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管理——2旅游景区的区位选择与布局分区

合集下载

旅游地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

旅游地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

旅游地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引言旅游业是各国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地区发展和人口流动的重要推动力。

在旅游地的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的合理安排是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旅游地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的概念、意义以及实际操作过程。

功能分区的概念与意义功能分区是根据旅游地的不同功能需求和特点,将旅游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拥有着独特的功能和定位。

旅游地的功能分区可以有效地整合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体验和管理效果。

常见的功能分区包括景点区、住宿区、商业区、休闲区等。

功能分区的意义在于:1.优化旅游资源利用:通过功能分区,可以更好地规划旅游资源的利用,使各个区域的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实现资源集约化利用。

2.提升旅游体验:不同的功能区域可以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提高旅游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引导游客流动: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可以引导游客在旅游地内有序流动,减少拥挤和交通压力,提升游客的流畅度和满意度。

4.促进旅游产业发展:通过功能分区,可以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促进旅游产业的多元化和协调发展。

空间布局的概念与要素考虑空间布局是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对不同区域的空间结构和布局进行合理的安排。

合理布局可以优化旅游地的空间效益,提升旅游地的形象和品质。

在空间布局过程中,以下要素需要被考虑:1.地理环境:考虑旅游地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形、水文、气候等,以确定最佳的空间布局方案。

2.交通便利性:旅游地的交通便利性对游客的流动和体验有着直接影响。

合理布局应考虑到交通节点的分布和交通网络的连通性。

3.旅游资源的分布:旅游资源的分布是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之一,区域应根据资源的类型和特点进行划分和安排。

4.环境保护:在空间布局中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尽可能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旅游地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的实践操作实际操作中,旅游地的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调研和协调。

旅游景区管理教学大纲

旅游景区管理教学大纲

《旅游景区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90214527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适合专业:旅游管理总学时数: 54 学分:3一、课程教学目得与任务《旅游景区管理》就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得一门专业选修课,专业性较强就是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得专业素养得一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得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景区运营得基本规律与管理方法,初步具备旅游管理工作要求得理论素养与操作技能。

初步掌握旅游景区管理得各方面知识框架,包括旅游景区资源管理、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旅游景区设施设备管理、旅游景区市场营销管理、旅游景区组织管理、旅游景区财务管理、旅游景区投资管理、旅游景区规划管理、旅游景区形象管理、旅游景区环境管理、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旅游景区游客管理、旅游景区质量管理、旅游景区战略及项目策划管理。

二、理论教学得基本要求了解旅游区管理得含义、历史及发展趋势、基本内容与方法,了解旅游景区管理得知识框架,了解旅游景区战略及项目策划管理;理解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旅游景区设施设备管理、旅游景区组织管理、旅游景区财务管理、旅游景区投资管理、旅游景区规划管理、、旅游景区环境管理、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旅游景区游客管理、旅游景区质量管理;掌握旅游景区资源管理、旅游景区市场营销管理、旅游景区形象管理。

该实践教学得设计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旅游景区资源、发展进行评价分析,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得能力。

实训环节多在室外进行,实践考核计入课程总成绩。

五、教学内容第一章旅游景区概述教学目得与要求:了解旅游景区得基本概念、分类体系以及不同类型景区得发展现状与经营管理特征,了解我国旅游景区管理得体制模式;理解景区经营管理得基本内容、途径与手段;掌握旅游景区经营管理得基本理论,全面认识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得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景区管理有全面、大致得了解。

教学重点:旅游景区管理得基本理论。

教学难点:我国旅游景区管理得体制与模式及发展历程。

景区建设分区方案

景区建设分区方案

景区建设分区方案景区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规划和利用旅游资源,制定一个明确的景区建设分区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1. 背景景区建设是文旅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景区建设涉及到地理、林业、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

因此,必须建立系统化的规划和管理体系,以确保景区建设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分区原则景区分区需要根据景区内部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特征、旅游资源的类型等因素来进行分区。

景区的分区方案应当满足以下原则。

2.1 合理性原则景区分区方案必须合理,能够综合考虑景区特征和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确保景区规划和建设的可持续性。

2.2 依据特征划分原则景区分区的依据应该是景区内部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特征。

这样分区建议更加符合景区内旅游资源的不同类型和特征。

2.3 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景区分区方案应该既考虑保护景区自然生态环境,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2.4 整体规划与细节设计并重原则景区分区方案要能够满足整体规划和细节设计的需求。

整体规划是指提出景区规模和统筹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而细节设计则是指景区内各项建设配套细节和规范标准。

3. 分区方案为了将景区建设地布局更合理,更能符合实际需求,建议将景区分为三个区域:3.1 正门区正门区位于景区的正门。

主要为游客提供入园和信息咨询服务。

该区域内设有停车场、徒步入口、售票处和游客中心等,推荐开发主题活动和文化互动体验。

3.2 探险区探险区是景区较为重要的区域,适合那些想要探险式旅游的游客。

该区域内有森林小道、瀑布、峡谷、湖泊等自然资源,游客可以选择徒步、乘坐游船、挑战攀岩等方式去体验其中的刺激和挑战。

建议提供相关的安全设施和保障服务,以保证游客的安全和体验。

3.3 休闲区休闲区是提供游客休闲、娱乐、逗留的一个区域。

建议在该区域内布置一些舒适的休息区、咖啡馆、餐厅等,以吸引那些不想参加探险活动的游客。

4. 总结为了更好地规划和利用旅游资源,在景区建设中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分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风景名胜区功能分区

风景名胜区功能分区

风景名胜区功能分区一、引言风景名胜区是指以其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或历史遗迹等特色而闻名的旅游目的地。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开发这些风景名胜区,对其进行功能分区是必要的。

功能分区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将整个风景名胜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赋予不同的功能。

本文将讨论风景名胜区功能分区的重要性、划分原则和常见的功能分区类型,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二、功能分区的重要性1. 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对风景名胜区进行功能分区,可以使管理者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

不同的功能分区可以有不同的管理措施和规定,以便更好地保护和维护各个景点和设施。

同时,通过细化管理职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决策层面上的繁琐事务。

2. 提升游客体验功能分区可以根据游客需求和兴趣爱好来划定不同的活动空间。

比如,将观光路线与休闲娱乐设施分开,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同时,功能分区也可以根据景点的特点来进行划分,使游客能够更好地感受到风景名胜区的独特魅力。

3. 促进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

通过将风景名胜区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可以限制开发和人类干预的范围,保护自然环境的完整性和原始性。

同时,合理规划不同功能区域的开发利用方式,可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促进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功能分区的划分原则1. 特色与需求功能分区应根据风景名胜区所具有的特色和游客需求来进行划定。

例如,如果某个风景名胜区以山水画廊闻名,那么可以将其划分为观光区、拍摄区、休闲娱乐区等;如果某个风景名胜区以历史遗迹为主要特色,那么可以将其划分为文化遗址保护区、博物馆展示区、体验活动区等。

2. 空间布局与连通性功能分区应考虑到各个区域之间的空间布局和连通性。

不同的功能区域应该合理布置,使游客能够便捷地在各个区域之间移动。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区域之间的交通、道路和设施配套等问题。

3. 保护与开发功能分区应平衡保护和开发的关系。

一方面要保护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要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旅游规划的功能分区与区域布局

旅游规划的功能分区与区域布局
服务区
娱乐区
自然保护区
图9.7 三区结构布局模式 11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7
区域旅游布局在中、微观上主要是旅游功能区科学安 排,内容有二:第一,为各功能区选定空间区位,第 二,对各功能区开展空间优化组合,形成系统的相互 促进的整体空间结构。此方面形成了一些布局模式:
⒈环自然风景点或娱乐中心布局
在自然风景魅力突出的旅游区,通过此布局模式能进 一步提高自然风景点的吸引力、布局重点 是娱乐,其 次是住宿。
4
三、区域旅游空间功能布局
㈠功能分区
图9.3 国家公园旅游模型,据甘恩1988
功能分区是旅游目的地规划管理的一项 重要技术方法,也是一项重要的规划内 容。功能分区是根据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景观质量等级和集聚状况、自然环境的 保护等级、游客利用的重要性与方式等 指标,对旅游目的地土地划分出各有侧 重的类型空间。一般认为功能分区模式 是美国景观建筑师Richard Forster于1973 年最早提出,他将国家公园以同心园模 式从里到外划分为核心保护区、游憩缓 图9.3 国家公园旅游模型,据甘恩1988 冲区和密集游憩区。加拿大国家公园较 广泛地采用了甘恩于1988年提出的五圈 层模式:重点资源保护区、荒野低利用 区、分散游憩区、密集游憩区和服务社 区(见图9.3)。
2
一、旅游开发的区位选择
区位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是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两大 主题,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理性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 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的聚集和扩散,在中观和宏观上 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现代区位论的区位决策目标不 仅包括生产者利润最大化,而且包括消费者的效用最 大化,同时区位论从微观的企业区位论发展到宏观区 位论——空间经济结构分析。旅游各要素及其集聚的 景观集合体在空间上分布是不平衡的,而旅游活动的 重要空间运动规律是旅游者受旅游吸引物的吸引产生 空间位移,形成旅游流。所以,旅游开发中针对目标 市场选择旅游开发区是一项重要工作。

游客旅游规划中的景点布局策略

游客旅游规划中的景点布局策略

游客旅游规划中的景点布局策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行作为休闲娱乐的方式。

然而,对于游客来说,如何规划旅行路线,选择合适的景点,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游客旅游规划中的景点布局策略,帮助游客更好地安排旅行行程。

一、多样化的景点选择在规划旅行行程时,游客应该尽量选择多样化的景点。

这不仅可以丰富旅行的内容,还能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

例如,如果一个地区拥有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安排来选择不同类型的景点。

这样一来,旅行将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二、合理的景点分布合理的景点分布是游客旅游规划中的关键策略之一。

在选择景点时,游客应该考虑景点之间的距离和交通情况。

如果景点之间的距离较远,交通不便利,游客可能会浪费很多时间在路上。

因此,游客可以选择在同一地区或附近的景点进行游览,以减少交通时间和成本。

此外,游客还可以利用当地的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出租车或地铁,来更好地安排旅行行程。

三、时间合理利用在规划旅行行程时,游客应该合理利用时间。

首先,游客可以根据景点的开放时间来安排游览计划。

有些景点在白天开放,而有些景点则在夜晚开放,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来选择合适的景点。

其次,游客可以根据景点的人流量来选择游览时间。

如果一个景点在早晨或傍晚人流较少,游客可以选择这个时间段来游览,以避免人群拥挤和排队等待。

最后,游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和精力状况来安排旅行行程。

如果一个地区有很多景点,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和精力来选择游览的景点数量和时间长度,以保持旅行的舒适和愉快。

四、深度游览与浅尝辄止在游客旅游规划中,深度游览和浅尝辄止是两种不同的策略。

深度游览意味着游客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一个景点上,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该景点的特色和文化。

这种策略适用于那些对特定景点或主题有浓厚兴趣的游客。

例如,如果一个游客对历史文化感兴趣,他可以选择在一个城市中深度游览几个历史遗迹和博物馆,以更好地了解该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旅游规划的功能分区与区域布局

旅游规划的功能分区与区域布局

旅游规划的功能分区与区域布局旅游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其中功能分区和区域布局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功能分区和区域布局能够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提高游客的体验满意度,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一、功能分区的意义与原则功能分区是将旅游区域按照不同的功能和特点进行划分,以便更好地组织旅游活动和管理旅游资源。

其主要意义在于:1、提高旅游体验质量通过将相似功能的区域集中在一起,游客能够更方便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和设施,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空间混乱,从而提高旅游体验的满意度。

2、优化资源配置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特点和开发潜力,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最优化配置。

3、保护环境与文化遗产将生态敏感区、文化遗产保护区等与游客活动区进行有效隔离,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和文化遗产的破坏。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功能分区,实现旅游区域内不同地区的协同发展,避免过度竞争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在进行功能分区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考虑旅游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历史背景和旅游资源特点,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分区方案。

2、主题突出原则每个功能分区应具有明确的主题和特色,避免功能模糊和主题不突出的问题。

3、动静分离原则将活动强度较大、噪音较高的区域(如游乐设施区)与安静休闲的区域(如疗养度假区)分开,以保证游客在不同区域都能获得相应的氛围和体验。

4、游客需求导向原则以游客的需求和行为习惯为出发点,合理安排功能分区,方便游客的游览、休息和消费。

二、常见的功能分区类型1、核心景区这是旅游目的地最具吸引力和标志性的区域,通常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或文化景观。

例如黄山的莲花峰、张家界的天门山等。

核心景区应重点保护,限制游客数量,以确保其生态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

2、休闲度假区为游客提供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的场所,通常包括温泉浴场、海滨沙滩、森林木屋等设施。

这些区域环境优美,氛围宁静,能够让游客摆脱日常的压力和疲惫。

风景区规划分区、结构与布局

风景区规划分区、结构与布局

分区、结构与布局第3.4.1条风景区应依据规划对象的属性、特征及其存在环境进⾏合理区划,并应遵循以下原则:1.同⼀区内的规划对象的特性及其存在环境应基本⼀致;2.同⼀区内的规划原则、措施及其成效特点应基本⼀致;3.规划分区应尽量保持原有的⾃然、⼈⽂、线状等单元界限的完整性。

第3.4.2条根据不同需要⽽划分的规划分区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需调节控制功能特征时,应进⾏功能分区;2.当需组织景观和游赏特征时,应进⾏景区划分;3.当需确定保护培育特征时,应进⾏保护区划分;4.在⼤型或复杂的风景区中,可以⼏种⽅法协调并⽤。

第3.4.3条风景区应依据规划⽬标和规划对象的性能、作⽤及其构成规律来组织整体规划结构或模型,并应遵循下列原则:1.规划内容和项⽬配置应符合当地的环境承载能⼒、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并能促进风景区的⾃我⽣存和有序发展;2.有效调节控制点、线、⾯等结构要素的配置关系;3.解决各枢纽或⽣长点、⾛廊或通道、⽚区或格之间的本质联系和约束条件。

第3.4.4条凡含有⼀个乡或镇以上的风景区,或其⼈⼝密度超过100⼈/km2时,应进⾏风景区的职能结构分析与规划,并应遵循下列原则:1.兼顾外来游⼈、服务职⼯和当地居民三者的需求与利益;2.风景游览欣赏职能应有独特的吸引⼒和承受⼒;3.旅游接待服务职能应有相应的效能和发展动⼒;4.居民社会管理职能应有可靠的约束⼒和时代活⼒;5.各职能结构应⾃成系统并有机组成风景区的综合职能结构络。

第3.4.5条风景区应依据规划对象的地域分布、空间关系和内在联系进⾏综合部署,形成合理、完善⽽⼜有⾃⾝特点的整体布局,并应遵循下列原则:1.正确处理局部、整体、外围三层次的关系;2.解决规划对象的特征、作⽤、空间关系的有机结合问题;3.调控布局形态对风景区有序发展的影响,为各组成要素、各组成部分能共同发挥作⽤创造满意条件;4.构思新颖,体现地⽅和⾃⾝特⾊。

景区工程管理

景区工程管理

1.旅游景区的界定(√)旅游景区:由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景点组成,从事商业性经营,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娱乐、科考、探险等多层次精神需求,具有明确地域边界,相对独立的小尺度空间旅游地2.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东方园林体系:以中国为代表,影响到日本、朝鲜、东南亚地区,以自然式园林为主,典雅精致,意境深远。

♣西亚园林体系:以伊拉克、波斯为代表,影响到中东地区,主要是花园和教堂,形成了伊斯兰教的园林特色。

♣西欧园林体系:以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为代表,以规则式的建筑和植物配置为主,布局有明显的中轴线,严格对称。

3.我国旅游景区开发现状(√)一、旅游景区的数量增长迅速,但区域发展不平衡1、良好的基础条件与政府的重视是景区快速发展的前提2、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旅游景区的非均衡发展二、旅游景区类型多样,但项目较为传统和同质三、旅游景区质量提升明显,但需持续创新发展1、A级景区评定推动景区质量提升2、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需创新改造4.旅游景区开发关注的热点和趋势(√)一、旅游景区开发关注的热点旅游景区开发关注的热点就是旅游景区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

1、旅游景区的区位选择♣市场区位:决定客源市场规模。

景区选择市场区位时,应首先考虑人口多、经济发达的地区。

♣交通区位:景区选址的交通区位应考虑出行时间和距离,同时还要考虑心里距离(旅行时间、旅行舒适度、旅行顺畅度)。

♣地价区位:最佳的旅游景区区位必须要在目前具有较低的置地成本,在今后的发展中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环境区位:内部环境(景观视线、旅游氛围);外部环境(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旅游景区的市场定位♣市场定位决定景区项目特色♣市场定位确定景区建设规模3、旅游景区的主题选择主题选择是景区开发规划的核心。

景区主题选择要依据当地的地脉和人脉进行综合评定(如:自然景区),或者是开发者自行设计开发的产品(如:主题公园)。

♣市场导向原则♣主体独特性原则♣主体包容性原则4、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以满足大众消费为前提,体现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性的特点,以满足各种文化层次旅游者的需求;♣以真实性为核心,尽力做到“真景观,真文化”;♣进一步挖掘文化特色,充实文化内涵,创造持续吸引力;♣注入新的文化内容以提高文化内涵。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近年来,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变得越发重要。

旅游景区规划是指根据景区的地理、自然、人文等条件,结合游客需求和生态保护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规划景区的功能、布局和建设,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本文将从景区区域选择、用地布局、交通规划以及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景区区域选择景区区域的选择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要考虑地理条件,如气候、地形等,以确定景区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其次,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选择具有独特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地区,以满足游客对于自然风光的需求。

同时,要考虑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以增加景区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最后,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游客需求和竞争情况,选择能够满足游客需求且具有市场潜力的地区。

二、用地布局合理的用地布局是景区规划设计的关键。

首先,要确定景区的核心区域,即集中展示旅游资源和提供旅游服务的区域。

核心区域应包括主要景点、文化设施、商业服务区等,以便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体验。

其次,要合理划分次核心区域和辅助区域,次核心区域可以包括次要景点和特色体验项目,辅助区域可以用来布置停车场、餐饮设施等配套设施。

最后,要充分利用景区的边缘区域,打造绿地、景观带和生态廊道,以提供更多的休闲空间和生态保护功能。

三、交通规划良好的交通规划是景区规划设计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进行交通流量预测和瓶颈分析,确保道路和交通设施能够承载高峰期的游客流量。

其次,要合理设计交通路线和节点,以便游客能够便捷地到达景区核心区域和各个景点。

同时,要充分考虑游客的多样化出行方式,提供多种交通工具和服务,例如公交、摆渡、自行车租赁等,以提高交通便利性和游客体验。

四、设施建设设施建设是景区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要建设符合游客需求的旅游设施,例如停车场、厕所、餐饮设施、售票处等,以提供便利的服务和舒适的体验。

其次,要建设景区导览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以提供游客导览和信息查询服务。

景区管理——2旅游景区的区位选择与布局分区

景区管理——2旅游景区的区位选择与布局分区

第二章旅游景区的区位选择与布局分区一、旅游景区的区位选择1、区位选择的方法理论旅游景区区位选择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地理学中的区位论,区位论主要是研究和探讨地理空间对各种经济活动分布和区位的影响。

对旅游景区区位选择产生积极意义的法则有:(1)距离衰减法则该法则来源于物理学上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认为地理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但这种作用力最大的特点就是随着距离的增长而出现反向的运动,即距离越大,吸引力越小。

纵观旅游景区的吸引范围,也表现出这样一种倾向,即随着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市场之间的距离拉大,接待的游客数量随之逐渐变少。

(2)加权平分法它是对多个可行性的区位选择方案,根据一定的评价指标由专家进行打分,经过核加总分,比较各参与选择区位的总的分值,得分最高者成为最佳区位选择,选用此种方法的评价指标主要有:资源条件、交通条件、市场规模、气候条件、水源及排水、能源供给、环境保护、劳动力来源、安全环境、扩展余地等等,在评价过程中各指标的权重有别。

(3)格伦顾客行为法格伦和N.J.格伦(Gruen)在1966年建立了一个“行为”方法,通过对典型消费者进行调查,确定消费者人数,估算出可能的消费量,从而确定市场潜力,通过比较选择最佳区位。

2、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1)资源条件景区中旅游资源条件主要包括自然类型和人文类型,它们的丰厚度集聚度和品位档次构成了旅游景区吸引力的重要条件。

是否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不仅是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所关注的,而且也是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者在区位选择时重点考虑的因素,因为具备富有特色的资源条件才会更加容易形成旅游者前往该景区旅游的行为,从而带动景区的发展。

(2)经济特征包括收入、消费习性、区域经济状况和企业关系。

区域经济状况通常会影响土地、资金、劳动力的可获得性及成本。

企业关系涉及到同行业的竞争和其他行业的竞争,前者主要争夺客源,后者主要争夺资源。

(3)交通格局旅游景区的交通格局可以从航空、铁路、公路和水上交通四个大的方面去考察,交通影响可进入性,而可进入性是衡量景区交通条件的基本标准。

旅游景点规划

旅游景点规划

旅游景点规划一、引言旅游是人们在生活中寻求休闲和放松的一种方式,而旅游景点规划对于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景点选择、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保护以及服务质量管理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旅游景点规划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二、景点选择1.地理位置的选择在选择旅游景点时,地理位置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景点应当位于便利的交通枢纽附近,以吸引更多游客。

同时,景点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也应当具有独特魅力,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文化价值的考量一个好的旅游景点应当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向游客传达独特的历史和风土人情。

景点可以通过保存历史建筑、展示传统工艺、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遗产。

三、基础设施建设1.交通设施为了提高旅游景点的可达性,必须建设完善的交通网络。

这包括道路、铁路、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规划和建设。

同时,景点周边的停车场和公共交通站点也需要充足,以便游客的出行更加便利。

2.住宿和餐饮设施游客在旅行期间需要提供舒适的住宿和品质优良的餐饮服务。

因此,在景点周边建设各类酒店、民宿以及餐厅等设施,提供多样化的住宿和餐饮选择,满足游客的需求。

四、旅游资源保护1.生态环境保护旅游景点必须合理规划和管理游客流量,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对于脆弱的自然生态,可以通过设置保护区、限制游客数量、引导游览线路等方式,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2.文化遗产保护旅游景点常常与丰富的文化遗产相关联,因此,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

景点管理者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修缮和恢复受损的历史建筑,保护考古遗址和民间文化。

五、服务质量管理1.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是旅游景点对外提供服务的窗口,应当设立在合适的位置,为游客提供咨询、导览、购票等服务。

游客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专业培训,熟悉景点的相关知识和服务流程。

2.导游素质提升导游是旅游景点中的重要角色,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直接关系到游客的旅游体验。

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

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

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导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景区成为了人们休闲度假、观光体验的首选目的地。

然而,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和统一的规划,许多旅游景区存在着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游客安全等问题。

本文将从景区规划和管理两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如何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景区规划1. 优选地点与区域规划合理选择旅游景区的地理位置和开发区域,需考虑景区自然条件、交通便利性、生态环境等因素。

通过科学评估与规划,确保景区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景区空间布局对于大型旅游景区,应根据不同功能区域的需要,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规划。

例如,将游客服务中心与主要景点相连,设置交通枢纽,确保游客的便利性和流线性。

3. 优化设施建设在景区规划中,需兼顾环境保护和设施建设。

选择环保材料与技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同时,合理安排设施布局,保证游客流量均匀分布,避免拥挤现象。

二、景区管理1. 游客数量管理合理控制游客数量是保障景区环境和游客体验的重要手段。

采取预约制度、实行限流措施,确保每位游客都能享受到良好的观光体验。

2. 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对景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严格保护,加强土壤、水源、空气等环境监测与治理。

同时,推动景区的绿色发展,鼓励采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3. 安全管理加强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是确保游客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举措。

完善安全设施,加强巡逻和监控,提高安全警示和救援能力,确保游客能够安全愉快地游览。

4. 服务质量提升提升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是增强游客满意度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加强员工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和专业素质。

同时,建立健全的旅游投诉和纠纷解决机制,及时回应游客需求和意见。

5. 文化传承与创新景区管理者需要注重本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充分挖掘景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提供富有教育性和娱乐性的文化体验。

同时,亦应探索新的旅游模式和产品,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结语: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旅游景区规范与管理工作得以实施,可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提升景区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

景区规划选址方案

景区规划选址方案

景区规划选址方案
引言
景区规划选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直接决定了景区的生存和
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景区规划选址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为景
区的选址提供一些参考方案。

景区规划选址的基本原则
1.地文因素:选址应该依据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水域
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选择舒适、宜人的地理环境;
2.社会因素:选址应该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市
场需求、文化氛围等因素;
3.历史因素:选址中也要考虑到历史文化底蕴、传统产业发
展等因素。

景区规划选址的方法
1.宏观筛选法:首先在多个备选区域之中筛选出几个有较好
条件的区域;
2.确定主题方向:在较好的几个区域中进一步确定主题方向,例如古镇、度假村、天景区等;
3.综合评估:对于主题方向较为明确的几个区域进行系统评估,包括市场需求、自然环境、交通便利度、社会影响等因素,最终选定适合发展的区域。

景区规划选址实例
以某省旅游景区规划选址为例: 1. 宏观筛选:首先在该省的三个城市进行筛选,确定了一个沿海城市; 2. 确定主题方向:该沿海城市具有自然海滨景色,故确定主题方向为海滨度假区; 3. 综合评估:在该沿海城市区域范围内进行评估,考虑到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旅游市场需求,最终选定某海滨区域为度假村的建设地点。

结论
景区规划选址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尽量减少随意性,以保证旅游景区的顺利发展。

景区建设分区方案

景区建设分区方案

景区建设分区方案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意识的增强,旅游业发展迅猛。

特别是在国内旅游中,景区旅游已成为热门的旅游方式。

因此,景区建设已成为了各地政府和旅游企业关注的重点。

而景区建设中的分区规划,对于优化旅游环境和提升游客体验具有重要作用。

分区方案景区的分区方案应该根据景区地理位置、景点、设施和管理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分出不同的区域,并针对每一区域进行专业规划和管理。

下面是三种常见的景区分区方案:按照景点特色划分这种划分方式是根据景区内的主要景点进行划分,以便游客更好地理解、认识景区,并更好地留下印象。

例如,长城景区可以按照不同段落分区,这样游客就可以清楚地了解不同段落的特点。

区域一:宁静深远区该区域适合想要亲近自然、追求宁静的游客。

区域内主要景点为长城秘境和峡谷漂流,这些景点与周边美丽的山林悠然相伴,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归于自然的感觉。

区域二:历史文化区该区域适合对历史和文化有较高兴趣的游客。

区域内主要景点是长城的传统景点,如故宫景区、天安门广场和颐和园等,这些景点透露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区域三:户外运动区该区域适合那些喜欢户外探险和运动的游客。

区域内主要景点为长城骑马和长城徒步旅行,这些活动融合了户外运动、荒野探险和人与自然的互动,为游客提供了一种动态、互动和充满挑战的旅行方式。

按照游客类型划分这种划分方式是根据游客的需求,将一些同质化的景区分为不同的区域,以便游客更好地选择。

区域一:家庭休闲区这个区域适合那些带着家人和小孩子的游客。

区域内将强调家庭休闲、亲近自然和轻松愉悦的氛围,主要景点是花园、游乐设施和亲子活动等。

区域二:文化体验区该区域适合那些喜欢文化体验、散发知识的游客。

区域内将着重强调景区内的博物馆、展览和文物保护,以便游客更深入地了解景区的历史和文化。

区域三:旅行团区该区域适合那些参加旅行团的游客。

区域强调组织性、安全性和便利性,在游客抵达景区后,直接有專員引导,方便旅行团的游客快速参观景区中的主要景点和区域。

景区旅游布置方案

景区旅游布置方案

景区旅游布置方案前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前往景区旅游。

而一个好的景区旅游布置方案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

本文将从景区布局、景区设施和服务质量三个方面探讨景区旅游布置方案。

景区布局景区布局对游客游览的方便性、景点分布和游览高峰期的拥堵情况都有影响。

在规划景区布局时,应当考虑以下几点:1. 方便性景区的布局应当考虑游客的出行方便性。

规划公共交通线路,提供游客停车场和自助服务中心等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2. 景点分布景区布置应当合理分布各个景点,方便游客游览。

在规划时应当考虑景点之间的距离,游览时间以及景区开放时间等因素,合理设计线路,提供游客游览的便利。

3. 游览高峰期拥堵情况景区游览高峰期,游客流量大,为防止拥挤和疏散游客,景区应当规划出口和人流疏导设施,通过合理布置消防器材和设备等方式确保游客的安全。

景区设施除了景区布局之外,景区设施的建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景区设施包括交通运输设施、游玩设施、餐饮设施、住宿设施、卫生设施等方面的规划和建设。

1. 交通运输设施针对景区内外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能够提高游客的出行效率和体验。

建设景区停车场、摆放友善的交通标识,为观光车提供停靠点等,便于游客的出行。

2. 游玩设施景区内的游玩设施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景区可规划场馆、大型乘坐设施、游艺设施等。

游览时加入游玩设施,可增强游客的娱乐性,提供不一样的体验感。

3. 餐饮设施景区内的餐饮设施应当考虑游客的口味和消费能力。

景区可引进美食企业、自助餐厅、小食品摊位等,为游客提供不同的餐饮选择。

4. 住宿设施为了满足游客住宿需求,景区可建设旅馆、客栈、木屋等住宿设施。

在建设时要密切关注住宿设施的质量和价格,为游客提供舒适、安全的住宿环境。

5. 卫生设施景区的环境卫生也是游客考虑的重要方面,景区可设立公共洗手间、垃圾桶、卫生间厕所等设施,以确保景区的卫生环境。

服务质量景区的旅游服务质量是景区旅游成败的关键。

景区片区管理制

景区片区管理制

景区片区管理制1. 介绍景区片区管理制是一种对景区进行分区管理的制度,旨在提高景区的管理效率、提升游客体验、保护环境资源。

通过划分不同的片区,可以将景区内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规划,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景区整体形象和品质。

2. 片区划分原则2.1 空间分布原则根据景区内不同景点、设施的空间分布情况,将景区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片区。

每个片区内应包含一定数量的景点和相关设施,以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2.2 功能分区原则根据景区内不同景点、设施的功能特点,将景区划分为不同的功能片区。

例如,可以划分为游览片区、休闲片区、文化体验片区等,每个片区内的景点和设施应具有相应的功能定位。

2.3 环境特征原则根据景区内不同片区的环境特征,将景区划分为相应的环境片区。

例如,可以划分为山地片区、水域片区、森林片区等,每个片区内的景点和设施应与环境特征相符。

2.4 游客流量原则根据景区内不同片区的游客流量情况,将景区划分为不同的游客流量片区。

例如,可以划分为高流量片区、中流量片区、低流量片区等,每个片区内的管理和服务要根据游客流量进行相应调整。

3. 片区管理措施3.1 人员管理每个片区应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片区内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景点巡查、设施维护、游客引导等。

管理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

3.2 安全管理每个片区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设置警示标识、安装监控设备、加强巡逻巡查等,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3.3 清洁管理每个片区应有专门的清洁人员负责片区内的清洁工作,包括垃圾清理、卫生保洁等。

同时,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垃圾桶和卫生设施,方便游客使用。

3.4 引导服务每个片区应设置合理的引导标识和导览图,方便游客找到目的地。

同时,应有专门的导游人员提供导览服务,对景点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讲解,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

3.5 环境保护每个片区应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保护植被、控制噪音、减少污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旅游景区的区位选择与布局分区
一、旅游景区的区位选择
1、区位选择的方法理论
旅游景区区位选择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地理学中的区位论,区位论主要是研究和探讨地理空间对各种经济活动分布和区位的影响。

对旅游景区区位选择产生积极意义的法则有:
(1)距离衰减法则
该法则来源于物理学上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认为地理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但这种作用力最大的特点就是随着距离的增长而出现反向的运动,即距离越大,吸引力越小。

纵观旅游景区的吸引范围,也表现出这样一种倾向,即随着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市场之间的距离拉大,接待的游客数量随之逐渐变少。

(2)加权平分法
它是对多个可行性的区位选择方案,根据一定的评价指标由专家进行打分,经过核加总分,比较各参与选择区位的总的分值,得分最高者成为最佳区位选择,选用此种方法的评价指标主要有:资源条件、交通条件、市场规模、气候条件、水源及排水、能源供给、环境保护、劳动力来源、安全环境、扩展余地等等,在评价过程中各指标的权重有别。

(3)格伦顾客行为法
格伦和N.J.格伦(Gruen)在1966年建立了一个“行为”方法,通过对典型消费者进行调查,确定消费者人数,估算出可能的消费量,从而确定市场潜力,通过比较选择最佳区位。

2、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1)资源条件
景区中旅游资源条件主要包括自然类型和人文类型,它们的丰厚度集聚度和品位档次构成了旅游景区吸引力的重要条件。

是否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不仅是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所关注的,而且也是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者在区位选择时重点考虑的因素,因为具备富有特色的资源条件才会更加容易形成旅游者前往该景区旅游的行为,从而带动景区的发展。

(2)经济特征
包括收入、消费习性、区域经济状况和企业关系。

区域经济状况通常会影响土地、资金、劳动力的可获得性及成本。

企业关系涉及到同行业的竞争和其他行业的竞争,前者主要争夺客源,后者主要争夺资源。

(3)交通格局
旅游景区的交通格局可以从航空、铁路、公路和水上交通四个大的方面去考察,交通影响可进入性,而可进入性是衡量景区交通条件的基本标准。

景区的可进入性,是指景区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设施,我们通常说某景区可进入强,就是表明该景区能够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进入和离开的交通条件。

(4)社会要素
影响旅游景区的社会要素,一是景区客源地的社会人口特征。

二是社区环境,社区对旅游的重视程度也影响旅游景区的发展,社区支持或敌视旅游业经常影响旅游景区的游客经历、旅游的就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等。

(5)城镇依托关系
景区与城镇的依托关系主要是指两者之间的距离和依托城镇的重要性,距离
越近,对景区的发展也就更为有利。

3、旅游景区区位选择实践:
对于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景区的区位选择以资源指向为主,即区位接近资源地。

而人造的景观为主的旅游景区的区位选择以市场为导向,即期望接近市场。

我国在选择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标准是旅游度假资源丰富、对外交通便捷、国际旅游比较发达,对外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

二、旅游景区的布局
旅游景区的布局就是对景区中众多景观资源要素和服务设施等要素进行空间上的整合。

旅游景区的布局是从区位选择入手,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承载力等的约束下,寻求旅游景观、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在空间上的最优配置。

1、景区布局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首先在布局中紧紧围绕满足人的需求这个核心,让景区布局真正达到创造符合人们生活环境的高度,使人们从景区旅游活动的参与中得到某种身心益处。

同时,旅游景区布局应满足美学上的需求,布局中利用形状、线条、质感、色彩效应等创造一种实质的经历,另外保证技术可行,管理方便,经济上实惠。

(2)整体性原则
要合理划分和利用地域空间,合理组织安排各功能系统,使各功能区域合理衔接,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因地制宜地满足旅游区多功能需要。

(3)弹性原则
要方便经营管理,注重长远考虑,留有发展佘地。

(4)保护性原则
在保护的基础加以布局,使景区的布局能够促进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

2、景区布局的任务
旅游景区的根本任务是实现景区空间环境上的统一、完善,综合效益上的最佳、优化效能,社会生活上协调共享:
(1)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方便,卫生,高效,优美的空间环境,为游客创造一种特殊的经历。

(2)为旅游景区建立一种有机的秩序,包括物质秩序与社会秩序。

(3)立足现实并富有想象力。

建立适合当地风格的旅游体验,适时考虑游客越来越多明显的个性化需求。

(4)综合平衡各方的利益与需求
3、几种典型的布局实践
对于一个完整的旅游景区,其布局模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其基本要素相似,纵观旅游景区的布局实践,大体有以下几种比较典型的布局形式。

(1)一线式布局:适用于旅游资源和服务设施主要沿着交通线分布的情况,交通线有时是公路,有时是水路,甚至有时交通线路本身也是组成游览的一个重要内容。

(2)环核式布局模式:
这种布局模式适应于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服务的集聚度,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主要集中在某一个中心区域上,而旅游资源则围绕在这一中心区域的布局。

第二种是资源的集聚度,比如在许多景区内,存在着旅游资源不均衡的现象,其中有一个核心景区,聚集了大量高品位的旅游资源,而为此服务的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也主要在这里进行布置,周边的陆游资源则构成辅助性的吸引物。

(3)组合式布局:适用于几个处于同等地位,但在地域范围和功能上不能相互重合的资源。

三、旅游景区功能分区
1、旅游景区功能分区原则:
旅游景区的功能分区是为了找到该景区的资源优势,确定其市场定位与发展战略,利于景区内部的经营,也利于景区的管理。

(1)地貌景观与文化景观连续性原则
(2)行政区划原则
(3)内部功能的一致性原则
(4)交通便捷性原则
(5)管理方便性原则
旅游景区功能分区的多少和每个区域面积的大小往往依据旅游景区的具体情况而定,理想的分区应以总体规划规定的功能作为依据。

通常情况,大的规划区域一般按照景观的类似性与地域的连续性进行分区,小的规划区域一般按照景区功能要求的不同进行分区。

2、旅游度假区分区
国外学者沃尔布林德(Wolbrind)在1970年提出了RC-RecreationCentric的“娱乐同心圆”理论,这种分区方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在旅游景区的中心布局一个服务中心,形成吸引物综合体。

傅思特(R.Forster)1973年提出了关于核心保护区、游憩缓冲区、密集游憩区划分的“三区理论”。

3、国家公园分区
分区制是国家公园进行经营和管理方面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用以保证国家公园内的大部分土地及其生物资源得以保存野生状态,把人为的设施限制在最小限度以内。

一般把国家公园划分为3—5个不同的功能区,如生态保护区、特殊景观区、历史文化区、游憩区和一般控制区等。

(1)生态保护区。

供研究生态的自然区,只对工作人员,不对游人开放。

(2)历史文化区。

保护历史文物及其环境的地区,在不影响历史原貌的原则下,其附近可以适当建卫生、保护设施和绿化。

(3)特殊景观区。

美学价值很高,供游览观赏的自然区,严格限制开发。

除必要的安全、卫生及道路外,不得新建任何建筑物。

(4)游憩区。

也称设施集中区或公园服务区。

本区可以建设必要的服务设施,如游人中心、旅馆、商店、车站、停车场、电讯、管理等设施。

对于建筑的要求:尺度要小、用地方材料、地方风格、与环境协调等规定。

(5)一般控制区。

亦有称普遍区,除以上四区外,皆属一般控制区,有的控制区包括公园界外相邻地段。

4、风景名胜区分区
我国的国家风景名胜区,就其性质、功能及其保护利用而言,相当于国外的国家公园。

我国各风景名胜区由于级别、大小、特点等的差别,在组成部分上有所不同,但在功能分区上一般可以分为:
旅游接待区:这是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有较好的餐饮、住宿条件,有较完备的商业服务、电讯设施等。

游览观光区:这是风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旅游者最集中的场所,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特色的地段,风景点最为集中,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融为一体是游览观光区的一大特点。

休闲疗养区:许多风景区开辟了休闲疗养区,并成为风景区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
商务服务区:借助必要的商业服务设施为游人和当地居民服务,在分区布局时应注意与周围环境和协调。

行政管理区:这是风景区中行政管理机构集中的地段,一般不与游人发生直接联系。

加工工业区:主要是为风景区旅游者提供所需食品加工以及工艺品加工等,该区靠近或分散于居民区中,有的工艺品还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参观游览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