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五大演讲读书笔记
杜威读后感5篇
杜威读后感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心得体会、计划方案、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reflections, plan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杜威读后感5篇只有在读后感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才能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阅读后的感悟通过写读后感得以记录和传达,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思考过程,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杜威读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读书笔记
《民主主义与教育》第十二章教育中的思维读书笔记数学科学学院史文千惠 2013302028通过阅读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的第十二章教育中的思维,我认为,杜威在这一章中的主要观点就是为了引出他“从做中学”的理论做铺垫,反对传统的机械的灌输式教学。
教师应该训练儿童的思维,关于如何实施训练杜威提出了思维五步法。
虽然杜威的这些理论具有诸多先进性,但也不是万能的,他的所有思想都是建立在儿童中心主义理论基础之上,虽然焕发着勃勃生机,但同样存在着弱点和缺憾。
比如过分的强调直接经验而缺乏系统性知识等。
但是这些理论的优点仍然值得我们今天学习,这也正是我们目前的教育所忽视的问题:在现实中我们往往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忽视了儿童的需要,更不可思议的是,很多地方、很多情况下儿童已经习惯了这种忽视,习惯了“填鸭式”教学。
有人曾说过,比教师更加保守的正是学生。
我们目前的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不是单独的一场课程改革就能彻底解决,而是需要全社会对教育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
在本章里,杜威认为教学的各个过程,它们在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习惯方面做到什么程度,就统一到什么程度。
我们谈到思维的方法,这话固然不错,但是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思维就是有教育意义的经验的方法。
因此,教学法的要素和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
这些要素是: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的话动;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第四,他必须负责有条不紊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他要有机会和需要通过应用检验他的观念,使这些观念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发现它们是否有效。
1、发展中的经验就是所谓思维。
思维的开始阶段就是经验。
如果我们要激发学生的思维,而不是单纯学一些文字,学校任何科目的教学法应该尽可能不是学院式的。
要懂得经验或经验的情境的意义,我们必须想到校外出现的情境,想到日常生活中使人对活动感兴趣和从事活动的那些作业。
我们如何思维杜威第十三章读后感
我们如何思维杜威第十三章读后感【中英文版】After delving into the thirteenth chapter of "How We Think" by John Dewey, a profound realization struck me.The chapter intricately unravels the essence of reflective thinking, emphasizing that it is not merely an intellectual exercise but a process deeply rooted in our everyday experiences.Dewey"s argument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notion of thinking as a passive absorption of information, suggesting instead that true thinking is an active, dynamic, and problem-solving endeavor.在第十三章中,杜威对于反思性思维的阐述让我有了深刻的领悟。
他指出,反思性思维并非仅是智力上的操练,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的过程。
杜威的观点挑战了将思考视为被动吸收信息的传统观念,他认为真正的思考是一种积极的、动态的、解决问题的努力。
While reading, I was particularly drawn to Dewey"s idea of the "reflective pause," a moment of critical reflection that allows us to connect our experiences with our ideas.It"s this pause, he argues, that enables us to grow and learn.This concep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metacognition, the ability to think about our own thinking, which is crucial for personal an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在阅读过程中,我被杜威关于“反思性暂停”的观点深深吸引。
我们怎样思维杜威的读书笔记
我们怎样思维杜威的读书笔记在当今社会,阅读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书籍的质量和内容对读者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有着极大的影响。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我们怎样思维杜威》的书籍,这本书让我对思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怎样思维杜威》是一本由美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杜威所著的书籍,主要探讨了人类思维的本质和过程。
在书中,杜威提出了一些关于思维的经典理论,如“思维五步法”、“反省思维”等。
这些理论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杜威对于思维过程的精准描述和深刻理解。
他指出,思维并不是一种神秘的过程,而是人类在面对问题时的一种自然反应。
同时,他强调了反省思维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反省,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
此外,他还提出了“思维五步法”,即观察、问题、假设、推理、验证这五个步骤,这些步骤对于解决问题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除了对于思维的理论探讨之外,这本书还涉及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和问题。
通过这些案例和问题的分析,杜威进一步强调了思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同时,他也指出了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如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他认为,现代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对思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还学到了如何运用反省思维和“思维五步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教育对于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只有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总之,《我们怎样思维杜威》这本书让我对思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让我更加注重思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每一个热爱思考和学习的人来说都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读物。
教育理论著作读书笔记
教育理论著作读书笔记杜威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著名的代表人物。
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的影响。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其中闪烁着教育改革思想的光芒,成为一本国际性的教育名著。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通过“教育及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这三大经典命题来阐述知与行的关系,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鲜明地体现为涵盖课程、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教学所设计的重要方面的“从做中学”原则,故此,人们普遍将杜威与“从做中学”相链接。
可以说,“从做中学”理论成为了杜威标志性的教育思想,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着广泛的影响。
一、对杜威“从做中学”理论的基本理解通过阅读《民-主主义与教育》,我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层面对杜威“从做中学”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理解。
1.“从做中学”的涵义。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是“涉及一切活动,它包括使用各种中介的材料、用具以及使用各种有意识的用以获得结果的各种技巧,它涉及各种工具和材料去进行的表现和建造一切形式的艺术活动和手工活动,只要它们包括为了达到目的的有意识的或深思熟虑的努力……它们还包括要动手的科学研究,对研究材料的搜集、对器具的管理、工作进行中和记录实验情况所需的活动程序”。
[1]因此,杜威的“从做中学”包括艺术创作、手工活动和科学探究三层基本涵义。
2.“从做中学”的合理性依据。
(1)“从做中学”是儿童学习能力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育》中,把儿童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说教学是“连续重建的工作,应从儿童现有的经验进入有组织的真理研究的阶段”。
他认为儿童由4至8岁为通过活动和工作而学习的阶段,所学的是怎样做,方法是从做中学,所得的知识得自应用,并为着应用,不是为了储备。
由8到12岁为自由注意学习阶段,在这第二阶段中儿童能力渐强,可以开始学习间接的知识,但间接知识必须融合在直接知识之中。
第三阶段为12岁以后,属于反省注意学习时间,学生从此开始掌握系统性和理论性的科学知识或事物规律,并且随而习得科学的思维方法。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读书笔记
杜威道德教育本质观及其教育意蕴众所周知,作为美国实用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杜威的道德哲学及其教育思想对20世纪的美国甚至世界教育观念的改造和教育实践变革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在美国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中,几乎没有人能逃脱杜威道德教育哲学的恩泽或启发。
因此,从本质上探析杜威的道德教育哲学及其本质,从而尽可能抽绎其道德教育理论观点的核心,对当前道德教育及其实践具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概括而言,杜威道德教育哲学的教育本质观,可归结为三个命题: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这三个命题成为理解杜威实用主义道德教育本质的关键所在,也是把握整个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的要核。
笔者尝试从这三个教育命题入手探讨之。
一、教育即生活:杜威道德教育本质观的本体论言说在杜威看来,教育成其为教育的第一个核心命题即是:教育即生活。
其内涵大致包含两个方面:1、教育为生活所必需,因而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2、教育要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
这就是说,学校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与社会生活的节拍相一致。
同时,教育应成为满足儿童真实需要和兴趣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准备。
对此,杜威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强调他的道德教育目的:“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我们探索教育目的时,并不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
我们整个教育观点不允许这样做。
我们所要做的,是要把属于教育过程内部的目的,和从教育过程以外提出的目的进行比较。
”杜威:《道德教育原理》,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291页。
质而言之,在杜威看来,教育应当成为连结社会生活与儿童生活的中介,从社会需要和儿童的需要出发进行设计、调控、运行。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说来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
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
杜威教育名篇的读书心得体会5篇
杜威教育名篇的读书心得体会5篇杜威教育名篇的读书心得体会【篇1】今天,我读了《蝶计划》,这是一篇小说。
这篇小说主要讲的是:初中生小蝶成绩不太稳定,而她的好朋友小鱼天天要学习,还要帮妈妈卖鱼来支撑生活,成绩还一直排在班上前几名。
眼看就快要中考了,小蝶的成绩还一直提不上,小鱼准备帮助她。
告诉她自己需要一个计划。
小蝶的计划A是把自己的彩色封面书找出来,放在纸箱里。
计划B是努力读书,又不懂的问题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小蝶向老师发誓,一定考上高一中。
考试过后,成绩公布出来了,小蝶提高了150名,考上高一中还是不可能的,但是她有信心!寒假的时候,小蝶准备在家里认真学习,这是她的C 计划。
中考日子过后,小蝶和小鱼一起去看榜,她俩得到相同的分数:805分。
考上了高一中,但小鱼因家庭困难,所以要读二高中。
她们俩只能大学见。
这篇小说让我感受到了:我们在学习方面要更加努力,提升学习成绩,考上好学校。
在做事时要有一定的计划,不能因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不能成天沉迷与游戏之中,而荒废了学习。
我们应该向小蝶学习她知错就改,和勤奋学习的这种精神。
杜威教育名篇的读书心得体会【篇2】今年署假,学校安排我们读一本书:《做卓越的教师》。
打开书,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想尽快了解里面的内容,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上次读《教师阅读地图》自己感觉吃力不少,有的地方读四、五遍才弄明白是什么意思,而读这本书就如同听一位富有思想又极其有演讲水平的朋友的演讲,一会儿激情澎湃,一会儿娓娓细语,一会儿谆谆教诲,一会儿促膝谈心,深入浅出,浅显易懂,是近几年读专业书读得最快的一本书,并且从中吸取到不少自己所需要的营养,受益匪浅。
也许是年龄的原因,本书最吸引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辑“做幸福的教师”。
作者用轻松活泼的笔调,生动流畅的语言,巧妙地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融入其中,告诉我们如何进行心理健康的调适,如何学做幸福的教师。
杜威艺术即经验读书笔记(四篇)
杜威艺术即经验读书笔记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一书中谈到了“一个经验”(ane____perience)的概念,并将之界定为:“我们在所经验到的物质走完其历程而达到完满时,就拥有了一个经验。
”该界定显示出“一个经验”至少具有两重含义。
一是完整性,即“走完其历程”。
二是圆满性,即“达到完满”。
完整性和圆满性共同构成了“一个经验”的内涵。
应该说.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大多能尊重幼儿对完整经验的需要,比如.给幼儿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让幼儿唱完一首歌,帮助幼儿完整地经历一次科学探索活动,等等。
然而,不少幼儿园在追求幼儿经验完整性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幼儿所获经验的圆满性。
例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会不断地催促幼儿完成其作品;为了在活动结束时让幼儿得出答案,教师会缩减探索的时间,给予幼儿过多的直接帮助.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表面上看来,教育活动是完整的,教师引导幼儿获得了完成某一个教育活动任务的经验,但这种经验却是肤浅的,不具有累积性。
在有限的时间内试图完成一个完整的任务,常常会在关注幼儿经验完整性的同时,以牺牲幼儿经验的圆满性为代价。
那么。
如何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使幼儿获得的经验既完整又圆满呢?一是分解。
分解就是把原先过于庞大的“一个经验”分解为一个个小的“经验”。
比如。
要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就可以让他们通过几次活动分别来探索水的颜色、味道、流动,物体的沉浮等不同特性。
对一首歌曲的学习,可以通过体验理解歌词、初步学会演唱、歌曲演唱与表演、音乐游戏与创造等几个层层叠加的活动分步骤地逐渐达成。
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每一次都获得了相对完整的一个小的“经验”.而每一个小的“经验”的不断累积便构成了既完整又圆满的一个大的“经验”。
这就好比我们成人在读长篇小说和看电视连续剧时的经验历程模式。
二是留白。
留白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以收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留白就是在教育活动设计时间歇性地预留一部分不做任何教学安排的时间。
杜威在北京的演讲
(1)东方思 想更 切实 、更 健全 ,西 方思 想更 抽象 、更理 智 。例如 五 伦 :君 臣 、父 子 、夫妇 、兄 弟 、朋友 ,都是健全 的确定 的切实 的天然 的人生关 系 。人人 都有父 、有子 、有 夫妇兄弟 ,人人都是 一 国的 臣民或君 长 ,人人 都有 朋友 。所 以东方 的圣人 ,就规 定 五伦 的道德 规范 ,教人 怎样 做君 臣 、做父子 、夫妇 、兄弟 、朋 友 。西方 的思想却 不 同。大概 西方 的主要观念 为正直 (Justice)与仁 慈 (Benevolence),都是抽象 的观念 ,并没 有具体 指哪种伦 常事物 。换 句话说 ,正直和仁 慈都从理智 推 究 出来 的 。切实 的 道德 观念 有种 好 处 ,就 是有 确 定 的标 准 ,教 的省 得麻 烦 ,学 的容易 领 悟 。 弊 病就 是 因 确定生 执 拗 ,因切 实 成拘 泥 ,习 故安 常 ,不 能通权 达 变 ,以适应 时势 。理智 的 、抽象 的 、道德 观念 ,能权 能变 。例如 正 直和 仁慈 ,应 用 到君 臣 、父子 、夫 妇 、兄 弟 、朋 友都 可 。臣对 君 要 正 直 和仁 慈 ,君对 臣也 要 正直 和仁 慈 ,不像 东 方 臣对 君要 忠 ,君对 臣就 不要 忠 了 。所 以西 方 道 德 是平 等 的 、普 遍 的 、活 的 、能权 能 变 以适 应 环 境 ,环 境 变 ,观 念也 变 ,大抵 事 物愈 确 定 ,变 化 愈难 。例如 说 臣要 忠 ,就使数 千百年 的 臣都 要忠 。原理愈普 通 ,变化 愈易 。虽 然有含糊 的毛病 , 却 能通权 达变 。
杜威教育名读书笔记范文
杜威教育名读书笔记范文1. 引言1.1 背景介绍杜威教育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在杜威教育中,读书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积累知识、拓展视野、培养思维能力。
《杜威教育名读书笔记范文》是一本指导学生如何写好读书笔记的书籍。
1.2 本文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杜威教育名读书笔记范文》一书,提供一份Markdown格式的读书笔记范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杜威教育的读书笔记方法。
2. 书籍概述《杜威教育名读书笔记范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和写作方法;第二部分是一些名人名篇的读书笔记范文;第三部分是作者本人的读书笔记范文。
以下将为读者呈现一份关于第一部分的读书笔记范文。
3. 读书笔记范文3.1 标题:杜威教育的读书笔记方法杜威教育的读书笔记方法以体验和实践为基础,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预习:在阅读前,对书籍的作者、背景、主题等进行预习,建立起一个大致的框架。
2.阅读:阅读时要专注、细心,并做好标记,记录自己感兴趣或重要的内容。
3.追问:不仅要理解书中的内容,还要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追问。
这有助于激发思考,加深对书中概念和观点的理解。
4.总结:在阅读完一段内容后,进行总结,提炼出主要观点、关键词等。
5.积累:将阅读笔记整理成体系化的知识结构,形成自己的学习笔记库。
3.2 阅读感悟通过学习杜威教育的读书笔记方法,我深有感触。
以前我对于阅读一直停留在单纯地消费知识的层面,没有思考和追问,往往只是过目而已。
但是,从《杜威教育名读书笔记范文》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如何更好地与书籍进行互动和对话。
首先,在预习环节,我明白了在阅读之前要有一个框架的设定。
这样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文章背后的作者意图,也可以增加阅读的乐趣和感受。
其次,在阅读过程中,我开始注重做好标记,这有助于我整理思路和回顾重要内容。
教育的“五维”世界——杜威《我的教育信条》有感
教育的“五维”世界——杜威《我的教育信条》有感约翰.杜威(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我的教育信条》是他在芝加哥大学期间早期撰写的一个纲领性著作,他把自己的教育信条分成了五条,即“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校”、“教材”、“方法的性质”、“学校与社会的进步”。
他的教育信条里明确地分析了每条的重要性与意义。
通过阅读和理解,本人认为教育应构架“五维”世界才能有效实现教育的目标。
一、教育的性质——教育是手段而非目的这是教育的“心维”。
杜威在自己的教育信条里把“什么是教育”放在了第一位,说明了教育是核心地位,在这一信条里,杜威明确地指出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人的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一过程几乎是从出生时就在无意识的开始了。
这说明了杜威是把教育作为一个手段去实施这一过程,并非是最终的目的。
他还强调了教育是针对儿童能力的,并非只是如传统的形式主义、呆板的死记硬背。
结合我们远程开放教育,也就是要根据成人、业余学习学员的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把课本知识贯穿到学员的工作中,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而非只是纸上谈兵,毫无实践动手能力。
当然这里不只是知识的教育,还有社会的实践。
二、教育的场所——学校应是现实版的社会这是教育的“空维”。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最佳场所,杜威在“什么是学校”的教育信条中,认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而儿童作为教育的对象,就应该把学校设置成一个真实的接近生活的,且生机勃勃的地方,这样儿童才能更轻松更容易的学习,也就是说他所认为的学校,应该是一个现实版的、简化的社会,这样才能培育出更快适应社会的人才。
在杜威的学校里,教师的职责不是把某种概念强加给儿童或是让儿童形成某些习惯,而是作为集体的一个成员来选择对于儿童起着作用的影响,并帮助儿童对这些影响作出适当的反应。
这一观点打破了传统教师是主角的思想,大大降低了教师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权利得到了空前的提升,让学生更能快乐的学习。
杜威五大演讲读书笔记
杜威五大讲演——教育哲学部分读书笔记一、教育的必要性1、为什么教育必不可少?“生”与“死”的问题1)人类婴幼时很弱,不能独立,必须依赖他人的抚养、教育和训练;2)人死后要传承经验和知识教育是从婴孩时期渡到成人时期的一只摆渡船。
2、为什么教育哲学很重要?1)教育哲学是使得人知道“所以然”,使人不盲从、不沿习惯因循守旧走。
2)以“选择”与“辨别”的态度,选择出对与错、重要与次要。
3、教育与长进(Growth)1)没有教育,就没有长进;教育不进步,社会也不能进步。
2)直接的教育——文字产生⏹直接的教育—不文(Illiterate)无形的“效仿”,慢慢习得。
⏹文字—学校的教育4、学校教育的弊端1)产生一种特别阶级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受教育,所以受教育者与非受教育者就产生了阶级差异。
2)渐趋保存古训和文字。
过分重视古老的东西,轻视了社会日用的教育。
3)使学校成为独立机关,与社会割裂因一味的教授最古、最守旧的东西,导致不能与时俱进。
5、教育哲学产生(对应解决三种弊端)1)怎样使特别阶级的教育能够普及;2)怎样使偏重文字(学校)的教育,与人生日用教育保持平衡;3)怎样使守旧的东西既能保存,又能养成适应现在环境的人才。
⏹这点最关键。
⏹“改造”——我们应想办法改造以前教育的目的、方法、材料,使得他们适应现代的需要。
⏹改造教育,好像驶一只船。
转载货物,固然应该持平,不要使他畸轻畸重,然装了以后,不能杨帆开驶,使装满了货物的船停在船坞里腐烂,当然是不行的。
古代传下来的学问,就是装在船里的货物。
现在的新潮流,新趋势,就是行船的风。
我们应该把这装满货物的船,乘风前进,不使他停在船坞里腐烂。
二、教育方式1、图解(学校+教材)儿童社会(做人)教育学教育学是指挥学校(教育)联络儿童和社会方面使他成为一个摆渡船。
2、教育协调三方面1)要熟悉观察社会生活知识,知道趋势和需要(确定教育目的)——远2)儿童心理学(意志与愿望)——近3)学校和教材,知道历史、地理等学科及意义(于社会、于儿童)——中间3、学科孤立的流弊1)知行不合一成人总是将自己认为正确的种种凝缩一小块强加到儿童身上。
约翰·杜威读书心得范文
约翰· 杜威读书心得范文约翰·。
杜威(1859--1952)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和评论家。
父亲是农民,后来当杂货商。
8岁的杜威,进入一个地区学校,承受传统的强迫记诵和读、写、算的教育。
这为他后来反对传统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16岁的杜威进了佛蒙特大学。
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体系形成经历了不断变化、不断修正的过程。
“我似乎反复无常,有点像变色龙,屈从于一个接一个不相同甚至不相容的影响;多方设法从中吸取一些东西,而又力图把它在某种程度上推向前进,使它在逻辑上和先前学过的东西融贯起来。
”毕业后,杜威当过中学教师。
1882年入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学习研究生课程。
曾经从黑格尔主义转向工具主义。
后在密执安大学任教、芝加哥大学任哲学、心理学和教育系主任。
讲授过系列的、大量的课程。
他还每年到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上一、二门课。
他在芝加哥大学期间,写出了不少重要的教育理论著作,如《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教育上的道德原理》都是有关实验学校(对新的教育理论和实际进展有效检验的学校)的工作纲领、内容、进程和总结的。
他的《我们怎样思维》对中小学教育实际发生深刻影响,立即被认为是教育文献中的优秀著作。
他和女儿合作写了《明日之学校》,而《民主主义与教育》那么是他多年来对哲学最充分的阐述。
《一个普通的信仰》、《价值论》、《人的问题》、《自由与文化》、《经历与教育》,《艺术即经历》是他对美学的一个重要奉献。
《经历与教育》(1938)是杜威晚年一本重要的教育著作,是由于进步教育受到种种非难,他为进一步说明自己的教育哲学而写的。
哲学的目标和价值不在于寻求永恒的普遍的实在,以致脱离现实生活,而是把应用在物理和生物现象上的科学方法,推广应用到社会和人生的事务上去。
这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所持的关于哲学研究的特殊目标和方法的观念。
这一点,他在《哲学光复的必要》一文中,他说得更多清楚:哲学必须停顿成为“研究哲学家的问题的手段”,而要成为“哲学家所提出的研究人的问题的方法”。
贴近生活的教育—《杜威在华教育讲演》读后感1500字
贴近生活的教育—《杜威在华教育讲演》读后感1500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读书体会、美文摘抄、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note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beautiful essay excerpt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贴近生活的教育—《杜威在华教育讲演》读后感1500字贴近生活的教育—《杜威在华教育讲演》读后感1500字:约翰·杜威——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
杜威读书笔记
杜威读书笔记《民本主义与教育》读书笔记5000字一、杜威和《民主主义与教育》(一)杜威约翰·杜威(JohnDewey,1859-1952年)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于1896年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这所学校是他的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实验室。
实际上,实验学校就是杜威教育思想的实际应用,通过教育实践为写作《民主主义与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实际材料。
他从实用主义哲学出发,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口号,反对以教师为中心,主张把学生从教师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杜威主张新“三中心”—儿童中心、课堂活动中心和个人直接经验中心。
这个提法在20世纪初是巨大的进步,即使现在仍意义深远。
杜威于1919年5月至1921年曾来中国讲学,足迹遍及十一省,宣传他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学。
杜威一生始终不渝地关注教育与民主主义的关系,他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特别关注。
教育与民主主义的关系,并不只是杜威个人所关心的,也不是一个与其他无关的孤立问题,许多不同领域的思想家和学者已经把这个问题列为他们在社会及教育方面进行探究的主要课题。
(二)《民主主义与教育》概述1.概况该书是杜威在1916年写成的。
这时美国面临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革命的新阶段,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
因此,要求研究与探索新的教育以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以及解决社会政治生活的各种问题,这是时代的需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反映了美国资产阶级这种要求。
所以,该书既有消极的、应该批判的东西,也有值得借鉴之处。
2.书中关于教师的作用的论述首先,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的第十四章中提到:“教师仅有学问是不够的。
事实上,除非教师的习惯态度关心教材和学生本人的经验互相影响,否则,教师的学问或他所熟练掌握的教材,孤立地看,它的某些特点反而有碍有效教学。
教学的问题在于使学生的经验不断地向着专家已知的东西前进,所以教师既需懂得教材,还需懂得学生特有的需要和能力。
教育理论著作读书笔记
教导理论著作念书笔记杜威是现代西方教导史上有名的代表人物.他的适用主义教导思惟,对世界列国的教导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的影响.《平易近-主主义与教导》是杜威教导思惟的代表作,个中闪烁着教导改革思惟的光线,成为一本国际性的教导名著.杜威在《平易近-主主义与教导》中经由过程“教导及生涯”.“教导即发展”.“教导即经验的不竭改革”这三大经典命题来阐述知与行的关系,他的适用主义教导思惟光鲜地表现为涵盖课程.教授教养进程.教授教养办法等教授教养所设计的重要方面的“从做中学”原则,故此,人们广泛将杜威与“从做中学”相链接.可以说,“从做中学”理论成为了杜威标记性的教导思惟,在全球规模内产生着广泛的影响.一.对杜威“从做中学”理论的根本懂得经由过程浏览《平易近-主主义与教导》,我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层面临杜威“从做中学”的理论有了初步的懂得.1.“从做中学”的涵义.杜威以为“从做中学”是“涉及一切运动,它包含应用各类中介的材料.器具以及应用各类有意识的用以获得成果的各类技能,它涉及各类对象和材料去进行的表示和建造一切情势的艺术运动和手工运动,只要它们包含为了达到目标的有意识的或沉思熟虑的尽力……它们还包含要着手的科学研讨,对研讨材料的汇集.对器具的治理.工作进行中和记载试验情形所需的运动程序”.[1]是以,杜威的“从做中学”包含艺术创作.手工运动和科学探讨三层根本涵义.2.“从做中学”的合理性根据.(1)“从做中学”是儿童进修才能成长的第一个阶段.杜威在《平易近-主主义与育》中,把儿童的进修分为三个阶段,说教授教养是“持续重建的工作,应从儿童现有的经验进入有组织的真谛研讨的阶段”.他以为儿童由4至8岁为通度日动和工作而进修的阶段,所学的是如何做,办法是从做中学,所得的常识得自应用,并为着应用,不是为了储备.由8到12岁为自由留意进修阶段,在这第二阶段中儿童才能渐强,可以开端进修间接的常识,但间接常识必须融会在直接常识之中.第三阶段为12岁今后,属于检查留意进修时光,学生从此开端控制体系性和理论性的科学常识或事物纪律,并且随而习得科学的思维办法.是以,儿童不竭成长本身的进修才能是从“从做中学”开端的.(2)“从做中学”促使儿童成长真正的兴致.杜威以为发展中的儿童的重要兴致是运动,对于儿童来说最初的常识就是做事或工作的才能.是以,杜威以为“从做中学”可以促使儿童成长真正的兴致,“从做中学”能促使儿童用一切的力气和情绪去从事他们所感兴致的运动.儿童所真正须要的思维方法是教会他们若何去做,若何去追求.所以在黉舍中必须让儿童既要保持高兴又要保持劳碌,所以须要让儿童从课桌边解放出来,让他们有事可“做”.(3)“从做中学”表示儿童的自然冲动.杜威以为儿童具有自然的或禀赋的冲动,生成就要做事.就要工作.这种冲动来自于儿童的本性,是无法压抑的.杜威在《平易近-主主义与教导》中举了一个儿童搭积木的例子:儿童从事搭积木的运动,尽管他愿望积木不要倒塌并且叠的越高越好,但是积木忽然倒塌了,他照样会同意从新开端再搭建.这就表示了儿童无法压抑的强烈的做事冲动.杜威以为假如抓住儿童的这个冲动加以引诱和成长,知足儿童的自然冲动并让儿童从事真正具有教导意义的运动,这将是儿童平生受益的转折点.3.“从做中学”的实现门路.(1)树立平易近-主的师生关系是“从做中学”的前提.杜威在《平易近-主主义与教导》中指出:“传统的教导只能练习儿童恭顺.屈服.当心从事.这种教导只能顺应统治阶层的须要,在平易近-主社会里应当造就学生的积极共性,如:自力性,自动性,富于聪明.”“在氛围上转变师生之间的关系,使之显得更亲热和平易近-主化.”尊敬学生.给学生平等的权利是搞好教导工作的前提.在教授教养运动中师生关系和-谐有助于学生运动的开展,同时这种人道化的教导与社会成长的须要也是一致的.(2)科学办法是“从做中学”的根本目标.杜威以为要实现“从做中学”必须留意科学的思维办法.在《平易近-主主义与教导》中他将“做”的步调分为五个阶段: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运动本身觉得兴致的持续的运动;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他要占领常识材料,从事须要的不雅察,对于这个问题;第四,他必须负责有条不紊地睁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五,他要有机遇和须要经由过程应用磨练他的不雅念,使这些不雅念意义明白,并且让他本身发明它们是否有效.(3)运动或功课是“从做中学”的载体.杜威死力倡导教材应当源于儿童经由过程本身的运动所获得的直接经验.他以为:“把这种早已经预备好的教材强加给儿童,是违背儿童本性的,多种多样的学科课程只会把儿童本身的同一的生涯经验给以割裂和肢解,势必阻滞儿童的发展,无论是本性的,照样体力的,智力和道德才能的发展.”杜威同样否决由常识为中间的教材所组织的课程,他提出,课程不该该像传统黉舍那样“大半由疏散在各门学科的常识材料朋分成连续串片断交给学生”.是以他设计在课程中占中间地位的是各类各样的运动功课,一是艺术运动,二是手工练习,三是各类办事性运动,同时充分应用化装.扮演等运动情势构成儿童进修的情形和内容.杜威主意儿童所做的内容,主如果相符儿童心理成长年纪特点的,能引起儿童兴致,能施展儿童共性的具体运动,也就是“运动课程”.二.基于“从做中学”理论看幼儿教师的特质请求将“从做中学”理论与工作场中的幼儿教师相接洽,初步看到幼儿教师应当具备的一些特质:1.理念方面.(1)尊敬幼儿.教师应当把幼儿算作是进修的主体,平等的个别.尊敬幼儿表示在教师对学生进修运动的介入和指点的进程.幼儿是“做”的主体,教师把本身算作学生进修的支撑者,尊敬幼儿的意愿和兴致,给幼儿足够的自由运动的空间,尊敬幼儿的看法和看法.要随时保持对幼儿思惟运动的懂得,重视呵护幼儿的自负心.师幼如同伙一般的平等,配合成长.(2)探讨进修.教师将幼儿进修的进程算作是幼儿自立探讨的进程,而非是直接灌注贯注常识的进程.意识到幼儿应当有许多“做”的机遇,即自立的探讨.教师在教授教养运动中更多的应当充当引诱者而非筹划者的脚色,供给应幼儿自立摸索的材料.空间.时光,引诱幼儿经由过程“做”去发明问题.进行假设.实践证实.互相交换.汇集证据.记载结论……(3)整体教导.教师应当存眷教导对幼儿成长的整体感化,把教导不但仅看作是常识的储备,也应当把教导看作是摸索精力和意志品德的造就.教师在组织教授教养运动的时刻,应当有意识的引诱幼儿在“做”的进程中造就联结友爱.真挚合作.保持不懈等优越品德.在幼儿发明问题的时刻,引诱他们勤于思虑;在幼儿碰到艰苦的时刻,勉励他们保持不懈;在幼儿有所收成的时刻,帮助他们总结归纳综合……使得教授教养运动让幼儿获得全方位的成长.下面是我的几点感悟.一.教导在于爱.有爱才有教导,有尊敬才有教导.作为教师要用爱浸染本身的学生,尊敬每一位学生,做学生真挚的同伙..苏霍姆林斯基对于若何尊敬学生的自负心说过这么一段话,年青的同伙,请记住,这是一种异常脆弱的器械,看待它要极为当心,要当心的像看待一朵玫瑰上发抖欲坠的露水,因为在要摘失落这朵花时,不成抖失落那闪烁着小太阳的透明的露水.要造就自负心,只能用温顺过细的教导手腕.自负心是不许可采取粗暴的.“强有力的”“凭意志的”手腕的.由此我想到了本身和学生处理一些问题时的做法,学生是有思惟的个别,须要关怀.尊敬和爱,是以我尽量用交心的方法和学生进行沟通,而不是粗暴的责罚.学生消失了错误,要和学生一路剖析原因.追求改良的措施等,而不是一味的写检查.作检查.如许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利于优越师生关系的造就.二.教书育人,不只是教会他们进修,要存眷学生精力生涯的点点滴滴.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那种除了上课.教科书.家庭功课.分数以外什么都不想的学生,它的命运是不值得爱慕的.的确是如许的,跟着本质教导的慢慢开展和日益成熟完美,仅仅进修好的学生已经不再那么受迎接,我们造就的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周全成长的学生.这里就简略说一下劳动吧.劳动是有平庸力气的平易近间教导学,给我们开拓了教导聪明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导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经由过程有汗水,有老茧和疲惫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迟钝.温顺.经由过程劳动,人才具有居心灵去熟悉四周世界的才能.读到苏霍姆林斯基带孩子们在果园里.瓜园里渡过全部暑假,我想到了有名教导家魏墨客跟他的学生们开拓荒地种菜养花,到野外扑蚂蚱.摸鱼,领会劳动的乐趣,在快活中进修.快活中成长.固然我们不克不及在炎天的夜晚看亮晶晶的萤火虫听蛐蛐.青蛙们吹奏的美妙乐章,我们也没有地方和孩子们一路栽花种树,我们甚至没有机遇带孩子们去春游……但是在他的身上,让我不但发明了教导中的爱,也发明了教导中的美.如许的美,正因为是我们所缺乏的,也成了我为之心动和憧憬的妄想.三.没有爱,就没有教导,将本身全体的爱全身心的投入给我们的孩子.我们教导工作者的义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爱爱护这种美,并用本身的行为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酷爱孩子是教师生涯中最重要的器械.爱人吧!对人的爱是你道德的焦点!应当如许生涯:让你的道德焦点健康.纯洁.壮大无比!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说要为你四周的人进献出本身心灵的力气,让他们更美妙,精力上更富有.更完美;让你生涯中接触的每一小我从你那儿,从你的心灵深处得到一点最美妙的器械.读《育人三部曲》,不但是一次念书的交换,更是一次和巨大教导家思惟的交换,心灵的沟通.我将会用这份收成,浇灌俏丽的花朵,为本身珍重的教导事业而奉献毕生.并保持读好书.做大好人的理念教导好我的每一位学生.。
杜威的教育名篇读后感
杜威的教育名篇读后感杜威的教育名篇读后感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杜威的教育名篇》看完了,准确地说是翻完了。
这本书收集了杜威的多篇名作,包括《民主与教育》、《经验与教育》等。
洋洋洒洒300多页,虽然大部分没看明白,还是有一丁点成就感。
约翰杜威(JohnDewey)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反对传统的灌输和机械训练的教育方法,主张从实践中学习。
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口号。
其教育理论强调个人的'发展、对外界事物的理解以及通过实验获得知识,影响很大。
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
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由于生活就是生长,儿童的发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长的过程,因此,杜威又强调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
”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由此,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
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他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
”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儿重现在的社会生活。
就“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来说,杜威提出,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
但是,“学校即社会”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在学校里的简单重现。
杜威又认为,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应该具有3个比较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简单和整理所要发展的倾向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比青少年任其自然时可能接触的更广阔、更美好的平衡的环境。
”杜威的这两个观点,我都非常赞同。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是生长,完全顺其自然,行不言之教。
学校与社会 明日之学校之读书笔记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之读书笔记我最近有幸拜读了约翰·杜威的《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在读书过程中有些感想和体会,跟老师一起分享一下。
首先介绍一下作者,约翰·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评论家。
他于1899年辞去密歇根大学哲学系主任到芝加哥大学担任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系主任。
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呆了十年(1894~1904)。
在这个时期里,他从事多方面的学术研究工作,并以专着、论文、讲演、报告和书评的形式,发表了关于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逻辑、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其中教育着作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1904年杜威离开芝加哥到哥伦比亚大学当哲学教授。
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他每年在师范学院开一两门课,并继续撰写教育着作。
他对于与师范学院的联系很感兴趣,师范学院附设的幼儿园和霍拉斯曼学校更引起他的注意。
虽然他主要从事哲学研究,可是他与师范学院的联系和他的思想对师范学院的影响在不断地扩大,以至他的名字和师范学院的名字在许多地方专业教育家的心中是连在一起的。
(一)我的教育信条杜威在1879年应某日报要求,发表了着名的《我的教育信条》,在这篇文章中,杜威提出了五个信条。
第一个人信条说明什么是教育。
他说,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进行的。
每个个体从出生开始就接受着各种各样的教育,教育能够不断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
又因为受教育的个人是社会的个人,而社会便是许多个人有机的结合。
第二个信条说明了什么是学校。
杜威认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是一个传授某些知识,学习某些课业或养成某些习惯的场所。
第三个信条谈到了教材问题。
杜威认为,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训练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
学校课程的内容应当注意到从社会生活的最初不自觉的统一体中逐渐分化出来。
“学校科目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威五大讲演——教育哲学部分读书笔记一、教育的必要性1、为什么教育必不可少?“生”与“死”的问题1)人类婴幼时很弱,不能独立,必须依赖他人的抚养、教育和训练;2)人死后要传承经验和知识教育是从婴孩时期渡到成人时期的一只摆渡船。
2、为什么教育哲学很重要?1)教育哲学是使得人知道“所以然”,使人不盲从、不沿习惯因循守旧走。
2)以“选择”与“辨别”的态度,选择出对与错、重要与次要。
3、教育与长进(Growth)1)没有教育,就没有长进;教育不进步,社会也不能进步。
2)直接的教育——文字产生⏹直接的教育—不文(Illiterate)无形的“效仿”,慢慢习得。
⏹文字—学校的教育4、学校教育的弊端1)产生一种特别阶级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受教育,所以受教育者与非受教育者就产生了阶级差异。
2)渐趋保存古训和文字。
过分重视古老的东西,轻视了社会日用的教育。
3)使学校成为独立机关,与社会割裂因一味的教授最古、最守旧的东西,导致不能与时俱进。
5、教育哲学产生(对应解决三种弊端)1)怎样使特别阶级的教育能够普及;2)怎样使偏重文字(学校)的教育,与人生日用教育保持平衡;3)怎样使守旧的东西既能保存,又能养成适应现在环境的人才。
⏹这点最关键。
⏹“改造”——我们应想办法改造以前教育的目的、方法、材料,使得他们适应现代的需要。
⏹改造教育,好像驶一只船。
转载货物,固然应该持平,不要使他畸轻畸重,然装了以后,不能杨帆开驶,使装满了货物的船停在船坞里腐烂,当然是不行的。
古代传下来的学问,就是装在船里的货物。
现在的新潮流,新趋势,就是行船的风。
我们应该把这装满货物的船,乘风前进,不使他停在船坞里腐烂。
二、教育方式1、图解(学校+教材)儿童社会(做人)教育学教育学是指挥学校(教育)联络儿童和社会方面使他成为一个摆渡船。
2、教育协调三方面1)要熟悉观察社会生活知识,知道趋势和需要(确定教育目的)——远2)儿童心理学(意志与愿望)——近3)学校和教材,知道历史、地理等学科及意义(于社会、于儿童)——中间3、学科孤立的流弊1)知行不合一成人总是将自己认为正确的种种凝缩一小块强加到儿童身上。
儿童没有生活经验,所以于他们无意义。
学科中心(最大弊端)。
⏹学科与真生活断绝,生活自生活,学科自学科。
⏹学科成为纸上的假东西,不真实⏹学科在实际中不能应用实用教育:使儿童用他所学的东西指挥他的一切行为。
2)使儿童缺少兴趣⏹教授的东西与人生日用没有关系,儿童见了就畏惧,全然没有兴趣,即使学习也是在应付先生罢了。
⏹因为没有兴趣,所以认为求学是件苦差事。
不能忽视“儿童对于求学的苦乐”,因为结果影响社会很大而且很久。
所以应该去掉痛苦一部分,提出有趣味的东西。
3)社会与学校分离导致社会上的不公平⏹一类书生能对书本学问有兴趣⏹大多数人只知道五官接触、能够实做的事才有趣所以导致大多数人没有求学机会结论:因为大多数人对于学问没有趣味,所以应该改良学校的制度与教材,使得他们也感受教育的利益。
教育应该一方联络儿童的本能与经验,一方联系社会的需要。
三、儿童的生活与本能1、儿童天生本能—情性和冲动举例儿童学话1)儿童有听话的本能2)有发音的本能3)欲望教育就是利用孩子的本能及环境,使他朝着我们所预定的方向走去。
儿童学会某种本事的条件:⏹自己的本能⏹父母的教育⏹社会环境的需要2、为什么重视本能教育1)教育应使人公平发展如果教育目的是为了造成贵族专制国家,那么用“装进去”的方法就可,但在民治国家不可。
2)社会在变迁,成人的性情很难变迁儿童的本能是软的,具有可塑性。
3、“游戏”与“作工”与训练本能的关系1)游戏,主要模仿幼儿园可以利用幼儿模仿成人的一性,使他做有意义的游戏。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得到社会、运动、道德等方面的发展。
德—福禄贝尔(Froebel):恩物2)作工儿童除模仿外,还喜欢创造。
利用此,可以:⏹训练其官能⏹使他随机应变⏹输入知识教育的价值(最重要)比如锯用久了发热,烧饭时讲化学道理,种花时讲植物学道理等等,寓生活于教育。
四、“做戏”与“工作”如何与学校连接。
1、做戏(Dramatization)游戏从动作表现,做戏也是心理表现。
儿童的意思、观念、影响比较具体,更容易表现在他的言语、指使、容貌上。
文学、历史、人文地理与人类社会关系较大,易于用“做戏”来帮助教学,重点在“趣味”。
不等于“学的苦+糖”的做法。
知识方面的作用:⏹学会“设身处地”比如道德教育,以往的格言式、教训式不如用演戏方式。
训练其官能⏹锻炼“选择”与“安排”能力一个故事里,角色的适当分配。
⏹使儿童知识影像“明了、正确”平时教习发问的教育,可能导致只会说、不会做的结果。
⏹养成社会共同生活的习惯课堂学习比较孤立,演戏时大家的语言、动作都要相互协调,这是集体合作的精神。
2、工作与游戏的根本不同,在于他的目的是造成一种看得出的可以留存的出产品,不像游戏单使幼儿有兴趣有动作。
不同于“功课(work)”,有用教习的权威压逼出来之意。
而“工作”是自动的,与儿童心理相连。
“工作”三要素:趣味、动作、结果。
在教育上的利益:⏹教孩子做事要有目的因为“工作”有实在的出产品。
⏹教孩子对于材料要有选择的方法,处处与目的对应养成“判断”的能力。
比如可以应用在植物学中、生物学中。
“实验室”的产生,就是响应此思想。
五、社会生活1、教育目的养成配作社会的良好分子的公民。
即:能承受社会的过去和现在的各种经验,不但可以被动的吸收,还需每人做一个发射中心,影响其他公民也来参加社会的活动。
2、学校如何造就良好公民(社会化)1)情感上,使儿童有自愿对社会尽义务的兴趣2)知识上,使他知道社会生活和需要的3)技能上,训练其适应社会需要的本领简单来说为:1)用语言文字,保存过去的成绩和经验要懂得灵活应用古代所保存。
2)选择社会对儿童有需要的部分教授社会并非各部分都好、都有用。
学校要有所“选择”。
社会的改良,全在学校。
因为学校是造成新社会、去掉旧弊向新方面发展的、含有不错发现的能力预备儿童替社会做事的一工具。
警察、法律、政治等不及。
学校的孩子,性质没有固定,习惯尚未养成。
⏹机关管理成人成人习惯固定,难以改变。
⏹环境的不良3)扩充儿童更新更大的环境环境最重要,要使儿童有世界的眼光六、怎样实现“儿童社会化”的目的1、如何实现社会化学校应先“社会化”1)非正式:打破小团体比如,学校里老乡群,男女校问题;还有公立学校制度2)正式:学校的管理学校管理训练也要使儿童加入,使得对于规则不仅要死守还要知道规则有什么意义。
平时学校管理的弊端:超儿童经验之上,儿童不加入。
管理如下:⏹政治上,学校可以模仿城市来组织,有立法、司法等,由自己制定,使儿童在游戏中习得社会经验。
⏹生活上,使孩子加入房屋的清洁、机器的保存整理,也可以让儿童担任管理经济方面的事情,培养其责任心。
3)知识上:输入社会的知识和经验儿童资质有差异,应利用差异使儿童做助教。
课堂上应该儿童占主导地位,时间不能被教师全部占去。
七、学科与社会生活的关系1、学校教育弊端“习未来之所用”预备将来,是教育的结果,而非目的。
1)耽误时间学生所学东西距离现实很远,应当放下,去做那些与现在生活有关的游戏、玩耍。
2)减少学生对现在生活的趣味宗教与哲学的“出世主义”,对世俗之事不甚在意,而重视将来,如天国、净土、极乐世界。
倘若儿童没有兴趣学下去,则采用体罚,后用奖赏——“吃苦药加糖”的办法,这些教育都是有害的。
3)评判儿童的成绩没有自然的标准因习得知识与现实很远,所以对于儿童成绩的进步与否,采用比考试记分制度。
2、斯宾塞尔(Spencer)提出:教育的目的是预备将来的生活。
是教育史一大进步。
所谓预备将来,不是很远的生活,而是一步步生活,步步生活、步步预备。
3、怎样使学科能与儿童现在生活联系在一起?1)不把遗留下来的习惯、古训当做标准凡遗留,未必正确2)打破读书人和学者的观念以前的学问仅仅是一种装饰,具有贵族观念,与普通人的人生日用毫无关系。
以前供选择的学科很少,所以各国都不约而同注重文学、文法等,现在学科多了,却不容易辨别、选择。
现今教育界一弊病为:但凡有一种新学科,必以为非添加不足以趋。
导致肤浅学问。
4、看轻儿童乡土环境的可能缘由1)因为教育预备很远的将来的目的,在时间、空间上,都不在儿童生活的乡土;2)全国一致的迷信,不把乡土的东西拿来做教育材料。
八、科学的进步带来的影响1、科学方法的进步,给社会、思想、人生观、政治都带来影响2、思想界大革命——科学的方法,便是归纳,一切都从事实下手,从试验下手。
九、科学的进步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的进步对教育的影响(方法1)1)教材方面减少了以往的偏重文科方面的语言、文字等学科,加上一些注重实证(Positive)学科。
2)教授方法减少了从前的武断,如依据古说、遗训、圣经以及强制学生背诵。
2、科学的进步对教育的影响(方法2)1)物质上平常起居饮食、交通的方便,使得幸福感增加2)道德上产生新的希望、信仰,扩大了道德的范围⏹发生新的希望、新的勇敢受科学的影响,知道人的智慧可以打破从前的一切愚昧,错误与紊乱,对人生产生了一种新的态度。
对天然现象一直持悲观失望的态度,导致以下坏影响:❖看不起天然现象,以为不值得研究人类对于希望不到的东西,总看不起他,只当他是不好的。
“酸葡萄”❖悲观与命定主义产生厌世——凡事都有定数,人无力❖个人找不到真理,就傅聪古训遗风⏹发生新的诚实科学使人们先知道真话,后再说真话。
因为古时人们对于天然界的不了解,想要说真话的好心早已经被各种成见打消掉。
宁愿牺牲真理来迁就现状。
希腊柏拉图(Plato)说,“实在”(Being)应放在“现象”(Seeming)之前,比现象尤为重要。
因为现象是看上去是什么,而实在不是什么。
成见,为真理的仇敌。
或为个人、国家利害,或因爱、礼貌等不说,或已不说亦限制别人不说。
十、科学的方法1、关于科学的一些观点科学不是书本上积累的知识。
科学所以重要,不在于科学的结果(比如物理、化学等学科),而在于科学的方法。
科学的方法就是“试验”方法——用人的动作将一方的心的作用和别的一方的天然界的事实连起来——创造。
科学是有条例、次序的,这是与非科学的区别。
2、试验(Experiment)与经验(Experience)经验,被动。
他的次序知识按照先后顺序,没有有意的支配;试验是有目的的支配经验。
1)经验的方法:⏹瞎碰盲目尝试,费工夫,缺乏远见⏹畏缩少做事,少尝试,不敢不经验⏹试验不如第一的盲目尝试,也不如第二种的少做事,而是很肯做,但却不肯乱做,有意识的试验。
2)试验的方法:⏹有计划⏹根据现有事实比如:化学家做试验,不是没有计划的瞎碰,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按照预定的计划,应该起什么作用,倘若不起什么作用,再将他放在旁的东西里看,观察计划是否实现,虽然向着将来,却是以观察现在事实为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