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阿兰·德波顿 《身份的焦虑》
读后感之《身份的焦虑》
读后感之《身份的焦虑》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读后感之《身份的焦虑》文/Mleo这本书内容紧扣题目,似乎为了节省读者从文字中总结的精力,他将作品分为两大部分:焦虑起因——渴求身份,势力倾向,过度期望,精英崇拜,制约因素;解决部分——哲学,艺术,政治,基督教,波西米亚。
在第一部分“焦虑起因”中,他提出人类在对于自我价值的判断上存在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别人的看法。
从历史与现在的对比中,他提出在过去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里,个体无法改变自己的身份,这种制度虽极端不公,但底层却也因此不会将自己与他人的成就进行比较,也不会感到自己缺乏社会身份“也没有如今底层人们那种强烈的一无所有和一无是处的焦虑”。
他引用一个公式:自尊=实际的成就/对自己的期待西方社会风气在于鼓励人们追求更多。
民主的社会以及大众传媒的发展助长了人们对于自我期望过高的事实。
“我们所期待的远超我们祖先的想象,但我们付出的代价则是永远都挥之不去的焦虑——我们永远都不能安于现状,永远都有尚未企及的梦想。
”古代的故事里,穷人被认为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富人不值得尊敬,世间的地位不代表任何道德意义。
但是随着社会物质的发展,富人成为经济学里的英雄,他们的欲望和贪求恰恰促进了社会的利益。
再往后,则人们开始认为社会等级反应了社会成员的自身素质。
“贫穷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而在精英崇拜的社会里,贫穷更是一种羞辱。
”第二部分“解决部分”中,作者将目光对准了五个方向。
哲学让人观照自我,而非过度关注他人的看法。
哲学家们在独立的研究中提出“我们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良知,而不是遵循来自外部的赞扬或谴责。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在一个随机形成的人群中看起来是什么形象,而在于我们自己知道是什么形象。
”艺术则往往对等级制度提出质疑,用道德标准来衡量人物而非地位。
悲剧引导人们探索失败的根源,也因此使得人们更容易理解和原谅他人。
而漫画等幽默艺术则“努力揭示一些对身份的焦虑,进而对此进行控制”。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身份的焦虑》读后感阿兰·德波顿确实是个英伦才子,博古通今,雅俗共赏,能把高深的哲学和宗教理论用平实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没有很多知识分子故作高深的态度,值得赞赏。
不过,他也只能是才子,很难成为大师,因为缺乏开拓性和独创性。
阿兰·德波顿对于西方学术相当了解,但是貌似很少引用东方的理论,也许是对东方哲学缺乏了解。
这一点让我想起钱钟书,他不但博古通今,而且中西贯通,东西方各种语言、典故都信手拈来,着实让人佩服。
回到身份的焦虑,阿兰·德波顿综述了一下西方对于焦虑的药方,比如西方哲学、艺术、基督教、波西米亚。
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基督教衰微了;西方经典哲学逐渐失去市场,被金钱至上论统治;艺术进入各种现代派、超现实主义的死胡同,变成一群“艺术家”的自嗨与自我吹捧;波西米亚就更别提了,奔放一时的波西米亚人纷纷回去搬砖了。
东方的古代哲学对于焦虑有颇多良方。
佛家说,贪、嗔、痴是人生三毒。
三者反映在身份的焦虑上:贪:贪婪追求身份的提升,得陇望蜀,永无止境。
仿佛始终有一条无形的鞭子在身后抽打,升职之后还想贪求更高的职位,加薪之后还想渴求更高的薪水。
嗔:得不到身份的提升就心生怨念,对于领先于自己的人心怀不满,嫉恨之情满怀于心,尤其是看到同等条件的亲朋好友、同事街坊走上升职加薪的道路,更是难以平静。
痴:由于对身份的追求,陷入是非不明、是非不分的程度。
就像《漂亮朋友》的主角,为了追求阶级跃迁而不择手段。
如何对待贪嗔痴?吾有三宝,曰戒定慧。
戒:斩断贪心,追求知足常乐。
对身份可以有追求,但必然有限度。
考虑一下时间投入成本和产出的关系,比如,996加班追求晋升这种事,算算性价比太低,就放弃吧,不要贪心。
定:凡事多自省,少被外界影响,比如,“同学会”这种攀比身份的大赛就不要去了,朋友圈攀比大赛也可以不用参加了。
慧:一切皆空,今世的这些“身份”都只是过眼云烟,放下这些身外之物,才能宁静平和。
我们为什么会感到焦虑读书文摘读书笔记读书感想
我们为什么会感到焦虑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什么还是会感到焦虑?阿兰・德波顿在本书中分析了引起身份焦虑的 5 个起因以及 5 个解决方案。
获得爱人们为什么要追求显耀的身份?除了名、利与社会影响力,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爱」,这也是产生焦虑的第一个原因。
金钱、名声和印象只能视为「爱」的表征,获取爱的途径,而不是终极目标。
这里爱的定义不单单指父母、朋友和情人之间,而是「他人的尊重,以及对其存在的关注」,获得他人的爱就是让我们感到自己被关注——注意到我们的出现,记住我们的名字,倾听我们的一件,宽恕我们的过失以及照顾我们的需求。
人是社会动物,因为人类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所以他人的关注显得如此重要——我们通过他人的看法和评价来看待自己。
当然有人会说自己并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固守自己的底线,对自身有清醒的自我认知。
然而这是理想状态,我们对自己的特性和品质总在相互矛盾的评价中飘忽不定。
有人评价你非常开朗外向,而有人评价你内敛害羞,这种不一致的判断会让你对自己产生怀疑。
普遍的势利倾向一旦成年跨入社会,身边人看待你的眼光就不一样了。
你的社会地位和人的价值之间被画上等号,他人对你的态度取决你的地位高低。
势利是如何产生的呢?其来自深藏我们的内心的害怕,由于渴求尊严而受挫并深感恐惧的情绪所导致的。
换个角度来看,傲慢也是,由于内心的恐惧,总是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因此想方设法的让别人觉得不如自己。
在势利社会里,如果一个身份低贱的人所遭受的痛苦,在物质层面表现为贫困的话,那么被人忽略、受人白眼则是这些缺乏重要身份标识的人们在精神层面上所遭受的痛苦。
过度期望人类在实际拥有的物质层面是极大的丰富了,随之而来的确实一种挥之不去且愈演愈烈的「一无所有」的感觉,以及对这种感觉的恐惧。
我们的判断都会基于参照物,而对于物质拥有,我们的参照群体是「和我们差不多的人」。
比如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富豪们,和你的朋友,哪一个一夜之间赚了500 万更让你嫉妒呢?我们嫉妒的只是和我们同一层次的人,即我们的比照群体。
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及感想
《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及感想很早之前就听说过阿兰·德波顿这位英国的年轻才子,而今有幸拜读他的作品从字里行间领略到的才气,果真不同凡响。
阿兰·德波顿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但对于写作,他希望他的书“读起来就像跟朋友谈心,不拿大学问的帽子来充门面、唬人”,他更多地将自己定义为一个随笔作家,“既能够抓住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又能以如话家常的亲切方式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
仅仅因为这样务实、亲切而接地气的话语,我就开始喜欢上了阿兰这位才子作家。
?《身份的焦虑》这本书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回答了我们很多人都会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在现代社会,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裕,为什么我们却越来越焦虑,幸福感越来越低?“富裕但焦虑”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似乎已经被大众所熟悉、承认,尽管如此,芸芸众生仍在追逐财富的路途上义无反顾、马不停蹄,而很少有人会停下来思考为什么我们为什么会感到焦虑、如何消除焦虑,而这个,正是阿兰在《身份的焦虑》这本书中所要告诉我们、启发我们的。
?我们追逐显耀的身份和上层的地位,表面上是出于对金钱、名声、影响的渴望,但根源在于对“爱”的渴求。
这里的“爱”不仅仅是从父母或爱人那里得到的爱,还有从社会中他人的尊重和关注中得到的社会之爱,这种爱绝不亚于我们孩提时代曾有过的充分的、无条件的爱。
赢得他人的赞美、同情和关爱,成为我们一切行动的力量之源。
追逐财富、名声,与其说是贪欲,不如说是对爱和尊严的渴求。
?我们总爱拿自己的成就与我们同一层次的、身边的人进行比较,只有当我们的身份与儿时的朋友、现在的同事和亲人相当甚至更高一些的时候,我们才会感到幸福和幸运。
人是一种视野狭窄的社会性动物,喜欢将比较的视野局限在自己可及的范围,不愿比他人差,不愿成为群体的边缘分子。
?从历史文化的发展来看,身份焦虑的产生还源于现代社会极大地唤醒了人们潜在的欲望和期待。
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期,等级森严的社会占据主导地位,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天经地义的,加之基督教等教义的影响,贫困人民、弱势群体也心甘情愿地接受了社会附加给他们的苦难和不平等。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身份的焦虑》是以阿兰.德波顿于2004年在BBC主持的同名纪录片的文字版为蓝本,进行编写并出版。
书中德波顿用更文艺的哲学视角,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深入浅出,将枯燥的哲学思想与文艺理论变成一股智慧的涓涓细流,注入人们内心深处最需要的地方,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关于所谓的“身份”,绝大多数人以为这是一种职位的体现,如经理、投资人、合伙人等等。
但还有一种身份,却是我们每天无时无刻都会与之打交道,如我们会经常在各种社交平台,看看谁发布又跳槽了,工资翻倍,福利提升的信息;又如每遇节假日你苦逼加班时,经常又会在各种社交平台,看到谁去高档旅游度假圣地,谁去参加某个名流云集的酒会,谁又晒出了与某位知名人士的合影;再比如,去参加同学聚会,从工作、休闲聊到配偶、孩子,每人都要被问及近期状况如何,每一项都在暗中较劲,仿佛所有人过得都比自己滋润。
其实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演变,身份已然不仅仅是一种单一职位的体现,更多人每人在他人眼中、口中、心中价值及重要性的一种体现。
换句话说,现代人种种压力的来源,看似是对物质财富的担忧,本质上却是对一种更抽象东西的隐忧,即身份的焦虑。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一个人问“你长大以后想要成为怎么样的人”,另外一人回答“我为什么不能成为我自己”。
当然我们每人年幼求学时,每当成绩不理想时,家长都说“看看那谁的成绩,你怎么不成为那谁”。
于是,“别人家的孩子”不仅成为了父母口中优秀的代名词,更成为了我们成长路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随着成长,慢慢的,“别人家的孩子”也逐渐成为了自我对身份焦虑的一种担忧。
对自我身份焦虑的一种担忧,担忧自己在他人眼中没有价值,或者不够重要,无法成为社会认同的成功典范,其实这正是著名的“马斯洛需求模型”的一种真实反馈。
马斯洛需求模型,根据人的需求提出了著名的五个层级,满足吃饱穿暖的生存需要、满足稳定工作生活的安全需要、满足情感需求的归属与爱需要、满足自我着重的尊重需要,以及追求实现自己潜能的自我实现需要。
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
身份的焦虑来自于我们对空虚的恐惧——《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著名现在派作家卡夫卡在《致密伦娜的情书》中说道:“我的本质是:恐惧。
”以致密伦娜在给勃罗德的信中说“我还没有认识他(卡夫卡)的为人,就已经认识了他的恐惧……”。
如同克尔恺郭尔所说:“当恐惧害怕他自己时,他就同恐惧对象保持着一种诡谲地关系。
他的目光就再也离不开这个对象,而且,他也不愿意离开,因为,当某一个人想把目光从那个对象上挪开时,他就会感到后悔……”这是一个人的恐惧。
无独有偶,魔幻派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描绘以孤独作为家徽的布恩迪亚家族,每一个成员都自觉不自觉地佩戴着它。
同时,孤独在他们的世界里又是一把双刃剑。
他们害怕自己陷于孤独的泥淖,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反抗孤独,悖论的是他们的生存又离不开这种孤独,他们渴望保持孤独的高傲姿态。
主人公“奥雷连诺上校发动了三十二次武装起义,三十二次都遭到了失败。
他跟十六个女人生了十七个儿子,这些儿子在一个晚上接二连三被杀死了,其中最大的还不满三十五岁。
他自己遭到过十四次暗杀、七十二次埋伏和一次枪决,但都幸免于难”,最终在革命与无休止的战争中,上校杀死了自己的亲密战友,不可避免的使革命走向了停滞和反动,这和拉美洲的革命历程是吻合的。
而上校在否定与自我否定,空虚与迷惘中失去了信仰和精神支柱,这是所有挑战孤独的勇士们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失败。
奥雷连诺上校最终远离尘嚣,又躲入了小屋,度过了后来无用的数年岁月。
这同样也是美洲轰轰烈烈的革命沉寂之后,那些昔日的英雄无奈选择。
以致于其后加西亚在小说结尾绝望地指出“拉丁美洲的历史也是一切巨大然而徒劳的奋斗的总结,是一幕幕事先注定要被人遗忘的戏剧的总和”。
这是一群人的恐惧。
作为一个社会上的人本质上是空虚的,假使没有外界的激励,人便会失去其灵魂的重量。
外在表现为对身份的焦虑,产生强烈的不确定感以及欲壑难平的煎熬等等的恐惧。
人相当于一个容器,自古以来人就深知这一点,因而开始对这个世界加以改造,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身份的焦虑》读后
《身份的焦虑》读后近读一本书,《身份的焦虑》,【英】阿兰·德波顿著。
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这样一个认识人的全新视角,又是一个最平常的存在,之前,竟没有注意到它。
每人都有一个身份确认,这是一个自然人在国家社会制度层面的存在。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还有一种社会身份,也就是你在社会中的位置。
这种位置是个人在自己的的社会行为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个人身份有许多种,但我们都集中在显示社会地位的那种身份上。
简单地说,主要集中在金钱、权利、荣誉等层面上。
由于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待个人身份的认知也不一样。
不过,绝大多数人都不能摆脱世俗的价值观,人们往往为不能得到应有的地位和身份认同而焦虑。
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因为自身的基础和条件不同,造成你只能在与自身条件相匹配的某一身份阶梯中徘徊,当我们在焦虑中经过努力达到这一身份认同后,则升级为上一阶梯身份的焦虑之中。
而要消除这种身份的焦虑,就必须分析造成这种身份焦虑的原因。
该书就是从心理学和多维的角度分析了造成人们这种身份焦虑的原因,并提出了解除这些焦虑的方法。
每个人都在关注着自己的身份,在他人的眼里,我是怎样一个人,我是一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我应该得到一种什么样的认同和尊重,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时时纠结着。
为什么身份的问题令我们寝食难安呢?简单地说,身份的高低,决定了人情的冷暖。
现实生活中就是如此。
你高升了,人们笑脸相迎;你下台了,人走茶凉。
其结果是,人人都唯恐失去身份地位。
于是,人们便千方百计要保持住应有的身份。
这一过程,就表现为一种焦虑,尤其是在条件欠缺时。
产生这种焦虑的原因很多。
自从人们脱离了温饱之忧后,尊重和精神需求就显得非常突出。
人人都想获得成功,都想攀爬到社会财富或权力的顶层,这便带来了无尽的烦忧。
焦虑的起因从渴求身份到势利倾向,从过度期望到精英崇拜,最后还有诸多的制约因素,构成了焦虑复杂的渊源。
德波顿在这里通过分析历史和现实,并援引艺术家、思想家以及作家的观点和作品,抽丝剥茧般地剖析了身份焦虑的根源,让人明晰了产生身份焦虑的各种缘由。
我们对身份的焦虑
我们对身份的焦虑,将何去何从?最近和昔日一起学习,共同为着梦想努力奋斗的朋友聊起才发现,毕业一年多的大家,踏入社会和工作岗位的我们,几乎没有谁对自己当下的状态特别满意。
可供选择的人生道路太多太多,无论选择怎样的生活总会扩大另一条道路无限幸福的可能性。
对于我们这群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年轻一代,一方面受着上辈人传统观念的影响,内心也有对稳定和安宁的那份渴望;另一方面又被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所带来的新思潮所填充,又盼着过着随性自由、任由自己的本性穿梭在广阔的天空和海洋,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焦虑之感侵蚀着我们的心灵,降低着我们的幸福感。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一书中,对于当下这群人的困惑做了分析和解答,我试图从中寻找相应的答案。
焦虑的产生与物质生活的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关。
不同于过去的等级社会,人们屈服于造物主意志、屈服于上等社会,安宁于自身现状,承认不平等的理所当然,现代社会使穷人和富人的差异日渐缩小,人生而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后,随之而来的现代病再也无法让我们的内心获得宁静。
我们太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甚至热衷于自身毫无兴趣的所谓追求以避免被人忽略所产生空前的绝望和无奈。
如果说我们应为物质生活的进步所带来的便利而欢呼雀跃,我们就该为这随之而生的“精神焦虑”而哀叹冥思,因为这一弊端足以摧毁人们对自然本性的认识,偏离我们活在这个世上的真正意义。
书中提到了五种消除焦虑的解决办法,一是哲学,对于哲学的思考和认识能使我们更清晰地理解我们的人生追求。
哲学并未否定某些焦虑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我们对与这些目标相关的其它感情带来的负面作用持怀疑态度,这些感情是因过高的、没必要的需求所产生的烦恼。
所以在我们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即可能迈向健康与美德,也可能放纵沉溺,甚至自我毁灭,这需要我们理性分析来引导这些感情。
二是艺术,那些以绘画、小说为形式的艺术向民众呈现出不同的生活方式,而这些作品有助于我们去理解和欣赏那些无人凭吊的坟墓中安息的每一个平凡人的价值,艺术便成为把那些无法言说的缺陷拿来公开处理的有力武器。
《身份的焦虑》 精彩读后感4篇(每篇800字)
注:总共4篇、每篇字数800+,精彩在最后。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一阿兰·德波顿的《身份的焦虑》是一本呈现现代人内在心理状态的地图,它探讨了在现代社会中不断膨胀的自我认同问题及其相关焦虑。
这本书对于理解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我们自身以及我们如何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提供了深刻的洞见。
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不断遭遇心灵的触动,不断审视并重新构建自己的身份认知。
德波顿以其特有的现代哲学家身份,将那些深奥的心理学和哲学理论通俗化,使读者能够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理解。
这种理念的普及化并没有削弱其深刻的内涵,而是以更加精炼的方式触及了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不安。
在这个强调个性但又充斥着对他人评价过度敏感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身份寻找一个合适的位置,而《身份的焦虑》就像是一盏明灯,为我们的探索提供方向。
曾有一段时间,我的内心充满了对身份的怀疑与不安。
德波顿的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杯解渴的甘露,它不仅安慰了我对社会期望与个人理想之间差异的焦虑,更激发了我去定义属于我自己的成功标准。
书中提倡的关于身份的思考方式让我学会放下那些不必要的社会包袱,专注于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意义。
德波顿在书中对名誉、财富、艺术、政治等身份象征进行了深入探讨,逐一分析这些外界标识如何影响我们的内在世界。
书中的每一章节都像是在提供一种自我反思的工具,让我开始重新评估那些我曾经认为对于个人身份至关重要的因素。
《身份的焦虑》中所述的现代焦虑症状,例如对职业成就的追求、在社会网络中的表现、以及物质消费背后的心理暗示,让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在追求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有多少是被不必要的外在标准所左右。
德波顿鼓励我们听从内心的声音,找到那个真实的自我,并勇敢地生活在符合自己价值观的方式中。
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次阅读的旅程,更是一次心灵的释放。
德波顿不直接给出解药,而是指导我们如何在内心世界的荒野中辨识方向,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社会风潮中坚持本心。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
在今天这个社会,“身份”是一个热门话题,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社会上,都在热烈讨论着这个问题。
而《身份的焦虑》就是一本关于身份焦虑的书,它通过丰富的实例,深刻地揭示出身份焦虑的本质。
在《身份的焦虑》中,作者把身份焦虑定义为由于对外界环境的恐惧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情绪,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和自尊心不足的感觉,一种关于在社会中“精神安全”的抑郁情绪。
因此,身份焦虑既是一种心理状态,又是一种社会情感。
通过书中的大量实例,作者从对身份焦虑的社会环境产生、伤害自我身份的内在机制以及身份焦虑与朋友及家人往来等方面,详细剖析了身份焦虑的成因,从而深刻地揭示了身份焦虑的本质。
从书中可以知道,身份焦虑是一种由社会环境以及心理发展过程中产生矛盾而引发的心理反应。
有人说,身份焦虑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恐惧感,也可以认为它是一种期望和实际之间的分歧,并且由此带来的艰难。
此外,身份焦虑的发生也是常有的事情,书中几乎每个例子都能及时地唤起我们心中的共鸣。
既然身份焦虑是一种自然而又非常普遍的心理反应,那么我们如何应对身份焦虑呢?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议,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努力拥有一颗开放的心,学会拥抱自己的真实,接受自己的存在,无论社会地位如何。
总之,《身份的焦虑》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它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身份焦虑的本质及其对人们思想和情感的影
响,而且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人们以正确的方式应对身份焦虑,抚平自我身份的焦虑情绪,从而促进自我实现。
因此,《身份的焦虑》是我们追求自我发展、追求内心平衡的重要参考书,值得每一个人去阅读、去了解。
身份的焦虑
身份的焦虑作者:赵锦言来源:《中国图书评论》2016年第08期一在我们周围,一些人拼命积累财富,一些人处心积虑地谋求升迁。
这似乎是司空见惯,又似乎不太好理解。
或许,阿兰·德波顿的新作《身份的焦虑》可以帮你理解这一现象。
德波顿说,他们是为了获得“上层身份”。
“获得上层身份令人惊喜。
由于会得到别人的邀请、奉承、捧场的笑脸(即便你所讲的笑话并不可笑)、与众不同的待遇和注目———上层身份能带来能源、自由、空间、舒适、时间,并且重要的是,能够带来一种受人关注、富有价值的感觉。
”换言之,人们在意的“其实是显耀身份为我们赢得的爱”。
“获得他人的爱就是让我们感到自己被关注———注意到我们的出现,记住我们的名字,倾听我们的意见,宽宥我们的过失,照顾我们的需求。
”这种爱,或说关注,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生存的尊严。
“那些身份低微的人是不被关注的。
我们可以粗鲁地对待他们,无视他们的感受,甚至可以视之为无物。
”其后果,正如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中说的:“如果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见到我们时都视若无睹,根本就忽略我们的存在,要不了多久,我们心里就会充满愤怒,我们就能感觉到一种强烈而又莫名的绝望。
”德波顿认为,我们处于一个“势利”的社会。
势利者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社会地位和人的价值之间完全画上等号”。
媒体为这一切推波助澜:某某“土豪”买了私家飞机;某明星生孩子一天就花两万元;一个小人物通过奋斗成了大腕……社会的关注点永远都在那些成功人士身上。
这种势利观念迫使有的人为了赢取别人的关注和认可而热衷于那些他们原本毫无兴趣的所谓追求。
就在我们身边,也多的是势利小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他们势利的眼神下生活。
“世上最难忍受的大概就是我们最亲近的朋友比我们成功。
”德波顿说。
可见,“势利小人”也包括我们自己。
由于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因此才要想方设法让别人觉得他不如自己。
德波顿认为,我们应该对这种由于渴求尊严而导致的势利倾向,“多一些理解和悲情,而不是一味去苛责。
《身份的焦虑》:你不需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身份的焦虑》:你不需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我们得承认,我们对自我的身份一直有一种难言的焦虑。
在他人眼里,我是怎样一个人?我是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今天书单君为大家介绍的《身份的焦虑》会引领我们直面这一人心深处的焦虑情绪。
看过《身份的焦虑》的书虫,欢迎在下方留言中写下你的一句话推荐理由,大家一起讨论。
没看过的也要积极举手发言哦!▲阿兰·德波顿在介绍今天的作者之前,书单君先告诉大家几个关于这个作者的标签:英伦才子、英国文坛的奇葩、行走的百科全书。
他就是阿兰·德波顿,他标签之所以这么多,是因为他真的很难被归类,因为他写爱情、写艺术、也写哲学。
下面是他在这三个领域的代表作:《拥抱似水年华》,一本连接了文学和哲学的散文书,让他声名大噪;《旅行的艺术》,他从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我们对旅行的看法;《哲学的慰藉》,他运用欧洲哲学的智慧医治了现代人的焦虑不安。
而关于本书,相信你在读的过程中,一定会惊叹于他广博的知识。
那信手拈来的典故和风趣的点评足以征服每一个读者。
我们都焦虑现在大多数的人都在经历焦虑。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明明变得越来越好,可心里却越来越难平静呢?可能是因为身边的朋友、同龄人、同事,升了职、加了薪、娶了妻、生了子、创了业、发了财。
这样相比之下,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不是就没有那么成功了?然后我们就开始焦虑了。
阿兰·德波顿把这叫做“身份的焦虑”。
当我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之后,我们就渴望获得他人的尊敬,而获得一定的身份才能保证这种尊敬。
但欲望和由此引起的焦虑并不是洪水猛兽,它可以促你奋进、激发潜能、增加国民生产总值。
可是我们要对这种焦虑进行反思。
别人的成功、他人的看法、名车名表对我们真的那么重要吗?这本《身份的焦虑》或许可以帮我们理清头绪。
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分析焦虑的起因,第二部分提供解决的方法。
我们为什么会焦虑?作者通过心理学和哲学的知识,为我们抽丝剥茧般地解析了问题的答案。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600字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600字导读:读书笔记《身份的焦虑》读后感6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600字:当我看完这本书的第一反应,这居然是本书。
这明明就是一篇人文方面的论文好不,没有数据分析,但是有大量的文献引用总结和解析。
1、内容:本文的内容非常易于总结,因为全书是按照论文的逻辑来写得,书籍分文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阐述人类关于身份的焦虑的来源是哪里?是文化,是历史,是哪些方面造成人们对于幸福的追求最终变成了无限的焦虑失眠以及祸及性命的疾病。
第二部分则是如何解决焦虑的问题,这本书没有说你需要冥想啦、乡间旅游之类的方法,而是从内部告诉世人应该通过哲学性的思考,通过艺术、政治、宗教以及波西米亚文化等等,从历史的角度告知世人,过去的人如何不焦虑,以及对待社会上种种造成焦虑的原因的抵抗。
2、感悟:这本书算是比较客观中立的一本有关焦虑的探讨的书籍,它从内在,文化,历史讨论焦虑这个问题,但是这些算是战略,而对于焦虑的战术,没有提及。
这本书给了打开的一个巨大思考就是,论文选题选得好,说不定论文默默无闻,但是转个身,将论文的文献综述整体分析以后,可以成为一本当红书籍呀。
关于身份的焦虑这个问题,整体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正是由于社会对于所谓的精英,所谓的身份有偏见,才导致了所有人在利益的驱动下努力工作赚钱,提高社会地位,但是另一方面,对于身份的追求也导致了很多人过于狂热而陷入焦虑与偏执。
关于身份的焦虑其实是一种度的把握,把握得好,鼓励人积极向上,把握得不好可能导致绝对的放弃,或者绝对的偏执。
3、度:人世间很多事情既然存在即是合理,若不出世,那就遵守规则,若出世,那就接受所谓的指指点点。
愿所有人在守住内心最美好的温暖的同时,在弱肉强食中努力拼杀出自己想要的一切。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身份的焦虑》这本书让人们惊叹不已,作者以理论支撑地探讨了身份焦虑的根本性问题。
身份焦虑给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无归属感、绝望感以及缺乏自信心。
这种身份焦虑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往往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它还会对人们的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使人们感到沮丧和振奋。
此外,身份焦虑也会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发展,弱化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影响经济的发展。
根据作者的观点,身份焦虑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结构的改变和社会类别的不断变化,使人们失去了自己的身份和自豪感。
人们总是放弃自己的本性,去投身于无所不能的社会机制,以让自己“适应”这社会习俗,从而产生身份焦虑。
另外,身份焦虑还可能与文化和历史背景有关,因为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人们理解和表现身份焦虑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了解身份焦虑的根源所在不能只限于社会历史和资本主义时期,而必须对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身份焦虑有所考量。
因此,有效的解决身份焦虑的方法不仅仅是通过政策的法令来解决,而是要从国家文化的根本出发,探究身份焦虑状况下人们心理和行为的转化,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质性的解决,激发民众获得新认同感与新身份发展的动力。
有效的解决身份焦虑,必须采取多元化的措施。
首先,政府要重视职业和教育机会的公平性,为那些有身份焦虑的群体提供公平的发展途径。
其次,政府要制定有效的策略和政策,以维护社会的融合,消除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使不同的社会群体能够获得切实的实践中的平等权利。
此外,还应加强社会交流,激励社会信任,倡导社会自由,重视文化传承,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团体等多方面的作用,促进身份焦虑的有效解决。
总之,《身份的焦虑》一书深刻地揭示了身份焦虑的发生原因,并从多方面提出了有效的解决身份焦虑的对策。
它不仅提示我们应重视社会改革,激发群体认同感,而且激发了我们本质的改变,去追求自己的身份认同,实现真正的责任与使命。
身份的焦虑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社工系127092班38号刘博只要是有思想的动物都愿意去追求在生活环境中的某种地位并乐此不疲,哪怕有所牺牲也毫不停歇。
动物都想在群体之中获得特殊的荣耀的地位,在扩大自己影响力以更好实现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
人就更是把这种行为诠释演绎得淋漓尽致。
人之所以为人,不在于身体如何进化而在于每个人所拥有的独特的思想,每个独特的思想就把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体现。
每个人生来在骨子里就愿意相信自己是最独特的最优秀的,所以人的一生不过是在不断追求去实现自己的自我标榜,获得大众认可使之成为更广泛的群体共识。
社会意识很多,关于金钱,关于名声……无非就是祈财,求名和扩大影响。
关于祈财德伯顿指出,在很大程度上,获取财富的目的在于赢得他人的尊重。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些超级富豪们比常人们更孜孜以求地积聚财富,即使他们的财富根本消费不完;也解释了为什么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一方面为财富在市场上绞尽脑汁,另一方面却慷慨地捐赠遗产。
“身份的焦虑是我们对自己在世界地位的担忧。
我们的自我形象就像一只漏气的气球,需要不断充入他人的爱戴才能保持形状,而他人对我们的忽略则会轻而易举把它扎破。
惟有外界对我们表示尊敬的种种迹象才能帮助我们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
”所以人们以获得更多财富来衡量社会地位和个人价值并且不断追求不断竞争更多的个人财富。
如作者阿兰德波顿所说我们提高身份,而身份往往是社会势力高低的一种最直接的表现,所以人们不断期望提高自己的身份并对社会中身份超然地位崇高的人产生崇拜或者妒嫉。
加上我们获得身份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以及一路上的制约阻拦,我们就会因此产生焦虑。
其实我们一直在为身份挣扎。
从幼儿园的小红花,到小学的红领巾两条杠,到中学学生会干部,大学入党,毕业后进大公司。
这些选择往往不是我们自己做出的,而是来自父母长辈的意志;并且通过他人不断地肯定得到强化,直到我们进入社会时觉得顺理成章。
于是我们追求的身份也不过是获得社会认可较多的某些普遍社会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报告: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
2018年1月20日20:32
简言之,作者在本书回答两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焦虑?我们该怎么做?
一我为何焦虑
对于第一个问题,作者从多个方面回答:对身份的渴求,势利的倾向,过度期望,精英崇拜,制约因素。
身份的渴求
对身份的渴求,用“权势规则”来解释,即对“财名”的追求。
不过,作者认为,或许“爱”更能描述我们的渴慕。
爱在三个不同的范畴中有不同的定义,父母之爱,两性之爱是不言自明的,世界之爱是什么呢?答:“我”被群体接纳并尊重“我”作为个体的存在。
然而,我们用“大人物”和“小人物”来区分人,言下之意就是,小人物可以被粗鲁的对待。
穷人不仅要忍受物质贫乏的虐待,还要吞咽来自社会的羞辱。
显耀者则同时享受富裕和高贵。
亚当斯密在其《道德情操论》中认为"被他人注意,被他人关怀,得到他人的同情、赞美和支持是我们辛苦劳作,来回奔波的最终目的。
" 战争年代,食不果腹,和平年代的人却更为焦虑所困扰,在填饱肚子变得简单后,填饱灵魂让每个人痛苦不堪。
我们为什么会对世界之爱孜孜不倦?因为这涉及到了我们的自我价值衡量,我们的自我肯定几乎完全受制于周围人的评价。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而君子总是稀有动物。
我们的地位决定了我们能有多少来自世人的爱,世人的爱,又是我们看重还是看轻自我的关键。
势利的倾向
儿童时期,来自父母的爱,有一个巨大的特点,它是不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就可以获得的。
父母爱你不是因为你干净、漂亮、善于背诵诗词,而仅仅是因为你“可爱”。
然而成年时期,很不幸,我们往往被“势利者”所包围,也许有永不抛弃我们的朋友和爱人存在,然而总是稀缺。
势利,意为对他人错误的歧视,简言之,就是把社会地位和人的价值画上等号。
和势利者相处,他们无时无刻不提醒你(当然没有人会说出口):你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之所以看得起你不是因为你的灵魂,而是因为你华丽的衣服,没了这件衣服,你什么都不是。
身份低贱的人同时遭受贫困和白眼。
过度期望
在赫鲁晓夫访问美国时,克林顿给他展示了一个所谓美国普通工薪阶层的幸福家庭生活,这就是后来被称为”泰姬陵“的东西。
克林顿们自可以大张旗鼓的宣扬,”我们的物质生活极大富裕“,可惜,他们却对另一件事情熟视无睹,越来越多的人在享受到远比过去富裕的物质的同时,焦虑却越来越多。
过去上大学你需要的只是几本书和一支笔,几张白纸,现在,一台电脑变得必不可少。
什么时候开始,没有车的家庭被认为是没有幸福可言?广告商们在耳边喋喋不休,你需要这个需要那个。
为什么会焦虑?答案很简单,因为和你类似的人(或者干脆说,和你地位相同的人)都拥有了这些,这在暗示你,如果你没有这些,你就是地位低下者。
精英崇拜
过去,关于失败,我们有三个“故事”:
穷人生活贫穷并不是自己之过,而且穷人对社会更有贡献(这个故事,可以在阿尔弗里克的《谈话录》中读到,在东方,重农主义也是类似的注脚);
身份低下并不意味着道德低下:耶稣宣扬,人的善恶取决于他对上帝的虔诚与否,孔子也教导我们,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
富人腐朽堕落,他们的财富来自掠夺穷人:这个故事最早来自卢梭,后来被卡尔·马克思发扬光大。
然而现在,我们有了三个关于成功的新故事:
富人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换句话说,只有有钱人才买得起工厂的制造品,穷人却在浪费“医疗耗材”;
身份和德行息息相关:既然现代社会有能力的人都能创造财富,那么,富有的人都是有能力的人,更优质的人(虽然数学上逆命题并不成立),成功者理应成功,失败者理应失败;
穷人穷是因为他们有罪,堕落,愚蠢:行善是违反生物学规律的,让孤儿、寡妇们艰难度日贫寒至死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斯宾塞主义者如是道。
很明显,脖子比较长的长颈鹿们都很赞成这种看法,残翅苍蝇们决定投票让那些翅膀健全的苍蝇们去死。
制约因素
我们的焦虑还来自对世界的“无力感”:
①变换无常的才能:假如我们的身份取决于我们的成就,为了成功,我们必须对才能有可靠的把握。
无奈地是,缪斯女神总是变幻无常的,江郎才尽的故事也不只是中国才有。
②运气的制约:不过更糟糕的事情是,你越来越不能把“坏运气”当做借口,虽然它确实起一定作用。
③雇主的制约:第一,老板永远正确。
第二,如果老板犯了错误,参照第一条。
④雇主盈利原则:由于加班和裁员对老板是有利的,因此加班和裁员是符合上帝教诲的
⑤全球经济发展规律:美国印钞机是最富有神性的,因为它为世界创造了最多的“财富”
我们的需求和世界的不确定性间有一种不平衡,这种不确定性构成了我们身份焦虑的第五个原因。
二解决办法
作者从三个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哲学、艺术、政治
哲学
叔本华写道,他人的头脑太过恶毒,不能作为我们自己真正幸福的栖身之所。
并不是说他人的想法不再重要,自我肯定不再重要,只是说,只有那些正确的评价才能为我们的自我认知提供依据。
就像数学中,只有正确的前提和严密的推导过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一样,我们高尚与否应当由理性来做出回答。
那些错误的评价不妨置之一笑,不必理会坚持2加2等于5的人。
因此,解决之道还是那个传统的箴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你甚至会发现一个令人惊奇而又沮丧的答案,一个答案越多人赞同错误的可能性越多,世界毕竟蠢人居多。
艺术
阿诺德在他的《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一书的开始就列举了种种加诸于艺术的责难,在多数人看来,艺术微不足道,别无所长,仅仅是“涂抹在人类伤痛上的加了香料的油膏。
”艺术的缺陷可以被概括为脱离实际,胡言乱语,不可理喻。
不过,若是能对那些伟大艺术家的作品进行一番研读的话,你不难发现,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致力于消除人类的错误,澄清人类的混乱——阿诺德在最后如是说。
如何理解这句话呢?生活是一个需要批判的现象,每个人都犯有各种各样的错误,艺术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向我们解释这种生活状态,这有助于引导我们更正确、更审慎、更理智地理解世界。
政治
每一个社会都有一个特定的人群能够获得高度的尊崇。
如果我们站在历史长河的岸边向下看,就会发现,这些成功的定义远远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斯巴达时期,享受最高荣誉的是男子;罗马帝国衰落后,教士变得令人尊敬;十字军东征时代,最受尊崇的是骑士;等到英国统治世界时,擅长跳舞比打仗更重要,富裕的绅士最受崇拜;正如在原始部落,能打到大型猎物的男人是最伟大的。
身份的理想标准将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政治”这个单词可以很好地概括这一过程,群体都试图通过政治斗争改变他们社会的尊严体系。
现代社会理想认为“体面”和财富直接相关,这建立在一种逻辑之上,智慧的、具有道德的人总能通过他们的能力获得与之匹敌的财富;并且,拥有财富者,也是凭借他们的能力获得;而且,一些财富,例如18世纪一个工人的亚麻衫,根据约定俗称的习俗,丰富和美好了我们的生活。
至少,这一逻辑在卢梭、马克思、萧伯纳等人那里,是不成立的。
三结语
解决焦虑的办法可以说是一句话:选择你的听众。
身份的确立取决于听众的选择,听众可以是工业家,可以是波西米亚人,可以是家庭成员或哲学家,这是我们的自由意志可以发生作用的领域。
此外,没有身份焦虑的美好生活是无法想象的,因为——对失败和丢脸的恐惧,其实意味
着对某些结果的追求。
身份的焦虑只在一种情况下产生问题:你遵循导致焦虑的价值观念,忘记了这些价值观念并非天经地义,忘记了你可以有其他的选择。
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并不是只有法官或药剂师的方式——才能证明生命的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