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国企改革时多少人下岗

合集下载

下岗潮能否卷土重来

下岗潮能否卷土重来

下岗潮能否卷土重来化解产能过剩是今年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首,国企重组、僵尸企业退出市场等因素引发了一些民众的恐慌,下岗潮犹如洪水猛兽再次席卷心头,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2440万人下岗1995~2000年,国企工业利润占国内生产总值跌出2%。

反观就业人数,1995年城镇国企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59.14%,约有1.13亿人,后果可想而知。

为改变这一局面,我国针对盈利能力低下的国有企业进行了大瘦身,全面实施了以减员增效为主的国企改革政策。

据官方统计,到1999年末,全国累计下岗职工人数已达到2440万,占当时全国国企职工总数的20.7%。

16.61%国企职工虽然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下岗潮像梦魇一般,在每个亲历者脑海中挥之不去,但毕竟是特殊历史背景下发生的事件,卷土重来的担心大可不必。

2013年,我国国企就业人数占比已经下降到16.61%,约为6365万人,与1998年所占比重的41.9%大大降低。

此次结构改革中的减员,其目的并不是为了降低成本,然而让名存实亡的企业退出市场,使政府的资金更有灵活性,重点是放在产能过剩的行业区域,因此不会造成下岗潮的出现。

85%需求劳动力那么,对于身处改革行业的工作者而言,心中未免有些担忧,有人认为行业发展处于饱和阶段,无法提供新的就业岗位。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随着经济多元化的发展,产业中心逐渐向第二、三产业发展。

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的劳动力市场仍处于需求大于供给的状态。

其中,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占比最大的,多数城市对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占比达到70%以上,像上海、北京、广州等特大城市,需求占比高达85%以上。

2014年,我国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达48%,与发达国家的占比70%还有差距,依此来看,我国劳动力市场依然有较大承载空间。

亿元补偿金而对于政策性破产的国企,国家给予专项资金用于解决下岗员工安置的问题,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有时却不如人意。

90年代下岗潮原因经过影响 回顾1990年代下岗潮经验

90年代下岗潮原因经过影响 回顾1990年代下岗潮经验

90年代下岗潮原因经过影响回顾1990年代下岗潮经验单纯的国企职工下岗显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经济改革。

今天中国经济今时不同往日,社会财富积累已十分丰厚,下岗潮并不至于带来当年啼饥号寒的阵痛。

下岗潮近日,有学者说,中国劳动力市场十分复杂,登记失业率基本已无参考价值。

这一点在国企尤其明显。

很多国企职工事实失业,工资停发,苦苦挣扎,就业数据无法体现。

他还说,由于国企重组等因素影响,要准备迎接第二轮下岗潮。

一时间引发舆论关注。

上世纪90年代下岗潮是很多老一辈的梦魇。

我看过很多文章叙述当年艰辛,一些下岗者失去收入来源,到菜场逡巡徘徊,收摊时偷拾菜叶。

1999年黄宏在春晚喊了一句“咱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被舆论狂批。

从市场环境看,1990年代又是改革开放后的黄金时代。

大量国企改制,私营企业崛起。

公务员辞职下海,富人跑海南,穷人跑深圳,做生意当老板流行一时。

开矿、挖煤、跑外贸、房地产、办工厂,当下很多传统企业家都是起家于此。

互联网行业也发轫于1990年代后期。

从下岗潮走出来者,绝大多数人都过得更好。

伤痛的记忆是刻骨的,很多人不愿回顾。

他们不愿承认,国企改制和下岗潮是后来经济起飞的基础。

“国退民进”的改革红利一直维持到现在,私企发达的地区就业相对容易。

在国企密集的地区,托门子找关系依然流行。

最近两年,高度依赖国企的东北地区陷入衰退,下岗再次笼罩在一些职工头上。

我的一位朋友在铸造厂做技术,几年前工资六七千,在当地算高收入,现在月入两三千块钱,还是几月一发。

他所在的辽宁,待产停薪很普遍,GDP增长垫底全国也就不意外了。

为什么不辞职?在市场找一份工资稍高点工作,虽然很困难,机会还是存在。

可惜他恋栈,从多年经验看,在市场打拼远不如在国企轻松。

现在也不流行买断工龄,鼓励辞职,上下都在等。

需要等多长时间呢?没有人知道。

一些国企无法减负自救,首要原因是国企不单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分担就业任务,养活一大批人。

这使得国企没有足够动力减员增效。

第一轮下岗潮相关回顾与解析

第一轮下岗潮相关回顾与解析

第一轮下岗潮相关回顾与解析下岗潮是指因国企改革或企业重组等原因引发的员工下岗,因人数众多且影响范围大而称之为下岗潮。

今天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消息是:第一轮下岗潮相关回顾与第二轮下岗潮相关解析。

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轮下岗潮相关回顾第一轮下岗潮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因中国经济中,国有企业占据经济的绝对比例,然而由于管理落后等诸多原因一直效率低下,众多国有企业面临改革开放后带来的一系列冲击,不得已进行重组后的必要改革措施。

但凡对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国企改革出现大量工人下岗有印象的人都知道。

当时,不仅是下岗工人感受到无比的痛苦,对前途一片悲观与茫然;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也有如天塌地陷一般。

好在阵痛过后,终于迎来了曙光,这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终于得到了普遍提高,包括当年的下岗工人及其家庭。

对于刚刚恢复信心的人们来说,曾湘泉所长“由于国企重组等因素影响,要准备迎接第二轮下岗潮”话语一出,难免一池清泉又被搅动而形成新的涟漪。

很多人持赞同观点,当然也不泛质疑的声音。

但在笔者看来,不管曾所长的说法其可靠性有多大,作为职工权益保护这一块,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有必要未雨酬缪、妥善安排。

“第一轮下岗潮”到来时,由于此前无先例,又没有经验可资借鉴;加上当时国家经济本就非常困难,面对众多下岗工人及其困难家庭,政府和企业均表现得无能为力。

如果曾所长所说的“第二轮下岗潮”不可避免,除去职工最基本的“三险一金”必须切实落实外,还应该做的就是再就业培训。

争取做到这边下岗、那边上岗——下岗即转岗,从而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下岗即失业现象。

“第二轮下岗潮”背后是什么(深度解析)下岗,本是市场经济里的常态现象;有下岗,也就有再就业,只要下岗人数不超过社会正常的吸纳能力,下岗其实并不是多么可怕。

事实上,在过去一些年里,下岗也是常有的事儿,只是,“下岗潮”并不多。

刘欢唱的《从头再来》,以及黄宏吼出的那一嗓子“我不下岗谁下岗”,很多人再熟悉不过,似乎也总能把今天的人们时不时拽回到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下岗潮”的那个时期——某种意义上,国人对于“下岗”的深刻体会大多来自于此。

国有企业下岗工人研究综述

国有企业下岗工人研究综述

国有企业下岗工人研究综述国有企业下岗工人是指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被裁撤或者被迫离职的工人。

下岗工人会遭受思想上、经济上、社会上的重重困难,这对社会稳定和工人个人心理健康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国有企业下岗工人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便深入了解这个问题的背景、症结和解决方案。

一、研究背景国有企业改革始于1990年代初,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

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向市场经济转型,推进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重组、并购和私有化等。

改革进程中,大量国有企业被破产、倒闭、裁撤或者被收购,导致大量工人下岗。

据统计,从1995年到2005年,全国下岗工人达到2450万人。

这些下岗工人对自身和社会都造成了重大的负担和压力。

二、研究症结1. 下岗工人思想上的困难。

下岗工人往往面临职业认同、自我价值和人际关系等问题。

失去了工作和社会地位,导致下岗工人的自尊心、自信心、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和挑战。

同时,由于长期依赖单位提供的保障和待遇,下岗工人很难重新适应市场经济,努力寻找新的就业机会。

2. 经济上的困难。

下岗工人失去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导致生活陷入困境。

这些工人中有的年龄较大,技能单一,再就业机会非常有限,很多人甚至面临贫困和失业的境地。

3. 社会上的困难。

下岗工人的离职和失业对家庭、社会和国家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他们的家庭和亲友会背负更多的生活和经济压力,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

此外,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去解决下岗工人的就业、生活等问题。

三、研究现状为了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工人的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其研究侧重点主要包括:下岗工人的心理适应、再就业、社会保障、政策研究等方面。

以下是对部分研究的概述。

1. 心理适应方面的研究。

研究者对下岗工人的心理适应进行了深入探讨。

研究表明,下岗工人的负性情感威胁和身份认同危机是心理适应的两大难点。

研究者通过心理疏导、社会支持、培训和技能提高等手段,帮助下岗工人重建职业身份、增强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

90年代下岗潮原因

90年代下岗潮原因

90年代下岗潮原因1、国家经济市场化,许多国旗亏损资不抵债,国家为了减轻负担进行破产重组改革;2、当时效益一般的企业,国家想通过改革,减轻冗员,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提升效益3、国企合并重组出现了一大批的央企,抓住了主要经济控制点,可以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当然也造成了一些弊病:1、工人下岗没有收入,有些不得不自己创业发展,取得成果的仅仅是少数;大多数现在是老无所依。

2、造成了垄断,也就是央企。

大多数不过现实来看就是加强了垄断而已,国有银行、两桶油、三个通信公司等等。

90年代下岗潮的真相正是1998年,中国财政部发行2700亿人民币特种国债,用于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使资本金充足率达到了8%。

接着,到1999年迅速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购买了四大国有银行1.5万亿人民币的坏账。

2004年~2005年,中国财政部动用600亿美元外汇储备,注入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用为坏账埋单的形式“勾销”坏账。

1998年~2005年中国共计投入3.5万亿人民币进入中国银行业,这笔钱相当于2005年中国经济GDP的1/5。

这是让所有中国人汗颜和无助的事情。

1998年的中国主要经济学家,不可能不了解美国经济早期的思想体系。

同时,1998年他们也不可能不知道这样的所作所为,必然会导致中国社会迅速出现强大的金融集团、强大的巨型企业和强大的垄断资本。

毋庸置疑,1997年~1999年全球石油价格不仅相当的廉价,包括全球其他中国急需的重要资源都正处于价格非常低的时期。

同时,1995年开始中国粮食产量加速度上升,到1996年中国粮食产量第一次突破5亿吨,1997年中国粮食产量是4.94亿吨,1998年中国粮食产量是创出历史纪录,达到5.12亿吨,1999年中国粮食产量是5.08亿吨。

1997年~1999年中国运行在粮食大丰收的自然周期中。

而1997年~1999年也是东盟经济、日本经济、俄罗斯经济和拉美经济债务危机大爆发的时期。

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下的就业政策

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下的就业政策

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下的就业政策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时期,也是就业政策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国有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通过改革来保持竞争力,同时也需要处理好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就业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就业政策,以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保障就业稳定。

一、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就业压力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国有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经营困难。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集中和垄断,国有企业效率低下,负债累累,出现了大量的亏损和产能过剩的现象。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竞争加剧,国有企业在市场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国有企业开始进行改革,包括产权制度改革、企业重组和股份制改革等。

这些改革带来了大量的岗位裁减、企业并购和重组,从而给当时的就业形势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二、就业政策的重要性面对国有企业改革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就业政策,以保障企业改革的同时保护失业人员的利益。

这些就业政策在当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既帮助国有企业化解了一部分的就业压力,又促进了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三、国企改革下的就业政策1. 实施企业改革政策,促进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

1992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以调整结构、优化布局、企业重组为主要内容”的方针和政策。

企业重组政策成为了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政府鼓励国有企业进行内部重组和外部并购,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率。

政府也实施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鼓励国有企业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 加大对失业人员的帮扶力度,促进再就业。

为了化解国有企业改革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失业人员的帮扶力度。

1993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为失业人员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

政府还加大了对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投入,以提高他们的再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上海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

20世纪90年代上海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

20世纪90年代上海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作者:黄金平来源:《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年第07期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探索,上海国有企业通过“放权让利”,在产、供、销、人、财、物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企业活力有所增强。

但是,由于这一阶段国企改革局限于经营权,没有资产处置权,留利、承包不规范,因此激励有限。

传统国有企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总体上局限于计划经济下一般生产流通服务职能,全面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困难重重。

因此,要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必须实行企业制度的创新。

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提出了要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决策。

上海国企改革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坚持开创性、坚韧性和操作性的有机统一,以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为核心,大力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抓大放小”、进行国企的战略性调整等,取得良好效果。

(一)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上海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率先进行了股份制试点。

1984年11月,上海飞乐电声总厂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股票——飞乐音响。

但是,由于对股份制理论的认识不一致,姓“资”姓“社”的问题束缚了人们的手脚,又没有相应的配套法规,因此股份制试点工作进展缓慢。

据统计,到1991年底,全市只有8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公司,股本总额4.2亿元。

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充分肯定了股份制试点,使上海股份制企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上海市委、市政府把扩大股份制试点作为1992年深化企业体制改革的主要工作,先后4次共批准了53家股份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股本总额为110.72亿元。

与以往的8年相比,股份公司的数量增加了6倍,股本总额增加了26倍。

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上海的股份制企业积极稳妥地发展。

到2001年底,上海含国有股的上市公司共有88家,国有股本达196.14亿股。

国企下岗潮口号

国企下岗潮口号

国企下岗潮口号口号:咱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

近日,有学者说,中国劳动力市场十分复杂,登记失业率基本已无参考价值。

这一点在国企尤其明显。

很多国企职工事实失业,工资停发,苦苦挣扎,就业数据无法体现。

他还说,由于国企重组等因素影响,要准备迎接第二轮下岗潮。

一时间引发舆论关注。

那么第一轮下岗潮是什么时候?第一轮下岗潮在90年代末,即1997年-1998年有很多人在菜市场晃悠,等着菜贩子把烂菜叶扔掉,捡回家里去。

这些人十有八九是下岗职工或者家属。

当时看报纸,有报道说一对夫妇被人发现死在屋里很久了,法医鉴定他们生前一直在偷饲料吃。

下岗这个事已经离大家太远了,所以在这个故事的评论里,很多人表示看不懂写的是什么。

1999年黄-宏在春晚喊了一句“咱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被舆论狂批。

这不是减员增效,改革体制,一堆高大上的口号可以概括的。

这个事情的本质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回答下岗前国企工人是什么。

在现在的语境里,这些人是人浮于事,大锅饭,懒虫,部分对,但不仅仅是这样。

其实下岗前,工人是一种高福利低工资的待遇。

这种待遇,其实是跟国家签订了一个契约,就是工人拿低薪,国家负责工人的一切,包括养老。

很多工人原本是东部城市的,为了建设国家来到山沟沟。

两代人扎根在这里,可以说工厂是他们的,他们是真正的建设者和奉献者。

所以,如果你能理解延迟五年退休让你很不满,你就能理解工人为什么不满,这是一回事,契约被撕毁了。

而下岗要比延迟五年退休严重得多,这不是打破铁饭碗的问题,而是欺骗。

更有甚者,对这些人来说,不光是经济冲击,还有社会地位的巨大冲击,他们曾经是国家的主人,一下子变成国家的负担。

那时候,动用了一切宣传机器,对下岗工人进行污名化。

如果大家还记得黄-宏的那个相声,应该记得那句台词,“我不下岗谁下岗”,其实等于戳工人的脊梁骨,你们曾经是国家的蛀虫,现在是你们改过自新的时候了。

职工下岗简史

职工下岗简史

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02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适时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确保下岗职工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
提供多元化的社会福利服务
03
针对下岗职工的需求,提供多元化的社会福利服务,如住房补
贴、教育资助、心理咨询等,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THANK YOU
感谢聆听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推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企 业效率和竞争力,降低企业成本 ,从而减少裁员和下岗。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 ,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力度,鼓励其发展壮大,为下岗 职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加强下岗职工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
技能培训
针对下岗职工的实际情况,开展 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提高其职
计划经济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企业缺乏自主经营 权,导致效率低下,亏损严重。
下岗规模
数以百万计的职工失去工作,对社会经济产生较大 冲击。
9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
80%
第二次下岗潮
为了解决国有企业经营困境,政 府开始推行国有企业改革,大量 冗员被裁减。
100%
下岗原因
国有企业改革旨在提高企业效率 和竞争力,通过减员增效实现脱 困。
80%
下岗规模
数以千万计的职工下岗,涉及全 国范围内的国有企业。
21世纪的经济转型与下岗问题
经济转型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技术进步和 市场竞争加剧,传统产业面临 转型升级的压力。
下岗问题
经济转型过程中,部分职工因 技能不匹配、企业转型升级等 原因失去工作。
下岗特点
下岗职工呈现年龄偏大、技能 单一等特点,再就业面临较大 困难。同时,新兴产业的发展 也为下岗职工提供了新的就业 机会。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出现的下岗潮,那些国企下岗员工后来都如何了?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出现的下岗潮,那些国企下岗员工后来都如何了?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出现的下岗潮,那些国企下岗员工后来都如何了?上世纪的中国经济在80年代迎来了最为剧烈的裂变,由最初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对中国人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有人抓住机遇实现华丽转变,也有人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逐渐淹没在改革开放之中。

一方面,以经济特区为例子,经济发展红火,大量的工厂、企业建立,吸引了大批的外来务工人员,创造了就业机会,发挥了人口红利的优势。

深圳、广州无疑是创业者的天堂。

然而另一方面,计划经济时代下的国企职工却面临着失业的危机。

在90年代,中国迎来了一次全国性范围的下岗潮,主体人群以国营企业的工人为主。

在六七十年代,国营大厂是数亿农民追求梦想的起点和终点,能够成为国企职员那就是一辈子不愁吃喝了。

那时的大厂和现在的工厂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从福利上看,这些国营大厂其实和独立的王国差不多,可以满足一个人从生到死的基本需求,厂区内设有食堂、电影院、医院、澡堂、宿舍、学校甚至还有娱乐运动场所。

而且这些都是可以报销的,不用员工自己出钱。

每一个人的工资待遇也是很不错的,比外面的普通职员要高的多。

展开剩余78%从员工的对工厂的归属感看,那时候的人们对工厂的认同度很高,每个人都兢兢业业,知道自己是在为整个国家做贡献,几乎是把厂当成自己的家。

同事之间也是亲如兄弟,所有人凝成一股力量朝着一个目标出发,不仅如此这还是个子承父业的职业,因此,每个员工的幸福感也很高。

现在的工厂嘛!万事朝钱看,谈感情伤钱。

原本抱着择一事终老的心态却在90年代国营大厂改革的浪潮中被冲的七零八落,彼时的中国大厂实行的是终身雇佣制,但是下岗潮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到90年代末,许多国有企业已经有三四十年的历史了,当初大搞建设的时候,许多官员为了提升自己的政绩,扩大产能,使得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1996年,全国彩电生产能力3000万台,每年销售量不超过2000万台,电冰箱、汽车的生产能力也闲置于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产能过剩,加剧市场竞争,使得许多国有企业生产闲置,员工无活可干。

上世纪90年代东北下岗工人的真实生活

上世纪90年代东北下岗工人的真实生活

上世纪90年代东北下岗工人的真实生活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

——万能青年旅馆《杀死那个石家庄人》在谈到东北时,每一个对东北有所了解的人,都不能不谈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但他们不会用国有企业改革这种散发着力量与希望的词汇,对他们而言,那一年发生的事情,有另一个名字——下岗。

很多外地的朋友,谈起下岗来,总会充满不屑。

不就是没工作了么?找呀。

本地找不到就到外地找呗,毕竟比起其他地方的农民来,东北的城市员工曾经享受过很多的体制福利,就算失去了,也不比其他弱势群体差啊。

你们为什么不知道感恩呢?当下,很多人虽然没有对抗既得不公平的决心,却从来不缺少诘问不幸者的勇气。

我问你,当有一天,你坐上一艘免费的渡轮去往美丽的岛屿,半道把你扔在南太平洋的荒岛上让你自生自灭,你是否也会感恩?当你站在上帝的位置,去俯视芸芸众生的时候,你永远会不屑他们的愚蠢,他们的贪婪。

正如司马衷在面对遍地饿殍时,那句脱口而出的诘问:“何不食肉糜?”然而,我却无法站在上帝的视角上俯瞰,因为,我认识他们,我看到了他们的苦难与挣扎,他们是我的亲人。

在今天,我们往往难以理解,失业究竟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就好像我本人,换了七八份工作,但并没有哪段时间陷入特别的困顿。

原因很简单,城市里,有足够多的工作机会,只要我用心去找,就不难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差事,哪怕辛苦,哪怕离家远,哪怕工资少,哪怕出卖自己的灵魂,这依旧是一份能维系温饱的工作。

最不济,也可以融入到为有工作的人提供服务的低端三产大军中,因为社会需求是存在和确定的。

然而,这一切建立的基础是我生活在一个有完整功能,有起码社会保障的城市里。

卡尔维诺有本书,叫做《看不见的城市》。

而东北的大城市,却是虽然看得见,但并不存在的城市。

除了交通之外,城市的公共服务所有功能,都是整合在国有企业内部的,甚至,连社交也是整合在国有企业内部的。

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一对夫妻,连同他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所有的亲戚,都在一个厂子里工作。

我和父亲聊了聊90年代的国企下岗潮

我和父亲聊了聊90年代的国企下岗潮

我和父亲聊了聊90年代的国企下岗潮作者:小葛先森来源:《视野》2016年第20期今天,广州发布了蓝色雷暴预警。

这个城市从进入夏日起没有一天是好天气,炎热的骄阳,加上不断消磨热情的机械工作,让人昏昏欲睡,呼吸里都是死气。

雷暴的同一天,我和发小陈志重新找回了联系。

在一栋楼里长大,一起爬树玩泥巴,我们是真正意义上的棒冰你一半我一半的好朋友。

12岁那年,我搬离了童年那个潮湿狭小的房子后,我们就再没见过对方。

前一晚,她发了一条朋友圈:今天发工资,带妈妈来看电影。

照片里陈志身边的中年妇女,还是和记忆里一样,似乎不知怎么面对镜头,她笑容僵硬,双手不自在地合拢,佝偻着背,稀疏的头发凌乱盘起,对焦模糊。

在我12岁以前,她曾无数次把新鲜出炉的鸡蛋糕,塞进敲门找陈志的我手里。

父亲说,她以前是纺织女工,在90年代初下岗后,一直以摆地摊、做家政工、闲时在菜市场卖自制的糕点为生,伴侣去世得早,女儿没有读大学,早早进入社会,而陈志,是她快40岁时在路边捡回来的弃婴。

前几周,我刚刚写完父亲的故事,而陈志的母亲,和我的父亲一样,他们在最好的年纪,被迫背负了“为国分忧”的历史使命,后来的资料里记载他们,也不过只有一行字:落后的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的冗余产能。

我的父亲在1985年从重庆的一间大学毕业。

80年代初,作为恢复高考最早考上大学的一批年轻人,他和我大伯一度也是最早的“别人家的孩子”——在奶奶工作的纺织厂里,没人不知道,车间主任家的两个小子都在重点大学念书,一个在南京,一个在重庆。

异地求学期间,父亲和母亲相识。

母亲是一个地道的重庆女子,她学生时的相貌清秀白净,而父亲,由于自小被知识分子的爷爷管教得严,性格温厚,却又不缺少西南人的闯劲。

他俩的故事颇具80年代大学生活的所有特色:同班同学,机械系女生数量少,一个系只有七个姑娘。

于是母亲和父亲刚进大学就偷偷谈起了恋爱,一毕业就结婚了。

父亲说,那时的他们,一起逛公园,一起上自习,互相辅导各自短板的课程,哪知就这么一起走了一辈子。

90年代国企改革时多少人下岗

90年代国企改革时多少人下岗

90年代国企改革时多少人下岗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始于1953年,至今已完成十二个五年计划。

每一个五年计划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缩影,是观察中国经济变迁的重要切入点。

十二个五年计划可谓成就斐然,但中国这艘巨轮也曾屡次偏航甚至触礁。

2016年是十三五的起锚之年,攻坚克难之旅再次开启。

本期“未完成的KPI(下)”是新闻百科“攻坚十三五”系列策划第3期,旨在盘点第九个到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未完成的既定指标,及其背后原因。

【上期回顾】一五到四五计划盘点:大跃进对中国经济破坏有多大五五到八五计划盘点:90年代初通货膨胀有多严重九五计划期间,下岗潮席卷全国。

十一五规划末期,房价高涨根本停不下来。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九五计划(1996-2000):通货紧缩时代九五计划期间,中国经济可谓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前期抑制通货膨胀,后期应对通货紧缩。

在高通胀得到控制后,1997年始发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外贸出口增幅从前一年的20%猛跌至0.5%,利用外资额跌至20年来最低点。

在国内,通货紧缩来临,内需不足成为突出问题。

企业开工不足,国企改革,下岗潮席卷全国。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显示:首当其冲的是东北,尤其是辽宁和黑龙江,以及两湖地区。

就业状况的恶化使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势大幅减缓,九五计划的城镇居民收入指标完成率也因此仅96%。

为了扩大内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如增加投资、刺激消费等,对于拉动经济增长无疑起到了推动作用。

九五计划主要经济增长指标也因此基本完成。

与此同时,为了扩大内需,与普通民众生活休戚相关的教育、医疗、房产三大市场化改革相继启动。

首先是声势浩大的高校扩招,始于1999年。

不可否认,高校扩招让更多人获得了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但教学质量的下滑更是不争的事实。

高校扩招之外,医疗、房产的市场化改革,其巨大影响力更是一直延续至今,看不起病、买不起房逐渐成为普遍现象。

十五计划(2001-2005):高增长、低通胀十五计划期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间,一方面,中国加入WTO为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国内经济保持了高速、平稳、健康的增长。

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下的就业政策

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下的就业政策

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下的就业政策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行了国企改革。

这次改革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将通过1000字的篇幅来详细介绍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下的就业政策。

国企改革带来的最大变化之一是裁员。

在改革之前,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主导角色,雇佣了大量的员工。

许多这些企业在改革之后遇到了经营困难,不得不进行裁员以求存活。

据统计,自1997年至2002年,全国范围内共裁员465万人。

这对于那些失业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国家就业政策因此而受到了关注。

为了应对裁员带来的失业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帮助失业者重新就业。

政府推出了职业培训项目,旨在提高失业者的就业技能和竞争力。

这些培训项目涵盖了各个行业和职业,帮助失业者获得新的技能,提高他们重新就业的机会。

政府还提供了财政支持,鼓励企业进行培训和招聘失业者。

这些政策措施为失业者提供了重返就业市场的机会,并促进了就业。

国企改革也为创业提供了新的机会。

在国企改革过程中,许多企业被私有化,从而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这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他们可以在新兴市场中创办自己的企业。

政府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提供创业指导和贷款支持等政策,积极鼓励人们创业。

这些政策措施为许多失业者提供了创业的机会,并刺激了经济发展。

国企改革还推动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流动性。

在改革之前,国有企业的工作安全性和稳定性很高,员工往往可以终身就业。

随着国企改革的进行,工作岗位的稳定性减弱,员工需要适应经济发展的变化。

许多员工选择了自主创业或转行。

政府通过设立就业服务中心和职业介绍所等机构,提供就业信息和服务,帮助失业者找到适合的工作机会。

这些机构的设立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流动性,有助于缓解失业问题。

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下的就业政策主要包括职业培训、创业支持和就业服务等方面的措施。

这些政策帮助失业者获得新的技能、提供创业机会,并提供就业信息和服务,以促进就业市场的流动性和灵活性。

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下的就业政策

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下的就业政策

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下的就业政策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就业政策也是相当重要的。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就业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完善,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就业政策的调整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国有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经营困难。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企业管理不善、效益低下、资金链断裂等问题日益凸显,一大批国有企业面临着破产、倒闭的危机。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谈判也在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势在必行。

1997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大三化”目标,即按照产权分置、政企分开、股份制改革的思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在这一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企业的产权结构得到了调整和优化,市场机制开始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发挥作用,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重塑。

二、就业政策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对就业政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在原来的体制下,国有企业的职工通常被视为“铁饭碗”,享有稳定的工作和相对较好的福利待遇,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许多企业进行了规模缩减和人员裁员。

由于企业效益不佳,产能过剩等问题,许多国有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职工下岗。

据统计,90年代初期,中国的下岗职工总数达到了数千万人。

这对就业政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安置这些下岗职工成为了国家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央政府开始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应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首先是实施了一系列的职业培训计划,通过培训提高下岗职工的就业技能,增强他们重新就业的竞争力。

其次是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再就业服务体系,包括了就业信息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以帮助下岗职工重新就业。

还鼓励和支持下岗职工自主创业,积极鼓励和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实现再就业。

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下的就业政策

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下的就业政策

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下的就业政策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国企改革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国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就业问题成为了改革的重中之重。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就业政策,旨在促进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保障职工的权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针对国有企业内部的就业问题,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90年代初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的挑战,许多企业出现了困境,职工面临着失业的风险。

为了稳定国有企业的就业形势,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比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国有企业提供资金补贴和财政补助,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保障职工的岗位稳定。

政府还通过减免税收、降低利息、优惠贷款等方式,为国有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帮助企业渡过困难时期。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保障了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为职工提供了可靠的就业保障。

针对国有企业的人员安置问题,政府也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很多企业需要进行人员裁减和安置,为了帮助被裁减的职工重新就业,政府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

一方面,政府出台了安置优惠政策,包括提供一定的安置补助金、职业培训补贴、创业贷款支持等。

这些政策帮助被裁减的职工渡过了失业期,为他们提供了重新就业的机会。

政府通过多种途径,包括拓宽就业渠道、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推动创业就业等,为被裁减的职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促进了他们的再就业。

政府还通过改革国有企业的人事制度,优化企业内部的人员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就业问题。

90年代,中国政府推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包括解放生产力、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激励人才创新等措施,旨在激发企业内部的动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通过这些改革,国有企业内部的就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更为灵活、高效的人员组织架构,为企业的发展和职工的就业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下的就业政策,是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为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和职工的就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下的就业政策

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下的就业政策

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下的就业政策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

国企改革使得原本的“铁饭碗”渐渐消失,大量职工失业,就业形势严峻。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当时的中国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就业政策,旨在为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一、培训政策为了帮助失业职工顺利转岗,中国政府出台了许多培训政策,提供一系列培训课程和职业技能培训。

这些培训项目在城市和农村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实施。

在此期间,中国政府设立了大量的职业培训机构,例如职业技术学校和成人教育中心,为失业人员提供培训机会。

二、就业创业政策为了刺激失业人员的创业热情,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个体工商户和小企业的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降低税费、提供贷款支持、提供技术支持等。

在此期间,中国政府对创业者进行鼓励,并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支持。

此外,政府还推出了“千资计划”和“亿资计划”,用于支持和扶持一些有潜力的小公司和创业项目,以促进就业增长。

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很多人失去了他们的工作。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种情况,中国政府推出了灵活就业政策。

这些政策旨在鼓励人们创造自己的工作机会,具体措施包括放宽就业条件、加强招聘和布置工作岗位、推动“零就业家庭”改变现状等等。

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国企改革的过程中,中国政府逐渐构建起一套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旨在为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服务。

这些机制旨在为劳动力市场提供更好的信息和指导,例如职业咨询、招聘和培训服务等,进一步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总之,20世纪90年代的国企改革对中国的就业形势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就业政策,旨在缓解失业问题,并推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这些政策增加了人们找工作的机会,并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资源和支持,最终缓解了就业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繁荣程度。

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下的就业政策

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下的就业政策

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下的就业政策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时期,也是就业政策发生重大变革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国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国企改革政策,其中就业政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就业政策的调整不仅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对中国整体的就业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面临诸多挑战。

国有企业因为长期垄断性质,管理体制臃肿、效率低下、负债累累,面临着严重的亏损和资不抵债的困境。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面临着来自内外部市场的激烈竞争,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企就业政策已经不再适应市场需求。

中国政府意识到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包括就业政策的改革,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就业政策的调整是一项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任务。

国有企业改革导致了大量的企业倒闭或者进行了重大的结构调整,从而导致了大量的失业问题。

此时,政府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就业政策,来解决这些失业问题、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并且协调职工利益和国企改革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国企改革和就业政策的调整。

政府通过实施分流安置政策来化解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失业问题。

分流安置政策是指对因国有企业改革而失业的职工进行再分流安置,确保职工基本的生活保障。

政府在这一时期实施了一系列的分流安置政策,包括提供再就业服务、设立失业保险制度、实行失业援助等措施,以减轻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劳动力过剩压力。

通过这些措施,政府有助于减轻职工的失业冲击,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稳定社会局势,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政府推动了国有企业的职工转岗培训政策。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许多失业职工需要转岗到其他行业或企业,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施了大规模的职工转岗培训计划。

政府通过投资资金和资源,组织开展各种职业培训班和技能培训课程,帮助失业职工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增加再就业机会。

“下岗潮”是一段沉重的历史

“下岗潮”是一段沉重的历史

“下岗潮”是一段沉重的历史下岗、自谋职业、停薪留职、待分配、厂内待业、放长假、“两不找”、减员增效、砸三铁、分流等词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就当时而言,没有多少人懂得这些词的真正含义,更不可能知道后来因此对许多人命运的影响有多大。

下岗的基本解释指离开执行任务的岗位,与在岗和上岗相区分。

岗指高处,上岗是向高处攀登,在岗是处于高处。

下岗则是向低处走,指失去职位或工作。

下岗与失业的区别。

下岗指职工因企业破产或裁减人员等原因失去工作岗位,失业则是失去工作机会。

下岗与失业的主要区别是:失业人员已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档案已转入户口所在地街道、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而下岗职工虽然无业,但未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档案关系仍在原企业。

因为社会主义是工人当家作主,单位是他们的家。

而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是雇佣劳动者,下岗则意味着失去“家”。

从这个意义上讲,下岗姓社,而失业姓资。

下岗大潮的历史成因。

中国下岗潮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1998年达到高峰。

它的出现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在要求。

外部因素主要是自1997年发生的亚洲经济危机。

1997年1月份,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商开始对觊觎已久的东南亚金融市场发动攻击,首当其冲的是泰铢直线下跌。

它利用了东南亚一些国家房地产、外汇储备、金融市场管理的混乱与失控,先从最不堪一击的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入手,进而搅乱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最后攻占香港。

1997年10月20日,香港股市从下跌到狂跌。

28日香港恒生指数狂泻1400多点,跌幅达13.7%,全日最低达8775.88点,以9059.89点收市,创下跌点数历史之最。

此后,在中国的强力支持下,中资及外地资金开始入市,蓝筹、红筹上市公司从市场回购股份,推动大市上扬。

这场惊心动魄的港币保卫战告一段落。

就当时而言,中国金融仍处于封闭状态。

在金融色机面前,中国表现出极大的英雄主义。

一面坚守人民币不贬值,一面采取货币紧缩政策,同时控制外资的流向,态度坚决的做香港金融的后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年代国企改革时多少人下岗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始于1953年,至今已完成十二个五年计划。

每一个五年计划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缩影,是观察中国经济变迁的重要切入点。

十二个五年计划可谓成就斐然,但中国这艘巨轮也曾屡次偏航甚至触礁。

2016年是十三五的起锚之年,攻坚克难之旅再次开启。

本期“未完成的KPI(下)”是新闻百科“攻坚十三五”系列策划第3期,旨在盘点第九个到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未完成的既定指标,及其背后原因。

【上期回顾】一五到四五计划盘点:大跃进对中国经济破坏有多大五五到八五计划盘点:90年代初通货膨胀有多严重九五计划期间,下岗潮席卷全国。

十一五规划末期,房价高涨根本停不下来。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九五计划(1996-2000):通货紧缩时代九五计划期间,中国经济可谓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前期抑制通货膨胀,后期应对通货紧缩。

在高通胀得到控制后,1997年始发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外贸出口增幅从前一年的20%猛跌至0.5%,利用外资额跌至20年来最低点。

在国内,通货紧缩来临,内需不足成为突出问题。

企业开工不足,国企改革,下岗潮席卷全国。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显示:首当其冲的是东北,尤其是辽宁和黑龙江,以及两湖地区。

就业状况的恶化使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势大幅减缓,九五计划的城镇居民收入指标完成率也因此仅96%。

为了扩大内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如增加投资、刺激消费等,对于拉动经济增长无疑起到了推动作用。

九五计划主要经济增长指标也因此基本完成。

与此同时,为了扩大内需,与普通民众生活休戚相关的教育、医疗、房产三大市场化改革相继启动。

首先是声势浩大的高校扩招,始于1999年。

不可否认,高校扩招让更多人获得了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但教学质量的下滑更是不争的事实。

高校扩招之外,医疗、房产的市场化改革,其巨大影响力更是一直延续至今,看不起病、买不起房逐渐成为普遍现象。

十五计划(2001-2005):高增长、低通胀十五计划期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间,一方面,中国加入WTO为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国内经济保持了高速、平稳、健康的增长。

从实施情况来看,十五计划完成总体良好,提出的目标大部分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上图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这是部分未完成的指标之一。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沙尘暴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重大制约因素。

时至今日,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等环境问题,更是成为即使立下提头来见的军令状都难以解决的顽疾。

此外,十五计划期间,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行业间收入差距,尤其是竞争性行业与垄断性行业居民收入差距的日益扩大等问题都成为必须应对的挑战。

十一五规划(2006-2010):房价高涨根本停不下来从十一五开始,“计划”让位于“规划”,一字之差,凸显中国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从十一五规划的完成情况看,经济增长目标提前完成,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然而,十一五规划遭遇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提出了4万亿投资计划的应对措施。

地方政府为了应对经济增长的巨大压力,更加疯狂的搞地皮,土地出让收入以及房地产业税收在2010年占据到了国家财政收入的42.17%。

2010年,仅商品房销售额一项占GDP的比例,全国就高达13.08%;省市前三甲则为海南、重庆、北京,分别高达36.16%、23.30%以及20.66%。

土地财政让中国经济严重依赖房地产业,更让房价疯涨根本停不下来。

十二五规划(2011-2015):经济新常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任落到了十二五规划肩上。

中国经济发展开始不再唯GDP论,而是要适应平稳较快发展的经济新常态。

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也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调低到7%,同时在第二个主要目标中即提出“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并明确提出两个指标: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经济发展三个重要指标——GDP、服务业增
加值比重及城镇化率成功完成。

人民生活类指标中,最重要的三个指标也相继完成。

资源环境方面,截至目前,2015年的部分数据尚未公布,据专家预计,环保、能耗等指标有较大差距。

这也反映了这些年环境污染问题异常严峻的现实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