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77849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心内护理诊断
4、提供病人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确切消息,强调正面效果,以增加病人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
5、在病人活动耐力规模内,鼓动勉励病人从事部分生活自理活动和运动,以增加病人的自我价值感.
6、让病人有足够的时间,缓慢地进行自理活动或者在活动过程中提供多次短暂的休息时间
17、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
1、预防洋地黄中毒:
(1)用药注意事项不与奎尼丁、心律平、异搏定、钙剂、胺碘酮等药物合用.
(2)需要时监测血药浓度,教会病人自测脉搏,脉搏<60次/分或节律不规则应暂停并奉告医师
2、不雅察洋地黄中毒表示
(1)胃肠道肠道反响: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
(2)神经系统症状:视物模糊、黄视、绿视、乏力、头晕;
(3)电解质紊乱:血钾降低;
(4)心血管系统:加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最罕见的心律失常是早搏,多呈二联律或三联律)
3、洋地黄中毒处理
(1)停药
(2)、补钾、补镁
(3)、纠正心肌缺血
(4)、停用协同药物
(5)、传导阻滞中用阿托品,禁用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
(6)、临时装置起搏器
(7)、室性心律失常者用利多卡因
5、活动无耐力
相关因素:
⑴疼痛/不适.
⑵与心排血量下降有关
⑶虑弱/疲劳.
⑷强制性活动受限.
⑸心律失常.
1.活动过程中监测:病人在活动后出现呼吸加快或呼吸困难,脉搏过快或在活动停止3min后仍未恢复,血压有异常改动,胸痛,眩晕或精神恍惚等反响,则应停止活动,并以此作为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指征.
2、活动安插:在两次活动之间赐与休息时间,指导并鼓动勉励病人自行设计活动计划表:
⑵肺部传染.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是指在心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相关依据,确定护理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的一些示例:护理诊断1:心力衰竭护理措施:1.监测患者的心肺功能,包括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观察患者的水肿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3.维持室内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避免感染和呼吸系统刺激因素。
4.监测液体摄入量和排尿量,协助医生调整液体平衡。
5.教育患者及其家属合理饮食,控制钠摄入量,鼓励低盐饮食。
护理诊断2:心肌梗死护理措施:1.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密切观察ST段抬高和T波倒置等异常情况。
2.确保患者足够的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情绪激动等因素。
3.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监测血压和呼吸频率,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4.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位置,及时给予镇痛治疗。
5.教育患者及其家属认识心肌梗死的症状和处理方法,以便早期干预和就医。
护理诊断3:心律失常护理措施:1.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密切观察心律失常的类型和频率。
2.监测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协助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如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给药和实施电复律等。
4.教育患者及其家属注意休息和避免精神压力,保持心情稳定。
5.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护理诊断4:冠心病护理措施:1.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密切观察ST段抬高和T波倒置等异常情况。
2.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位置,及时给予镇痛治疗。
3.监测患者的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4.教育患者及其家属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和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
5.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治疗依从性。
总结起来,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主要包括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冠心病等。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1.心绞痛:-目标:减轻或消除胸部疼痛,预防症状加重。
-护理措施:-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并及时记录。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频率,给予心绞痛的治疗,比如硝酸甘油。
-提供适当的休息环境,减少身体活动,避免激发疼痛。
-加强心脏病知识的宣教,提醒患者遵循医嘱,并告知他们应如何处理和控制疼痛。
2.冠心病:-目标:改善心肌供血,预防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护理措施:-监测心电图,密切观察心电图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
-保持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的记录,并定期评估病情的变化。
-提供合理的饮食指导,推荐低脂、低盐、低胆固醇的饮食,控制体重。
-强调减轻心理压力和提供心理支持。
-促进患者参与心脏康复,包括推荐适量的有氧运动、合理的药物治疗等。
3.心肌梗死:-目标:减轻心绞痛,缓解不适症状,预防心肌扩大及并发症。
-护理措施:-监测心电图的变化,定期记录患者的心电图发作情况。
-监测患者的血脂和血糖水平,防止血脂和血糖水平升高。
-提供适当的休息环境,减少身体活动及压力。
-为患者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控制体重,控制血脂和血糖等。
-提供心脏康复指导,包括适宜的运动和药物治疗,以帮助患者康复。
4.心衰:-目标: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措施:-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并及时记录。
-定期监测患者的体重变化,以评估液体潴留情况。
-提供适当的休息环境,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鼓励患者进行心脏康复,包括适量的有氧运动和药物治疗。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心血管疾病带来的负面情绪。
以上是心内科常见的护理诊断及相关的护理措施,通过以上的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预防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只是一般的护理措施,具体的护理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制。
所以,在实际护理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来进行具体的护理干预。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心内护理诊断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心内护理诊断心内科患者常见的护理诊断包括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
针对这些护理诊断,护理人员应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体征、恢复健康。
下面将就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分别进行介绍。
心绞痛是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胸痛症状。
护理措施包括:1.安心教育:向患者提供足够的知识,使其理解心绞痛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减少恐慌和焦虑。
2.休息:提醒患者在发作期间保持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减少心脏负荷。
3.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嘱咐,及时给予硝酸甘油等扩血管药物,缓解心绞痛症状。
心力衰竭是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全身器官供血不足的病态。
护理措施包括:1.卧床休息:鼓励患者保持平卧位休息,减轻心脏负荷。
2.管控液体摄入:监测患者的体液平衡情况,控制水分和盐分的摄入,以减轻水肿症状。
3.监测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体征,及时掌握病情变化。
4.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嘱咐,及时给予利尿剂、ACE抑制剂等药物,帮助消除水肿、改善心功能。
心律失常是心脏节律失常引起的心悸、胸闷等症状。
护理措施包括:1.监测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及时发现和评估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2.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嘱咐,给予β受体阻断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控制心律失常的发作。
3.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4.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的加重或新出现的症状。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病变。
1.监测心电图: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及时发现和评估心肌梗死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2.休息:提示患者在发作期间保持休息,减少心脏负荷。
3.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嘱咐,及时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预防血栓形成。
4.定期随访:对心肌梗死后的患者进行定期复查,评估疗效,指导患者远离诱发因素。
心内科护理诊断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心内科是一门专门研究心脏疾病的科学,主要包括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
心内科患者通常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护、观察,并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和护理。
以下是心内科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其相应的措施:1.缺氧诊断:该诊断主要针对心肌梗塞等心脏疾病患者。
护理措施包括:-维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狭窄、堵塞等情况。
-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气道压力等指标,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减少心脏负荷。
-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夹气指数等指标,及时纠正低氧血症。
-给予吸氧治疗,保持患者的氧饱和度在合理范围内。
-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如血管扩张剂、抗凝剂等。
2.疼痛诊断:心内科患者常常伴有胸痛等症状。
护理措施包括:-评估疼痛的特点、程度和地点。
-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以判断疼痛程度。
-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
-给予心理支持,提供情绪疏导,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
3.水肿诊断:心力衰竭患者常表现为水肿症状。
护理措施包括:-监测患者的体重变化,及时发现和纠正水肿情况。
-观察患者的水肿部位,如下肢、腹部等。
-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如利尿剂、心血管药物等。
-指导患者控制摄入液体和盐分的量。
-给予患者足够的休息,促进水肿的消退。
4.心律失常诊断:心律失常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心电图和心率等指标。
护理措施包括:-监测患者的心律、心率和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情况。
-给予患者心电图监测,及时判读和评估心律失常的类型和程度。
-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教育患者关于心律失常的知识,提醒患者避免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感。
5.血压波动诊断:高血压患者常常有血压波动的问题。
护理措施包括:-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了解血压的波动情况。
-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皮肤颜色等指标,及时纠正血压异常。
-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如降压药物、药物剂量调整等。
-指导患者控制饮食,限制过量的盐分摄入。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一、心输出量减少相关因素1、前后负荷增加或减少2、后负荷增加3、心肌收缩力降低4、心动过速或过缓5、心瓣闭锁不全措施1、让病人卧床休息,限制活动2、遵医嘱严格限制液体入量,记录液体出入量,维持液体平衡,输液速度不超过20-30滴/分3、遵医嘱给予利尿剂,监测有无电解质失调4、提供病人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限制探视,保证病人充分休息5、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体位6、吸氧7、必要时每日称体重8、限制盐和水的摄入量9、遵医嘱给下列药物,如利尿剂、强心剂、扩血管药物,血管紧张素抑制剂、抗心律失常药,同时观察药物的疗效及毒副作用二、体液过多相关因素1、排尿量减少继发于心力衰竭2、饮食不当3、腹水继发于心衰/肾衰措施1、抬高床头,半卧位2、详细记录24h液体出入量,维持体液平衡,限制一天摄入包括食物中钠的摄入,给予低盐、高蛋白饮食3、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药4、鼓励病人经常自己翻身,保持床上有床档,下地活动时有扶手或拐杖5、每日称体重三、潜在并发症:电解质紊乱危险因素1、体液总量增加导致电解质浓度降低2、肾灌注量减少导致钾、钠的再吸收增加3、利尿治疗增加了体液及钾、钠的排泄4、低钠饮食措施A\低钠血症1、遵医嘱限盐,提供饮食指导2、遵医嘱给利尿剂,并监测效果B、低钾血症1、遵医嘱口服或静脉补液,口服补液应在饭后或进餐时,以减少胃肠道的刺激2、鼓励病人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葡萄干、香蕉、马铃薯四、活动无耐力相关因素1、心输出量下降2、病情恶化措施1、根据心功能的分级决定病人的活动量2、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使心脏负荷突然增加3、教会病人使用环境中的辅助设施,以增加活动耐力和自理程度4、在病人活动量允许的范围内,让病人尽可能自理,并为病人自理活动提供方便条件5、病人活动时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以减轻焦虑及恐惧6、吸氧五、缺乏知识相关因素1、对疾病及治疗不熟悉2、焦虑3、信息缺乏措施1、教会病人疾病知识、药物的作用、治疗的重要性、常见症状2、活动量要适宜,以不引起心慌、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为原则,避免劳累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情绪激动4、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避免过饱,限制钠盐摄入,肥胖者要减轻体重,禁刺激性食物,戒烟酒5、定期复查6、鼓励病人/家属提问题六、气体交换受损急性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肺淤血)相关因素1、肺静脉淤血2、肺泡—毛细血管床改变措施1、让病人半坐位,双腿下垂,以利于呼吸盒减少静脉回心血量2、鼓励病人尽量做缓慢的深呼吸,协助病人咳嗽,必要时吸痰3、遵医嘱给病人20%——50%的酒精湿化吸氧4、遵医嘱给药:吗啡、硝酸酯类、利尿剂、氨茶碱七、心源性休克相关因素1、血流改变2、毛细血管—肺泡膜的改变措施1、抬高床头以利于病人呼吸2、吸氧3、必要时吸痰八、疼痛相关因素:1、心肌缺血缺氧2、高血压措施1、卧床休息2、吸氧3、遵医嘱给药:硝酸甘油、吗啡或杜冷丁,降压药4、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九、潜在并发症:心脏骤停措施1、立即进行心外心脏按压2、如出现室速或室颤,应立即给予电除颤3、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药和输液,纠正酸中毒4、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5、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6、做好抢救记录。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1、疼痛(胸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措施:1.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卧床休息,解除紧张不安情绪以减少心肌耗氧。
2.给予氧气吸入。
3.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4.给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心率、呼吸和血压变化,观察病人表情、面色并记录。
5.向病人解释引起疼痛的原因,指导病人避免心绞痛的诱发因素。
6.指导病人采用放松技术,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保持心境平和。
2、气体交换受损与急性肺水肿或肺部感染有关措施:1、协助病人取有利于呼吸的卧位,如高枕卧位、半坐卧位、端坐卧位。
2、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病房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
3、根据病人缺氧程度予(适当)氧气吸入,一般缺氧1-2L/min,中度缺氧3-4L/min,严重缺氧-6L /min,肺水肿病人用20%-30%酒精湿化氧气吸入。
4、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利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5、教会病人正确咳嗽与排痰方法:尽量坐直,缓慢地深呼吸。
屏气3-5s,用力地将痰咳出来,连续2次短而有力地咳嗽。
6、病情允许时,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以增加肺活量。
7、向病人/家属解释预防肺部感染方法:如避免受凉、避免潮湿、戒烟等。
3、恐惧与胸痛、濒死感或病室环境陌生及抢救设备有关措施;1、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对病人的恐惧表示理解。
2、设法减少清除促进因素:⑴尽快地使病人熟悉环境并介绍监护系统等医疗设备。
⑵抢救危重病人时用屏风遮挡,减少不良刺激。
⑶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⑷护理工作中应从容、镇定,避免紧张、忙乱,使患者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
3、及时解除病人的痛苦,以增强其安全感和舒适感。
4、进行健康指导和教育。
5、关心病人,经常给予病人减轻恐惧状态的语言性和非语言性安慰,如握住病人的手等。
6、允许病人希望见到的亲友探视或陪伴。
7、不要在患者面前讨论其病情,用积极的态度和语言开导患者4、活动无耐力与心律失常或心输出量减少有关措施:1. 症状明显时,嘱患者卧床休息,以减少组织耗氧,减轻心脏负担。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心内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护理措施1、疼痛1、休息与运动:疼痛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
相关因素:2、观察心肌缺血、缺氧。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2)有无心律失常、病人面色、心率、呼吸及血压变化,并记录。
3、心理护理:(1)安慰患者,解除紧张不安情绪,以减少心肌耗氧量。
(2)向病人解释引起疼痛的原因,指导病人避免心绞痛的诱发因素。
4、遵医嘱用药:遵医嘱给予镇痛处理并注意观察缓解情况5、吸氧:必要时遵医嘱吸氧。
2、恐惧1、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对病人的恐惧表示理解。
相关因素:2、设法减少清除诱发因素:⑴胸闷不适、胸痛、⑴尽快地使病人熟悉环境并介绍监护系统等医疗设备。
濒死感。
⑵抢救危重病人时用屏风遮挡,减少不良刺激。
⑵因病房病友病重⑶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或死亡。
⑷护理工作中应从容、镇定,避免紧张、忙乱。
⑶病室环境陌生 / 监3、及时解除病人的痛苦,以增强其安全感和舒适感。
护、抢救设备。
4、关心病人,经常给予病人减轻恐惧状态的语言性和非语言性安慰,如握住病人的手等。
5、允许病人希望见到的亲友探视或陪伴。
6、遵医嘱给予药物。
3、焦虑1、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消除心理紧张和顾虑,使能积极配合治疗和得到充分休息。
相关因素:2、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促进病人对治疗护理的信赖:⑴身体和心理上的⑴允许病人说话、呻吟。
异常感觉。
⑵及时缓解病人疼痛。
⑵环境和日常生活⑶提供表达情感的机会。
发生改变。
⑷消除不良刺激,避免与其他有焦虑的病人或家属接触。
⑶社会经济状况的3、指导病人作缓慢深呼吸。
影响。
4、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保持良好心镜。
4、自理缺陷相关因1、心肌梗死急性期卧床期间协助病人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生活护理。
素:2、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
⑴疼痛不适。
3、将呼叫器放在病人手边,听到铃响立即给予答复。
⑵活动无耐力。
4、提供病人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确切消息,强调正面效果,以增加病人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
(详细版)心脏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
(详细版)心脏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1. 心脏科常见护理诊断1.1 心功能不全- 症状:呼吸困难,乏力,咳嗽,水肿,胸闷等。
- 体征:心脏扩大,心率失常,肺部湿啰音,肝肿大等。
- 护理措施:监测生命体征,控制钠盐摄入,给予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等。
1.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症状:胸痛,心悸,气促,乏力等。
- 体征:心电图改变,心肌酶谱升高,心脏杂音等。
- 护理措施:休息,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硝酸酯类药物等。
1.3 高血压性心脏病- 症状:头痛,视力模糊,乏力,胸闷等。
- 体征:高血压,心脏扩大,心率失常等。
- 护理措施:监测血压,控制钠盐摄入,给予降压药物,限水限盐等。
1.4 心力衰竭- 症状:呼吸困难,乏力,咳嗽,水肿等。
- 体征:心脏扩大,肺部湿啰音,肝肿大等。
- 护理措施:监测生命体征,控制钠盐摄入,给予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等。
1.5 心律失常- 症状:心悸,胸闷,乏力等。
- 体征:心电图改变,心脏杂音等。
- 护理措施:监测心电图,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电复律治疗等。
2. 心脏科常见护理措施2.1 休息与活动- 心功能不全患者应充分休息,避免劳累,适当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稳定期可适当活动。
-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应保持生活规律,避免情绪激动,适当活动。
2.2 饮食管理- 心功能不全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给予低盐饮食,限水限钠。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应控制脂肪摄入,给予低脂饮食。
-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应控制钠盐摄入,给予低盐饮食,限水限钠。
2.3 药物治疗- 心功能不全患者给予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等。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给予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等。
-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给予降压药物,控制血压。
2.4 监测与评估- 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等。
- 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心律失常【概述】心脏以一定的频率产生有规律的收缩,其冲动起源于窦房结,并按一定顺序传导至心房与心室。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
心肌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的异常可产生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按心律失常发生原理,可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
1. 冲动形成异常(1) 窦房结心律失常:①窦性心动过速;②窦性心动过缓;③窦性心律不齐;④窦性停搏。
(2) 异位心律1) 被动性异位心律:①逸搏(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②逸搏心律(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
2) 主动性异位心律:①期前收缩(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②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③心房扑动、心房颤动;④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2. 冲动传导异常(1) 生理性:干扰及房室分离。
(2) 病理性:①窦房传导阻滞;②房内传导阻滞;③房室传导阻滞;④室内传导阻滞(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
(3) 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
此外,临床上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时心率的快慢,将心律失常分为快速型心律失常和缓慢型心律失常。
前者包括期前收缩、各种类型的心动过速、扑动和颤动等;后者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一) 窦房结心律失常正常窦性心律的冲动起源于窦房结,其心电图特点为:①P-R间期为0.12~0.20秒;②窦性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③频率为60~100次/分。
1. 窦性心动过速(1) 心电图特点:心电图符合窦性心律的特征,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100次/分,即可诊断为窦性心动过速。
(2) 临床意义:窦性心动过速十分常见。
健康人在吸烟、饮茶或咖啡、饮酒、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时均可发生。
病理状态见于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休克、心肌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亦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护理诊断1、疼痛相关因素:心肌缺血、缺氧。
1.休息耳运动:疼痛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
2.观察(1)观察疼痛御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2)有无心律失常、病人而色.心率、呼吸及血尿变化•并记录。
3.心理护理:(1)安慰患者,解除紧张不安情绪,以减少心肌耗氧址。
(2)向病人解释引起疼痛得原I外抬导病人避免心绞痛得诱发W素。
冬逍医W用药:遵医嘱给予慎痛处理并注意观察缓解情况5.吸氧:必要时逍医嘲吸氧。
2、恐惧相关因素:⑴胸闷不适、胸痛、濒死感。
⑵W稱房摘友摘重或死亡。
⑶病室环境陌生/监护、抢救设备。
1、鼓励病人表达自己斜感受,对病人得恐惧表示理解。
2、设法减少清除诱发因素:⑴尽快地使^^人熟悉环境并介绍监护系统等医疗设备。
⑵抢救危重人时用屛风遮挡•减少不良剌激。
⑶介绍治疗成功御病例,增强病人战胜疾嘉得信心。
⑷护理工作中应从容、镇定,避免紧张、忙乱。
3.及时解除病人得痛苦,以增强其安全感与舒适感。
4.关心储人,经常给予購人减轻恐慎状态得语言性与非语言性安慰•如握住病人得于等。
5.允许病人希望见到得亲友探视或陪伴。
6、逍医瞩给予药物。
S、焦虑相关因素:⑴身体与心理上須界常感觉。
⑵环境与日常生活发生改变。
⑶补•会经济状况御影响。
1.耐心向嘉人解释摘情,消除心理紧张与顾虑,使能积极配合治疗与得到充分休息。
2.提供安全与舒适得环境•促进病人对治疗护理得信赖:⑴允许^^人说话、呻吟。
⑵及时缓解^^人疼痛。
⑶提供表达情感御机会。
⑷消除不良剌激•避免与其她有焦虑御病人或家属接触。
3.指导炳人作缓慢深呼吸。
冬创造轻松与谐御气氛,保持良好心镜。
4、自理缺陷相关因素:⑴疼痛不适•⑵活动无耐力。
⑶医疗受限•K心肌梗死急性期卧床期间协助摘人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生活护理。
2.将摘人经常使川得物胡放在易金取得地方。
3.将呼叫器放在病人手边•听到馋响立即给予答复。
4.提供储人有关疾橋治疗及预后得确切消息•强调正面效果,以増加嘉人自我照顾御能力与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
一、心输出量减少
相关因素1、前后负荷增加或减少 2、后负荷增加3、心肌收缩力降低 4、心动过速或过缓 5、心瓣闭锁不全
措施1、让病人卧床休息,限制活动2、遵医嘱严格限制液体入量,记录液体出入量,维持液体平衡,输液速度不超过20-30滴/分3、遵医嘱给予利尿剂,监测有无电解质失调4、提供病人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限制探视,保证病人充分休息5、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体位6、吸氧7、必要时每日称体重8、限制盐和水的摄入量9、遵医嘱给下列药物,如利尿剂、强心剂、扩血管药物,血管紧张素抑制剂、抗心律失常药,同时观察药物的疗效及毒副作用
二、体液过多
相关因素1、排尿量减少继发于心力衰竭 2、饮食不当3、腹水继发于心衰/肾衰措施 1、抬高床头,半卧位2、详细记录24h液体出入量,维持体液平衡,限制一天摄入包括食物中钠的摄入,给予低盐、高蛋白饮食 3、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药 4、鼓励病人经常自己翻身,保持床上有床档,下地活动时有扶手或拐杖5、每日称体重三、潜在并发症:电解质紊乱
危险因素1、体液总量增加导致电解质浓度降低 2、肾灌注量减少导致钾、钠的再吸收增加
3、利尿治疗增加了体液及钾、钠的排泄
4、低钠饮食
措施 A\低钠血症1、遵医嘱限盐,提供饮食指导2、遵医嘱给利尿剂,并监测效果
B、低钾血症1、遵医嘱口服或静脉补液,口服补液应在饭后或进餐时,以减少胃肠道的刺激2、鼓励病人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葡萄干、香蕉、马铃薯
四、活动无耐力
相关因素1、心输出量下降2、病情恶化
措施1、根据心功能的分级决定病人的活动量
2、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使心脏负荷突然增加
3、教会病人使用环境中的辅助设施,以增加活动耐力和自理程度
4、在病人活动量允许的范围内,让病人尽可能自理,并为病人自理活动提供方便条件
5、病人活动时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以减轻焦虑及恐惧
6、吸氧
五、缺乏知识
相关因素1、对疾病及治疗不熟悉 2、焦虑3、信息缺乏
措施1、教会病人疾病知识、药物的作用、治疗的重要性、常见症状
2、活动量要适宜,以不引起心慌、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为原则,避免劳累
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情绪激动
4、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避免过饱,限制钠盐摄入,肥胖者要减轻体重,禁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5、定期复查
6、鼓励病人/家属提问题
六、气体交换受损急性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肺淤血)
相关因素1、肺静脉淤血2、肺泡—毛细血管床改变
措施1、让病人半坐位,双腿下垂,以利于呼吸盒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2、鼓励病人尽量做缓慢的深呼吸,协助病人咳嗽,必要时吸痰
3、遵医嘱给病人20%——50%的酒精湿化吸氧
4、遵医嘱给药:吗啡、硝酸酯类、利尿剂、氨茶碱
七、心源性休克
相关因素1、血流改变2、毛细血管—肺泡膜的改变
措施1、抬高床头以利于病人呼吸2、吸氧3、必要时吸痰
八、疼痛
相关因素:1、心肌缺血缺氧 2、高血压
措施1、卧床休息2、吸氧 3、遵医嘱给药:硝酸甘油、吗啡或杜冷丁,降压药 4、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
九、潜在并发症:心脏骤停
措施1、立即进行心外心脏按压2、如出现室速或室颤,应立即给予电除颤 3、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药和输液,纠正酸中毒 4、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 5、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6、做好抢救记录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