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配套课件:1.1祖国山川颂(苏教版必修3)优质课件PPT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1.1 祖国山河颂课件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1.1 祖国山河颂课件 苏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7a172351f5335a8102d2206a.png)
③假( (
)假公济私
(
)假期
④薄( (
)薄弱 )薄饼 )薄荷
答案 ①lù/lòu ②jiān/jiàn ③jiǎ/jià ④bó/báo/bò
2.辨形组词
4.审美视窗
学者黄药眠
黄先生宽阔的襟怀、民主的作风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是 特别值得称道的。1956年,他同时在《人民日报》、《文艺 报》上发表了《论食利者的美学》的长文,发动并参与了解 放后美学的第一次大讨论。当时,他既批评了朱光潜的观点, 也不同意蔡仪的观点,对李泽厚的看法也持保留意见。朱、 蔡、李对黄先生的观点都提出过批评。可以说,朱、蔡、李 三人都是他的“论敌”。
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黄药眠(1903—1987),原名黄访、黄恍, 广东省梅县人。中国政治活动家,著名 的文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家、教育家、 美学家和新闻工作者。
1927年,加入创造社,任该社出版部主力编辑,开始文学创 作活动,出版诗集《黄花岗上》。建国后,任北京师范大学 中文系教授,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20世纪50年代初期和中期,先后出版《沉思集》、《批判 集》、《初学集》,1986年出版《黄药眠自选集》。
2.写作背景
《祖国山川颂》发表于1980年,此时正值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后,祖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蒸蒸 日上,到处充满了勃勃生机。黄药眠这位历经新旧中国的老 知识分子,从文化大革命的劫难中走出来,对此激动万分, 写下了这篇文章。
答案 ①zhuó ②ànɡ ③kēnɡ/qiānɡ ④yuè ⑤ zhǒnɡ ⑥jí ⑦jiá ⑧lán ⑨yè ⑩yī ⑪pán/shān
⑫tuí ⑬yínɡ ⑭tuān ⑮sǔn ⑯cuó/é ⑰áo ⑱ hè
⑲bènɡ
祖国山川颂(苏教版必修3)课件
![祖国山川颂(苏教版必修3)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28167227284b73f2425015.png)
导记·晨读晨练
4.近义词辨析 (1)斑斓· 斑驳
文本1
辨析: 都是形容词。 形容色彩多而杂, 多适用于书面语。 “斑 驳”也作“班驳”,着重于色彩花纹相杂,一种颜色中杂有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别种颜色, 且深浅不同, 花花搭搭的。 多用于贬义。 “斑斓”, 着重于色彩错杂、灿烂多彩。多用于褒义。 例句: ①色彩 斑斓 、 浅显易懂的“法治文化墙”吸引了家长 和孩子们的注意,内容涉及了交通安全、“缓堵保畅 出行”、环境保护等方面。 ②只要稍微加以改造, 这些 斑驳 旧空间, 就能轻易打造出文 艺、怀旧的效果,特别适合咖啡厅、书吧、工作室等等。 文明
导读·边学边思
文本1
风情。再如对瀑布的描写:丘壑雷鸣,雾气升腾,彩练悬空,珠 花迸发„„那雄壮宏伟的气势、奔腾冲击的力量,使人振奋。这 些形象生动的描写,是为了突出祖国的美丽可爱,为了激发我们 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热情。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本文描写的每一景每一物,都饱含着作者由衷的热爱,都表 现了作者“留恋和爱抚”的深情。例如在第 8 段中,那“反复吟 哦,悠然神往”的表述,简直让我们也一起不觉流下眼泪。那躺 在扬子江边想到的祖国历史上的战争,是那么真实;那观察大瀑 布时感到的雄壮宏伟,又是那么令人振奋,引起我们的共鸣。尤 其表达远离祖国时,写出怀念祖国是一种既痛苦又幸福的感觉, “痛苦,是远离了祖国的亲人、祖国的山川风物;幸福,是有这 样伟大的祖国供我怀念”。这种爱国的情感,没有真切的体验是 不会有的。
ɡōnɡ ɡò nɡ
导记·晨读晨练
文本1
2.辨形组词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沧 沧海 (1)苍 苍茫 怆 悲怆
暇 闲暇 (2)瑕 瑕不掩瑜 遐 闻名遐迩
《祖国山川颂》课件
![《祖国山川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93826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5.png)
添加标题
目录页:列出所有章 节和子章节
添加标题
正文页:介绍祖国山 川的概况、特点、历 史、文化等
添加标题
图片页:展示祖国山 川的美丽风光
添加标题
视频页:播放与祖国 山川相关的视频
添加标题
互动页:设置问答、 投票等互动环节
添加标题
结束页:总结、感谢 语、联系方式等
结尾页
总结:回顾PPT课件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要点 感谢:感谢听众的聆听和参与 联系方式:提供联系方式,方便听众提问和交流 结束语:结束语,如“谢谢大家”
祖国山川颂PPT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壹
目 录
文
本
肆
课 件 的 内 容
PPT PPT
PPT
PPT
目录
贰
力祖 国
山
川
的
魅
伍
风 格课
件
的
设
计
叁
课 件 的 结 构
陆
技 巧课
件
的
演
示
第一章
添加章节标题
第二章
祖国山川的魅力
壮丽的山川美景
自然景观:山川、 河流、湖泊、森 林等自然景观
历史遗迹:长城、 故宫、兵马俑等 历史遗迹
文化遗产:京剧、 书法、国画等文 化遗产
民俗风情:各地 民俗风情,如春 节、端午节等
丰富的自然资源
山川河流:壮丽的山川、蜿蜒的河流,构成了祖国山川的独特魅力
森林植被:丰富的森林植被,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清新的空气
矿产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油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 撑
历史悠久的古迹
长城: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最著名的古迹之一 故宫:中国古代皇家宫殿,世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一部分,世界著名的考古发现 大运河:中国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世界文化遗产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ppt课件1祖国山川颂1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ppt课件1祖国山川颂1](https://img.taocdn.com/s3/m/02d77f839ec3d5bbfc0a741d.png)
2019/6/5
1.第二部分中,作者是怎样 铺叙描写祖国山川的?
①列数祖国大地优美的景致; ②表达热爱人民、文化语言之情; ③勾画春夏秋冬、晨光落日的美景; ④描绘几个具体的景点。
2019/6/5
用四字短语概括作者所选四季之景
春:虫鸣草色, 夏:清晨汲水; 秋:红果黄叶; 冬:冰下雪莲。
2019/6/5
本文中心
作者以饱满的感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倾注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之情。
2019/6/5
二读文章,理清思路
(1-2)总领,点明主旨 (3-34)爱国主题的具体化 (35——36)深含寓意,升华主题
对风景 如画的 祖国的 歌颂和 赞美。
2019/6/5
文章的开头两小节在语言和抒情方法 上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意离开我 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 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裴多菲
要把心灵里的美丽的激情献给祖国。
——普希金
人民不能没有面包而生活,人民也不能没有祖国
而生活。
——雨 果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我赞美目前的祖国,更要三倍的赞美它的将
2019/6/5
整体感知:
本文歌颂的对象是祖国山川,文章 是否仅仅赞美了山川?为什么? 这些内容围绕什么中心写?
2019/6/5
文章是否仅仅赞美了山川?
还有祖国的人民、语言等。 祖国,不仅代表着这个地域的自然特点、 气候特征,还有着人的生存环境与文化背景 。作为祖国的一分子,不仅要热爱自己的祖 国,而且还有着传承这种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 看似散乱,但散文“形散神不散”。
2019/6/5
1.第二部分中,作者是怎样 铺叙描写祖国山川的?
①列数祖国大地优美的景致; ②表达热爱人民、文化语言之情; ③勾画春夏秋冬、晨光落日的美景; ④描绘几个具体的景点。
2019/6/5
用四字短语概括作者所选四季之景
春:虫鸣草色, 夏:清晨汲水; 秋:红果黄叶; 冬:冰下雪莲。
2019/6/5
本文中心
作者以饱满的感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倾注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之情。
2019/6/5
二读文章,理清思路
(1-2)总领,点明主旨 (3-34)爱国主题的具体化 (35——36)深含寓意,升华主题
对风景 如画的 祖国的 歌颂和 赞美。
2019/6/5
文章的开头两小节在语言和抒情方法 上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意离开我 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 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裴多菲
要把心灵里的美丽的激情献给祖国。
——普希金
人民不能没有面包而生活,人民也不能没有祖国
而生活。
——雨 果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我赞美目前的祖国,更要三倍的赞美它的将
2019/6/5
整体感知:
本文歌颂的对象是祖国山川,文章 是否仅仅赞美了山川?为什么? 这些内容围绕什么中心写?
2019/6/5
文章是否仅仅赞美了山川?
还有祖国的人民、语言等。 祖国,不仅代表着这个地域的自然特点、 气候特征,还有着人的生存环境与文化背景 。作为祖国的一分子,不仅要热爱自己的祖 国,而且还有着传承这种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 看似散乱,但散文“形散神不散”。
2019/6/5
高三语文配套:1.1祖国山川颂(苏教版必修3)精品PPT教学课件
![高三语文配套:1.1祖国山川颂(苏教版必修3)精品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33d9895ef7ba0d4b733b03.png)
“颂,诗之美者也。”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
本 课
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
栏
目 以称“颂”。黄药眠这里是以祖国为歌颂对象,以祖国山河
开
关 的壮丽秀美为赞美内容,采取的是全景式的描画与铺陈的方
式,它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对心中的祖国山河美景一一加以
铺叙,既有对传统的秉承与借鉴,又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与思
关
年。文革刚结束),当祖国历经波劫,重焕青春光彩的时候,
他写下了这篇文章,目的就是证明这块被野火烧过、春风吹
过的土地,这块洒过我们祖先血汗也同样洒过你我血汗的土
2020地年1,0月会2日永远让我们感动。
12
导记·晨读晨练
文本1
3.“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颂者,
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艺文类聚》中也提到:
10
导记·晨读晨练
文本1
【常识常记】
1.黄药眠(1903—1987),原名黄访、黄恍,广东梅县人,中国
本 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北京师范大学一级教授、博导。他
课 栏
是北师大文艺学学科的奠基人,一位学者型的北师大教授。
目 开
作品有《面向着生活的海洋》、《沉思集》等。
关
2020年10月2日
11
导记·晨读晨练
和孩子们的注意,内容涉及了交通安全、“缓堵保畅 文明
出行”、环境保护等方面。
②只要稍微加以改造,这些 斑驳 旧空间,就能轻易打造出文
艺、怀旧的效果,特别适合咖啡厅、书吧、工作室等等。
2020年10月2日
9
导记·晨读晨练
文本1
(2)流连·留恋 辨析:“流连”指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对象仅限于自然景
高中语文《祖国山川颂》 课件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祖国山川颂》 课件 苏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8e28ca9e89eb172ded63b75e.png)
祖国山川颂
我爱祖国天安门
教学目标
1、把握散文诗的特点。 2、学习本文写景形象生动、寓情于景的写
作方法。 3、感悟作者热爱祖国、歌颂祖国的思想感
情。
教学重难点
1、感悟作者真挚的爱国感情。 2、欣赏本文极具特色的景物描写和表达方式。 3、品味散文诗的语言。
• 在人类的语言中,有一个最神圣最永恒最 具有不朽价值的词,那就是祖国。从岳飞的 “精忠报国”,到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 读书”;从梅兰芳蓄起胡须拒绝为日本侵略者 唱戏,到钱学森抛弃优厚待遇而回国开发原子 能事业,从古到今,有多少仁人志士以身殉国, 又有多少爱国赤子发愤图强。
文章是否仅仅赞美了山川?
还有祖国的人民、文化和语言等。 ① 我爱祖国大地种种的优美景致。 ② 我爱祖国的人民、文化和语言。 ③ 我爱春夏秋冬四季和晨光落日的美景。 ④ 我爱家乡的小溪、扬子江、黄果树的瀑布。
看似散乱,但散文“形散神不散”。
归纳本文中心。
作者以饱满的感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 山,倾注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之情。
作者简介
黄药眠(1903——1987),原名黄访、黄 恍,广东眉县(现眉州市)人,中国现代作家、 文艺理论家,北京师范大学一级教授、博导。 他是北师大文艺学学科的奠基人,一位学者型 的北师大教授。作品有《面向着生活的海洋》 《沉思集》等。
整体感知:
本文歌颂的对象是什么? 文章是否仅仅赞美了山川? 这些内容围绕什么中心写?
思路结构
一 、(1-2)总领,点明了全文要旨—爱祖 国,爱祖国的美丽的风景和山河大地
二、(3-32),是爱国主题的具体化,是对 风景如画的祖国的歌颂与赞美。可以 分成若干层次,它们从不同角度表现 了祖国山川景物的秀美多姿。
三、(第33-34段),是对主题的升华。小溪 汇人大海,群山默默相送,流水化作羽 云,回首嘹望故乡,这些都带有象征意 味,是作者内心爱国情感的真切流露。
我爱祖国天安门
教学目标
1、把握散文诗的特点。 2、学习本文写景形象生动、寓情于景的写
作方法。 3、感悟作者热爱祖国、歌颂祖国的思想感
情。
教学重难点
1、感悟作者真挚的爱国感情。 2、欣赏本文极具特色的景物描写和表达方式。 3、品味散文诗的语言。
• 在人类的语言中,有一个最神圣最永恒最 具有不朽价值的词,那就是祖国。从岳飞的 “精忠报国”,到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 读书”;从梅兰芳蓄起胡须拒绝为日本侵略者 唱戏,到钱学森抛弃优厚待遇而回国开发原子 能事业,从古到今,有多少仁人志士以身殉国, 又有多少爱国赤子发愤图强。
文章是否仅仅赞美了山川?
还有祖国的人民、文化和语言等。 ① 我爱祖国大地种种的优美景致。 ② 我爱祖国的人民、文化和语言。 ③ 我爱春夏秋冬四季和晨光落日的美景。 ④ 我爱家乡的小溪、扬子江、黄果树的瀑布。
看似散乱,但散文“形散神不散”。
归纳本文中心。
作者以饱满的感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 山,倾注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之情。
作者简介
黄药眠(1903——1987),原名黄访、黄 恍,广东眉县(现眉州市)人,中国现代作家、 文艺理论家,北京师范大学一级教授、博导。 他是北师大文艺学学科的奠基人,一位学者型 的北师大教授。作品有《面向着生活的海洋》 《沉思集》等。
整体感知:
本文歌颂的对象是什么? 文章是否仅仅赞美了山川? 这些内容围绕什么中心写?
思路结构
一 、(1-2)总领,点明了全文要旨—爱祖 国,爱祖国的美丽的风景和山河大地
二、(3-32),是爱国主题的具体化,是对 风景如画的祖国的歌颂与赞美。可以 分成若干层次,它们从不同角度表现 了祖国山川景物的秀美多姿。
三、(第33-34段),是对主题的升华。小溪 汇人大海,群山默默相送,流水化作羽 云,回首嘹望故乡,这些都带有象征意 味,是作者内心爱国情感的真切流露。
语文:1.1.1《祖国山川颂》课件5(苏教必修3)
![语文:1.1.1《祖国山川颂》课件5(苏教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4c571a6e551810a6f52486d8.png)
我爱 我的祖国。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我的祖国, 是我爷爷 播种庄稼、 栽种果树的
我的祖国, 是用儿歌 催我熟睡的奶奶, 是用乳汁
流水一去是决不回来了,但有 时也会化作一两爱片国羽情云感瞭的望真故切乡。
流露 ,主题升华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整体感知:
本文写了祖国的哪些山川美景?
珠峰、高原、西双版纳、平原、黄河 春夏秋冬、晨光落日 家乡的小溪、扬子江、黄果树的瀑布。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我的祖国。
赢得世界冠军的金牌, 登山队员 插上珠穆朗玛峰的 五星红旗…… 我爱
我的祖国。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我的祖国 是边防哨所战士 枪口的准星; 是港口领航员 帽檐上的国徽; 是国徽上 天安门精湛湛的蓝天, 蓝天下的鸽哨, 鸽子回翔的华表 和堆满鲜花的 人民英雄纪念碑…… 我爱
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 是描绘现代化蓝图的纸, 是指引前进方向的罗盘, 是传播文明的 活字印刷; 是庆祝节日 用火药制成的 噼噼啪啪的鞭炮, 和向夜空喷洒的 五彩缤纷的礼花……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颂——
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 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 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
“颂”这种文体也有着强烈的节奏感。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朗读时注意两个要求
一是我们一定带着对作者创作这 篇文章时的感情体验去大声地朗 读;
二是朗读中,我们或许会有一些 感受,请把你的感受写在书页的 空白处。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我爱 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 是东海 渔船的点点白帆; 是西山 晚霞中的片片红叶; 是龙井 兰花般浓郁的绿茶; 是景德镇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我的祖国, 是我爷爷 播种庄稼、 栽种果树的
我的祖国, 是用儿歌 催我熟睡的奶奶, 是用乳汁
流水一去是决不回来了,但有 时也会化作一两爱片国羽情云感瞭的望真故切乡。
流露 ,主题升华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整体感知:
本文写了祖国的哪些山川美景?
珠峰、高原、西双版纳、平原、黄河 春夏秋冬、晨光落日 家乡的小溪、扬子江、黄果树的瀑布。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我的祖国。
赢得世界冠军的金牌, 登山队员 插上珠穆朗玛峰的 五星红旗…… 我爱
我的祖国。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我的祖国 是边防哨所战士 枪口的准星; 是港口领航员 帽檐上的国徽; 是国徽上 天安门精湛湛的蓝天, 蓝天下的鸽哨, 鸽子回翔的华表 和堆满鲜花的 人民英雄纪念碑…… 我爱
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 是描绘现代化蓝图的纸, 是指引前进方向的罗盘, 是传播文明的 活字印刷; 是庆祝节日 用火药制成的 噼噼啪啪的鞭炮, 和向夜空喷洒的 五彩缤纷的礼花……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颂——
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 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 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
“颂”这种文体也有着强烈的节奏感。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朗读时注意两个要求
一是我们一定带着对作者创作这 篇文章时的感情体验去大声地朗 读;
二是朗读中,我们或许会有一些 感受,请把你的感受写在书页的 空白处。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我爱 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 是东海 渔船的点点白帆; 是西山 晚霞中的片片红叶; 是龙井 兰花般浓郁的绿茶; 是景德镇
语文:第一专题《祖国山川颂》课件2(苏教版必修3)
![语文:第一专题《祖国山川颂》课件2(苏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e62a6a372af90242a895e53a.png)
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或者 段落进行赏析,写一段文 字。
文章第6段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这些修 辞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具有怎样的表 达效果?试作简要的分析。 这段话在整体上运用了拟人与排比的修辞手 法。祖国大地对劳动者的回答,用拟人手法 把大地与劳动者之间亲密无间不可分割的联 系表现了出来。而“回答”的内容用排比句 的方式呈现,则强有力的表现出劳动者们建 设祖国改造山河的伟业。在局部,“群山穿 起长袍”用了比喻,形象的表现出山河变貌 后的美丽;“山峦臣服”、“江河也愿供奔 走”则用了拟人,生动形象,将人与自然拉 近,也从侧面表现了劳动者的伟大。
“古墓荒坟”“残砖废瓦”是人世变 迁留下的痕迹,这种变迁已无法逆 转。而春天则不断展现出新生,充 满了生机。相对于变化的人类历史 而言,大自然是永恒的。
阅读第27-29三自然段思考:作者 深情的叙写扬子江的发展历程, 其目的何在?
作者深情的叙写了扬子江的发展历程, 从小溪到大江,经历了无数险滩的磨难, 从而形成了茫若无涯、浩浩荡荡的大江, 这实际上象征了祖国经历了无数次艰难 险阻,最终发展成为泱泱大国的奋进过 程。“巨流滚滚”是形容水流的气势, 也意味着祖国有不可阻挡的发展动力, 永远充满活力的奔赴远方,这自然会给 每一位热爱祖国的人以强大的信心与力 量。
体会文章最后两小节的深层含义, 理解这两段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小溪流入大海,群山默默相送,流水 化作羽云,回首瞭望故乡,这里的 小溪、高山和流水都有象征意义, 既表现了游子对祖国深沉的爱戴和 依恋,也表现了祖国母亲对游子的 爱护和不舍。形象生动的展现了个 人与祖国间息息相关的联系,真切 的流露了作者的爱国情感。以此作 结,有升华主题的作用。
黄 药 眠
祖 国 山 川 颂
给下列黑色字词注音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之《祖国山川颂》课件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之《祖国山川颂》课件 苏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c525e61f580216fc700afdcc.png)
文本第二节说肖邦故园是“波兰人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 宴会的殿堂,参观游览的古迹,喷射创作音乐的不竭源 泉”,肖邦的故园从某种层次上已经不再是具体的,实在 的,有形的一个故居,而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象征,一 个连接波兰民族的凝聚力的符号,一个音乐拓荒者的桥头 堡,肖邦的音乐之路,人生之路就是在这里起航的。
字音:
莽(mǎng)苍 qiāng) 吟哦(é) 汲(jí )水 踮(diǎn)脚 烧灼(zhuó)
唧唧(jī) 溪涧(jiàn) 鹰隼(sǔn)
铿锵(kēng
涟漪(lián yī) 蹒跚(pánshān) 嵯峨(cuó é)
字形:
广阔无垠 翠锦斑斓(lán)
万卉争荣 飞流急湍
层峦叠嶂 震耳欲聋 (辨析:振聋发聩)
肖邦、肖邦音乐和肖邦故园对世界的 影响?
肖邦被后世称为神童,“音乐诗人”,是第二个莫扎特, 是始终心怀祖国的爱国者。他的音乐是后世音乐家创作 的清流源泉,能给人以最大的精神享受,更是一蹲“藏 在花丛中的大炮”,它已经渗透进了波兰民族的最深层, 可以这样说,肖邦的音乐已经成为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 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作为一种斗争武器有不可 估量的威力。肖邦故园在这里已经不再是波兰的文化遗 产,它已经超越了欧洲,甚至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极其广 泛的影响,伟大的艺术作品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它 成为一种那些客居他乡,漂泊异地者的精神家园和归宿, 已经是一个象征,一个符号,一个图腾,被后人所景仰 和膜拜。
2.我们的祖国,狂风___不了,冰雹—不了,霜 雪——不了,大火—不了,暴雨—不了,炮弹— 不了.
3.辛勤的劳动,使光秃的群山___墨绿的衣裳,枯 黄的冈峦___翠绿的堆垛,荒凉的沟谷___葱绿的 田园,腐臭的沼泽___明镜的湖泊,险峻的山峰___ 倔强的头颅,易怒的江河___桀骜的性格.
字音:
莽(mǎng)苍 qiāng) 吟哦(é) 汲(jí )水 踮(diǎn)脚 烧灼(zhuó)
唧唧(jī) 溪涧(jiàn) 鹰隼(sǔn)
铿锵(kēng
涟漪(lián yī) 蹒跚(pánshān) 嵯峨(cuó é)
字形:
广阔无垠 翠锦斑斓(lán)
万卉争荣 飞流急湍
层峦叠嶂 震耳欲聋 (辨析:振聋发聩)
肖邦、肖邦音乐和肖邦故园对世界的 影响?
肖邦被后世称为神童,“音乐诗人”,是第二个莫扎特, 是始终心怀祖国的爱国者。他的音乐是后世音乐家创作 的清流源泉,能给人以最大的精神享受,更是一蹲“藏 在花丛中的大炮”,它已经渗透进了波兰民族的最深层, 可以这样说,肖邦的音乐已经成为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 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作为一种斗争武器有不可 估量的威力。肖邦故园在这里已经不再是波兰的文化遗 产,它已经超越了欧洲,甚至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极其广 泛的影响,伟大的艺术作品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它 成为一种那些客居他乡,漂泊异地者的精神家园和归宿, 已经是一个象征,一个符号,一个图腾,被后人所景仰 和膜拜。
2.我们的祖国,狂风___不了,冰雹—不了,霜 雪——不了,大火—不了,暴雨—不了,炮弹— 不了.
3.辛勤的劳动,使光秃的群山___墨绿的衣裳,枯 黄的冈峦___翠绿的堆垛,荒凉的沟谷___葱绿的 田园,腐臭的沼泽___明镜的湖泊,险峻的山峰___ 倔强的头颅,易怒的江河___桀骜的性格.
高中语文 祖国山川颂课件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祖国山川颂课件 苏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894205f476a20029bd642dec.png)
提示:从内容、情感、修辞、表达方式、 语言等方面着手,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写作 实际
乡村清晨
森林日出
明确:⑴分析黄果树瀑布的描写,体会妙处。第 31—32段:这一段写的是黄果树瀑布,作者运用了 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而且长短句交错, 对瀑布的雄壮宏伟的气势,奔腾冲激的力量,作了 具体而生动的描写,既绘声又绘形且绘色,既有修 辞美,又有结构美。 ⑵分析第35—37段:小溪流“冲击着涯岸奔向大 海”,象征了祖国的儿女在成长过程中追逐理想的 过程;群山目送水波远去,写出了祖国对儿女的期 待与美好祝愿;流水化作羽云了望故乡,则写出了 祖国儿女对祖国的依恋。这些都带有象征意味,是 作者内心爱国情感的真切流露,是对主题的升华。 这段话体现了文章的意韵美。
祖国山川——是文章的内容
颂——点明了文体:内容上多是赞美、歌颂;
写法上多用铺叙。
“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 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 也。”《艺文类聚》中也提到:“颂,诗之 美者也。”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 功颂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 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
课文最后一小节写“小溪汇入大海, 群山默默相送,流水化作羽云,回 首瞭望故乡”,有何寓意?
这一部分是对主题的升华,小溪汇 入大海,群山默默相送,流水化作 羽云,回首瞭望故乡,都带有象征 意味,是作者内心爱国情感的真切 流露
概括中心:
《祖国山川颂》是现代散 文中的名篇,作者以饱满的感 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倾注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之 情。
理清思路
哪些段落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无限爱意?
(1-2)总领,点明主旨
(3-7)描写大自然的图景
(8-12)对祖国爱的具体的表现 (13-25)自然景色的描写: 春夏秋冬;晨曦落日 (26-32)选取几个具代表性的景点 (33——34)深含寓意,升华主题
乡村清晨
森林日出
明确:⑴分析黄果树瀑布的描写,体会妙处。第 31—32段:这一段写的是黄果树瀑布,作者运用了 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而且长短句交错, 对瀑布的雄壮宏伟的气势,奔腾冲激的力量,作了 具体而生动的描写,既绘声又绘形且绘色,既有修 辞美,又有结构美。 ⑵分析第35—37段:小溪流“冲击着涯岸奔向大 海”,象征了祖国的儿女在成长过程中追逐理想的 过程;群山目送水波远去,写出了祖国对儿女的期 待与美好祝愿;流水化作羽云了望故乡,则写出了 祖国儿女对祖国的依恋。这些都带有象征意味,是 作者内心爱国情感的真切流露,是对主题的升华。 这段话体现了文章的意韵美。
祖国山川——是文章的内容
颂——点明了文体:内容上多是赞美、歌颂;
写法上多用铺叙。
“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 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 也。”《艺文类聚》中也提到:“颂,诗之 美者也。”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 功颂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 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
课文最后一小节写“小溪汇入大海, 群山默默相送,流水化作羽云,回 首瞭望故乡”,有何寓意?
这一部分是对主题的升华,小溪汇 入大海,群山默默相送,流水化作 羽云,回首瞭望故乡,都带有象征 意味,是作者内心爱国情感的真切 流露
概括中心:
《祖国山川颂》是现代散 文中的名篇,作者以饱满的感 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倾注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之 情。
理清思路
哪些段落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无限爱意?
(1-2)总领,点明主旨
(3-7)描写大自然的图景
(8-12)对祖国爱的具体的表现 (13-25)自然景色的描写: 春夏秋冬;晨曦落日 (26-32)选取几个具代表性的景点 (33——34)深含寓意,升华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⑧斑.斓.(bān lán )
⑩蹒.跚.(pán shān)
⑫龙湫.( qiū )
⑭吟.哦.( yín é )
⑯双颊.( jiá )
⑱嵯.峨( cuó)
5
导记·晨读晨练
(2)多音字
本
①露露..骨马脚lùlò u
课
栏 目 开 关
③湖停泊泊..
pō bó
2021/02/02
文本1
②间亲.密不容无发间.
本
③铿.锵.( kēnɡ qiānɡ )
课 栏
⑤涨.潮( zhǎnɡ )
目 开
⑦飞流急湍.( tuān )
关
⑨晨曦.( xī )
⑪采石矶. ( jī )
⑬丘壑.( hè)
⑮涟.漪( lián )
2021/0⑰2/02瞭.望( liào )
文本1
②烧灼.( zhuó)
④汲.水( jí)
⑥萦.回( yínɡ )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文本1
文本1 祖国山川颂 ——情深意浓的祖国赞歌
【学习重点】
本
课 栏
1.记:积累文中重要的字词及熟语。
目 开
2.读: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关
3.练:抓住重要词语,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4.写:巧用修辞练习写作。
2021/02/02
2
导记·晨读晨练
“颂,诗之美者也。”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
本 课
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
栏
目 以称“颂”。黄药眠这里是以祖国为歌颂对象,以祖国山河
开
关 的壮丽秀美为赞美内容,采取的是全景式的描画与铺陈的方
式,它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对心中的祖国山河美景一一加以
铺叙,既有对传统的秉承与借鉴,又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与思
jiān jiàn
④提供.供奉.
ɡōnɡ ɡònɡ
6
导记·晨读晨练
文本1
2.辨形组词
本 课 栏 目
沧 (1)苍
沧海 苍茫
怆 悲怆
开
关
暇 (2)瑕
闲暇 瑕不掩瑜
遐 闻名遐迩
瞭 瞭望 缭 缭绕 (3)撩 撩拨 潦 潦倒
2021/02/02
7
导记·晨读晨练
文本1
3.词义理解
(1)吟哦: 吟咏。
文本1
2.黄药眠先生出生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他汲取了这块土地提
供的种种滋养,深深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富饶和这块土地对
我们这个民族滋养的大恩。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亲眼目睹
本 了外夷的铁蹄践踏与旧政府的黑暗昏朽,他也亲身参与到民
课
栏 族解放和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中去,他有过新中国建设的欣
目
开 喜,也尝尽了祖国建设中十年浩劫的失望(本文发表于 1980
和孩子们的注意,内容涉及了交通安全、“缓堵保畅 文明
出行”、环境保护等方面。
②只要稍微加以改造,这些 斑驳 旧空间,就能轻易打造出文
艺、怀旧的效果,特别适合咖啡厅、书吧、工作室等等。
2021/02/02
9
导记·晨读晨练
文本1
(2)流连·留恋
辨析:“流连”指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对象仅限于自然景
色、名胜佳境等可供游乐观赏的处所、环境。“留恋”指不忍
关
年。文革刚结束),当祖国历经波劫,重焕青春光彩的时候,
他写下了这篇文章,目的就是证明这块被野火烧过、春风吹
过的土地,这块洒过我们祖先血汗也同样洒过你我血汗的土
地,会永远让我们感动。
2021/02/02
12
导记·晨读晨练
文本1
3.“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颂者,
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艺文类聚》中也提到:
(2)蹒跚: 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本 (3)玲珑: (东西)精巧细致;(人)灵活敏捷。
课 栏
(4)澄澈: 清澈透明。
目
开 关
(5)逼视: 向前靠近目标,紧紧盯着。
(6)一泻千里: 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7)叹为观止: 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8)茫若无涯: 形容水或其他事物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文本1
2.作者在表达爱国情感时,找了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写? 答:
本 答案 先写了一些富有特征的自然景物,如珠穆朗玛峰、黄
课
栏 土高原、西双版纳、华北平原、黄河、扬子江等等,又写了
目
开 诗句、语言等是如何激动人心,后写四季的优美景色,最后
2021/02/02
8
导记·晨读晨练
文本1
4.近义词辨析
(1)斑斓·斑驳
辨析:都是形容词。形容色彩多而杂,多适用于书面语。“斑
驳”也作“班驳”,着重于色彩花纹相杂,一种颜色中杂有
本 课
别种颜色,且深浅不同,花花搭搭的。多用于贬义。“斑斓”,
栏 目
着重于色彩错杂、灿烂多彩。多用于褒义。
开 关
例句:①色彩 斑斓 、浅显易懂的“法治文化墙”吸引了家长
文本1
【主题积累】
激昂爱国的千古绝唱
本 课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栏
目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开
关 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曹植 ——杜甫 ——陆游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021/02/02
——林则徐
本 课
舍弃或离开,对象通常是故乡、母校、亲人等与自己的经历有
栏 目
过密切关系的人或事物。
开 关
例句:①城市住宅区中的小庭院装载着亲情、友情、生机,让
人欢喜让人爱,更让人留恋 家,与家人一起享受美丽、温馨。
②株洲这座城市很干净,管理很先进,无论是公共建筑还是街
景都比较精致,让人 流连 忘返。
2021/02/02
考,整个文章读来大气磅礴,深情动人。
2021/02/02
13
导读·边学边思
文本1
一、整体感知
本 课
1.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歌颂祖国的?
栏
答:
目
开 关
答案 文章是从大地之美、文化之美、四季之美、晨昏之
美、家乡之美、江河瀑布之美等角度来歌颂祖国的壮丽山
河、劳动者的伟大创造的。
2021/02/02
14
导读·边学边思
3
导记·晨读晨练
文本1
6.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
本
课 栏
7.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
目 开
8.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
关
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
2021/02/02
4
导记·读晨练
【语言识记】
1.读准字音
(1)单音字
①莽.苍( mǎnɡ )
10
导记·晨读晨练
文本1
【常识常记】
1.黄药眠(1903—1987),原名黄访、黄恍,广东梅县人,中国
本 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北京师范大学一级教授、博导。他
课 栏
是北师大文艺学学科的奠基人,一位学者型的北师大教授。
目 开
作品有《面向着生活的海洋》、《沉思集》等。
关
2021/02/02
11
导记·晨读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