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答案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复习思考题(2_5)答案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复习思考题(Ⅰ)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1.解释下列名词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亚晶粒,亚晶界,刃型位错,单晶体,多晶体,过冷度,自发形核,非自发形核,变质处理,变质剂。
答:点缺陷: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在空间三个方向尺寸都很小,主要指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等。
线缺陷:原子排列的不规则区域在空间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在其余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
如位错。
面缺陷: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在空间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另一方向上的尺寸很小。
如晶界和亚晶界。
亚晶粒:在多晶体的每一个晶粒,晶格位向也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存在着许多尺寸很小、位向差很小的小晶块,它们相互镶嵌而成晶粒,称亚晶粒。
亚晶界:两相邻亚晶粒间的边界称为亚晶界。
刃型位错:位错可认为是晶格中一部分晶体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的局部滑移而造成。
滑移部分与未滑移部分的交界线即为位错线。
如果相对滑移的结果上半部分多出一半原子面,多余半原子面的边缘好像插入晶体中的一把刀的刃口,故称“刃型位错”。
单晶体:如果一块晶体,其部的晶格位向完全一致,则称这块晶体为单晶体。
多晶体:由多种晶粒组成的晶体结构称为“多晶体”。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自发形核:在一定条件下,从液态金属中直接产生,原子呈规则排列的结晶核心。
非自发形核:是液态金属依附在一些未溶颗粒表面所形成的晶核。
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加入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这种处理方法即为变质处理。
变质剂:在浇注前所加入的难熔杂质称为变质剂。
2.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α-Fe 、γ- Fe 、Al 、Cu 、Ni 、 Pb 、 Cr 、V 、Mg、Zn 各属何种晶体结构?答:常见金属晶体结构: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α-Fe、Cr、V属于体心立方晶格;γ-Fe 、Al、Cu、Ni、Pb属于面心立方晶格;Mg、Zn属于密排六方晶格;3.配位数和致密度可以用来说明哪些问题?答:用来说明晶体中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习题及答案(doc 28页)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习题及答案(doc 28页)第一章材料的种类与性能1.强度:强度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2.屈服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最低应力值。
3.弹性极限:产生的变形是可以恢复的变形的点对应的弹性变形阶段最大应力称为弹性极限。
4.弹性模量: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称为弹性模量。
5.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是试样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6.塑性:断裂前材料产生的塑性变形的能力称为塑料和胶黏剂。
6工程材料的性能分为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7.工程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8.金属材料常用的力学性能指标有:бb 表示抗拉强度;бs 表示屈服强度;H 表示硬度;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φ表示塑性;αk 表示冲击韧性。
三、判断题。
1.布氏硬度试验的优点氏压痕面积大,数据稳定,因而适用于成品及薄壁件检验。
(×)2.压头为硬质合金球时,用HBW表示布氏硬度。
(√)3.压头为硬质合金球时,用HBS表示布氏硬度。
(×)4.洛氏硬度的测定操作迅速,简便,压痕面积小,数据波动大,适用于半成品检验。
(×)四、问答题:见教材、习题集及补充题。
第二章材料的组织结构1.晶体:晶体是原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2.晶格: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常用一些假想的连线将各原子的中心连接起来,把原子看做一个点,这样形成的几何图形称为晶格。
3.各向同性:4.各向异性:5.晶胞:晶格中的一个基本单元。
6.晶向:晶格中各原子列的位向。
7.单晶体:由原子排列位向或方式完全一致的晶格组成的称为单晶体。
8.晶体缺陷:偏离晶体完整性的微观区域称为晶体缺陷。
9.空位:是指未被原子占据的晶格节点。
10.间隙原子:是指位于晶格间隙中的原子。
11.晶面:在晶格中由一系列原子组成的平面。
12.位错线:是指在晶体中,某处有一列或若干列原子发生了某种有规律的错排现象。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答案word版本
`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1、在测定强度上σs和σ0.2有什么不同?答:σs用于测定有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σ0.2用于测定无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
2、什么是应力?什么是应变?它们的符号和单位各是什么?答:试样单位截面上的拉力称为应力,用符号σ表示,单位是MPa。
试样单位长度上的伸长量称为应变,用符号ε表示,应变没有单位。
3、画出低碳钢拉伸曲线图,并指出缩颈现象发生在拉伸图上哪一点?断裂发生在哪一点?若没有出现缩颈现象,是否表示试样没有发生塑性变形?答:b点发生缩颈现象,k点发生断裂。
若没有出现缩颈现象,试样并不是没有发生塑形性变,而是没有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
4、将钟表发条拉直是弹性变形还是塑性变形?怎样判断它的变形性质?答:将钟表发条拉直是弹性变形,因为当时钟停止时,钟表发条恢复了原状,故属弹性变形。
5、在机械设计时采用哪两种强度指标?为什么?答:(1)屈服强度。
因为大多数机械零件产生塑性变形时即告失效。
(2)抗拉强度。
因为它的数据易准确测定,也容易在手册中查到,用于一般对塑性变形要求不严格的零件。
6、设计刚度好的零件,应根据何种指标选择材料?采用何种材料为宜?材料的E值愈大,其塑性愈差,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应根据弹性模量选择材料。
要求刚度好的零件,应选用弹性模量大的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弹性模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原子间结合力(键力)的强弱,与其内部组织关系不大,而材料的塑性是指其承受永久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与其内部组织有密切关系。
两者无直接关系。
故题中说法不对。
7、常用的硬度测定方法有几种?其应用范围如何?这些方法测出的硬度值能否进行比较?答:工业上常用的硬度测定方法有:布氏硬度法、洛氏硬度法、维氏硬度法。
其应用范围:布氏硬度法应用于硬度值HB小于450的毛坯材料。
洛氏硬度法应用于一般淬火件、调质件。
维氏硬度法应用于薄板、淬硬表层。
采用不同方法测定出的硬度值不能直接比较,但可以通过经验公式换算成同一硬度后,再进行比较。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第二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第二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第一章金属材料选择题1.金属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A. 原子 B. 分子 C. 离子 D. 高分子2.金属的导电性好,是因为()。
A. 金属原子共用周围电子形成了一个电子云 B. 金属原子之间的原子序数很大 C. 金属原子之间的距离很远D. 金属原子的原子半径很大3.现代材料科学的研究表明,金属的显微结构主要包括()两种结构。
A. 晶体和非晶体B. 多晶和单晶C. 非晶体和薄层结构D. 单晶和二晶轴4.在常温下铁、钨属于()。
A. 非晶态材料 B. 晶态材料 C. 二相材料 D. 单晶体材料5.劈铅试验所测试的是材料()。
A. 塑性 B. 韧性 C. 硬度 D. 强度简答题1.什么是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具有哪些特点?2.金属的结晶状态有哪些?请简述它们的特点。
3.介绍一下金属断裂的过程。
4.解释一下热处理和强化的含义。
答案选择题:1. A 2. A 3. B 4. B 5. D简答题:1.金属材料是一类以金属元素为主要组成成分的工程材料,具有一系列特点,如:密度大,强度高,塑性良好,导电导热性好等。
同时,也具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易受腐蚀,疲劳寿命相对较短等。
2.金属的结晶状态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单晶、多晶以及非晶态。
单晶指的是具有完整晶格结构的材料,其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但制造成本较高。
而多晶则指晶粒较小、有多个晶粒构成的材料。
这类材料具有低成本、高韧性等特点。
非晶态指材料的内部没有固定的原子排列方式,呈无序状态。
这类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应力腐蚀等特点。
3.金属断裂的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分别为起始裂纹形成阶段和扩展裂纹阶段。
在起始裂纹形成阶段,由于外力作用,材料内部会出现微小的损伤,如缺陷、气孔等,这些损伤会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应力集中。
当应力集中超过材料强度极限时,就会出现一条裂纹。
在扩展裂纹阶段,裂纹会不断扩大,细微损伤逐渐聚集,最终导致材料破裂。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习题及答案1
第一章材料的种类与性能1.强度:强度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2.屈服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最低应力值。
3.弹性极限:产生的变形是可以恢复的变形的点对应的弹性变形阶段最大应力称为弹性极限。
4.弹性模量: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称为弹性模量。
5.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是试样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6.塑性:断裂前材料产生的塑性变形的能力称为塑性。
7.硬度:硬度是材料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8.冲击韧度:冲击韧度是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
9.断裂韧度:断裂韧度是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
10.疲劳强度:疲劳强度是用来表征材料抵抗疲劳的能力。
11.黏着磨损:黏着磨损又称咬合磨损,其实质是接触面在接触压力作用下局部发生黏着,在相对运动时黏着处又分离,使接触面上有小颗粒被拉拽出来,反复进行造成黏着磨损。
12.磨粒磨损:磨粒磨损是当摩擦副一方的硬度比另一方大的多时,或者在接触面之间存在着硬质粒子是所产生的磨损。
13.腐蚀磨损:腐蚀磨损是由于外界环境引起金属表面的腐蚀物剥落,与金属表面之间的机械磨损相结合而出现的磨损。
14.功能材料:是具有某种特殊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生物性能以及某些功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材料。
15.使用性能:是指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能保证安全可靠工作所必备的性能,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
16.工艺性能:是指材料的可加工性,包括可锻性,铸造性能,焊接性,热处理性能及切削加工性。
17.交变载荷:大小,方向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的载荷作用。
18.疲劳:是机械零件在循环或交变载荷作用下,经过较长时间的工作而发生断裂的现象。
20.蠕变:固体材料在保持应力不变的条件下,应变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现象。
21.脆断:在拉应力状态下没有出现塑性变形而突然发生脆性断裂的现象。
22.应力松弛:是指承受弹性应变的零件在工作过程中总变形量保持不变,但随时间的延长,工作应力自行逐渐衰减的现象。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答案
`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1、在测定强度上σs和σ0.2有什么不同?答:σs用于测定有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σ0.2用于测定无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
2、什么是应力?什么是应变?它们的符号和单位各是什么?答:试样单位截面上的拉力称为应力,用符号σ表示,单位是MPa。
试样单位长度上的伸长量称为应变,用符号ε表示,应变没有单位。
3、画出低碳钢拉伸曲线图,并指出缩颈现象发生在拉伸图上哪一点?断裂发生在哪一点?若没有出现缩颈现象,是否表示试样没有发生塑性变形?答:b点发生缩颈现象,k点发生断裂。
若没有出现缩颈现象,试样并不是没有发生塑形性变,而是没有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
4、将钟表发条拉直是弹性变形还是塑性变形?怎样判断它的变形性质?答:将钟表发条拉直是弹性变形,因为当时钟停止时,钟表发条恢复了原状,故属弹性变形。
5、在机械设计时采用哪两种强度指标?为什么?答:(1)屈服强度。
因为大多数机械零件产生塑性变形时即告失效。
(2)抗拉强度。
因为它的数据易准确测定,也容易在手册中查到,用于一般对塑性变形要求不严格的零件。
6、设计刚度好的零件,应根据何种指标选择材料?采用何种材料为宜?材料的E值愈大,其塑性愈差,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应根据弹性模量选择材料。
要求刚度好的零件,应选用弹性模量大的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弹性模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原子间结合力(键力)的强弱,与其内部组织关系不大,而材料的塑性是指其承受永久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与其内部组织有密切关系。
两者无直接关系。
故题中说法不对。
7、常用的硬度测定方法有几种?其应用范围如何?这些方法测出的硬度值能否进行比较?答:工业上常用的硬度测定方法有:布氏硬度法、洛氏硬度法、维氏硬度法。
其应用范围:布氏硬度法应用于硬度值HB小于450的毛坯材料。
洛氏硬度法应用于一般淬火件、调质件。
维氏硬度法应用于薄板、淬硬表层。
采用不同方法测定出的硬度值不能直接比较,但可以通过经验公式换算成同一硬度后,再进行比较。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A)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分)下列技术中,属于快速成型技术与反求工程结合的是()。
A. RPB. RTC. QCD. RRE参考答案:D2.(2分)切屑流经刀具的()。
A. 后刀面B. 副后刀面C. 主后刀面D. 前刀面参考答案:D3.(2分)()是将含有1微米一下的微细磨粒的研磨剂涂抹在抛光器上加工。
A. 研磨加工B. 磨削加工C. 抛光加工D. 固结磨料加工参考答案:C4.(2分)机床代号“CZ”表示()。
A. 精密车床B. 高精度车床C. 自动车床D. 万能车床参考答案:C5.(2分)企业的()大量应用量块进行工作。
A. 设计科B. 计量科C. 工艺科D. 生产科参考答案:B6.(2分)砂轮磨削属于()。
A. 研磨加工B. 超精密加工C. 抛光加工D. 固结磨料加工参考答案:D7.(2分)在车削外圆表面时,()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切削。
A. 主运动B. 进给运动C. 已加工表面D. 过渡表面参考答案:B8.(2分)()是使用1微米一下的微细磨粒和硬质材料的磨具加工。
A. 研磨加工B. 磨削加工C. 抛光加工D. 固结磨料加工参考答案:A9.(2分)()采用热塑性材料,以丝状供料,在喷头内被加热熔化;喷头移动,并不断挤出熔化的材料,材料迅速凝固成型。
A. 分层实体制造B. 选择性激光烧结C. 熔融沉积成型D. 三维打印参考答案:C10.(2分)机床代号“CM”表示()。
A. 精密车床B. 高精度车床C. 自动车床D. 万能车床参考答案:A11.(2分)企业的()主要完成较高精度的检测任务和长度量值的传递工作。
A. 设计科B. 计量科C. 工艺科D. 生产科参考答案:B12.(2分)铣螺纹采用()。
A. 端面铣刀B. 圆柱平面铣刀C. 成形铣刀D. 键槽铣刀参考答案:C13.(2分)卧式镗床不能进行()。
A. 插齿B. 镗尺寸很大的孔C. 钻孔D. 铣平面参考答案:A14.(2分)卧式镗床不能进行()。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第二版答案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第二版答案第一章:工程材料的概述1.定义:工程材料是指用于制造各种工程产品和构件的原料,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合成材料。
2.金属材料分类:金属材料按照基本组织可分为晶体、多晶体和非晶体。
按照化学成分可分为金属元素和合金。
按照制备方式可分为熔炼和粉末冶金方法。
3.非金属材料分类:非金属材料包括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陶瓷材料可分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非金属材料。
高分子材料是由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以上的基础材料组成。
4.合成材料分类:合成材料指人工合成的新材料,包括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
第二章: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1.金属的晶体结构:金属的晶体结构可分为体心立方结构、面心立方结构和六方最密堆积结构。
2.晶体缺陷:晶体缺陷包括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
点缺陷包括金属原子的不可替代缺陷和可替代缺陷。
线缺陷包括位错和抱线。
3.金属的力学性能:金属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硬度、韧性、可塑性和延展性等。
4.金属的热学性能:金属的热学性能包括热膨胀系数、热导率和比热容等。
第三章:金属材料的制备与加工1.金属的提炼和精炼:金属的提炼过程包括冶炼和精炼。
冶炼是将矿石中的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的过程。
精炼是去除金属中的杂质,提高金属纯度的过程。
2.金属的凝固:金属的凝固过程包括液相凝固、凝固过程中的晶体生长和固相变形。
3.金属的成形加工:金属的成形加工包括锻造、压力加工、热处理和冷加工等。
4.金属的热处理:金属的热处理包括退火、淬火、回火和时效等。
第四章:非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1.陶瓷材料的组织和性能:陶瓷材料的组织包括晶体和非晶体结构,性能包括强度、硬度和热稳定性等。
2.高分子材料的组织和性能:高分子材料的组织包括聚合物链和结晶结构,性能包括高分子材料的强度、弹性和耐热性等。
3.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复合材料的组织包括增强相和基体相,性能包括强度、刚度和耐热性等。
机械制造基础-简答题答案
第一部分工程材料四、简答题1.什么是工程材料?按其组成主要分为哪些种类?答:工程材料主要指用于机械工程和建筑工程等领域的材料。
按其组成主要分为: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
2.什么是金属的热处理?有哪些常用的热处理工艺?答:金属热处理就是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来改变金属整体或表层的组织,从而改善和提高其性能的工艺方法.金属热处理工艺可分为普通热处理(主要是指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工艺)、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和特殊热处理(包括形变热处理和真空热处理等)。
3.钢退火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常用的退火方法有哪些?答:钢退火的主要目的是:①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提高机械性能;②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③消除残余内应力,避免钢件在淬火时产生变形或开裂;④提高塑性、韧性,便于塑性加工⑤为最终热处理做好组织准备。
常用的退火方法有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扩散退火、再结晶退火。
4.钢正火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正火与退火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何选用正火与退火?答:钢正火的主要目的是①细化晶粒,改善组织,提高力学性能;②调整硬度,便于进行切削加工(↑HB);③消除残余内应力,避免钢件在淬火时产生变形或开裂;④为球化退火做好组织准备。
正火与退火的主要区别是冷却速度不同。
正火与退火的选用:①不同的退火方法有不同的应用范围和目的,可根据零件的具体要求选用;②正火可用于所有成分的钢,主要用于细化珠光体组织.其室温组织硬度比退火略高,比球化退火更高;③一般来说低碳钢多采用正火来代替退火。
为了降低硬度,便于加工,高碳钢应采用退火处理.5.淬火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哪几种?答:淬火是将钢奥氏体化后快速冷却获得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淬火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马氏体,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
它是强化钢材最重要的热处理方法。
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单液淬火、双液淬火、分级淬火和等温淬火.6。
淬火后,为什么一般都要及时进行回火?回火后钢的力学性能为什么主要是决定于回火温度而不是冷却速度?答:淬火钢一般不宜直接使用,必须进行回火以消除淬火时产生的残余内应力,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稳定组织和工件尺寸。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材料的种类与性能(P7)1、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哪些?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
2、什么是金属的力学性能?它包括那些主要力学指标?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与弹性和非弹性反应相关或涉及力与应变关系的性能。
主要包括:弹性、塑性、强度、硬度、冲击韧性等。
3、一根直径10mm的钢棒,在拉伸断裂时直径变为8.5mm,此钢的抗拉强度为450Mpa,问此棒能承受的最大载荷为多少?断面收缩率是多少?F=35325N ψ=27.75%4、简述洛氏硬度的测试原理。
以压头压入金属材料的压痕深度来表征材料的硬度。
5、什么是蠕变和应力松弛?蠕变:金属在长时间恒温、恒应力作用下,发生缓慢塑性变形的现象。
应力松弛:承受弹性变形的零件,在工作过程中总变形量不变,但随时间的延长,工作应力逐渐衰减的现象。
6、金属腐蚀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金属防腐的方法有哪些?主要有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防腐方法:1)改变金属的化学成分;2)通过覆盖法将金属同腐蚀介质隔离;3)改善腐蚀环境;4)阴极保护法。
第二章材料的组织结构(P26)1、简述金属三种典型结构的特点。
体心立方晶格:晶格属于立方晶系,在晶胞的中心和每个顶角各有一个原子。
每个体心立方晶格的原子数为:2个。
塑性较好。
面心立方晶格:晶格属于立方晶系,在晶胞的8个顶角和6个面的中心各有一个原子。
每个面心立方晶格的原子数为:4个。
塑性优于体心立方晶格的金属。
密排六方晶格:晶格属于六方棱柱体,在六棱柱晶胞的12个项角上各有一个原子,两个端面的中心各有一个原子,晶胞内部有三个原子。
每个密排六方晶胞原子数为:6个,较脆2、金属的实际晶体中存在哪些晶体缺陷?它们对性能有什么影响?存在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
使金属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提高,从而使金属强度、硬度提高,但防腐蚀能力下降。
3、合金元素在金属中存在的形式有哪几种?各具备什么特性?存在的形式有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种。
机械制造基础习题及答案
第1章工程材料一、判断题1.冲击韧性就是试样断口处单位面积所消耗的功。
(√)2.一般来说,金属材料的强度越高,则其冲击韧性越低。
(√)3.一般来说,材料的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4.HBW是洛氏硬度的硬度代号。
(×)5.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力学性能、铸造性能。
(×)6.硬度试验中,布氏硬度测量压痕的深度。
(×)7.硬度试验中,洛氏硬度测量试样表面压痕直径大小。
(×)8.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
(√)9.布氏硬度用于测量淬火后零件的硬度。
(×)10.洛氏硬度用于测量退火后零件的硬度。
(×)11.晶体缺陷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能引起晶格畸变。
(√)12.理想晶体的内部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有各种晶体缺陷。
(×)13.室温下,金属晶粒越细,则强度越高,塑性越低。
(×)14.纯金属结晶时形核率随过冷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加。
(×)15.金属型浇注比砂型浇注得到的铸件晶粒粗大。
(×)16.铸成薄壁件与铸成厚壁件晶粒粗大。
(×)17.厚大铸件的表面部分与中心部分晶粒粗大。
(×)18.α-Fe属于面心立方晶格晶格类型。
(×)19.金属Cu、Al都是面心立方晶格。
(√)20.金属实际结晶温度小于理论结晶温度。
(√)21.在铁碳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中,只有成分为0.77%C的合金才能发生共析反应。
(×)22.一般来说,金属中的固溶体塑性较好,而金属间化合物的硬度较高。
(√)23.铁素体和奥氏体都是碳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
(×)24.奥氏体是硬度较低、塑性较高的组织,适用于压力加工成形。
(√)25.渗碳体是硬而脆的相。
(√)26.铁和碳以化合物形式组成的组织称为莱氏体。
(×)27.铁素体是固溶体,有固溶强化现象,所以性能为硬而脆。
(×)28.钢铆钉一般用高碳钢制作。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试卷二答案
鲁东大学期末试卷数控技术专业高起专科试卷二课程名称《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满分15分,每题3分)1、抗拉强度:材料断裂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2、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占据溶剂晶格某些节点位置而形成的固溶体3、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和实际结晶温度的差值4、退火:将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然后随炉冷却的热处理工艺5、球墨铸铁:石墨呈球状的灰口铸铁二、判断题(本题共5小题,满分10分,每题2分)(×)1、随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增高,马氏体转变后,其中片状马氏体减少,板条状马氏体增多。
(×)2、回火屈氏体、回火索氏体和过冷奥氏体分解时形成的屈氏体、索氏体,只是形成过程不同,但组织形态和性能则是相同的。
(×)3、退火工件常用HRC标出其硬度,淬火工件常用HBS标出其硬度。
(√)4、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所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当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时,体积发生膨胀。
(×)5、表面淬火既能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也能改善其心部组织与性能。
三、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题2分)1、下列常见晶体缺陷中,属于线缺陷的是( A )。
A.位错B.空位C.晶界D.间隙原子2、在右图所示的二元共晶相图中,Ⅰ合金由液态缓慢冷却到室温后,其室温组织为( B )。
A.α+βⅡB.α+(α+β)+ βⅡC.β+αⅡD.β+(α+β)+ αⅡ3、下列存在于铁碳合金中的相属于金属化合物相的是( D )。
A.铁素体B.奥氏体C.δ铁素体D.渗碳体4、将45钢加热到AC1与AC3之间的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水中快速冷却到室温,得到的组织为( C )。
A.马氏体B.马氏体+残余奥氏体C.铁素体+马氏体D.珠光体+铁素体5、钢淬火后,在下列哪个温度进行回火属于低温回火( B )。
A.100度B.200度C.300度D.400度6、钢中哪种杂质元素含量过多容易引起钢的冷脆性(P )。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1.选用T10钢制作锯条,其最终热处理应选用和。
2.铁碳合金的室温组织有、、。
3.平衡状态下,含碳量为0.60%的铁碳合金由液态冷至室温的组织转变过程为:液态、、、及。
4.合金流动性差,铸件中易产生和等缺陷。
5.常用的刀具材料有、和。
6.自由锻主要的基本工序有、和等。
7.根据焊接过程的物理特点,焊接方法可分为、和三大类。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车床床身机件宜选用HT200材料制作。
()2.制作弹簧的最终热处理工序为调质。
()3.可锻铸铁是锻造性良好的铸铁。
()4.由于铸件的固态收缩可导致缩孔的产生。
()5.焊件的变形是由于焊接应力造成的。
()6.共析钢的淬火温度在Ac1+30~50℃。
()7.为使低碳钢便于切削加工,常预先对其进行退火处理。
()8.金属材料焊接性好意味着所得焊接接头中不容易出现缺陷。
()9.车床上钻孔产生引偏时使孔轴线偏斜。
()10.铜套内孔的精加工可以采用磨削。
()三、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成分相同的铸件和锻件,为什么锻件的机械性能比铸件的好?2.加工相同的材料、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外圆面和孔,哪一个更困难些?为什么?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淬火,低温回火2.铁素体,珠光体,渗碳体3.液态+奥氏体,奥氏体,奥氏体+铁素体,铁素体+珠光体4.浇不足,冷隔5.碳素工具钢、高速钢(或合金工具钢)和硬质合金6.拔长,镦粗,冲孔7.熔化焊,压力焊,电阻焊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问答题1.答:液态金属在冷却凝固过程中形成的晶粒较粗大,也容易产生气孔、缩孔和裂纹(Crack)等缺陷;而锻造过程中可以细化材料的晶粒,压合一些细微的缺陷,所以铸件的力学性能不如相同材料的锻件好。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复习习题精选(配标准答案)
第一章材料的种类与性能(P7)1、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哪些?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
2、什么是金属的力学性能?它包括那些主要力学指标?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与弹性和非弹性反应相关或涉及力与应变关系的性能。
主要包括:弹性、塑性、强度、硬度、冲击韧性等。
5、什么是蠕变和应力松弛?蠕变:金属在长时间恒温、恒应力作用下,发生缓慢塑性变形的现象。
应力松弛:承受弹性变形的零件,在工作过程中总变形量不变,但随时间的延长,工作应力逐渐衰减的现象。
6、金属腐蚀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金属防腐的方法有哪些?主要有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防腐方法:1)改变金属的化学成分;2)通过覆盖法将金属同腐蚀介质隔离;3)改善腐蚀环境;4)阴极保护法。
第二章材料的组织结构(P26)2、金属的实际晶体中存在哪些晶体缺陷?它们对性能有什么影响?存在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
使金属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提高,从而使金属强度、硬度提高,但防腐蚀能力下降。
4、什么是固溶强化?造成固溶强化的原因是什么?固溶强化:因溶质原子的溶入引起合金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
原因:固溶体中溶质原子的溶入引起晶格畸变,使晶体处于高能状态。
陶瓷的典型组织由哪几种组成?它们各具有什么作用?由晶体相、玻璃相和气相组成。
晶体相晶粒细小晶界面积大,材料强度大,空位和间隙原子可加速烧结时的的扩散,影响其物理性能;玻璃相起黏结分散的晶体相降低烧结温度,抑制晶体长大和充填空隙等作用;气相造成应力集中,降低强度、降低抗电击穿能力和透明度。
10、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它对金属结晶过程有何影响?对铸件晶粒大小有何影响?冷却速度越快过冷度越大,使晶核生长速度大于晶粒长大速度,铸件晶粒得到细化。
冷却速度小时,实际结晶温度与平衡温度趋于一致。
第三章金属热处理及表面改性(40)1、钢的热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其目的和作用是什么?钢的热处理是将钢在固态下、在一定的介质中施以不同的加热、保温和冷却来改变钢的组织,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1、在测定强度上σs和σ0.2有什么不同?答:σs用于测定有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σ0.2用于测定无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
2、什么是应力?什么是应变?它们的符号和单位各是什么?答:试样单位截面上的拉力称为应力,用符号σ表示,单位是MPa。
试样单位长度上的伸长量称为应变,用符号ε表示,应变没有单位。
3、画出低碳钢拉伸曲线图,并指出缩颈现象发生在拉伸图上哪一点?断裂发生在哪一点?若没有出现缩颈现象,是否表示试样没有发生塑性变形?答:若没有出现缩颈现象,试样并不是没有发生塑形性变,而是没有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
4、将钟表发条拉直是弹性变形还是塑性变形?怎样判断它的变形性质?答:将钟表发条拉直是弹性变形,因为当时钟停止时,钟表发条恢复了原状,故属弹性变形。
5、在机械设计时采用哪两种强度指标?为什么?答:(1)屈服强度。
因为大多数机械零件产生塑性变形时即告失效。
(2)抗拉强度。
因为它的数据易准确测定,也容易在手册中查到,用于一般对塑性变形要求不严格的零件。
6、设计刚度好的零件,应根据何种指标选择材料?采用何种材料为宜?材料的E值愈大,其塑性愈差,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应根据弹性模量选择材料。
要求刚度好的零件,应选用弹性模量大的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弹性模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原子间结合力(键力)的强弱,与其内部组织关系不大,而材料的塑性是指其承受永久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与其内部组织有密切关系。
两者无直接关系。
故题中说法不对。
7、常用的硬度测定方法有几种?其应用范围如何?这些方法测出的硬度值能否进行比较?答:工业上常用的硬度测定方法有:布氏硬度法、洛氏硬度法、维氏硬度法。
其应用范围:布氏硬度法应用于硬度值HB小于450的毛坯材料。
洛氏硬度法应用于一般淬火件、调质件。
维氏硬度法应用于薄板、淬硬表层。
采用不同方法测定出的硬度值不能直接比较,但可以通过经验公式换算成同一硬度后,再进行比较。
8、布氏硬度法和洛氏硬度法各有什么优缺点?各适用于何种场合。
下列情况应采用哪种硬度法测定其硬度?答:布氏硬度法:(1)优点:压痕面积大,硬度值比较稳定,故测试数据重复性好,准确度较洛氏硬度法高。
(2)缺点:测试费时,且压痕较大,不适于成品、小件检验。
(3)应用:硬度值HB小于450的毛坯材料。
洛氏硬度法:(1)优点:设备简单,测试简单、迅速,并不损坏被测零件。
(2)缺点:测得的硬度值重复性较差,对组织偏析材料尤为明显。
(3)应用:一般淬火件,调质件。
库存钢材—布氏硬度;锻件—布氏硬度;锉刀—布氏硬度台虎钳钳口—洛氏硬度;硬质合金刀头—洛氏硬度黄铜轴套——布氏硬度供应状态的各种碳钢钢材——布氏硬度硬质合金刀片——洛氏硬度9、疲劳破坏是怎样形成的?提高零件疲劳寿命的方法有哪些?为什么表面粗糙和零件尺寸增大能使材料的疲劳强度值减小?为什么疲劳断裂对机械零件潜在着很大的危险性?交变应力和重复应力区别何在?答:由于材料表面或内部有缺陷,这些缺陷处的局部应力大于屈服强度,从而产生局部塑性变形而断裂。
这些微裂纹随应力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扩展,使承载的有效面积减少,以致不能承受所加载荷而突然断裂。
提高疲劳寿命的方法,就是消除或减少疲劳源及延缓疲劳裂纹的扩展。
一般在结构上避免应力集中;制定合理的工艺;使材料得到韧性组织,减少内部缺陷;降低表面粗糙度,避免表面不划伤、腐蚀;强化表面,在材料表面形成压应力。
表面粗糙易形成疲劳源。
零件尺寸增大,其内部组织不易均匀,也易存在夹杂物等各种缺陷,这些易形成疲劳源,并加快疲劳裂纹的扩展。
因为材料在受到远低于屈服应力的外力作用下,在没有明显塑性变形的条件下,产生的突然断裂,属低应力脆断。
重复应力曲线图12、试画出疲劳曲线,并说明疲劳曲线所表示的含义。
答:疲劳曲线表明,金属材料承受的交变应力越大,则材料断裂时应力循环次数越少。
反之,应力循环次数越大。
13、拉伸试样的原标距为50mm ,直径为10mm ,拉伸试验后,将已断裂的试样对接起来测量,若断后的标距为79mm ,缩颈区的最小直径为4.9mm ,求该材料的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的值。
答: %%=58100505079=⨯-δ %76545.25222=⨯⨯-⨯=πππψ第二章 材料凝固与结晶1、求出体心和面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
74.04214.334433=⎪⎪⎭⎫ ⎝⎛⨯⨯=⨯=a a 单个晶胞的体积单个原子的体积原子数面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2、什么是过冷度?它对结晶过程和晶粒度的影响规律如何?答:过冷度就是理论结晶温度和实际结晶温度相差的度数。
在一般冷却条件下,过冷度愈大,结晶过程进行的愈快。
过冷度增加,形核率和长大速度同时增加,但形核率增加的更快,所以随着过冷度的增加,晶粒细化。
3、什么是同素异晶转变?试画出纯铁的冷却曲线,并指出室温和1100℃时的纯铁晶格有什么不同?分析曲线中出现“平台”的原因。
答:随温度的改变,固态金属晶格也随之改变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晶转变。
纯铁的冷却曲线:室温纯铁晶格:体心立方体晶格 1100℃纯铁晶格:面心立方晶格1538℃铁发生了结晶,1394℃和912℃铁发生了重结晶,结晶放出的热量与冷却散失的热量相等,使冷却曲线上出现了水平线。
4、简述实际金属晶体和理想晶体在结构和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答:结构上:实际金属晶体为多晶体,理想晶体为单晶体。
性能上:实际金属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理想晶体表现为各向异性。
5、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些?它们的原子排列和晶格常数各有什么特点?α-Fe 、γ-Fe TAl 、Cu 、Ni 、Cr 、V 、Zn 各属于何种晶体结构?答:常用的晶体结构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
体心立方晶格:立方体中心和立方体结点各占有一个原子,a=b=c ,α=β=γ=90°面心立方晶格:立方体六个表面中心和立方体结点各占有一个原子。
a=b=c ,α=β=γ=90°密排六方晶格:六方晶格的上、下底面中心和六方柱体的结点各占有一个原子,六方柱体中心有三个原子构成等边三角形。
晶格常数a=b ≠c , α=β=120° , γ=90°。
α-Fe 、Cr 、V 属于体心立方晶体;γ-Fe 、Al 、Cu 、Ni 属于面心立方晶格;Mg 、Zn 属于密排六方晶格。
6、液态金属结晶时,细化晶粒的方法有哪些?晶粒大小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何影响? 答:液态金属结晶时,细化晶粒的方法有:(1)加快冷却速度,增加过冷度;(2)变质处理; (3)附加振动。
晶粒愈细小,材料的强度、硬度、塑性、韧性愈高;反之愈低。
7、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哪些缺陷?对性能有什么影响?答:实际金属晶体中有点、线、面三类缺陷。
晶体缺陷使晶体的连续性受到破坏,所以实际晶体的强度仅是理想晶体计算强度的万分之几。
但在实际晶体中存在缺陷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缺陷使晶格畸变,使材料强度提高,塑性有所下降,同时还使材料的电阻增加、耐蚀性降低。
8、形核有几种?何为变质处理?答:形核有自发形核和非自发形核两种。
变质处理又称非自发形核,即在液态金属中加一定量的难熔金属或合金,以增加形核率,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
加入的物质称变质剂。
9、金属同素异构转变与液态金属结晶有何异同之处?答:相同点:发生了结晶,产生了相变,晶格结构发生了改变。
不同点:液态金属结晶由液态转变成固态,金属同素异构转变由固态转变成固态。
10、判断下列情况下是否有相变:(1)液态金属结晶 (2)晶粒粗细的变化 (3)同素异构转变答:液态金属结晶、同素异构转变产生了相变;晶粒粗细的变化没有相变的产生。
第三章 铁碳合金1、间隙固溶体和间隙相在晶体结构和性能上的差别是什么?答:间隙固溶体的晶格与溶剂的晶格相同,溶质原子的含量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间隙相晶格类型简单,与任一组元的晶格均不相同,组元的成分比例确定。
间隙固溶体是固溶体,具有综合力学性能;间隙相是金属间化合物,具有极高的硬度、熔点和脆性。
2、什么是共析转变和共晶转变?试以铁碳合金为例,说明这两种转变过程及其显微组织的特征。
答:合金的共析转变是一定成分的固相,在一定温度下,同时析出两种或两种以上一定成分的新固相的转变。
对于铁碳合金,共析转变是碳含量为0.77%的奥氏体在727℃同时析出一定成分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的转变。
反应式为:()C Fe F A p ℃s 3727+−−→−显微组织的特征:由于铁素体和渗碳体在恒温下同时析出,两相互相制约生长,因此,形成铁素体和渗碳体层片交替排列的细密的机械混合物——珠光体。
合金的共晶转变是一定成分的液相在一定温度下同时析出两种或两种以上一定成分的不同固相的转变。
对于铁碳合金,共晶转变是碳含量为4.3%的液相在1148℃同时析出碳含量为2.11%的奥氏体和渗碳体的转变。
反应式为: ()C Fe A L E ℃C 31148+−−→− 显微组织的特征:由于奥氏体和渗碳体在恒温下同时形成,因此,形成在渗碳体基体上弥散分布奥氏体的鱼骨状机械混合物——莱氏体。
3、合金中相组分与组织组分区别何在?指出亚共析钢与亚共晶白口铸铁中的相组分与组织组分。
指出碳钢与白口铸铁在常温固态下相组分的异同之处。
答:合金中的相组分是指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他部分以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合金中的组织是指相的组合。
亚共析钢的相组分是:F 和Fe 3C ; 组织组分是:F 和P 。
亚共晶白口铸铁中的相组分是:F 和 Fe 3C ;′组织组分是:P 、 Fe 3C Ⅱ和L e ′相同点:在常温固态下,碳钢与白口铸铁的相组分都是F 和Fe 3C 。
不同点:形成Fe 3C 的母相不同,形态不同。
4、画出简化的Fe-Fe 3C 相图中的钢部分相图,标出各特性点的符号,并进行以下分析:(1)标注出相图中空白区域的组织组分和相组分;(2)分析特性点P 、S 、E 、C 的含义;(3)分析碳含量为0.4%的亚共析钢的结晶过程,并计算其在室温下的组织组分和相组分的相对量;(4)指出碳含量为0.2%、0.6%、1.2%的钢在1400℃、1100℃、800℃时奥氏体中碳的质量分数。
答:(2)P 点:727℃,碳含量为0.0218%,碳在铁素体中达到的最大溶解度点,也是共析转变时析出的铁素体成分点;S 点:727℃,碳含量为0.77%,共析转变点;E 点:1148℃,碳含量为2.11%,碳在奥氏体中达到的最大溶解度点,也是共晶转变时结晶的奥氏体成分点;C 点:1148℃,碳含量为4.34%,共晶转变点。
(3)碳含量为0.4%的亚共析钢的结晶过程为:L →L+A →A →F+A →P+F碳含量为0.4%的亚共析钢在室温下的组织是P+F ,其相对量为:%%F 481000218.077.040.077.0≈⨯--= %%P 521000218.077.00218.040.0≈⨯--= 或: P = 1- F = 1- 48% = 52% 碳含量为0.4%的亚共析钢在室温下的相是F+Fe 3C ,其相对量为: %%F 941000218.069.640.069.6≈⨯--= 1 2 3 4 T/℃%%C Fe 61000218.069.60218.040.03≈⨯--= 或: Fe 3C = 1- F = 1- 94% = 6%6、现有两种铁碳合金,其中一种合金的显微组织中珠光体量占75%,铁素体体量占25%; 另一种合金的显微组织中珠光体量占92%,二次渗碳体量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