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美术教案生活中的透视
美术教案生活中的透视教案标题:美术教案——生活中的透视教案目标:1. 了解透视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性和应用;2. 学习如何观察和描绘日常生活中的透视场景;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4.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材和资源: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城市景观和日常生活中的透视场景;2. 色彩铅笔、素描纸、橡皮擦、铅笔等绘画工具;3. 模型或实物(如建筑模型、玩具等)用于示范和实践;4. 学生自行带来的日常生活照片或素材。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城市景观和日常生活中的透视场景,介绍透视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和意义;2. 引导学生回顾并分享他们曾经在画中运用过透视的经验。
理论探讨:1. 解释线性透视原理,包括远近关系、收敛线等概念;2. 通过示意图展示不同种类的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3. 分享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并让学生注意其中透视的运用。
实践演练:1. 首先请学生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透视场景,如建筑物、街道、家具等;2. 然后让学生选择一张自己带来的照片或素材,并在素描纸上用铅笔进行写生;3. 示范绘画过程,引导学生注意线条的收敛和远近效果的表现;4. 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并提供个别指导和帮助。
作品分享:1. 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让他们互相欣赏和评价;2. 引导学生讨论透视带来的空间感和逼真感,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3. 与学生一起欣赏著名艺术家运用透视创作的作品,例如达·芬奇、梵高等。
延伸活动:1.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记录透视场景,并鼓励他们进行更多绘画实践;2. 探索其他形式的透视,如色彩透视、人物透视等;3. 组织学生进行美术展览,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与父母、校友等分享。
评估方式:1. 对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进行观察和评估;2. 评估学生对透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对学生作品的技巧、创意和表现进行评估。
拓展阅读:1. 推荐学生阅读与透视相关的艺术书籍和杂志;2. 建议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博物馆,深入了解透视在各种艺术形式中的应用。
美术素描透视试讲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透视的基本概念,掌握一、二、三点透视的原理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透视的基本概念、一、二、三点透视的原理和方法。
2. 教学难点: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如何将透视原理灵活运用到实际绘画中。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幅具有透视效果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幅画是如何表现出远近、深浅、层次等关系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幅画运用了透视原理,通过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手法,使画面具有立体感。
(二)新课讲解1. 透视的基本概念:透视是绘画中表现空间距离、层次和深度的一种方法。
2. 一点透视:以视点为中心,画面上只有一个消失点,适用于表现直线建筑物、街道等。
3. 二点透视:以视点为中心,画面上有两个消失点,适用于表现立方体、圆柱体等物体。
4. 三点透视:以视点为中心,画面上有三个消失点,适用于表现远景、立体感强的画面。
(三)实践操作1. 学生根据所学透视原理,自行选择一个物体进行素描练习。
2. 教师巡视指导,针对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2.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强调透视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学生选择一个生活场景,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素描练习。
2. 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透视在美术史上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了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高了空间想象力和表现力。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透视在生活中的应用。
大学美术透视教案
课程目标:1. 了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2. 学会运用透视技巧进行绘画创作,增强画面空间感。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透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2. 透视技巧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透视规律在绘画创作中的灵活运用。
2. 学生对透视技巧的掌握程度。
教学准备:1. 课件2. 教案3. 纸、笔、颜料等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具有透视效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透视现象。
2. 提问:什么是透视?透视有什么作用?二、讲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1. 透视的概念:透视是绘画中表现物体空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2. 透视的原理:透视是基于人眼观察物体时所形成的视觉错觉。
3. 透视的规律:a. 一点透视(直线透视):物体与画面平行,只有一个消失点。
b. 两点透视(角透视):物体与画面成一定角度,有两个消失点。
c. 三点透视:物体与画面成一定角度,有三个消失点。
三、透视技巧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1. 一点透视的应用:展示一些运用一点透视技巧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
2. 两点透视的应用:展示一些运用两点透视技巧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
3. 三点透视的应用:展示一些运用三点透视技巧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
四、课堂练习1. 教师示范绘画透视技巧,学生跟随练习。
2. 学生自选绘画题材,运用透视技巧进行创作。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强调透视技巧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1.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掌握了透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能够运用透视技巧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3.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美术课简单透视画教案怎么写
美术课简单透视画教案怎么写教案标题:美术课简单透视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透视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学习简单的透视画技巧;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透视画相关的教学资料、范例图片、画笔、画纸等;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擦、彩色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透视画的概念,并展示一些透视画的范例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详细解释透视画的原理和基本概念,例如:消失点、视线、远近关系等;2. 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透视原理绘制简单的透视画。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让学生用铅笔在画纸上画出一个简单的水平线作为地平线,并在其上方标记出一个消失点;2. 以消失点为中心,画出几条延伸线,并在其上画出几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等;3. 根据延伸线的方向和长度,将图形逐渐缩小,呈现远近关系;4.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绘制出更多的透视图案。
四、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透视画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心得。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强调透视画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2. 鼓励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透视画技巧,并尝试绘制更复杂的透视画作品;2. 推荐学生参观美术馆或阅读相关书籍,进一步了解透视画的发展和应用。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透视美术教案
透视美术教案透视美术教案【篇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案例—绘画中的透视现象】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案例—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一 . 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与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
教材的意图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够认识到景物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能把有关透视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进而提高空间表现能力。
二.过程设计:1、教学策略:师生游戏→明确本课内容→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欣赏名画→观察表现透视的艺术作品→利用教具学生练习→产生绘画冲动→绘画→讲评。
2、教案设计: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㈠.教学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学生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
2.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事物。
3.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美感和自主探究意识。
㈢.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初步了解景物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及相关知识。
难点: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创新点:让学生分析讨论发现总结透视现象。
㈣.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教学法;2、探究式教学法;3.发现式教学法㈤.教学准备:图片资料.自制教具等。
三.教学过程:㈠.游戏导入师:请同学们用手测量出老师的身高?(学生手量.回答)你们知道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吗?(学生讨论发言)㈡.介绍透视现象并板书课题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大,而离我们远的物体看起来小,这种现象就是景物的近大远小现象,也叫透视现象。
㈢.讲授新课a.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分析,按书中的要求找出答案。
(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近粗远细. 近稀远密)b.请同学找一找身边的透视现象。
请学生仔细观察后归纳透视现象;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总结出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疏远密的透视现象。
美术透视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透视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绘画技能。
3. 使学生能够运用透视知识,在绘画中创造出具有立体感的作品。
教学重点:1. 理解透视现象的基本原理,如近大远小、形状改变等。
2. 掌握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应用方法。
教学难点:1. 在绘画中使用透视知识,创造出具有立体感的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图片素材(风景图片、透视绘画作品等)3. 画纸、铅笔、橡皮等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数幅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透视现象。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图片中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种变化现象叫做透视现象。
二、新课讲授1. 透视现象的基本原理a. 教师讲解透视现象的基本原理,如近大远小、形状改变等。
b. 通过课件展示实例,帮助学生理解透视现象。
2. 透视现象的应用方法a. 教师演示如何运用透视知识在绘画中创造出具有立体感的作品。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尝试绘画,体会透视现象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发放画纸和绘画工具,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2. 学生根据所学透视知识,绘制一幅具有立体感的风景画。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
2. 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五、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回家后,继续练习运用透视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了透视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学会了在绘画中运用透视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素描)模块:透视原理能力目标: 1.能掌握透视的基本术语和基本规律2。
掌握正确画透视的方法知识点目标:1.画出各种几何形体的透视关系2.基本掌握两种透视方法课时安排: 1天任务要求:画出正方体的两到三种透视任务分析:分析透视的原理和绘画方法难点分析:掌握各种透视的同时加入不同视角知识点讲解:透视原理角度与透视实际上是一个很广泛的问题,不仅仅在画画创作时,其它各种美术形式都很讲究角度与透视。
它是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绘画艺术一般都要求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表现三度空间的立体感,比如同样的物体近大远小等,所以,透视规律在画面构图上的运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透视变化是绘画构图变化的现实依据.透视的基本术语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2,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3,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4,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5,消失点(灭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
6,天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体(房子房盖的前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7,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休(房子房盖的后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8,平行透视:就是有一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
这种透视有整齐、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9,成角透视:就是任何一面都不与平行的正方形成长方形的物体透视。
这种透视能使构图较有变化。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在漫画中是常用的,也是最简单的透视规律。
一个物体上垂直于视平线的纵向延伸线都汇集于一个灭点,而物体最靠近观察点的面平行于视平面,这种透视关系叫一点透视,也叫平行透视。
一点透视的表现方法:首先在画面上画一条水平线(视平线),然后再画一条垂直线,相交点作为灭点,从灭点随便延伸出一条线,这条线就是将要画的物体的透视关系,然后在透视关系线和视平线之间画出所要绘制的物体。
物体高度的变化是根据透视线和视平线所成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小学美术《透视室内布置》教案
(3)绘配不当等问题。
突破方法: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个性化指导,提供绘画技巧方面的建议,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水平。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透视室内布置》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房间里的物品近大远小、近清楚远模糊的现象?”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透视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透视室内布置》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透视这一概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也存在一些理解和实践上的难点。让我来谈谈几个值得注意的方面。
首先,关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我发现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透视概念,能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然而,透视原理的讲解还需要更具体、更生动的例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打算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现场演示透视效果,增强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直观感受。
小学美术《透视室内布置》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空间与透视》章节中的《透视室内布置》。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了解室内布置的基本概念和透视原理;2.观察和分析生活中室内布置的透视现象;3.运用透视原理,创作一幅表现室内布置的绘画作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透视知识,提高空间表现能力,培养观察生活、发现美的意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透视在室内布置设计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景观学《美术基础二-透视学》——教学-实训-考试大纲
《美术基础二-透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1605922、课程名称:美术基础二-透视学3、学时/学分:48学时(其中讲解12学时,实训36学时)/3学分4、开课系(部)、教研室:艺术设计系景观教研室5、课程性质:必修课6、面向对象:景观学专业本科生二、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美术基础二-透视学》是艺术设计系学生的专业基础技法课程.“透视” 一词原于拉丁文“perspclre” (看透)。
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
后遂将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
透视课程:1.教学内容要系统全面,充分地做到将科学与艺术紧密结合,将科学的客观性、系统性与艺术的主观性、自由性溶合在一起。
严谨细密而生动。
2.理论讲解要做到难易结合,重点难点突出,避免平铺直叙。
3.采取理论讲解与具体练习相结合,使理论能够迅速地运用到实践中去。
4.教学手法要不断更新,能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5.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必须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师生通力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以设计意识为核心,优化透视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设计的发展。
在写生作画的过程中,因观察的需要或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视觉劳累,眼睛可以向着无数个目标观看作画对象,这种视向称为观察视向。
构图视向只有一个,而作画过程中的观察却可以有无数个。
我们作画是根据一个构图视向所造成的中心投影关系来画物体的透视形的,而观察过程中的其它无数个视向,只是用来观察而已,不做中心投影效果。
因此,绘画中的透视分析与衡量,不能随观察视向看到哪里分析到哪里,衡量到哪里,而只能按一个构图视向来进行。
如果只凭直观的透视感觉来作画,透视上也常会产生错误。
仅通过视平线与景物的部位对比来说明清仰视与俯视透视图中的视高,是不太容易的。
最新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素描)模块:透视原理能力目标: 1.能掌握透视的基本术语和基本规律2.掌握正确画透视的方法知识点目标:1.画出各种几何形体的透视关系2.基本掌握两种透视方法课时安排: 1天任务要求:画出正方体的两到三种透视任务分析:分析透视的原理和绘画方法难点分析:掌握各种透视的同时加入不同视角知识点讲解:透视原理角度与透视实际上是一个很广泛的问题,不仅仅在画画创作时,其它各种美术形式都很讲究角度与透视。
它是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绘画艺术一般都要求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表现三度空间的立体感,比如同样的物体近大远小等,所以,透视规律在画面构图上的运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透视变化是绘画构图变化的现实依据。
透视的基本术语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2,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3,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4,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
5,消失点(灭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
6,天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体(房子房盖的前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
7,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休(房子房盖的后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8,平行透视:就是有一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
这种透视有整齐、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
9,成角透视:就是任何一面都不与平行的正方形成长方形的物体透视。
这种透视能使构图较有变化。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在漫画中是常用的,也是最简单的透视规律。
一个物体上垂直于视平线的纵向延伸线都汇集于一个灭点,而物体最靠近观察点的面平行于视平面,这种透视关系叫一点透视,也叫平行透视。
一点透视的表现方法:首先在画面上画一条水平线(视平线),然后再画一条垂直线,相交点作为灭点,从灭点随便延伸出一条线,这条线就是将要画的物体的透视关系,然后在透视关系线和视平线之间画出所要绘制的物体。
物体高度的变化是根据透视线和视平线所成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小学美术《透视》教案
1.继续探索更多直观、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透视。
2.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孩子,给予更多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难点,提高绘画技能。
3.鼓励孩子们多观察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4.组美和创作能力。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透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透视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绘画实践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对透视的概念和技巧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对于如何通过绘画表现空间感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日常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这为后续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透视的基本概念。透视是指在平面画布上模拟三维空间深度感的方法。它是绘画中表现立体空间的重要技巧。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幅经典的透视画作。这个案例展示了透视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空间表现的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际画作分析和动手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透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第一章:透视基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掌握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对透视的感知和表现能力1.2 教学内容透视的定义和分类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原理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1.3 教学步骤引入透视的概念,展示透视的实例讲解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原理,演示绘制方法学生练习绘制透视图形,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二章:透视的应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透视在绘画中的基本应用方法培养学生对透视空间的表现能力2.2 教学内容透视在平面绘画中的应用透视在立体绘画中的应用透视在景观绘画中的应用讲解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方法,展示实例学生进行透视绘画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三章:透视的拓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透视的拓展知识培养学生对透视的创新应用能力3.2 教学内容透视的变异和创新发展透视在其他艺术领域的应用透视的未来发展趋势3.3 教学步骤讲解透视的变异和创新发展,展示实例学生进行透视的创新应用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四章:透视作品欣赏与分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透视作品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对透视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4.2 教学内容透视作品的特点和魅力透视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方法著名透视作品介绍展示著名透视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学生进行透视作品的创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五章:透视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透视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方法培养学生对透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5.2 教学内容透视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方法透视在绘画创作中的创新应用透视在绘画中的注意事项5.3 教学步骤讲解透视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方法,展示实例学生进行透视绘画创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六章:建筑透视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筑透视的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建筑透视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对建筑透视的表现能力6.2 教学内容建筑透视的定义和分类建筑透视的绘制方法建筑透视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6.3 教学步骤引入建筑透视的概念,展示建筑透视的实例讲解建筑透视的原理,演示绘制方法学生练习绘制建筑透视图形,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七章:人物透视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物透视的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人物透视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对人物透视的表现能力7.2 教学内容人物透视的定义和分类人物透视的绘制方法人物透视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7.3 教学步骤引入人物透视的概念,展示人物透视的实例讲解人物透视的原理,演示绘制方法学生练习绘制人物透视图形,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八章:风景透视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风景透视的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风景透视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对风景透视的表现能力8.2 教学内容风景透视的定义和分类风景透视的绘制方法风景透视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8.3 教学步骤引入风景透视的概念,展示风景透视的实例讲解风景透视的原理,演示绘制方法学生练习绘制风景透视图形,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九章:透视效果图绘制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透视效果图的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透视效果图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对透视效果图的表现能力9.2 教学内容透视效果图的定义和分类透视效果图的绘制方法透视效果图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9.3 教学步骤引入透视效果图的概念,展示透视效果图的实例讲解透视效果图的原理,演示绘制方法学生练习绘制透视效果图,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十章: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应用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特殊应用让学生掌握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对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运用能力10.2 教学内容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特殊应用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创新方法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实际案例10.3 教学步骤引入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概念,展示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实例讲解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特殊应用,演示创新方法学生进行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透视的定义和作用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透视的基本概念,透视在绘画中的重要性,以及透视在不同艺术领域的应用。
透视的美术教案
透视的美术教案关于透视的美术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圆柱体的透视现象,使学生掌握圆柱体的透视画法。
2.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透视知识,检查所画圆柱体的透视关系是否正确。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圆柱体的透视知识,着重掌握圆柱体的透视规律。
难点:掌握圆面的透视规律和透视知识,表现圆柱体的透视现象。
三、教学准备:教具:圆柱体、易拉罐、透视知识的插图、图画纸。
学具:图画纸、铅笔,橡皮、易拉罐饮料筒等。
四、作业要求:认真观察图画的透视变化,写生直立圆柱体(圆柱体饮料筒),要求符合透视规律。
五、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检查学具,稳定情绪。
2.引入新课师:同学们,现在教师来检查一下,上一节教师布置给大家的作业:让同学们准备一个“易拉罐”,看看完成的怎样?(生拿)师:(肯定)好,同学们完成的很好,那么,同学们知道这个“易拉罐”的形体是什么样的?(生观察、思考,举手回答,师待生答后)师:(肯定)回答的很好,是圆柱体,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还见到哪些物体也是圆柱体呢?(指名回答)师:(肯定)回答的很好,有水桶、烟筒等。
师:老师这有一幅画,请同学们欣赏,(出示插图:圆柱体图画),让学生欣赏,稍停,说课本第7页上面也有两幅画,请同学们欣赏。
师:同学们欣赏后的感觉如何呢?谁能来谈一谈?(生举手)师:找生答后(肯定)再做一简单评价:画的真是维妙维肖,好像用手轻轻摸一下,它就会滚动,真是太美了。
画的这么好,同学们想学吗?(生:想学)好,那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直立圆柱体的透视现象”。
(板书课题)3:讲授新课(1)圆柱体的特征师:出示石膏圆柱体模型,让生观察它的形体。
师:这个圆柱体上下两个面是什么形状,大小如何?再看圆柱体上下两端的.粗细如何?(生观察,思考后,回答)师:(待生答后,肯定)对,圆柱体的两端是圆面,圆面的小大一样,圆柱体上下两端同等粗细,周边是与中轴等距的直线。
(师出示插图讲解)(2)圆柱体的透视现象师:同学们,拿着我们手中的“易拉罐”使上圆面与我们的视平线等高,我们来观察这个圆面的形状怎样?能不能看到上面的面?(生拿易拉罐跟师一起使用,观察后举手回答)师:(肯定)是一条直线。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第一章:透视基础1.1 透视的定义和作用解释透视是一种表现空间深度的绘画技巧强调透视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1.2 透视的基本原理介绍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概念解释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差异1.3 透视图形的绘制步骤演示如何绘制一个简单的透视图形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来绘制透视图形第二章:一点透视2.1 一点透视的原理解释一点透视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强调一点透视的简洁性和效果2.2 一点透视的绘制方法演示如何运用一点透视绘制图形指导学生通过一点透视绘制自己的作品2.3 一点透视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一点透视的实例作品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一点透视作品第三章:两点透视3.1 两点透视的原理解释两点透视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强调两点透视的复杂性和效果3.2 两点透视的绘制方法演示如何运用两点透视绘制图形指导学生通过两点透视绘制自己的作品3.3 两点透视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两点透视的实例作品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两点透视作品第四章:空间感和深度感的表现4.1 空间感和深度感的概念解释空间感和深度感在透视中的重要性强调透视对空间感和深度感的表现作用4.2 空间感和深度感的绘制方法演示如何通过透视表现空间感和深度感指导学生通过透视表现自己的作品中的空间感和深度感4.3 空间感和深度感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空间感和深度感的实例作品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创作自己在作品中表现空间感和深度感的作品第五章:透视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5.1 透视在风景画中的应用解释透视在风景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透视在表现风景画中的空间感和深度感5.2 透视在静物画中的应用解释透视在静物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透视在表现静物画中的空间感和深度感5.3 透视在人物画中的应用解释透视在人物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透视在表现人物画中的空间感和深度感第六章:透视中的物体比例与形态6.1 透视对物体比例的影响解释在透视中物体比例如何随着远近变化强调掌握透视中物体比例的重要性6.2 透视中物体的形态变化介绍透视中物体形态如何随着视角变化指导学生如何绘制透视中的物体形态6.3 实践练习:透视中的物体比例与形态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在给定的透视图中填充物体检查学生的作品,提供反馈和建议第七章:建筑透视7.1 建筑透视的基本原理解释建筑透视的概念和作用强调建筑透视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7.2 建筑透视的绘制方法演示如何绘制建筑透视图指导学生通过建筑透视绘制自己的作品7.3 建筑透视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建筑透视的实例作品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建筑透视作品第八章:透视中的光影处理8.1 透视中光影的作用解释光影在透视中的重要性强调光影处理对透视作品的影响8.2 透视中光影的绘制方法演示如何通过透视处理光影指导学生通过透视处理自己的作品中的光影8.3 实践练习:透视中的光影处理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在给定的透视图中添加光影检查学生的作品,提供反馈和建议第九章:透视作品的评价与分析9.1 透视作品的评价标准介绍评价透视作品的方法和标准强调评价透视作品的重要性9.2 透视作品的分析方法介绍分析透视作品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透视作品9.3 实践练习:透视作品的评价与分析提供一些透视作品供学生评价和分析检查学生的评价和分析结果,提供反馈和建议第十章:拓展透视技巧与应用10.1 透视的变形与夸张解释在透视中如何运用变形与夸张强调变形与夸张在透视作品中的效果10.2 透视与其他绘画技巧的结合介绍如何将透视与其他绘画技巧结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透视与其他绘画技巧创作作品10.3 透视在创新作品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创新透视作品的实例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运用透视创作创新作品重点和难点解析1. 透视的基本原理:理解透视的概念和作用,以及透视的基本原理,如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是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基础。
小学美术透视教案
小学美术透视教案教案标题:小学美术透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透视的概念和作用。
2. 学习基本的透视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
4. 提升学生对空间感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透视绘画示例、透视绘画工具(如直尺、铅笔、橡皮擦等)、彩色画笔和纸张。
2. 学生准备:纸张、铅笔、彩色画笔。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透视的概念,解释透视在绘画中的作用,例如创造立体感和深度感。
2. 展示一些透视绘画作品,引发学生对透视的兴趣和好奇心。
探究:1. 解释一点透视的基本原理,例如远处的物体看起来较小,近处的物体看起来较大。
2. 给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透视绘画技巧,例如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
3.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示例绘画作品中的透视效果,并让他们尝试模仿。
实践:1. 让学生用铅笔在纸上练习画一些简单的透视图形,例如长方体或立方体。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透视技巧来表达不同的空间感,例如远近、高低等。
3.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尝试绘制自己感兴趣的透视绘画作品。
总结:1. 回顾透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结合学生的绘画作品,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3. 强调继续练习和探索透视技巧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具有透视效果的景物,并尝试用绘画表达出来。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画廊,欣赏透视绘画作品,并让他们写下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绘画表现。
2. 收集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估其对透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延伸:1. 在后续的美术课程中,继续引导学生运用透视技巧来创作更复杂的绘画作品。
2. 引导学生学习其他透视技巧,如三点透视和弯曲透视,以拓宽他们的绘画技能。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初中美术教案 透视
初中美术教案透视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通过实践,让学生能够运用透视原理绘制出具有空间感和深远感的图形。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绘画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
1.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如何运用透视原理绘制出具有空间感和深远感的图形。
三、教学用具
1.教材、课件。
2.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具有空间感和深远感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透视。
2.讲解透视原理(10分钟)
教师通过课件讲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种类,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透视的基本知识。
3.实践操作(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透视原理,自行绘制一个具有空间感和深远感的图形。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4.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
学生将各自绘制的图形进行展示,其他同学和教师对其进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绘画技巧。
5.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透视原理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创作,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透视原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了透视的基本知识,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运用透视原理绘制出具有空间感和深远感的图形。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画技巧。
同时,课后要加强学生的绘画实践,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初中美术透视原理教案
教案:初中美术——透视原理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
2. 培养学生运用透视知识表现空间关系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1. 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
2. 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3. 创新性透视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空间关系。
2. 提问:你们注意到这些作品中的空间关系了吗?它们是如何表现出来的?二、讲解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15分钟)1. 教师讲解透视的定义:透视是绘画中表现空间关系的一种方法,通过线条和色彩的运用,使二维的画面产生三维的空间感。
2. 讲解透视的基本原理:在绘画中,通过假想的一块透明平面(称为视平线)来观察和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
3. 讲解透视的基本术语:消失点、视平线、成角透视、平行透视等。
三、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15分钟)1. 教师通过示范,讲解如何在绘画中运用透视原理表现空间关系。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加深对透视知识的理解。
四、创新性透视练习(15分钟)1. 教师提出练习要求:运用所学的透视知识,创作一幅具有创新性的绘画作品。
2. 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透视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练习中的创新意识和表现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了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掌握了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同时,通过创新性透视练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现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作品中的空间关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透视建筑》教案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透视在建筑绘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1.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使其能够从多角度欣赏建筑物的美,提高审美素养;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透视方法表现建筑物的空间关系,提升造型表现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观察生活中的建筑物,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建筑物的透视关系;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课堂讨论与创作过程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实现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使学生全面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透视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运用透视方法使建筑物更具立体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绘制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练习。这个操作将演示透视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2)观察建筑物时,如何准确把握空间关系,使画面具有立体感;
(3)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发挥个人创意。
举例解释:
-透视原理中,两点透视是学生较难掌握的部分,教师可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练习,逐步突破难点;
-在观察建筑物空间关系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学会用线条和阴影表现立体感,如使用斜线、交叉线等;
美术透视教案
美术透视教案课程名称:美术透视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安排:共计2课时(每课时40分钟)课程目标:1. 了解透视是描绘实际三维物体在二维平面上的一种方法。
2. 学习基本的透视原理,包括近大远小、消失点等。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透视绘画技法。
教学准备:1. 教材:透视绘画教材、绘画纸、铅笔、彩色铅笔2. 教具:投影仪、黑板、粉笔、剪刀、胶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老师使用投影仪将一副透视作品投影在黑板上,激发学生对透视的兴趣和好奇。
2. 理论讲解(15分钟):a. 老师解释透视的概念,以及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b. 老师通过图示和说明介绍近大远小和消失点的概念。
3. 实际操作(20分钟):a. 老师发放绘画纸、铅笔和彩色铅笔给学生。
b. 老师示范如何利用近大远小和消失点来绘制透视图。
c. 学生按照示范的方法进行练习,绘制自己的透视作品。
4. 作品共享(10分钟):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互相学习和进步。
第二课时:1. 复习与巩固(10分钟):老师通过黑板绘画示范,复习和强化上一节课所学的透视原理。
2. 实践操作(25分钟):a. 学生使用铅笔在绘画纸上选择一个实际物体进行观察和绘制。
b. 学生利用透视原理,将实际物体的形态和透视效果绘制出来。
3. 作品展示(10分钟):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讨论和评价,提供改进意见。
4. 课程总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对学生的绘画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反思: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透视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学会了利用近大远小和消失点来绘制透视作品。
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也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些学生对透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
下一次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透视原理的讲解,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完成度。
此外,我还将加强学生对作品展示和评价的重视,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学习。
高中美术透视教学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理解透视原理在绘画中的应用,掌握一、二、三点透视的基本规律。
2. 技能目标:-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运用透视原理绘制物体和空间的能力。
-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物体的立体感,提高空间表现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 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艺术素养。
二、教学重点1. 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的基本规律。
2. 透视原理在绘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透视原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2. 在绘画中准确把握物体的空间关系。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一些具有透视效果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透视现象。
2. 提问:什么是透视?透视在绘画中有何作用?(二)讲授新课1. 透视的概念:- 介绍透视的基本概念,即通过观察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形状,来表现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远近关系。
2. 透视的分类:- 一点透视:物体在画面上呈现为单一的透视点,适用于描绘平面或近处的物体。
- 两点透视:物体在画面上呈现为两个透视点,适用于描绘立方体或立方体组合的物体。
- 三点透视:物体在画面上呈现为三个透视点,适用于描绘复杂的三维空间物体。
3. 透视原理的应用:- 讲解透视原理在绘画中的应用,如物体的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规律。
- 展示一些经典透视作品,分析其透视效果。
(三)实践操作1. 作业一:练习绘制一点透视的物体,如立方体、圆柱体等。
2. 作业二:练习绘制两点透视的物体,如立方体组合、建筑物等。
3. 作业三:练习绘制三点透视的物体,如室内空间、街道等。
(四)课堂小结1. 总结透视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原理。
2. 强调透视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绘画实践中运用透视原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讨论和操作情况。
2. 实践成果: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透视效果和作品质量。
3. 作品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透视作品,进行互评和教师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美术(素描)
模块:透视原理
能力目标: 1.能掌握透视的基本术语和基本规律
2.掌握正确画透视的方法
知识点目标:1.画出各种几何形体的透视关系
2.基本掌握两种透视方法
课时安排: 1天
任务要求:画出正方体的两到三种透视
任务分析:分析透视的原理和绘画方法
难点分析:掌握各种透视的同时加入不同视角
知识点讲解:
透视原理
角度与透视实际上是一个很广泛的问题,不仅仅在画画创作时,其它各种美术形式都很讲究角度与透视。
它是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绘画艺术一般都要求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表现三度空间的立体感,比如同样的物体近大远小等,所以,透视规律在画面构图上的运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透视变化是绘画构图变化的现实依据。
透视的基本术语
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2,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3,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4,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
5,消失点(灭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
6,天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体(房子房盖的前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
7,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休(房子房盖的后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8,平行透视:就是有一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
这种透视有整齐、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
9,成角透视:就是任何一面都不与平行的正方形成长方形的物体透视。
这种透视能使构图较有变化。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
一点透视在漫画中是常用的,也是最简单的透视规律。
一个物体上垂直于视平线的纵向延伸线都汇集于一个灭点,而物体最靠近观察点的面平行于视平面,这种透视关系叫一点透视,也叫平行透视。
一点透视的表现方法:
首先在画面上画一条水平线(视平线),然后再画一条垂直线,相交点作为灭点,从灭点随便延伸出一条线,这条线就是将要画的物体的透视关系,然后在透视关系线和视平线之间画出所要绘制的物体。
物体高度的变化是根据透视线和视平线所成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当物体所处的位置不同时,画面中将表现出物体不同的面。
在画物品的一点透视图时,首先找出灭点,通过灭点
延伸出透视线。
桌子及其上面的所有物体的透视,都是按着从灭点出发的透视线的透视而确定的,在将所有物体画出后,可以将多余的辅助线擦去,并加强所有物体的边缘或加上阴影。
一点透视的运用:
用一点透视法可以很好地表现出远近。
常用来表现笔直的街道,或用来表现原野、大海等空旷的场景,此外,如在“室内”场景中运用,更可营造出房间宽阔舒适的感觉。
两点透视(成角透视)
两点透视也是在画中常用的基本透视规律。
一个物体平行于视平线的纵向延伸线按不同方向分别汇集于两个灭点,物体最前面的两个面形成的夹角离观察点最近,这样的透视关系叫两点透视也叫成角透视。
两点透视的表现方法:
首先做一条地平线和一条垂直线,然后定好高度,在视平线的左右两端找出灭点,在灭点和高度点之间连线,在视平线和透视线之间画出建筑物的轮廓。
随着视平线与透视线之间的角度变化不同,画面表现物体的形状也在改变。
两点透视的运用:
在运用两点透视规律画街道一类的景物时,可以将远景的物体处理的较虚,近处的物体画的要细致些,而且,不论建筑物的多少,其透视线均应分别相交于两个灭点,这样画出来的景物的透视才会准确。
三点透视
在两点透视的基础上,所有垂直于地平线的纵线的延伸线都汇集在一起,形成第三个灭点,这种透视关系叫三点透视。
这种透视关系只限于仰视或俯视。
三点透视的表现方法:
同样还是将灭点和中线等透视辅助线画出来。
首先按着两点透视画出物体的高度透视,然后在纵向定出一个灭点,和物体的底部两点相连。
这就是三点透视。
三点透视的运用:
通过三点透视,可以表现建筑物高大的纵深感觉。
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比起来,三点透视对于建筑物高度的表现是最到位的。
圆形透视
透视图中凡是变动了的线称变线,不变的线称原线,要记住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规律。
前面所讲的立方体透视图法适用全部物体,下面就说明一下圆形透视,分解如下:
如图(一)为正圆,A=B,a=b。
图(二)为圆的透视图,视觉上A=B,但a<b
圆形透视的画法:
先画一个立方体的透视形,正面画出两条对角线,再画两条对角线相交的四个点,共八个点,将八个点连接成圆。
圆形透视距我们近的半圆大,远的半圆小,弧线要均匀自然,两端不能画得太尖或太圆。
(如下图)
画圆形物体的方法:
步骤一:画出物体高和宽的比例。
步骤二:根据回旋组合体的规律,画出中轴线及对称点的平行线,画出物体外形特征。
步骤三:在每条平行线上标出近大远小的点,画出圆面透视。
步骤四:调整线条的近实远虚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圆柱体透视
和前面的圆相比较,里面的圆当然是被缩小了,但仍然是完全的相似形。
两个椭圆是平行的面,但里面的那个被缩小了,此时,椭圆的长轴(未绘)与长方体的边不平行。
两个椭圆的面失掉了平行性,也不是相似形。
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画法:
正六面体的平行透视
在正六面体上下、前后、两側三个面中,只要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同时有一面与地面平行的正方面体透视就叫“平行透视”。
(它只有一个消失点)
正六面体的平行透视最少看见一个面,最多看见三个面。
正六面体作图的线段有水平线、垂直线和消失线,三组边线的透视方向是:四条边线与画面平行、有四条边线与画面垂直,有四条边线向主点消失。
如下图:
正六面体的成角透视
当正六面体的一个面与地面平行,其左右各竖立饿侧面与画面成角时就叫“成角透视”(它有两个消失点)。
正六面体三组边线的透视方向是:有四条边线与画面垂直,有四条边线消失于左余点,有四条边线消失于右余点。
(如下图所示)
几何形体结构及几何相关物体的练习
自然物体都具有特定的形状,从造型角度来看,构成物体最基本的形状有:直角六面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四类形体,如下图所示:
比较复杂的形体是由两个以上的基本形体组合成的,其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回旋组合体:即各部分依一个共同轴线组合而成。
2:贯穿组合体:即各部分的轴线互相成角。
3:切挖形体
4:其它复杂或不规则物体的组合
视点
人物观察物体时的出发点,叫做视点。
当视点平行于被观察物时,形成的透视角度叫做平视视角。
当视点低于被观察物体时,形成的透视角度叫做仰视视角。
当视点高于被观察物体时,形成的透视角度叫做俯视视角。
视角
所谓视角是指观察事物的角度,它是决定构图的关键。
观察角度不同,所画出的画面气氛也有差别。
视角的应用和特点:
(1)平视图在普通的场景中经常使用,显得干净利索,但一味用平视图就会缺少变化。
(2)仰视图是从下方向上的仰视,常被使用在需要画出有一锤定音之感的画面中。
但仰视太多,看的人容易累,也不容易懂。
(3)俯视图可以使读者对画面中的场景及人物情况一目了然。
但俯视太多,会使读者有距离感,难以融入到剧情中。
动画中需要有许多场面,为了引人入胜,应以不同视点进行衔接,让透视中的诸多视点恰如其分地在画面上表现出来,使画面可读性更强,更富有节奏、韵律和速度,使之动感更强。
这种构图难度较大,需要大胆安排,细心推敲,在各种视角的画面穿插于同一页时,原则是要主次分明,让主体突出,以使人物关系得到合理的安排。
绘画中的简单透视(人物)
1.“空间立体透视”就是远小近大。
2.对于一幅画的透视,有一条辅助线,这条辅助线就是这幅画的地平线。
3.有一个消失点,一般来说这个点是可以在辅助线上随便放的。
4.还有几条由消失点向目标放射的廷伸线。
由这三点构成一幅画的透视辅助图。
5.我们看这幅图很清楚,人物在两条廷伸线之间,在与镜头同一距离的两个一样高的人是一样的,如果其中一个人后退了5米呢?
6.那个人后退以后,人是变小了,但三条线在这两个人身上依然在同一部位。
这就是透视。
7.当然画面的两个人不可能站的很齐,那只要作出第四条辅助线即可。
8.如果要在那画高一点的人,就是原基础上长高一点即可。
用这种方法就可以轻松画出在不同位置的不同身高的人的大小了,记住在一幅画里要只以一个人为基础测量。
9.在一般的情况下地平线是以画面主角的眼睛平行的,这是由于镜头是与他的眼睛平行的。
但许多情况下画面是俯视或仰视的。
10.那么地平线也会随着镜头的升高而升高。
11.随着镜头的下降而下降。
12.之后要记住,同一画面,同一视角,同一大小的人物,不管怎么移动,地平线在他身上的位置是不会变的。
其实在大多数情况是不需要这样测量的,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要用到,时间长了只要用眼测就行了。
13.对人物的本身也同样有透视,当人物正对镜头时并不明显,一旦有了视角和动作的变化,就很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