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九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论文 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浙江浦江人。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洪武二年, (1369) 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全家流放茂州惟庸党案,, (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现在重庆奉节县)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师古”,刘基赞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刘基则诗文《郁离子》兼长。散文长于议论,风格古朴豪放,锋利遒劲,且富于形象性,《卖柑者言》可为代表。方孝孺是宋濂的学生,继承了宋的文统与道统,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散文雄健豪放,犀利泼辣,如《蚊对》《指

喻》等。

注释

1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这里即指二十岁。

2先达:有名望的前辈。

3辞色:言辞和脸色。

4援疑:提出疑难问题。质理:质询道理。 :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

5负箧(qiè)曳屣(xǐ)

6皲(jūn)裂:皮肤受冻开裂。

7媵(yìng)人:这里指女仆。汤:热水。沃灌:即盥洗。

8逆旅:客舍。

9容臭:指香囊。

10烨(yè)然:光彩闪耀的样子。

11缊(yùn)袍:以乱麻、旧絮衬于其中的袍子。

12口体之奉:指衣食的享用。

13耄(mào)老:指年老,古人谓七十曰耄,或谓八十、九十曰耄,时宋濂六十九岁。

14君子:这里指有官位的人。

15缀:连缀。这里是跟随的意思。

16太学:古代中央的最高学府,明代称国子监。这里沿用旧称。

17县官:这里指朝廷。廪稍:廪食,即伙食费用。

18司业、博士:指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博士,都是教官。

19流辈:同辈。

20余朝京师:宋濂于洪武十年致仕,次年又到南京朝见皇帝。

21撰:同“撰”。长书:长信。贽:见面礼物。

22夷:平。

23际遇之盛:谓好的遭遇。这里指官位之盛

问题

1.本文的中心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阐述的

明确:见板书设计

解说:本文以记叙为主,适当渲染描绘,笔法简洁,文采飞扬,气韵流动。尤以首段对“趋行百里,负箧曳屣于硕师名人求教;俯身倾耳,甘于粗敝为进德修身足乐”的记叙、描述;第 2 段对“被绮绣,沃甘肥,学有不成怎可怨天书满栋师常伴,业有不精岂非不专”的记叙、描述,以及二者的对比,从而得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的结论,这样的写法更是美妙绝伦,学习时务必引导学生仔细品味。

2.补出下列语段中省略的成分。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明确:先达、余、余、余、余

(解说:此题可考查学生的理解与感悟能力。)

背景

自从明代开国文臣宋濂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写下《送东阳马生序》后,文中主人公马生闻名于海内外。世代学子以马生精神,刻苦学习,勤奋上进。

600 多年以来,浙江东阳马生真名叫什么,是哪村人,有什么事迹,是一直为大家所关心的历史之谜。笔者查阅目前所存的各种东阳茂陵马氏宗谱,多方面论证、核查,认为马生君则(马君则)即为马大同公十八世孙马从政。

马从政先祖马大同为东阳茂陵马氏始祖(844-915),字逢吉,唐越州(今绍兴人)人。在唐代咸通五年(864)任东阳县令,任期满后居东阳松山(疑为今东阳市千祥镇后马至三联镇甘棠一带)。大同公十世孙乔岳公(安恬始祖,1084-1160,字山甫),从东阳松山迁居东阳兜鍪山前。 (今东阳市南马镇上安恬村之双山) 至大同公十世代孙赞公 (1206-1261,字光受),从西宅(浙江省东阳县后街村,在南马针安恬一带,今不存在)迁居上宅(上安恬村) 。赞公为上安恬始祖。

大同公十八世孙(乔岳公五世孙)马君则真名和事迹见于谱载:“裕七,讳从政,字均济,号日济。赋性明敏,立品刚方。元授武义尉兼署义乌龙祈巡检司、金华府移文掌本县事。大明混一之初,圣天子崇文重儒,授正九品将仕郎、开封知

事。赞政有方,升正义品承事郎、东昌棠邑令。考绩恩赐荣归,以乐绿野堂,名秩显然。”

在谱中(入谱人名按排行字母排列)马从政前二名顺序记载为: “良二,讳廷珍,字崇重……生于元统甲戌(1334 年)十月十三日,卒于洪武乙丑(1385 年)七月初八日。”接下“裕大,来为: 讳如翁,”安均璋。如翁公无生卒日期记载。“裕十,马从政之后的人物记载为:讳锦,字舜。生于至正癸末(1343 年)五月十七日。”

先谈谈宋濂与马生君则的关系。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原籍浙江金华潜溪,25 岁时去浙江省浦江县义门郑氏聘为塾师,遂为浦江人。明朝初年尊为文臣之首。任《元史》总裁官、授翰林学士,礼部主事,赞善大夫等职。有《宋学士文集》传世。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写道:“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宋朝京师,生以乡人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余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这盛而骄乡人者,岂在余省哉?”

上述评价马君则与马从政一生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人品、学品等方面都是相符的。

据上面谱文中记载,马廷珍(大同公十八世孙) 马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