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的山

合集下载

西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3漂浮的山练习卷(四年级)同步测试.doc

西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3漂浮的山练习卷(四年级)同步测试.doc

西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3漂浮的山练习卷(四年级)同步测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xx题评卷人得分(每空xx 分,共xx分)【题文】读拼音,写词语。

 【答案】尼姑诞生地区融化旅行横渡【解析】【题文】照样子,加偏旁组字组词。

【答案】诞诞生泥泥土妮妮妮抠抠门呕呕吐【解析】【题文】选一选,填一填。

(1)碧蓝的天空()着几朵白云。

(2)水面上()着几条小船。

(3)教室里,每个人都保持着()。

(4)著名的泰坦尼克号最终因为与冰山相撞而()海底。

【答案】(1)飘浮(2)漂浮(3)沉默(4)沉没【解析】【题文】模仿秀。

(1)这些顽皮的“大个子”在海上到处漂流。

它们有的可以作长途旅行,有的则只能在离自己家乡不远的地方逛一逛。

(2)每天会有成千上万座冰山从南、北极的“摇篮”中诞生。

【答案】(1)游戏开始了,有的孩子扮演老鹰,有的孩子扮演小鸡,玩得高兴极了。

(2)祖国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让我们茁壮成长。

【解析】【题文】课文我知道。

(1)漂浮的山是指,它具有、及漂浮在水面上几个特点。

(2)南极冰山:北极冰山:【答案】(1)冰山个头大数量多(2)南极冰山:平顶的,个儿较大;北极冰山:个儿较小,多是尖顶。

【解析】【题文】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冰山不是真正的山,,可是有的冰山却比常见的山丘大得多。

北冰洋已发现的最大的冰山高出海面达134米,南极地区的冰山高出海面最高的约有90米。

这还不能算是他们实际的身高,因为漂浮在海上的冰山,大部分身体藏在水下,只在水面露出一个脑袋。

北冰洋的冰山,水下部分一般比水上部分厚1-2倍,南极冰山的水下部分比水上部分可以厚达6倍。

有趣的是,南极和北极的冰山出身不同,外貌特征也不一样。

南极冰山多是平顶的,个儿较大。

北极冰山个儿较小,多是尖顶的。

冰山的数量更是多得惊人。

11.漂浮的山

11.漂浮的山

11、漂浮的山总第 35-36 个教案共享备课(设计者:黄晗)审验签字(薛虹)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借助查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在阅读过程中旁批。

3、了解冰山的特点,萌发关注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情感。

教学重点:一边读一边想,了解冰山的特点教学难点:了解说明冰山特点的写法,学习拟人修辞手法。

教法:“三疑三探”教学法教具:影片《泰坦尼克号》相关片断,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境导入,审题质疑:(5)1、谈话导入:(播放影片《泰坦尼克号》冰山毁船的片断)1912年,首航横渡大西洋的泰坦尼克号客轮与冰山相撞而沉没,船上1500余人遇难,影片中造成船毁人亡的就是“漂浮的山”。

1、板题:11、漂浮的山(齐读课题两遍)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预设:(1)山怎么会漂浮呢?(2)漂浮的山是什么山?(3)漂浮的山有什么特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5)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学习生字新词。

3、认读下列词语,注意字音:漂.浮随波逐....流泰坦尼.克号客轮逛.一逛.诞生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5、文中重点介绍了冰山的哪几个方面,在文中批注圈画出来。

(1.冰山的高 2 冰山的外形 3 冰山的漂浮)三、熟读课文,初步感悟。

(20)A.熟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B.把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下来。

c.收集冰山和冰川的资料。

第二课时一、温故导入,梳理问题:(5)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冰山有了哪些了解?(我知道了冰山很高,南极的冰山高出海面最高的约有90米,而且这只是它们露出海面的部分,我还知道冰山有南极的和北极的。

)2、谁能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提出的主要问题?预设:漂浮的山有哪些特点?二、提示引路,自我探究:(10)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上面的的问题,画出有关的语句,并在书中做出批注。

西师大版四上第课《漂浮的山》教案

西师大版四上第课《漂浮的山》教案

西师大版四上第五课《漂浮的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培养阅读分析能力。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三、教学准备1.课文《漂浮的山》2.生字词卡片3.多媒体教学设备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分享他们对“漂浮的山”的初步理解。

2.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教师挑选几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断句等问题。

学生分段落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节奏和韵味。

3.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组词、造句。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生字词的学习心得。

4.课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科学原理,如浮力、密度等。

5.拓展延伸教师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6.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7.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作业:写一篇关于“漂浮的山”的短文,要求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

五、课后反思学生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提出建议。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培养阅读分析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吗?”学生甲:“可能是因为山很轻。

”教师:“有趣的想法!但事实上,山是非常重的。

那么,有没有同学知道,是什么让山看起来像是在水面上漂浮呢?”学生乙:“是不是因为水把山的一部分给托住了?”教师:“非常正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浮力原理。

2021年11漂浮的山练习题及答案

2021年11漂浮的山练习题及答案

2021年11漂浮的山练习题及答案
一、为加点的选择正确的读音。

(用“√”表示)
漂浮.(fó fú)横.(hén héng)渡随波逐.(zhuó zhú)流
摇篮.(nán lán)逛.(guàng kuáng)街暖.(nǎn nuǎn)洋洋
二、找出句式相同的句子,在后面打“√”。

有在水上漂浮的山吗?有!冰山确实是漂浮在水上的“山”。

1. 这难道不能说是个奇迹吗?()
2. 那---- 如何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
3. 蜜蜂什么缘故那么勤劳?因为它们要忙着果蜜,把甘甜献给人类。

()
4. 蜂鸟什么缘故追得上鹰呢?因为蜂鸟的双翼每秒钟可拍动75次之多,连续飞行几千米是常事。

()
三、课文片段分析。

有味的是,南极和北极的冰山出身不同,外貌特点也不一样。

南极冰山多是平顶的,个儿较大。

北极冰山个儿较小,多是尖顶的。

1. “出身”是指:
2. 南、北极冰山在外貌上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一、fúhéng zhú lán guàng nuǎn
二、3. 蜜蜂什么缘故那么勤劳?因为它们要忙着果蜜,把甘甜献给人类。

4. 蜂鸟什么缘故追得上鹰呢?因为蜂鸟的双翼每秒钟可拍动75次之多,连续飞行几千米是常事。

三、1. “出身”是指:冰山形成的缘故。

2. 南极冰山多是平顶的,个儿较大。

北极冰山个儿较小,多是尖顶的。

张家界武陵源 烟雨丹青,神话“悬浮山”

张家界武陵源 烟雨丹青,神话“悬浮山”

张家界武陵源烟雨丹青,神话“悬浮山”作者:唐林来源:《环球人文地理》2016年第03期云海时浓时淡,石峰时隐时现,景象变幻万千,在晴天,坚硬的山峰变得妖娆、飘逸和神秘,山峰漂浮在厚厚的云层上,恍若神话世界。

只要靠近神堂湾,耳边便会隐隐约约响起一片鸣锣击鼓、人喊马嘶的声音,似有千军万马在鏖战,有人说那是来自古代战场的回声。

索溪峪犹如一幅水墨长卷,那雄奇中透着清秀,幽深中带着恬淡,粗犷中含着娇媚的独特景致,让人心旷神怡,顿生出尘之感。

北纬30度线是一条神奇的纬线,贯穿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串联起无数伟大雄奇的景观。

在中国境内,一系列雄奇的人文建筑和自然秘境沿着北纬30度线分布,其中就包含了武陵源——被无数笔墨盛赞的“丹青世界”以及“神话世界里的悬浮山”……武陵源位于中国湖南省张家界境内,地处武陵山脉腹地,主要包含了张家界森林公园、天子山、索溪峪、杨家界等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域,总面积360多平方公里。

亿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波涛翻涌的海洋,随着地壳运动,逐渐被抬升为陆地、山脉。

随后,大自然伸出神奇之手,在这里穿透切割、精雕细琢,创造了砂岩、峰林、峡谷相结合的原始生态体系,构成了溪水潺潺、奇峰耸立、怪石峥嵘的独特景观。

三千奇峰,烟雨武陵神话世界里的“悬浮山”石英砂岩构成的峰林地貌,是武陵源的天赋。

根据目前航测数据,这里所知石峰已超过3000座,垂直高度400米以上的石峰也超过1000座。

这些石峰直立而密集,突兀入眼的岩壁和峰石如帛如笋,似屏似柔,一扇扇、一根根,连绵万顷,以层峦叠嶂的恢宏气势,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

大自然的巧妙雕琢,把一座座石峰变成了各种人或动物的形象,生动活泼,变化多端,无论人物、神仙还是飞禽、走兽,无不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人们还给一座座山峰取了有趣的名字,如“西海长卷”、“天女献花”、“屈子行吟”、“罗汉峰”等,每个名字都能衍生出一段故事。

每当阴雨连绵或雨过转晴,幽幽山谷中就会生出云雾,飘荡在层峦之间,云海时浓时淡,石峰时隐时现,景象变幻万千;而在晴日之下,坚硬的山峰变得妖娆、飘逸和神秘,一“根根”山峰漂浮在厚厚的云层上,恍若神话世界里的悬浮山。

小学语文课文《漂浮的山》

小学语文课文《漂浮的山》

小学语文课文《漂浮的山》
有在水上漂浮的山吗?
有!冰山就是漂浮在水上的"山";。

这些"山";在海上随波逐流,任意漂浮,常常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麻烦。

1912年,首航横渡大西洋的泰坦尼克号客轮就是与冰山相撞而沉没的,船上的1500余人遇难,造成了世界航海史上最悲惨的一次海难。

冰山不是真正的山,可是有的冰山却比常见的山丘大得多。

北冰洋已发现的最大的冰山高出海面达134米,南极地区的冰山高出海面最高的约有90米。

这还不能算是它们实际的身高,因为漂浮在海上的冰山,大部分身体藏在水下,只在水面露出一个脑袋。

北冰洋的冰山,水下部分一船比水上部分厚1~2倍,南极冰山的水下部分比水上部分可以厚达6倍。

有趣的是,南极和北极的冰山出身不同,外貌特征也不一样。

南极冰山多是平顶的,个儿较大。

北极冰山个儿较小,多是尖顶的。

冰山的数量更是多得惊人。

每年,会有成千上万座冰山从南、北极的"摇篮";中诞生。

这些顽皮的大个子在海上到处漂流。

它们有的可以作长途旅行,有的则只能在离自己家乡不远的地方逛一逛。

暖洋洋的海水,会让它们逐渐融化消失。

它们当中个儿大的,因为消失得慢,所以就旅行得远了。

漂浮的山教学设计

漂浮的山教学设计

漂浮的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漂浮的山是何物,能够描述其特点。

2.了解漂浮的山形成的原因。

3.掌握漂浮的山的分类和分布情况。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考察探索漂浮的山。

二、教学重难点:1.漂浮的山的形成原因。

2.漂浮的山的分类和分布情况。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漂浮的山的概念、特点、分类和分布情况,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2.实践探究法:组织学生实地考察,通过实践来了解漂浮的山。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中的漂浮的山,并提问:“你们见过这种形象吗?有谁知道这是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2.知识讲授(30分钟)a.教师简要介绍漂浮的山是指在水体表面浮起的小山,可以通过引起地壳下降或水体上升来形成。

b.教师详细介绍漂浮的山的形成原因:地壳下陷和水体上升。

地壳下陷是指地壳下层发生变化,导致地壳表面下沉形成坑洼,然后水体填充到坑洼中,形成了漂浮的山。

水体上升是指海平面上升或水体体积增加,使水位上升,溢出水面的山体被称为漂浮的山。

c.教师介绍漂浮的山的主要分类:沉底型漂浮的山、触底型漂浮的山、水位上升型漂浮的山等,分别讲述其特点和形成过程。

d.教师介绍漂浮的山的分布情况:漂浮的山主要分布在一些陆地碰撞带、隆起带和沉降盆地等地区。

3.实践探究(30分钟)a.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选择一个附近的水体进行考察。

学生分组进行实地勘测,并记录所见到的漂浮的山。

b.学生回到教室后,每组学生分享和讨论实地考察的结果,交流在实地考察中的发现和问题。

4.小结和拓展(10分钟)教师进行知识总结,回答学生在实地考察中产生的问题,并对下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提醒和拓展。

五、课堂作业:参考教材或互联网查找漂浮的山的相关案例和资料,写一篇关于漂浮的山的科普文章。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可能会导致课堂时间不够充分,需要注意把握教学进度。

外星人的地理环境异于地球的地貌奇观

外星人的地理环境异于地球的地貌奇观

外星人的地理环境异于地球的地貌奇观在无垠的宇宙中,我们总是充满了对外星生命的好奇和幻想。

想象着外星人的存在和他们所生活的星球上可能存在的地理环境已经成为科幻文学和电影的常见主题之一。

然而,如果真的存在外星人,他们的地理环境将会如何呢?与地球相比,外星球上的地貌是否会呈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观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外星人可能存在的地球之外的地貌奇观,虽然这仅仅是一种想象,但也是一次有趣的科幻之旅。

一、火山的壮丽景观地球上有着许多壮丽的火山景观,如夏威夷的基拉韦厄火山和冰岛的埃亚菲亚特拉火山。

然而,在外星球上,火山可能会呈现出更加壮丽和神秘的景观。

一些外星星球的地质条件可能导致火山口更大,喷发更强烈,岩浆更多样化。

这些外星火山可能会喷发出五彩斑斓的岩浆,形成壮观的熔岩湖,让人仿佛置身于奇幻的幻想世界。

二、水晶之海地球上的海洋覆盖了大部分的表面,但在外星球上,海洋也许会呈现出与地球完全不同的景观。

想象一下,外星球上的海洋是由水晶构成的,这些水晶呈现出多彩的光芒,海水中的生物都是透明的。

在这个水晶之海中,潜水可能会成为一种绝妙的体验,让人沉浸在令人惊叹的色彩和光线中。

三、漂浮的山脉在外星球上,重力可能会与地球不同,导致一些奇特的地貌景观。

想象一下,外星球上的一座座山脉并不扎根于地面,而是漂浮在空中。

这些漂浮的山脉可能由轻盈的材料构成,如气球般的气囊或者超导磁性材料,使其能够在空中自由漂浮。

这种景观将是一场前所未见的视觉盛宴,挑战着我们对地貌的传统认知。

四、闪烁的沙漠外星球上的沙漠也许会与地球上的沙漠大不相同。

一种有趣的设想是,在外星沙漠中存在一种闪烁的矿物质,使得整个沙漠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各种颜色。

这种闪烁的沙漠景观将会吸引无数的探险家和游客前来,追求其独特的美丽。

五、巨大的晶体洞穴地球上的洞穴已经有许多壮观的例子,如墨西哥的纳卡米查洞穴和中国的麦穗洞。

在外星球上,洞穴可能会呈现出更加壮丽和奇幻的景观。

漂浮的山

漂浮的山

课题《漂浮的山》教学背景介绍通过三年级的教学,学生对批读课文的阅读已有一定的方法和能力。

但是对说明文还是初步还涉及,所以在教学时,学习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也是一个学习的重点。

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的生字,借助字典、词典和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新词,如“诞生”等。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运用学过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批读。

3 初步感受例数据、比较的说明方法。

4 了解冰山的特点,萌发关注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情感。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冰山的特点。

2感受例数据、比较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进行批读。

教材分析《漂浮的山》是西师版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也是批读课文。

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向我们介绍了漂浮的山——冰山的身高、外形、漂浮的特点。

科普说明文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说明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任务。

教学方法电教法情景创设讲解法等学生学法探究、合作质疑、表演等教学准备教师:影片《泰坦尼克号》相关片段。

自然现象图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 同学们,你们登过哪些山?你还知道我国的一些名山吗?(黄山、泰山等),提起泰山,让我想起“稳如泰山”这个成语,是的,山是不可动摇的,然而在美丽的地球上,还有一种漂浮的山,它在海上随波逐流,任意漂浮,常常给人们带来很大的麻烦。

不信我们来看看这段视频。

2 教师播放影片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的相撞的片段。

(激起阅读兴趣。

)3 揭示课文题目:影片中造成船毁人亡的就是漂浮的山。

师述有泰坦尼克号撞冰山的文字资料。

(这段表述也与课文提到的泰坦尼克号相关。

)4、这么美的冰山真的有如此威力吗?要想知道它的真面目,今天我们来学习11课《漂浮的山》。

出示课件展示课题,同时欣赏美丽的冰山。

二、自读自悟,初学课文1 请同学打开书,默读课文及本文四处批注。

高耸入云的庐山小学生作文

高耸入云的庐山小学生作文

高耸入云的庐山小学生作文
天色蒙蒙亮,雾气朦胧,山影若隐若现,像是一幅朦胧的水墨画。

我赶到庐山的山顶,脚下是层层的云海,似真若幻。

一缕阳光刺穿云层,将山峰染成紫色蓝色的金色,犹如一位金色的巨人,巍峨壮丽。

远处的瀑布,飞流直下,搅起又一阵水雾,在阳光的照耀下,耀眼七彩的光芒。

我闭上了眼,吁地地吸了一口气,清新的空气带了青草和松树的香气,沁人心脾。

耳畔是鸟儿的鸣叫,风抚过树叶的沙沙声,山谷里传荡着这情潮的自然交响曲。

我站在山顶,俯瞰山下着这壮阔的山河,心中浮上一股豪放洒脱之情。

我仿若注意到了古代诗人,在山顶吟诗作赋,勾描着这壮美的景色。

山峰魁梧高大巍峨,云海飞舞,瀑布澎湃汹涌,绿意葱茏。

庐山,这幅清丽的山水画卷,让我流连忘返,让我感应到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和浩瀚魅力。

我很快就会永远不会你只要记好这高耸入云的庐山,记好这令我陶醉的景色,你如果你只要记住这让我未必能忘记什么的旅程。

高耸入云的庐山小学生作文

高耸入云的庐山小学生作文

高耸入云的庐山小学生作文
云雾飘渺,山峰隐露,如梦如幻。

那是庐山,高耸入云,如巨龙在空中盘旋,气势宏伟,又跟在后面几分玄奥。

我站在山顶,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那种感觉道着微风拂过脸颊,心中涌动着一种难以言状的慌张的。

眼前是连绵起伏的山峦,青翠欲滴,像一幅浩大到极点的水彩画,又像是上帝雕琢的那巨大极度盆景。

云海翻腾,如波涛起伏,一朵朵白云在山间飘浮,时而灵活轻便如风,时而青灰色,仿若在向我倾诉着古老的故事。

我仿若仿似仿若置身于于仙境,心胸开阔,烦恼与忧愁化作无边虚空消失冰巨。

路边的溪流潺潺,清可冒上来,阳光透过缝隙缝隙树叶,在水面上下了斑驳的光影,有如无数颗碎钻,璀璨的光芒光芒。

鸟鸣声声在山谷间突然响起,像是一首动人的的歌曲,痴醉其中。

下了山途中,我驻步在一处古老的寺庙,浓郁的历史氯化银在空气中,令人心生敬佩崇拜。

寺庙里,们在诵经,梵音缭缭青烟,恍若敢问到底从哪里来天籁。

我闭起眼睛,细细地细细地宁心静气静静聆听,那种感觉道着心灵的宁谧。

赶往庐山时,我心中透着了不舍,却也跟了一份珍贵的回忆。

高耸入云的庐山,不仅仅是一处风景胜地,更是一片净土,让人在忙碌中凄惨的生活中可以找到心灵的归宿。

我会就来的,再一次感应到那云雾环绕、气势宏大的宏伟壮丽景象,蓦然陶醉其中于那清新的空气、动人心魄的的景色,马上再收集风心灵的安谧。

漂浮的山教案

漂浮的山教案

漂浮的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漂浮的山的形成原理和地理特点;2.掌握漂浮的山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3.了解漂浮的山在地质学和地理学领域的研究价值;4.培养学生的地理学和地质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漂浮的山的形成原理和地理特点;2.漂浮的山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

三、教学难点1.漂浮的山在地质学和地理学领域的研究价值;2.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学和地质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内容1. 漂浮的山的形成原理和地理特点漂浮的山是指由于地壳板块运动和地质构造变化等原因,使得山体在地壳板块上漂浮而形成的山体。

漂浮的山通常位于大陆边缘或海洋地壳板块的交界处,其地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漂浮的山通常是高耸的山峰,海拔较高,地形陡峭;2.漂浮的山周围通常是深海或深谷,地形险峻;3.漂浮的山的地质构造复杂,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2. 漂浮的山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漂浮的山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是其形成原理的直接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漂浮的山的地质构造通常是由多个地壳板块的碰撞和挤压形成的,因此其地质构造复杂,包括断层、褶皱、岩浆侵入等;2.漂浮的山的地貌特征主要表现在其山体高耸、地形陡峭、山势雄伟等方面,同时还包括山体的风化、侵蚀、沉积等地貌过程。

3. 漂浮的山在地质学和地理学领域的研究价值漂浮的山在地质学和地理学领域的研究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漂浮的山的形成原理和地质构造是地质学和地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对于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质构造变化具有重要意义;2.漂浮的山的地貌特征和自然环境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3.漂浮的山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对于海洋交通和海洋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4. 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学和地质学思维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学和地质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漂浮的山的形成原理和地理特点;2.通过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漂浮的山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3.通过阅读文献和参加科研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漂浮的山在地质学和地理学领域的研究价值;4.通过课堂演讲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提高地理学和地质学思维能力。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漂浮的山》|西师大版 ppt课件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漂浮的山》|西师大版   ppt课件
在地球上的南、北两极地域,年年覆盖着冰雪,这里太阳直晒时间最 少,气候冰冷,除了企鹅、北极熊等耐寒动物外,人迹罕至,这里不适宜 人类居住。
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冰山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随波逐流,恣意漂浮,给 航海带来很大的费事。
不过,冰山不仅担负着调理地球温度的使命,它融化后也提供了大量 的水资源。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途经法国 瑟堡-奥克特维 尔以及爱尔兰 昆士敦,方案中的目的地为美国的纽约,开场了这艘“梦境客轮〞 的处女航。4月14日晚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两小时四 非常钟后,4月15日凌晨2点20分沉没,由于只需16艘救生艇,1503人葬生 海底,呵斥了当时在和平常期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为止最广为人知 的一次海难。电影<泰坦尼克号>就是根据这一真实海难而改编。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说说本人看到的山的特点
黄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山
猜一个与泰山相关的成语,知道它是 什么成语吗?
稳如泰山
是的,山是不可动摇的,然而在美丽 的地球上,还有一种漂浮的山——冰 山。
“漂浮的山〞指什么?指冰山
课文引见了它的哪几方面?
身高: 外形: 漂浮: 数量多:
冰山是怎样构成的?
这是〔 南〕极冰山
个儿较〔小 〕〔尖〕顶 个儿较〔 大〕〔平〕顶
南极冰山和北极冰山的外貌特 征有什么不同?
南:个儿较大、平顶
北:个儿较小、尖顶 南极的冰山和北极的冰山不同的对比
——比较的阐明方法。
细读感悟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他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a.这还不能算是它们实践的“身高〞。 b.这还不能算是它们实践的高度。
影片中呵斥船 毁人亡的就是 漂浮的山。

漂浮的山

漂浮的山

漂浮的山指什么?

课文介绍了冰山的哪几个特点? 身高 外貌 漂浮


这样用数字 说明的方法 叫做列数字。
我知道:
这是拟人的修辞 手法,我还能找 出这样的句子来

这还不能算是它们实际的身高,因 为漂浮在海上的冰山,大部分身体 藏在水下,只在水面露出一个脑袋。

南极冰山和北极冰山的外貌特 征有什么不同?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 敦出发。4月14日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点40分,泰坦尼克号 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两小时四十分钟后沉没。 电影《泰坦尼克号》就是根据这一真实海难而 改编的。
影片中造成 船毁人亡的 就是漂浮的 山。
自读自悟要求:

读:读课文、读旁批。 勾:勾重点词语、句子。 批:写出体会、疑问等,写上你想说的话 。 思考: 1、漂浮的山是什么? 2、作者介绍了冰山的哪几个特点?
南:个儿较大、平顶 北:个儿较小、尖顶
把南极的冰山同北极的冰山 进行对比的说明方法叫
——比较
漂浮的冰山到底有多少? 能在文中找一个词语概 括吗?
考考你

漂浮的山教案

漂浮的山教案

漂浮的山教案教案标题:漂浮的山教案目标:1. 了解地球的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理论,认识地球的动态性和多样性。

2. 掌握漂浮的山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地球的地壳运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山?山是如何形成的?知识讲解:1. 通过课堂讲解和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介绍地球的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理论。

2. 讲解大陆漂浮理论,解释为什么山能够漂浮在地壳上。

3. 分析漂浮的山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如地壳碰撞、岩石抬升等。

实验活动:1.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模拟地壳运动和山的形成过程。

2. 使用沙盘或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操作,了解地壳碰撞和岩石抬升的过程。

3.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让他们总结出漂浮的山形成的关键因素。

讨论与总结:1.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2. 引导学生总结漂浮的山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并与知识讲解进行对比。

3. 引导学生思考:漂浮的山对地球和人类有什么影响?拓展活动:1. 给学生提供更多相关的阅读材料,让他们深入了解地球的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理论。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让他们选择一个特定的山脉,了解其形成过程和地理特点。

3.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附近的山脉或地质公园,亲身体验地壳运动的影响。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评估学生对漂浮的山形成原因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3. 鼓励学生写一篇小结,总结自己在本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教案扩展:1. 将漂浮的山与其他地理现象联系起来,如火山喷发、地震等,深入探讨地球的地理变化。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探索其他地球现象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如河流、湖泊、平原等。

3.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写作,让他们撰写一篇关于漂浮的山的研究报告或科普文章。

注:教案中的具体活动和内容可以根据教育阶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扩展。

课题研究随笔2

课题研究随笔2

课题研究随笔
姓名:刘文霞
内容:
评《漂浮的山》一课
周月华老师所执教的《漂浮的山》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运用多媒体、实物等教
学手段创设情境,把学生的认识欲、用心性完全激活了,达
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周老师首先播放影片《泰坦尼克号》冰山毁船的片断,学生被纷乱惨烈的画面所震撼,从而产生阅读兴趣,迫不及
待地想去了解冰山。

二、抓住问题,直奔课文重点
大屏幕出示:1、漂浮的山指的是什么?2、课文介绍了它的哪几个方面?
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有效地阅读,读中悟,小组交流汇报,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张家界武陵源:烟雨丹青,神话“悬浮山”

张家界武陵源:烟雨丹青,神话“悬浮山”

张家界武陵源:烟雨丹青,神话“悬浮山”作者:唐林来源:《决策探索》2020年第21期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南考察调研,了解当地开展红色教育、发展扶贫产业、巩固脱贫成果等情况。

武陵源位于中国湖南省张家界境内,有“大自然迷宫”“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

科幻电影《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上的那些悬浮山便取景于武陵源。

武陵源位于中国湖南省张家界境内,地处武陵山脉腹地,主要包含了张家界森林公园、天子山、索溪峪、杨家界等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域,总面积360多平方千米。

亿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波涛翻涌的海洋,随着地壳运动,逐渐被抬升为陆地、山脉。

随后,大自然伸出神奇之手,在这里穿透切割、精雕细琢,创造了砂岩、峰林、峡谷相结合的原始生态体系,构成了溪水潺潺、奇峰耸立、怪石峥嵘的独特景观。

这里的风景没有经过任何的人工雕凿,有“大自然迷宫”“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

武陵源的自然价值和浓郁的原始野性,将人们征服。

置身其间,犹如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和趣味天成的艺术山水长廊。

武陵源以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闻名于世,石峰千姿百态,耸立在沟壑深幽之中;八百条溪流蜿蜒曲折,穿行于石林峡谷之间。

无论是在黄石寨揽胜、金鞭溪探幽,还是在神堂湾历险、十里画廊拾趣,或是在西海观云、砂刀沟赏景,都令人陶醉沉沦,发出如诗如画的赞叹。

游天子山,听神堂湾的神秘厮杀声武陵源峰林景观的精华,非天子山莫属。

天子山大部分地区都是由石英石构成的沙岩峰林地貌,所有景象都是“天造地设”,全无人工雕琢的痕迹。

原始的自然风光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变迁,那是亿万年时光才凝固下来的绝世美景,被誉为“峰林之王”。

20世纪80年代,当这片“秀色天下绝,山高人未识”的处女地被发现后,无数游人蜂拥而来,如痴如醉地流连于奇峰怪石、深谷幽壑之中……那一片片石林,或如刀枪剑戟森立刺天,或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弥漫于山腰谷底的云雾,变幻莫测,时而涌若滚滚波涛,时而飘若缕缕游丝;朝霞中的天子山金碧辉煌似油画,月光下的天子山朦胧迷离像山水图;一场冬雪后,纯洁的积雪与冷峻的峰林形成强烈的对比,黑白世界分外迷人……御笔峰坐落于天子山自然保护区,是天子山风景区的最佳景点之一,峰高100余米,数峰参差并列,据说是向王天子兵败时丢弃的御笔所化成的山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漂浮的山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借助字典、词典和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运用学过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批读。

3了解冰山的特点,培养关注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冰山的特点。

教学难点
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进行批读。

教学准备
教师:影片《泰坦尼克号》相关片段,地球仪。

学生:收集有关冰山的资料、图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说起山,人们就会想起我国的几座名山,如黄山、泰山等,而提起泰山,我想请同学们猜一个与泰山相关的成语,知道它是什么成语吗?(稳如泰山)是的,山是不可动摇的,然而在美丽的地球上,还有一种漂浮的山——冰山。

2教师播放影片《泰坦尼克号》冰山毁船的片段,激起阅读兴趣。

3揭示课文题目:影片中造成船毁人亡的就是漂浮的山。

(板书课文题目)
二、自读自悟,初学课文
1抽生汇报前面学过的批读课文的批读方法,再看本文四处批注。

教师总结批读要领,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批注。

2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要求学生简单批注。

(1)找出新词,利用工具书或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意。

(2)“漂浮的山”指什么?课文介绍了它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3)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为什么?
三、合作探究,细读课文
1小组交流自学情况。

2全班汇报学习情况,教师适时点拨。

3出示两组句子。

读句子,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1)a这还不能算是它们实际的“身高”。

b这还不能算是它们实际的高度。

(2)a这些顽皮的“大个子”在海上到处漂流。

它们有的可以作长途旅行,有的则只能在离自己家乡不远的地方逛一逛。

b这些冰山在海上到处漂流,它们有的漂到很远的地方,有的漂得不远。

4让学生再找一找文中采用拟人手法描写的其他句子进行体会。

5围绕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指导朗读。

可采用抽读、评价、指
导读等方式。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冰山的知识?说给大家听听。

附:板书设计
漂浮的山
身高
外貌
漂浮
又多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