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儿科质量管理及控制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儿科科室工作制度范本

儿科科室工作制度范本

儿科科室工作制度范本一、总则为确保儿科诊疗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儿及家长的安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组织管理1. 儿科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科主任全面负责儿科的各项工作。

2. 建立健全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明确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3. 设立儿科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儿科服务质量管理、质量改进和质量评价工作。

4. 加强科室内部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制度,确保诊疗工作安全、高效进行。

三、医疗服务1. 诊断:医生应耐心、细致地询问病史,进行全面查体,结合相关检查结果,作出准确诊断。

2. 治疗:根据患儿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治疗及时、恰当、有效。

3. 护理:护士应严格执行医嘱,关注患儿病情变化,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4. 消毒隔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5. 预防保健:加强儿童保健,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家长保健意识。

四、医疗安全1.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医疗安全意识。

2. 建立健全安全制度,正确处理差错事故,认真吸取教训。

3. 实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确保患儿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监控和治疗。

4. 落实危重病人报告制度和家属谈话制度,确保患儿家长充分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

五、继续教育与学术交流1. 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了解儿科领域的新技术、新动态。

2. 开展业务学习,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益。

3. 定期组织疑难病历讨论、死亡病历讨论,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诊疗水平。

六、医德医风1. 医务人员应树立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的思想和良好的医德医风。

2. 严格遵守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3. 建立医德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医德的监督和评价。

七、其他1. 加强科室内部沟通与协作,共同提高诊疗水平。

2. 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为医院的发展做出贡献。

3. 本工作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4. 本工作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制度如有冲突,以本制度为准。

2019儿科质量管理及控制实施方案

2019儿科质量管理及控制实施方案

2019儿科质量管理及控制实施方案为了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XXX儿科制定了2019年质量管理及控制实施方案。

该方案旨在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医疗过程控制,提高全员质量、安全意识,确保不出现重大医疗责任事故,打造中西医结合先进科室。

控制目标包括法定传染病报告率、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政府指令性任务比例、入出院诊断符合率、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治愈好转率、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儿科基础服务设施设备合格率、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率、儿科抢救药品配备率、儿科抢救药品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院内母乳代用品推销、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率、出生缺陷报告率、院内孕产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综合满意度、重危病人抢救成功率、病历合格率、处方合格率、平均住院日、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率、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漏报率、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和临床医护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等。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儿科将加强领导,建立质控小组。

质控小组将对照现行制度逐月逐人进行考核,及时分类统计分析和评估,各项医疗质量管理执行情况,并及时在科室内部进行反馈和通报。

针对薄弱环节,提出合理化建议,完善改进措施,持续改进和提高整个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2、为了有效防范和控制医疗风险,医院要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危重病人抢救与报告制度、术前病例讨论制度和大手术审批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会诊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值班与交接班制度、输血管理制度、处方和医嘱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

3、医院要切实加强医疗过程的质量控制,重点关注医疗指标、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病历书写质量、培训与考核、医患沟通及知情告知、医疗安全和医疗风险监控六个方面。

质控小组要采用质量管理方法,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儿科临床管理制度

儿科临床管理制度

儿科临床管理制度一、前言儿科临床管理制度是医院为了提高儿科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儿童医疗安全,规范儿科医疗服务流程,明确医疗责任和权利,维护医疗秩序和医患关系,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对医院儿科进行全面管理的制度体系。

二、儿科临床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1.儿科临床工作规范为保障患者权益,落实医疗质量管理要求,医院建立了儿科医疗服务流程文件,并根据其内容制定了规范操作流程,明确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工作要求及时间节点,保证医疗诊疗的及时、准确、规范和安全。

2.儿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院儿科设立专门的医疗质量监控岗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了医疗质量监控岗位工作规范和内部监督检查制度。

医院还要定期对儿科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对不合格的医疗进行整改,并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公开。

3.儿科医疗安全管理制度为确保儿科医疗安全,医院制定了儿科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了医疗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工作流程。

对医疗事故和不安全行为,及时进行纠正,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4.儿科医疗风险管理制度医院对儿科医疗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医疗风险管理计划,制定风险预防措施和危机应对预案,并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确保医疗风险的及时处理和防范。

5.儿科医疗责任制度医院建立了儿科医疗责任制度,对医生和护士进行责任分工,分工明确,职责明确,确保医学服务的质量,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6.儿科医患沟通协调制度医院建立了儿科医患沟通协调制度,规范医患沟通行为,维护医患关系稳定,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7.儿科医疗档案管理制度医院建立了儿科医疗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了儿科医疗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规范儿科病历的书写、管理和保存。

8.儿科药品管理制度医院建立了儿科药品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药品的进货、储存、分发和使用,确保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9.儿科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医院建立了儿科设施设备管理制度,规范儿科设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确保儿科医疗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

2023儿科医疗质量管理及控制实施方案

2023儿科医疗质量管理及控制实施方案

2023儿科医疗质量管理及控制实施方案背景[在这里简要介绍儿科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现状。

可以提及现有的挑战和问题。

]目标制定本方案的目标是提高儿科医疗质量,确保每位儿童得到安全、有效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策略以下是我们实施儿科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的策略:1.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设立质量管理团队,负责儿科医疗质量管理的规划、实施和监督。

- 制定清晰的质量管理流程,包括医疗记录管理、手术操作规范等。

- 建立儿科医疗质量指标体系,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2. 加强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 实施儿科医疗质量监测体系,定期收集和分析医疗质量数据。

- 进行儿科医疗质量评估,包括对医疗服务、设备和人员的评估。

3. 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开展定期的儿科医疗知识和技能培训。

- 鼓励医务人员参与学术交流和专业组织活动。

- 设立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医务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4. 加强患者安全和满意度管理:- 强调医疗过程中的患者安全管理,包括药物安全、手术安全等。

- 设立患者满意度测评机制,及时了解患者的反馈和需求。

5. 促进信息化建设:- 推动儿科医疗信息化建设,包括电子病历、医疗资源管理系统等。

- 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质量数据统计、分析和管理。

实施计划以下是我们的实施计划:1. 制定详细的儿科医疗质量管理标准和操作规范。

2. 建立质量管理团队,并确定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

3. 开展质量管理培训和指导,确保医务人员理解和遵守质量管理要求。

4. 建立儿科医疗质量数据库,定期收集和分析医疗质量数据。

5. 设立质量改进机制,及时跟踪和处理患者投诉和意见反馈。

预期成果通过实施本方案,我们预期实现以下成果:1. 提高儿科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2. 减少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3. 提升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

4. 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积极性。

总结本方案旨在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加强医疗质量监测,提高儿科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2021年新生儿科NICU质控计划

2021年新生儿科NICU质控计划

***医院2021年新生儿科NICU质控计划为加强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服务品质,保障患儿生命安全,2019年新生儿科NICU将紧紧围绕质量这一核心,根据护理部工作计划,制定新生儿科护理质量控制计划如下:一、护理管理目标:急救物品、药品完好率100%新生儿监护室温度、湿度合格率100%环境卫生学检测合格率(新生儿监护室暖箱、奶瓶、奶嘴、空气、治疗室工作台、医务人员手等)消毒合格率100%患儿身份识别正确率100%护理人员“三基”理论、专科理论培训覆盖率100%、合格率≥95%重点环节交接落实率100%危重患儿护理质量合格率≥90%暖箱使用消毒合格率100%影响早产儿吐奶因素正确率85%护理不良事件上报≥20例/百床/年二、实施三级质控,细化管理工作。

1、落实科内质控小组职责,每周至少检查一次,每月召开一次质控会议:(手卫生、危重患儿、暖箱、重点环节交接、身份识别等),对护理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点评、分析,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并落实馈。

2、及时解决护理疑难问题,每季度组织一次危重疑难病例讨论,危重病人及时讨论。

三、严格质量考核,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1、认真执行护理部制定的全年质控计划,并根据存在问题,及时分析原因,进行整改,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2、加强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工作,利用质量管理工具每季度对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分析、整改、落实,在月质控会议再次进行反馈,学习护理部下发的护理不良事件的汇总分3、加强危重患儿的管理,严格落实患者安全目标。

4、发挥质控组及各专业管理员的作用,注重环节质控和重点问题的整改、落实。

5.开展护理质量管理年活动,第四季度完成一项护理质量改善项目:暖箱使用消毒合格率。

儿科质控标准

儿科质控标准

儿科质控标准
概述
本文档旨在制定儿科质控标准,以确保儿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
安全。

儿科质控标准涵盖了医疗设备和设施、医务人员培训和资质、诊断和治疗流程、安全措施等方面的要求。

医疗设备和设施
1. 所有儿科医疗设备和设施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
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2. 医疗设备的购买和更新应符合专业的技术标准和临床需求。

3. 儿科病区的设计和布局应考虑到儿童的特殊需求,包括安全、卫生和舒适性等。

医务人员培训和资质
1. 所有儿科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专业知识。

2. 儿科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

3. 医务人员应遵守医疗伦理和职业行为准则,以确保专业道德
行为和尊重患儿和家长的权益。

诊断和治疗流程
1. 儿科医生应进行全面而准确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以确保
正确的诊断。

2. 诊断和治疗方案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并与患儿家长
充分沟通和共同决策。

3. 儿科医生和护士应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治疗和护理,并
做好相关记录。

安全措施
1. 儿科医院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预防医疗事故和感染的
措施。

2. 医疗过程中应注意儿童的安全,如防止跌倒、烫伤等意外事
件的发生。

3. 应建立并实施医疗差错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改善医疗质量。

本文档所述儿科质控标准是为确保儿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而制定的基本要求。

医疗机构应按照这些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和提升,以提供优质的儿科医疗服务。

儿科医院工作制度

儿科医院工作制度

儿科医院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儿科医院医疗质量,保障患儿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行业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儿科医院的全体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

第三条儿科医院应当坚持以患儿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医疗服务。

第四条儿科医院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行业标准,遵守医疗伦理道德规范,维护患儿及其家长的合法权益。

二、医疗质量管理第五条儿科医院应当设立医疗质量管理组织,负责制定医疗质量管理计划,组织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六条儿科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医疗技术准入制度、医疗事故处理制度、医疗差错报告制度等。

第七条儿科医院应当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价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持续改进医疗服务。

第八条儿科医院应当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患儿安全管理制度,预防医疗事故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三、医疗行为规范第九条儿科医院医务人员应当遵守医疗行为规范,尊重患儿及其家长的知情同意权、自主选择权和其他合法权益。

第十条儿科医院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合理使用医疗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第十一条儿科医院医务人员应当注重患儿心理健康,提供温馨的医疗服务,促进患儿身心健康。

四、医疗文书管理第十二条儿科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文书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审核、归档和查询工作。

第十三条儿科医院医务人员应当认真记录医疗文书,保证医疗文书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四条儿科医院应当加强对医疗文书的审核和管理,确保医疗文书的安全和保密。

五、医疗设备管理第十五条儿科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设备管理制度,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十六条儿科医院应当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医疗设备的性能和安全。

第十七条儿科医院医务人员应当熟练掌握医疗设备的操作技能,正确使用医疗设备。

六、人员管理第十八条儿科医院应当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制度,包括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

儿科医疗服务管理制度

儿科医疗服务管理制度

儿科医疗服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医院儿科医疗服务的管理,保障儿童患者的权益和安全,提高医院服务质量,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医疗行业准则以及医院管理要求,适用于医院内的全部儿科医疗服务。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全部儿科医疗服务,包含门诊、住院、急诊及其他相关医疗服务。

第三条术语解释•儿科医疗服务:指针对儿童患者供应的医疗服务,包含诊断、治疗、病愈、防备等。

•医院:指本制度所属的医疗机构。

第二章服务流程管理第四条接待服务1.医院应设置儿科接待处,确保患者和家属顺利办理就诊手续。

2.接待处应保持乾净,供应良好的服务环境,并配备充分数量的工作人员,供应热诚友好的接待服务。

3.接待处工作人员应掌握儿科医疗服务相关信息,及时向患者和家属供应必需的帮忙和引导。

第五条诊疗服务1.医院应设立特地的儿科诊区,保证儿童患者的隐私和安全。

2.医院应供应儿童友好的诊疗环境,包含配备儿童专用的医疗设备、药品、玩具、书籍等。

3.医院应派遣经验丰富、专业素养高的医生和护士负责儿科诊疗工作。

4.医生和护士应乐观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认真了解病情,供应专业的诊疗服务和咨询建议。

第六条住院服务1.医院应为儿童患者供应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确保患者的生活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

2.医院应配备特地的儿科住院护士团队,负责儿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和监护工作。

3.医院应订立儿童患者的饮食、休息、娱乐等管理规定,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

第七条急诊服务1.医院应设立儿科急诊科室,供应24小时不间断的急诊服务。

2.医院应指定专业医生和护士负责儿科急诊工作,确保及时、准确地对儿童急诊患者进行救治。

3.医院应定期组织儿科急诊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儿童急诊的识别和处理本领。

第三章质量掌控第八条医疗质量监控1.医院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儿科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控。

2.医院应收集、统计儿科医疗服务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整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儿科护理单元管理制度

儿科护理单元管理制度

儿科护理单元管理制度一、儿科护理单元管理制度的目的和原则1.1目的儿科护理单元的管理制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障儿童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发展。

1.2原则(1)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的需求和权益置于首位,尊重患者的选择和意愿,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2)科学管理:依据医学原理和护理规范,科学合理地进行护理操作,确保护理质量。

(3)团队合作:护理人员、医生、家属等各方合作紧密,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4)信息保密:严格遵守医疗保密法规,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利。

(5)持续改进:定期评估和反思护理工作,不断改进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二、儿科护理单元管理制度的内容2.1人员管理(1)员工招聘:招聘符合专业要求的护理人员,进行面试和资格审核,确保员工的素质和能力符合儿科护理工作的需要。

(2)员工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参加专业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护理水平和综合素质。

(3)员工考核: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对员工的护理能力和工作表现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激励员工提高工作质量。

(4)员工奖惩:根据员工的表现和贡献,进行奖励或惩罚,激励员工积极工作和不断进步。

2.2工作流程管理(1)护理流程:制定儿科护理的标准化操作程序,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确保护理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2)手卫生管理:加强手卫生宣传和培训,推行规范的手卫生操作,预防医院感染。

(3)危重病人护理:建立危重病人护理流程,加强监护和抢救能力,确保危重病人的安全和稳定。

2.3设备管理(1)设备维护: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2)设备更新:定期对设备进行更新和升级,保持设备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3)设备标识:对设备进行标识和分类管理,确保设备的使用规范和便捷。

2.4安全管理(1)隐患排查: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消除潜在的安全风险。

(2)突发事件处理: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应对工作。

儿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儿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儿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引言
儿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为确保儿童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时能
够获得高质量的护理和治疗而制定的一项规范和指南。

儿童患者的
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医疗过程中的需求与成人不同,因此,为儿科医疗服务制定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一、目的和范围
1. 目的
儿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
- 提升儿科医疗服务的质量水平,以确保儿童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 规范儿科医疗操作流程,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

- 加强团队合作,提升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术能力。

2. 范围
儿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提供儿科医疗服务的机构,
包括儿科门诊、儿童呼吸科、儿科内科、儿科外科等。

二、基本原则
1. 以儿童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为第一原则:在任何儿科医疗决策中,儿童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应放在首位。

2. 以科学和证据为基础:儿科医疗质量管理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医疗技术。

3. 全员参与,责任共担:所有从事儿科医疗服务的人员都应对质量管理负有责任,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三、儿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要素
1. 组织管理
- 设立儿科质量管理部门,明确职责和权限。

- 制定儿科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 建立儿科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解决相关问题。

2. 人员培训和评价。

儿科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计划

儿科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计划

儿科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计划
1. 每日对接诊区域进行全面清洁消毒,特别是常接触的物体和设备,确保无菌环境。

2. 严格执行医护人员手卫生制度,定期进行手部消毒培训,并设置明显的消毒液供应点。

3. 建立感染病例登记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病例并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4. 提高就诊区域通风换气频率,保持空气清新,降低空气传播风险。

5. 对于疑似感染病例的患儿,采取快速隔离措施,并启动感染病原检测程序。

6. 优化就诊流程,减少患儿等待时间,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7. 彻底清洁和消毒玩具、床上用品等物品,增加次氯酸钠等消毒剂的使用频率。

8. 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提倡每日测量体温,及时就诊并报告异常情况。

9.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提高员工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10. 建立医院感染控制专家组,定期评估工作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计划。

儿科工作管理制度

儿科工作管理制度

儿科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儿科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儿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业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儿科工作,包括门诊、住院、急诊等服务。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儿科医疗保障系统,配备专业的儿科医生和护士,并建立儿科医疗质量监测评估机制。

第四条儿科医疗人员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患儿得到安全、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二章门诊工作管理第五条儿科门诊应设置合理的医疗设备和儿童友好的环境,方便患儿及其家长就诊。

第六条门诊医生应主动向患儿家长了解患儿的病情及生活习惯,详细记录病史,做好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工作。

第七条门诊医生应及时向家长介绍患儿的疾病情况、治疗方案和预后,提供必要的补充说明及指导。

第八条门诊医生应根据患儿病情合理安排复诊及其他检查、治疗或转诊,保障患儿及时得到医疗服务。

第九条门诊医疗记录应真实、完整、规范,适时归档,并按规定保密。

第三章住院工作管理第十条医疗机构应为患儿提供洁净、舒适的住院环境,给予患儿及其家属必要的关心和帮助。

第十一条住院医生应对患儿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并与患儿及家属充分沟通,取得治疗意见。

第十二条住院医生应定期查房,评估患儿病情及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第十三条住院医生应妥善安排患儿出院,提供必要的医疗指导,确保患儿的康复和健康。

第十四条住院医疗记录应真实、完整、规范,适时归档,并按规定保密。

第四章急诊工作管理第十五条急诊医生应做好急诊患儿的初步评估和处理,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治疗。

第十六条急诊医生应全面掌握患儿的病情、病史及相关信息,做出合理的急救和治疗决策。

第十七条急诊医疗记录应真实、完整、规范,适时归档,并按规定保密。

第五章医疗质量管理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儿科医疗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对儿科医疗服务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第十九条医疗机构应开展医疗质量、安全和保障患儿权益相关的培训,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儿科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组织及职责

儿科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组织及职责

儿科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组织及职责
为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做到切实对护理质量进行监督,建立科学的护理质量考评机制,从而使护理质量能够持续改进。

全面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特成立儿科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组织。

一.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组成
组成:董翠英
副组成:张俊
组员:董秀玉、潘春花、虞丽萍、覃泳丽
二、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分工
组成:董翠英:主管护师、负责全科护理质量质控管理工作。

副组长:张俊:护士,协助组长做好科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组员:董秀玉:护士,负责医院感染监控,消毒隔离,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控制。

潘春花:护士,负责分级护理、基础护理质量监控。

虞丽萍:护士,负责急救药品、物品、技术操作质量监控。

覃泳丽:护士,负责病区管理质量监控。

三.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工作程序,认真学习并掌握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2.每位质控员对分管的监控点每半月进行监控1次,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

3.质控小组每月进行召开护理质量反馈会,并进行总结、分析、研究护理质量管理及控制工作。

4.质控组长负责监督全面质量检查与考评工作,并提出工作建议与意见。

钟山县妇幼保健院儿科
2009年1月。

儿科的管理制度

儿科的管理制度

儿科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儿科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维护医患关系,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儿科门诊、住院及其他相关医疗服务。

第三条医院儿科部门负责本制度的执行,各级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

第四条医院儿科部门应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第五条医院儿科部门应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操守和医德医风的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

第二章门诊管理第六条医院儿科门诊应根据患者数量和需求合理安排门诊时间,提供充足的就诊时间和医疗资源。

第七条医院儿科门诊应加强对患者的排队和就诊秩序管理,保证患者的就诊顺利进行。

第八条医院儿科门诊应加强对患者的诊疗信息管理,做好病历记录和医嘱管理,保证诊疗信息的准确和完整。

第九条医院儿科门诊应建立健全的患者随访制度,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康复率。

第十条医院儿科门诊应进行常规的医疗设备和药品检查,保证医疗设备和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第三章住院管理第十一条医院儿科住院部门应加强对患者的入院管理,确保患者的住院手续齐全且规范。

第十二条医院儿科住院部门应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管理,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第十三条医院儿科住院部门应加强对患者的检查检验及诊疗管理,提供规范的医疗服务。

第十四条医院儿科住院部门应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和营养管理,提供营养餐,保障患者的营养需求。

第十五条医院儿科住院部门应加强对患者的康复和出院管理,提供规范的康复指导,保障患者的康复需求。

第四章医疗质量管理第十六条医院儿科部门应加强对医疗设备和药品的质量管理,保证医疗设备和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第十七条医院儿科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质量问题。

第十八条医院儿科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保障医疗事故的及时报告和处理。

第十九条医院儿科部门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儿科管理制度

儿科管理制度

儿科管理制度目录1.引言2.职责和权限3.儿科科室管理4.儿科医疗流程5.病案管理6.质量管理7.考核与奖惩制度8.附则1. 引言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儿科科室的管理,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儿童的诊疗体验和治疗效果。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企业下属的儿科科室。

2. 职责和权限2.1 科室主任: - 确定儿科科室的工作目标和管理标准; - 引导和协调科室内工作; - 负责科室的日常工作布置和督查。

2.2 医师: - 供给儿科医疗服务,对患儿进行诊断和治疗; - 负责订立治疗方案和药物使用; - 参加病例讨论和科研工作; - 供给儿童健康教育。

2.3 护士: - 帮助医师开展医疗工作; - 负责儿科病人的护理工作; - 监测患儿的病情和用药情况; - 做好家长的沟通和引导工作。

2.4 信息员: - 负责儿科科室的信息收集和整理; - 维护儿科相关医疗记录和病历资料; - 帮助医师准备相关报告和材料。

2.5 后勤人员: - 确保儿科科室的日常运行; - 维护科室的卫生和环境乾净; - 供给科室所需的相关器材和药品。

3. 儿科科室管理3.1 科室规范 - 订立并执行科室相关的工作制度和流程; - 组织和管理儿科设备和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 维护科室卫生和环境乾净。

3.2 专业培训 - 定期组织儿科医师和护士进行专业培训; - 供给最新的医学学问和技术培训; - 激励医护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3.3 资源管理 - 合理规划和管理科室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 维护器械、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和修理; - 做好药品的采购、管理和使用。

4. 儿科医疗流程4.1 接诊流程 - 患儿到达科室后,由护士接待并录入基本就诊信息; - 医师依据患儿病情进行快速初步诊断; - 紧急情况下,依照急诊处理流程进行; - 非紧急情况下,医师订立并执行治疗方案。

4.2 治疗流程 - 医师依据患儿病情和诊断结果,订立认真的治疗计划; - 医师依据需要,向患儿家长供给专业的治疗引导; - 医师定期对患儿进行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阳市中医院儿科2019年质量管理及控制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我科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真正做到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形成质量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严格实施各项医疗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儿科门诊和住院部的各项医疗过程控制,增强全员质量、安全意识,树立以质量安全为生命、以开拓创新为灵魂和依法执业的观念,确保不出现重大医疗责任事故,努力打造岳阳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先进科室。

二、控制目标
1.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
2.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100%
3.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例100%
4.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5. 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
6、治愈好转率≥90%
7、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
8、儿科基础服务设施设备合格率100%
9、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率100%
10、儿科抢救药品配备率≥98%
11、儿科抢救药品合格率100%
12、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13、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14、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95%
15、院内母乳代用品推销为0
16、新生儿疾病筛查率≥75%以上
17、新生儿死亡率<8‰
18、新生儿破伤风率0
19、出生缺陷报告率≥95%
20、院内孕产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75%
21、综合满意度≥90%
22、重危病人抢救成功率≥88%
23、病历合格率≥90%
24、处方合格率≥95%
25、平均住院日≤15天
26、病床使用率70-80%
27、病床周转率≥30%
28、医院感染率≤10%
29、医院感染漏报率≤20%
30、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0%
31、临床医护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80%
32、住院病历5日回收率100%
三、工作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建立质控小组。

在分管院长、医务科和科主任的具体指导下,建立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小组,组长由科主任担任。

副组长和成员由科主任指派或由科室医务人员选举产生。

质控小组要对照现行制度逐月逐人进行考核,及时分类统计分析和评估,各项医疗质量管理执行情况,并及时在科室内部进行反馈和通报。

同时,针对薄弱环节,提出合理化建议,完善改进措施。

持续改进和提高整个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2、严格执行医院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危重病人抢救与报告制度、术前病例讨论制度和大手术审批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会诊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值班与交接班制度、输血管理制度、处方和医嘱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

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安全隐患。

3、切实加强医疗过程质量控制。

重点包括医疗指标、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病历书写质量、培训与考核、医患沟通及知情告知、医疗安全和医疗风险监控六个方面。

质控小组要重点运用质量管理方法,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具体要求为:
①自查运行病历
②检查人员:质控小组医师。

③检查表:采用医务科下发的《运行病历质量检查标准》和《终末病历质量检查标准》,根据检查表对病历打分,检查好的表格由质控小组按月保存,并作为年终考核评优的主要依据。

④自查结果:对于质控小组自查出的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立即实施,并对医务科上月检查提出的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及成效进行评价。

运行病历检查中发现以下内容视为重大缺陷,并认定为不合格病历:
(1)入院记录未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2)首次病程记录未在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

(3)上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未在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完成。

(4)普通会诊记录未在发出会诊申请后48小时内完成。

(5)交接班记录、转科记录、阶段小结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6)有创检查(治疗)操作记录未在操作后24小时内完成。

(7)抢救记录、抢救医嘱未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

(8)手术病例无术者术前查看病人记录。

(9)三类以上择期手术无术前讨论记录。

(10)手术记录为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

(11)麻醉记录未在手术后即刻完成。

(12)术后病程记录未在手术后即刻书写完成。

(13)手术、麻醉、输血以及有创操作病例缺少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的知情同意书。

(14)已输血病例中未有输血前所规定的免疫学监测。

(15)有明显涂改。

(16)由证据证明病历记录系拷贝行为导致的原则性错误。

(17)在病历中模仿或代替他人签名。

(18)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内容不一致。

4、切实加强医疗安全和医疗风险监控,具体措施是:
(1)切实加强医务人员个人医疗技术和水平的提高。

在医疗诊治过程中,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质量控制的基本点。

我们要抓住这个关键点,通过加强医患沟通、三基培训、会诊制度、疑难病例讨论等,促进和提高医务人员个人素质和医疗技术,确保医务人员诊疗正确实施和医疗质量完全控制。

(2)切实加强和督促,做好医患沟通工作。

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把对病人的尊重、理解和人文关怀体现在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医疗服务全过程中,进一步保障患者
的知情同意权,与患者建立相互尊重、理解、信任的新型医患关系,维护患者切身利益,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督促医务人员要重点把握好五个“要”。

一是要清醒认识儿科的独特性,儿科的病人是婴幼儿,具有发病急、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易反复且变化多端等特点。

患儿自我表达能力弱,检查治疗时不易配合,而家长往往比较焦虑和紧张,有的还过于溺爱,对患儿不正确行为的支持。

有的在部分恶意舆论引导下,对医院及诊疗行为持有怀疑及不信任,有的部分特殊家庭的家庭背景(如离异、留守儿童、贫困家庭、重男轻女封建思想、文化程度低)等,均会阻碍诊治的正常执行,导致疗效得不到保证。

二是要注意接诊态度的重要性。

对待患儿的态度要和蔼可亲,要微笑示人。

三是要确保医疗操作的轻巧性。

体格检查要小心轻柔,切忌粗暴检查。

寒冷季节要特别注意如听诊器等设备的物体表面予以一定的预热后再行检查,以免刺激到患儿。

四是要把握接诊的技巧性。

在诊疗过程中要面对患儿,注意观察患儿面部表情,四肢有无活动异常等现象,有意引导家长提供有效病史并耐心聆听。

五是要注意诊疗用药等注意事项叙述的完整性。

患儿家长文化程度不一,要区别不同情况反复告知药物的剂量及用法,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及需要复诊的时间及症状。

对家长不清楚的要反复解释说明。

(3)切实把握好与住院病人家长的谈话内容。

入院初期要进行详细的谈话告知,内容需要覆盖:目前的诊断,治疗中可能出现的相应症状及即将出现的新有症状,可能导致的相关并发症。

按目前治疗方案,病情缓解大致需要的时间。

可能需要的治疗及检查费用,相关护理的重要性,医保的登记及报销情况等。

在病情交待中要语速适中,语气不要游移不定,争取在有限时间里与患儿和家长建立良好的信任度。

(4)切实做好出院病人的管理。

出院时要详细告知后续的药物及其疗程,复诊的时间及护理注意事项,疫苗接种事宜。

特殊病人要留好联系方式,以便病情追踪。

痊愈的病人也可留下微信号之类的联系方式,作为病后的饮食指导、健康咨询等用途。

(5)切实预留好对达到住院指针而不配合的家庭、未达到出院指针而提前要求出院的家庭、病情重出院后要复查的家庭、家长过于紧张的家庭、患儿有慢性疾病的家庭、对诊疗效果不满意的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等的联系方式,定时电话或微信回访、随访,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患儿健康的安全性。

(6)切实营造好必要的医疗温馨氛围。

要在就诊区域、输液区域等患儿停留时间较长房间内放置卡通贴画、小玩具、动画片等,以减轻患儿对医生、医院的恐惧心理,以增加其配合度,减轻家长就诊及治疗时的负担。

要在门诊区域内,显眼处放置儿科常见疾患的护理及一般的科普手册,增加家长对疾病的认识度。

(7)切实加强三基培训。

一般情况下,有些医护人员在专科工作时间过长后,对不属于本科的基础知识会逐渐淡化,而定期跨科考核练兵,可以促使医务人员时候提醒自己不能放松三基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能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规范及提高基本技能操作水平。

我们要把三基培训,作为提高医务人员基本素质,医疗质量水平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要定期和不定期督促全体医务人员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坚持学习三基知识。

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相关法律法规、核心制度等。

力争三基知识考核平均成绩达到全院优良水平。

(8)及时做好会诊工作。

包括急诊会诊、科内会诊、科间会诊、全院会诊、院外会诊等。

根据病情紧急程度,急诊会诊必须确保会诊请求发出后10分钟内到位,普通会诊也必须在会诊请求发出后24小时内完成。

5、严格督促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有效利用医疗资源,严格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

切实做到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6、坚持按考评奖惩。

考评原则是责任与利益一致,奖优罚劣,实行医疗质量考核量化分数与
奖金挂钩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