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人美版 (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九册第五课的内容。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意图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够认识到景物的近大远小透视现象,并能把有关透视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进而提高空间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绘画中的真实感。
学情分析:
其实五年级学生对于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早就注意到了,为使学生把感应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过称中我还是要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来引起学生的兴趣。透视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学生初次接触这种理性化、抽象化的知识会感到难度较大。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学生更了解生活中的近大远小的原理。
2、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应用。
3、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并且有留意观察的习惯和探究生活中的近大远小透视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分析和讲解,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2、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表现身边的景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校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跑道、围墙、楼梯、地砖等校园里常见的景物远近有什么不同?
2、讲解透视现象的概念,导入课题。
板书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二、探究新知。
1、指导学生观察课本图片,以树木和道路为例,观察由近及远有什么变化?和你的同桌讨论小结:
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疏远密。
2、教师小结:透视的基本规律:近大远小、近实远虚(板书)。
3、引导学生分析课本图片《北京颐和园长廊》,讲解视平线、消失点的概念。
4、引导学生自主欣赏霍贝玛的《村道》,再次感受视平线和消失点,体会乡村生活的甜美宁静。
5、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图片,感受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6、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7、欣赏学生作品。
8、我们今天研究透视就是要解决如何把现实世界里的三维空间立体事物表现在一个平面上?演示作画步骤。
三、艺术实践:
指导学生运用线条表现教室或学校的一个场景。要表现出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评价:
1、学生先在组内展示,评选出最有空间效果的两幅作品,参与全班展示。
2、全班展示、个别评价。
3、教师总评。
五、小结:
鼓励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六、拓展:
1、透视分为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倾斜透视,这节课我们了解是成角透视。
2、除线条外还可以用颜色表现透视,大家可以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