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5S现场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5S

生产车间5S标题:生产车间5S引言概述:生产车间5S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通过整理、清扫、整顿、清洁和素养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产车间5S的实施步骤和重要性。
一、整理(Sort)1.1 识别和分类物品:将生产车间内的物品按照必需和非必需进行分类,只保留必要的物品,清除不必要的物品。
1.2 标识和标记:使用标签或标记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标识,确保每个物品都有固定的位置。
1.3 设立标准:制定整理的标准和流程,确保每个员工都能按照规定的方式整理物品。
二、清扫(Sweep)2.1 定期清洁:制定清洁计划,确保生产车间每天都进行清洁,保持整洁和卫生。
2.2 检查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的清洁情况,确保设备表面和周围没有杂物和灰尘。
2.3 培养清洁习惯:培养员工的清洁习惯,让每个人都意识到保持生产车间清洁的重要性。
三、整顿(Set in order)3.1 设立标准化:确定每个物品的存放位置和规定的摆放方式,确保每个物品都有固定的位置。
3.2 标识化管理:使用标识和标记对物品进行管理,让员工能够快速找到需要的物品。
3.3 优化布局:优化生产车间的布局,确保物品的摆放和存放方式符合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四、清洁(Standardize)4.1 制定标准:制定清洁和整理的标准和流程,确保每个员工都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清洁和整理。
4.2 培训员工:对员工进行清洁和整理的培训,让他们了解标准和流程,并能够按照规定的方式执行。
4.3 持续改进:定期检查和评估清洁和整理的效果,不断改进和优化标准和流程,提高生产车间的管理水平。
五、素养(Sustain)5.1 培养习惯:培养员工的5S习惯,让他们养成每天进行整理、清扫、整顿、清洁的习惯。
5.2 持续管理:建立5S的持续管理机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5S管理制度的长期有效性。
5.3 激励奖励:对积极参与5S管理的员工进行奖励和激励,促进员工对5S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车间现场5s管理奖罚制度

车间现场5s管理奖罚制度车间现场5S管理奖罚制度一、目的为提升车间现场管理水平,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实施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管理,营造整洁、有序、高效的工作环境,特制定本奖罚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间员工及管理人员。
三、5S管理标准1. 整理(Seiri):清除不必要的物品,只保留必需品。
2. 整顿(Seiton):将工具、物料等有序放置,便于取用。
3. 清扫(Seiso):定期清理工作区域,保持设备和环境清洁。
4. 清洁(Seiketsu):建立标准化的清洁和维护程序,确保持续的清洁状态。
5. 素养(Shitsuke):培养员工遵守5S原则的习惯和纪律。
四、奖罚细则1. 奖励:- 每月评选5S优秀班组,给予奖金激励。
- 对于提出有效5S改进建议的员工,一经采纳,给予奖励。
- 对于在5S管理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年终给予特别表彰和奖励。
2. 惩罚:- 未按规定执行5S管理的班组或个人,给予警告并要求限期整改。
- 屡次违反5S管理规定的班组或个人,根据情节轻重,扣除当月部分或全部绩效奖金。
- 对于因5S管理不善导致生产事故或质量问题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根据损失程度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
五、检查与监督1. 车间管理人员负责日常5S管理的检查和监督工作。
2. 定期组织5S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认识和执行能力。
3. 建立5S管理检查小组,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和评比。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车间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对于本制度未尽事宜,参照公司其他相关规定执行。
3. 本制度如遇国家法律法规或公司政策变动,应及时修订。
七、生效日期本制度自XXXX年XX月XX日起生效。
注:本制度仅为示例,具体内容需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车间特点进行调整和完善。
车间现场5S管理规定(4篇)

车间现场5S管理规定一、总则为了提高车间的生产效率、工作质量和员工的工作环境,规范车间的现场管理,特制定本车间现场5S管理规定。
二、目标1. 实现现场物品、设备整洁有序,降低生产事故的发生率。
2. 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生产中的浪费和不必要的工序。
3. 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幸福感。
4. 树立公司形象,提高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度。
三、具体措施1. 整理(Seiri)车间负责人要对车间物品进行归类整理,划定物品的存放区域。
清除不必要的物品和杂物,只保留必要的工具和设备。
归类整理的结果要通过标识和标牌明确告知所有员工。
2. 整顿(Seiton)车间负责人要对车间进行布局规划,明确物品和设备的摆放位置。
合理地利用空间,确保工作区域的流畅和便捷。
要强调标识化管理,使用标识和标牌来标明物品和设备的位置和用途。
3. 清扫(Seiso)车间负责人要制定车间的清扫计划和清扫标准,确保车间的环境整洁和卫生。
清扫工作要每日进行,涉及到的区域包括工作台、地面、设备等。
清扫工具要放在指定位置,并经常清理和维护。
4. 清洁(Seiketsu)车间负责人要对车间进行常态化的清洁检查和整改。
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并持续改进。
要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提供必要的清洁工具和设备。
5. 紧德(Shitsuke)车间负责人要对车间的5S管理进行持续、稳定的推进和巩固。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5S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要建立5S管理的绩效评估机制,对工作表现好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
四、责任分工1. 车间负责人负责制定和实施车间现场5S管理规定,并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的落实情况。
2. 物资采购部门负责提供必要的清洁工具和设备,并监督和检查物品的归类整理、摆放位置和管理情况。
3. 生产班组负责人和班组成员负责落实整理、整顿和清扫工作,并及时向车间负责人报告和反馈工作情况。
五、监督和考核1. 车间负责人要定期对5S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了解工作进展和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
车间5s管理制度(通用5篇)

车间5s管理制度(通用5篇)车间5s管理制度(通用5篇)车间5s管理制度篇1为了给车间员工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工作场所和空间环境,营造公司特有的企业文化氛围,达到提高员工素养、公司整体形象和管理水平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车间全体员工。
一、什么是5S管理制度:5S管理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而简称5S管理。
5S管理起源于日本,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1、革除马虎之心,凡事认真(认认真真地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 )2、遵守规定3、自觉维护工作环境整洁明了4、文明礼貌没有实施5S管理的工厂,职场脏乱,例如地板粘着垃圾、油渍或切屑等,日久就形成污黑的一层,零件与箱子乱摆放,起重机或台车在狭窄的空间里游走。
再如,好不容易导进的最新式设备也未加维护,经过数个月之后,也变成了不良的机械,要使用的工夹具、计测器也不知道放在何处等等,显现了脏污与零乱的景象。
员工在作业中显得松松跨跨,规定的事项,也只有起初两三天遵守而已。
改变这样工厂的面貌,实施5S管理活动最为适合。
二、5S管理制度的实施:整理(SEIRI)1. 车间5S管理由部门负责人负责,职责是负责5S的组织落实和开展工作。
应按照5S整理、整顿的要求,结合车间的实际情况,对物品进行定置,确定现场物品贮存位置及贮存量的限额,并于坚决执行。
日后如需变动,应经车间领导小组批准,同时要及时更改定置标识。
2. 上班前车间员工应及时清理本岗责任区通道(有用的物品不能长时间堆放,垃圾要及时清理),摆放的物品不能超出通道,确保通道畅通整洁。
3. 设备保持清洁,材料堆放整齐。
4.最近用过的物品放在货架上,经常不用的物品存放在仓库里。
工厂5s生产管理规章制度7篇

工厂5s生产管理规章制度7篇工厂5s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最新篇11.员工上班应着装整洁,不准穿奇装异服,进入公司需换拖鞋,鞋子按划分区域整齐摆放。
必须正确佩带厂牌,穿工作服上班。
不得携带任何个人物品,如手机.MP3.手袋.食品等。
2.上班时,物料员须及时把物料备到生产线,并严格按照规定的运作流程操作,不得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
3.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保持50-80CM以上的距离,不得挤坐在一起,作业时须按要求带好手套或指套,静电表同时必须自觉做好自检与互检工作,如发现问题并及时向品检与组长反应,不可擅自使用不良材料以及让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必须严格按照品质要求作业。
4.每道工序必须接受车间品管检查、监督,不得蒙混过关,虚报数量,并配合品检工作,不得顶撞、辱骂。
5.所有员工必须按照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等)操作,如有违规者,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6.员工在工序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损坏物料,工具设备等违者按原价赔偿。
7.工作时间离岗时,需经班组长同意并领取离岗证方可离开,限时十分钟内。
8.下班前必需整理好自己岗位的产品物料和工作台面,凳子放入工作台下面。
9.员工之间须互相监督,对包庇、隐瞒行为不良者一经查处严厉处罚.10.任何会议和培训,不得出现迟到、早退和旷会。
11.本车间鼓励员工提倡好的建议,一经采用根据实用价值予发奖励。
制度好定落实难,我们公司为了让制度落在实处,配合日事清管理工具将责任层层落实,增加相互之间的透明度,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现象。
工厂5s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最新篇21目的规范工人对生产现场的收拾整理,实现均衡、文明生产、进步营业素质,进步经济效益、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具有主要意义。
2范围金盾压力容器生产部各生产车间。
3内容3.1质量3.1.1各车间应严酷实行《程序文件》的规定,履行本人的职责、协调工作。
3.1.2对枢纽过程按《程序文件》的规定严酷控制,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要查明理由,及时排除,使质量始终处于稳固的受控状况。
车间5S管理运行制度(通用5篇)

车间5S管理运行制度(通用5篇)车间5S管理运行制度一、什么是车间5S管理法5S现场管理法,又称“五常法则”,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
5S现场管理法起源于日本企业,5S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
二、车间5S管理运行制度(通用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制度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
你所接触过的制度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车间5S管理运行制度(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车间5S管理运行制度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生产秩序,保证各项生产正常运作,持续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本公司的发展,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实罐车间、深加工车间、打蜡车间全体员工。
第二章员工管理第三条在工作及管理活动中严禁有地方观念或省籍区分。
第四条全体员工须按要求佩戴厂牌,穿厂服。
不得穿拖鞋进入车间。
第五条按时上、下班(员工参加早会须提前5分钟到岗),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如遇赶货,上、下班时间按照车间安排执行),有事要请假,上、下班须排队依次签到。
严禁代签到。
第六条工作时间内,车间主任、质检员和其它管理人员因工作关系在车间走动,其他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相互窜岗,若因事需离开工作岗位须向车间主任申请方能离岗。
第七条上班后半小时内任何人不得因私事而提出离岗,如有私事要求离岗者,须事先向车间主任申请,经批准方可离岗,离岗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
第八条员工在车间内遇上厂方客人或厂部高层领导参观巡察时,作业员照常工作,不得东张西望。
集体进入车间要相互礼让,特别是遇上客人时,不能争道抢行。
第九条禁止在车间吃饭、吸烟、聊天、嬉戏打闹,吵嘴打架,私自离岗,窜岗等行为(注:脱岗:指打卡后脱离工作岗位或办私事;窜岗:指上班时间窜至他人岗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吸烟要到公司指定的地方或大门外。
车间5s现场管理制度

车间5s现场管理制度1. 引言车间5s现场管理制度是指通过组织车间内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等五个方面的工作,提高车间现场管理水平,优化生产流程,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整洁和高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车间5s现场管理制度的目的、内容和操作流程等。
2. 目的车间5s现场管理制度的目的是:1.提高工作环境的整洁度和美观度,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2.减少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3.提高员工素养和团队合作意识;4.提高安全意识,预防事故发生;5.优化生产流程,提升车间竞争力。
3. 内容车间5s现场管理制度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3.1 整理(Sorting)整理是指对车间内所有物品进行分类、清点和处理。
具体操作如下:•对物品进行分类,分为必要物品和不必要物品,将不必要物品清理出车间;•对必要物品进行清点和整理,确保物品摆放有序,方便取用;•根据需要,为物品设置标识、标签,方便辨识。
3.2 整顿(Systematizing)整顿是指对工作流程和设备进行规范化和优化,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具体操作如下:•优化工作流程,消除无效的和重复的工作步骤;•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根据工作需要,为设备设置标识和标牌,指导操作。
3.3 清扫(Sweeping)清扫是指对车间内的地面、墙壁、设备等进行清洁和保养。
具体操作如下:•定期清理车间内的垃圾和杂物,保持地面的清洁;•对墙壁和设备进行清洗,并及时修复损坏的部分;•设置清扫工具和清洁用品的存放位置,方便使用。
3.4 清洁(Standardizing)清洁是指制定清洁标准和规范,保持车间内的整洁和美观。
具体操作如下:•制定清洁标准,明确各个区域的清洁频率和责任人;•对清洁工具进行分类和标识,确保正确使用;•培养员工的清洁意识,定期进行清洁培训。
3.5 素养(Sustaining)素养是指通过培养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保持和巩固5s管理的效果。
具体操作如下:•培养员工的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加强团队建设,促进员工之间的良好互动和合作;•建立考核制度,奖励遵守5s管理规定的员工。
工厂车间5s管理制度(精选10篇)

工厂车间5s管理制度一、目的为加强工厂车间管理,提高效率和质量,规范员工行为,确保车间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工厂全部车间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仓库、设备等。
三、制度制定程序1. 确定编写人员和审批人员。
2. 对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进行收集整理,确定制度的基础和依据。
3. 确定制度的名称、范围、目的、内容、责任主体、执行程序、责任追究等内容。
4. 在公司内部发文,进行内部审批,并进行公示。
5. 定期进行制度的评估和修订。
四、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1. 《劳动合同法》2. 《劳动法》3.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4. 《行政管理法》5. 公司人事制度6. 公司安全生产制度7. 公司质量管理制度五、各项制度内容1. 5S管理的定义和目的;2. 5S管理的范围包括何种方面,如生产工具、办公环境等;3. 5S管理的各个步骤与操作流程;4. 5S管理的责任主体及分工,包括生产车间和后勤服务部门的责任和协作;5. 5S管理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步骤;6. 5S管理的管理和监督措施;7. 5S管理的奖惩制度;8. 其他相关规定。
六、执行程序1. 经理、部门主管需全程参与,对5S管理制度进行督促监督,加强执行力度;2. 财务主管对物品的把关和排队的工序进行监控,确保工作流程不受干扰;3. 安全主管需加强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工人操作和注意事项;4. 生产负责人需监测5S管理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完善改进。
七、责任追究1. 没有按规定生产、工作的,按生产安全管理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2. 对违反规定生产、工作,导致生产任务延期的责任人,按公司奖惩制度处理;3. 对违反规定生产、工作,导致生产事故的责任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公司奖惩制度处理。
工厂车间5s管理制度工厂车间5s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提高车间管理水平,规范员工的工作流程,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正常顺利开展,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适用于本厂所有生产车间。
工厂现场5s规章制度

工厂现场5s规章制度一、总则1. 为加强现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创建整洁、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制定本规章制度。
2.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工厂所有现场区域,所有员工必须遵守。
3. 遵守本规章制度是每位员工的基本义务,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违反。
4. 工厂管理部门有权对员工进行5S管理督促和检查,并对违反规定的员工进行相应处理。
二、5S基本原则1. 整理(Seiri):清除现场多余物品,只保留必需品。
将物品分为必需和非必需两类,清除多余的物品,减少碍事物品的存在。
2. 整顿(Seiton):把必需品摆放整齐,方便使用。
每种物品都有其固定的位置,并有标签标明名称、规格和用途。
3. 清扫(Seisou):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
每位员工都有责任保持自己工作区域的整洁,不得乱扔废弃物。
4. 清洁(Seiketsu):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
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保持生产设备的清洁,避免尘埃和杂物造成污染。
5. 纪律(Shitsuke):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不断改进,持续提高。
每位员工都要遵守5S规章制度,不得懈怠或漠视。
三、5S操作流程1. 制定5S实施计划:由工厂管理部门制定5S实施计划,并明确实施责任人和时间计划。
2. 整理:对工作区域进行整理,清除多余物品,保留必需物品,并进行分类整理。
3. 整顿:确立物品摆放位置,制定标签标明名称、规格和用途,保持摆放整齐。
4. 清扫:每日对工作区域进行清扫,清除杂物和尘埃,保持清洁。
5. 清洁: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清洁,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并避免尘埃和杂物造成污染。
6. 纪律:遵守5S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持续推进改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四、5S检查与评估1. 工厂管理部门每周对各个现场区域进行5S检查,评定工作区域的整洁度和管理水平。
2. 检查结果由5S管理小组进行评估,对员工和现场区域进行排名,根据评定结果进行奖惩措施。
3. 定期召开5S管理例会,总结上周工作,制定下周计划,推动5S管理工作的不断改进。
车间现场5S管理制度

车间现场5S管理制度
第一条5S目的:
为改善本公司车间生产现场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公司形象,提高员工素养,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5S对象:
本公司车间现场作业者。
第三条5S时间:
卫生时间:要求每位员工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检查时间:每周六下班后。
第四条5S要求:
1、设备清扫清洁。
2、周围地面清扫清洁。
3、器具/部件整理、整顿(分类、标识、摆放整齐)。
第五条奖罚规定:
对各工序进行综合打分,每周评出前三及末三个工序进行表扬、批评通报。
每月考评一次,对综合得分前三名的进行20元以内的物质(生活用品)奖励;每季度考评一次,对综合得分前三名的进行40元以内的物质奖励。
连续被通报批评者(工序)则第二次开始进行每人5元的扣款处理。
第一次进
行通报批评者,若下周还是没有改进,则第二次必通报。
注:1、当月有一次通报批评者则取消月度5S奖励。
2、当季度超一次通报批评者则取消当月度5S奖励。
3、装配二组、面板组作为整体工序对象考核,若该组奖励则全组每个人按上述金额奖励。
员工应组长或厂长的要求,做了额外的卫生工作,则在组长或厂长的建议下在月度考评中进行额外的物质奖励。
4、组长与员工同奖罚。
******公司
2015-04-22。
车间现场5S管理规定(3篇)

车间现场5S管理规定是指在车间现场进行5S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流程。
5S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等五个步骤,使车间现场达到整洁、有序、清爽、安全的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事故风险和浪费。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车间现场5S管理规定的示例:1.整理(Seiri):- 常规清理工作区域,拿走无用杂物和工具。
- 对于不常用的设备和资料进行分类、标记和存放,确保易于找到。
- 审查工作流程,简化不必要的操作和步骤,减少浪费。
2.整顿(Seiton):- 对于需要经常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安排在易于取用的位置。
- 对于常用物品和资料,标明位置和数量,确保快速和准确的获取。
- 设立明确的存放标准和规范,保持摆放整齐,防止混乱和纠错。
3.清扫(Seiso):- 做好日常清洁和维护,保持车间环境整洁。
- 保持设备和工具的清洁和良好状态,定期检查和维护。
- 对于工作区域和设备进行定期的深层清洁,清除污渍和积尘。
4.清洁(Seiketsu):- 制定标准化的清洁流程和标准,确保每个人明确职责和任务。
- 培训员工关于清洁方法和标准,提高他们对于清洁作业的认识和重视。
- 定期检查和评估清洁状况,进行改进和调整,确保标准的实施。
5.素养(Shitsuke):- 培养员工的良好工作习惯和意识,包括保持整洁、积极参与5S 管理等。
- 建立常规的培训和评估机制,提供反馈和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参与。
- 持续改进和推广5S管理,确保其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车间现场5S管理规定(2)整理:将车间现场内需要和不需要的东西分类,丢弃或处理不需要的东西,管理需要的东西。
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误送,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内容:1.车间内废品、边角料当天产生当天处理,入库或从现场清除。
2.班组产生的返修品及时返修,在班组内存放不得超过二天,避免与合格品混淆。
3.用户返回的产品应及时处理,如暂时无时间处理,应存放在临时库,不得堆放在生产现场。
车间生产现场5s管理制度

车间生产现场5s管理制度车间生产现场5s管理制度精选篇1一、劳动纪律1、员工上班应着装整洁,不准穿奇装异服,不得穿拖鞋,一次罚款5元。
2、员工上班应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严格按照上班时间刷卡考勤进入工作岗位,不到岗者作迟到处理,下班时间未到离岗者按早退处理,迟到一次罚款5元,早退一次20元。
没到下班时间不允许离开自己的岗位,更不允许站在门口喧哗,聊天,擅离岗着10元/次。
3、员工每天上班开早会,不得迟到,一次罚款5元。
4、员工在开早会时须站立端正,认真听领导讲话,不得做一些与早会无关的事项。
5、上班时间不得串岗闲聊,不允许大声唱歌喧哗,打闹嬉笑,吵嘴打架,私自离岗,更不得擅自出厂或回宿舍,有事离岗必须向领导请示,得到批准后方可离开,如擅自离岗被发现一次罚款20元。
(注:脱岗:指打卡后脱离工作岗位或办私事;窜岗:指上班时间窜至他人岗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车间内禁止吸烟,吸烟要到公司指定的地方或大门外,不执行者罚款100元。
6、上班时不得在工作时间内看报纸、杂志,玩手机,吃零食,睡岗的如发现一次罚款50元。
7、有事须提前写请假条,不可代请假或事后请假,经相关领导批准,原则上每个班组请假不得多于2人。
每月在四天休假后还想需请事假的,车间需根据生产情况安排签署意见经相关领导批准方可休假,不假而归按旷工处理,每天罚款50—100元。
8、上班和吃饭,注意节约用水用电,停工随时关水关电。
不执行者一次罚款10元。
9、下班前必须整理好自己岗位的产品物料和工作台面,凳子放入工作台下面,如发现一次罚款5元。
10、员工在工序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损坏物料,工具设备等,违者按原价赔偿。
11、服从指挥,听从安排,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对车间、班组的安排如认为不合理,可以越级反映,但不得顶着不办或消极怠工,不得赌博或打架斗殴,违者罚款50—100元,情节严重者建议厂部给予行政处罚直至开除。
12、不得私自携带公司内任何物品出厂(除特殊情况经领导批准外),若有此行为且经查实者,将予以辞退并扣发一个月工资。
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精选10篇)

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一、目的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车间5S实施,强化现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确保生产车间处于清洁、整洁、有序、安全、高效的状态,为公司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二、范围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各生产车间,包括设备、工具、物料、环境等方面的管理。
三、制度制定程序本制度由企业管理团队制定,经质量管理部、安全部、人力资源部和生产车间管理层共同商定后颁布实施。
四、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1.《劳动合同法》2.《劳动法》3.《劳动保障监察条例》4.《行政管理法》5.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定》6.公司《质量管理规定》7.公司《环境管理规定》五、各项制度的名称、范围、目的、内容、责任主体、执行程序、责任追究1.制度名称:车间5S管理制度范围:生产车间各项管理活动目的:规范生产车间5S实施,提高车间管理质量,确保生产车间处于清洁、整洁、有序、安全、高效的状态。
内容:(1) 生产车间应定期进行5S清洁活动,确保车间内部整洁,环境卫生。
(2) 对生产车间内部的设备、工器具进行管理,做好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器具运行安全。
(3)生产车间应保持物品摆放位置有序,防范物品遗失和误用。
(4)进行过程控制时,需要做好资料管理,清晰记录生产过程,便于管理和追溯。
责任主体:各车间负责人执行程序:(1) 将制度进行宣传,并对于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2) 定期召开生产车间5S管理会议,对于目前工作进行总结,分享管理经验以及问题解决方法等。
(3) 每周进行一次5S检查,确保车间管理质量。
责任追究:对于未按照制度要求执行5S管理的车间负责人,将视情况进行警告、罚款或调离等处理。
对于造成公司经济损失或安全事故的责任人,需要进行严肃处理。
2.制度名称:物品管理制度范围:生产车间内部物质管理等目的:规范生产车间物品管理,确保物品合理储存,保证车间安全生产。
内容:(1) 对于进出车间的物品需要进行管理,保证物品的来源明确,保管安全。
生产车间现场5S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现场5S管理制度1. 定义生产车间现场5S管理制度是为了提高生产车间现场的整洁、有序、安全、高效而制定的管理规定。
通过5S管理,可以提高生产车间的生产效率,减少浪费,确保产品质量和员工安全。
2. 五个步骤生产车间现场的5S管理包括以下五个步骤:2.1 整理(Seiri)整理是指清理工作场所,将不需要的物品或杂乱无章的物品清理出去。
只留下工作所需的物品,并进行标识和分类。
整理的目的是减少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2.2 整顿(Seiton)整顿是指将整理后的物品有序地布置在工作场所。
将工作所需的物品放置在易于取用的位置,并使用标识或标牌进行指示。
整顿的目的是使物品易于找到,减少时间浪费。
2.3 清扫(Seiso)清扫是指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
定期进行清洁工作,包括清理地面、机器设备、工作台等。
清扫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清洁、安全的工作环境。
2.4 清爽(Seiketsu)清爽是指保持整洁和有序的工作环境。
建立规范和标准,定期检查并改善现场管理。
通过保持清洁和有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质。
2.5 持续改进(Shitsuke)持续改进是指坚持以上四个步骤,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促进员工参与,建立改善意识和文化。
持续改进的目的是不断优化生产车间的管理和运作。
3. 五S管理的应用通过实施生产车间现场5S管理制度,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提高工作环境的整洁和有序度;- 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改善产品质量;- 促进员工参与,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提升安全意识,降低事故风险。
4. 落实措施为了有效地实施生产车间现场5S管理制度,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制定详细的5S管理计划和标准;- 定期进行5S检查和评估,并记录结果;-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宣传,确保员工理解和支持;- 设立奖励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和改进;- 定期开展改进活动,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5. 总结生产车间现场5S管理制度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爽和持续改进的步骤,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提升工作环境的整洁度和员工的参与意识。
车间5S定制管理制度(三篇)

车间5S定制管理制度是指根据车间实际需求和管理目标,制定针对车间5S管理的具体规定和措施。
一、背景和目的车间5S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等活动,建立良好的车间环境和工作习惯,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质水平,防止事故和浪费,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二、责任1. 车间主管负责组织和推动5S活动的开展,确保5S管理制度的执行。
2. 每位员工都有责任参与5S活动,积极配合和执行相关规定。
三、5S活动内容1. 整理(Seiri):根据工作需要和价值判断,清除不必要的物品、设备和工具,整理工作区域,确保只保留必要的物品。
2. 整顿(Seiton):对保留的物品进行归类、标记和分类摆放,确保物品有固定的位置和标识,便于找到和使用。
3. 清扫(Seiso):定期清洁工作区域、设备和工具,保持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
4. 清洁(Seiketsu):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个人卫生和工作区域的清洁。
5. 素养(Shitsuke):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自律,保持规范操作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执行与检查1. 车间主管需定期组织5S活动,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并落实到位。
2. 对于达到标准的工作区域,应设置标识和标志,方便员工识别和执行。
3. 应定期进行5S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和不合格项进行整改和改进。
4. 对于5S活动的表现优秀者,应给予奖励和表彰。
五、纪律与奖惩1. 对于不按照5S制度执行的员工,应及时给予纠正和教育。
2. 持续不改进或者严重违反5S制度的员工,应视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罚和纪律处分。
六、持续改进1.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应及时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到位。
2.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及时采纳有效意见。
七、文件管理1. 制定并保管5S活动的相关文件和记录。
2. 定期对文件和记录进行归档和审核,以备查阅和审计。
车间5S定制管理制度(二)是指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旨在通过5S管理方法,帮助车间实现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目标,提高车间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篇一」1、交接班制度1.1接班者应提前15分钟到岗,穿戴好劳保用品,由交班者向接班者详细介绍本班生产情况。
1.2交班内容a、工艺指标、产品质量及生产任务完成情况。
b、设备、电器、仪表等的运转及维护情况。
c、生产不正常现象及事故(包括隐患)的处理情况。
d、本班尚未处理完的事项。
e、上级指令、要求及注意事项。
f、生产记录、清洁卫生及公用工具。
1.3接班内容a、听取上班人员介绍、了解生产运行状况及有关事项。
b、现场检查设备、仪表等的运行情况。
c、承接上班未处理完的事情。
d、检查上班生产记录及岗位清洁卫生,验收公用工具。
1.4交接班责任a、交班时间己过,无人接班时,交班者未经班长或车间调度同意,不得擅自离岗下班。
b、交接班时,交班者需待接班者认可后方能离开,交班未完成或正在交班时发生的事故由交班者负责。
c、接班后发生的事故由接班者负责。
2、巡回检查制度。
2.1巡回检查要求每小时一次,并要定内容、定重点、走路线。
2.2执行巡回检查挂牌制度,认真填写好检查情况。
2.3检查中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或通知有关人员。
2.4巡回检查主要内容:a、生产及安全情况。
b、各工艺控制点及工艺指标的控制情况。
c、机械设备及电气仪表的运行情况。
d、设备、管道、阀门等的跑、冒、滴、漏情况。
e、安全仪表及附件等的完好情况。
3、设备维护保养制度3.1操作人员对本岗位设备要做到“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3.2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不超温、超压、超速、超负荷运行。
3.3按时定点巡回检查设备运转情况,及时做好调整、紧固、润滑等工作,保证设备安全正常运行。
3.4做好设备的经常性清洁维护工作。
3.5发现不正常现象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反映,并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理。
3.6认真写好设备运行记录。
4、操作工岗位责任制4.1熟悉本岗位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原理、物料性质、生产原理及安全消防基本知识。
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篇一」为了进一步规范车间的现场管理,营造一个整洁,干净的生产工作环境,细化管理,提高员工自我安全文明生产意识,特制如下规定:1 、生产部班/组长及生产项目负责人为车间现场管理的主要负责人,要保持工作场地、门窗、走道等场所及配电箱等设施的整洁卫生,建立管理责任卡,责任到人,部门主管负责监督。
(卫生区域按项目分,各生产项目负责人负责)2 、各班班组卫生区须保持整洁,生产巡检定期检查。
对不合格的班组或个人根据《车间现场管理奖惩细则》的规定处罚。
3 、每周五下班前半小时为车间统一大扫除时间,生产管理者负责监督,设置监督小组对大扫除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好的给予表扬,不好的给予批评,对于表现极差的班组负责人要处罚。
4 、工作台和货架上的物品摆放要整齐,不准摆放水杯、饮料、零食、衣物等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保持工作台机器设备(包括地面、机架等)的干净。
5 、生产半成品、成品、待装物品(需有标识)要摆放整齐,不能直接放在地上或拖及地面,保证半成品、成品的干净、整洁及包装分类存放。
6 、装配车间内各种设施(清洁工具、液压车、洗地车等)按要求摆放,使用后应及时归位并保持干净。
7 、文明生产、严禁随地吐痰,严禁大声喧哗,严禁打斗殴。
8 、安全生产,消防通道在工作时间必须保持畅通,保证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的整洁卫生和完好无损。
9、装配作业时,如遇到需要吊装或大型登高作业组装时,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安全用品。
10、装配车间照明、空调按区域分,在没有人员工作的情况下及时关闭,下班前最后离开人员检查车间照明及空调是否关闭。
11 、因操作不当或违反操作规程损坏机器(零件、标准件、电器元件)按损失价值的10%-20%罚款。
12 、工作时间按规定穿戴工作卡、工作装、劳保鞋,严禁在车间厕所内抽烟、酗酒,上班时间原则上不准会客,特殊情况须批准,工作时间不准带小孩子,严禁工作时间串岗,睡觉、看报刊和玩手机,做私活等无关生产的活动。
车间生产现场5s管理制度(7篇模板)

车间生产现场5s管理制度(7篇模板)车间生产现场5s管理制度【篇1】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确保产品质量,严肃厂纪厂规,确保产品车间正常运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1、职工应按时上班,不得迟到或早退。
2、工作时间不允许随意串岗,无工作任务时应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
3、上班时间应该穿工作服,上班不允许穿拖鞋、短裤、赤背或衣帽不整。
4、不得在车间工作时与直接负责人、车间主任争吵,或与其它职工相互打骂、嬉闹,违者作书面检讨,态度不好或一月内累计三次者予以解雇,严重者以干扰公司正常生产秩序移交相关机构。
5、酒后上班影响工作者,记大过一次。
态度不好或一个月累计两次予以解雇,严重者以干扰公司正常生产秩序移交相关机构。
6、车间内严禁吸烟,违者罚款。
造成危害者,追究其经济、行政及刑事责任。
7。
工作中禁止做私活。
8、偷盗公物或他人财物者,按实物价值10倍罚款,扣发工资予以陪偿,并予以解雇。
9、完不成当日生产任务的班组或工序不能下班,直到完成,特殊情况除外。
10、未经允许,任何员工严禁带小孩和外人进入车间,违者对当事人罚款。
11、生产中不得聊天说笑、看书看报,不准会客、打电话、吃零食、睡觉,不得擅自离开生产岗位,不得在产品上坐、躺、踩、踏。
12、上班必须佩带工号牌,不得违法乱纪,涂改工号牌罚款。
13、严禁跨越或坐在任何机械部位,严禁随意拆除、挪动设备,严禁擅自拆装一切电器设施和控制柜、开关箱,新安装的各种设备未经测试、试转,不得擅自开动。
14、严禁擅自动用各类消防器材,或在消防设施附近堆放其它物品。
15、不得在生产区内随意使用临时电线,如果急需使用,须经主管人员批准,并由电工接电,用后应及时按期限拆除。
16、各车间卫生由各车间负责打扫,设备、桌凳及半成品要摆放整齐。
17、操作机器要切实做到人离关机,设备停止使用时要及时切断电源。
18、中午、下午和加班下班车间负责人负责关好门窗,锁好车间大门,关闭总电源。
本制度从即日起开始试行,在试行过程中发现遗漏,公司将出台附件作为补充,附件和本制度有同样的效力。
生产车间5s管理规定(4篇)

生产车间5s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生产车间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车间的5S管理。
第三条生产车间5S管理的目标是:整理、整顿、清洁,从而达到事事有位、件件有所属、物物得所在、人人知所措、时时察所需的管理理念。
第四条 5S管理是全体职工的责任,司机、部门主管、生产管理人员、各班组长和职工必须认真执行。
第五条职工在车间内必须遵守5S原则,要形成良好的5S管理习惯。
第二章 5S管理具体内容第六条整理:对车间内各种工具、设备、材料等物品进行归类整理,去除无用和多余物品。
第七条整顿:调整车间内各种设备、工具、材料的摆放位置,使其达到最合理的利用效益。
第八条清洁:保持车间内的清洁和卫生,定期进行大扫除和保洁工作。
第九条清验:进行设备和工具的巡检和保养,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
第十条自律:遵守车间的规章制度,遵守工作纪律。
第三章 5S管理责任和要求第十一条司机要做好扫地、罩布、除尘等保洁工作,保持车间内的整洁和干净。
第十二条部门主管负责组织和指导本部门的5S管理工作,保证车间的整理、整顿、清洁工作的实施。
第十三条生产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车间的5S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十四条班组长要对本班组进行5S管理的培训和指导,组织班组成员进行5S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职工要遵守5S原则,保持车间的整洁和卫生,使用工具设备等、后及时放回原位。
第十六条对于不能按照5S原则进行管理的人员,将给予相应的通报批评和纪律处分。
第四章 5S管理实施第十七条 5S管理从制度的制定、培训、实施、监督和总结等方面进行。
第十八条 5S管理要有相应的考核,将5S管理作为年度绩效的重要指标。
第十九条车间进行5S管理需要制定工作计划、制定标准化作业流程和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第二十条依据车间实际情况,定期进行5S现场管理的专项检查和培训。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管理规定的解释权归于本公司的管理部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间5S现场管理制
度
5S现场管理制度
“5S”现场管理不但能够改进生产环境,还能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品质、员工士气,是其它管理活动有效展开的基石之一。
“5S”现场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工作场所干净而整洁。
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忠实的顾客也会越来越多,企业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很多客户慕名而来参观学习,被客户称赞为干净整洁的工厂、对这样的工厂有信心,乐于下订单并口碑相传,结果会在业界扩大企业的声誉和销路;而整洁明朗的环境,会使大家希望到这样的厂工作,便于留住人才。
(2)员工能够具有很强的品质意识。
按要求生产,按规定使用,尽早发现质量隐患,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3)能减少库存量。
降低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减少工件的寻找时间和等待时间,结果降低了工时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加工周期。
(4)人们正确地执行已经规定了的事项。
新员工和其它部门的人在任何部门任何岗位都能立即上岗作业,有力地推动了标准化工作开展。
(5)“人造环境,环境育人”。
员工经过对整理、整顿、清洁(从上至下,彻底清扫干净,无卫生死角)、清扫、素养(潜移默化,提升素养)的学习遵守,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公司人、社会人,整个公司的环境面貌也随之改观。
员工在外面交朋结友时也自然体现出令人赞叹的高素质、好修养的优秀形象。
“5S”现场管理的作用:
a) 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b) 提供一个安全的作业场所;
c) 塑造一个企业的优良形象,提高员工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
d) 稳定产品的质量水平;
e)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消耗;
f) 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
推行“5S”现场管理的目的:
a) 员工作业出错机会减少,不良品下降,品质上升;
b) 提高士气;
c) 避免不必要的等待和查找,提高了工作效率;
d) 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使用,减少浪费;
e) 整洁的作业环境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提高公司整体形象;
f) 通道畅通无阻,各种标识清楚显眼,人身安全有保障;
g) 为其它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最终达到:
①提高品质
②降低成本
③提高效率
④减少事故
⑤提高素质
⑥顾客满意
实施要领:
一、什么是5S管理
5S管理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而简称5S管理。
5S管理起源于日本,经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1、革除马虎之心,凡事认真(认认真真地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
2、遵守规定
3、自觉维护工作环境整洁明了
4、文明礼貌
没有实施5S管理的工厂,职场脏乱,例如地板粘着垃圾、油渍或切屑等,日久就形成污黑的一层,零件与箱子乱摆放,起重机或台车在狭窄的空间里游走。
再如,好不容易导进的最新式设备也未加维护,经过数个月之后,也变成了不良的机械,要使用的工夹具、计测器也不知道放在何处等等,显现了脏污与零乱的景象。
员工在作业中显得松松跨跨,规定的事项,也只有起初两三天遵守而已。
改变这样工厂的面貌,实施5S管理活动最为适合。
二、5S管理的定义、目的、实施要领
★ 1S----整理
定义:
◇将工作场所任何东西区分为有必要的与不必要的;
◇把必要的东西与不必要的东西明确地、严格地区分开来;
◇不必要的东西要尽快处理掉。
正确的价值意识----使用价值,而不是原购买价值。
目的:
●腾出空间,空间活用
●防止误用、误送
●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生产过程中经常有一些残余物料、待修品、返修品、报废品等滞留在现场,既占据了地方又阻碍生产,包括一些已无法使用的工夹具、量具、机器设备,如果不及时清除,会使现场变得凌乱。
生产现场摆放不要的物品是一种浪费:
·即使宽敞的工作场所,将越来越小。
·棚架、橱柜等被杂物占据而减少使用价值。
·增加寻找工具、零件等物品的困难,浪费时间。
·物品杂乱无章地摆放,增加盘点困难,成本核算失准。
注意点:
要有决心,不必要的物品应断然地加以处理。
实施要领:
⑴、自己的工作场所(范围)全面检查,包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
⑵、制定「要」和「不要」的判别基准
⑶、将不要物品清除出工作场所
⑷、对需要的物品调查使用频度,决定日常见量及放置位置
⑸、制订废弃物处理方法
⑹、每日自我检查
★ 2S----整顿
定义:
◇对整理之后留在现场的必要的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排列整齐。
◇明确数量,有效标识。
目的:
●工作场所一目了然
●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
●消除找寻物品的时间
●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注意点:
这是提高效率的基础。
实施要领:
1、前一步骤整理的工作要落实
2、需要的物品明确放置场所
3、摆放整齐、有条不紊
4、地板划线定位
5、场所、物品标示
6、制订废弃物处理办法
整顿的\"3要素\":场所、方法、标识
放置场所----物品的放置场所原则上要100%设定。
·物品的保管要定点、定容、定量
·生产线附近只能放真正需要的物品
放置方法----易取。
·不超出所规定的范围
·在放置方法上多下工夫
标识方法----放置场所和物品原则上一对一表示。
·现物的表示和放置场所的表示
·某些表示方法全公司要统一
·在表示方法上多下工夫
整顿的\"3定\"原则:定点、定容、定量
定点:放在哪里合适
定容:用什么容器、颜色
定量:规定合适的数量
重点:
● 整顿的结果要成为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出所需要的东西的状态
● 要站在新人和其它职场的人的立场来看,什么东西该放在什么地方更为明确
● 要想办法使物品能立即取出使用
● 另外,使用后要能容易恢复到原位,没有回复或误放时能马上知道★ 3S----清扫
定义:
◇将工作场所清扫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