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控制理论 最优控制

合集下载

最优控制理论

最优控制理论
智能优化方法
对于越来越多的复杂控制对象,一方面,人们所要求的控制性能不再单纯的局限于一两个指标;另一方面,上述各种优化方法,都是基于优化问题具有精确的数学模型基础之上的。但是许多实际工程问题是很难或不可能得到其精确的数学模型的。这就限制了上述经典优化方法的实际应用。随着模糊理论、神经网络等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智能式的优化方法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1)神经网络优化方法 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起源于1943年和Mc Culloch和Pitts的工作。在优化方面,1982年Hopfield首先引入Lyapuov能量函数用于判断网络的稳定性,提出了Hopfield单层离散模型;Hopfield和Tank又发展了Hopfield单层连续模型。1986年,Hopfield和Tank将电子电路与Hopfield模型直接对应,实现了硬件模拟;Kennedy和Chua基于非线性电路理论提出了模拟电路模型,并使用系统微分方程的Lyapuov函数研究了电子电路的稳定性。这些工作都有力地促进了对神经网络优化方法的研究。 根据神经网络理论,神经网络能量函数的极小点对应于系统的稳定平衡点,这样能量函数极小点的求解就转换为求解系统的稳定平衡点。随着时间的演化,网络的运动轨道在空间中总是朝着能量函数减小的方向运动,最终到达系统的平衡点——即能量函数的极小点。因此如果把神经网络动力系统的稳定吸引子考虑为适当的能量函数(或增广能量函数)的极小点,优化计算就从一初始点随着系统流到达某一极小点。如果将全局优化的概念用于控制系统,则控制系统的目标函数最终将达到希望的最小点。这就是神经优化计算的基本原理。 与一般的数学规划一样,神经网络方法也存在着重分析次数较多的弱点,如何与结构的近似重分析等结构优化技术结合,减少迭代次数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之一。 由于Hopfield模型能同时适用于离散问题和连续问题,因此可望有效地解决控制工程中普遍存在的混合离散变量非线性优化问题。 (2)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和遗传规划是一种新兴的搜索寻优技术。它仿效生物的进化和遗传,根据“优胜劣汰”原则,使所要求解决的问题从初始解逐步地逼近最优解。在许多情况下,遗传算法明显优于传统的优化方法。该算法允许所求解的问题是非线性的和不连续的,并能从整个可行解空间寻找全局最优解和次优解,避免只得到局部最优解。这样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有用的参考信息,以便更好地进行系统控制。同时其搜索最优解的过程是有指导性的,避免了一般优化算法的维数灾难问题。遗传算法的这些优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控制领域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目前的研究表明,遗传算法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结构优化方法。它用于解决非线性结构优化、动力结构优化、形状优化、拓扑优化等复杂优化问题,具有较大的优势。 (3)模糊优化方法 最优化问题一直是模糊理论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自从Bellman和Zadeh在 70年代初期对这一研究作出开创性工作以来,其主要研究集中在一般意义下的理论研究、模糊线性规划、多目标模糊规划、以及模糊规划理论在随机规划及许多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利用模糊集的a截集或确定模糊集的隶属函数将模糊规划问题转化为经典的规划问题来解决。 模糊优化方法与普通优化方法的要求相同,仍然是寻求一个控制方案(即一组设计变量),满足给定的约束条件,并使目标函数为最优值,区别仅在于其中包含有模糊因素。普通优化可以归结为求解一个普通数学规划问题,模糊规划则可归结为求解一个模糊数学规划(fuzzymathematicalprogramming)问题。包含控制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但其中控制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可能都是模糊的,也可能某一方面是模糊的而其它方面是清晰的。例如模糊约束的优化设计问题中模糊因素是包含在约束条件(如几何约束、性能约束和人文约束等)中的。求解模糊数学规划问题的基本思想是把模糊优化转化为非模糊优化即普通优化问题。方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给出模糊解(fuzzysolution);另一类是给出一个特定的清晰解(crispsolution)。必须指出,上述解法都是对于模糊线性规划(fuzzylinearprogramming)提出的。然而大多数实际工程问题是由非线形模糊规划(fuzzynonlinearprogramming)加以描述的。于是有人提出了水平截集法、限界搜索法和最大水平法等,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在控制领域中,模糊控制与自学习算法、模糊控制与遗传算法相融合,通过改进学习算法、遗传算法,按给定优化性能指标,对被控对象进行逐步寻优学习,从而能够有效地确定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

现代控制理论最优控制课件

现代控制理论最优控制课件

04 离散时间系统的最优控制
CHAPTER
离散时间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的描述
定义系统
离散时间系统通常由差分方程描述,包括状 态转移方程和输出方程。
确定初始状态
最优控制问题通常从一个给定的初始状态开 始,我们需要确定这个初始状态。
确定控制输入
在离散时间系统中,控制输入是离散的,我 们需要确定哪些控制输入是可行的。
工业生产领域
02 现代控制理论在工业生产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过程控制、柔性制造等。
社会经济领域
03
现代控制理论在社会经济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金融风险管理、能源调度等。
02 最优控制基本概念
CHAPTER
最优控制问题的描述
确定受控系统的状态和输入,以便在 给定条件下使系统的性能指标达到最 优。
LQR方法
利用LQR(线性二次调节器)设计最优控制 器。
线性二次最优控制的应用实例
经济巡航控制
在航空航天领域,通过线性二次最优控制实现燃料消 耗最小化。
电力系统控制
在电力系统中,利用线性二次最优控制实现稳定运行 和最小化损耗。
机器人控制
在机器人领域,通过线性二次最优控制实现轨迹跟踪 和避障等任务。
03
02
时变控制系统
04
非线性控制系统
如果系统的输出与输入之间存在 非线性关系,那么该系统就被称 为非线性控制系统。
这类系统的特点是系统的参数随 时间而变化。
静态控制系统
这类系统的特点是系统的输出与 输入之间没有时间上的依赖关系 。
发展历程
古典控制理论
这是最优控制理论的初级阶段,其研究的主 要对象是单输入单输出系统,主要方法是频 率分析法和根轨迹法。

最优控制问题介绍

最优控制问题介绍

最优控制问题介绍最优控制问题是现代控制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下,使得某一性能指标达到最优。

这类问题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如航天工程、经济管理、生态系统等。

通过对最优控制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决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一、最优控制问题的基本概念最优控制问题通常可以描述为一个动态系统的优化问题。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控制策略,使得系统从初始状态出发,在给定的时间内,通过控制输入,使得系统的某一性能指标达到最优。

这个性能指标可以是时间最短、能量消耗最小、误差最小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这个模型应该能够准确地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包括状态方程、输出方程以及约束条件等。

然后,我们需要定义一个性能指标函数,这个函数描述了我们希望优化的目标。

最后,我们通过求解一个优化问题,找到使得性能指标函数达到最优的控制策略。

二、最优控制问题的分类根据系统的动态特性和性能指标函数的不同,最优控制问题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最常见的包括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最小时间控制问题、最小能量控制问题等。

1.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这类问题中,系统的动态特性是线性的,性能指标函数是状态变量和控制输入的二次型函数。

这类问题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广泛,因为许多实际系统都可以近似为线性系统,而二次型性能指标函数可以方便地描述许多实际优化目标。

2. 最小时间控制问题:在这类问题中,我们的目标是使得系统从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时间最短。

这类问题通常出现在对时间要求非常严格的场合,如火箭发射、紧急制动等。

3. 最小能量控制问题:这类问题的目标是使得系统在完成指定任务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最小。

这类问题在能源有限的系统中尤为重要,如无人机、电动汽车等。

三、最优控制问题的求解方法求解最优控制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解析法和数值法。

1. 解析法:解析法是通过求解系统的动态方程和性能指标函数的极值条件,得到最优控制策略的解析表达式。

现代控制理论 6 最优控制

现代控制理论 6 最优控制

(11)
对(11)式中的第三项进行分部积分,得
T J [ x ( t )] H ( x , u , λ , t ) d t λ ( t ) x λ ( t ) x d t f t T t f t 0
0

t f
t f
t 0
(12)
当泛函J 取极值时,其一次变分等于零。 即

T
将上式改写成
T T t H H f δ J λ ( t ) δ x ( t ) λ δ x δ u d t 0 f f t x ( t ) x u 0 f (13)
0
tf
( x ,x , t ) 及 x ( t ) 在 [ t 0 , t f ] 上连续可微, t 0 和 t f 给定, 其中, L
(t0) x x (tf ) xf ,x(t)Rn ,则极值轨线 x * ( t ) 满足如下欧 已知 x 0, 拉方程
L d L 0 x dt x
J [ x ( t t ( x , u , t ) d t f), f] L
t f t 0
(x ,u ,t) 是 x 、u 和t 的连续函数 最优。其中 L
最优控制问题就是求解一类带有约束条件的条件泛函极值问题。
补充:泛函与变分法
一、泛函与变分
1、泛函的基本定义: 如果对于某个函数集合 x(t)中的每一个函数 x (t ),变量J 都有一个 值与之对应,则称变量J 为依赖于函数 x (t ) 的泛函,记作 Jx ( t) 可见,泛函为标量,可以理解为“函数的函数” 例如:
由于 δ u 是任意的变分,根据变分法中的辅助引理,由(16)式得 (17) (14)式称为伴随方程, λ (t )为伴随变量,(17)式为控制方程。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第6章 线性系统的最优控制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第6章 线性系统的最优控制

7
方法的比较
总的来说,当控制量无约束时,‘采用“变分法” ;当控制量有 约束时,采用“极小值原理” 或“动态规划”;如果系统是线性的, 采用“线性二次型”方法最好,因为,一方面,二次型指标反映了大 量实际的工程性能指标的要求;另方面,理论上的分析及求解较简单、 方便、规范,而且还有标准的计算机程序可供使用;得到的控制器易 于通过状态反馈实现闭环最优控制,工程实现方便。在实际的工程控 制中,目前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己得到了广泛的成功应用。
J 值为极值 J (最大值或最小值),这种泛函求极值的方法,实际上 就是数学上的“变分”问题,须采用数学中的“变分法” 。
5
采用直接变分法求解最优控制率,难于甚至“无法解决容许控 制属于闭集”的最优控制问题,所以受到实际工程应用上的限制, 例如,每台电动机都有最大功率的限制;船舶或飞机的操纵舵面 也有最大偏转角的限制。况且采用直接变分法设计出的系统,其 抗参数变化的能力,即系统的鲁棒性也不强。因此,工程应用上 有较小的实用价值。
线性系统二次型的最化控制,因为其性能指标具有明确的物理 意义,在大量的工程实际中具有代表性,而且最优控制率的求解 较简单,并具有统一的解析表达式,构成的最优控制系统具有简 单的线性状态反馈的型式,易于工程实现,所以在国内外实际的 工程中目前己得到广泛应用。本章主要介绍其基本概念、基本原 理和设计方法。
下面只介绍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的基本概念、求解原理及设 计中的一些主要结论。
8
第三节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
一、控制对象数学模型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x(t) A(t)x(t) B(t)u(t)
y(t) C(t)x(t)
式中,
n x(t) 为 维状态向量;
(6-4)

现代控制理论-第7章 最优控制

现代控制理论-第7章  最优控制

(3)控制规律:
u* kx(t)
P由黎卡提微分k 方Q2程1BT得P 到 边界条件:P(tf)=Q0

PA AT P PBQ21BT P Q1 P(t)
例:求解使:J最小的u*(t)
0 1 0 x 0 0x 1u,
பைடு நூலகம்
J
第二节 状态调节器
在不消耗过多控制能量的前提下,使系统各状态在受 到外界干扰作用下,维持平衡状态。
一.无限长时间状态调节器
1.原系统:可控系统

2.性能指标: 说明:(1) J

x Ax Bu, y Cx
12表0 (示xTQ1系x u统TQ2要u)d求t 状态变量偏离平衡点的累积
u* kx(t)
3.控制规律
k Q21BT P
正定实对称P由黎卡提代数方程得到:
PA AT P PBQ21BT P Q1 0
例:求使J最小的u*(t)。 0 1 0
解:
x 0 0x 1u,
J

1

(xT
x uTu)dt
误差最小,这xTQ意1x 味着因某种原因系统状态偏离平衡点,控制
作用应使它很快回复到平衡点,调节器的名称由此而来
(2) 表示在控制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最小
J中(3的u)TQ权Q2u1重半正定,Q2正定,用来确定状态变量与控制能量在
即寻求控制规律,使系统的状态变量x(t)按性能指标J的要 求,在无限长的时间内达到平衡点
1.原系统:可控、可观系统
x Ax Bu, y Cx

2.性能指标:J

1 2

[(y
0

哈工大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第十一章 最优控制

哈工大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第十一章      最优控制

11.1.1 最优控制问题的两个例子
[例1] 飞船的月球软着陆问题。 如图所示,飞船 靠其发动机产生一个与月球重力方向相反的推力 , 使得飞船到月球表面时速度为零, 即实现软着陆。 要求设计推力函数 ,使得发动机燃料消耗最少。
月球
[解]
设飞船的质量为 , 其高度和垂直速度分别为 和 ,月球的重力加速度为常数 ,飞船的自身 质量及所带燃料分别为 和 。
其中, 目标集 可表示为 性能指标 可表示为 其中 和 为连续可导的标量函数。
11.2 应用变分法求解无约束条件 的最优控制问题
11.2.1 泛函与变分
一. 泛函与泛函算子
所谓泛函,简单地说就是函数的函数,定义如下:

为给定的某类函数,如果对于这类函数中的
每一个函数,有某个数 与之相对应, 则称 为这类
哈工大现代控制理论基 础第十一章 最优控制
2020年4月24日星期五
11.1 最优控制问题的一般提法
最优控制研究的主要问题: 根据已建立的被控 对象的数学模型, 选择一个容许控制律, 使得被控 对象按照预定的规律运动,并使某一个性能指标达到 最大或最小。
从数学的观点来看, 最优控制问题是求解一类 带有约束条件的泛函极值问题, 属于变分学范畴。
经典的变分法只能解决控制无约束的问题, 即容许控制属于开集的一类最优控制问题。 然而, 工程中的控制常常是有约束的, 即容许控制是属于 闭集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20世纪50年代,美国 学者贝尔曼和苏联科学院院士庞德里亚金分别独立 地拓展了经典变分法, 分别给出了动态规划方法和 极大值原理。 它们构成了最优控制的理论基础。
证明略
泛函变分的规则 泛函的变分是一种线性映射, 满足下列性质:
1 2 3 4

武汉大学自动化专业 《现代控制理论》第七章 最优控制

武汉大学自动化专业 《现代控制理论》第七章 最优控制
第七章 最优控制
1
最优控制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根据已建立的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选择一个容许的 控制规律,使得被控对象按预定要求运行,并使给 定的某一性能指标达到极小值(或极大值); 从数学观点看,最优控制研究的是求解一类带有约束 条件的泛函极值问题,属于变分学的范畴。 古典变分理论只能解决控制无约束(即容许控制属于 开集)的一类最优控制问题,为满足工程实际的需 要,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了现代变分理论, 常用的数学工具是Bellman(美国)的“动态规划”, 和Pontryagin(苏联)的‘极大值原理“。,又进一步推动了现代控制论的发展
T t0 T tf t0
∴ ..J = {θ [ X (t ), t ] λ (t ) X (t )}
+ ∫ {H [ X (t ), u (t ), t ] + λT (t ) X (t )}dt
t0
tf
9
极大值曲线的充分条件为 δ2 J<0
五 无约束条件的泛函极值
& 求 J ( X ) = ∫t Φ( X , X , t )dt 的极值,就是确定X(t),使 J = min .
0
tf
& 几何意义:寻找一条曲线X(t),使给定的可微函数 Φ ( X , X , t ) 沿X(t) 的积分达到极值,此时X(t)=X*(t)
横截条件: ①两端固定 ②两端状态自由
δX 0 = 0,.....δX f = 0
Φ & X Φ & X
tf
= 0,.....
③始端自由,终端固定 ④始端固定,终端自由 ⑤终端 t f 自由,但状态 X (tf )=c (tf ) 受约束——拦截 问题
Φ & X

第六章 最优控制(2) 现代控制理论

第六章 最优控制(2) 现代控制理论

x1(t)
x10
x20t
1t2 2
消去时间变量 t , 可得相应的最优轨线方程为
x1(t)
1 2
x22
(t)
C
(6-256)
在图6-16中用实线表示。
14
由于x2(t)=x20+t随t增大, 故最优轨线行进的方向自 下而上, 如曲线上箭头所示。
15
当 u= -1 时, 状态方程的解为
x2 (t) x20 t
在R-上 在+上
在R+上 到达原点
u 1,1 u 1 u 1, 1 u 0
19
进一步, 可综合为
u 1 当(x1, x2 ) R u 1 当(x1, x2 ) R
u 0 当(x1, x2 ) 0
若将开关曲线方程写成
h (x1, x2 )
x1
1 2
x2
x2
0
则最优控制律可表示成
x2 (t) u(t)
或写成矩阵形式
x(t)
0 0
1 0
x(t)
10u(t
)
初始条件 x(t0) x0
(6-248)
终端条件 x(t f ) 0
控制约束 1 u(t) 1, (t0 t t f )
性能指标
J
t f
t0
1 dt
求 最 优 控 制 u*(t) , 把 系 统 从 初 态 转 移 到 终 态 , 使
x1(t)
x10
x20t
1 2t2Fra bibliotek相应的最优轨线方程为
x1(t)
1 2
x22
(t)
C
在图6-16中用虚线表示。由于x2(t)随t减小, 故 曲线箭头方向自上而下。

MPC概念资料

MPC概念资料

现代控制理论的几种控制策略1.最优控制最优控制是现代控制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成功应用于航天航空和军事领域,在许多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一个典型的最优控制问题描述如下:被控系统的状态方程和初始条件给定,同时给定目标函数。

然后寻找一个可行的控制方法使系统从输出状态过渡到目标状态,并达到最优的性能指标。

动态规划、最大值原理和变分法是最优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常用方法。

庞特里亚金极大值原理和贝尔曼动态规划是在约束条件下获得最优解的两个强有力的工具,应用于大部分最优控制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最优控制很适用于航天航和军事等领域,例如空间飞行器的登月、火箭的飞行控制和防御导弹的导弹封锁。

工业系统中也有一些最优控制的应用,例如生物工程系统中细菌数量的控制等。

然而,绝大多数过程控制问题都和流量、压力、温度和液位的控制有关,用传统的最优控制技术来控制它们并不合适。

2。

预测控制预测控制或称为模型预测控制(MPC)是仅有的成功应用于工业控制中的先进控制方法之一。

各类预测控制算法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归结起来有三个基本特征:(1)预测模型,(2)有限时域滚动优化,(3)反馈校正。

这三步一般由计算机程序在线连续执行。

预 测控制是一种基于预测过程模型的控制算法,根据过程的历史信息判断将来的输入和输出。

它强调模型的函数而非模型的结构,因此,状态方程、传递函数甚至阶跃 响应或脉冲响应都可作为预测模型。

预测模型能体现系统将来的行为,因此,设计者可以实验不同的控制律用计算机仿真观察系统输出结果。

预测 控制是一种最优控制的算法,根据补偿函数或性能函数计算出将来的控制动作。

预测控制的优化过程不是一次离线完成的,是在有限的移动时间间隔内反复在线进行 的。

移动的时间间隔称为有限时域,这是与传统的最优控制最大的区别,传统的最优控制是用一个性能函数来判断全局最优化。

对于动态特性变化和存在不确定因素 的复杂系统无需在全局范围内判断最优化性能,因此这种滚动优化方法很适用于这样的复杂系统。

现代控制理论最优控制(1)

现代控制理论最优控制(1)

1)泛函自变量的变分
δ x x(t ) x (t )
*
2)泛函的变分 泛函的增量:由自变量函数x(t)的变分δx(t)的泛函J[x(t)]
增量为
Δ J [x] J [x(t) δ x(t)] J [x(t)] L[x(t ), δ x(t)] o[x(t), δ x(t)]
泛函的变分:泛函J[x(t)]的增量ΔJ[x(t)]的线性主部称为 泛函的一阶变分,简称泛函变分记为δJ,即
J J [ x(t ) x(t )] 0 L[ x(t ), x(t )]
类比于函数y=f(x),其增量为 Δy= f(x+Δx)-f(x)=f’(x)dx+o(Δx) y=f(x)的微分 dy=f’(x)dx
2. 确定容许控制域
对于r维控制向量u(t),要满足客观约束条件
i ( x, u ) 0 j 1, 2,, m mr 把u {u (t ) i ( x, u ) 0}称为控制域
满足u (t ) u的u (t )称为容许控制
3.确定始端与终端条件 若系统的初始时刻t0确定,则:
3) 泛函的极值
若泛函J[x(t)]在曲线x(t)= x*(t)上达到极值,则有
J J [ x(t ) x(t )] 0 0

ΔJ=J[x(t)]-J[x*(t)] ≥0
则称泛函J[x(t)]在曲线x*(t)上达到极小值;若
ΔJ=J[x(t)]-J[x*(t)] ≤0
3)综合型性能指标( 波尔扎型)
J x t , u t , t dt x(t f ), t f t 0 L 或J x(k f ), k f L[ x (k ), u ( k ), k ]

现代控制理论 7-1 最优控制的一般概念

现代控制理论 7-1 最优控制的一般概念

第七章 动态系统的最优控制方法§1 最优控制的一般概念 §2 最优控制中的变分法 §3 极小值原理及其应用 §4 线性二次型问题的最优控制系统分析 System Analysis建模 建模 稳态 稳态 性能 性能稳定性 稳定性 动态 动态 性能 性能控制 系统 研究 可控性 可控性 可观性 可观性综合设计 System Synthesis设计控制器 设计控制器改善性能,达到各种性能指标1综合设计 System Synthesis 常规综合 Conventional Synthesis 常规综合 Conventional Synthesis只满足系统某些指标的要求,如 稳定性、快速性及稳态误差;最优综合/控制 Optimal Synthesis 最优综合/控制 Optimal Synthesis确保系统某种指标最优的综合, 如最短时间、最低能耗等。

返回经典控制理论设计控制方法幅值裕量、相位裕量(频率指标); 上升时间、调节时间、超调量(时域指标)PID控制串联校正特点: 系统的控制结构是确定的;控制参数设计一般采用试凑方法; 不是最优结果。

2现代控制理论常规综合方法上升时间、调节时间、超调量(时域指标) 希望的闭环极点位置(复域指标);状态反馈 特点: 系统的控制结构是确定的;不是最优结果。

综合最优化 (optimization)—— 研究和解决如何从一切可能的方案中寻 找最优的方案。

(1) 如何将最优化问题表示为数学模型; (2) 如何根据数学模型(尽快)求出其最优解。

举例最优控制 (optimal control)—— 控制理论中的优化技术。

寻找在某种性能 指标要求下最好的控制。

返回3例:搅拌槽的温度控制 例:搅拌槽的温度控制一连续搅拌槽,J为搅拌器。

槽中原放0℃的液体, 现需将其温度经1小时后升高到40℃。

为此在入口处送 进温度为u(t) 的液体,出口处流出等量的液体,以保持 槽内液面恒定。

现代控制理论 第6章 最优控制(录像)2(极小值 [1]加了二次型

现代控制理论 第6章 最优控制(录像)2(极小值 [1]加了二次型
由min H x , ,u,t H x , ,u ,t uU
min H
uU
min uT BT
u( t ) SGN( BT )
得:
ui( t )sgn ( BT ) i ,i1,2, ,r
1 a 0
其中函数sgn a
0
a0
1 a 0
a为向量时用SGN表示。
总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6.8 极小值原理
经典变分法
x Hx,u, ,t , Hx,u, ,t , Hx,u, ,t 0
x
u
状态方程
伴随方程
控制方程
应用范围:
u无约束, 且H对u连续可微 难满足
一般 ui Mi ( i 1,2 m ) 更一般控制u(t)受不等式约束:
gxt ,u(t),t 0
总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t
u 切换时刻
总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6.10.2 状态轨线及开关曲线
x* t 12.3
1
0 0.307
1
0.5
t 0 0.307
6.44
5
1 t 0 0.307 1 t
总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例6.8.2 已知系统 x1t x1t ut x10 1
x2 t x1t
x2 0 0
其中 ut 1 ,若x t f 自由,求u* t 使
J x2 1 min
由正则方程组: x Ax Bu
H AT
x
(
t
)
e
AT t
(
0
)
e
AT t 0
u( t ) SGN( BT ) SGN( BT e ATt0 )
1.时间控制是Bang-Bang控制,即开关控制;

现代控制理论 最优控制11

现代控制理论 最优控制11
J [ x* (t ) x(t )] 0 0 * * 由变分引理 J [ x (t ) x(t )] 0 J [ x (t )] 0
得证。
§6-2.2 无约束条件的变分问题
引理:如果函数 F (t )在区间 [t0 , t f ]上是连续的,而且对于只满
§6-1 最优控制问题的一般提法
4. 性能指标 tf (1)积分型性能指标: J L[ x(t ), u (t ), t ]dt t0 反映控制过程中对系统性能的要求。
(2)终值型性能指标: J [ x(t f ), t f ] 反映了系统状态在终端时刻的性能。
(3)复合型性能指标: J [ x(t f ), t f ] L[ x(t ), u (t ), t ]dt t0 反映了控制过程和终端时刻对系统性能的要求。 若:[ x(t f ), t f ]、L[ x(t ), u (t ), t ] 为二次型函数,则复合型性能指 标可表示为二次型性能指标: 1 T 1 tf T J x (t f ) Px(t f ) [ x (t )Qx (t ) u T (t ) Ru (t )]dt 2 2 t0
足某些一般条件的任意选定的函数 (t )有
则在区间 [t0 , t f ]上有: F (t ) 0
t
tf
0
F (t ) (t ) dt 0
一. 欧拉方程
(t ), t ]dt 问题: 考虑泛函为 J [ x(t )] L[ x(t ), x
t0 tf
讨论一个固定端点时间,固定端点状态的无约束条件变分问题。
则称泛函 J [ x(t )] 在 x(t ) x* (t ) 有极小值或极大值。
2. 泛函极值定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以它的导数在 = 时应为零,即

[∗ + ]቟
=

=
由变分引理

[∗

+ ]ቕ
=
= ∗
=
得证
《现代控制理论》MOOC课程
6.2.2 无约束条件的变分问题(1)
6.2.2 无约束条件的变分问题
引理:如果函数() 在区间 ∈ [ , ]上是连Βιβλιοθήκη 的,而且对于只满足某些一般条件的任意

[ + ]቟

=
+ ]ቕ
=
∆ +
= lim

∆→

=
+ −
= lim




1
1 2


= lim { ඐ +


+}
2

2
− ∗
<
则称泛函 在∗ 处是连续的。
其中, , ∗ 表示在函数空间中 与∗ 之间的距离:

泛函的变分
, ∗ = max − ∗
≤≤
泛函 增量∆ 的线性主部称为泛函的一阶变分,简称泛函的变分,记作

选定的函数()有‫)()( ׬‬

= , 则在区间 ∈ [ , ]上有: () ≡
一 欧拉方程
讨论一个固定端点时间,固定端点状态的无约束条件变分问题。
问题: 考虑泛函为



= න [ , (),
]


式中 在 ∈ [ , ]上连续, [ , (),
从数学观点来看,最优控制问题就是求解一类带有约束条件的泛函极值问题。

最优控制的基本内容:
经典变分法;
极小值原理;
动态规划;
《现代控制理论》MOOC课程
6.1 最优控制问题的数学描述
6.1 最优控制问题的数学描述
一. 最优控制问题的实例
例1:最速升降问题
设有一质量为的物体,其内部有一控制器,可以产生一个作用力()控制物体上下运动
= 0

故: −
=

该式称为欧拉方程,是泛函极值的必要条件。
由于

[, ,ሶ ]
2
2
2



=
=
ሶ + ሷ +
=
+
+








ሶ ሶ ሶ ሶ
二. 最优控制问题的一般提法
用数学语言描述最优控制问题,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受控系统的数学模型
用状态方程描述:ሶ = [ , , ]
2. 受控系统的始端和终端条件,即状态方程的边界条件:
对最优控制问题始端条件通常是已知的: =
终端条件可以用一个目标集表示: = { ; 1

=

=
6.2.2 无约束条件的变分问题


()+()
=න ൝
+ , ሶ + ሶ ,

(()+())
ሶ + ሶ

+
+ , ሶ + ሶ ,
在边界条件: 0 = 1,
解: = ሶ −

2
= 2 下的极值曲线。
= −
ሶ = ሶ
由欧拉方程: −
ሶ ሶ − ሶ ሶ ሷ −
ቋቩ
(ሶ + ሶ )


=

=න



[ , (),
]
[ , (),
]
+




6.2.2 无约束条件的变分问题

= න



+















考虑端点固定,故有:( ) = =
6.2.2 无约束条件的变分问题




所以: = න


在极值曲线∗ 上,必有 ∗
即: ∗

= ‫ ׬‬







=
=∗
移到(0, 0) 。且 () ≤ 。
问题例1:对于给定的动态系统(6-1),寻找满足约束条件 () ≤ 的最优控制(),
使性能指标

= න = −

取得极小值,且满足如下约束条件:
2

1 = 0, 2 = 0
6.1 最优控制问题的数学描述
]连续,二阶可微,求使 取极值,且满
足给定边界条件:( ) = , = 的函数 ∗ 。
解:根据泛函极值定理,在极值曲线∗ 上,必有 ∗ =



[ + , ሶ + ሶ , ] ቟
而 [ ] = [ + ]ቕ = න
6.2.2 无约束条件的变分问题
欧拉方程可进一步表示为:

2
2
2

ሶ − ሷ −
=





写成简洁的形式: −
ሶ ሶ − ሶ ሶ ሷ −
ሶ =
这样无约束泛函极值问题就归结为求解欧拉方程问题。


例:求泛函 = ‫( ׬‬ሶ − )


+ න [ + ]



6.1 最优控制问题的数学描述
最优控制问题的一般提法:
已知受控系统的状态方程:ሶ = [ , , ]
及给定的始端条件 = 和规定的目标集 = { ; 1
为函数 , 的函数,即泛函。最优控制问题可归结为求某个泛函的条件极值问题。
《现代控制理论》MOOC课程
6.2 求解最优控制的变分方法
6.2.1 泛函与变分的基本概念
一 泛函与泛函的变分
1. 泛函的定义
对于某一类函数集合 () 中的每一个函数(),均有一个确定的数 与之对应,则称为
2. 泛函极值定理
若可微泛函 在函数 = ∗ 达到极值,则泛函 在 = ∗ 上的变分等
于零,即
∗ =0
6.2.1 泛函与变分的基本概念
证明:对于任意给定的 来说, [∗ + ] 是实变量 的函数。
泛函 在∗ 时达到极值,即函数[∗ + ]在 = 时达到极值,
= , 2
≤ }
在容许控制集合 中,寻找控制向量 ∈ , ∈ [0 , ]
使系统由给定的初始状态出发,在 > 0 时刻转移到规定的目标集,并使性能指标:

= , + න , ,

最优控制问题是在多种约束条件下寻找控制∗ ,使某个性能指标 取得极小值。由于
《现代控制理论》MOOC课程
第六章
最优控制
第六章
最优控制问题的数学描述
求解最优控制的变分方法
极小值原理
动态规划法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
最优控制
第六章

最优控制
最优控制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
按照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选择一个容许控制,使得被控对象按照技术要求运行,并使
给定的性能指标达到最优值。

最优控制的数学问题:
作用力满足约束条件 () ≤ 。若物体在 时刻,离地面的高度为ℎ ,垂直运动的速度
为 。寻找作用力(),使物体最快地到达地面,且到达地面的速度为零。物体运动的
速度 () ≤
u (t )
建模:受控系统的状态方程
令 1 = ℎ , = ℎሶ = ()
0
=0
1
= න 2[ + ] ඐ
0

= න 2
=0

方法二,根据变分的定义:
1
1
1
1
∆ = න [ + ]2 − න 2 = න 2 + න ( )2
0
故增量的线性主部为: =
=


ඐ =

∆ = − =

(∆ + ) − ( )
= lim
= lim
∆→ ∆
∆→

得证
6.2.1 泛函与变分的基本概念

例 计算 泛函 = ‫ ׬‬的变分
解:方法一,直接根据变分引理:
1
=
න [ + ]2 ቟
2
+

5
6
=
1 2
+
2

1
ቚ =
0
1
( 2
2
+ 1)
6.2.1 泛函与变分的基本概念
2.泛函自变量的变分
泛函[ ]的自变量函数 与标称函数∗ 之间的差值函数:
= = − ∗
称为泛函自变量的变分,记作 或。
0

‫ ׬‬2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