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整体感知”的几种有效方式
《牛和鹅》评课稿
(必备)《牛和鹅》评课稿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评课稿,所谓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作出正确的解释。
优秀的评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牛和鹅》评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牛和鹅》评课稿1《牛和鹅》是第六单元“童年生活”人文主题下的首篇文章,与其它课文呈现形式不同的是本课呈现了学习伙伴的批注,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正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落实“通过“”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林老师的这堂课从整体感知、学习批注、迁移运用批注三方面,通过学习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整堂课的训练中,将学习批注阅读的方法贯穿其中,使学生的批注能力得到了发展。
其教学亮点有如下:一、教学目标明确在本堂课的开始,林老师就让学生关注课文的奇特之处,引出“批注”这一概念。
接着用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循序渐地学习批注;使学生明白批注的角度可以是“有疑问”、“有体会“、有启发、“写得好”的角度;最后,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对作业本的片段进行批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了课堂学到的批注方法。
二、重视学法本堂课上共安排两次小组合作学习,无论是交流学习批注的角度还是迁移运用批注方法完成课堂作业本,教师都能走到小组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读中自悟,体验情感课前预习环节,付老师精心挑选了三组词语让学生认读,通过朗读让学生发现词语的特点并用自己的声音语调及动作演示,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中读准了字音,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除此之外,在学习课文第5段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我”见到鹅时的恐惧心情,林老师除了让学生关注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心情外,还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让学生掌握了朗读的语气、语调,进而真正体会人物的心情。
总之,林老师这节课板块清晰,活动开展真实有效,在一个真实的阅读情景中,基于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生一起学习并运用阅读方法,达成有效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试谈叙事类文章整体感知的几种策略
地再 现 文本 的情 节 。复述 有 助于
提 高他 们 的 口头 表达 能力 ,是 口 语训 练 的一种 有效 途径 。我认 为
现 代 认 知 心理 学 认 为 。读 物
三、 畅谈 阅读 感 受
宜性 , 面 就叙事 类文 章 , 谈 整 下 谈 体感 知 的几种教 学 策 略。 复述故 事 情节 复 述 就 是 抓 住 记 叙 的要 素 , 根 据 学 生 自己 的理 解 来 组 织 语 言 ,关 注语 气语 调 的 同时有 条理
一
、
幅 , 量之 多是史 无 前例 的 。 数 它完 全 与教 材 有 机 地 融 合 在 一起 , 是 课 程 资 源 不 可 缺 少 的 组成 部 分 。 编者 精心 编排 的这 些插 图 ,目的 是 给 我们 的语 文教 学提 供最 为 便 捷 而 丰富 的教 学素 材 。记叙 类 文 章 中的插 图 ,多 数跟 文本 的主要 情 节 或主要 人物 有关 ,它能 帮助 我们 理 解课 文 内容 。实 际上 我们 可以在整体感知的环节充分利用 它 。 求 学生 读 了课文 之后 , 要 给插 图配 上题 目 ,从学 生 不 同的答 案 中了解他们 对文本理解 的深度 。 如给 《 烛》 中 的插 图拟一 个 标 蜡 题, 并说说 你 的理 由。 学生 所拟 的 标 题 精 彩纷 呈 :守 护 ” “ 祷 ” “ 、祈 、
了一 种摆设 , 目的性不 明 , 法 与 无
渡 时 的悲 壮情 感 ,这 样 的复 述是 有效的, 它能 激起 学生 的情 感 , 激 发 他 们深 度学 习 的兴 趣 。 然后 , 教 师 轻轻 一点 :让 你最 感 动 的是 哪 “ 部分 ? ” 这样 , 就很 自 地使 课 然 堂 教学 向纵 深发 展 ,复述 也 自然 成 了学 生研读 文 本 的基础 。
文学文本整体感知三步法
文学文本整体感知三步法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所占分值日益增大,而现代文阅读尤其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又是最容易失分的试题,也是最具有区分度的试题。
根据本人数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体会,我觉得学生在这一部分失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不能熟练掌握相关题型的答题规律,也有的是因为不能灵活机动地运用相关答题技巧,但更多的原因是因为答案不够准确或者答案不够全面。
而答案不准确或答案不全面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是因为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出现了偏差。
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很多同学拿到试题后总是匆匆忙忙把文本或试题大体浏览一遍就草率下笔答题,当涉及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又不得不回过头来再次看文章,像大海捞针一样盲目寻找。
由于对文本不熟悉,又由于考试时候紧张心理的影响,这样写下来的答案自然很不尽如人意,而且还可能耗去更多的时间。
假如在答题之前认真的将文本整体感知一遍,那情况会好得多。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比较准确地整体感知文本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和同学们做了一定的探索。
下面就结合2007年高考中的一些文学类文本将我们探索的“文学类文本整体感知三步法”介绍如下:一、揣度题目内涵在实际训练中乃至高考中,很多同学们往往只把文章题目瞟过一眼,不作任何思考,这实际上就是对有效“信息资源”的忽视。
大家知道,一篇文章的题目,往往是(或接近于)这篇文章的“文眼”。
“文眼”即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
它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
我们透过一些文章的题目,往往就能对整篇文章的主旨有个大概的了解。
如全国卷《总想为你唱支歌》,看到题目,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这是对某个对象进行讴歌的文章,再结合文本,一下子就明了了,这篇文章原来在赞美大西北的人和物的顽强、坚韧以及大西北对人的磨练作用;再如江西卷《泰山很大》,结合题目我们可以想象,文章是否在赞美泰山的巍峨、高大呢?抑或还赞美其他什么震撼人们心灵的精神上的伟大气势等等;再如《湿湿的想念》,从题目的偏正结构就可以分析,文章可能是在想念某个人,而从“湿湿”二字,我们可以猜测这种想念一定是极为深情的、令人感动的甚至有些伤感的。
整体感知教案设计
整体感知教案设计教案标题:整体感知教案设计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整体感知的概念,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2.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对事物整体的认知能力;3.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教导学生整体感知的概念;2.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整体的能力;3. 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白板;2. 学生小组分组表;3. 教学素材:图片、视频或实物。
教学过程: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图片或播放一个视频,引起学生对整体感知的兴趣。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让他们描述图片或视频中的整体特征,并引导他们思考整体感知的重要性。
步骤2:概念讲解(10分钟)在幻灯片或白板上呈现整体感知的定义,并解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实例来说明整体感知的重要性,如在设计、艺术和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步骤3:观察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发一组图片、视频或实物。
要求学生观察并讨论所给材料的整体特征,并记录下来。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如“这个整体有什么特点?”“它的组成部分有哪些?”等。
步骤4:小组讨论与总结(15分钟)要求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让其他小组提出问题或提供反馈。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整体感知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思考如何将整体感知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步骤5:任务完成(10分钟)给学生一个任务,要求他们在小组内合作完成。
任务可以是设计一个产品、创作一幅画,或解决一个问题。
教师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整体感知的概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步骤6:展示与反馈(5分钟)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完成的任务,并接受其他小组的反馈。
教师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建议。
步骤7: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整体感知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培养这一能力。
拿来主义【精选3篇】
拿来主义【精选3篇】拿来主义说课稿篇一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拿来主义》,我这次说课的内容共分为七部分。
一、教材分析《拿来主义》是苏教版第三册第十八课的一篇精讲课文,它也是《文明的对话》这一个单元的第四课。
这个单元的文章讲的是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对话,屏弃偏见,增进交流,只有这样,人类的文化才会共同繁荣发展。
《拿来主义》是鲁迅的杂文代表作之一,它告诉我们,文化的交流要站在平等的立场上,对待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这篇文章是对前几篇文章的拓展和延伸。
二、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思路,结构和观点2、体会文章幽默、犀利的语言风格3、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分析能力4、学习鲁迅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领会拿来主义精神2、揣摩幽默犀利的语言,理解字词的真正含义难点:1、掌握比喻论证以及因果论证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运用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四、重点、难点的突破关于重点、难点的突破,我打算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问题导学法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让他们提出自己找到的问题,老师进行整和,找出有价值的和普遍有困难的问题,比如说:拿来主义的精神是什么?文中的孱头、昏蛋、废物指代什么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师生共同深入探究。
2、小组讨论法针对领会拿来主义精神和理解字词的真正含义这一重点,我采取小组讨论法,四人为一组,展开讨论,限时作业,然后让小组代表起来发言,使学生能在相互交流中迅速有效的解惑,把个人钻研和小组切磋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群体教学中小组互助、优势互补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归纳法针对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分析能力这一重点,我要求学生找出本文的论点论据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让他们思考议论文的学习方法,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概括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用具针对这节课的教学,我采用录音机、教学磁带来辅助教学。
_散步_的多元解读与整体感知_侯红宝
运用学过的各种知识与语感,对文本进行整体的宏观
的理解,以理清思路,理解内容,理解语言、结构、写
法,理解主旨等。并不是所有的多元都是正确的,只
《
有处于整体感知的视野中,在整体把握
散
与领悟文本的基础上的多元才是有意义
步
的。
》
一
的
《散步》一文,似乎太短了,事情平
多
常,叙述平直,语言也平易,但我们是否 已识 尽“庐山 真 面目”呢 ?对 本 文 的 解
儿子”,初步归纳为孩子、中年人、老年人。孩子向前 发展便是中年人,中年人向前发展就是老年人,我们 可否进一步把这三类人概括为一个人,看成一个人的 生命发展轨迹?
孩子时代是“叫”,活泼天真,充满童趣,对生命 的认识是智慧的。“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 妈和儿子”,是需要“我们”“变了主意”“摸摸脑瓜” ——给以关爱和呵护的,需要我们“背”着成长的。
那“又熬过了一 个酷冬”,不仅 是 母 亲自己的 “熬”,更是我们共同的“熬”,这“熬”中缺不了我 们的“背”啊!因为我们的“背”,他们才能“熬过”与
“挺 住”,才 能 战 胜 严冬与年 老 体 弱走在 这春 天 里 啊!那“春天总算来了”,不仅是母亲一个人的欣慰, 更是我们一家的欣慰!
每个人都是这样的生命轨迹;叫——背——熬。 文中实 则 描 述了一 条 生命 的 长 河,解 构 着生命 的 密 码。因此,处于生命中年的我们就需要“慢慢地,稳 稳地,走得很仔细”!由此,生命的长河才能生生不 息,人类的历史才能绵绵不绝!
散步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分歧?“我”为什么决 定委屈儿子而顺从母亲?在深感责任重大的关头,我 想不出两全齐美的办法,但想到伴母亲的时日已短, 便决定委屈儿子而照顾母亲走大路。
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的误用和适用
文本之初, 整体 感 知 模 糊 的状 态下 , 师 的 主 导性 的确 教
应 该 体现 . 用老 师 的 意 见定 一个 答 案 , 学生 的体 验 但 置
20 0 0年 《 中语 文 教 学 大 纲 ( 验修 订版 )之 “ 高 试 》 教 学 内容 和 要求 ” 读条 目第 二 条规 定 “ 体把 握课 文 内 阅 整 容 . 清 思 路 。 括 要 点 。 解 作 者 的 思 想 、 点 和 感 理 概 理 观
情 主 要 是在 语 文 教学 中要 重 视 学 生 思 维培 养和 语 感 ” 养成 的背 景 下 提 出 的 。 整体 感 知 ” 为 肢 解 课 文 的对 “ 作 立面 . 调 学 生 的语 感 培 养 和思 维 创 新 。 强
于 不 顾 . 样做 的理 由只 有 一 个 , 是 让 教 学 的轨 道 顺 这 就 着 自己 的预 设 一 步步 地 走 下 去 。整 体 感 知成 就 的是 一 节 巧妙 设 计 的课 堂 在 实 际 教 学 中 。 有许 多现 象 : 教 师 而 言 , 文 的 教 学 目标 .似 乎 只要 有 整 体 感 知就 能 体 现新 课 程 阅读 教 学 的 意 义 和价 值 . 因而 不
管 什 么层 面 的 问题 . 用整 体 感 知 解 决 。 体 感 知 成 了 都 整
《 通 高 中 语 文 新课 程标 准 ( 验 )强 调 “ 读 文 普 实 》 阅 学 作 品 . 引 导学 生 设 身 处地 去 感 受 体 验 , 视 对 作 品 应 重 中形 象和 情 感 的整体 感 知 与 把 握 。 整体 感知 是 在 重 视 ” 语 文 学科 的人 文 性 、注 重 新 课 程 中 文学 作 品 内涵 的多
略谈整体感知的几种方式
略谈整体感知的⼏种⽅式整体感知,是指读完⼀篇⽂章后产⽣的⼼理感触,是对课⽂的整体领悟,是阅读者通过直觉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课⽂要点进⾏⼤体上的领会和把握。
它是阅读者着眼于全局,通过⾃⼰的主观认识,综合运⽤学过的各种语⽂知识和语感,对阅读材料进⾏宏观的理解。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整体感知也是我们经常利⽤到的⼀个教学步骤。
⽽我们通常使⽤的语⾔就是“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写了⼀件或者⼏件事情”。
笔者认为这种整体感知的⽅式失之简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阅读其他⽼师的教学过程和⾃⼰的亲⾝实践总结了以下⼏种整体感知⽅式。
第⼀种:列图表列图表是⽣活中尤其在数学中⽐较常见的整体感知⽅式,同时它也是⼀种说明⽅法。
这种⽅式的特点是⼀⽬了然。
因此也常常被语⽂⽼师借⽤到教学中。
⼀般的做法是先列好表头,让同学们根据课⽂填写。
这种⽅式可以利⽤在随着时间推移事物或者⼈物发⽣改变的情况下。
如梅洪建⽼师在讲都德的《最后⼀课》中就列图表让同学们找找⼩弗朗⼠的前后的各种变化。
很多⽼师在讲郑振铎的《猫》的时候也⽤到了列图表的⽅式来找对三个猫的不同。
像其他的《看云识天⽓》,因为讲到了各种云的特点,为了让同学们感知各种云的特点⽤到说明⽅法之⼀列图表也很正常。
笔者认为这种⽅式合适在并列的事物或者因时间的推移事物有不同的课⽂中,作为对⽐的⼀种⽅式。
第⼆种:数轴数轴是数学⾥常⽤的概念。
⽽数轴很⼤的⼀个特点就是有前后之分。
所以数轴也常常⽤在历史的年限标明中。
⽽语⽂也可以借鉴数轴。
⼀般说来,也是⽤在有时间先后顺序的课⽂中。
那么有先后顺序为何不⽤语⾔直接叙述或者⽤图表呢?因为数轴会把各个点发⽣的事物标得很清楚。
直接问发⽣了什么常常是概括性的语⾔。
那要把事物标出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能让学⽣更好的发现特点和规律。
⽐如在讲《喂――出来》的时候,我⼀直在想怎么让学⽣发现喂――出来出现了两次,并且这两次是有深意的,表明了作者的态度是⼈类终有⼀天会⾃⾷其果。
明说吧!不好。
直接问,也不好。
语文阅读整体感知的训练方法
( 语文阅读整体感知的训练方法在语文阅读中,对文章整体感知的能力,体现了一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文章后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强的人,能够迅速地捕捉文章中的信息,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因此,加强对阅读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的训练,有助于提高语文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
下面介绍几种提高整体感知能力的训练方法。
一、概述文章内容阅读完一篇文章以后,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概述文章内容,这是训练整体感知能力的最常见的方法。
以记叙文的六要素为要求,去捕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记叙文、小说等。
如读完《藏羚羊跪拜》后,可以概述为:一天清晨,藏北高原的一位老猎人枪杀了一只向他下跪的怀孕的母藏羚羊,被母藏羚羊强烈的母爱所感动,从此埋掉了杈子枪,不再杀生,走向善良。
《清贫》一文可概括为:一天,方志敏同志在树林中遇到两个敌方士兵,敌方士兵想从方志敏身上发洋财对他搜身,却只搜到一只怀表、一支水笔。
对文章内容的概述,需要善于捕捉文章中所提供的信息,并进行筛选,保留最基本的要素。
对记叙文中的六要素根据不同的文章可以全选,也可以选择重要的几项。
二、捕捉关键词语有些文章,在你初读之后,会有一些词语萦绕脑际,使你久久难忘。
它们或者是在文中反反复复的出现,或者对理解文章内容或思想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词语就是文中的关键词。
比如读了《石缝间的生命》一文后,会捕捉到这些词语:“石缝”、“生命”、“艰苦的环境”、“树”、“山花”、“草”、“顽强的生命力”、“倔强”等。
通过这些词语,我们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是:通过对草、山花、树这些石缝间的生命的描述,赞美它们在艰苦的环境下的那种顽强的生命力。
再如读了《外婆的手纹》一文后,会捕捉到这些词语:“外婆”、“手纹”、“艺术品”、“美感”、“朴素的美学”、“艺术灵感”、“临摹”、“复制”、“心境”、“生活”、“文物”等。
通过对这些词语的组织,我们同样也能整体感知到文章的内容:外婆的手纹,是一种私人文物,是艺术品,体现了外婆朴素的美学。
行文线索是整体感知文章重要途径
行文线索是整体感知文章的重要途径2001年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阅读中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理清主要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中规定“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两部课标都提到了阅读教学全新的理念——整体感知,把握要义,悟尽真情。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能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作者行文的线索无疑是整体感知文章的一条途径。
文章或文学作品的思路是作者有规律有条理而又连贯的思维活动的过程。
写作者对所选取的材料进行周密、精心、细致的思考,有条有理的组织成篇,就会形成一条明晰、顺畅、连贯的线索。
《文心雕龙·附会篇》所说的“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弥论一篇”,指的就是理清疏通文章线索的意思。
叶圣陶又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线索如同链条一样,将文章所要表现的人、事、景、物、情进行有机的统一联系。
此即常说的“彩线串珍珠”。
要善于从复杂的材料中选择最能体现客观对象本质联系的事物作线索,这样才能使文章的结构线脉贯通,头绪清楚,使分散的材料串为一体,有所依附,各就其位。
实际上,文章的线索正是表现主题的轨迹。
清初的戏曲理论家李渔在批评当时一些传奇时说:“后人作传奇,但知为一人而作,不知为一事而作,尽此一人所行之事,逐节铺陈,有时散金碎玉,以作零出则可,谓之全本,则为断线之珠,无梁之屋。
”写文章如此,阅读文章又何不如此呢?如果理不出线索,材料仍然是“剪不断,理不乱”,结构也很难安排。
更谈不上理解文章的主题了。
根据作者选材的方式,文章的线索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情线抒情类的文章,如诗歌,抒情散文多以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作为行文的线索。
例如《我的老师》《(魏巍)一文中就有一条感情线——回忆,依念,思念。
文章第一段以“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一句开头,展开了对蔡老师的回忆。
依念是留念,文章列举蔡老师的五件小事,写出了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真挚感情。
也谈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
也谈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一、什么是“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是指读完一篇文章后产生的心理感触,是对课文的整体领悟,是阅读者通过直觉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课文要点进行大体上的领会和把握。
它是阅读者着眼于全局,通过自己的主观认识,综合运用学过的各种语文知识和语感,对阅读材料进行宏观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的重要性义务教育新课标指出:“义务课标还应考虑汉语言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头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课标还对第二、三阶段的阅读方面规定:“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主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即要有整体把握的能力,也就是整体感知的能力。
整体感知可以从宏观上把握课文的概貌,构建起全文的语义图像,形成对课文的初步印象,为微观分析、深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程度,直接影响其课文学习效果。
三、整体感知的策略学习一篇文章,需先迅速地通读全文,抓住文章的主题、材料、关键词句,粗略地把握文章的基本框架与大致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对进一步阅读,分析文章的各个局部,将起到定向作用。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迅速地整体感知文章呢?1.反复诵读,把握全文。
读通课文,是整体感知课文的最起码的要求。
否则,整体感知便成了空中楼阁。
有些阅读课,常常是文章还没有完整地读一遍,就匆忙地进入分析课文阶段。
这样,学生对课文只能是一知半解。
但有些感情色彩浓郁的诗文,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到作者真挚的情感。
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情景交融的美文,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味到作家淡淡的喜悦中夹杂的淡淡哀愁。
2.把握情感,体味全文。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情感浓郁、情绪复杂的文章,把握了作者或主人公的情感脉搏,也就等于找到了进入文本、体味文本的通行证。
例如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整篇小说由情绪主宰、推动着:“我”期望、失望;期望、出乎意料、大大失望;期望、更出乎意料、完全失望。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大全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大全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1)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
(2)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重点文意。
(3)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二、答案来源A.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
B.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
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三、友情提示: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
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
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四、文体知识备忘录说明文阅读1.明确说明对象辨析说明对象可以:a.看文章题目;b.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2.概括说明内容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一般可概括为:本文主要说明(说明对象)的构造、形态、性质、特点、变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
(视具体说明对象的哪些内容而定)。
3.明确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事理说明文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4、明确说明方法:(1)说明方法(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a、先指明所用的说明方法;b、再联系说明内容分析该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征。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规范答:不能删去,“__”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过于绝对化)6、明确说明文的结构(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常用的结构模式: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议论文阅读1、找准论点标题、开头、篇末、不明显需精练概括。
1整体感知文章以紫藤萝花为线索,从三个角度对紫藤萝花进行描写
1整体感知文章以紫藤萝花为线索,从三个角度对紫藤萝花进行描写
紫藤萝花是一种美丽的攀援植物,以其婀娜多姿的花朵而闻名。
首先,从外观上来看,紫藤萝花如同一串紫色的葡萄,花朵紧密地排列在枝条上,形成了一片浓密的花海。
每一朵花都有四片小瓣,细腻光滑,充满富有质感的紫色。
透过阳光的穿透,花瓣上还可以看到一丝丝深紫色的纹路,增添了花朵的神秘感。
其次,紫藤萝花的芳香是令人陶醉的。
当紫藤萝开满花朵时,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花香,散发出一种迷人的醇香。
站在紫藤萝花下,闭上眼睛,只需深深呼吸,就能沉浸在花香的世界里。
花香轻柔而清新,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
最后,紫藤萝花的花期也很长,一般可持续一个月左右。
在花期中,紫藤萝花连绵不断地开放,给人带来无尽的愉悦和惊喜。
花朵的颜色和形态各异,有时呈现出浅紫色,有时又呈现出深紫色,给人一种变幻莫测的美感。
而由于花朵细小而密集,使得整个紫藤萝花丛显得更加繁茂壮观。
总之,紫藤萝花以其独特的外观、香气和持久的花期,成为了人们喜爱的观赏植物之一。
站在紫藤萝花丛前,仿佛置身于梦幻的紫色花海中,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语文课堂教学整体感知的五个"切入点"
学实效的必由之路 。 无论是什么样 的语文课堂 , 如 果 忽 视 了学 生 的心 灵成 长 , 或
者 学生 的话语 权没 有得 到充 分尊 重 ,那么这 样 的课 堂无 疑都 是失 败的。 因此 , 我们追求的实效的语
方式简单易行 , 节约时间 , 颇受青 睐。于是乎 , 教师一提问, 课堂上 沸反盈天 , 各种答案纷纷涌现 , 有 科学的 , 也有不科学的 ; 有大部分 学生可 以回答 出的大众化问题 , 也有极个别学生才能回答出的难 题。 教师执教却 比较方便 , 因为只 四、 “ 从 结构 Nhomakorabea” 入 切
全文 ,使学生进行局部分析时始 终不脱离全文 ,避免单纯的细节 分析 , 大大提高整体感知的效率。 在文章中贯穿全文的线索是多种 多样 的: 有的是 以作者的思想感
人之神采 , 全在眼神 ; 文之韵 味, 全在 “ 眼” “ 眼” 文 。文 常常 是作 者立意的凝聚点 ,它既是文章思 想 内涵的凝结 ,又是全文脉络的 纽带 , 起制约全文的作用 。 文眼是 窥看主题思想 的窗口,是理清全 文脉络的筋节 ,是文章的精神凝 聚点 ,是 掌握 文章 各 部分 相关 联 系的关键 。 能点出文眼, 就是读懂 文章的一个标志。有效整体感知 不妨 从文 眼切 入 , 画龙点 睛 , 统领 全文 。 荷塘月色》 如《 抓住文 眼“ 这 几 天 心里 颇不 宁静 ”就把 握 了全 文 的感情 基调 ,一句话 就 能从 整 体 的角度观照全文,促使学生理 解 和把握文章 的内涵 。 故都的 如《 秋》 的文眼是 “ 可是啊 , 北国的秋 , 却特别来得清,来得净 ,来得悲
志》 。教 学 时从 线 索入 手 , 较 短 在 的时 间 内 , 生 就能摸 清 脉络 , 学 由
“整体感知”课文的要求和方法
“整体感知”课文的要求和方法“整体感知”课文的要求和方法杨献荣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初读一篇课文,应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和作者表达的中心。
整体是个相对的概念,一篇文章是个大整体,其中的逻辑段、自然段是小整体。
因此,整体感知包括感知语篇和感知语段两个方面。
教材编者考虑到小学生年龄特点和}人知水平,选进的课文中都有一些“点睛”式的词、句,将中心鲜明地呈现出来,学生不费多少心力就能感知到。
这也为指导整体感知提供了可以借用的抓手。
在感知语段方面,课标没作具体要求。
根据我们的认知经验,一二年级重在学词学句,三四年级应向重点学习语段过渡,五六年级则重点学习语篇。
第二学段应该有感知语段内容的要求,提示相应的方法。
由于课标要求缺失,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年级阅读课堂几乎看不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语段的内容。
学生从学词学句一下跳到学习语篇,跨度有点大,不利于夯实语文基本功。
在感知语篇方面,课标第一学段没有提出要求。
第二学段要求粗知大意,初步把握主要内容,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第三学段要求“了解表达顺序,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能大体把握诗歌的诗意,体会表达情感,能抓住说明性文章的要点,能从非连续性文本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粗知”“初步”“了解”“大体”,这些词语要求含糊,难以把握,加上没有与之相应的方法提示,教师难免感到茫然,很难有效落实。
下面结合实例,具体谈谈各学段整体感知语篇、语段的要求和方法。
一、把语篇读成语段第一学段,虽然以识字、写字、读书、背书为重点,但在初读阶段应该有引领学生整体感知内容的意识,否则,低年级阅读教学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教师可围绕课题,提出一两个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读完全文后理解一下课文内容,或用填空的方式,外化整体感知内容的结果。
如教学沪教版一年级上册《小花鹿卖空气》一文,可先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小花鹿为什么要卖空气?小花鹿是怎样卖空气的?让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解答自己的疑问。
浅谈整体感知教学设计的几种策略
浅谈整体感知教学设计的几种策略作者:高云萍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11期摘要:好的整体感知教学设计,有助于更好地贯彻“生本課堂”的理念,开展以学生的学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从而促使学生的能力提高和智力发展。
本文介绍了人物串讲法、标题分析法、文本设疑法、补白想象法、部分取名法、插图复述法六种整体感知教学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阅读教学;整体感知;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整体阅读是阅读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之一,整体感知课文的过程就是对课文进行整体的直觉了解和把握的过程。
有了整体感知,才能进行有效阅读。
现实课堂中,有的教师为了求新求异抛弃了整体感知的设计,过分重视语言品味,直奔主题的理解,直接从课文的某一精彩片段入手,引导学生直接沉入对一字、一词或者某句子的品析理解,结果学生因为对课文没有整体上的综合印象而一头雾水,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过程,无法完成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锻炼。
下面,笔者就结合实例具体谈几种整体感知教学设计的策略。
方法一:人物串联法。
所谓人物串联法,是指教师在设计整体感知环节引导学生把几个人物串联起来讲课文主要内容。
这些关键人物的形象又与主题相关。
【示例】以教学《石壕吏》为例。
学生活动:根据教师板书:妪、吏、翁说说故事内容。
参考答案:官吏夜里捉人,老翁逃跑,老妇出去看。
运用人物串联法进行整体感知设计,所找人物与主题关系密切,能为下一步的内容分析做推进。
这几个词正好又是文言字词,该设计能体现文言文“文”与“言”的统一性,不但解决了文言词义,也整体把握了作者的写作思路。
方法二:标题分析法。
所谓分析标题法,指教师在设计整体感知环节从标题入手设置与内容相关的问题。
这不乏是一种好策略。
标题往往是文章的文眼,承载了丰富信息量,也往往与文章的主题相关。
【示例】以教学《阿长与》为例。
学生活动:(1)阿长与三海经为什么能并列?(学生回答阿长买来《三海经》)(2)追问:买《三海经》之前还写了哪些事?(这个问题能帮助学生理清一人多事的叙事脉络,为下文重点讲解阿长买《三海经》作铺垫。
整体感知的策略
整体感知的策略作者:张小红来源:《语文学刊》 2015年第6期张小红(福建省龙岩市松涛小学,福建龙岩364000)[摘要]“整体—部分—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
初读课文的整体感知,是承载着贯通“初读”到“精读”的衔接、铺垫、纵深的“支架”功能。
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提出要注重培养整体把握能力。
文章从三个方面走进文本,有效进行“整体感知”。
[关键词]整体感知;文体特点;文本表达;阅读教学[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6-0175-02[作者简介]张小红,福建省龙岩市松涛小学教师。
一、感知主要内容在初读阶段,必须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课文的语言,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但是,由于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和理解是零散的,缺乏条理的,所以,阅读后必须要归纳、整理、概括、提炼,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优化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1.抓题眼。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文章的题目就像是文章的眼睛一样,透过这双眼睛,我们可以捕捉到很多信息。
从课题入手,往往可以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教学《月光启蒙》,可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说“启蒙”的意思,接着,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能体现“启蒙”的意思的句子——“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到底是什么让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呢?让学生去读课文,圈句子。
学生从课文中了解到是母亲在夏夜为我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用它们启蒙了“我”,让混沌的心豁然开朗。
这样从题眼入手展开教学,可起到举纲张目、辐射全篇的效果,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2.抓关键词。
关键词在课文中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
如果能紧紧抓住这些关键词,就好像是抓住了文章的纲一样,整堂课的教学都会被串起来,语言训练的内容就不再是零散的了,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向前推进。
比如说,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时,就可以紧紧抓住关键词“纹丝不动”,由这个词发散出去,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到纹丝不动的原因、后果、结果,这样,就把整篇的内容给贯穿起来了,学生不仅充分体会到了用词的准确性,感受到了人物的高尚品质,还在不知不觉中整体感知了课文。
“从整体入手”的方法及举例分析
“从整体入手”的方法及举例分析摘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训练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是学生阅读理解的基础。
正因为“从整体入手”是如此重要,我们探讨一些方法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本文介绍了几种“从整体入手”的方法。
关键词:“从整体入手”;方法;语文阅读作者简介:甘丁记,任教于安徽省安庆市巨网初中。
阅读教学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阅读实践施加有意影响,使他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初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阅读训练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不仅指阅读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同时在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尽量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去感知课文内容,使他们形成对文章的整体感受,这是学生阅读理解的基础;在具体到部分时,也要考虑到它与文章的整体联系,从整体的角度总结,以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使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概括起来实际上有这样一个顺序:部分——整体——部分——整体,这是一个逐渐深化演进的认识过程。
大体上说,前两步的“部分——整体”,属于文章浅层的语言联系认识阶段,后两步的“部分——整体”属于文章深层的感情联系阶段,认识始于部分,所以文章要一段一段地读,由部分通往整体不仅是最初的,而且也是最基本的认识过程。
平时阅读文章,如果只是要求对内容有所了解,那做到这点就可以了。
但阅读教学把课文作为一个理解的实例,凭借课文实例进行训练,则要求深化认识,以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我们的实际教学,对于第一部分的“部分——整体”,中最基本的知识,如段意、文章所概说的大体内容等,都布置在学生的预习中。
毋容置疑,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预习了课文,但不知课文讲了什么,有的干脆把文章理解得支离破碎,或是断章取义。
这样就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问题:如何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按什么程序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通过怎样的训练使学生尽快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课堂阅读教学首先要了解学生在预习中对课文概括认识的程度,指导学生形成对课文整体性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呈现“整体感知”的几种有效方式
西安高新一中,孟文鹏
“整体感知”是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完成得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阅读教学的成败。
如何让学生较好地呈现其“整体感知”的收获,本文拟提出几种常用的方式,就教于方家。
一.复述法
通读文章之后,让学生复述内容。
观察其复述是清晰的,还是含混的;是有条理的,还是凌乱的;是准确的抓住了文章的主要信息,还是不得要领,鸡零狗碎。
通过复述,令学生呈现感知的收获,而教者也从中得到灵活施教的参考信息。
二.漫谈法
通读文章之后,让学生随意谈谈对文章的感受,不提出任何限制,使学生能自由自在地倾吐自己的想法。
在此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见解,又会给其他人以启示,从而产生环环相扣,波波相连的教学效果,不独呈现其“整体感知”的收获,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联想法
通读文章之后,让学生谈谈由这篇文章联想到什么。
可以是自己的切身经历,也可以是其他的相关信息。
由其“联想点”,可以判断其“整体感知”的质量,同时将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拉通,也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涵的深刻领悟。
四.换题法
通读文章之后,让学生给文章换个题目。
这个过程,是学生在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重要信息的再加工过程。
在呈现“整体感知”诸方式中,这是最常用,最容易出花子的一种。
学生所换题目,往往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其中一些精彩之作,甚至给人超过原题之感。
五.亮点法
通读文章之后,让学生就内容,人物,语言,结构四方面中的某一点来谈自己的感受。
可设置以下几种问法:说说文中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或人物;你喜欢本文的语言吗,为什么?请说说本文的大致思路等等。
六.提问法
通读文章之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
朱熹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能否对文章提出问题,是衡量感知水平的可靠指标。
高质量的问题,反映了阅读者敏锐的感知能力。
记得97年在潼关中学,教学《天上的街市》时,有学生在通读之后提问:“作者为什么说‘那朵’流星,为什么不说那颗?”问题一出,所有人均有眼前一亮之感。
在师生一起讨论解答此问题的过程中,诗歌巧妙炼字所产生的特殊美感如一缕清风,吹拂着大家的心田。
七.总结法
通读文章之后,让学生用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感受。
学生只有经过认真的阅读之后,才能在脑海里形成清晰的感知,从而才可能用较简短的文字概括这种印象。
这种方法,目前被许多电视节目广泛采用,主持人在节目终了时,往往会请嘉宾用一句话收束心情。
学生耳濡目染,对此法应不陌生。
而且,常常训练,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和较强的概括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八.配乐法
通读文章之后,让学生揣摩课文的内涵和意境,想象如果进行配乐朗诵的话,可以配怎样的一首乐曲。
这样的方法,可用于富抒情色彩的散文或诗歌。
这一代孩子普遍喜欢流行音乐,教者对此不应持排斥的态度,而应给以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将纯粹的娱乐快餐,转化成语文学习的鲜活资源。
九.寄赠法
通读文章之后,让学生说说,如果将这篇文章当作一件宝贵的礼物送人,你会将它送给谁,为什么,你会说些什么,或者写下怎样的赠言。
从思考选择寄赠对象的过程中,教者可以把握学生对文章的感知水平,因为,如果他缺少对文章的准确感知的话,他很难选定恰如其分的寄赠对象。
另外,在运用此法时,既可引导学生将全篇作为寄赠材料,也可考虑将某一片段作为寄赠材料,这样,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为宽广的翱翔空间。
十.求疵法
通读文章之后,让学生给文章挑挑毛病,是谓求疵法。
一般情况下,入选教材的文章,堪称文质兼美,但不排除极个别的例外。
同时,对那些所谓文质兼美的文章保持一点怀疑批判,也是阅读教学应具备的一种品格。
当然,对学生所求之疵,教者既要保护,又要引导,在此过程中,既使学生深入感知文章,又在其心灵深处播下实事求是的宝贵种子。
果能收此二功,则语文教师功莫大焉!
很长时间以来,对于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环节的处理,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科学的设计,有很大的随意性,这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是不利的。
上面所列“呈现‘整体感知’”的十种方法,有的自己用过,有的见别人用过,应该说是取之于实践的。
论述中,仅仅罗列干条,未能上印以理论,下证诸课例,予以充分展开,达云破月出之功。
因之,此文不足以僭论文之名,只可说是一份“备忘录”而已。
2006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