p才q”。

【免费下载】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

【免费下载】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

《逻辑学基础教程》一、填空题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专门研究()。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和()。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的部分。

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性学科,它是没有()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一、填空题1.概念的基本逻辑特征是,任何概念都有()和()。

2.从概念的外延关系来看,“教师”与“劳动模范”具有()关系,“陈述句”与“疑问句”具有()关系。

3.如果“凡A不是B”,那么A与B的外延关系是()关系;如果“凡A是B并且凡B是A”,那么A与B的外延关系是()关系。

4.在定义“犯罪就是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中,种差是(),属是()。

5.一个定义项在外延上真包含于被定义项,则该定义犯的逻辑错误是()。

二、单项选择题1.“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这一概念属于()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普遍概念D.负概念2.如果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则A于B的外延关系是()A.全异关系B.同一关系C.交叉关系D.真包含于关系3.“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和“学生补考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这一对陈述,其中的“及格”与“不及格”两个概念之间()A.都是矛盾关系B.都是反对关系C.前者是矛盾关系,后者是反对关系D.前者是反对关系,后者是矛盾关系4.将“母项”概括为“划分”、限制为“子项”,则()A.概括和限制都对B.概括对,限制错C.概括和限制都错D.概括错,限制对5.“不动产”这一负概念的论域是()A.动产B.土地C.财产D.企业三、双项选择题1.若A和B都是单独概念,则A与B的外延关系可能是()A.同一关系B.真包含关系C.真包含于关系D.交叉关系E.全异关系2.下列概念的限制中,正确的是()A.“普遍概念”限制为“单独概念”B.“中国”限制为“北京”C.“科学”限制为“自然科学”D.“论证”限制为“论据”E.“竞争”限制为“人才竞争”3.“划分按层次可分为一次划分和连续划分,任何划分都包含母项、子项和根据三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逻辑基本规律一、填空题1.违反三段论规则的“四词项”的错误,从逻辑规律的角度看,是一种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2.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排中律),已知SIP为假,则SEP为真。

3.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矛盾律),若“如果认真学习,就能考得好成绩”为真,则“即使认真学习也不能考得好成绩”为假。

注意,“‘如果认真学习,就能考得好成绩’为真”等值于“‘即使认真学习也不能考得好成绩’为假”。

4.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排中律),若“老王是党员而不是干部”为假,则充分条件命题“如果老王是党员,那么他是干部”为真。

注意,“‘老王是党员而不是干部’为假”等值于“‘如果老王是党员,那么他是干部’为真”。

5.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排中律),由“不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社会秩序也能安定”为假,可知必要条件命题(只有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社会秩序才能安定)为真。

注意,“‘不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社会秩序也能安定’为假”等值于“‘只有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社会秩序才能安定’为真”。

6.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矛盾律),若p∧﹁q为真,则﹁p∨q为(假)。

二、单项选择题1.如果否定p∧q而肯定p∨q,则(D )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规律2.在以下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要求的是(B )A.SAP真且SOP假B.SEP真且SOP假C.SIP真且SAP假D.SOP真且SIP假3.在下列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是(B )A.某关系不是对称的,也不是非对称的B.某关系既是非对称的,又是反对称的C.某关系不是对称的,也不是反对称的D.某关系不是对称的,而是反对称的4.对“如果灯亮,那么有电”和“如果灯不亮,那么无电”这两个命题同时肯定,则(D )A.只违反矛盾律B.违反矛盾律C.既违反矛盾律又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矛盾律也不违反排中律5.如果同时否定“必然p”和“必然非p”,则(C )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规律6.既否定“◇p”,又否定“◇﹁p”,则(D )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规律7.既断定“p←q”为真,又断定“p∧﹁q”为假,则(D )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规律8.下列陈述违反排中律要求的是(D )A.﹁SIP∧﹁SAP B.既肯定SOP又否定﹁SIPC.□p∧◇﹁p D.既否定﹁p∨q又肯定﹁(p∧﹁q) 9.“如果所有贪污犯都有作案动机,那么有些贪污犯有作案动机”和“有些贪污犯没有作案动机,或者有些贪污犯有作案动机,是不对的”,若断定这两个复合命题都真,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A )A.自相矛盾B.模棱两可C.偷换论题D.偷换概念10.在某次税务检查后,4位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甲:所有个体户都没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纳税。

丙:个体户不都没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纳税。

如果4人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B )A.甲的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B.丙的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C.丙的断定属实,但陈老板没纳税D.丁的断定属实,陈老板没纳税E.丁的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解析:甲与丙的断定相矛盾,不能都真,必有一假。

丙与丁的断定处于下反对关系,不能都假,必有一真。

所以,丙的断定属实。

再由题意可知,甲乙丁的断定都不属实。

所以,陈老板纳了税。

三、双向选择题1.“能否理顺工资、价格的关系是改革成功的关键”,这句话(CE )A.没有违反逻辑规律B.犯“模棱两可”的错误C.违反矛盾律D.违反排中律E.犯“自相矛盾”的错误2.下列复合命题违反排中律的有(AE )A.﹁SIP∧﹁SEP B.﹁SEP∧﹁SAPC.﹁□p∧﹁◇p D.◇﹁p∧□pE.﹁(﹁p∧q)∧﹁(p∨﹁q)解析:SIP与SEP之间是矛盾关系,同时否定它们,便违反排中律。

这对于﹁p∧q与p∨﹁q也是同样的道理。

3.下列复合命题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有(CE )A.火灾必然有原因,并且不可能没有原因B.可能火灾有原因,并且火灾必然有原因C.火灾有原因是必然的,火灾没有原因也是可能的D.并非火灾必然没有原因并且火灾可能有原因E.不可能火灾有原因,并且不必然火灾没有原因4.下列情况不违反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有(AC )A.在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对同一对象做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并断定为同假。

B.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做出两个相互矛盾或反对的判断,并断定为同真。

C.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做出两个相互矛盾或反对的判断,并断定为不能同真。

D.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做出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并断定为同假。

E.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某一个别对象做出肯定和否定的判断,并断定为同假。

解析:选项A的语言表达不准确。

既然是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方面,何来的相互矛盾的判断?反过来,假如是相互矛盾的判断,又怎么可能是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方面的判断呢?不同时刻的对象通常被视为同一对象。

更准确地讲,例如,选项A可以表达为:在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对某一个别对象做出肯定和否定的判断,并断定为同假。

5.如果命题A与命题B有矛盾关系,则下列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有(DE )A.A∧﹁B B.﹁A∧BC.D.A∧BE.﹁A∧﹁B四、多项选择题1.下列复合命题违反矛盾律的有(BCDE )A.□p∧﹁◇p B.□﹁p∧﹁□﹁pC.﹁◇﹁p∧□﹁p D.□﹁p∧◇pE.□﹁p∧□p2.下列各组直言命题,若为同一思维过程中的陈述,则违反排中律的是(ABD )A.某法官并不是如果受礼就秉公断案某法官并不是受礼而没有秉公断案B.某法官并不是只有受礼才秉公断案某法官并不是没受礼却秉公断案C.某法官并不是受礼或者秉公断案某法官并不是受礼并且秉公断案D.某法官并不是或者受礼或者秉公断案某法官并不是既没受礼也没秉公断案E.某法官并不是或者不受礼或者不秉公断案某法官并不是不受礼而秉公断案3.下列断定违反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有(ADE )A.既肯定SAP又肯定SI P B.既否定SE P,又否定P OSC.并非□﹁p∧◇﹁p D.并非□p,并且并非◇﹁pE.既肯定﹁p∨q,又肯定p∧﹁q4.下列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断定是(DE )A.SAP假而SI P真B.S AP与S EP不能都真C.□SAP与◇SOP都假D.SA P真S E P也真E.PA S真但P IS假解析:﹁◇SOP├□﹁SOP├□SIP。

所以□SAP与◇SOP都假,不违反排中律。

PA S├ PES├ SEP,P IS├ SI P├ SOP。

按照对当关系中的差等关系,如果SEP真那么SOP也真。

所以,PA S真但P IS假,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注意,选项D的“H E P”应当首先改为“S E P”。

5.甲乙丙丁四个孩子在院子里踢足球,把一户人家的玻璃打碎了。

当房主问他们是谁踢球把玻璃打碎的时,他们都不承认是自己打的。

甲说:“是丙打的。

”丙说:“甲说的不符合事实。

”乙说:“不是我打的。

”丁说:“是甲打的。

”后查知四个孩子只有一个不说假话。

由上述条可知(ABDE )A.说真话的是丙B.打碎玻璃的是乙C.打碎玻璃的是甲D.打碎玻璃的不是甲E.丁说假话,但打碎玻璃的不是丁五、表解题1.如果肯定A而否定B,是否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呢?为什么?A:甲上场而乙不上场。

B:只有甲不上场,乙才上场。

解:设p表示甲上场,p表示乙上场,则A:p∧﹁qB:﹁p←q做它们的真值表如下:有由上面的真值表可以看出,当肯定A时,必须肯定B。

所以,肯定A而否定B 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2.下面丙说的话是否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为什么?甲对乙说:“并不是说或者你不正确或者我不正确。

”乙对甲说:“并不是说如果我不正确则你就正确。

”丙对二人说:“你们两人说的都对。

”解:设p表示甲正确,p表示乙正确,则丙的话可以符号化为丙:﹁(﹁q∨﹁p)∧﹁(﹁q→﹁p)做它的真值表如下:显然,丙的话是永假的,违反矛盾律的要求。

3.警察逮捕三个人,只知道他们其中一人是“说谎者俱乐部”的成员,另外两人是嫌疑犯。

请根据以下供词判定谁是说谎者俱乐部的成员。

审判员问:“你们谁是说谎者俱乐部的成员?”A答:“……”审判员没留神,未听清,要求A再说一遍,A未说。

B说:“A刚才说,他是说谎者俱乐部的成员。

我呢,当然就不是了。

”C说:“A刚才说他不是说谎者俱乐部成员,可我也不是。

”解:设p表示A是说谎者俱乐部的成员,p表示B是说谎者俱乐部的成员,r表示C是说谎者俱乐部的成员,则B和C的话可以分别符号化为p∧﹁q﹁p∧﹁r根据题意可知,B与C的话之间是反对关系,所以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也就是说,B要么C是说谎者俱乐部成员。

由题意知,A不是说谎者俱乐部成员,即p为假。

由真值表可见,同时满足p假、p∧﹁q与﹁p∧﹁r不同真、为真等三个条件的只有q为真、r为假,即B是说谎者俱乐部成员。

六、分析题(一)下列各题有无错误?如有错误,指出它违反哪条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1.他在20世纪里活100多岁。

答:错误。

它既肯定在20世纪里又肯定活100多岁,违反矛盾律。

2.我基本上完全同意他的意见。

答:错误。

既肯定基本上又肯定完全,违反矛盾律。

3.价值规律是永恒的历史范畴。

答:错误。

既肯定是永恒的又肯定是历史的,违反矛盾律。

4.南极海岸地带,鸟的种类虽然少,鸟却很多。

答:正确。

5.我是不赞同背诵的,但也不赞成不背诵,我认为适当地背诵也是必要的。

答:错误。

同时否定背诵和不背诵,违反排中律。

6.若是仇杀案的凶手,则罪犯与死者必然有仇。

他是仇杀案的凶手,但与死者无仇。

答:错误。

这两个命题是相互否定的,同时肯定它们就违反矛盾律。

7.如果大家都动手大搞卫生,那么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

答:错误。

健康与疾病是相反对的,这里同时肯定它们,违反矛盾律。

8.鲁迅的小说不是一天能读完的,《祝福》是鲁迅的小说,所以《祝福》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答:错误。

在“鲁迅的小说”中,“小说”是集合概念。

在“《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中,“小说”是非集合概念,它们不能作为中项组成一个三段论推理。

这里违反同一律。

9.当有人说欧谛德谟说谎时,他狡辩说:“谁说谎,谁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因此没有人说谎。

”答:错误。

不存在的东西不等于无法说,这里违反同一律。

10.火星上或者有人类存在或者没有人类存在,但我不能断定火星上有人类存在是真的还是火星上没有人类存在是真的。

答:没有错误。

火星上或者有人类存在,或者没有人类存在。

这不等于能断定火星上有人类存在是真的还是火星上没有人类存在是真的,至少目前还没有人能够断定。

11.甲说:“这种陶瓷产品如果不是景德镇产的,就是唐山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