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位现代戏剧作家

20位现代戏剧作家
20位现代戏剧作家

27、陈静 (1929年——1993年),原名陈允祥,江苏省铜山县人。一级编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他的作品都是自己自编自导的,比如:《宝莲灯》、《小二黑结婚》、《庵堂认母》、《刘伯温结亲》、《双玉蝉》等戏。但是其最著名的要数1955年改编、导演的昆剧《十五贯》,而且此剧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

28、范钧宏(1916年——1986年),原名范学蠡,汉族,祖籍杭州,生于北京。浙江杭州人。著名剧作家,戏曲理论家,而且是戏剧界首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京剧剧本《满江红》、《猎虎记》、《杨门女将》、《白毛女》,《九江口》、《强项令》、《望江亭》、《蝶恋花》、《捉水鬼》,作品集《范钧宏戏曲选》、《范钧宏戏曲编剧论集》、《范钧宏戏曲评论选》、《戏曲编剧论集》。

29、王安祈,剧作家。浙江人,1955年生于台北。台湾大学中文博士(1985),现为台湾大学戏剧学系特聘教授,国光剧团客席艺术总监。并且被誉为十大杰出女青年。

学术专长是中国古典戏曲、当代戏曲。

创作《阎罗梦》(与陈亚先、沈惠如合编)、《三个人儿两盏灯》(与赵雪君合编)、《金锁记》(与赵雪君合编,京剧现代戏,张爱玲原著小说)、《王有道休妻》、《青冢前的对话》、《王子复仇记》、《通济桥》、《陆文龙》等多部京剧剧本。以及歌剧《画魂》。讲评剧本:沈杏莲戏曲《长相守》、蒋东敏越剧《如花似玉》、苏逸茹京剧《伍员求剑》[1]

30、陈仁鉴(1913年—1995年),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榜头镇南溪村人。我国著名剧作家,生前是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顾问,莆田市剧协名誉主席;福建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一级编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鲤声剧团创始人之一。

他写了现代剧《大牛与小牛》、《三家林》,甚至整理改编了莆仙戏《团圆之后》(一名《父子恨》)和《新春大吉》,又相继写出了《春草闯堂》(与人合作,由他主笔)、《嵩口令》等名剧。作品莆仙戏《团圆之后》和《春草闯堂》也分别被选入王季思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悲剧选》、《中国当代喜剧选》。创作的莆仙戏《团圆之后》已拍成戏曲片。他一生著作等身,起先从事小说、散文、评论、杂文的写作,中年以后致力于戏剧创作。先有六十八部剧作、三十多篇剧论传世。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了《陈仁鉴戏曲选》《陈仁鉴评传》《陈仁鉴戏剧精品选》。

31、徐进,(1923年10月——2010年10月15日)原名伯耕,出生于今观海卫镇东山头。曾于1978年至1984年任上海越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文联委员。并任上海越剧院艺术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他的作品情感浓烈,意境深远、明快而又含蓄。唱词优美通俗,雅俗共赏,真切动人。

1950年,改编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并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他还创作了越剧《红楼梦》、《三月春潮》(获文化部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剧本二等奖)、《浪荡子》、《盘夫索夫》、《劈山救母》、《花中君子》、《沙漠王子》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越剧作品。此外,还与谢晋、林谷合作,创作了电影剧作《舞台姐妹》

32、杨兰春,(1921年——2009年6月)直隶(今河北)邯郸市武安人。是我省著名戏剧艺术家,著名戏剧编导,曾任中国剧协副主席和省文联副主席。同时他也是豫剧现代戏的开拓者、豫剧三团的创始者。并还被誉为“朝阳沟之父”。

他编导的豫剧《朝阳沟内传》于1984年获全国优秀剧本奖。而且与田川、胡沙等合作改编的《小二黑结婚》,也成为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保留节目。除此之外还有《李双双》、《唐知县审诰命》等豫剧。

33、魏明伦,(1941年——)四川自贡人,现居成都。当代著名戏剧家、辞赋作家,国家一级编剧。被誉为“巴蜀鬼才”。其与郑怀兴、郭启宏并称为“戏曲界三驾马车”。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脱颖而出,以“一戏一招”的创新精神先后写作《易胆大》《四姑娘》《潘金莲》《夕照祁山》《中国公主杜兰朵》《变脸》《巴山秀才》(合作)、《岁岁重阳》(合作)等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戏曲文学剧本。。著有杂文集《巴山鬼话》,电影文学剧本《四川好人》等。

80年代末期开始写杂文,以其内涵与形式双重特殊引起文坛和社会反响,乃致出现“魏明伦是戏剧第一还是杂文第一”之说。

1987年新华社《半月谈》公布魏明伦为中国当代九大剧作家之一;1988年被天津《艺术家》评选为中国艺术界十大神秘人物之一;1993年在武汉举行的中国现代戏曲研究会上,被湖北省艺术研究院等学术机构联合推选为新时期中国戏曲界四大怪杰之一。

34、陈亚先,1948年9月出生,汉族,湖南岳阳县饶村人,中共党员,一级编剧,现任岳阳市文联主席、党组副书记。人称“亚夫子”。

1979年开始从事戏剧剧本写作。先后创作了京剧《胡笳》、《武则天》、《屈原》、《唐太宗与魏征》、《阎罗梦》、《宰相刘罗锅》(第二本、第三本)以及电视剧《乾隆王朝》。出版剧作集《湖南当代剧作家选集·陈亚先卷》、理论专著《戏曲编剧浅谈》。之后他创作的《天地一秀才》,因其曲折有趣的剧情启发人对生命对宇宙的思考,所以赢得“思维京剧”之名号。

35、郭启宏,(1940年——),广东饶平人。戏曲、话剧作家。现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一级编剧,中国剧协理事,北京剧协副主席兼戏剧文学委员会主任。其与郑怀兴、魏明伦并称为“戏曲界三驾马车”。

他的成名作是1979年创作的京剧《司马迁》,他的代表作是昆曲《南唐遗事》、话剧《知己》、《李白》,此外,他还改编了现代戏《红白喜事》,与他人合作重编评剧传统戏《珍珠衫》,改编京剧《花魁》、评剧《李娃传》、《屠夫状元》等。

郭启宏主张抒写真性情,他的剧作多表现那种坚贞不屈地跟邪恶势力作斗争的顽强精神,歌颂代表着“中国的脊梁”的人物的美好品德,语言极富文采,具有浓郁的诗意美.

36、顾锡东,(1924年——2003年),笔名金易。浙江嘉善人。中共党员。浙江剧作界的领军人物。

解放初,顾锡东业余创作了许多曲艺和戏剧。1954年,他取材嘉善田歌及民间传说,创作了大型越剧《五姑娘》;1956年,为省绍剧团整理和改编传统剧目,有《火陷山》、《龙虎斗》、《游园吊打》、《香罗带》、《后朱砂》等,多次获省剧本一等奖。1957年他与七龄童等合作改编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958年后,创作了电影剧本《你追我赶》、越剧现代剧《争儿记》等。20世纪80年代初,他又满怀激情完成誉满海内外的《五女拜寿》、《汉宫怨》等名剧。

37、马少波,(1918年——2009年)原名马志远,笔名苏扬、红石等。山东莱州人。他是中国杰出的文学家、文艺理论家,中国艺术语言研究会会长,中国戏曲改革早期开创者。被誉为“当代大剧痴”。2009年,中国戏剧家协会授予其“终身成就奖”。

60余年来,他创作了大量散文、小说、戏剧、诗词作品及文艺理论著述。主要剧作有《闯王进京》、《宝烛记》、《明镜记》等30余部。在革命年代,他先后改编了传统京剧《打渔杀家》、《吴蜀和》、《群英会》、《芦花荡》等。1948将自己的同名小说《农公泊》改编为歌剧。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了《戏曲改革论集》、《看戏散笔》、《花雨集》等。八九十年代中期,他创作了现代题材的京

剧《宝剑归鞘》,京剧《宝烛记》、《蝴蝶梦》等,并将日本歌舞伎《赖家将军》、话剧《坂本龙马》改编为京剧。自著的话剧《双枪小李虎》改编为京剧《孪生兄弟》。其话剧《岳云》,深受儿童观众的喜爱。在夫人李慧中全力协助下,出版了《马少波新剧作》、《戏曲艺术论集》、《写戏偶得》《从征拾零》等。

38、郑怀兴,1948年出生。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福建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其与魏明伦、郭启宏并称为“戏曲界三驾马车”。

1981年以《新亭泪》成名于剧坛,被认为开戏曲历史剧创作之先河。之后,《晋宫寒月》《要离与庆忌》《王昭君》《上官婉儿》等相继问世,莆仙戏、汉剧、高甲戏粉墨登场。并且新编古代戏《青蛙记》《造桥记》《神马赋》等。他曾改编、整理了传统剧目《叶李娘》《蒋世隆》。而且他不仅写精英戏,还写《鸭子丑小传》《阿桂相亲记》等现代戏和《借新娘》《戏巫记》等轻松喜剧的平民戏以及晋剧《傅山进京》。

他写的这些戏都是小人物、小事件,风格上小叙述、通俗化,他自称为“业务戏”,戏曲界对此看法不一。但今天看来,他所走的雅俗兼备的路是对的,正如莎士比亚,“他既属于奥林匹克神界,又属于市场上的剧院”。

39、周长赋,(1949年——),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人,国家一级编剧,福建省剧协副主席。

他创作有戏曲《秋风辞》、《风雪潼关》、《涨潮》、《江上行》和话剧《风火吟》、《沧海争流》、《天苍苍野茫茫》等十多部剧本。电视电影系列剧《大汉风》,共二十多部。

40、徐棻,(1933年——),编剧、艺术指导,川剧史上第一位女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川剧剧作家,终身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四川省政协常委,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剧协副主席。

其以与丈夫羽军合作的川剧《燕燕》、《秀才外传》成名于1962年。其代表作有川剧《王熙凤》、《田姐与庄周》、《红楼惊梦》、《欲海狂潮》、《死水微澜》、《马克白夫人》、《目连之母》;话剧《辛亥潮》、舞剧《远山的花朵》、京剧《千古一人》等。2011年,年78岁的她创作了历史通俗小说《成都辛亥潮》。

41、吴兆芬,(1937年——)上海川沙县北蔡乡御桥村人。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理事。

其处女作是1964年与平梅芳合作改编的大型现代戏《不准出生的人》。1979

年根据丁西林话剧本改编的《孟丽君》,1989年创作的大型古装传奇剧《神王恋》(《毋忘曲》),其创作、改编的古装戏有《紫玉钗》、《岭南风云录》、《蝴蝶梦》、《啼笑因缘》、《断指记》、《风雪渔樵》、新版《家》和现代剧《杏花春雨》。

其剧作艺术风格是刻意追求越剧的抒情性,注重戏味和戏理,富有浓浓的情韵,着力与观众的爱好及欣赏习惯保持一致,唱词讲究诗意,注重文学性。

42、李莉(1955年——),苏州人,现任上海越剧院院长,一级编剧。获上海市领军人才称号。

历年来,创作发表、上演了20余部剧作,其中有越剧《血染深宫》(原名《深宫怨》)、《疯人院之恋》、《送子观音图》、《梦里云间》、《莲花女传奇》(与人合作);沪剧《一夜生死恋》(与人合作)、《情变》、《罪女泪》、《清水恋》、《缉毒女警官》;淮剧《乌纱梦》(与人合作);京剧《香岛传奇》;电视连续剧、电视专题片《红伶泪》(与人合作)、《秋歌》等。

43、王仁杰,(1942年——),汉族,泉州人。我国著名戏曲作家,昆曲艺术优秀主创人员。自号“三畏斋主人”,并被誉为“剧坛诗人”。

其主要作品有梨园戏《董生与李氏》、《节妇吟》,昆曲《牡丹亭》、《桃花扇》、《琵琶行》,越剧《唐婉》等。《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牡丹亭》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其中《董生与李氏》入选2003至2004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他本人也曾获得曹禺戏剧文学奖剧本奖和文华新剧目奖,并于2006年被文化部授予“昆曲艺术优秀主创人员”称号。

44、张永和,(1940年——),北京人,资深的剧作家、评论家、戏剧研究家。。

其作品以浓浓的"京味"著称。他忠于传统,挚爱梨园,长于文学,熟悉表演,对中国传统戏剧的理解尤为通透,颇得内外行的尊敬,堪称是演员的良师益友。

张永和主要代表剧作有:京剧:《风雨同仁堂》、《武则天》、《四美图》、《七夕情缘》、《牛郎织女》《嫦娥》《宋氏三姐妹》、《满江红》(新版)《则天大帝》、《孟母三迁》《穆桂英挂帅》(新版程派)、《花木兰》《孔圣母》《强项令》(改编)等;曲剧:《烟壶》、《龙须沟》、《珍妃泪》;昆剧:《贵妃东渡》;评剧:《烟壶》;吕剧:《阳光大姐》(改编)电视连续剧:《大清药王》《天下第一丑》;戏曲电视连续剧:《烟壶》、《风雨同仁堂》《忠义千秋关云长》传记文学:《马连良传》、《笑佛唐杰忠》、《打开京剧艺术之门》等。

45、陈西汀,(1920年——2002年),名熙鼎,祖籍江苏滨海。著名剧作家。

他创作、改编的京剧剧目有《屈原》、《澶渊之盟》、《尤三姐》、《王熙凤大闹宁国府》、《长平之战》、《三元里》、《淝水之战》以及现代戏《红色风暴》等,另有黄梅戏《红楼梦》、昆剧《蝴蝶梦》、《妙玉》等作品影响甚广。

创作中,他详考史实,力求符合历史真实,发掘人物的精神面貌。

46、罗怀臻,(1956年——),别名罗淮赠。出生于江苏淮阴。当代著名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重要作品有淮剧《金龙与蜉蝣》、《西楚霸王》;昆剧《班昭》、《一片桃花红》;京剧《西施归越》、《宝莲灯》、《李清照》、《蔡文姬》;越剧《真假驸马》、《梅龙镇》、《青衫·红袍》;甬剧《典妻》;豫剧《曹公外传》;汉剧《柳如是》;黄梅戏《长恨歌》、《孔雀东南飞》;川剧《李亚仙》;琼剧《下南洋》;秦腔《杨贵妃》;沪剧《胭脂盒》;滑稽戏《阿福》;晋剧《麦田守望》;芭蕾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出版剧作选集《西施归越》、《九十年代》;出版文集《罗怀臻戏剧文集》(6卷)。

浅谈中西方古典戏剧的悲剧性的论文

浅谈中西方古典戏剧的悲剧性的论文 【论文摘要】关于戏剧的悲剧性有很多的理论,本文的分析远远不能形成一些理论。笔者试图从影戏剧诞阜够文化方。高来寻找中西方戏剧在悲剧性方面的不同。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结合不同的文化背景,说明古希腊的悲剧和中国古典戏曲中悲剧的不同。 【关键词】悲剧;西方文化; 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包括文学、音乐、美术、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是这些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和综合运用,是人类共通的精神和艺术现象,在任何人类文明中都出现过戏剧。但是由于文化的不同,人类的戏剧在形成之初就分成两大类型:其代表是西方文明所孕育的古希腊戏剧和东方文明所孕育的 在古希腊命运主题的悲剧中有对人的否定对悲痛和苦难的演绎,甚至还要叫观众亲眼目睹仇恨,阴谋,杀戮等等可怕的事件发生。亚里士多德在诗学》讲到:第一,悲剧既然是对人行动的模仿,那么“每个人都能从模仿的成果中得到快感,”即使是对可怕和讨厌的事物的模仿,当人们观看其逼真的艺术再现时都会不由自主的产生快感。第二,打动人心的情节和引发快感的音乐、语言、画面等方面的技术处理。第三,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换一个说法,使人产生怜悯和恐惧并从体验这些情感中得到快感。董健在戏剧艺术十五讲中就提出了“悲剧美感”。“当我们欣赏悲剧时,随着剧情在我们心灵上引起的震撼与波动,上述这些否定性的情感,便被我们加以疏导、宣泄、净化,并在疏导、宣泄、净化的过程中对这些情感重新加以体验,把他们转化成一种高尚、纯洁、爱我人类的慈悲情怀与追求自由的奋发精神。这就是悲剧美感”。在古希腊的悲剧理中,悲剧是强力撞击情感的艺术,是提升精神、净化灵魂的艺术。不论是命运悲剧还是性格悲剧都充满着高洁甚至神秘的意味,隐含着人生的教训和哲理。被悲剧真正打动了的人,会有意无意地摒弃“外物”的毒化和诱惑,回到人之为人的那些光辉品性上来,它会变得纯洁起来,真挚起来,高尚起来。董健在《戏剧艺术十五讲中说“我们从大量悲剧经典中概括出一种叫做‘悲剧精神’的东西。具体表现:一严肃的情调,二崇高的境界,三英雄的气概”。这是古希腊传统悲剧所体现的精神追求和美学特征。 而在中国的古代我们关注的不是命运,不是抗争,而是人和人之间的问题,人和社会之间的问题,再加上统治者的思想文化禁锢,高度集权的社会部优一套社会伦理的约束,戏剧所表现的空间也相应的会很狭窄很多,大家关注的是自己当下的生活,戏剧所表现的当然也就只能是一般的社会生活,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最多是借剧中人之口抒写自己的情怀。没有很多是深刻而宏大的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对于人生价值的追问,更大程度上它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娱乐。最早在宫廷,后来在勾栏瓦斯中都是这样的。它是随着城市小市民的产生而发展繁荣起来的,更多的是来表现小市民的爱,恨,情,愁,来迎合市民阶级的审美要求的。所以中国古典戏曲中的悲剧如果按西方的悲剧理论来划分则不能称之为悲剧。只能称之为“悲情剧”或是“怨”剧。但是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西方的理论来框架中国的戏剧无疑是不合理的。唐岫敏在悲剧与现代社会一文中说“悲剧的主人公从出身高贵的英雄变为平民百姓,但是他使人恐惧,激发人怜悯之青的本质没有变,社会人生本身就具有悲剧性,中国的戏剧往往用一种凄婉悲弥的意境写意性的描述生活的无奈。这也往往更符合我们中国的审美心理,更容易为广大观众所接受。所以它不像西方传统悲剧那样很生硬的把血淋淋的现实更为夸张地呈现在舞台上,用满台的尸体来证明命运的不可逆转,无可奈何。它不是要引发人们对于生命本质的思考而是要人们了解真真切切生活的无奈。所以它不像西方的编剧法则那样:一出戏,喜剧要保持喜剧的一致,悲剧要保持悲剧的一致,切记风格的混杂,非驴非马。鲁迅曾说“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这个悲剧事件的过程中并

矛盾冲突与戏剧性

情节的基础:矛盾冲突与戏剧性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爱森斯坦为首的一批前苏联电影艺术家曾提出了“理性电影”的概念,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影片表现抽象思想,而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都曾先后进行了“理性电影”的实验,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以失败告终,观众对这类影片也敬而远之。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呢?毫无疑问,创作者对情节的忽视,甚至是屏弃是造成这个结果的直接原因。任何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对思想性最好的展示与体现无不都是建立在好的故事情节上的。因此,从“理性电影”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答案,就是无论怎样的主题思想,好的情节设置与安排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建立起了好的故事情节主题思想才能被观众感知与理解。而要想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始终都是兴趣盎然,他们的注意力不会被分散,那么就必须创造出吸引他们的元素存在,也就是下面我们所要谈到的情节的基础:矛盾冲突与戏剧性。 首先,我们要确定为什么说情节的基础是矛盾冲突和戏剧性。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过,影视艺术的特性在于它是运动的声画,相对于文学、绘画、音乐等其它艺术来说它所提供给观众的信息元素非常的丰富,几乎囊括了所有其他门类的艺术,这也就意味着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随时都有被诸多信息分散的可能性。那么,对于创作者来讲信息元素间谁主谁辅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倾向。而根据人的生理特点,最能引起注意的是画面中的人物,其次再是空间环境等。我们又都知道对人物最生动、最具体、最形象的展现是依靠故事情节完成的,故而可以认为故事情节是影视艺术中最能吸引观众的元素。 当我们确定了这个问题后,便可以进一步的探讨又是什么样的故事情节最能吸引观众呢?换句话讲,是什么样的人物在吸引观众的眼球。假如这个人物平淡无奇,对生活没有任何需求,他出现在荧幕中只是在向观众展示他日复一日相似的生活经历而没有任何变化的话,观众自然不会对他产生兴趣。只有当人物的各种经历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产生出新的情况才能够引起观众的注意。这就好比平时我们在观看四周时,对某一单一物体的观看时间总是非常的短促一样,我们通过眼睛不断变化的观看角度来改变我们所看到的物体,从而产生新鲜感,以保持我们的视觉兴趣。 要使人物发生变化,那么他一定是因为有了某种目的或者说需求并且采取了相应的行动才可以实现。比如:一个人在办公室里肚子饿了,吃饭就可以说是他的目的与需求所在。不管他是打电话送餐还是亲自到饭店去,这都是他解决目的与需求所采取的行动。这样一个简单的情节,主人公最直接的变化结果就是不会再是饥肠辘轳了。当然,假如要想使这个情节变得更有意思,可能我们就会给主

浅论电视剧的戏剧性

浅论电视剧的戏剧性 戏剧性概括起来有三种涵义:一是时空的舞台性,二是情节的冲突性,三是偶然、偶合等技巧性。 舞台性建立在假定性基础之上。舞台剧在一个三堵墙包围的舞台空间中演出,观众隔着第四堵透明的墙与演员处于同一真实空间来观赏,这样就有了舞台环境设置的假定性,即以少量的布景和道具来假定一个演出与观赏双方都达成了协议的故事空间,由此还导致了其另一特点,即剧场性:演员与观众、观众与观众在相互感染中实现最大的艺术效果。固然,假如因艺术趣味的差别、或者因表演程度较低、或者因观赏程度不足,使演员与观众的沟通发生障碍时,艺术效果又会大打折扣。用话剧界的行话说,观众假如不爱看,就会纷纷咳嗽或“抽签”(指起身离场),而观众的行动又会阻碍到演员的表演,使表演变得更加失控。在舞台演出中,演员主要不靠微相表演来转达信息,而是靠了夸张的语协调动作来照顾观众的视力不足。此外,因舞台人工光源的阻碍,演员还必须进行非生活化的化妆。在这样的假定性情境中,戏剧情节就要尽可能集中在相对固定的几个时空段落中,而没有发生在此一时空中的事件,就只有通过演员的语言叙述完成。在话剧中是比较忌讳叙述人叙述而主要依靠角色展现的,这就使它有些展现的场景显得比较生硬。戏曲则借助虚拟性使时空相对变得自由一些,但其假定性也因而显得更强。为了观众不致看不明白,脸谱、动作都做了程式化处理。舞台剧的语言也不要求生活化,有时甚至主要靠一种诗情来猎取剧场效果。莎士比亚的作品都是诗化了的舞台语言,戏曲因为要借助唱腔来叙事,它的诗化色彩就更其浓烈,不仅是唱腔,连道白都是一种韵白。舞台剧语言还有一个特点一定是人物心理的直接展现性。舞台剧中的独白和旁白之多,使其与生活化的口语截然分开。假如生活中谁要动辄站在那儿独白,他不是个精神病人,起码也是受了特别大刺激的人,而在舞台剧中,独白却被观众当作极其自然的事情。 电视剧尽管是由摄像机代替了观众的眼睛,但依托舞台性的电视剧仍不乏其例。最典型的一定是所谓的“室内剧”。室内剧最大的特点一定是运用室内搭建的假景来拍摄的。剧作的环境变化较小,出场的主要人物不多,使用舞台化的人工光源,现场录音。在我国,室内电视剧始于《渴望》,后来出现了诸如《半边楼》、《都市放牛》、《编辑部的故事》等。室内剧后来甚至被一些电视剧理论家看作是电视剧的特点。室内剧最大的利益大概一定是节俭资金。电视剧一般为持续剧,动辄几十集甚至上百集,假如空间变换太多,摄制组转战南北,会使成本攀

中西方戏剧的差异

1、运用形象学所学知识,选取20世纪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形象分析。 2、简述中西方戏剧文类的异同 3、谈谈你对比较文学可比性的理解(以具体作品为例,如何确定其可比性) 4、运用比较文学所学知识,选取两部你比较熟悉的作品进行比较。 5、鲁迅和果戈理的讽刺艺术比较。 6、中国、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形象比较 7、简述中西古典小说的异同 8、试举一位曾受过中国文化影响的外国作家,并对其创作中的外来影响加以分析。 任选两题,要求在论述过程中紧密联系作品,层次清楚,语言流畅,言之有理。 首先,西方自亚里士多德起就将戏剧作为最主要的文体受到重视、得到推崇,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剧作家和评论家。而中国传统文学、文论一直是以“有韵之文”和“无韵之笔”来划分文体,所以诗与文一直被视为文学正宗,而戏剧与小说均被视为“小道”,受到压抑。直到清末民初,戏剧才在王国维等人的倡导下成为正宗。 其次,从历史上看,西方有着很强大的叙事传统,而中国有着很强的抒情诗歌传统,因此,中西传统戏剧在形式上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传统戏曲以歌诗为主,而西方传统戏剧则以对白为主。在结构上,西方逐渐形成戏剧的“三一律”理论,而中国传统戏曲的时空结构是开放的,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它的地点是可以流动的,而时间的长短也是依照故事的需要,是没有限度的。 第三,中国与西方的戏剧发展轨迹不同。大略来说,西方戏剧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末,越来越向写实的对话戏剧发展。同时,歌剧、芭蕾剧、哑剧等都成为独立的形式,而不被认为是戏剧正统了。相反,在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自宋元、经明清以来,一直保存着它的特色,依然以歌舞、象征、风格化的演出艺术为主。到了二十世纪,中西方戏剧都发生巨大的转向,开始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文化交汇的局面。 一、表现形态上不同。相对而言,西方戏剧在表演元素上比较单纯,而东方戏剧在表演元素上呈现多元化。因为戏剧艺术最早的形态是歌舞结合,戏剧原本是从祭祀性的舞蹈中产生出来的,但西方戏剧在发展过程中已不再拥有歌舞结合的形态:或者是依靠台词的“话剧”;或者是只歌不舞的“歌剧”;还有专舞不歌的“芭蕾”。歌舞分家成为西方戏剧的某种特征。相比起来,东方戏剧则保留着古老的歌舞结合的传统。东方戏剧的典型代表类型——中国戏曲的各剧种,几乎无一例外包含有唱、念、做、打各要素。如果看过京剧《打渔杀家》、评剧《花为媒》等剧目,闭上眼睛回味一下,就很容易体会到这一特征。其实,从“戏曲”这一名称也可以看出,“戏”指舞蹈与动作,“曲”指歌唱部分。“载歌载舞”成为中国戏剧不可分割的部分。而同属东方的日本歌舞伎、印度梵剧等也是如此。 二、对于现实的审美把握不同。东方戏剧侧重“写意”,西方戏剧侧重“写实”。“写实”是指在舞台上从表演到布景,都要使看戏的人感觉到如同生活的真实形态,象《雷雨》等经典话剧的布景与音响都逼近生活形态。“写意”是东方文化的特征,它不追求形式的逼真性,而重在表现意境,这是戏曲的绝妙之处,在戏曲舞台上,拿一根马鞭舞动就意味着骑马奔驰;而跑一个圈就算走过了十里八里甚至千里万里;四个龙套就代表千军万马等。似乎有点像人们幼小时骑着竹竿就仿佛在高头大马上一样,是极富想象力的创造。这种不求生活再现,而用高度提炼、夸张、美化来达到神似的方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扩展了表现生活的领域,把观众带到五光十色的生活联想之中,让人获得高度的艺术享受。另外一个独特性是戏曲的程式性。所谓程式是指规程法式,就是无论唱、念、做、打都有程式。如何起身、怎样走路,对打有套路,甩袖子有讲究,而旦角的哭、小生的笑、花脸的怒打“哇呀呀”、丑角的念白等待都有讲究。演员正是在程式的规则中发挥各自的功底和才能。

戏曲专业术语介绍

戏曲专业术语介绍 【压轴】一台折子戏演出中倒数第二个剧目。因最后一个剧目称大轴得名。 【串】演戏俗称“串戏”,因脚色须连贯成队故称串。一说串字来源于“爨”字,因旧时也以“爨”或“爨弄”泛称演剧。 【反串】指艺人扮演原所属行当外的角色。如旦行演员演生行或武生等。 【客串】非职业演员参加戏班演出称客串。 【票友】旧时对戏曲、曲艺的非职业演员、乐师的通称。相传清代八旗子弟凭清廷所发“龙票”,赴各地演唱子弟书,不取报酬,为清廷宣传,后就把非职业演员称为票友。 【优伶】古代以歌唱、舞蹈、滑稽、杂技表演为业的艺人之统称。一般认为以表演戏谑为主的称“俳优”,以表演乐舞为主的称“倡优”。演奏音乐的艺人称“伶人”。宋元以来,常称戏曲演员作优伶。 【行当】传统戏曲角色的类别。近代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总分行方法。每个行当中各有若干分支,如生又分为老生、小生等。各剧种在分支的层次和名目上又有繁简之别。 【生】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演男性人物。生行初见于宋元南戏,后除元杂剧外,历代都有,一般扮演青壮年男子,是剧中主要人物。随着艺术的发展,生行又据所扮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划分为许多专行,如老生、小生、武生等。 【旦】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扮演女性人物。旦的名目初见于宋代歌舞,宋杂剧已有装旦,后历代都有这行脚色,又大都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划分为许多专行,如正旦、花旦、贴旦、闺旦、武旦、老旦、彩旦等。 【净】俗称“花脸”、“花面”。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一般认为是杂剧和金院本的副净演变而来。面部化妆用脸谱、唱用宽音或假音,动作大开大阖,大都扮演性格刚烈或粗鲁*险的男性人物。按扮演人物性格、身份及其艺术特点,又划分为许多专行,如京剧的正净、副净、武净等。 【末】传统戏曲脚色行当。宋杂剧中有副末。元杂剧的正末是同正旦并重的两个主要角色。明清时,成为独立行当,常扮社会地位比生扮的人物低,表演上唱做并重的中年以上男子。近代多数剧种末已并入老生行。 【丑】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块白粉而俗称“小

中西方戏剧知识整理

中西方戏剧知识整理 一、世界戏剧历史 1、西方戏剧诞生 西方戏剧的曙光,普遍认为是古希腊悲剧,而古希腊悲剧则是源于古希腊城邦的狄俄尼索斯(Dionysus)的崇拜仪式。在祭典中,人们扮演狄俄尼索斯,唱“戴神颂”,跳“羊人舞”(羊是代表蒂厄尼索斯的动物)。古希腊悲剧都是诗剧,严谨古雅、庄重大气。表演时有歌队伴唱,史实表明歌队先于演员存在。关于这个起源,也可以参考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早期哲学著作《悲剧的诞生》。 2、中国戏剧诞生 就西方的定义来说,中国没有“话剧”的传统。不过一般在讨论中国戏剧时,若不以严格的定义划分,中国古代的戏曲应归入戏剧的大类。 中国戏曲的根源在可以追溯到先到汉代的巫祇仪式,但是宋代南戏的发展才有了完备的戏剧文本创作,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戏剧剧本是南宋时的《协状元》。元代时以大都、平阳和为中心,元杂剧大放异彩。后世形成了诸多戏曲形式,也就是各剧种。明代的昆曲经过发展,首先得到士族大夫的追捧和喜爱,他们大量创造剧本,不断修改曲谱,同时修正昆曲的戏剧理论,并使得传奇剧本成为一种新的主流文学形式。随后昆曲又得到晚明和清代宫廷皇室的喜爱,成为贵族生活的一部分,成为获得官方肯定的戏剧艺术,故称“雅”;而以各地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戏,广受民间喜爱,则称“花”。于是在清代形成了“花雅之争”,实际上是戏曲共同繁荣的局面。这丰富了戏曲艺术的门类,也形成了各自的艺术特色。 的戏剧研究学者曾永义提出一套说法,认为在讨论中国戏剧起源时,应该要区分“大戏”与“小戏”,大戏是成熟的戏曲,而小戏则是戏剧的雏型。大戏是

在到了金元杂剧之后才发展完成,而之前的宋杂剧、唐代的代面、踏摇娘、钵头、参军戏、樊哙排君难等,都可列入小戏的行列,而中国在非常早之前,就有小戏。 中国在与近代西方有文化接触前,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戏剧”(主要指话剧)传统。中国传统的戏剧为一种有剧情的,“以歌舞演故事”的,综合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的综合艺术形式,也就是戏曲曲艺。 3、中国戏曲发展 先时期→汉时期→唐宋金时期→元朝→元末明清时期→近代 元代兴盛 元杂剧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1曲词2宾白3科4宫调 1曲词:配曲的唱词。 2宾白:指古代戏曲中的道白。 3科:指戏曲程式动作。 4宫调:乐曲曲调。 中国戏剧在元代兴盛,形成了一个艺术上的高峰。原因何在呢? 首先,从宋杂剧到金院本,再到元杂剧的诞生,遵循了艺术的在发展规律。经过长期的艺术积累,终于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以唱、念、做、打的综合性为特征的戏剧表演形式。其中,散曲对杂剧结构的最后定型起了重要作用。就音乐而言,元杂剧每一宫调中选用的曲牌比之诸宫调要丰富得多,可以充分地表演一段情节,符合戏剧冲突从形成到发展、到高潮、再到解决的结构。 其次,城市空前繁荣,游乐场所增多,特别是出现了大量的瓦舍勾栏。早在宋代,勾栏中就有“书会”的组织,一般由下层读书人和有经验的老艺人组成,专为勾栏中的各种演出形式提供脚本。元杂剧的成熟,客观上提高了对书会的要

20位现代戏剧作家

27、陈静 (1929年——1993年),原名陈允祥,江苏省铜山县人。一级编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他的作品都是自己自编自导的,比如:《宝莲灯》、《小二黑结婚》、《庵堂认母》、《刘伯温结亲》、《双玉蝉》等戏。但是其最著名的要数1955年改编、导演的昆剧《十五贯》,而且此剧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 28、范钧宏(1916年——1986年),原名范学蠡,汉族,祖籍杭州,生于北京。浙江杭州人。著名剧作家,戏曲理论家,而且是戏剧界首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京剧剧本《满江红》、《猎虎记》、《杨门女将》、《白毛女》,《九江口》、《强项令》、《望江亭》、《蝶恋花》、《捉水鬼》,作品集《范钧宏戏曲选》、《范钧宏戏曲编剧论集》、《范钧宏戏曲评论选》、《戏曲编剧论集》。 29、王安祈,剧作家。浙江人,1955年生于台北。台湾大学中文博士(1985),现为台湾大学戏剧学系特聘教授,国光剧团客席艺术总监。并且被誉为十大杰出女青年。 学术专长是中国古典戏曲、当代戏曲。 创作《阎罗梦》(与陈亚先、沈惠如合编)、《三个人儿两盏灯》(与赵雪君合编)、《金锁记》(与赵雪君合编,京剧现代戏,张爱玲原著小说)、《王有道休妻》、《青冢前的对话》、《王子复仇记》、《通济桥》、《陆文龙》等多部京剧剧本。以及歌剧《画魂》。讲评剧本:沈杏莲戏曲《长相守》、蒋东敏越剧《如花似玉》、苏逸茹京剧《伍员求剑》[1] 30、陈仁鉴(1913年—1995年),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榜头镇南溪村人。我国著名剧作家,生前是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顾问,莆田市剧协名誉主席;福建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一级编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鲤声剧团创始人之一。 他写了现代剧《大牛与小牛》、《三家林》,甚至整理改编了莆仙戏《团圆之后》(一名《父子恨》)和《新春大吉》,又相继写出了《春草闯堂》(与人合作,由他主笔)、《嵩口令》等名剧。作品莆仙戏《团圆之后》和《春草闯堂》也分别被选入王季思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悲剧选》、《中国当代喜剧选》。创作的莆仙戏《团圆之后》已拍成戏曲片。他一生著作等身,起先从事小说、散文、评论、杂文的写作,中年以后致力于戏剧创作。先有六十八部剧作、三十多篇剧论传世。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了《陈仁鉴戏曲选》《陈仁鉴评传》《陈仁鉴戏剧精品选》。

论电视剧的戏剧性

论电视剧的戏剧性 戏剧性概括起来有三种涵义:一是时空的舞台性,二是情节的冲突性,三是偶然、巧合等技巧性。 舞台性建立在假定性基础之上。舞台剧在一个三堵墙包围的舞台空间中演出,观众隔着第四堵透明的墙与演员处于同一真实空间来欣赏,这样就有了舞台环境设置的假定性,即以少量的布景和道具来假定一个演出与观赏双方都达成了协议的故事空间,由此还导致了其另一特点,即剧场性:演员与观众、观众与观众在相互感染中实现最大的艺术效果。当然,如果因艺术趣味的差异、或者因表演水平较低、或者因欣赏水平不足,使演员与观众的沟通发生障碍时,艺术效果又会大打折扣。用话剧界的行话说,观众如果不爱看,就会纷纷咳嗽或“抽签”(指起身离场),而观众的行动又会影响到演员的表演,使表演变得更加失控。在舞台演出中,演员主要不靠微相表演来传达信息,而是靠了夸张的语调和动作来照顾观众的视力不足。此外,因舞台人工光源的影响,演员还必须进行非生活化的化妆。在这样的假定性情境中,戏剧情节就要尽量集中在相对固定的几个时空段落中,而没有发生在此一时空中的事件,就只有通过演员的语言叙述完成。在话剧中是比较忌讳叙述人叙述而主要依靠角色展示的,这就使它有些展示的场景显得比较生硬。戏曲则借助虚拟性使时空相对变得自由一些,但其假定性也因而显得更强。为了观众不致看不懂,脸谱、动作都做了程式化处理。舞台剧的语言也不要求生活化,有时甚至主要靠一种诗情来获取剧场效果。莎士比亚的作品都是诗化了的舞台语言,戏曲因为要借助唱腔来叙事,它的诗化色彩就更其浓烈,不仅是唱腔,连道白都是一种韵白。舞台剧语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物心理的直接展示性。舞台剧中的独白和旁白之多,使其与生活化的口语截然分开。如果生活中谁要动辄站在那里独白,他不是个精神病人,起码也是受了很大刺激的人,而在舞台剧中,独白却被观众当作极其自然的事情。 电视剧虽然是由摄像机代替了观众的眼睛,但依托舞台性的电视剧仍不乏其例。最典型的就是所谓的“室内剧”。室内剧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室内搭建的假

“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

“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 樊粹庭先生是大家公认的伟大剧作家、卓越的豫剧改革家和戏剧教育家。我很敬佩这位河南老乡,也很喜欢他的戏。我小时候在家乡杞县看的第一个戏就是他的《麻疯女》,至今六十年了,仍历历在目。从我对“樊戏”的不断学习,对西安市豫剧团七十年历史的不断熟悉和对豫剧发展史的不断了解中,我深深感到,樊粹庭先生不愧为“现代豫剧之父”,是豫剧的莎士比亚! 1940年8月,樊粹庭带领狮吼剧团来西安落户扎根。几十年来,不仅给在陕西的几百万河南老乡带来了鼓舞,带来了力量,也给三秦父老带来了快乐。樊粹庭、“樊戏”、狮吼剧团,不但是豫剧文化中的一座巍峨的山峰,也是三秦戏曲文化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年是樊粹庭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我们纪念他,正是为了永不忘却他对豫剧事业的伟大贡献。是他为豫剧挺身而起,肩起改革重任,把豫剧推向了一个时代的高峰;是他为豫剧在陕西开辟了第二个故乡,为豫剧的传播和三秦文化的融合谱写了新篇章。他的英名,他的戏,将永远镌刻在豫剧的丰碑上;他的戏剧

精神,他的艺品和人品,也将永远活在中原和三秦舞台上。 樊粹庭先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作为剧作家,他一生共创作剧本37个,改编剧本20个,其中最著名的有四大悲剧:《涤耻血》、《三拂袖》、《霄壤恨》、《义烈风》;四大喜剧《洛阳桥》、《凌云志》、《女贞花》、《柳绿云》;四大历史剧《王佐断臂》、《水工郑国》、《宋景诗与武训》、《再生铁》;四大神话剧《红珠女》、《劈山救母》、《金山寺》、《雷峰塔》。作为导演艺术家,他是豫剧的第一位专业导演,既是学者型又是专家型,敢于借鉴,勇于创新,追求大俗大雅,文武双美。“樊戏”的风格,“樊戏”的美,也可以说是“樊派”豫剧特色,从他所导演的数百部戏中就十分鲜明而又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作为戏剧教育家、剧团管理家,也是硕果累累,成就卓著。从1934年的开封豫声剧院,到1941年的西安狮吼儿童剧团,再到解放初期的狮吼剧团新生部,先后办训练班八次,培养出优秀人才数百人。尤其是不惜重金聘请高水平的名家执教,这在当时的一般剧团是很难做到的。从樊先生的戏剧思想和一系列的戏剧实践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他的一个总目标,就是一切为了豫剧改革,他的最有戏曲文化史意义的贡献就在于对豫剧的改革。正

浅谈戏曲音乐的戏剧性和音乐性

浅谈戏曲音乐的戏剧性和音乐性 戏曲音乐得创作不像歌曲、乐曲得创作那样“海阔天空”,它得创作要有一个大前提, 那个大前提不是不得,确实是你那个剧种自己!这确实是戏曲音乐得特性. 在西洋音乐概念中,曲调得旋律性差就等于音乐性差.而在中国音乐概念中, 节奏上得鲜亮变化(不是没有旋律),即板头好,也是一种音乐观赏.中国得讲唱艺术(如大鼓、单弦)讲究嘴皮子、板头上得功夫,节奏鲜亮,咬字清楚,既有音乐性,又有戏剧性. 音乐艺术到戏曲中来,本来就存在着矛盾———假如过分强调戏剧性,就会把音乐性损害;假如过分强调音乐性, 也会把戏剧性破坏.如何把这一矛盾解决好,既发挥音乐性得长处,又不失其戏剧性. 从我国戏曲创作和演出得长期实践中,在解决戏曲音乐得音乐性和戏剧性得矛盾方面, 走出了一条自己得道路.闻名戏剧家张庚在论述那个咨询题时,总结了五条: 一、戏曲音乐得音乐性和戏剧性得矛盾是在戏曲综合性得大前提下解决得古人有“以歌舞演故事”之讲,请注意:戏曲综合性中最重要得一条,确实是一切艺术手段基本上为了表现戏得内容, 而不是为了显示某一艺术手段.wWwm 二、充分考虑中国语言特点 中国语言是单音字,因此,同音得字和辞比较多, 声音相近得字和辞更多.假如咬不清字,分不清四声,就无法听明白.因此,我们在创腔、润腔时要充分注意唱词得四声趋势,才能创作出优美得旋律.不仅如此,中国语言中得方言,更应引起我们得注意———同一个剧种到了不同得地点,就会派生出不同得腔调,从而形成不同得剧种. 南北曲因各自地区语言不同,致使它们得唱腔所用得音阶也有差异:南曲为五声音阶;北曲为七声音阶. 充分注意语言特点,就会不记得旋律美吗? 不是得.戏曲音乐得美学标准是“字正腔圆”.既要求字正,也要求腔圆.艺术实践证明, 在我国戏曲音乐中,每个时期都创作了十分动听得腔调. 三、语言与旋律得结合 西方音乐界某些人认为:注意语言特点就不可能制造美好得旋律.奥地利音乐理论家汉斯立克在《论音乐得美》一书中写道:“歌剧得作曲家必须忠实于情景而不是忠实于词句,假如他寻到更好得音乐语言, 那他能够不理睬歌词”.他们认为:音乐性和戏剧性得矛盾是不可调和得,不是牺牲那个,确实是牺牲那个.而作曲家迁就歌词,就一定产生不出美好得旋律来. 中国戏曲音乐解决语言与旋律得方法是:既要求音乐充分照顾语言得特点, 又要求唱词充分照顾音乐得特点.曲作者在为一个剧本创腔时,总是一面认真研究唱词得平仄和辙韵,一面对唱词提出修改意见或自己动手修改,尽量做到词和曲得完美结合. 四、结合剧情创腔 首先,注意表现人物性格;其次,注意把重点唱腔安放在戏剧高潮处,因为戏剧冲突最关紧要得地点也是音乐高潮所在. 五、戏曲音乐中得抒情性和朗诵性 在戏曲音乐中,抒情性和朗诵性不是截然分开得.在抒情得唱段中并不完全排斥朗诵得因素,而在朗诵性得唱段中也可点染上旋律性优美得乐句.既要求唱腔有感染力,又要求唱词容易被观众听明白.

论电视剧的戏剧性电影论文

戏剧性概括起来有三种涵义:一是时空的舞台性,二是情节的冲突性,三是偶然、巧合等技巧性。 舞台性建立在假定性基础之上。舞台剧在一个三堵墙包围的舞台空间中演出,观众隔着第四堵透明的墙与演员处于同一真实空间来欣赏,这样就有了舞台环境设置的假定性,即以少量的布景和道具来假定一个演出与观赏双方都达成了协议的故事空间,由此还导致了其另一特点,即剧场性:演员与观众、观众与观众在相互感染中实现最大的艺术效果。当然,如果因艺术趣味的差异、或者因表演水平较低、或者因欣赏水平不足,使演员与观众的沟通发生障碍时,艺术效果又会大打折扣。用话剧界的行话说,观众如果不爱看,就会纷纷咳嗽或“抽签”(指起身离场),而观众的行动又会影响到演员的表演,使表演变得更加失控。在舞台演出中,演员主要不靠微相表演来传达信息,而是靠了夸张的语调和动作来照顾观众的视力不足。此外,因舞台人工光源的影响,演员还必须进行非生活化的化妆。在这样的假定性情境中,戏剧情节就要尽量集中在相对固定的几个时空段落中,而没有发生在此一时空中的事件,就只有通过演员的语言叙述完成。在话剧中是比较忌讳叙述人叙述而主要依靠角色展示的,这就使它有些展示的场景显得比较生硬。戏曲则借助虚拟性使时空相对变得自由一些,但其假定性也因而显得更强。为了观众不致看不懂,脸谱、动作都做了程式化处理。舞台剧的语言也不要求生活化,有时甚至主要靠一种诗情来获取剧场效果。莎士比亚的作品都是诗化了的舞台语言,戏曲因为要借助唱腔来叙事,它的诗化色彩就更其浓烈,不仅是唱腔,连道白都是一种韵白。舞台剧语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物心理的直接展示性。舞台剧中的独白和旁白之多,使其与生活化的口语截然分开。如果生活中谁要动辄站在那里独白,他不是个精神病人,起码也是受了很大刺激的人,而在舞台剧中,独白却被观众当作极其自然的事情。 电视剧虽然是由摄像机代替了观众的眼睛,但依托舞台性的电视剧仍不乏其例。最典型的就是所谓的“室内剧”。室内剧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室内搭建的假景来拍摄的。剧作的环境变化较小,出场的主要人物不多,使用舞台化的人工光源,现场录音。在我国,室内电视剧始于《渴望》,后来出现了诸如《半边楼》、《都市放牛》、《编辑部的故事》等。室内剧后来甚至被一些电视剧理论家看作是电视剧的特点。室内剧最大的好处大概就是节省资金。电视剧一般为连续剧,动辄几十集甚至上百集,如果空间变换太多,摄制组转战南北,会使成本攀升得很高,而制片人手头资金有限,所以,室内剧成了制片人的最佳选择。室内剧被看作电视剧的特点还由于一种对电视的陈旧认识。理论家们认为,电视机屏幕比较狭小,解像的清晰度较低,因而表现人物时只有使用中近景才可以看得清,这样就没有表现环境的余地了,环境因而被看作是电视剧中的无足轻重的东西,空间环境变化太多对它来说是一种浪费。室内剧的剧情基本上放在一间斗室中,正好适应了电视屏幕的特点。再个就是室内剧的环境正好与电视剧的欣赏环境相和谐,它所表现的家庭生活、儿女情长正好与电视剧的观众群落——家庭成员相一致。但是,这种认识的理论前提是错误的。电视机的大小与解像的清晰度问题并不是电视机的本质属性,它是可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迅速改善的。继高清晰度电视机之后,数字式电视已经问世,旧有理论已根本上过时。由于环境变化极小,室内剧使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松驰,至于环境的独立审美追求就更谈不上了。环境的单调实足使观众的视觉感知出现疲惫。而更为致命的问题是,它阻塞了观众进入电视剧规定情境的通道。斗室环境并没有给人多少亲切感,相反倒是让人失去了观赏兴趣,以致偶而出现一两部“大制作”,如《三国演义》、《水

戏曲

戏曲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戏曲的内涵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不同于西方将歌剧、舞剧、话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昆曲、粤剧、川剧、淮剧、晋剧、汉剧、湘剧、潮剧、闽剧、祁剧、莆仙戏、河北梆子、湖南花鼓、吕剧、花鼓戏、徽剧、沪剧、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秦腔等五十多个剧种。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更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戏曲的起源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其中最为杰出的作曲家为关汉卿,他的代表作《窦娥冤》历来被后人称颂。 京剧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发源于十九世纪中期的都城北京,并于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其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来自中国南方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黄”声腔为主的“三庆”,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随后,另外三个徽班:“四喜”、“春台”和“和春”也来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到了清朝道光年间湖北演员进京,带来了楚调(汉调、西皮调),在京师与徽班造成了西皮与二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剧”。又由于京剧在京师的迅速发展,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行,所以也被称为“国剧”。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庆班”。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 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这时京剧的各种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语言特点已经形成,在角色的行当方面已出现了新的变化,已拥有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京剧第一代演员也已经出现:余胜三、张二奎、程长庚被称为老生“三鼎甲”,此外还有老生演员兼京剧剧作家卢胜奎。程长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汉调、徽调并吸收昆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时期的其他京剧演员作了更多的努力,对京剧表演艺术的形成贡献很大,对后世京剧的发展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多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以上,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如老生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谭鑫培、汪桂花芬、孙菊仙、汪笑侬、刘鸿声、王鸿寿、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周信芳、马连良、杨宝森、谭富英、李少春等;小生徐小香、程继先、姜妙香、叶盛兰等;考勤武生俞菊笙、黄月山、李春来、杨小楼、盖叫天、尚和玉、厉慧良等;旦角梅巧玲、余紫云、田桂凤、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欧阳予倩、冯子和、小翠花、张君秋等、老旦龚云甫、李多奎等;净角穆凤山、黄润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丑角刘赶三、杨鸣玉(原为昆丑,加入京班演出)、王长林、肖长华等。此外还有著名琴师孙佑臣、梅田、徐兰沅、王少卿、杨宝忠等;著名鼓师杭子和、白登云、王燮元等。 经典剧目:霸王别姬(梅派)、白蛇传、定军山、贵妃醉酒(旦角折子戏)、群英会、借东风(须生)、玉堂春(程派)、九件衣、文昭关、望江亭、徐策跑城、辕门斩子、四郎探母、红鬃烈马(全部)锁麟囊、探阴山、杨门女将、文姬归汉、罗成叫关、孟丽君、游上林(折子戏)、赵氏孤儿、谢瑶环......

豫剧《村官李天成》评论

当代农民形象的真情塑造 ——评大型豫剧现代戏《村官李天成》 侯耀忠 编者按:近日来,河南省豫剧三团携大型豫剧现代戏《村官李天成》来京演出,受到了中央领导和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好评。该剧以“三农”问题为切入点,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带领群众艰苦创业、脱贫致富的村官李天成的感人形象。从李天成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新时代农村基层干部思想和人格的光芒,还看到了一个农村带头人所应有的拼搏意识、竞争意识、开拓意识、创新意识,更看到了一个站起来是人民的“一面旗帜”,俯下身子做人民的“牛”的共产党人的公仆本色。在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的今天,我们呼唤更多更好的像《村官李天成》这样的文艺佳作出现。 社会最深厚的底蕴、最深刻的矛盾、最深远的生命意义,都蕴藏在基层生活之中。不管艺术的发展和社会关注的程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农村这块广阔的大地,依然是艺术表现的永恒主题。河南省豫剧三团排演的大型现代戏《村官李天成》编剧姚天成、张芳、韩尔德,导演张平、李雁),紧贴现实生活,塑造了一个带领群众跨越小农经济藩篱、艰苦创业、脱贫致富的基层干部的感人形象。 《村官李天成》取材于河南濮阳县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的先进事迹。在剧中,李天成是一个集现代的市场经济意识与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境界于一身的独特艺术形象。他把市场经济体制下所需要的拼搏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敢于“冒尖”的时代品格,看成是一个共产党人顺应时代、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具体体现和对时代精神的追求,同时他又不忘一个共产党人的责任,站起来是人民的“一面旗帜”,俯下身子做人民的“牛”。他那与时俱进的精神境界和无私奉献的人格力量,深深打动着观众的心。李天成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跳动的脉搏,认准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就在于他敢于站在时代前列的开拓意识、创新意识,并且在这条艰难探索的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了。他要带领和鼓励全村人在“富”字上做大文章。就在迈向富裕的征途中,村民们从李天成身上真真切切地看到一个共产党人的责任,一个人民公仆的本色,一个领头人的情怀。 该剧是一部紧贴现实生活的作品,在表现人物方面很质朴,很平实,很有乡土气息和生活趣味,能够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说明该剧紧紧把握住了一个“情”字,以“情”制胜。李天成的情,带有明显的道德品位、文化品位和现代意识,在村民们心里,是一种思想和精神的渗透与滋润,村民们得到的是一种信仰、一种境界、一种力量。就是李天成的这种“情”,把人心聚在了一起,使村民们摆脱了贫困与落后、狭隘与自私,走上了一条共同富裕的道路。李天成的这种“情”,使他从村民那里得到了理解、信赖、支持和拥戴。在最后一场戏里,事事都把自己摆在村民们前头的李天成,在分配宅基地时偏偏把自己摆在了后头。全村人一个心愿,一起动手填平蛤蟆洼,并把具有象征“树立旗帜,开拓未来”意义的开工典礼定在这里。村民们又用自己的“情”,把李天成推上了“旗帜”的位置。这生动的一幕,为该剧重重地抹上了精彩的一笔。

浅议音乐表演的戏剧性

浅议音乐表演的戏剧性 [摘要]本文初略的谈了谈音乐表演的戏剧性,阐述了一些音乐表演在形式上的呆板、保守、僵硬及在音乐表演上的过分夸张、华丽等等的一些现象,由这些现象提出了音乐表演的戏剧性及与观众交流的关键都要来自音乐创作本身自然感情的流露,这样才能感染观众,使音乐赋有生命。 [关健词]音乐表演艺术戏剧性 绝大多数乐曲的产生,总是作者在特定环境中,在特定的思想感情的触发下,通过乐曲音响来抒发感情的,这是音乐的主要功能——表现人们感情的艺术。同时在抒发感情的之中,也有描绘形象、制造气氛、渲染情绪、点染环境及描写景色风物等等因素,其主要目的,是借景抒情,托物寓意,来达意审理的。演唱、演奏者领会了作者的意图后,就必须千方百计的把它表达出来,并且还会再加上自己盼发挥创造,使之更丰富。人们称之为二度创作,也就是现在人们所提倡的音乐的演奏、演唱要有一定的戏剧表演。是广大观众能更好的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大部分的表演者很强调外形动作和表情,摆队形、加动作,以突出戏剧性。有些乐队还在乐器的形状、颜色、花纹,或停顿时故作姿态上大费心思,这种实践在某些场合是有很好的效果的。但也有个别的演唱、演奏者,过于刻板、呆若木鸡、一本正经的演唱或演奏,这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表演姿态,也妨碍和观众的交流。本来,在音乐表演的同时,由于音乐的需要。为了帮助演唱、演奏者的表演,演唱者在神情、目光、脸部表情上,随情变化,或稍加手势以助情趣;演奏者根据曲情的需要略加衬托是好的,但音乐就是音乐,独唱、合唱、交响乐和戏剧还是有所不一样,但音乐还是有它一定的戏剧性的。 所谓戏剧性,是强调人物个性、心理、情节的对比刻画,通过语言、动作、眉目以及面部表情等来加深对比,其目的在于创造人物的特殊形象和事件的气氛。不加强这些曲折的对比,就无法感动观众。在音乐上,首先要通过音乐本身的因素和特点:如音乐语言,声音的音质、音色、力度、速度,音调节奏的变化,语法的多样化及章回段落的处理,强调音乐内在可以感染和夸张的部分,使音乐的思想、情感,真切、深远,有起伏。在转、折、抑、扬、收、放这些处理上,加以注意,使之达到艺术的最高效果。 音乐主要是听觉艺术,它离开舞台,单从广播、唱片的放送也能发挥它的基本功能,因此,音乐所谓的“戏剧性”,应该首先从音乐的本身来追求。 首先,在创作设计时,作曲家通过有特性的音乐主题和副题的矛盾发展,利用声调的变化、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来创作它的戏剧性效果;演员则根据作者的设计,细心分析、研究作者的意图,也包括作品潜在的意境、情绪、气

电视剧理论

2011——2012年期末考试电视剧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 电视剧的艺术定位 一、电视剧概念内涵 1、电视剧的诞生 电视剧伴随着电视而诞生,在最初的电视试播中,就有了最早的电视剧。1936年11月2日,设立在伦敦市郊亚历山大宫的BBC电视台正式播出电视节目,这一天后来被定为电视的诞生日。人类也由此为自己开启了又一扇全新的艺术之门。 2、电视剧名称来源 “电视剧”这个名称是我国在电视发展初期自行确定的,我国从1958年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起,就将这一新兴的艺术类别定名为“电视剧”,之后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就一直沿用这一名称,但并非世界通用。 电视剧的艺术定位 3、概念 电视剧是一门十分年轻的艺术,它诞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展于五十年代以后,真正跻身于艺术之林不过是在近二三十年以来。由于电视剧的历史不长,也由于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剧概念的界定及其观念形态还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动之中。 电视剧首先属于电视系列中的一个节目。简单地说,电视剧是以电视为媒介的新兴影像艺术,它是电视荧屏上演剧审美的艺术。 电视剧是一种适应电视广播特点、融合舞台和电影艺术的表现方法而形成的艺术样式。一般分单本剧和系列剧(电视影集)。 生活中,电视剧的定义已经狭义化,仅指电视系列剧(TV series),而非其他形式。 1、一个表现形式能否称得上艺术的三个方面: 1)、它能否成为艺术家心灵的载体; 2)、是否能够引起接受者在心灵上的触动; 3)、它的外在形态是否具有美感。 大众艺术:电视剧的文化品位 1、后现代文化语境 1)、艺术作品正在成为商品,文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人们关于现实和真实的看法完全受制于影像自身的逻辑。大范围远距离传播成为可能。 3)、电视剧与大众心理的相互一致。 大众艺术:电视剧的文化品位 消费文化背景 商品化的电视剧 消费文化背景下的电视剧 电视剧作遵循的艺术原则 1、电视剧作为艺术产品具有两重性:首先是商品,然后才是艺术。 当下电视剧特征 大众化 商品化 类型化 专业化 我国电视剧创作中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