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心理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逆反心理教案

初中逆反心理教案

初中逆反心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逆反心理的定义、特点和表现,提高自我识别能力。

2.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逆反心理,学会积极主动地与父母、老师沟通。

3.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1. 逆反心理的定义与特点2. 逆反心理的表现3. 逆反心理的成因4. 应对逆反心理的方法5.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引发学生对逆反心理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逆反心理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逆反心理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具有阶段性和普遍性。

3. 分析逆反心理的表现:让学生列举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逆反心理现象,加深对逆反心理的认识。

4. 探讨逆反心理的成因:引导学生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分析逆反心理的成因。

5. 教授应对逆反心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提高沟通技巧,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逆反心理。

6.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我控制力。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应对逆反心理方面的收获,以及今后如何做好自我调适。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逆反心理的特点和表现。

2.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现实生活中逆反心理的场景,学会换位思考,提高应对能力。

4. 心理健康教育法:注重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角色扮演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心理素质测试:通过相关测试,评估学生在应对逆反心理方面的实际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案例素材:收集身边的真实案例,用于课堂讲解和讨论。

2.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提供相关教材,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青春期逆反心理辅导方案

青春期逆反心理辅导方案

青春期逆反心理辅导方案一、引言青春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往往会出现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为了维护自尊,对家长、老师或社会的要求产生反抗和抵触的情绪和行为。

这种心理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辅导,可能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有效的青春期逆反心理辅导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青春期逆反心理的表现及原因(一)表现1、情绪波动大青少年在这一时期情绪容易激动,喜怒无常,常常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

2、抵触父母和老师的教导对于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建议,表现出明显的反感和抵触,不愿意听从。

3、追求独立渴望摆脱父母的束缚,自己做主,对父母的关心和照顾视为干涉。

4、行为叛逆可能会出现逃课、打架、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

(二)原因1、生理变化青春期身体的迅速发育,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情绪和心理的不稳定。

2、自我意识增强开始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有了新的认识,渴望被认可和尊重。

3、家庭环境父母过于严厉或溺爱,家庭关系不和谐等,都可能引发逆反心理。

4、学校压力学习任务繁重,考试竞争激烈,可能导致青少年产生逃避和反抗的情绪。

5、社会影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媒体的不当引导等,也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产生影响。

三、辅导目标1、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自己的逆反心理,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2、引导青少年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3、改善青少年与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增强沟通和理解能力。

4、培养青少年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四、辅导原则1、尊重与理解尊重青少年的个性和感受,理解他们在这个阶段所面临的困惑和压力。

2、平等与信任与青少年建立平等的关系,赢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愿意倾诉和接受辅导。

3、启发与引导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和引导,帮助青少年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4、个体差异考虑到每个青少年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辅导方法和策略。

别让逆反走得太远 教案

别让逆反走得太远 教案

别让逆反走得太远【主题说明】逆反心理是一种负性情绪,逆反心理经常地、反复地呈现,就构成一种狭隘的心理定势,无论何时何地都与常理背道而驰。

青春期的逆反往往不可避免,本课从青春期的逆反现状入手,通过交流讨论、体验分享、测试测量、情景表演等多种生动有效的形式引导初中生正确面对逆反,顺利度过青春期。

【教学目标】1知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逆反是客观存在的”,“逆反是有度的”,“逆反是能应对的”。

2、情感目标:让学生辩证分析及正确对待青春期的逆反。

3、行为目标:引导学生能有效应对逆反。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对待逆反心理,学会运用应对逆反的策略。

难点:对逆反的应对与调适。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教师广泛搜集学生关于学生逆反的相关情况。

2、建立逆反心理和行为的典型个案。

学生准备:1、收集准备自己的和同学的与逆反有关的现象、行为、情景。

2、开一次家庭座谈会。

【教学设计】环节过程心动时刻(热身暖心)引出课题,让学生初步了解逆反心理的含义及具体体现。

请学生观察心理实验图,统计多少人会按这两个键盘,并请学生说出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补充材料: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大多数读者却采取了与告诫相反的态度,首先翻看了第八章的内容。

这就是心理的逆反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青春期,很多人有逆反心理:要我这样,我偏那样;你说这好,我偏说那好;让我信这,我偏信那。

心旅导航(总结提升)弄清怎样正确定位逆反?把重现逆反和辩论擂台中的重要观点画下来,归纳、整理、提炼,①听完了辩论,你们受到了那些启发?有什么想法呢?②怎样正确对待逆反心理?③逆反不可没有,不可多有,我们要主动调控逆反心理,换位思考,别让逆反走得太远。

教师提示语:综上所述:逆反不可没有,不可多有,我们要主动调控逆反心理,换位思考,别让逆反走得太远,那我们就会飞得更高更高。

1、你是怎样看待逆反的?2、当你出现逆反心理时,你该怎样对待逆反?心灵牧场(拓展延伸)在实际生活中有效控制逆反心理。

别再把我当孩子——理性应对孩子的逆反心理 教案

别再把我当孩子——理性应对孩子的逆反心理 教案

别再把我当孩子——理性应对孩子的逆反心理教学目标:1.和家长分享青春期孩子的特点,正确认识“青春期叛逆”.2能理性应对孩子的逆反心理(难点)教学过程:一、引入孩子升入初中,随之而来的矛盾会越来越多,因此常常会听到家长的抱怨声:“还不如小时候省心呢,越大越不听话”。

孩子出现“叛逆”,是每个父母要面对的。

大部分孩子集中在初一下半年到初二期末,但是也不乏有些孩子或提前或滞后。

如果我们不冷静对待,和孩子“较量”的结果,不仅伤害孩子,甚至伤害一家人,所以对孩子的“不听话”,我们应理智对待。

二、从心理学角度说,反叛期的出现是正常的,一方面可以说孩子“长大了”(就像有的家长和孩子争吵时说的一句话:你小子敢和你爹犟嘴),另一方面理智合理地对待冲突能使孩子真正长大。

我们先看一下书上的案例。

(也可让家长畅谈一下在自己身上或邻居有没有这类事情,他们当初是怎样处理的,但不轻易对处理方法加以评判)(一)案例。

教材第19页,让家长谈论一下见到和听到的类似案例。

(二)案例分析。

1.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导致反抗意识产生。

初一的孩子们,有一部分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女孩子较男孩子早一到两年,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子出现第一次遗精,孩子们身体上的第二性征开始突现,生殖器官趋于成熟。

在这个时期孩子们都出现一些自己的想法,有的好奇,有的恐惧,甚至还有些自卑,等等。

其实这时候家长有必要和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沟通。

不知道在座的家长有没有做到的,可能有些女孩子的家长做的还到位些,但是男孩子的家长是不是做了这工作,有愿意说说的吗?(可以简单谈点感受,在这里“我”可以简单分享自己或身边的例子)。

这个时期孩子身体已经基本成熟,但是孩子心理上没有足够的准备迎接他的第一次,所以会出现内心的纠结和恐慌。

虽然初一生物课上有这一节,但是这节课的时间不可能与每个学生同步。

老师代替不了父母。

生理现象提前与心理成熟滞后的巨大矛盾,导致孩子们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现一些变化,例如:(1)青春期萌动。

如何战胜逆反心理大学教案

如何战胜逆反心理大学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逆反心理的定义、表现和危害。

2. 引导学生认识到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提高自我认识。

3. 培养学生战胜逆反心理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1. 逆反心理的定义、表现和危害。

2. 战胜逆反心理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让学生认识到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2. 培养学生战胜逆反心理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逆反心理?请举例说明。

2. 引导学生思考逆反心理的表现和危害。

二、讲解逆反心理的定义、表现和危害1. 逆反心理的定义:逆反心理是指个体在受到外界压力或限制时,产生的一种与外界期望相反的心理状态。

2. 逆反心理的表现:不听从他人意见、故意违反规定、与权威对抗等。

3. 逆反心理的危害:影响人际关系、损害身心健康、降低学习效率等。

三、分析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1. 家庭环境:家长过于严格、期望过高、缺乏沟通等。

2. 学校环境: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等。

3. 社会环境:不良信息、不良风气等。

四、总结本节课内容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复习逆反心理的定义、表现和危害。

2. 回顾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二、讲解战胜逆反心理的方法和技巧1. 增强自我认识: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正确对待他人意见。

2. 提高心理素质:学会调整心态,面对压力和挫折。

3. 增进沟通:与家长、教师保持良好沟通,寻求支持与帮助。

4. 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减少逆反心理的产生。

5. 寻求专业帮助:如心理咨询等。

三、小组讨论1. 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讨论如何战胜逆反心理。

2. 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借鉴经验。

四、总结本节课内容五、布置作业1. 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战胜逆反心理?2. 完成一篇关于战胜逆反心理的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逆反心理的定义、表现、危害和产生原因,并掌握了战胜逆反心理的方法和技巧。

逆心理辅导

逆心理辅导

一、训练题目:逆反心理的辅导二、训练对象:各班三个有代表性的学生及其家长,各班班主任三、训练目的: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往往产生与长辈对抗心理。

他们心理有什么话也不愿与父母、教师说,对于老师的批评和劝导也听不进去,甚至产生厌恶情绪。

在家访中我也经常听到家长这样说:“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听话?”“这孩子我说东他偏要说西。

”“我的孩子为什么变得不爱说话了?”“我的孩子为什么这么内向?”这其实就是孩子逆反心理的表现。

出现这种情形,父母越是恼火,越发训斥,孩子越是反感,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疏远。

此项活动目的在于探讨防止和消除孩子逆反心理方法。

四、训练形式:团体训练—在校长带领下进行的团体心理训练。

五、训练时间:2节课六、训练方法:观看、评议和总结七、训练要求:1、一间大的会议室或戏院。

2、设置每个班一张大桌子。

3、在讲台或舞台上设置一个家庭背景。

八、训练要点:1、训练重点及关键环节:演一演,议一议,评一评2、训练前准备:(1)向家长发邀请函。

(2)排演好小品节目。

(3)准备活动的用具。

3、训练主持:校长九、训练过程:〈一〉演一演:1演员:一名教师扮演一名学生妈妈并与该学生合演小品2背景:一个家庭环境的设置3内容:一个孩子感冒了,把鼻涕擦在袖子上,妈妈指斥他不要这样擦鼻涕,而应用纸巾擦,孩子不但不听,反而多擦两下,妈妈气得想打他,可忍住了。

不久,妈妈又叫孩子帮着扫地,孩子说他不想扫地。

妈妈无可奈何,只好叫他给自己倒杯水,可孩子却装出不舒服的样子坐在沙发上。

妈妈再也忍不住了,拉起孩子的小手一掌打下去,孩子生气了,跑进自己的房间把门锁上。

妈妈伤心地坐在一旁,显得很无奈。

〈二〉评一评看完小品后,各班班主任组织好自己班的学生和家长进行讨论:1、这小品中的孩子心理有什么问题?2、是什么原因引起这孩子的心理如此叛逆?3、各班班主任把讨论结果呈递给校长,校长小结引起孩子叛逆心理的原因:(1)家长与孩子缺乏沟通,缺乏对孩子的尊重。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逆反心理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逆反心理

滁州八中心理咨询案例心理咨询案例【辅导简介】陈X,男,13岁,初二学生。

学习成绩下游,智力一般,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

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

眼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

我通过与该生交流,了解,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家庭和个别老师教育不当。

制定了辅导计划,并实施。

主要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坚持正面疏导教育,经常、持久地心理辅导使该生的逆反心理有所改观,作业能按时交了,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关健词】初二逆反心理辅导教育【原因分析】该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

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陈X的父亲忙于生意,和孩子的交流很少,遇到问题就会斥责、谩骂孩子,在老师面前又要袒护孩子;而他的母亲主要关心孩子的营养状况和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认为孩子还小,大了就会懂事的。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两人的方式也常常不一致。

二是个别老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

三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辅导方法】1、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陈X的家庭情况和表现,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

2、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指导家长阅读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提高自身教育水平。

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

抽时间带孩子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空气,为孩子安排有意义的生日庆祝会,设计各种温馨的家庭活动,利用亲情来感化他,慢慢地消除他的对立情绪。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逆反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逆反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逆反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逆反》,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教案频道与你分享!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逆反(一)逆反心理教案《逆反心理的平抑——克服与父母的沟通障碍》教学设计周素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能力目标:学会沟通技巧,掌握克服逆反心理的策略,能以平等的态度与父母沟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与矛盾,以感激的心情和理智的态度对待父母,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懂得与父母平等沟通,构建和谐的关系。

【教学重点】学习平抑逆反心理的办法,并能够正确对待。

【教学难点】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运用视频、文字材料等资料,情境体验法为学生创设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

【教学时数】两课时,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课前准备】教师查找相关的材料,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制作教学课件。

为进一步的分析奠定基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情分析】职高学生,他们是带着初中的失落走进职中的,也可以说大部分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眼中都曾经是“问题学生”,他们曾经不喜欢让他们心酸的文化课,无视家长和老师的教诲,甚至对家长和老师充满了敌视,但他们对情感的感悟能力和对是非的判断力还是可以期待的。

所以,针对我们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将学习平抑逆反心理的办法,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作为重点。

指导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视频《变形计》导入,让学生感受逆反心理,了解逆反心理。

问题:什么是逆反心理?(ppt打出)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常会发现青少年中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

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有关中学生逆反心理的问题。

《克服逆反心理》教案

《克服逆反心理》教案

《克服逆反心理》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逆反心理的危害。

2、懂得如何克服。

教学重难点1、学会沟通的技巧和克服逆反心理。

2、知道逆反心理的危害。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小华的烦恼。

不知为什么,这段时间以来,14岁的小华总觉得父母的话不入耳,不中听,父母无论说什么他都顶嘴。

以前小华与父母的感情非常好,可近来他却变了许多。

小华每次发过脾气之后也很后悔,感到自己伤了父母的心。

可下一次他又会不由自主地做出同样的举动,小华为此苦恼不堪。

师:小华的烦恼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可能出现。

对待家长的教育,小华表现出一种怎样的态度?学生回答:略。

教师引导:对待家长或者老师有抵触、不顺从甚至于抗拒的行为,从心理学上讲都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逆反心理是中学生常见的心理现象,它的显著特征就是抵触、不顺从乃至于抗拒。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探讨有关中学生逆反心理的问题。

二、讲解新课。

1、逆反心理的表现及成因。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师: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心理测试,看看我们的逆反心理的程度如何。

2、现场采访:逆反心理的表现。

提问:你平时对老师(同学、社会或其他人)有逆反心理吗?具体有哪些表现?学生分析自身存在的逆反心理:对老师……对同学……对社会……对自己……对其他……3、积极探究:逆反心理的成因。

三、探究活动。

1、小品表演:(1)小华将母亲给他买的世界名著搁在一边置之不理,大读幽默和漫画。

(2)母亲告诫小华不要狂热地追星,小华将所有的零花钱都用来买港台、日韩明星的杂志和CD,还在穿着和发型等方面刻意模仿。

(3)母亲用命令式的语气让小华复习功课,结果小华偏偏要跑出去玩耍,家长无可奈何。

(4)角色模拟:学生完成P56探究的内容:分别从父母与子女的角度找出“孩子”逆反的原因。

(5)提问:你觉得小华这样的做法可取吗?为什么?2、身临其境:一组:如果你是小华,每次因逆反心理和家长发生冲突后,你有哪些心理体验?二组:如果你是小华的家人,有这么一个逆反心理严重的孩子,你有什么感受?三组:如果你是一个社区工作者,你觉得小华这种孩子发展下去会有什么后果?四组:如果你是小华的老师和同学,你会如何看待这种学生?师: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较明显,而且危害性大。

5.2克服逆反心理

5.2克服逆反心理
(4)培养发散思维,从多方面考虑问题
(5)提高文化素养与心理适应能力,理智多于情感。
三、小结与思考
1、逆反心理的含义;
2、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
3、逆反心理的危害;
4、如何克服逆反心理。
5、交流反思:本节课你还有那些收获与感想,与同学们交流。
四、检测反馈(题目附后)
附:板书设教学反思:
第5课与父母平等沟通
(2)、这样的态度反映了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存在什么心理现象?(逆反心里)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第二框《克服逆反心理》。
二、合作探究
1、逆反心理含义(PPT投影)
含义: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特征:抵触、不顺从、甚至是抗拒
2、活动一:心理测试,逆反心理的程度
(8)、你讨厌那些当班干部的同学吗?
(9)、越是禁止的东西,你越想得到吗?
(10)、你特别爱做令人大吃一惊的事情吗?
评分规则:各题回答是得1分,否得0分,各题得分相加,累计总分。
※0—3分之间的学生逆反心理很弱,只喜欢做该做的。
※4—6分之间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否定倾向,喜欢意气用事,有时会做一些不该做的傻事。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对于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认识正确的是()
A.父母不能尊重子女的独立意识
B.子女观点片面、偏激,不能理解父母的关爱
C.青春期和更年期闹战争,什么道理也讲不清
D.父母和子女都有责任,缺乏平等沟通
7、在家庭中,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时,首先需要()
A.讲清自己的理由,明辨是非曲直B.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与家长商量
C.坚持自己的想法,实现自己的目的D.放弃自己的要求,躲开家长

逆反心理教案

逆反心理教案
【教学重点】
学习平抑逆反心理得办法,并能够正确对待。
【教学难点】
逆反心理产生得原因及危害。
【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得教学手段,运用视频、文字材料等资料,情境体验法为学生创设开放、合作探究得教学氛围。
【教学时数】
两课时,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查找相关得材料,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制作教学课件。为进一步得分析奠定基础,创设良好得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视频《变形计》导入,让学生感受逆反心理,了解逆反心理。
问题:什么就是逆反心理?(ppt打出)
逆反心理就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得要求采取相反得态度与言行得一种心理状态。常会发现青少年中个别人就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得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得“高明”、“非凡”得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有关中学生逆反心理得问题。
二、认识自己
《逆反心理得平抑——克服与父母得沟通障碍》教学设计
周素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பைடு நூலகம்:
逆反心理产生得原因及危害。
2、能力目标:
学会沟通技巧,掌握克服逆反心理得策略,能以平等得态度与父母沟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得关爱与矛盾,以感激得心情与理智得态度对待父母,坚持正确得瞧法与行为,懂得与父母平等沟通,构建与谐得关系。
【学情分析】
职高学生,她们就是带着初中得失落走进职中得,也可以说大部分学生在家长与老师得眼中都曾经就是“问题学生”,她们曾经不喜欢让她们心酸得文化课,无视家长与老师得教诲,甚至对家长与老师充满了敌视,但她们对情感得感悟能力与对就是非得判断力还就是可以期待得。所以,针对我们学生得认知规律与心理特点,将学习平抑逆反心理得办法,并找到适合自己得解决办法作为重点。指导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自己得心理健康问题。

《正视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家长学校教案

《正视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家长学校教案

《正视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家长学校教案第一章:青春期的特点1.1 青春期的定义:青春期是指个体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一个生长发育阶段。

1.2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身体形态、第二性征、性成熟等方面的变化。

1.3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独立意识、自我认同、情感波动等心理方面的变化。

第二章:逆反心理的概念2.1 逆反心理的定义:逆反心理是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父母或权威表现出的一种反抗、抵触的心理状态。

2.2 逆反心理的表现:顶嘴、冷战、争吵、不服从等行为表现。

2.3 逆反心理的原因:生理变化、心理需求、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第三章:逆反心理的危害3.1 对孩子的影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等。

3.2 对父母的影响:影响家庭关系、亲子沟通、情绪状态等。

3.3 对社会的影响:可能导致家庭矛盾加剧、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等问题。

第四章:应对逆反心理的方法4.1 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理解孩子的需求和困扰。

4.2 改善沟通:学会倾听、表达、同理心等沟通技巧,增进亲子间的理解与信任。

4.3 调整教育方式:适当给予孩子自主权,鼓励孩子承担责任,避免过度干涉。

第五章:家长自我提升5.1 自我反思:家长要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存在激化孩子逆反心理的问题。

5.2 学习育儿知识: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的育儿理念和方法,提高育儿能力。

6.1 家庭氛围的重要性: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第七章:培养孩子的自尊与自信7.1 自尊与自信的含义:自尊是自我尊重,自信是对自身能力信任。

7.2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与自信:肯定、鼓励、支持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7.3 自尊与自信实践案例分享:分享成功案例,让家长更好地理解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与自信。

第八章:引导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8.1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成长有着重要影响。

8.2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尊重他人、学会倾听、表达和同理心。

8.3 人际关系实践案例分享:分享成功案例,让家长更好地理解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克服逆反心理》教案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克服逆反心理》教案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克服逆反心理》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父母的关爱与教育,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懂得与父母平等沟通。

知识和能力:懂得逆反心理的明显特征和危害,掌握调适逆反心理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难点如何克服逆反心理教学方法案例讨论、活动探究、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青春是多姿多彩的,青春期的我们正在享受人生最美妙的时光。

然而进入青春期的我们,也正悄悄地发生一些变化。

从前听话的乖孩子,开始觉得父母、老师的话变得唠叨。

大家看过情景喜剧《家有儿女》吧,里面最乖的是谁?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最乖的小雪也在悄悄发生变化?有这样一段,小雪的亲身母亲玛丽给她买了时尚前卫的服饰和名贵的化妆品。

小雪开心地打扮起自己,然而小雪的父母却觉得这样的打扮不适合小雪。

那么我们的小雪又是什么样的反应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欣赏一段视频。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电视剧《家有儿女》创设情境,自然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一)逆反心理的定义及具体表现1、《家有儿女》视频片段观看完后回答问题:(1)、“乖乖女”小雪为什么会有反常行为?(2)、每个人都有逆反心理,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我们。

请你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的逆反心理的具体的表现。

(教师先讲述自身学生时代的叛逆的事例。

)你平时对家长(同学、社会等)有逆反心理吗?具体有哪些表现?对家长对同学对社会……教师归纳总结什么是逆反心理以及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设计意图:教师展示自身事例是积极参与课堂的一种表现,既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调动学生积极性,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自然引发学生对自身逆反心理及其表现的思考。

)2、完成心理测验,了解青春期的我们有反常心理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设计意图:心理测验可以提高学生的重视度,让学生更加重视自身的叛逆心理)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很正常,每个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

但是我们是否能听之任之?如果放任不管,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前面提到的小雪,她因为逆反心理,做出了反常的行为。

初中逆反心理教学设计

初中逆反心理教学设计

初中逆反心理教学设计引言:初中逆反心理是指学生在青春期特有的发展阶段中,出现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不满和反抗心理。

这种心理表现在学习中常常会对老师的指导和规则产生抵触情绪,甚至表现出拒绝学习甚至逃避学校的行为。

针对初中逆反心理,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相应的教学设计策略,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一、了解逆反心理的原因理解逆反心理的原因是设计逆反心理教学的基础。

初中生在青春期经历身心发育的巨大变化,对权威和规则有着强烈的质疑和挑战的欲望。

此外,学习压力和社交压力也会加剧学生的逆反情绪。

教师应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观察来了解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和原因,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

二、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积极的学习环境是减少逆反心理的关键。

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充满活力的教室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室的布置应该充满趣味和创意,让学生在一个愉快的空间中学习。

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充分的发言和决策权,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视。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逆反心理的学生常常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内容抱有抵触情绪。

因此,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可以采用项目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增加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游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逆反心理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情感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并在教学过程中给予积极的情感支持。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和倾听,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情感问题,建立积极的情感学习态度。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学生合理的称赞和肯定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

结论:初中逆反心理是初中阶段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逆反心理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教学设计策略是解决逆反心理问题的关键。

初中生逆反心理教案模板

初中生逆反心理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逆反心理的定义、表现和成因。

2. 帮助学生认识到逆反心理对自身成长的不利影响。

3.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应对逆反心理,提高心理素质。

4. 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技巧,促进师生、亲子关系和谐。

教学对象:初中学生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准备:1. PPT课件:逆反心理的定义、表现、成因、应对方法等。

2. 小组讨论话题:逆反心理对自身、家庭、学校的影响。

3. 心理测试题:逆反心理自我检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逆反心理现象。

2. 提出问题:逆反心理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逆反心理?二、新课讲授1. 介绍逆反心理的定义、表现和成因。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

3. 分析逆反心理产生的心理原因和社会原因。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逆反心理对自身、家庭、学校的影响。

2. 每个小组选取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心理测试1. 发放心理测试题,让学生自我检测逆反心理程度。

2. 讲解测试结果,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逆反心理状况。

五、总结1. 强调逆反心理对自身成长的不利影响。

2. 提出应对逆反心理的方法,如提高心理素质、培养良好沟通技巧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逆反心理的定义、表现和成因。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应对逆反心理。

二、新课讲授1. 介绍应对逆反心理的方法,如:a. 提高心理素质,学会调整心态;b. 培养良好沟通技巧,加强与他人的沟通;c. 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d. 寻求专业心理辅导,解决心理问题。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应对逆反心理。

三、角色扮演1.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解决逆反心理情境。

2. 每个小组选取代表进行展示,分享解决方法。

四、总结1. 强调应对逆反心理的重要性。

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健康成长。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逆反心理的认识程度;2.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应对逆反心理的能力;3. 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

《克服逆反心理》教学设计公开课

《克服逆反心理》教学设计公开课

第5课与父母平等沟通第二框题克服逆反心理江苏省泰兴市济川初级中学陈纪芳22540015152637858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理解逆反心理的含义,辨证地看待逆反心理,深刻认识逆反心理所带来的后果和危害。

2.通过探究活动,从多个角度分析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并引导学生采取相应的对策克服逆反心理,密切亲子关系,走出与父母“对着干”的误区。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与父母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主要是自己造成的,体谅父母在教育和培养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激发学生对父母的孝心和感激之情,感悟父母“无价”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逆反心理的后果及危害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活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的课题是“与父母平等沟通”。

为什么要与父母平等沟通?因为有代沟的存在,逆反心理的作祟。

本课内容设计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中“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的要求。

同时依据课程标准在活动建议中“以我是如何化解与父母的冲突为题,交流各自解决矛盾的方法,讨论分享成功解决矛盾的经验”等内容。

本课共有三个框题。

第二框题“克服逆反心理”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而逆反心理的后果及危害以及如何辩证地看待逆反心理又是本框的重点和难点。

说它是重点,是因为只有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逆反心理可能带来的后果与危害,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克服逆反心理。

说它是难点是因为逆反心理在思维方式上往往具有求异的特点,是人们在探索科学真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对于中学生来说,积极的逆反心理极为可贵,努力克服和防止逆反心理所带来的后果和危害。

教案背景:逆反心理几乎人人都有,但在中学生中尤为突出。

针对这一现象,我首先通过动画视频歌曲《小小少年》导入课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以及与父母的交往中出现的烦恼;然后出现的聊天记录,更是形象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子女对家长的逆反倾向;接着分析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逆反心理所带来的危害,找出克服逆反心理的对策,并运用这些对策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最后对逆反心理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如何辩证看待逆反心理?全课过程中一环扣一环,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在这个年龄阶段克服逆反心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生逆反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学生逆反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学生逆反心理辅导活动方案一、学生逆反心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逆反心理,在中外传统心理学概念中没有提及,然而,却是我国近年来教育实践中被人们关注的一种心理现象。

逆反心理,是客观要求与主观需要不相符合时所表现出的强烈抵触情绪(如我们常见到学生顶撞当众批评或挖苦他的老师、家长),其实质在于突出主体(自我)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或存在价值,相反,表现出对他人(非我)的不尊从(或抗拒)。

“逆反心理”,与西方心理学讲述的“违谬”、“心理感应抗拒”,有相通之处,但又不尽相同,它是集正确逆反与错误逆反于一体,逆反与认同相伴行的复杂心理现象;是人们一定社会关系实践的产物。

在日常教育中常会发现个别青少年学生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师或家长闹对立,有时出现你说东、我偏向西,对成人的管教表现出消极冷漠,反驳抗议,严重的会出现出走、报复等不良行为。

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个性”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这种心理是一种失常心理,他是用抵触、反对集体或者别人对自己的合理要求、指令的形式,来逃避外界的压力,从而维护自己所谓的个人尊严、面子。

有这种心理的人,当他的需要受到挫折的时候,他就会对阻碍他的人,阻碍他的需要不能实现的规章制度和周围环境等等,产生抵触行为,甚至报复行为。

小学高年级阶段,是学生逆反心理出现的一个开端。

小学时期是儿童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是儿童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

有一部分孩子到了中高年级往往会开始对父母、老师产生一种相抵触的情绪。

他们心理有什么话不愿意向别人诉说,对于父母和老师的批评和劝导,不像以前听话了,甚至产生抵触、不顺从的情绪。

人们把孩子的这种现象称为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的主要特征是:孩子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即你要求我怎样,我偏不这样。

这样最容易引起教育者的恼火,而教育者越恼火,对孩子越发训斥,这样使孩子更加反感,直接影响到孩子与其之间的关系,以至家出走,离校出走,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逆反心理的平抑——克服与父母的沟通障碍》教学设计
周素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能力目标:
学会沟通技巧,掌握克服逆反心理的策略,能以平等的态度与父母沟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与矛盾,以感激的心情和理智的态度对待父母,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懂得与父母平等沟通,构建和谐的关系。

【教学重点】
学习平抑逆反心理的办法,并能够正确对待。

【教学难点】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运用视频、文字材料等资料,情境体验法为学生创设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

【教学时数】
两课时,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查找相关的材料,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制作教学课件。

为进一步的分析奠定基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情分析】
职高学生,他们是带着初中的失落走进职中的,也可以说大部分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眼中都曾经是“问题学生”,他们曾经不喜欢让他们心酸的文化课,无视家长和老师的教诲,甚至对家长和老师充满了敌视,但他们对情感的感悟能力和对是非的判断力还是可以期待的。

所以,针对我们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将学习平抑逆反心理的办法,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作为重点。

指导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视频《变形计》导入,让学生感受逆反心理,了解逆反心理。

问题:什么是逆反心理(ppt打出)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常会发现青少年中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

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有关中学生逆反心理的问题。

二、认识自己
让学生做《中学生逆反心理测试题》,了解自己,正视自己。

测一测你是否有严重的逆反心理(ppt打出)
是否
1、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吗()()
2、你是否认为绝大多数规章制度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
3、如果父母再一次叮嘱同一件事,你就厌烦吗()()
4、你欣赏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吗()()
5、你经常考虑事情的反面吗()()
6、你是否对班干部指手划脚很讨厌,而故意不按他的要求去做()()
7、老师和父母越是要你用功学习,你越是不想学习吗()()
8、老师的话很多都是有漏洞、有问题的吗()()
9、你喜欢与众不同吗()()
10、违反学校里的某些规定使你感到一种快乐吗()()
11、别人的批评常常引起你的反感和愤怒吗()()
12、你是否认为老师有很多缺点和错误()()
13、对别人不敢干的事你特别想尝试一下吗()()
14、你喜欢搞一些被捉弄者痛苦或愤怒的恶作剧吗()()
15、对批评你的人,你都感到讨厌和恼恨吗()()
16、你是否认为冒险是一种极大的快乐()()
17、你习惯上总是按照大多数人说的去做吗()()
18、对你感到没有意思的事,别人怎么说你也不会好好去干吗()()
19、你特别爱做令人大吃一惊的事吗()()
20、人们对你很不重视吗()()
评分规则:第5、17题答“否”记1分,答“是”记0分。

其余各题答“是”
记1分,答“否”记0分。

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你的总分——
0---7你的逆反心理很弱,这使你只干并且只喜欢干该干的,不去干不该干的。

8----14分:你存在一定的否定倾向,激动时你可能丧失理智,意气用事,有时会做一些不该做的傻事。

15----20分:你有相当严重的逆反心理。

你所做和所干的总是与众不同,与习俗
和规定不符。

如果你不清醒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不努力加以克服,你只能是一个不受大家欢迎的独行者。

可能有的同学做完这道题很吃惊,觉得“逆反心理”这个词应该离自己太遥远了,为什么我也会有这种逆反心理呢其实同学们根本不用紧张,首先恭喜你长大了,因为你思维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了。

【设计意图:通过做题,让学生初步了解逆反心理,了解自己,正视自己。


三、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明确: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一生有两个重要时期,一个是生理断乳期,大约是1岁,第二是心理断乳期,大约是12-13岁开始。

心理断乳期实质上是青少年随着身心的成长发育,逐渐从依赖于父母的心理状态中独立出来,试着自己判断、解决自己所面临的新问题。

所以在青春期,有逆反心理是正常现象。

四、逆反心理产生的危害
《燕赵晚报》:石家庄市一名中学生因为不满父母管教自己,产生逆反心理,终日沉迷于网吧,夜不归宿,在网吧玩游戏连续四天四夜,由于网络游戏的刺激,再加上过度劳累,最后猝死网吧。

母亲因为承受不了如此沉重的打击也生病住院,原本美满的家庭如今却家破人亡。

逆反心理的危害(ppt打出)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逆反心理的消极方面。


五、与父母有效的沟通方式(ppt打出)
招式一:学会感恩,善于体谅当父母责怪你时,可能错不在你,你有很大的委屈,但是先不去争辩。

也许父母过于劳累或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麻烦。

换个时间和地点,再与父母沟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故事欣赏《一碗馄饨的故事》(ppt打出)
一男孩与父母吵架后离家出走了,之后的日子他四处流浪,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

一次,饥寒交迫的他在一家馄饨店门口徘徊着,热心的老板给了他一碗馄饨。

狼吞虎咽之后,他噙着泪真诚地谢过老板。

老板猜测到了他经历,只说了一句:我只给了你一碗馄饨,你就如此感激,从小到大,父母给了你多少碗馄饨,你感激过他们吗男孩的泪顿时泉涌而出。

招式二:学会理解,认真倾听当被父母批评或责骂时,不要着急反驳,试着平心静气地先听完父母的想法,说不定你会了解父母大发雷霆背后的理由。

寓言故事欣赏(ppt打出)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

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

铁棍奇怪地问:“为什麽我费了那麽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就把它打开了”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招式三:主动道歉如果你做得不对,不要逃避,不要沉默不理,主动道歉,往往会得到父母的理解。

故事欣赏《亲情独白》(ppt打出)
招式四:主动交流每天找一点时间,比如饭前或饭后,和爸爸妈妈主动谈谈自己的学校、老师和朋友,高兴的事或不高兴的事,与家人一起分享你的喜怒哀乐。

招式五:创造机会每周至少跟爸妈一起做一件事,比如做饭、打球、逛街、看电视。

边做事情、边交流。

招式六:控制情绪与父母沟通不良时,不随意发脾气、顶嘴,避免不小心说出或做出伤害别人的事。

想要动怒时,可以深呼吸、离开一会,或用凉水先洗把脸。

故事欣赏(ppt打出)
母亲在数落儿子,儿子一边看书一边聆听教诲。

忽然儿子问母亲:“妈妈,一本内容枯燥冗长的书和说话罗嗦有什么区别”母亲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可以把书丢一边,可是却无法叫罗嗦的人闭嘴。

”说完,母亲突然恍然大悟。

“啊!你是在嫌我罗嗦呀!”母子俩都笑了。

儿子用幽默的方法不仅提醒了习惯唠叨的母亲,而且自然地避免了母子之间的冲突。

招式七:承担责任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主动分担家庭的一些责任,比如洗碗、倒垃圾、擦窗户等。

趁机还可以跟老爸老妈聊聊天。

招式八:讨论问题,达成协议学会遇事多与父母讨论,并就如何行动达成协议。

例如父母会担心子女沉迷计算机而荒废学业,如果能就玩计算机的时间和学业的平衡作出讨论和达成协议,问题和分歧便能解决了。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故事,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找到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


六、小结(ppt打出)
成长有烦恼,父母的批评也是一种爱,我们应该学会与父母沟通克服逆反心理。

七、作业(ppt打出)
1、爱的表白《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2、阅读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八、播放歌曲《我想更懂你》(ppt打出)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歌曲,让学生懂得父母之爱的伟大,从而学会主动与父母沟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