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朗读停顿方法
文言文朗读中的停顿规律
文言文朗读中的停顿规律文言文朗读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1、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常用的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主要有以下这些: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至于”等。
关联词:且、虽、因、“惟”、“故”等。
(需要查这些关联词语的含义)诵读时,这些词语后面都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
2、有些表议论、推断、反问等语气的句子,若前面有\'夫\'\'盖\'\'其\'等词领起,朗读的时候,在这些词后应稍加停顿。
如:(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2)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加强反问语气)二、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如:可/以一战。
(“可以”是两个单音词,“可”是能愿动词,“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词,“用来”。
)三、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
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如:1、主谓之间应稍加停顿。
例:(1)先帝/不以/臣卑鄙。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曹刿论战》)2、动宾短语中,动宾之间应稍加停顿。
例:(1)忘∕路之远近(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3、介宾短语后置的文言句式,朗读时,在其前面应稍加停顿。
例:(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出师表》)4、状语与中心语之间的停顿A、除了名词做状语外,一般情况状语与中心语之间要用停顿永之人/争/奔走焉。
"争"是"奔走"的状语,应该分开读。
文言文朗读停顿方法指导
文言文朗读停顿方法指导一、按句首独立性质的语词划分。
①发语词独立原则。
句首的有发语词,如“盖"、“夫”、“然”、“岂”、“宜”、“其”、“至”、“则”、“且夫”、“若夫"、“至若”、“岂若”、“得无”、“至于”、“诚宜”、“ 何尝”等发语词朗读时,应作短暂停顿,其后要划开。
如:若夫 / 霪雨霏霏.至若 / 春和景明.览物之情,得无 /异乎?其 / 如土石何.至于 / 负者歌于途。
岂若 / 吾乡邻之 / 旦旦有是哉?②句首的连词独立原则。
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虽”、“而"、“然”、、“且"、“因"、“惟”、“然则”、“如若”、“果如"等,其后一般要划开。
如:虽 / 乘奔御风 / 不以疾也。
虽 / 鸡狗不得宁焉。
而 / 山不加增。
而 / 不知 / 太守之乐其乐也。
然 / 得而腊之 / 以为饵.其他连词,如:且 / 欲于常马等/ 不可得。
然则 / 何时/ 而乐耶?③若句首出现表总结性的词语。
如“故”、“是故”、“则”、“是以(以是)”、“于是”、“遂"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
如:故 / 自号曰醉翁也。
是以 / 先帝简拔 / 以遗陛下。
遂 / 率 / 子孙荷担者三夫。
乃 / 重修岳阳楼。
④若句首出现过渡性的词语.如“或"、“而或”等,其后也要停顿。
如:而或 / 长烟一空。
⑤句首出现表时间、方位的词语,如,“中”、“方"、“先” “既而"、“已而”、“倏尔”、“俄而”等词语,一般其后要停顿。
如:已而 / 夕阳在山。
曩 / 与吾祖居者。
二、“古二今一",即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如:可 / 以一战。
今齐地/方千里。
三、按句中标志词语断句。
①“也”、“乎"、“之”等语气助词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
如:望之 / 蔚然而深秀者。
文言文朗读停顿的划分方法
文言文朗读停顿的划分方法一、句首关联词和语气词(如:夫、盖、若、而等)之后要作停顿: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如“至”、“夫”、“若夫”、“盖”、“故”、“惟”等,诵读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接。
例:(1)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若夫|霪雨霏霏(3)盖|大苏|泛赤壁云二、几个特殊的古今异义词朗读时必须分开: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
例:(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于是”(2)《捕蛇者说》中的“可以”、“生日”(3)《桃花源记》中的“妻子”(4)《口技》中的“中间”例: a、而|乡邻之生|日蹙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三、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永之人争奔走焉。
例:(1)池|非不深也(2)以光|先帝遗德(3)余将告|于莅事者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
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
如:①其一犬坐于前。
(应为“其一犬坐于前”。
)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原貌。
如:①望晚日照城郭(句中“望晚”是“向晚”意,即接近黄昏之时,原句是主谓结构,如读成“望晚日照城郭”,就读出了另一种理解。
)四、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例:(1)先|天下之忧|而忧(2)殚|其地之出五、“也”“乎”用在句中时表停顿语气,朗读时应作停顿,如:①余闻之也久矣。
②洋洋乎与灏气俱六、省略句中句内省略的地方一般要作停顿:例:(1)其一|犬坐于前(2)必以|分人七、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例:(1)岸芷|汀兰,郁郁|青青(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八、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
如:①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虞山”是山名,“王毅叔远”,姓王名毅字叔远,“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文言文朗读停顿的划分方法
文言文朗读停顿的划分方法一、句首关联词和语气词(如:夫、盖、若、而等)之后要作停顿:例:(1)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若夫|霪雨霏霏(3)盖|大苏|泛赤壁云二、几个特殊的古今异义词朗读时必须分开:例:(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于是”(2)《捕蛇者说》中的“可以”、“生日”(3)《桃花源记》中的“妻子” (4)《口技》中的“中间”例:a、而|乡邻之生|日蹙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三、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例:(1)池|非不深也(2)以光|先帝遗德(3)余将告|于莅事者四、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例:(1)先|天下之忧|而忧(2)殚|其地之出五、“也”用在句中时表停顿语气,朗读时应作停顿:例:余闻之也|久六、省略句中句内省略的地方一般要作停顿:例:(1)其一|犬坐于前(2)必以|分人七、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例:(1)岸芷|汀兰,郁郁|青青(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八、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三)、中考题例例1、下列语句中,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自|吾氏三世|居是乡B.而|乡邻|之生日蹙C.今其|室十无一焉D.非死|则徙尔(05年中考题)分析:A句中,“自”是一个介词,明显不能独立,后面必须跟上宾语,才能表示一个确切的意思。
“自吾氏三世”才是一个意义单位。
所以A句的划分是错的。
再看B句,“而”是一个转折连词,属虚词范畴无实义,因此它也不能独立。
再说“乡邻之生”是一个偏正词组,应看作一个整体,不能拆开。
C句的“今其室”也是一个偏正词组,表示一个相对独立的意义,中间不能拆开。
正确的答案只能是按意义划分的D。
例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2004年中考题)分析:A句中的“不在”是一个否定合成谓语,应看作一个意义单位,因此不能分开。
文言文朗读中的停顿规律
文言文朗读中的停顿规律文言文朗读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1、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常用的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主要有以下这些: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至于”等。
关联词:且、虽、因、“惟”、“故”等。
(需要查这些关联词语的含义)诵读时,这些词语后面都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
2、有些表议论、推断、反问等语气的句子,若前面有\'夫\'\'盖\'\'其\'等词领起,朗读的时候,在这些词后应稍加停顿。
如:(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2)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增强反问语气)二、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如:可/以一战。
(“能够”是两个单音词,“可”是能愿动词,“能够”的意思,“以”是介词,“用来”。
)三、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
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如:1、主谓之间应稍加停顿。
例:(1)先帝/不以/臣卑鄙。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曹刿论战》)2、动宾短语中,动宾之间应稍加停顿。
例:(1)忘∕路之远近(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3、介宾短语后置的文言句式,朗读时,在其前面应稍加停顿。
例:(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出师表》)4、状语与中心语之间的停顿A、除了名词做状语外,一般情况状语与中心语之间要用停顿永之人/争/奔走焉。
"争"是"奔走"的状语,应该分开读。
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
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谓宾之间要停顿。
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5、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一、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
如:1、予/ 尝求/ 仁人之心(《岳阳楼记》);2、率/ 妻子/ 邑人/ 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二、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划分三、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连词“以、于、为”同样如此)如1、《鱼我所欲也》中“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入/则无法家拂世,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但也有句子,如“然则何时而乐耶”这句话应是“然则/何时/而乐耶”因为“则”的前面没有另一层实在的内容,属于一种单句,它的划分就只能是“则后”了。
由此看来,按照“而前则前”原则进行划分的句子,它的内容必须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关系,它的前后两层意思必须同时出现,这样它的节奏划分才有可能是正确的,否则,这一原则就不是正确的了。
四、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划分有些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 f ú)、窃、惟、凡;或表敬副词,如“请、敬”,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1、盖/ 一岁之犯死者/ 二焉(《捕蛇者说》);2、夫/ 环而攻之/ 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五、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来划分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
如:1、若/ 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活板》)2、而/ 山不加增(《愚公移山》)3、然则/ 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4、故/ 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5、是故/ 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论贵粟疏》)六、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者”后来划分如:1、鹏之/ 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古代文言文经典朗读停顿方法指导
古代文言文经典朗读停顿方法指导
一、简介
古代文言文经典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
韵味。
朗读古代文言文需要注意停顿的技巧,以保证语句的表达准确、流畅。
二、停顿方法指导
在朗读古代文言文时,以下方法可帮助您掌握合适的停顿技巧:
1. 标点停顿
根据标点符号进行停顿是朗读的基本要求。
在遇到逗号、句号、问号等标点符号时,应该适时停顿,以示语句的完整和语气的转折。
2. 提前停顿
有些古代文言文句子较长,为了突出关键信息,可以在重要内
容之前作适当停顿。
这样做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
重点。
3. 合理停顿
学会根据语句的意义进行合理的停顿。
一般而言,停顿应该出
现在语义完整的地方,使语言流畅自然,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思想。
4. 词语停顿
在遇到关键词、修辞手法或重要名词时,可以适当停顿,以便
读者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5. 韵律停顿
古代文言文往往带有一定的韵律感,通过合理掌握韵律停顿,
可以增强朗读效果。
在遇到韵律变化、韵脚转折等地方,停顿会更
加准确有力。
三、总结
朗读古代文言文需要掌握合适的停顿技巧,以保证语句的准确
表达和流畅性。
根据标点停顿、提前停顿、合理停顿、词语停顿和
韵律停顿等方法,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朗读古代文言文经典。
以上是古代文言文经典朗读停顿方法的简要指导,希望对您有
所帮助。
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二、按句首特殊词语划分
• 如果句首是句首发语词、连词、表示 时空的状语,则可以停顿。 • 1、句首发语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 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表示 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强调语气或 领起全句乃至全段。 • 类似的词语还有“至若”、 “殆”、 “然”、“宜”、 “何尝”等。
二、按句首特殊词语划分
四、把握特殊句式 • 1、省略句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2、被动句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3、判断句 •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五、“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 读时在其后停顿。
• 如: 余闻之也/久。 • “也”不是谓语前的副词状语, 而是一个语气词,不能读成 “余闻之/也久”。
• 六、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 确定朗读节奏 •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 杂。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 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 “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 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 如: • 鹏之 / 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庄子 逍遥游》)
练一练
• (1)夫 环而攻之 而不胜 (《得道多 助失道寡助》) •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3)而 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 (4)然则 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 记》) • (5)故 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 记》) • (6)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三、按句意划分Fra bibliotek就是把句子中意思
结合紧密的文字看作一个“意义单位”
• 2、注意语意的整体性:注意人名 前的官名地名如果是一个整体,要 保持其意义的完整性。 • 如:⑴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⑵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3、把握多重含义:先理解句子意思,
根据句内意思的层次停顿。
中国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
中国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中国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导语: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或动宾之间,下面YJBYS 店铺分享中国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方法,欢迎参考!其实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1.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夫、盖、且、若夫、至若)之后要停顿。
如:(1)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2)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3)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2.有些古今异义词(于是、可以、以为、妻子、中间)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须分开。
如:(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3)可/以一战”(《曹刿论战》)3.根据语言顺序,分析结构停顿。
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定语和中心词之间,一般要停顿。
如:(1)此/庸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2)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3)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4)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4.需要着重强调体现关键词的管辖范围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如:(1)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也”用在句中时表停顿语气,朗读时应停顿。
如:余闻之也/久(《伤仲永》)在句中起舒缓语气和停顿的作用。
6.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如:(1)其一/犬坐于前(《狼》)(2)必以/分人(《曹刿论战》)(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7.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
如:(1)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岳阳楼记》)(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8.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
如:(1)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2)陈康叔公/尧咨/善射(《卖油翁》)总之,文言文停顿节奏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先抓动词,把和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起落,往前找主语,往后找宾语,再旁及其他次要成分(如:行拂/乱其所为),但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必须正确理解文意,因为这是确定文言文停顿节奏的前提。
文言文朗读停顿
文言文朗读停顿的划分方法一、句首关联词和语气词(如:夫、盖、若、而等)之后要作停顿:例:(1)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若夫|霪雨霏霏(3)盖|大苏|泛赤壁云二、几个特殊的古今异义词朗读时必须分开:例:(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于是”(2)《捕蛇者说》中的“可以”、“生日”(3)《桃花源记》中的“妻子” (4)《口技》中的“中间”例:a、而|乡邻之生|日蹙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三、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例:(1)池|非不深也(2)以光|先帝遗德(3)余将告|于莅事者四、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例:(1)先|天下之忧|而忧(2)殚|其地之出五、“也”用在句中时表停顿语气,朗读时应作停顿:例:余闻之也|久六、省略句中句内省略的地方一般要作停顿:例:(1)其一|犬坐于前(2)必以|分人七、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例:(1)岸芷|汀兰,郁郁|青青(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八、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三)、中考题例例1、下列语句中,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自|吾氏三世|居是乡B.而|乡邻|之生日蹙C.今其|室十无一焉D.非死|则徙尔(05年中考题)分析:A句中,“自”是一个介词,明显不能独立,后面必须跟上宾语,才能表示一个确切的意思。
“自吾氏三世”才是一个意义单位。
所以A句的划分是错的。
再看B句,“而”是一个转折连词,属虚词范畴无实义,因此它也不能独立。
再说“乡邻之生”是一个偏正词组,应看作一个整体,不能拆开。
C句的“今其室”也是一个偏正词组,表示一个相对独立的意义,中间不能拆开。
正确的答案只能是按意义划分的D。
例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2004年中考题)分析:A句中的“不在”是一个否定合成谓语,应看作一个意义单位,因此不能分开。
文言文朗读停顿方法
文言文朗读停顿方法
一、句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例⒈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解析:“若夫”是句首语气词,朗读时
其后要停顿,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例⒉盖大苏泛赤壁云。 • 解析:“盖”是句首语气词,这句话的 朗读节奏应划分为:盖╱大苏╱泛赤壁云。
二、“也”用在句中作语气词,其后应停 顿。
例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解析:“妻子”是两个单音词,朗读时它们之间 应有停顿,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不要误读为:率/妻子/邑人/来/此 绝境。
五、根据语法结构划分节奏。
例⒈先帝不以臣卑鄙。
•
解析:"先帝"是主语,"以"是谓语,"臣卑鄙"是
宾语,"不"作"以"的状语,故这句话的节奏可以这样
• 解析:这是四字骈句,应该两句一顿,即: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例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 君。
• 解析:这是一个非四字骈字句,可按意 义划分节奏,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归纳答题步骤:
1、通读全文,弄懂大意,凭语感断,先易后难 2、抓词语 3、观句式 4、利用上下文内容的关连、呼应断句 5、通读全文,进行检查。 检查:利用翻译、语法分析或语感来检验。断句 后,意思是否讲得通,内容是否合理。
• 例如,余闻之也久。
• 解析:这句话应这样划分节奏:“余 闻之也╱久”。如果误将“也”看作是谓语 前面的副词状语,就容易误读为“余闻之╱也 久”。
三、根据文意确定停顿。
例⒈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朗读停顿方法一、按句首独立性质的语词划分。
① 发语词独立原则。
句首的有发语词,如“盖”、“夫”、“然”“、岂”、“宜”、“其”、“至”“、则”、“且夫” 得无”、“至于”、“诚宜”“、何 尝”等发语词朗读时,应作短暂停顿,其后要划开。
如:夫 / 环 而攻之。
若夫 / 霪雨霏霏。
至若 / 春和景明。
盖 / 简 / 桃核修狭者 / 为之。
盖 / 大 / 泛赤壁云。
览物之情,得无 /异乎? 其 / 如土石何。
至于 / 负者歌于途。
岂若 / 吾 乡邻之 / 旦旦有是哉?② 句首的连词独立原则。
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虽”、“而”、“、然“”且、”、“因”、“惟”、“然则”、“如若”、“果如”等,其后一般要划 开。
如:若 / 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虽 / 乘奔御风 / 不以疾也。
虽 / 鸡狗不得宁焉。
而 ∕计其长∕曾不盈寸。
而 / 山不加增。
而 / 不知 / 太守之乐其乐也。
然 / 得而腊之 / 以 为饵。
其他连词,如:且 / 壮士 / 不死即已。
且 / 欲于常马等 / 不可得。
然则 / 何时/ 而 乐耶?③ 若句首出现表总结性的词语。
如“故”、“是故”、“则”、“是以(以是)”、“于是”、“遂”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 顿。
如:故 / 自号曰醉翁也。
故 /君子有不战,战 / 必胜也。
是以 / 先帝简拔 / 以遗陛 下。
以是 / 人 / 多以书假余。
遂 / 率 / 子荷担者三夫。
乃 / 重修楼。
于是 / 宾客无不 变色离席④ 若句首出现过渡性的词语。
如“或”“、而或”等其,后也要停顿。
如:而或 / 长烟一空。
或 / 置酒 / 而招之。
既而 /渐近。
⑤句首出现表时间、方位的词语,如,“中”、“方”、““先既”而”、“已而”“、倏尔”、“俄而”等词语,一般其后要停顿。
如:中 / 轩敝者为舱。
中 / 峨冠而多髯者 / 为东坡 。
中∕ 间∕力拉崩倒之声。
已而 / 夕阳在 山。
曩 / 与吾祖居者。
今 / 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 项燕。
俄而 / 百千人/大呼。
方 / 其 / 远出海门。
(《观潮》) 二、“古二今一”,即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 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 要分开读。
如: 可 / 以一战。
中 / 间 /力拉崩倒之声。
今齐地/方千里。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吾从/而 师之。
三、按句中标志词语断句。
① “也”、“乎”、“之”等语气助词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
如:望之 / 蔚然而 深秀者。
余闻之也 / 久矣。
洋洋乎 / 与灏气俱。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但下句请注意, 颓然 / 乎其间者。
(此处“乎”作“于”用,故不能在“乎”后)断。
② “然”之后一般要断开,如:杂然 / 而前者。
晶晶然 / 如镜之新开 / 而冷光之乍出 / 于 匣也。
(《满井游记》) ③ “则”之前一般要断开,如:居庙堂之高 / 则忧其民。
若夫”、至若岂若”四、表示目的的关联词前一般要停顿。
如:意将遂入/ 以攻其后也。
是以/ 先帝简拔/ 以遗陛下。
五、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
如:/ 诸庐,西蜀/ 子云亭。
作亭者谁,卢陵/欧阳修也。
虞山/ 王毅叔远甫/ 刻。
(“虞山” 为山名,“王毅叔远甫”即姓王名毅字叔远,“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六、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如:一鼓/ 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再”、“三”后省略动词谓语“鼓”,应略停,以体现谓语的省略。
上/ 使外将兵。
(“使”后省略“之”)七、按句子成分划分。
1.主语和谓语间要停顿。
如:滕子京/ 谪守巴陵郡。
若/ 毒之乎?吾父/ 死于是。
佳木/ 秀而繁阴。
急湍/ 甚箭,猛浪/ 若奔。
水/ 皆缥碧。
永之人/ 争/ 奔走焉。
2. 谓语与宾语间要停顿。
如:予/ 尝求/ 古仁人之心。
问/ 今是何世。
3.谓语与补语间要停顿。
如:予将告/ 于莅事者。
刻/ 唐贤今人诗赋/ 于其上。
能/ 谤讥/ 于市朝。
渐闻/ 水声潺潺/ 而泻出/ 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收任/ 于败军之际,奉命/ 于危难之间。
咨臣/ 以当世之事。
骈死/ 于槽枥之间。
4.主语谓语宾语间停顿。
如:先帝/ 不以/ 臣卑鄙。
予/ 尝求/ 古仁人之心。
5.并列短语间要停顿。
如:山肴/ 野蔌。
岸芷/ 汀兰,郁郁/ 青青。
6.能愿动词和动词之间要停顿。
如:能/ 谤讥/ 于市朝。
曾不能/ 损魁父之丘。
7.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的停顿。
①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
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的意思。
如:其一/ 犬坐/ 于前。
山行/ 六七里。
②偏正短语中,修饰语较长的,一般要停顿。
如:先天之忧八、根/ 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
据句意确定停顿。
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
如:医之好治不病/ 以为功。
意思是医生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把这作为功劳。
再如: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
食马者/ 不知其能千里/ 而食也。
且/ 欲于常马等/ 不可得。
无/ 丝竹之乱耳,无/ 案牍之劳形。
又如:①望晚/ 日照/ 城郭(句中“望晚”是“向晚”意,即接近黄昏之时,原句是主谓结构,如读成“望/晚日/ 照城郭”,就读出了另一种理解。
)②瞻余马首/可也。
如果读成“瞻余马首可/也”,那么就歪解了原意。
因为原句是主谓结构,在“可”后停顿,就改变了原意。
③问/今是何世,原句是动宾结构,宾语是一个主谓短语,如读成“问今/是何世”,读成了主谓句,就读破了。
④两三点雨/山前,若读成“两三点/雨山前”就读破了,原句是倒装句。
由此可见,划分诗文的节奏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
划好之后要考虑意义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再仔细地读一读,看是否顺口、顺畅。
九、关于“而”的停顿。
1、表转折关系的“而”用在一个分句的句首,“而”字后应该停顿。
如:子子无穷匮也,而/ 山不加增。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 不知人之乐。
2、如果一个分句部有表转折关系的“而”,则在“而”之前停顿。
如:由是则生/ 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 而有不为也。
先帝创业未半/ 而中道崩殂。
僧富者不能至/ 而贫者至3、“而”字在句中若起到下列作用,那么就不能停顿,也就是说,“而”字不能和后面的词语分开读,应该连读。
表并列关系,如:黑质而白章。
敏而好学。
表修饰关系,如:吾恂恂而起。
号呼而转徙。
环而攻之。
面山而居。
表承接关系,如:广起,夺而杀尉。
为坛而盟。
收而攻蕲。
有时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前也要停顿,如得之心而寓/ 之酒也。
偏正短语中,偏正短语中,修饰语较长的,一般要停顿。
如:先天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
十、哪些地方不可停顿?一般以下两种短语间不能停顿,否则会影响古文原来的意思。
1. 偏正短语,如:而/ 乡邻之生/ 日蹙。
得道者/ 多助。
2. 介宾短语,如:不足/ 为外人道也。
3.固定结构,如:其/ 如土石何?(“如⋯⋯何”是特殊的固定用法,相当于“把⋯⋯怎么样” 的意思,不能拆开,必须连读。
)4.起舒缓语气、调节音节作用“之”的前后不能停顿。
如:予/ 独爱/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 而不妖。
医之好治不病/ 以为功。
5.否定词与其中心语之间不能停顿。
小惠未偏神/ 弗福也。
城/ 非不高也。
文言文朗读停顿方法一、按句首独立性质的语词划分。
①发语词独立原则。
句首的有发语词,如“盖”、“夫”、“然”“、岂”、“宜”、“其”、“至”“、则”、“且夫”、“若夫”、“至若”、“岂若”、得无”、“至于”、“诚宜”“、何尝”等发语词朗读时,应作短暂停顿,其后要划开。
如:夫/ 环而攻之。
若夫/ 霪雨霏霏。
至若/ 春和景明。
盖/ 简/ 桃核修狭者/ 为之。
盖/ 大/ 泛赤壁云。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其/ 如土石何。
至于/ 负者歌于途。
岂若/ 吾乡邻之/ 旦旦有是哉?②句首的连词独立原则。
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虽”、“而”、“、然“”且、”、“因”、“惟”、“然则”、“如若”、“果如”等,其后一般要划开。
如:若/ 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虽/ 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虽/ 鸡狗不得宁焉。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而/ 山不加增。
而/ 不知/ 太守之乐其乐也。
然/ 得而腊之/ 以为饵。
其他连词,如:且/ 壮士/ 不死即已。
且/ 欲于常马等/ 不可得。
然则/ 何时/ 而乐耶?③若句首出现表总结性的词语。
如“故”、“是故”、“则”、“是以(以是)”、“于是”、“遂”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
如:故/ 自号曰醉翁也。
故/君子有不战,战/ 必胜也。
是以/ 先帝简拔/ 以遗陛下。
以是/ 人/ 多以书假余。
遂/ 率/ 子荷担者三夫。
乃/ 重修楼。
于是/ 宾客无不变色离席④若句首出现过渡性的词语。
如“或”“、而或”等其,后也要停顿。
如:而或/ 长烟一空。
或/ 置酒/ 而招之。
既而/渐近。
⑤句首出现表时间、方位的词语,如,“中”、“方”、““先既”而”、“已而”“、倏尔”、“俄而”等词语,一般其后要停顿。
如:中/ 轩敝者为舱。
中/ 峨冠而多髯者/ 为东坡。
中∕ 间∕力拉崩倒之声。
已而/ 夕阳在山。
曩/ 与吾祖居者。
今/ 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项燕。
俄而/ 百千人/大呼。
方/ 其/ 远出海门。
(《观潮》)二、“古二今一”,即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如:可/ 以一战。
中/ 间/力拉崩倒之声。
今齐地/方千里。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吾从/而师之。
三、按句中标志词语断句。
①“也”、“乎”、“之”等语气助词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
如:望之/ 蔚然而深秀者。
余闻之也/ 久矣。
洋洋乎/ 与灏气俱。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但下句请注意,颓然/ 乎其间者。
(此处“乎”作“于”用,故不能在“乎”后)断。
②“然”之后一般要断开,如:杂然/ 而前者。
晶晶然/ 如镜之新开/ 而冷光之乍出/ 于匣也。
(《满井游记》)③“则”之前一般要断开,如: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
四、表示目的的关联词前一般要停顿。
如:意将遂入/ 以攻其后也。
是以/ 先帝简拔/ 以遗陛下。
五、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
如:/ 诸庐,西蜀/ 子云亭。
作亭者谁,卢陵/欧阳修也。
虞山/ 王毅叔远甫/ 刻。
(“虞山为山名,“王毅叔远甫”即姓王名毅字叔远,“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六、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如:一鼓/ 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再”省略动词谓语“鼓”,应略停,以体现谓语的省略。
上/ 使外将兵。
(“使”后省略“之”)七、按句子成分划分。
1.主语和谓语间要停顿。
如:滕子京/ 谪守巴陵郡。
若/ 毒之乎?吾父/ 死于是。
佳木/ 秀而繁阴。
急湍/ 甚箭,猛浪/ 若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