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课时 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课时 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导学案

第2课时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怀辰学校陈海峰组长课题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隔位退位减法是减法笔算中的难点,教学本节课时,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经历探索笔算减法中隔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在讨论交流中激发探究兴趣,使学生深入领会新的知识,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新知。

1.有效的复习可以达到迁移计算方法的目的。

隔位退位减法这一教学内容,学生需要以原有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基础进行学习。

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组织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某一位或某几位上的数不够减,需要退位的问题。

通过复习,既巩固了旧知,又为新知的学习做准备。

2.加强计算教学与实际应用联系。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改变过去单一地出示计算题教学的形式,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学习目标1.学习掌握被减数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能正确计算被减数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1.出示课件:计算下面两题,并说说做法。

1.学生独立计算,注意退位后用几去减。

2.明确本节课要学的内容。

1.填空。

(1)被减数=()+()。

(2)比189多28的数课。

(6分钟)2.同学们掌握的真好,今天这节课学习“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

(板书课题)是()。

(3)381比()多29。

(4)比459多95的数是()。

答案:(1)差减数(2)217(3)352(4)5542.列竖式计算。

305-138=803-95=答案:167 7083.小军、小兰和小宁星期天帮王大爷拾鸭蛋。

小军拾了220个,小兰比小军多拾了18个,小宁比小军少拾了19个。

小学三年级数学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教案分享

小学三年级数学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教案分享

小学三年级数学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教案分享的退位减法教案分享一、教材分析《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第三章节中,介绍了两位数退位减法,主要是教孩子怎样在两个两位数相减的情况中,仅有个位数不够减时,如何退位借位。

本章的知识点对于学生的整体数学学习过程至关重要,因为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刚接触到了两位数的加减,对于如何计算总和、差值等,满腹困惑的情况常有发生。

而本章所讲的退位减法,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输入口,起到了疏通学生思维,加深对于数学概念理解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学习退位减法的基本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

2.能够熟练掌握退位减法的操作方法,遇到退位减法运算题能够快速准确地做出来。

3.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口算能力。

三、教学准备1.黑板、白板或PPT:用来呈现例题和练习题目。

2.练习题:多种形式,包括加减乘除题目、应用题,以及退位减法题目的集锦。

3.退位减法教具:包括旁边扫描计算器、人工牌、小珠子等,以方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退位减法操作的过程。

四、教法讲解1.引导学生了解退位减法的概念:向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例子,如27-14=,示范贴近实际问题的运算思路和方法。

2.强调退位减法的重点:由于退位减法的难度在小学三年级还较大,从大到小的思路需要固化,教授完整且详细的操作步骤很有必要。

3.组织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技巧:让学生进行大量的书写练习和应用练习。

在教学中,还要特别强调退位数必须是10的倍数,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退位减法的核心要素。

4.注意理解和巩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检查和及时解开可能会产生的疑惑。

五、教学方式1.通过反复练习和模拟题的形式,让学生逐渐掌握退位减法的技巧,并形成记忆。

2.通过数学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结合生活中常见的题目,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更加灵活。

六、教学实施1.通过进一步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退位减法的核心思路。

2.进行大量的练习,让学生重复掌握退位减法的技巧,锻炼学生的算术能力和口算能力,并能在实际中熟练运用。

小学三年级数学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优秀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优秀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练习题3.小组讨论材料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退位减法,那就是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你们觉得这种减法难不难呢?生:难!师:没关系,只要我们认真学习,一定能掌握它。

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吧!2.探究新知(1)教学例题师:我们先来学习一道例题。

请大家看课件,题目是:123-45。

师:这道题该怎样做呢?请大家先自己思考一下。

生:个位数3减5不够减,要向十位借1,变成13减5等于8,十位数2减4等于-2,要向百位借1,变成12减4等于8,百位数1减0等于1,所以123减45等于78。

师: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如下:1)从个位开始减,如果个位数不够减,要向十位借1;2)如果十位数不够减,要向百位借1;3)以此类推,直到所有位数都减完。

3.练习巩固师:下面请大家来做几道练习题,巩固一下我们刚才学到的知识。

(1)独立完成练习题(2)小组讨论,交流解题过程(3)全班分享解题成果4.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加练习,争取做到熟练运用。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2.家长签字确认3.预习下节课内容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例题讲解、练习巩固、小组讨论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但仍有部分学生对于运算规律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之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 7 课时:中间、末端有0 的退位减法一、学习目标:1、我能掌握被减数中间、末端有零的退位减法。

2、我能想出更多更好地计算方法二、自主研究,理解算理1、自主研究( 1)试试计算: 403-158=( 2)独立思虑:计算“403-158 ”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十位上又是0,怎么办?2、沟通释疑( 1)小组议论:计算“403-158 ”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十位上又是0,怎么办?( 2)全班沟通:计算“403-158 ”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十位上又是0,怎么办?( 3)演示释疑:怀疑:“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十位上又是0,向百位退1”为何能够这样减?释疑:用拔珠演示器演示算理。

3、试试运用:笔算: 702-564=( 1)独立计算( 2)要点沟通: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十位上又是0,怎么办?十位上是几减6?4、对照总结:( 1)对照:“403-158 ”与“ 702-564 ”计算时有哪些同样之处?三、自学试试笔算出结果:(写下你的计算方法)1、计算: 500-185=(用你喜爱的方法计算。

)507-348=400-348=个位上不够b5E2RGbCAP减,从十位退 1,十位上507 个位 17-8=19 是 0,从百位个位 10400上退 1 作10,再从退下的 10 中退1 到个位作1 0,这时十温馨提示:要从十位上退一,十位上是 0,该怎么办?- 348十位9-4=5 -348 十位 9-5=4 p1EanqFDPw百位 4-3=1 百位 3-3=0儿歌:看到0,向前走,看看哪一位上有。

借到了,今后走,0 上有点看作9。

四、达标检测1、基础练习:笔算以下各题:305-157505-109=900-546DXDiTa9E3d2、算一算,每种商品比本来廉价多少钱?原价 902 元原价 800 元原价 203 元现价 758 元现价 546 元现价 168 元廉价()元廉价()元廉价()元3、饲养场用800 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了517 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少孵出315 只。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第四单元: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第四单元: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第四单元: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任务一:三位数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1、阅读教材第24页例2,看不明白的有红笔勾画出来。

师: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发言。

指学生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

把讲解权交给学生,并握手祝他成功。

问:改了数字之后我们所用的三条法则还用遵守吗?师:任何减法的笔算都要按照法则来计算。

中间有零也可以借。

2、我来算一算:402-358= 501-157=3、思考:当十位上退1时,十位上是0,怎么办?﹡4、三位数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注意:。

任务二:三位数末尾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1、阅读教材第24页例3,看不明白的有红笔勾画出来。

2、我来算一算:420-358= 500-157=﹡3、三位数末尾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注意:。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组内进行互帮活动。

(不能解答的写到自己组的黑板上)2、交流、展示:(1)讨论解决各组出示的不能解决的问题。

(2)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3)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计算应注意什么。

三、我来闯关:1、算一算,每种商品比原来便宜多少钱?原价902元原价800元原价203元现价758元现价546元现价168元便宜()元便宜()元便宜()元2、饲养场用800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了517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少孵出115只。

(12分)(1)下午孵出了小鸡多少只?(2)这一天共孵出了小鸡多少只?(3)还剩多少个鸡蛋?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独立完成25页第2、3题板书设计: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5 0 7 – 3 4 8 =315(千米)5 0 7 5 0 0- 3 4 8 - 1 8 55 9 5 9教学反思: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退位减法的难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点滴——看这份优秀教案就够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点滴——看这份优秀教案就够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点滴——看这份优秀教案就够了!!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就是退位减法,因为这个内容直接关系到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用。

而在退位减法中,有一种情况是连续退位减法,也就是在减法运算中间出现了0的情况,这对孩子们来说可能有些难度,但只要有好的教学方法,孩子们完全可以轻松掌握。

本文将通过详细介绍一份优秀的教案,来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小学三年级数学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点滴。

1.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数学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主要介绍了两种情况:两个数位数相减中,差的某一位为0,例如:43-27=16;三个数位数相减中,差的第2位和第3位都为0,例如:534-218=316。

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就是这两种情况下的退位减法。

2.授课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需要实现的授课目标有:(1)让孩子们了解退位减法的概念和规则;(2)让孩子们理解两个数位数相减中差的某一位为0的情况下,如何进行退位减法运算;(3)让孩子们掌握三个数位数相减中差的第2位和第3位都为0的情况下,如何进行退位减法运算。

3.教学准备在本节课的教学准备方面,需要准备的教具有:黑板、粉笔、练习册、折页等。

4.教学过程4.1.知识点讲解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讲解退位减法的概念和规则,让孩子们理解什么是退位减法,以及怎样进行退位减法运算。

4.2.两个数位数相减中差的某一位为0的情况接着,需要让孩子们了解两个数位数相减中差的某一位为0的情况下,如何进行退位减法运算。

引导孩子们观察例题“43-27=16”,这个例题中差的十位上是零,因此需要从百位上借一个十位。

引导孩子们理解如果数值相邻的两位中第二位上的数字比第一位上的大,则需要借位;如果第二位上的数字小于第一位,则不需要借位。

让孩子们通过几道练习题巩固这个知识点。

4.3.三个数位数相减中差的第2位和第3位都为0的情况接着,需要让孩子们了解三个数位数相减中差的第2位和第3位都为0的情况下,如何进行退位减法运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优秀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优秀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优秀教案•相关推荐
小学三年级数学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优秀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24例2和练习十六1、2、6题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启发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三位数减法(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能提高计算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口算练习
2、指名板演
3、用任意三个数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学生列式,指名板演
展示算法多样化
估算,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后集体完成
指导竖式计算,说计算方法,板书竖式计算的过程,同时引导学生认识:
十位是0就要先从百位上退1作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借1给个位当10再减
最后集体交流
3、小结
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效果测评
1、练习六1、2题。

拥有这份小学三年级数学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优秀教案,轻松掌握教学精髓

拥有这份小学三年级数学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优秀教案,轻松掌握教学精髓

拥有这份小学三年级数学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优秀教案,轻松掌握教学精髓轻松掌握教学精髓数学教育是所有学科中最重要的基学科之一。

在小学阶段,数学教育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这是学生学好数学并成功迈向更高水平的关键时期。

为了更好地传授数学知识,拥有一份优秀的数学教案是非常必要的。

尤其是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个合理、详细和易于明白的数学教案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也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份小学三年级数学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优秀教案,让你轻松掌握教学精髓。

一、教学目标1、掌握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

2、了解如何进行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

3、练习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题目并提高反应能力。

二、教学准备1、黑板和白板,多文化教育图片。

2、针对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范例题目和练习题目。

3、学生们所需的课堂练习材料。

三、教学方法1、导入为了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和热情,我们可以在教学开始前,先进行一些趣味性的导入。

比如,通过多文化教育图片让学生们猜其中的差异并讲解,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

2、教学接下来,当我们开始教授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时,我们需要首先让学生们明确它的概念。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所以我们应该花费相当的时间来解释它,让学生们彻底了解这个概念,并提供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如何进行这种运算。

通过分类训练法将练习题和讲解融合在一起,这样有助于学生们理解和巩固所学内容。

3、巩固掌握概念和技能的过程还远远不够,为了让学生们真正掌握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技能,我们需要对它进行深度巩固。

我们可以通过做题比赛以及平时的日常课程来不断加强学生们的训练,从而使他们能在这方面快速掌握技能,做到熟练和自如。

四.评估为了确保学生们在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方面掌握了足够的技能和知识,我们需要对他们进行评估。

通过不同种类的考试、测试和作业,评估学生们在这个领域的掌握情况。

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导学案

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导学案

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导学案课前预习学案(学生用)★课前预习目标:1、明确本节课要学的内容。

2、培养学生独立计算的好习惯。

3、学习掌握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能正确的计算。

★课前预习检测:1、我已能基本理解例题。

自我评价预习等级:(A\B\C)2、通过预习例题,我会解决:500-268= 420-56= 306-197= 1000-520=3、找出例题中你不理解的地方,尝试将新知与旧知联系思考(转化)。

把不能理解,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知识背景衔接课堂探究案(教师用)年级三年级单元第四单元主备人教师高鸿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课题及验算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授课时间学习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能正确计算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

知识链接在前面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学习的。

环节二次备课预习展示1.口算。

650-230= 390-180= 850-720= 280+470=1.填空。

(1)被减数=()+()。

(2)比189多28的数是()。

(3)381比()多29。

(4)比459多95的数是()。

质疑问难出示学习目标深化理解一、三位数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例3。

2.读题分析题意并列式。

3.引导学生计算403-158=思考:当十位上退1时,十位上是0,怎么办?4.三位数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扩展延伸:三位数末尾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

1.讨论:500-157=老师板书:2.讨论:三位数末尾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减法的验算。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对算式403-158=245 进行验算。

老师板书:2.组织学生说一说减法的验算方法。

四、教师小结。

自主学习组内交流一、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并交流:十位上是0,该怎么退1呢?学生:个位上的3减8不够,要从十位退1,可是十位上是0,那么我们可以继续从前一位退1,也就是从百位退1,这样就相当于十位上是10,就可以退1给个位,那么个位上就成了13-8=5;而这时十位上就是10-1-5=4;百位上就是4-1-1=2。

三年级数学上册《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导学案三年级数学上册《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导学案第4课时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内容:教材P42例3。

目标:1、初步理解和掌握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并会正确地计算。

2、掌握减法的验算方法,能用不同的方法验算减法。

教学重点: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减法的验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教学难点: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63-158=321-78=728-445=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2.提问:列竖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以463-158为例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指名学生回答后,师生一起回顾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教学例3。

师:请看下面的问题,你能解答吗?试一试。

(出示第42页例3)学生弄懂题意后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说你的想法吧!生:求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就是计算403比158多多少,用减法计算403-158=师:计算的时候,各位不够减,十位上是0,该怎么退1呢?生:个位上的3减8不够,要从十位退1,可是十位上是0,那么我们可以继续从前一位退1,也就是从百位退1,这样就相当于十位上是10,就可以退1给个位,那么个位上就成了13-8=5;而这时十位上就是10-1-5=4;百位上就是4-1-1=2。

即:..403-158245师:如果我们想验算一下,看算得是否正确,该怎样验算呢?。

4.2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4.2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4.2 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4.2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数学》三年级上册,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4章的第2节内容。

主要学习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减法的验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同时,学生也能理解并掌握减法的验算方法,能够对计算结果进行正确的验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减法的验算方法。

难点是对于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准备了PPT和计算器等教具,同时,也让学生准备了练习本和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步骤和减法的验算步骤,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整个计算和验算的过程。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对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有一定的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还存在一些困难。

在课后,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同时,我也会在下一节课中,通过更多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和思考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一、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对于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这种类型的减法需要学生能够正确地识别并处理退位的情况,尤其是在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下。

我通过PPT和计算器等教具,以及详细的例题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个计算方法。

二、减法的验算减法的验算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人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人教版一、教学内容1. 理解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

2. 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3. 学会用加法验算减法的结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

2.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用加法验算减法的结果,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及步骤。

2. 教学重点: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和加法验算减法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算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老师拿着一个320的苹果,一个240的香蕉,问学生:如果我要买这两个水果,我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尝试计算。

2. 讲解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以320240为例,从个位数开始相减,00=0,然后十位数24,由于2小于4,需要从百位数退1,变成124=8,百位数32=1。

所以320240=80。

3. 讲解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以450320为例,从个位数开始相减,00=0,然后十位数52=3,百位数43=1。

所以450320=130。

4. 例题讲解:以560280为例,从个位数开始相减,00=0,然后十位数68,由于6小于8,需要从百位数退1,变成168=8,百位数52=3。

所以560280=280。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第15题。

6. 讲解减法的验算:以320240为例,让学生用加法来验算,即240+80=320。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320 240 80450 320 130560 280 280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第610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通过讲解和例题,让学生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和减法的验算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中间有0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中间有0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中间有0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计算中间有0的三位数减三位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尤其是中间有0的情况。

学生需要掌握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计算中间有0的三位数减三位数。

2.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的计算过程,尤其是中间有0的情况。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演示文稿,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退位减法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通过PPT演示和讲解,使学生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3.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

4. 讲解与讨论: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讲解和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板书设计1. 中间有0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2. 内容: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中间有0的情况的计算方法。

3. 示例:一些典型的例题,包括中间有0的情况。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的练习题。

2. 口头作业:向家长解释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课后反思,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总的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连续退位减法的理解有所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学生对中间有0的情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下一节课中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的计算过程,尤其是中间有0的情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法探究及教案分享

小学三年级数学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法探究及教案分享

小学三年级数学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法探究及教案分享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法探究及教案分享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退位减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在学习减法的这个过程中,如果运算符两端的数字存在连续的0,那么如何进行计算呢?接下来本文将探究这个问题,并为大家分享一个可行的教学方案。

1.知识点概述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程主要在减法知识方面加深学生的理解。

在退位减法的运算中,当被减数的某一位下的数字小于减数同位数字时,需要向“左边”退一位,然后在减数上加10。

但是在实际计算中,有时候会碰到连续的0造成的问题。

比如,72-60=?在这个例子中,减数“60”中有一个0,加法中我们可以选择忽略0,但在减法中就不能这么做。

因此,我们需要教给学生如何在连续的0下进行位减法计算。

2.教学目标了解连续0造成的计算问题,并且能够运用退位减法进行计算。

3.教学材料1.学生作业本2.绘本、图表等辅助教具4.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导学生回归问题本身为了使学生感受到连续0造成的退位减法计算问题,老师可以通过问题直接引导学生思考。

比如,81-6000=?这样的题目可以引起学生对于该问题的关注。

此时老师可以询问学生如何进行这个计算,学生可能会遇到困惑,这时候老师需要提供一些提示,比如退位的概念。

第二步:教授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当学生理解了退位概念之后,老师可以引入连续退位的概念。

比如在上述的例子中,被减数“81”的个位小于减数“6000”的个位,因此需要向十位退位,此时个位上需要加10,变成“11”,然后再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就是“-5919”。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计算,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可以使用很多辅助教具,比如绘本、图表等来引导学生理解。

第三步:巩固训练为了使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老师可以准备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巩固训练。

在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变化问题的多样性,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被减数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2)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被减数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2)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被减数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2)“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阿坝州红原县城关小学王胜兰【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第42页例3“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做一做及练习九的5、6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教学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和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十位是0)、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并初步学会减法的验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亲自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的过程,理解:“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当十”的算理,体验验算方法多样化及知识迁移类推的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热爱数学的情操。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没有0(十位上不为0)的减法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但他们对于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的知识还不太了解,学生的抽象概括分析能力还需要提高。

本节课先通过复习旧知激发一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例题让学生列式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方法来理解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会验算。

为今后学习“亿以内的减法”奠定基础。

【重、难点】重点: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会验算。

难点:理解:“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当十”的算理【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创设情境老师昨天,拿着一张100元的钱在九九文具店买了一个笔记本,花了8元钱,可是服务员没有足够的零钱找给我,怎么办呢?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小组讨论回报交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最后师生商讨得出:让服务员或者是老师先去附近把100元换成整十元的然后再找钱,或者老师付给服务员10元服务员找回2元。

中间末尾有的退位减法导学案

中间末尾有的退位减法导学案
(2)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计算应注意什么。
引导
反馈
评价
教材
四、巩固练习
8分
1、算一算,每种商品比原来便宜多少钱?
原价902元原价800元
现价758元现价546元
原价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元
现价168元
便宜()元便宜()元便宜()元
课件
反馈
评价
课件
五、小结
2分
回答
提问
课件
务二:三位数末尾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
1、阅读教材第24页例2,看不明白的有红笔勾画出来。
2、我来算一算:420-358= 500-157=
巡视
反馈
评价
课件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3分
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组内进行互帮活动。(不能解答的写到自己组的黑板上)
2、交流、展示:
(1)讨论解决各组出示的不能解决的问题。
时间
教学操作流程
所需资源
听课记录与评价
学生学习事项
教师教导事项
一、导入复习
2分
1、用笔试计算40-35=
评价
课件
二、自主学习
15分
任务一:三位数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
1、阅读教材第24页例2,看不明白的有红笔勾画出来。
2、我来算一算:402-358= 501-157=
3、思考:当十位上退1时,十位上是0,怎么办?
《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导学案
年级:三课题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课时1节科目数学
目标:1、学习掌握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导学案
课题四: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教材第42页)班级三(1)
课时 1课时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年月日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能正确计算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
0的退位减法。

学习难点: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
0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一、自主学习
任务一:三位数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
复习:
517
-348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要注意什么?
1、阅读教材第42页例3,填一填:
要求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就是求(
)比()多多少,用(
)计算,列式: 403-158=
403
-158 2、思考:当十位上退1时,十位上是0,怎么办?
个位上是3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从百位上退1作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是
9。

个位:13-8= 十位:(
)-8= 个位:()-1=
小结:当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而十位是0时,应先从()位退1当10,再从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当10,这时十位上是()。

任务二:三位数末尾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
算一算:
420-358= 500-268=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420-56= 306-197= 1000-520=
三、我来闯关:
1、算一算,每种商品比原来便宜多少钱?
原价902元原价800元原价203元
现价758元现价546元现价168元
便宜()元便宜()元便宜()元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