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北京卫生计生委信息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中医服务 (20)
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2)
1 2018年北京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总体平稳有序,变化积极,符合预期,反响良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成效显现,医药费用总体平稳,居民就医体验得到不断提升,医疗机构公益性得到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屏障日益牢固,妇幼和精神卫生管理不断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稳步推进。首都卫生健康事业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奠定更加坚实的健康基础。
一、卫生资源
(一)医疗卫生机构总数
2018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达11100家,其中医疗机构10958家(含115家三级医疗机构、174家二级医疗机构以及654家一级医疗机构),其他卫生机构142家。与上一年比较,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14家,其中:医疗机构增加1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加13家),其他卫生机构减少1家(见表1)。
736家医院按经济类型分:公立医院241家,民营医院495家。其中,724家地方医院按经济类型分:公立医院229家,民营医院495家; 按床位数分:100张床位以下医院516家,100-199张床位医院74家,200-499张床位医院61家,500-799张床位医院31家,800张及以上床位医院42家。
2
3 2018年北京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二)卫生人员总数
2018年,全市卫生人员数达35.2万人,与上一年比较,卫生人员增加0.6万人,增长1.6%。
在卫生人员总数中,卫生技术人员28.2万人,其他技术人员17106人,管理人员20946人,工勤技能人员29050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977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10.9万人,注册护士12.4万人。与上一年比较,卫生技术人员增加0.5万人,增长1.7%(见图1
)。
2018年每千常住人口卫生人员16.3人;每千常住人口卫生技术人员13.1人;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5.1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5.7人。
(三)医疗机构床位数
2018年,全市医疗机构编制床位总数达130344张,比上一年增加2489张,增长1.9%;其中:医院编制床位总数达119800张(占全市的91.9%),比上一年增加1933张。社区卫生服务中
4
5 2018年北京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术人员2966人),每站平均2.2人。与上一年比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加13家,卫生人员增加1994人。
2018年,全市村卫生室2613家,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977人。与上一年比较,村卫生室减少219家,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减少270人。
(五)医疗卫生机构支出与财政补助
2018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支出达到2478.9 亿元,与上一年比较总支出增加376.5亿元,增长17.9%。财政补助收入达395.6亿元,较上一年增加61.6亿元,增长18.5%;占总支出的比例为16.0%,较上一年增加0.1个百分点。
2018年医疗机构总支出2387.8亿元(政府办医疗机构总支出占医疗机构总支出的73.7%),财政补助收入337.6亿元;全市三级医疗机构总支出1511.4亿元,财政补助收入211.1亿元;全市二级医疗机构总支出332.0亿元,财政补助收入50.9亿元。与上一年比较医疗机构总支出增加363.2亿元,增长17.9%,财政补助收入增加60.4亿元,增长21.8%。
2018年,全市继续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经统计,2018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总支出为269.0亿元,财政补助收入71.2亿元,与上一年比较总支出增加53.1亿元,增长24.6%;财政补助收入增加7.1亿元,增长11.2%。
2018年,全市2613家村卫生室,总支出为1.4亿元,上级补助收入为10156.4万元,与上一年比较,总支出增加2029万元,增长16.5%,上级补助收入增长16.9%。
2018
年北京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六)卫生总费用
卫生总费用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于卫生服务支出的资金总额。2017年核算结果表明,在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的影响下,北京市卫生总费用筹资总额增长趋缓,筹资结构继续优化并趋于稳定,政府卫生支出有所增长。
1.卫生筹资总量稳定增长
2017年北京市卫生总费用为2193.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4.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73%。
2.社会医疗保障是卫生筹资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2017年北京市卫生总费用较上年增长144.81亿元,增量构成中:社会卫生支出占总增量的55.35%;政府卫生支出占总增量的27.23%;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总增量的17.42%。在增量最大、增速最快的社会卫生支出中,社会医疗保障费增量最大,成为当年卫生总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卫生总费用4.73个百分点的增速中贡献了4.15个百分点。商业健康保险费结束了连续三年保持的高速增长态势,2017年比上年下降8.64%。
3.政府、社会、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比趋于稳定,筹资结构
合理
2017年北京市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中,政府卫生支出507.42亿元,占总费用的比例为23.13%;社会卫生支出1327.47亿元,占总费用的比例为60.51%;个人现金卫生支出358.91亿元,占总费用的比例为16.36%。与2016年相比,分别比上年变化0.29、-0.36、0.07个百分点,卫生筹资结构更加合理。
6
7 2018年北京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4.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比与上年基本持平,城乡居民就医负担变化不大
2017年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为16.36%,比上年上升0.07个百分点,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74%、5.30%,分别比上年变化-0.08和0.67个百分点。在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城乡居民就医负担总体上没有加重。
5.加强基层卫生机构建设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
2017年北京市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构成中,各类机构费用占比分别为:医院63.05%、药品及其他医用品零售机构20.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01%、公共卫生机构3.38%、卫生行政和医疗保险管理机构1.22%、其他卫生机构2.38%。2017年流向药品及其他医用品零售机构费用增长最快,增长47.88%,占比为20.95%,较上年提高4.82个百分点。流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费用增速也较快,比上年增长22.17%,连续4年保持了稳定的上升状态,2017年达9.01%,表明北京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促进分级诊疗成效较为显著。
二、主要健康指标
2018年,全市户籍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82.20岁,较上一年增加0.05岁,其中,男性79.85岁,女性84.63岁(见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