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解剖学精品课件-讲义

合集下载

上皮组织-组织胚胎学课件-上海交通大学-02PPT精品课件

上皮组织-组织胚胎学课件-上海交通大学-02PPT精品课件

2021/3/1
2
二、被覆上皮
依据上皮细胞的层数和细胞的形状分类 扁平上皮 Squamous Epi.
单层 立方上皮 Cuboidal Epi. simple 柱状上皮 Columnar Epi.
被覆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Covering Epi. Pseudostratified ciliated columlar Epi.
1)衬贴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内皮(endothelium) 2)分布于胸膜、腹膜、心包膜内表面:间皮(mesothelium) 3)分布于肺泡和肾小囊壁层等
2021/3/1
4
2021/3/1
6
2021/3/1
7
2、单层立方上皮(simple cuboidal epithelium)
表面观:细胞呈六角形 垂直观:细胞立方形,核圆居于细胞中央 分布:肾小管、小叶间胆管、甲状腺滤泡上皮等
2021/3/1
8
2021/3/1
10
3、单层柱状上皮(simple columnar epithelium)
表面观:细胞呈六角形 垂直观:细胞呈柱状,核长圆形,靠近基底部 分布:胃、肠、子宫等
2021/3/1
11
2021/3/1
13
(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pseudostratified ciliated columnar epithelium)
30
3、桥粒
位于中间连接的 深部,是一种斑状 连接。
是一种最牢固的 细胞连接,多见于 易受机械刺激或摩 擦较多的部位。
2021/3/1
31
4、缝隙连接
位于柱状上皮侧面 深部,呈斑状。
功能:
(1)利于细胞之间小 分子物质和离子的交换, 协调各细胞的功能。

解剖学基础课件第1章绪论

解剖学基础课件第1章绪论

现代解剖学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解剖学逐 渐与生理学、病理学等医学学科 相互渗透,形成了现代医学的基
础。
解剖学在医学领域重要性
01
02
03
疾病诊断基础
医生通过解剖学知识,了 解正常人体结构,从而识 别异常病变,为疾病诊断 提供依据。
手术操作指导
在手术前,医生需要详细 了解相关部位的解剖结构, 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 准确。
03
常用解剖术语及方位描述
解剖姿势与方位术语
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足尖 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 心向前。
方位术语
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靠身 体腹面者为前,靠身体背面者为 后;近正中线者为内侧,远正中 线者为外侧。
器官位置描述方法
胸腹腔器官位置描述
以横膈为界,横膈以上为胸腔,横膈以下为腹腔。胸腔内的器官称为胸腔器官, 腹腔内的器官称为腹腔器官。
消化和吸收功能。
04
观察和记录方法介绍
观察方法
直接观察法
通过肉眼或借助简单工具 (如放大镜、显微镜)直 接观察解剖结构。
间接观察法
利用医学影像技术(如X线、 CT、MRI)观察内部解剖 结构。
对比观察法
对比正常与异常、不同物 种或不同个体间的解剖结 构差异。
记录方法
文字描述法
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描述解剖结 构的形态、位置、毗邻关系等。
绘图表示法
通过绘制示意图、模式图或解剖图 来表示解剖结构。
摄影记录法
利用摄影技术拍摄解剖标本或医学 影像资料,以便后续分析和展示。
注意事项
01
02
03
观察前应充分了解相关 背景知识,明确观察目 的和要求。

上交大《正常人体结构》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 第2章

上交大《正常人体结构》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 第2章
(3)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寰枕关节由寰椎侧块与枕髁构 成,可使头前俯、后仰和侧屈。寰枢关节由寰椎和枢椎构成, 可使头左右旋转。
2.1 骨和骨连结
3)脊柱的整体观
脊柱(见图2-13)因 年龄、性别和发育不同而 有差异。成年男性脊柱长 约70 cm,女性约为60 cm,椎间盘总厚度占脊柱 总长度的1/4。
胸廓的形状和大小与年龄、性别、体形、健康状况等因 素有关。新生儿的胸廓呈桶状,老年人的胸廓则扁长,成年 女性的胸廓短而圆。佝偻病患儿的胸廓前后径大,胸骨向前 突出,形成所谓“鸡胸”。
2.1 骨和骨连结
5)胸廓的功能
胸廓参与胸壁的构成,对胸腔内器官起保护和支持的作 用。胸廓参与呼吸运动,在呼吸运动中,肋是呼吸运动的杠 杆,肋椎关节是呼吸运动的枢纽。吸气时,在呼吸肌的作用 下,肋前端上提,胸骨抬高并前移,肋体向外扩展,胸廓前 后径和横径都增大,胸腔容积扩大,肺被动扩张,气体吸入; 呼气时则相反。
(2)肋前端的连结:第1肋与胸骨柄相连,第2~7肋与 体相连,第8~10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的肋软骨依次相连 形成肋弓,第11~12肋前端游离于腹壁肌层中称浮肋。
2.1 骨和骨连结
4)胸廓的整体观
成人胸廓呈前后略扁的圆锥形,胸廓上口较小,向前下 倾斜,由第1胸椎体、第1肋和胸骨柄上缘围成,是颈部与胸 腔之间的通道。胸廓下口较大,由第12胸椎体、第12肋和 第11肋前端、肋弓和剑突围成。
2.1 骨和骨连结
(3)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内,分为红骨髓 和黄骨髓两种,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黄骨髓内含大量脂 肪组织而呈黄色,已不具备造血功能。5~7岁后,长骨骨 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被黄骨髓代替,但当慢性大量失血或 重度贫血时,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成 人髂骨、椎骨和胸骨内的骨髓终生都存在红骨髓,临床疑 有造血功能疾患时,常在髂骨或胸骨处进行骨髓穿刺,检 查骨髓象。

解剖与生理-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解剖与生理-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解剖与生理(1)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授课对象 (Audience)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开课院系 (School)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授课教师 (Instructor) 生物化学 刘苹、陈垚 课程网址 (Course Webpage) 本科三年级学生 Undergraduates BI124 *学时 (Credit Hours) 32 *学分 (Credits) 2
*课程简介 (Descriptio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biomedical engineering. This course is the science of studying the normal form and life activity of human body from the system, organ, cell and molecule level, combined with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The anatomy of the human body is divided into general anatomy and histology, which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rphology, structure, location, and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normal human body, and is the morphological basis of the study of physiology. Physiology is the science of studying the law of normal human life activity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 how these functions are realized and what factors they are subjected to. The course enables students to obtain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of basic theory, 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s; master the basic form and structure of each organ system, and each organ system mainly physiological process and its mechanism. The goal of this course is to provide the basics of human physiology --that is,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the organ systems of the human body function, with a unique emphasis on the quantitative aspects of the human systems. Another goal of this course is to provide quantitative ways in which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cell biology are being used to address problems of health and disease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physiology. Following completion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1) Provide knowledge bas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underlying health and disease in the major organ systems of the body. 2) Summarize the major functions of the nervous system, muscular system, cardiovascular system, respiratory system, renal system, gastrointestinal system, and endocrine system. 3) Describe the concept of homeostasis as it applies to physiological systems. 4) Provide knowledge bas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molecular and cellular mechanisms of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in order to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understanding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n subsequent courses. 5) Provide sound basis in physiological principles and knowledge in the application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fields. This course is divided Anatomy and physiology I and Anatomy and physiology II into two terms, total 64 physiology(1) 必修课

上海交大《医学生理学》讲义

上海交大《医学生理学》讲义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一、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特别是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实现其功能的内在机制的一门科学。

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研究人体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它们的功能表现及其内部机制,以及体内不同细胞、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二、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生理学研究是在细胞、器官和系统,以及整体这样三个水平上进行的。

(一)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属于细胞生理学的范畴。

细胞的生理功能取决于其特殊的基因表达,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各种基因的表达水平也可发生改变,因此生理学的研究还要深入到分子的水平,应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来分析和认识细胞的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二)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三)整体水平的研究整体水平的研究就是以完整的机体为对象,观察和分析在各种环境条件和机体生理条件下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而达到整合、统一的规律。

第二节机体的内环境成人体内的液体约占体重的60%,称为体液,其中2/3分布在细胞内,称为细胞内液; 1/3分布在细胞外,称为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中,约1/4分布在心血管系统内,即血浆;其余3/4为分布在组织间隙中的组织液和少量存在于一些体腔内的液体。

人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触,它们直接接触的是细胞外液。

因此细胞外液成为体内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称之为内环境。

内环境的各种物理的和化学的因素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整个机体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稳态的保持,是机体各个细胞、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以及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三节生理功能的调节一、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是反射。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

反射弧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解剖学讲义PPT课件

解剖学讲义PPT课件
6.肘肌(见上图) 7.旋前方肌 8.旋后肌
使肘关节运动的作用肌
屈: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旋前圆肌 伸:肱三头肌、肘肌 旋内:旋前圆肌、旋前方肌 旋外:肱二头肌、旋后肌
25
1. 四、 运动手关节的肌肉
屈:前臂屈肌群 桡、尺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深、浅屈肌。
伸:前臂伸肌群 桡侧腕长、短伸肌,尺侧腕伸肌、指伸肌、拇 长、短伸肌
引体向上、爬绳、爬竿和向后拉拉力器等辅助练习, 均可发展背阔肌力量。
双人压肩、扶墙压肩、振臂和握体操棍转肩等辅助 练习,均可发展背阔肌的伸展性。
19
4.冈下肌、小圆肌(幻灯19图) 位置:冈下窝 止点:大结节嵴 功能:使上臂旋外、伸、内收。 5.大圆肌 止点:小结节嵴 功能:使上臂旋内、伸、内收。 6.三角肌
锁骨下肌 前伸:前锯肌、胸小肌 后缩:斜方肌中部、大小菱形肌 上回旋:前锯肌、斜方肌上下部 下回旋:胸小肌、大小菱形肌、肩胛提肌
17
(一)运动肩关节的肌肉
1.胸大肌
位置:位于胸前皮下,为多
羽状扇形扁肌。
起点:起于锁骨内侧半、胸
骨和上6肋骨前面及腹
直肌鞘前壁上部。
止点:止于肱骨大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上臂屈、内收和内旋,如 投掷的鞭打动作。远固定时,拉躯干6臂 靠拢,如引体向上动作,并可提肋助叹气。
4
二、肌肉的构造
(一)肌肉的基本结构 1. 肌腹 肌内膜:每根肌纤维表面 的CT膜。 肌束膜:100~150条肌纤 维聚合成束,外包CT膜。 肌外膜:许多肌束被CT膜
包裹成肌腹。
5
2. 肌腱
抗拉力强度可达661~1265公斤/cm2(肌腹为5.44 公斤/cm2)。
3. 肌肉的血管
1350~3000条/mm2,估计体重70公斤的人骨骼肌中 毛细血管的总长度达4万公里,加上心肌、平 滑肌可达10万公里。安静时约100条/mm2开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口咽 舌会厌正中襞 会厌谷 腭扁桃体 咽淋巴环
(三)喉咽 梨状隐窝
14
第三节 食管
颈部 胸部 腹部 三个狭窄 :
起始部 C6 15cm 左主支气管后方 T4,5 25cm 食管裂孔 T10 40cm
15
第四节 胃 胃的形态
胃壁的结构
5-17
16
胃的位置 左季肋区 腹上区 前壁 肝左叶 膈 腹前壁 后壁 胰 横结肠 左肾 左肾上腺 胃底邻脾膈
精品
上海交大解剖学精品课件
第四章 总论
包括:消化,呼吸,泌尿,生殖
某些与内脏密切相关的结构胸膜,腹膜,会阴等
一般结构 (一)中空性器官
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
(二)实质性器官—门
2
腹部分区
4分法
左上腹 左下腹 右上腹 右下腹
9分法
腹上区 左、右季肋区 脐区 左、右腹外侧区 耻区 左、右腹股沟区
长度 2/5
3/5
外观 粗,粉红,血管多 细,粉灰,血管少
19
第六节 大肠
盲肠 大肠 结肠
直肠
结肠特点:
结肠带 结肠袋
肠脂垂
20
盲肠 回盲口 回盲瓣
阑尾 Lanz点
McBurney点
21
结肠
升结肠 结肠右曲(肝曲) 横结肠 结肠左曲(脾曲) 降结肠 乙状结肠
22
直肠
直肠骶曲 直肠会阴曲 直肠壶腹 三个直肠横襞 中间的距肛门7cm
17
第五节 小肠(5~7m) 十二指肠 (25cm) C形 上部 十二指肠上曲
十二指肠球部
降部 十二指肠下曲
十二指肠纵襞 十二指肠大乳头 十二指肠小乳头
水平部 L3 升部 十二指肠空肠曲,十二指肠
悬韧带(Treitz韧带)
18
空肠和回肠 Meckel 憩室
区别 空肠
回肠
位置 左腰区,脐区 脐区,右髂区,下腹区
25
肝的位置和毗邻 右季肋区和腹上区 左季肋区
26
肝的分叶和分段
Glisson系统(门静脉 肝固有动脉 肝管)
五个叶:左外叶 左内叶 右前叶 右后叶 尾状叶
六个段:左外叶上段 左外叶下段 右后叶上段 右后叶下段 尾状叶左段 尾状叶右段
27
肝外胆道系统
(一)胆囊
底、体、颈、管、螺旋襞 胆囊三角(Calot三角) (二)肝管与肝总管 胆囊管、肝胰壶腹(Vater壶腹)、肝胰壶腹 括约肌(oddi括约肌) (三)胆总管
6
颊 腮腺管乳头
7

硬腭 软腭
腭帆 腭垂 腭舌弓 腭咽弓 咽峡
8

乳牙(20个) II 恒牙(32个) 6 牙的形态
牙冠,牙颈,牙根 牙周组织
牙周膜,牙槽骨,牙龈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舌的形态 舌体 舌根 界沟 舌盲孔
(二)舌粘膜 舌乳头(菌,叶,丝,轮廓乳头) 味蕾(菌,叶,轮廓乳头,会厌) 舌扁桃体
10
舌系带 舌下阜(下颌下腺,舌下腺开口) 舌下襞(舌下腺开口)
11
(三)舌肌 舌内肌 舌外肌 颏舌肌 舌骨舌肌 颈突舌肌
12
唾液腺 腮腺
开口于上颌第二 磨牙相对的颊粘 膜上
下颌下腺
开口于舌下阜
舌下腺
开口于舌下阜 和舌下襞
13
第二节 咽 位置和形态
咽的分部 三部
(一)鼻咽 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圆枕 咽鼓管扁桃体 咽隐窝 咽扁桃体
28
THANKS
3
第五章
消 化 系 统
4
消化系统 Alimentary system
组成
消化管 消化腺
功能: 摄食,消化 吸收,排遗
消化管:口腔、咽、食管、 胃、小肠、大肠、 直肠、肛管。
上消化道、下消化道
消化腺 :口腔腺、肝、胰。
5
第一节 口腔
口腔借牙弓分为: 口腔前庭,固有口腔
口唇 人中 鼻唇沟 口角 上下唇系带
23
肛管 3---4cm
肛柱 肛瓣 肛窦 肛直肠线 齿状线 (肛皮线) 肛梳(痔环) 白线 痔(内痔,外痔,混合痔) 肛门内括约肌 肛门外括约肌 肛直肠环
24
第七节 肝 两面 四个缘 脏面 膈面 镰状韧带 肝左叶 右叶 裸区 肝门 肝蒂 肝圆韧带裂 静脉韧带裂 肝圆韧带 静脉韧带 胆囊窝 腔静脉沟 第二肝门 方叶 尾状叶 前缘 胆囊切迹 肝圆韧带切迹(脐切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