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中国酒文化——对外汉语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中国饮食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教案)【优质PPT】

中国饮食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教案)【优质PPT】
每个省有自己得特色的菜。最有名的是:鲁、 川、粤、闽、苏、浙、湘 、徽。
中国八大菜系最有名的是:鲁、 川、粤、闽、 苏、浙、湘、徽。
• 中国有23个省 河北省(冀) 山西省(晋) 辽宁省(辽 ) 吉林省(吉) 黑龙江省(黑) 江苏省(苏) 浙江省 (浙) 安徽省(皖) 福建省(闽) 江西省(赣) 山东 省(鲁) 河南省(豫) 湖北省(鄂) 湖南省(湘) 广 东省(粤) 海南省(琼) 四川省(川、蜀) 贵州省( 黔、贵) 云南省(滇、云) 陕西省(陕、秦) 甘肃省 (甘、陇) 青海省(青) 台湾省(台)
2021/10/10
72
2021/10/10
73
中国常用调料品
花椒:麻辣。huā jiāo
重庆火锅 鸳鸯锅 yuān yāng

鸳鸯yuān yāng
• 比喻夫妻。愿做鸳鸯不羡仙。
雌雄 cíxióng 孔雀
桂皮 guìpí
• 人要脸,树要皮。
五角星
八角
葱cōng 葱花
姜 jiāng 姜片 味道:辛辣味
蒜 suàn
• 一瓣
一头
鸡毛蒜皮 jī máo suàn pí
• 比喻无关紧要的琐碎事情。 • 那天晚上,他们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拌嘴。 • 为什么要让朋友们关注你的鸡毛蒜皮?
三.副食:fù shí
• 副食:指下饭的鱼肉蔬菜等。
2021/10/10
91

“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 喻示“年年有余”。
朝天椒
风味辣子鸡
清淡
师:小林生病了,他可以吃肯德基吗?
师:那么麦当劳,必胜客可以吗?
师:对生病的人不好是不是,生病的人应该吃清淡的东西, 比如吃粥。这样小林生病会很快好,对吧。所以我们可以 说,“小林生病了,医生说他应该吃⋯⋯”

酒的起源文化教案

酒的起源文化教案

酒的起源文化教案教案标题:探索酒的起源文化教学目标:1. 了解酒的起源和文化背景2. 探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酿酒传统3. 分析酒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和作用教学内容:1. 酒的起源和历史2.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酿酒传统3. 酒在文化中的意义和作用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酒瓶和酒标,引起学生对酒文化的兴趣。

2. 探究:介绍酒的起源和历史,让学生了解酒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性。

3. 分析:分组讨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酿酒传统,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以及酒在当地文化中的地位。

4. 总结:结合课堂讨论,总结酒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酒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方法:1. 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酒的起源和不同文化中的酿酒传统。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酿酒传统和文化意义。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文化中的酒酿造者或饮酒者,体验不同文化中的酒文化。

教学评估:1. 小组展示: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展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酒文化,包括起源、酿酒传统和文化意义。

2. 问答环节:通过提问考察学生对酒文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酒文化的研究报告,包括酒的起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酿酒传统以及酒在文化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延伸: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酒庄或酿酒厂,深入了解酒的酿造过程和文化传承。

2. 跨学科探究:结合地理、历史、文化等学科知识,深入探讨酒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将全面了解酒的起源和文化背景,拓展视野,增强文化交流意识,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国酒文化——对外汉语教案设计

中国酒文化——对外汉语教案设计

中国酒文化——对外汉语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酒文化,包括酒的历史、种类、酿造工艺等。

2. 学生能够使用汉语进行简单的酒文化相关话题的交流。

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酒的历史介绍中国古代的酒酿造技术讲述中国酒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2. 中国酒的种类介绍白酒、黄酒、啤酒、红酒等不同类型的酒讲述各种酒的特点、产地和饮用方式3. 酒器与酒具介绍中国古代的酒器种类和用途讲述酒具在酒文化中的重要性4. 酒礼与酒令介绍中国古代的酒礼规范讲述酒令的起源和玩法5. 酒与文学艺术介绍中国古代以酒为题材的诗词、文学作品讲述酒在文学艺术中的象征意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酒文化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2. 互动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景模拟法:设置酒文化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汉语进行交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以一个问题引入话题,如“你们知道中国的酒文化吗?”2. 讲解:分别讲解每个章节的内容,穿插相关实例和故事。

3. 互动: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 实践: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实际操作和运用所学的酒文化知识。

五、作业与评估1. 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翻译或者实践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2. 评估: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了解学习效果。

六、酒与社交场合1. 介绍中国酒在各种社交场合的应用,如宴会、商务应酬等。

2. 讲述酒在社交场合中的礼仪和习惯。

七、酒与节日习俗1. 介绍中国一些与酒相关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

2. 讲述这些节日中与酒相关的习俗和传统。

八、酒与健康1. 介绍适量饮酒的好处和过量饮酒的危害。

2. 讲述如何正确饮用酒以及一些饮酒的健康小贴士。

九、酒品牌与产区1. 介绍一些中国的知名酒品牌及其特点。

2. 讲述这些酒品牌的产地和酿造工艺。

酒文化茶文化教案

酒文化茶文化教案

酒文化茶文化教案教案标题:探索酒文化与茶文化教案目标:1. 了解酒文化和茶文化的历史、传统和重要性。

2. 探索酒文化和茶文化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尊重他人文化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研究和表达能力。

教案时间:2-3课时教案步骤:引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对酒文化和茶文化的了解。

2. 提出问题:你认为酒文化和茶文化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性有何影响?知识介绍(20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酒文化或茶文化。

2. 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或其他资源收集信息,并准备一份简短的介绍。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所研究的国家或地区的酒文化或茶文化。

讨论与分析(3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酒文化和茶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2. 学生可以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这些文化的起源和历史如何?- 这些文化在当地的重要性是什么?- 这些文化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交活动和仪式?- 这些文化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影响如何?展示与分享(20分钟)1.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其他资料。

2. 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的观点。

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关于酒文化和茶文化的重要知识。

2. 学生可以写下他们对这些文化的新认识和体会。

3.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酒文化或茶文化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撰写一篇短文或制作一份展板。

2. 学生可以尝试品尝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酒或茶,体验其独特的风味和文化背景。

教案评估:1. 学生的小组研究成果和展示表现。

2. 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参与度和贡献。

3. 学生的总结和评价反馈。

中国饮食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中国饮食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中国饮食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包括食材、烹饪方法、餐桌礼仪等。

2. 提高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词汇和句型的运用。

3. 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饮食文化的概述2. 常见食材及其用法3. 烹饪方法介绍4. 餐桌礼仪须知5. 练习环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饮食文化的相关知识。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饮食文化。

3. 情景教学法:设置模拟餐桌场景,让学生实践餐桌礼仪。

4. 任务型教学法:分组完成相关任务,如制作简单的中式菜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食物,激发兴趣。

2. 讲解: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知识。

3. 展示: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直观了解食材和烹饪工具。

4. 实践:学生动手尝试制作简单的中式菜品。

5. 讨论: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讨论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

五、作业布置1. 调查自己的饮食习惯,了解家乡的饮食文化。

2. 学习一首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诗歌或歌曲。

3. 编写一个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故事或短文。

六、教学内容1. 地方特色美食介绍2. 传统节日饮食习俗3. 饮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4. 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5. 练习环节:美食推荐、文化差异讨论等七、教学方法1. 比较法:分析中外饮食文化的异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地方特色美食和节日饮食习俗,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饮食文化。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饮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4. 任务型教学法:学生分组进行美食推荐,介绍给其他小组。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介绍地方特色美食和节日饮食习俗。

3. 分析:分析饮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4. 比较:讨论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

5. 实践:学生进行美食推荐,分享给其他小组。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

酒文化教学大纲--上传

酒文化教学大纲--上传

课程名称:酒文化(Wine Culture)《酒文化》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酒文化》课程是面向全校本科学生的公共选修课。

本课程将简要介绍酒的起源以及酒的相关知识,详细介绍各种酒的酿造过程及鸡尾酒的调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酒的文化、酒的酿造技术、与酒有相关的知识、各种酒的产品等基本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是:每周2学时,计划教学周数15周,总课时数30学时。

本课程总学分数:2学分。

二、学时分配表教学内容授课学时实践学时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中国酒文化综述中国文学与酒文化中华传统宴饮礼俗酒的功用、包装和酒器白酒、葡萄酒、黄酒、啤酒及其他酒类简介酒类评比与中国名酒中国当代名优白酒揽胜国外蒸馏酒名品机动2444624220 合计30 0三、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名醇佳酿和优秀的酒文化传统。

酿酒工业是古老的行业,几千年的历史与人类文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及医学医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在社会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同时酿酒工业也是一个新兴的工业,近年来酿酒工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产量、质量、档次、品种、结构、功能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本课程将简要介绍酒的起源以及酒文化的相关知识,详细介绍各种酒。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酒的文化、酒的酿造技术、与酒有相关的知识、各种酒的产品等基本内容。

从而让学生能真正认识中华酒文化的魅力,并以此为傲。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酒的文化、酒的酿造技术、与酒有相关的知识、各种酒的产品等基本内容。

本课程各章的教学要求和知识考核点如下:第一章中国酒文化综述教学内容:中国对酒的称谓;中国酒的产生;中国古代酒行业;中国酿酒业概说;新中国酿酒业概说;中国酒业行政管理重点:中国酒的产生以及从古到今中国酒行业发展变化。

难点:如何了解并掌握中国酒业的发展及线索。

第二章中华传统宴饮礼俗教学内容:古代宴饮礼仪;中华婚丧宴请习俗;酒德;中华饮宴习俗;科学饮酒。

《对外汉语教学法》教案(完整版)

《对外汉语教学法》教案(完整版)

《对外汉语教学法》教案(完整版)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法》教案(完整版)词汇教学的原则讨论:提示:词汇教学应遵循如下的原则> 系统性原则:必须充分注意到各个单词之间的各种系统内部关系,如组合、聚合关系。

> 文化性原则:在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 认知性原则:两种词汇在大脑中的认知基础不同,学习者学习不同类型词汇的方法相异。

> 情感性原则:教师应培养其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动机,努力克服学习过程中的负焦虑。

> 实践性原则: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中心,改变教师满堂灌的现象。

“精讲活练”(不要一味地机械性死练,要切忌出现教师一个人讲的情况,自始至终都要调动学生参与)> 深入浅出原则:避免照搬词典注解的做法,尽量使用简明的语言讲授词语。

根据词语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

> 交际性原则。

词汇教学和词汇练习都应该突出交际。

可以采用教具,实物。

又比如解释生词使用的例句和帮助学生练习生次设计的情景,都要注意常用性和真实性。

5.词汇教学的内容思考:你认为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应当教些什么?和我们学的现代汉语课程、词汇学课程的内容一样吗?1)教学内容的分类:词的构成——不同的分类标准语的构成语块的构成及其教学意义2)教学内容:词语的形音义,词语的用法,构成词语的语素的意义,汉语的构词法,词语的语境知识,词语的网络联想词群,词语的文化意义,基于汉外比较的词汇的“空位” 6.词汇教学的方法分类一:直接的词汇教学和间接的词汇教学分类二:* 直观法* 定义法* 关联法(上下关联、新旧关联)* 联想法(本义引申释词、文化典故释词、文字结构释词)* 对比法* 比较法* 词语的练习分类三:网络化教学法,利用配价理论进行教学,语素教学法(字本位),“输入-输出”模式教学法二、语法教学的基本方法*(一)演绎法(规——例法)1.由一般性的原理(或叫前提),推出特殊性的结论。

这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三段论就是这种推理的基本形式。

中国酒文化——对外汉语教案设计

中国酒文化——对外汉语教案设计

中国酒文化——对外汉语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酒文化背景及历史发展。

2. 使学生掌握与酒相关的汉语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对中国酒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酒文化的起源与发展2. 酒在中国的社会地位与作用3. 酒器的种类与特点4. 酒礼与酒俗5. 中国的名酒与酒品牌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酒文化的历史、背景、特点等。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他们对酒文化的看法和经验。

3. 情景模拟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中国的酒礼和酒俗。

4. 案例分析法:介绍中国的名酒,使学生了解酒品牌的特色。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酒文化相关书籍、图片、视频等。

2. 教具:投影仪、幻灯片、黑板等。

3. 酒样品:若条件允许,可准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酒,用于品尝和观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以一个问题引发学生对中国酒文化的兴趣,例如:“你们知道中国的酒文化吗?它有哪些特点?”2. 讲解:分别讲解中国酒文化的起源、发展、社会地位、作用、酒器、酒礼、酒俗等内容。

在讲解过程中,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互动: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酒文化的看法和经验,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中国的酒礼和酒俗,让学生亲身体验。

5. 案例分析:介绍中国的名酒和酒品牌,使学生了解酒品牌的特色。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调查自己国家的酒文化,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酒文化博物馆或酒厂,加深对酒文化的了解。

2. 邀请酿酒师或酒文化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更深入的酒文化知识。

3. 举办酒文化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七、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时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酒文化调查作业的完成质量。

3. 酒文化知识竞赛:通过比赛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兴趣。

中国传统文化酒文化备课讲稿

中国传统文化酒文化备课讲稿
第二页,共21页。
我国酿酒(niànɡ jiǔ)起源的传说
人类很早就懂得了酿造多种不同的酒类来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饮料。 据考证,大约在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古埃及、古 希腊以及中国古代的先民已经掌握了简单的酿酒技术,并可 用五谷、各种果子(guǒ zi)及不同的原料来酿制不同味道的酒。 在古代,往往将酿酒的起源归于某某人的发明,把这些人 说成是酿酒的祖宗。有关我国酿酒起源的传说有以下几种说 法:
古代飲酒的場所很多,諸如在酒肆、酒楼、郊野露天的场所、妓院、 旅店饮酒。但最常见的还是酒肆、酒楼。
古代酒肆(jiǔ sì) 建筑外貌
宫廷(gōngtíng) 饮宴的情况
第十三页,共21页。
郊外露天场所
古代(gǔdài)的酒令
• 我国古代,人们每逢佳节或喜庆之日,亲朋好友必欢聚一堂,举杯相 祝。其间,往往要猜拳行令,或穿插各种游戏。
第六页,共21页。
请 说 出 几 种 中 国 名 酒 !
第七页,共21页。
古代(gǔdài)文人与酒
我国古代大多数的文人都爱酒,好酒,甚至嗜酒如命。饮酒与吟诗 作画几乎就是他们全部的生活内容。
因此,他们中的许多人常自取或被人赋予了与酒有关的雅号,如“ 酒圣”、“酒仙”、“酒狂”、“酒徒”、“酒雄”、“酒鬼”、 “醉龙”、“醉翁”、“醉尸”、“甜中客”等等。关于他们饮酒 生活的许多趣闻轶事,一直流传至今。
第二十页,共21页。
谢 谢 大 家!
第二十一页,共21页。
武劝一般为酒桌杀手锏,威力奇大,多在攻坚时最后使用,如果是女同志施 展更是摧城拔寨。因为武劝的特殊性,一般放在最后阶段。而对象也多为酒桌 上的关键人物,必须攻克。武劝的方法南北各异,但特点大致相同,都有肢体 的行动和接触。武劝中平和一点的是,走到对方面前,几句话落,一杯酒自己 先下肚,然后展示空杯于人前。这时肯定已经集中了全桌的注意力于被劝的人, 其压力和文劝不可同日而语了。其自残以伤人的做法和金先生《倚天屠龙记》 中记载“七伤拳”法十分类似。

第八章-中国酒文化教案资料

第八章-中国酒文化教案资料

剑南春 产地:四川绵竹酒厂 香型:浓香型
特点:醇、香、浓、 甜、净
古井贡酒 产地:安徽亳县古今 贡酒酒厂 香型:浓香型 特点:酒液清澈如水 晶,香纯如幽兰,酒 味醇和,浓郁甘润, 粘稠挂杯,余香悠长, 经久不绝
董酒
产地:贵州省遵义董酒 厂
特点:无色,清澈透明, 香气幽雅舒适,既有大 曲酒的浓郁芳香,又有 小曲酒的柔绵、醇和、 回甜,还有淡雅舒适的 药香和爽口的微酸,入 口醇和浓郁,饮后甘爽 味长。
即墨老酒
福建老酒
品种(产地) 酿造工艺
特点
状元红、加饭酒、 摊饭法、发酵法、 酒体黄亮、香气
善酿酒、香雪酒、 连续压榨法
浓郁、酒味鲜美
竹叶青、花雕酒、
女儿红
福建龙岩酒厂
特制红曲发酵糖 化、冲缸、陈酿3 年
酒色呈琥珀色、 香气浓郁、酒质 纯净,自然醇厚、 糖度高
山东即墨酒厂
采用“古遗六法” 黑褐中带紫红、 晶明透亮、浓厚 挂碗、有焦糜香 气
(李白.月下独酌之四)
你认为“上上品”的“酒圣”具
有那些特点?
志气高昂,才华横溢 一生穷潦,屡经磨难
历史上对李白的评价: 李白嗜酒不拘小节,然沉酣中所撰 文章未尝错误,而与不醉之人相对 议事皆不出太白所见。时人 号为“酒圣”(五代.王仁裕《开元 天宝遗事》)
超然绝俗,雅逸之士
除了李白之外你还能介绍其他 “酒圣”吗?
封建时期: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对酒的观念 和风气发生了变化,饮前先“拜”,“拜”而 后饮只是象征性的礼仪
当代:酒礼偏重于宴会的规矩,包括斟酒、敬 酒、祝酒、致谢、道别等
问题:回想以前讲过哪些少数民族注重酒礼?
(三)酒道
酒道一:饮酒不能影响身心,不能影响 正常的生活和思维规范,不要产生任何 消极不良的身心

五年级传统文化《酒》教学设计

五年级传统文化《酒》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心过程推进课件和学生一起说说关于酒的相关内容。

(一)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酿酒起源的传说,在古代,往往将酿酒的起源归于某某人的发明,把这些人说成是酿酒的祖宗,由于影响非常大,以致成了正统的观点。

对于这些观点,宋代<<酒谱>>曾提出过质疑,认为“皆不足以考据,而多其赘说也”。

这虽然不足于考据,但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现象,不妨罗列于下。

主要有以下几种传说。

让学生说说。

酿酒始于黄帝时期另一种传说则表明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开始酿酒。

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中记载了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的情景,<<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 ---醴酪,即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很多发明创造都出现在黄帝时期。

(二)教师介绍文人与酒1、李白一生以酒为题的诗歌流传至今的可谓多矣。

且看著名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学生探究新知:每个小组只围绕一个方面来介绍。

1、仪狄酿酒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

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

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日:`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

'遂疏仪狄而绝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2、杜康酿酒另一则传说认为酿酒始于杜康(亦为夏朝时代的人)。

东汉<<说文解字>> 中解释\酒\字的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

酒类讲解课程设计

酒类讲解课程设计

酒类讲解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酒类的知识,包括酒的种类、酿造工艺、品鉴方法以及文化内涵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识别并了解各种主要的酒类品种,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等。

2.掌握酒的基本酿造工艺和品鉴方法。

3.了解酒在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文化内涵和饮用习俗。

4.培养学生对酒类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酒的基本概念和历史:介绍酒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史。

2.酒的种类和特点:详细讲解各种主要酒类的特点、酿造工艺和口感。

3.酒的品鉴方法:教授如何通过观察、闻味和品尝来鉴赏酒的美好。

4.酒的文化内涵:探讨酒在中国及世界各地的文化意义和饮用习俗。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教师讲解酒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各类酒的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酒类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实验法:学生进行酒类品鉴实验,提高他们的品鉴能力。

4.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就酒类文化相关话题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交流和思考。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酒类知识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酒类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酒类的特点和酿造工艺。

4.实验设备:准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如品鉴杯、嗅觉瓶等,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他们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通过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考试: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和一次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酒类知识的掌握情况。

中国的酒文化和民俗讲课教案

中国的酒文化和民俗讲课教案
清朝彭贻孙《粤西偶记》:“粤西平乐等府, 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酿酒。”其实是成 熟的果实落下发酵后生成酒,是一种自 然现象。
(3)仪狄造酒说
据《世本》、《吕氏春秋》、《战 国策》等记载,仪狄是夏禹时 代的人,发民了酿酒。 《战国 策》:“昔者,帝女令仪狄作 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 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 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但也有 人认为在黄帝、尧、舜时就有 了。
酒业开始兴旺发达。东汉以来两个多世纪内乱不断,官场 失意者、文人墨客崇尚空谈,不问政事,借酒浇愁,狂 饮无度。魏晋时饮酒不仅盛行于上层,也普及到民间, 唐宁时黄酒、果酒、药酒、葡萄酒都有发展,名优酒品 大量涌现,如新丰酒、兰陵酒、重碧酒、鹅黄酒等,留 下了无数诗篇和饮酒轶事,丰富了酒文化的内容。
3、元明清时期
二、酒的发展(4个时期) 1、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
公元前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到公元前500年左 右的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酒的启蒙与 形成时期。由于有了火,出现了五谷六畜,加之 酒曲的发明,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用曲酿酒的 国家。夏商周时拥有了较高的酿酒技术。
①用曲酿酒。当时的酿造方式主要有用酒曲酿 酒和用酿制醴,或用曲 同时酿造酒精饮料。
酒文化的内容:
①围绕酒的制造所形 成的一系列内容如 酿酒技术、酒具制 造等;
②围绕酒的使用所形 成的一系列内容如 酒的饮用和他用、 酒令、酒俗等。
第一节 中国酒的历史与名品
中国是世界上酿酒历史最悠 久的国家之一,酒在 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 形成了独特的酒文化。
《诗经》记载:“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表明当 时中国酒之兴起,至 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 了。
(4)杜康造酒说
晋朝江统在《酒诺》:“有饭不尽,委之空 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 不由奇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酒文化——对外汉语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一、课文资料原文:中国著名酒类酒是一种用果实或粮食经过发酵制成的饮料。

黄酒,这是一种古老的酒类,属于低度粮食酒。

黄酒用糯米作原料,经过糖化、发酵、压榨而成。

黄酒酿好后,要存放好多年才取出饮用。

黄酒颜色黄亮,香气浓郁,味道很好。

它的酒精浓度比较低,一般仅在10~20度之间,可是它的营养价值却是各酒类中最高的。

著名的黄酒有绍兴的加饭酒、花雕酒、状元红等。

白酒,这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酒类,属于高度粮食酒。

白酒以淀粉为原料,经过糖化、发酵、蒸馏而成。

白酒没有颜色,酒精浓度比较高,一般在40度以上,有的高达65度,可以点火燃烧,所以又叫“烧酒”。

著名的白酒有贵州茅台酒、四川泸州老窖酒、山西汾酒、贵州黄酒等。

蒸馏,是黄酒与白酒度数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

蒸馏器的出现,是中国酒历程中重要的一页。

酒经过加热蒸馏,水分减少了,酒精度也就提高了。

白酒出现的比较晚,至今只有800多年。

此外,葡萄酒、啤酒、药酒,也是很有名的酒类。

二、课程大纲教材:北语对外汉语精版教材《中国文化》教学目的与要求:1、学生对中国主要酒类熟练掌握;2、学生对各种酒名及产地有一定了解;3、初步涉及酒文化。

课文教学重点:课文词汇,酒的分类标准,酒类名称;难点:各种酒的名称产地,酒的制作过程。

教学方法:词汇:举例法,对比法,图片展示,诱导法,联系实际,联系课文;课文:交际性问答,课文意思,结构仔细分析。

背后的故事简单涉及。

语言点:演绎法,解释意思,举例子,重复句子,请学生举例,情景展示等。

三、学生水平:中级学生基本掌握甲乙级词汇四、课时讲授共需时间预测:4 课时,200 分钟。

五、讲课内容及流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早上好!大家上课都带着水杯,你们喜欢喝热水还是冷水啊同学:冷水/热水。

老师:那除了水,你们平时还喜欢喝什么?果汁?酸奶?啤酒?白酒?学生:······老师:嗯,很多人喜欢喝啤酒,还有人喜欢白酒。

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那你们对中国酒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酒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国著名酒类。

下面我们来看生词. (二) 讲练生词: 1、老师:跟我读:发酵:fā jiào 黄酒:huánɡ jiǔ糯米: nuò mǐ糖化: táng huà压榨: yā zhà浓郁: nónɡ yù酒精浓度: ji ǔ jīnɡnónɡ dù营养: yínɡ yǎnɡ绍兴: shào xīnɡ加饭酒: jiā fàn jiǔ状元红: zhuànɡ yuán hónɡ花雕酒: hu ā diāo jiǔ, 2、讲解生词:发酵:老师:大家都吃过面包,那有没有人做过面包呢?是的,其中的一个步骤在面粉里加些东西,过段时间面粉就会变大,这个过程呢,就叫发酵。

这也是做酒的一个必要步骤。

一起读,发酵。

黄酒:老师:黄酒是中国酒的种类之一。

看这名字,应该能猜到它的样子呵。

下面课文中会详细介绍。

一起。

糯米:老师:大家来中国的时间也不短了,有没有过过五月五的端午节呢?没有也不要紧,再过一个月就是今年的端午节了。

谁知道端午要吃什么?学生:粽子。

老师:很好。

那粽子里很像大米的白白的东西叫什么?学生:···没有吃过。

老师:那就是糯米。

跟我读,糯米。

没有吃的同学今年可以尝一下,很好吃。

糖化:粮食或者食物经过一些变化就变甜了,这个过程就是糖化。

也是做酒的一个步骤。

一起。

压榨: 老师:有没有人自己做过果汁?是的,用力压水果让水果里的果汁流出来,就叫压榨。

同样是做酒的一个步骤。

一起来,压榨。

浓郁:老师:春天,到处是开着的花儿,我们可以闻到各种花的香味。

这时候我们会说花香···怎么?学生:好闻,大,重,浓,厉害······老师:嗯,很好。

我们也可以说花香浓郁。

一起读,浓郁。

酒的香味也浓,我们可以说,酒味···学生:···浓郁。

老师:很好。

大家学的很快。

下一个是酒清浓度,喝过酒的同学举一下手。

好,xx同学,你喝多少啤酒会醉?白酒呢?xx学生:3瓶啤酒,白酒只能喝3杯。

老师:你比老师能喝啊。

老师啤酒只能喝3杯,白酒都不敢喝。

那同学们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老师:这就要说到酒精了,高度酒里面酒精多,酒精浓度就高,人就容易喝醉;低度酒里面酒精少,酒精浓度低,人就不容易醉。

啤酒酒精浓度低,白酒怎样?学生:酒精浓度高。

营养:一些食物里对人体好的东西。

啤酒就很有营养,人们叫它“液体面包”。

我们可以说,啤酒的营养价值很高。

一起。

绍兴:中国南方的一个城市。

那里的酒很有名。

加饭酒:绍兴黄酒的一种,“加饭”这里是指酒里多加了原料糯米进去。

1状元红:也是绍兴的一种黄酒,加饭酒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多加了原料。

状元呢,是中国古代文人考试得第一的人,庆祝状元时喝的酒就是“状元红”,但是第一肯定很少,而且古时候只有男人考试。

所以状元红就用于庆祝男人娶媳妇了。

那有的同学就想问:有没有庆祝女子出嫁的酒呢?有,真有,它的名字叫“女儿红”。

花雕酒:黄酒的一种。

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酒坛外面画着一些彩色雕塑,看起来很漂亮。

这里有图片也有人说花雕酒其实就是状元红,也是女儿红,只是使用的时候不同,所以名字也不同。

3、讲解完了后再领读一遍,学生集体读一遍,单个学生抽查读,注意学生读音及音调,及时纠正,并加以鼓励赞扬。

最后再集体读一遍。

第二课时:讲解课文及语言点1、老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词,下面我们来看课文《中国著名酒类》,今天我们只看一二段,了解一种酒—2—黄酒。

请大家先自己读一遍课文。

2、好,大家听我读一遍。

3、老师:我们一起来看第一段,酒是什么,酒是一种···学生:···饮料。

老师:对,饮料,什么样的饮料呢?学生:酒是一种用果实或粮食经过发酵制成的饮料。

老师:很好,其实最早的酒就是野生的水果熟了没人摘,落下来堆在一起,慢慢发酵形成的。

后来,聪明的人就根据这个现象做出了酒。

接下来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黄酒。

它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古酒呢,就是古老的酒,好多年前就出现了。

那它究竟有多古呢?约在三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一种发酵法,开始大量做黄酒。

所以,黄酒只有在中国才能见到。

今天老师带了一些黄酒,大家想不想尝一下?学生:想!老师:怎么样?好不好喝?我们来请xx同学说一下自己的感受。

xx学生:甜的,很好喝。

老师:嗯,好。

那你觉得和白酒比怎么样?酒精浓度··· xx学生:黄酒和白酒比酒精浓度低。

老师:很好。

非常感谢xx同学。

黄酒属于低度粮食酒。

这里有一个语言点,“属于”,它等于我们学过的“是”,“黄酒属于低度粮食酒”可以说“黄酒是低度粮食酒”;你们都是汉语中级学生,也可以说···我们,你们自己说要用“我们”,对,我们都是汉语中级学生;这本书是老师的,我们就可以说:这本书属于老师;那个杯子是xx同学的,我们可以说···学生:那个杯子属于xx同学。

老师:非常正确!好,大家做的都非常好。

黄酒属于低度粮食酒。

大家在课文里找一下,告诉我,黄酒的酒精浓度是多少?学生:它的酒精浓度比较低,一般仅在10~20度之间,可是它的营养价值却是个酒类中最高的。

老师:很好,大家找的很正确啊。

那黄酒是怎么做成的呢?学生:黄酒用糯米作原料,经过糖化、发酵、压榨而成。

老师:嗯,是的。

这是做黄酒最主要的三个步骤,除了这三个,还有经过很多很多步骤。

好,这里出现了我们要学习的第二个语言点:“经过···而成”,我们用一些方法做出了某个东西,就可以说这个东西经过什么而成。

比如,我们建造出了房子,就可以说,房子经过建造而成;面包经过发酵而成;衣服是怎么做出来的?学生:裁剪,编,设计······老师:嗯,我们可以说,衣服经过裁剪而成;衣服经过编制而成;衣服经过设计而成。

谁愿意造句?现在,黄酒做出来了,但是不要急着喝,黄酒要存放几年或者十几年才好喝。

它的味道怎样?书上怎么说的?学生:黄酒颜色黄亮,香气浓郁,味道很好。

老师:是的,你们觉得呢?是不是这样?学生:是的,味道很好。

老师:黄酒不仅好喝,它的营养价值也很高,超过了“液体面包”啤酒,所以人们叫它“液体蛋糕”。

黄酒可以用来做药,治病,喝黄酒可以给身体很多种营养,让人更健康,也可以让人皮肤变好,看起来年轻。

所以想让皮肤变好的女士们也应该喝一些。

著名的黄酒前面我们讲生词时讲了一些,大家还记的吗?绍兴的加饭酒、花雕酒、状元红酒。

小结老师:今天的课文先讲到这里,下面我们复习一下今天所学习的内容。

我抽查一下,好,集体读两遍。

·······好,下面是课文,一二段读一遍。

黄酒是中国主要的一个酒类,在世界上也很有名,除了咱们学的那几种黄酒,还有很多种,有兴趣的同学下去可以了解一下。

好,同学们,今天的内容就到这儿了。

谢谢大家。

第三课时:3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好!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吗?对,黄酒,这是中国著名酒类的一种。

让我们请4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一下新学的词语,下面的同学拿出一张白纸,我读一个,大家写一个,不要看书本,都要写,写好了给老师交上来。

······好,下面,让我们一起读一遍上节课的课文。

······大家读得很好,接下来我们要学习课文剩下的几段。

下面先学习生词。

讲练生词: 1、老师:跟我读:代表性:dài biǎo xìn ɡ淀粉:diàn fěn 蒸馏:zhēnɡ liú燃烧:rán shāo 烧酒:shāo jiǔ贵州:guì zhōu 茅台酒: máo tái jiǔ四川:sì chuān 泸州老窖酒:lú zhōu lǎo jiào jiǔ山西汾酒:shān xī fén jiǔ贵州董酒:guì zh ōu dǒnɡ jiǔ 2、讲解生词: 代表性:老师:“代表”这个词我们是学过的,它有一个意思就是“同一类里面的,最能体现这一类特点的其中一个”,这里“代表性”是一种性质,这个东西有可以代表同类的性质,就可以说,它在同类有代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