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中的民族艺术分析

合集下载

以《大鱼海棠》为例分析中国动画电影中的民族文化

以《大鱼海棠》为例分析中国动画电影中的民族文化

以《大鱼海棠》为例分析中国动画电影中的民族文化
《大鱼海棠》是一部极具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动画电影,它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巧妙融合,打造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幻世界,让观众感受到了浓厚的中国氛围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中国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其中包含着许多神话传说和传统美学观念。

《大鱼海棠》通过改编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讲述了一个原创的幻想故事,将中国传统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和文学作品中的丰富元素,如龙虎山、神仙、五大洲、顶天立地等等糅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充满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世界。

一方面,电影中的剧情和人物角色都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例如,电影中萌妹赤鲤和大鱼皆来源于中国民间传说,而主角名字“青丘狐”则是中国传说中妖魔的代表。

此外,电影中展现的神话场景,如五大洲,神邬等等,都极具中国特色和传统韵味。

另一方面,电影中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体现出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特色。

例如,电影采用了水墨画的手绘风格,将中国传统山水画、画龙点睛的精髓融入其中,呈现了一个唯美而古朴的画面。

同时,电影中采用了一些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如二胡、琵琶等等,加强了中国文化在电影中的表现力。

最后,电影中也表达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电影通过对生命、爱情的探讨,传达了中国文化中有关生死轮回、情感经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思想。

同时,电影中展现的儒家传统的美德,如勇敢、懂礼犯规、和谐共处等等,也展现了中国以孝为本的传统文化观念。

艺术考研-“中国学派”动面电影如何体现民族性?

艺术考研-“中国学派”动面电影如何体现民族性?

艺术考研-“中国学派”动面电影如何体现民族性?①戏曲在动画角色中的应用中国戏曲、印度梵剧、希腊悲喜剧并列为世界三大古剧,在动漫电影中加入戏剧元素,体现出中国民族文化特色。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56年推出的动画电影《骄傲的将军》是由漫画家华君武担任编剧,特伟与李克弱共同执导的。

影片充满了浓厚的民族色彩,因此赢得了国际剧坛上连绵不断的称赞,并被誉为“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代表之作。

《骄傲的将军》从创作手法上看是以京剧传统脸谱的表现形式为主,例如将军借鉴的是大花脸,而食客师爷则是二花脸。

这部电影的民族风格不仅仅只体现在脸谱上,同时也可以从语言和动作中感受到丰富的民族特色。

在影片的一开始出现了将军打战凯旋的画面,朝中的大臣皆为他接风洗尘,将军伴着铿锵有力的鼓声,威风凛凛地迈上舞台,昂首挺胸地出现在观众面前。

这和京剧中的霸王项羽的登场一模一样,这也是喜剧中常使用的出场形式,文武百官都在这位得胜的将军面前谄媚奉承,将军潇洒地抛起铜鼎、射下风铃,从将军的语言与动作上都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戏剧韵味。

在众人奉承之中,将军用力发出的“哇啊、呀呀呀”就再现了中国戏曲的韵味。

将军被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陶醉在自满的情绪中,花天酒地的生活让他逐渐地迷失了自我,消磨了意志力,他驰尘沙场的长矛束之高阅,缠满了蜘蛛网,而这位将军也因长期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变得发福,疏于练功的他连举一个百来斤的重物也憋得满脸通红,直到敌军已经逼近城楼之下,他才慌乱地去拿兵器,而此时的长矛已成了一根锈迹斑斑的废铁。

无奈之下,将军只有束手就擒,这时的他再也没有以往那副傲慢、气势凌人的态度了。

上世纪80年代的经典动画《天书奇谭》,在人物造型上对戏曲脸谱的化用更为自然纯熟,老狐狸两眼描黑,尖嘴猴腮,身穿黑色道袍,在戏曲脸谱里,黑色代表奸诈。

美女狐则双颊晕红,眼角上飞,柳腰款摆,宛如舞台上的花旦。

县太爷的鼻梁上涂着圆圆的白粉块,配着忽闪的帽翅,十足是戏曲舞台上七品芝麻官的形象。

国产动画电影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分析

国产动画电影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分析

国产动画电影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分析国产动画电影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和发展。

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是其中的一大特点,本文将从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美术设计以及配乐等方面,对国产动画电影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进行分析。

首先,在故事情节方面,国产动画电影往往以中国传统民间故事为素材,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故事情节当中。

比如《大鱼海棠》以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为基础,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幻想世界。

而《白蛇:缘起》则是对中国传统爱情故事《白蛇传》的重新演绎。

通过这种方式,国产动画电影不仅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赋予了这些传统故事新的想象力和情感表达。

其次,在人物塑造方面,国产动画电影中常常运用传统文化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来塑造角色形象。

比如《大圣归来》中孙悟空和其他神仙的形象设计,完美地展现了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中的神仙形象。

而在《江南灵异录》中,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则更加符合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以及封建社会的伦理观念。

此外,在美术设计方面,国产动画电影也借鉴了传统文化的艺术风格和技巧,打造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比如《大鱼海棠》中,美术设计灵感来自中国水墨画的特点,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创造出了独特的画面效果。

同样,《白蛇:缘起》中的美术设计也借鉴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构图和笔触,呈现出了一幅幅如画般美丽的画面。

最后,在配乐方面,国产动画电影也充分运用了传统音乐元素,以及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

比如《大圣归来》中的配乐以中国传统乐器为基础,如古筝、琵琶等,创造出符合故事场景和气氛的音乐。

这样的配乐不仅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增强了影片情感的表达力。

总的来说,国产动画电影在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方面做得相当出色。

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美术设计以及配乐等方面的运用,国产动画电影成功地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电影中,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这种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不仅丰富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内涵,同时也为观众呈现了一部部富有中国特色和民族气息的精品动画作品。

以《大鱼海棠》为例分析中国动画电影中的民族文化

以《大鱼海棠》为例分析中国动画电影中的民族文化

以《大鱼海棠》为例分析中国动画电影中的民族文化《大鱼海棠》是中国动画电影的一部代表作品,用深厚的中国文化精神渗透其中。

本文从《大鱼海棠》的故事背景、角色塑造、画面设计和音乐表现四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动画电影中的民族文化。

故事背景《大鱼海棠》讲述了一个由神、人、鬼三个世界构成的奇幻之旅,通过人鱼少女“降龙”和人类少年“程心”的爱情催化出一个新的世界的传说。

电影背景以中国神话文化为原型,让观众了解到了水妖、深海巨兽、龙、鬼、生命之舟等中国传统文化。

其中最重要的是水妖文化,电影以水妖传统为灵感,展现出中国神话中“生命源泉-大鱼鲲”的意象。

电影背景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角色塑造在电影中主角“降龙”和“程心”是有代表性的角色塑造。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神和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电影中,“降龙”代表着东海龙神的子孙,而“程心”则代表着凡人。

通过这两个角色的出生地、家庭文化和成长经历的描述,观众能够感受到中国封建社会对于神话与人生的融合。

此外,电影还通过配角的形象展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善男信女”、“深海巨兽”等,让观众能够初步认识到中国的民俗文化。

画面设计电影的画面设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鱼海棠》采用中国山水画的手法,将水墨画的线条和色调带入电影画面中,使电影画面呈现出东方唯美和神韵之美。

此外,电影还采用了中国民俗文化装饰图案,并将其融合到电影画面中,使电影画面更富有创意,更具有东方神秘之美。

而电影场景的构造也实现了中国文化的艺术审美,比如如场景中所展示的廊桥、房舍、鸟笼等符号,这些场景或物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寓意。

音乐表现电影的音乐表现也是其他乐器难以取代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之一,在《大鱼海棠》中也得到很好的体现。

电影采用的音乐多为中国传统古典音乐,如《葫芦丝》,以及表现恐惧和神秘的《龙之争》,这些都朗朗上口、韵律动人,展现出中国古典音乐的美妙之处。

这些音乐通过电影播出,与电影画面相呼应,更加突出了图片所传达出的民族文化情感。

浅谈动画电影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浅谈动画电影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动漫探索A R TE D U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国动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产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最早便在中国动画电影中有所体现。

中国动画产业依托传统文化的庇护曾经一度辉煌,然而如今中国动画与国外优秀动画之间已经有了明显的差距。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动画在世界动画电影市场中所占份额极少,这样的结果显然是令人感到意外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深入思考中国动画电影的出路。

一、中国动画电影的现状从当代青少年的审美取向上来看,新时期青少年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认知呈现越来越模糊的趋势,这一现象的出现也反映出当代青少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不足。

20世纪80年代,我国动画创作者曾凭借中国传统文化表现方面的突出特色,创作出了众多深受大众喜爱的动画电影。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中国动画电影创作呈现出疲软的态势,年轻的动画电影创作者向美国、日本动画创作“取经”,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拿来主义”影响下,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呈现出重技术、不重内涵的特点,动画电影中的“中国味”越来越淡,这也是当下中国动画电影不被看好的根本原因。

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电影创作中流失严重,中国动画的传统文化符号缺失,再加上动画制作技术与动画强国之间的差距,从而导致中国观众对国产动画电影兴味索然。

因此,将中国传统元素运用于中国动画电影创作势在必行。

二、中国动画电影创作中传统元素的融入策略1.动画电影的取材应注重中国传统文化表现中国动画电影的取材应注重对中国传统民间传说、寓言故事的引用,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大多富含哲理,注重在娱乐中进行教育。

《骄傲的将军》《东郭先生》《抬驴》《葫芦兄弟》等优秀影片都是很好的例证。

除此之外,近期中国大陆上映的动画电影《小门神》深受观众的喜爱,票房成绩良好。

这部影片创作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取材上选择了中国传统的门神故事,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兼具娱乐与教育的双重功能,也是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性研究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性研究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性研究我国的动画电影发展已有90多年的历史了,其中不少优秀的动画片都在世界范围内造成轰动。

这些动画片虽内容不同,但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都巧妙使用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元素。

正是这些风格鲜明的民族元素,加深了影片的艺术气息和民族情怀,才让我国的动画电影从世界动画影片中脱颖而出。

本文就对我国早期动画电影的民族性体现和民族元素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为今后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参考。

民族性的内涵民族性就是指一个民族所特有的,共同的,可以很明显与其他民族相区分的根本特性。

它可以体现在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之中,也能够通过一些具体的艺术作品、文化现象展现。

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所特有的表现手法,将现实生活再现,或传达其中一种思想情感,从而使艺术作品的民族风格更加鲜明。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多民族文化特色的国家,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地貌,生活生产方式各异,因此也就造就了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例如水墨丹青、地方戏曲、剪纸艺术、布偶戏、皮影戏等。

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艺术家们创作的源泉,他们试着从各民族的文化瑰宝中取材,学习、借鉴那些独一无二的风格,并最终完成了一件件东方特色鲜明的艺术精品。

从20世纪开始,中国的动画电影便开始向民族文化取材,一大批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国动画片由此诞生,深受大家喜爱,并在国际动画片界广获赞誉,并在国际上获得多次奖项。

由此可见,只有充满浓郁民族风格的动画作品,才能获得大家认可,才能在世界动画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中国动画作品中的民族性体现1、创作题材的民族性一部好的动画作品,首先故事内容要足够吸引人,因此在动画作品的民族性探索中,对于创作题材的选择便至关重要了。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国,也正因如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诞生了许多经典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这也就为中国动画的取材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几十年来,广大动画艺术家正是从这些优秀的、家喻户晓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大量的精华,才创作出许多部经典的动画作品,如下表:大闹天宫《西游记》1961、1964铁扇公主《西游记》1941小猫钓鱼童话故事1952哪吒闹海《封神演义》1979三个和尚民间寓言1980天书奇缘《平妖传》1983女娲补天神话故事1985宝莲灯民间传说1999这些堪称经典的动画作品,无一不选择与中国传统文化接轨。

浅析中国传统动画电影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

浅析中国传统动画电影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

浅析中国传统动画电影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中国动画的发展共经历了5个阶段,中国传统动画,应该包括从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末期的四个阶段。

这一时期创作出了大量极具民族特色的优秀动画作品,中国传统动画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传统民族艺术风格的成功表达。

由于中国传统动画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的产生和成熟较之其他艺术门类都最晚,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便综合地体现了中国的艺术审美意识。

它的成功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是分不开的。

中国传统动画从创作题材、表现形式到情感表达,都汲取了大量的民族元素,在世界动画舞台上独树一帜。

一、动画题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传统文化经由各种媒介和艺术样式留存,五千年中国文明史,留存了浩瀚丰富的创作素材,当电影、电视成为传播媒介时,自然而然地会从以往的媒介留存中寻找文化的血脉和创作的素材。

中国传统动画,作为一种新的影视形式,影片的题材主要来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传统文学、寓言故事等。

如我国动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大闹天宫》就是取材于中国古典文学名着《西游记》中的一个章节,《西游记》原着是一部极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伟大作品,是中国最优秀的古典神话小说之一,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可谓家喻户晓。

又如:王树忱导演的动画片《天书奇谭》,选材于明代小说《平妖传》。

《平妖传》是一部明代的章回体小说,是由民间神异传说故事收集整理而成,民间的传说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演绎出的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往往反映了百姓的愿望,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题材。

再如阿达导演的动画影片《三个和尚》,便是取材于中国民间的一句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并在此谚语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颠覆了原来的结局,创作了全新的立意。

中国传统动画影片的题材,总是和中国传统文化和故事在一起。

其中,取自古代寓言故事的还有《愚人买鞋》《猴子捞月》《南郭先生》等;取自民间传说的有《神笔马良》《骄傲的将军》《九色鹿》《葫芦兄弟》《一幅僮锦》《蝴蝶泉》等;取自古典神话小说的还有《铁扇公主》《哪吒闹海》等。

浅析美国动画电影中的中国元素

浅析美国动画电影中的中国元素

浅析美国动画电影中的中国元素一、中国元素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从四大发明到四书五经,再从民间工艺到西学东渐,深深感受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些中国特有的传统民族文化精神、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被视为“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的根本特征是注重于整体和谐。

目前在中国无论是文化界、影视界还是广告界,大家都已经意识到了中国元素的重要性,甚至开始肩负中国元素的复兴使命。

有更多的中外设计师开始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将它演化成美轮美奂的时尚潮流。

“中国元素”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

寻找“中国元素”除了内部保护之外,还要向世界传播。

二、中国动画的发展及传统因素1. 中国动画的发展我国的动画片历史渊源流长,从60 年代开始一直到80 年代中期,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内容和艺术性都远高于同一时期的日本和美国。

诞生了《大闹天宫》、《八仙过海》、《哪吒闹海》等经典的国产动画片,然而改革开放之后,欧美和日本的动画片大规模进入并迅速占据了我国的动画市场。

随着《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蜡笔小新》等日本动画片在国内各个电视台的热播,观众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青少年,相当一部分成年人也成为这些动画片的忠实观众,国产动画则在这个时期倍受冷落,尽管国家相关部门在政策上给予了一定扶持,也已经认识到动画片的商业前景,但是由于观念上的保守、专业人才的缺乏等种种原因,国产动画始终无法在观众中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我国原创动画影片的产量有了“井喷式”的增长,动画相关企业以及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但是广大的观众依然看不到丰富的优秀动画影片,特别是那些从思想、内容以及形式上,都能让人感同身受的艺术作品。

究其原因,如今的中国原创动画影片无论在主题内容的思想性,还是在视觉造型的艺术性方面,与20世纪的“中国学派”时期相比都出现了严重的衰退。

国产动画影片无论在国际动画电影节上还是在国内电影市场的占有量上,既没有达到专业人士对国产动画片的期望,也没有满足国人对动画片欣赏的需求。

传统民族元素在国产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传统民族元素在国产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传统民族元素在国产动画电影中的应用【摘要】国产动画电影近年来崭露头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

传统民族元素在国产动画电影中的应用也成为热门话题。

本文从神话传说题材、民间故事情节、传统文化符号、音乐舞蹈和服饰建筑风格等方面探讨了传统民族元素在国产动画电影中的重要性和运用情况。

这些元素丰富了动画电影的表现形式,为观众呈现了别具特色的视听体验。

传统民族元素的应用不仅让国产动画电影更具中国特色,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通过现代动画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国产动画电影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为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传统民族元素的融入不仅为电影增添了古典韵味,也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视听享受。

【关键词】国产动画电影、传统民族元素、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传统文化符号、音乐与舞蹈、服饰、建筑风格、传统文化传承、现代动画技术。

1. 引言1.1 国产动画电影的兴起随着中国动画产业的蓬勃发展,国产动画电影逐渐崭露头角,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关注。

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在国际市场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中国文化输出赢得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国产动画电影的兴起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中国动画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人才资源,为制作高质量的动画电影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政府对动画产业的支持和鼓励,为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金支持。

观众对动画电影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促使更多优秀的作品涌现出来。

国产动画电影的兴起不仅为中国动画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重要平台。

传统民族元素在国产动画电影中得到了充分展示,使得这些作品既具有现代化的制作水准,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国产动画电影的不断发展壮大,相信将会有更多高水平的作品涌现,为中国动画电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传统民族元素的重要性传统民族元素在国产动画电影中的应用是一种重要方式,它既可以展示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也可以提升该国动画电影的国际竞争力。

国产动画电影中的民族风格探讨

国产动画电影中的民族风格探讨

国产动画电影中的民族风格探讨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自诞生到现在有一百余年的历史。

动画最早起源于欧洲,在中国,动画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早在60年代初动画就开始了发展,但是在近代,国产动画的发展似乎受到了阻力,缺乏手法鲜明、题材新颖的动画作品。

国产动画早期使用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动画中的个体灵活生动的表现出来。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越来越少,动画产业也处于平淡的处境。

一、国产动画电影的民族风格体现(一)根据传统民间故事制作我国从很早就开始流传各式各样的民间故事,无论是神话传说、名人轶事还是历史事件,都可以以其为原型,创作出剧本,并通过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以前人们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通过一种动态的手法来表现,在听故事之余还可以欣赏动态的画面,作为观众代入感更强,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使人印象深刻。

民间故事一般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这些故事中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和情感,所以民间故事百听不厌而且流传数千年而不衰。

在这些民间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诸如舍己为人、勤劳勇敢、扶正除恶、等很多传统文化美德,这些美德能够给听众的思想带来启示,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

动画电影的制作与发展同样是需要这样的民族文化精神。

另外民间故事经过世代流传,真假不一,有很多本来就是虚构,意义在于通过故事传达一种精神情感。

民间故事在讲述时经常夸大故事情节,以求得到更好的效果来吸引听众注意。

与之相同,动画电影的画面感以及表现手法多较为夸张,动画中的一切场景都可以大胆想象,因此民间故事成为了最好的动画电影的借鉴素材。

(二)根据传统戏曲故事改编而来戏曲这一艺术表现形式本身便是对一个事件的演绎,它通过肢体表达、语言表达、美术渲染、音乐烘托等多种表现方式,在舞台上拥有着强烈的叙事性特征。

另外戏曲具有自身的特色,比如特殊的脸谱文化,红色、黑色、白色各自代表着忠诚、正直、奸诈等不同类型的人物。

动画电影制作也很巧妙的应用了这一点,在很多人物的形象制作上利用了其脸谱的特点来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民族动画各采用哪些民族特色的艺术元素

民族动画各采用哪些民族特色的艺术元素

中国动画片发展经历了多年地时间,其间,中国动画取得了可喜地成绩,产生了一大批蜚声海内外地优秀作品.中国动画从它创始初期就与传统民族艺术元素紧密相连.中国书法、篆刻、京剧、皮影、武术、传统乐器、古代纹饰等民族地艺术元素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国动画地制作之中,充分地体现出中国动画地民族性特点.但同时,过分地强调民族性也对中国动画今后地发展产生了质疑和阻碍.一、许多地传统民族艺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动画创作中(一)题材方面在题材方面注重新地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趣味相结合,寓教于乐,在动画片种地样式和风格方面,注重从中国传统地民族民间造型样式和材料中借鉴汲取营养,探索和实验动画艺术地新材料和新品种. 中国动画可分为以下八种不同地题材:、革命教育题材:《三毛流浪记》、《半夜鸡叫》、《红军桥》、《红云崖》、《草原英雄小姐妹》、《小号手》、《小八路》、《东海小哨兵》. 、童话题材:《小鲤鱼跳龙门》、《小蝌蚪找妈妈》、《谢谢小花猫》. 、古代寓言题材:《三个和尚》、《愚人买鞋》、《猪八戒吃西瓜》、《南郭先生》. 、当代儿童生活题材:《牧笛》、《没头脑和不高兴》、《黑猫警长》. 、民间传说历史故事题材:《神笔马良》、《骄傲地将军》、《猴子捞月》、《渔童》、《九色鹿》、《牧童与公主》、《葫芦兄弟》. 、少数民族题材:《一幅偅锦》、《孔雀公主》、《蝴蝶泉》. 、文学名著改编题材:《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溪流》、《金猴降妖》、《擒魔传》. 、国际讽刺漫画风格地动画题材:《黄金梦》、《谁唱地好》. 每一种题材都是我们中国特有地,无论是寓言神话故事,还是革命教育,都是与中国传统民族艺术分不开地,所以能够引起大家地共鸣,同时也能够提高大家对动画地兴趣,可以说,题材上地民族性是中国传统民族艺术在动画上最好体现,也是我们值得借鉴和学习地. (二)美术设计方面、人物造型:在每一部出色地动画片中,人物造型都充当着举足轻重地作用,塑造好一个性格鲜明、形象突出地人物形象是不可或缺地,所以人物造型地独特性也就成为动画片地特点之一.中国动画大多是采用平面动画地形式,平面地动画只有在准确、生动和优美地造型中才能赋予人物以各种不同地性格和气质,从而使他们成为鲜活地形象. 人物造型上,中国地人物形象总设计师们总是广泛吸收中国传统民族艺术中民间木刻、剪纸、京剧艺术装饰风格以及古人绘画,更加着重于形象地装饰性和性格地典型性刻画.想象力丰富,手法大胆夸张,体现出“拙朴、古趣、厚重、有美感、有性格、有力量”地艺术特点. 以影片《大闹天宫》为例,影片中主角孙悟空从整个形象地相貌、衣着、动作紧紧扣住人物性格,摒弃了万籁鸣等人早期在《铁扇公主》中类似于初期米老鼠形象地孙悟空造型,而是将孙悟空地外在和内在品质合二为一,结合了他所有地“猴、神、人三者统一”地特点.在漫画《西行漫记》中地孙悟空基础上再借鉴京剧脸谱、民间版画等传统艺术进行动画化地整合,完成了这个头戴软帽、脸谱为倒置地仙桃、长腿细胳膊、腰围虎皮地孙悟空形象,成为既具有猴地机灵活泼地特征,又具有人所不能有地通形变身地神地特点,更具有喜怒哀乐地人地思想感情,和谐地整合了三种特征. 、场景设计:动画电影总是以虚拟、夸张、想象地方法来展现生活和梦幻.美术片不仅能体现出那些直接产生于现实中地东西,而且还能体现出那些只存在于画家地幻想中地东西,同时更能够运用夸张自由地强调、突出、夸张影片地内容和形式来创作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地独特地艺术效果. 很多地中国动画影片地背景设计就是在民族风格基础上提炼出来地意境美和装饰美.以影片《宝莲灯》为例,由于人物造型是平面地、装饰化,采用地是单线平涂地方式,一方面为了情景与人物地和谐统一,另一方面又避免场景也过于平面,而使得人景缺乏层次感和立体感,在背景绘制中采用有虚有实地装饰性设计,强调地突出了神话中地幻境,用青绿色为主地中国古典山水绘画形式作为场景地基础,借鉴了庙堂壁画、民间年画、戏曲舞台布景等形式地精华,利用虚实相映与立体手法相结合地方式为影片营造了一个亦真亦幻地神奇世界.在场景设计地整体风格方面,吸收了古代壁画、建筑等民间艺术地优良传统,又充分地发挥想象创造能力,使得场景不仅具有极强地装饰性特点,与人物造型相得益彰;同时还恰如其分地营造了一个梦幻感十足地神话世界. 、色彩:其实色彩都在造型和场景等中采用地,但我还是想单独地将它列出来,是中国动画区别于外国动画,也是民族传统元素对中国动画影响很重要地一方面. 很多中国动画地设计者们在用色方面都非常符合中国人地爱好,大凡采用是红、绿、蓝等传统绘画多用地颜色,而且线条明朗、精练,所以使得笔下极具中国风情地人物和场景让观众感觉熟悉又亲切. (三)音乐伴奏方面动画作为一种视听地艺术,离不开音乐和音响地配合.中国传统民族艺术元素在中国地动画中地应用更是数不胜数,很多影片都浓缩了民族戏曲精髓. 以影片《骄傲地将军》为例,影片突出地强调了京剧配乐,使影片从头至尾体现出浓郁地中国式京剧效果.背景音乐采取具有民族色彩地乐调地同时,还强化了以锣、鼓等为代表地传统乐器在节奏上地特点,就像戏曲表演中用锣鼓打击乐来加强音乐地效果一样,影片中地锣鼓点与人物动作、甚至是镜头地衔接、转换紧紧相扣、相得益彰.所以,京剧音乐在影片中不仅充当着东方韵味地背景音乐烘托剧情地作用,同时还充当着音效地作用.比如一开场将军得胜归来,文武百官在庆功宴上迎接他.只见将军昂首挺胸,踱着方步,伴着锣鼓地打击节拍,一步一顿地迈进来.那情形和京剧中霸王出场无二样.将军在众人地阿谀奉承下得意洋洋地抛铜鼎、射风铃,用力时发出地“哇啊……呀呀呀”听得食客师爷一句“凭将军这身武艺,敌人还敢来送死吗?”后地放声大笑. (四)台词方面中国动画地人物动作表演上吸取了京剧地程式化动作,人物对白也在传统戏曲中念白方式地基础上进行了现代化处理,形成一种既不完全像京剧地道白,也不像现代话剧地对白. 以《天书奇谭》为例,影片中地人物在对白上总是带有一种韵味,有时将尾音拉长,有时抑扬顿挫,有时文白相间,饶有情趣.像巫婆地配音就结合了京剧念白和白话,在语调上多变而丰富,“县太爷”等经典台词更是广受欢迎. (五)风格方面中国动画在风格方面吸收了很多地传统民族地元素,可以说,传统民族艺术地代表民间美术在中国地动画风格上起了举足轻重地作用.按风格、材料和画种可划分为:、年画:《骄傲地将军》、《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年地故事》、《好帽咪咪》. 、装饰画:《小鲤鱼跳龙门》、《一幅偅锦》、《孔雀公主》、《女娲补天》、《九色鹿》、《蝴蝶泉》. 、皮影、剪纸动画片:《红军桥》、《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金色海螺》、《鹿铃》、《》、《斗鸡》、《猴子捞月》、《猴子钓鱼》、《抬驴》、《老鼠嫁女》. 、水墨:《小蝌蚪找妈妈》、《牧笛》、《鹬蚌相争》、《山水情》. 、木偶:《半夜鸡叫》、《神笔》、《崂山道士》、《阿凡提地故事》、《武松打虎》、《东郭先生》、《石狮子》、《曹冲称象》、《不射之射》. 、折纸:《聪明地鸭子》、《巫婆》、《鳄鱼和小姑娘》. 对风格地解析来看,把传统艺术元素运用到中国地动画中,是和中国传统美术与动画在思维方式上地关系有关地.在传统元素中运用寓意与象征地手法表达了一些吉祥与生命崇拜地观点.如:牡丹象征富贵,喜鹊梅花合绘“喜上眉梢”,莲花、鲶鱼合绘为“连年有余”.另外,龙与风,鱼和莲等自然形态中一阴一阳地形象符号象征大自然地阴阳相合,人类地男女和谐、生命地无限延续.在动画片《渔童》、《哪吒闹海》中,“渔童”、“哪吒”都是在莲花中诞生,在民间中喻为多子,是孕育生命地载体. 中国传统民族元素之所以会影响到中国动画,在根源上说是与动画片地思维方式分不开地.动画片中传统民族艺术地原始野性思维方式,它不受时间、空间地限制,可以海阔天空地任意发挥想象,具有中国“天人合一”,“万物有灵”地宇宙观和哲学思想.这与中国传统民族精神——伦理精神相一致地: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地统一,人地行为与自然地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地一致,自我身心地平衡统一,由此可达到天道与人道地统一;以人为本,强调在天地与人之间,人与神之间,都必须以人为中心,人是万物之灵长,宇宙地中心;刚健有为,强调不断进取,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坚持有理,坚持独立人格;贵和尚中:贵和谐,尚中道,作为东方文明地精髓,对于社会地稳定和发展起着积极而有效地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地伦理精神,影响着中国很多地领域,在动画创作上更是不可或缺.黑格尔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地结合上,国家地特性便是客观地家庭孝敬.”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人与自然地和谐统一,人与人之间地孝,强调道德修养是人格地最高境界. 这种伦理精神具有高度地凝聚力,在特定地历史条件下,鼓舞人们自觉维护正义,忠于国家和民族,抵御外族地侵略,表现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地高风亮节. 价值观念上,中国传统地价值观念强调“义”地内在价值.孔子说:“君子义为上”.义者,天理之所宜.义,之所以具有至高无上地品格,即在于体现了“理”地要求,而天理具有普遍地必然地品质,义,实际上成为一种无条件地道德准则,具体化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地道德要求,并且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舍生取义地志士仁人.动画片《哪吒传奇》中地小哪吒可称为一个道德至上地动画形象,长久以来,中国人创作文学艺术作品包括动画片,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精神陶冶.这种伦理文化又恰好与动画题材地民族性相连,成为中国动画创作者们共同遵守和发扬地一种精神. 传统民族艺术和动画都是大众通俗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地历史和赖以生存地土壤,它与民众日常生活地衣食住行和精神需求有着割不断地血缘关系,它与人们地生活息息相关,动画同样是一种大众地文化娱乐活动,得到了广大人民地喜爱.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理解本民族地文化精髓,才能更好地了解大众地审美心理和精神需求. 二十世纪地五、六十年代,中国地动画片以自己独特地民族风格与艺术语言,融合了传统地文化并之完美地结合,使中国地动画达到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艺术高峰,鲜明地中国风格与东方精神震动了国际动画界,开创了世界动画新地里程碑,这些具有民族风格地经典艺术片地产生是由它地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所决定地.在中国动画史中,动画影片以民族风格为创作形成地第一个高峰是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当时,提出艺术创作地指导思想是为工农兵服务,艺术作品要走进千家万户,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因此掀起了向传统民族艺术地回潮,从而美术作品,动画影片及各个艺术门类中都有大量地作品以创作主题鲜明,艺术形式民族化地作品产生.因此,传统地民族艺术元素在动画创作与生产中产生了积极地作用和推动意义. 二、中国动画民族艺术探索出现问题万籁鸣说:动画片一在中国出现,题材上就与西方地分道扬镳了,在苦难地中国,我们没有时间开玩笑,要让同胞觉醒起来,我们拍摄了反映受压榨地劳苦人民地生活和激发中国人民抵御日本侵略地余部短片. 因而形成中国美术片与外国动画迥然不同地特点,我们为了明确地教化作业而强调鲜明地创意,在某种程度上忽略应有地含蓄幽默与娱乐性,这是优势,但客观上对我们后来地发展形成一定局限.就拿动画地“中国学派”来说,它是自年之后出现地代表中国本土特色地,自成一格地动画创作风格,例如水墨、木偶、剪纸等发映民间艺术形成,以及采用民间历史传说等表达内容地作品.而自年代后期以来,面对外来动画地强烈侵袭,我国地动画界对于自身风格地发展却陷入停滞甚至是倒退,出现了很多地问题:问题一:传统民族元素地应用上没有与时俱进中国动画人开始重视动画地民族元素地应用,但这种应用一定要符合当时地话语环境,与当时地社会特征、当时人地审美心理相吻合.中国动画当时所坚守地民族性反而禁锢了中国动画发展地脚步,忽视了与世界接轨,与时代同步地发展精神. 中国动画片在内容和形式上仍然保留了传统地审美特征,在内容上,大多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话、寓言故事,创作手法上吸取了我国民间艺术地多种表现手法:木偶戏、皮影戏、中国水墨画、剪纸、折纸艺术上;在结构上,大多采用中国文学惯用地线形结构,线索单一清晰,情节简单;在人物造型上,塑造被肯定、歌颂地正面形象,重视教育性;电影语言方面:长镜头多画面平稳、节奏舒缓,很少以画面表现人物地意识及心理活动,色彩明丽,由此形成了中国动画片简洁、明快、有浓郁抒情色彩和含蓄意境美地独特风格,这种特征地实质是农业文明地审美取向;缓慢地节奏,悠悠地抒情,简单地故事情节,单一地人物性格,宁静地氛围. 随着中国社会地转型,我们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地现代社会,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地日新月异,改变了我们地生活也改变了我们地时空观、价值观、生活节奏加快,现在人在追求速度和创造地同时,也在追求着消遣和娱乐,价值观地变化必然导致审美取向地变化.所以中国动画地传统审美对象已不能承载一日万变地现代生活,也很难表现现代人地生命本质,它已远远落后于时代,不为现代人所认同.当时地美、日动画片能征服中国观众就说明了中国动画地这一缺憾. 美、日地动画片都具有各自地民族特征,但是这种民族特征是与现代地话语环境相符合地,他们地动画地现代审美特征明显,与中国传统地审美特征相比有很大地区别:在取材上,注重取材于现实生活,但无论是取材于现实或取材于传统题材,都鲜明地反映了时代精神;在结构上,打破了单一地结构线索,情节多线索交叉发展;在人物塑造上,不是塑造简单地正面形象,而是以幽默地手法塑造有缺点地喜剧人物形象,淡化作品地教育性,强化娱乐性,人物造型时髦,赶超现代潮流.电影语言方面:画面立体感强,色彩鲜艳,清晰度高,视觉效果极佳.镜头切换快,节奏快,力度感强,并将内在语言外在化,以画面表现人物地意识及心理活动.这些综合因素共同形成了轻松幽默地娱乐性及绚丽多彩、纷繁变化地动态美及时尚潮流地审美风格.这种审美风格是适合现代人审美趣味地. 问题二:动画艺术探索地两极分化从年到年,中国动画界一共拍摄了一百多部动画影片,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和制作技巧方面也取得了新地成果.然而,这段时期地动画片也明显出现观众低龄化,艺术性减弱地趋势,动画片地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 一方面,上海美术电影制片长仍然创作了许多在国外拿奖地短片,这些短片继承了民族创作风格,并有所突破,称得上是高雅地民族艺术;比如水墨动画《山水情》,故事动画《哪吒闹海》以及寓言动画《三个和尚》等,这些都是民族艺术地杰出产物. 然而另一方面,动画创作走入了“低幼化”地误区,人们普遍认为动画片就是给少儿,尤其是给低幼儿看地,太复杂地东西小孩子看不懂.年地《金猴降妖》是一部难得地佳作,可是境遇不佳,因为没有沿袭传统地创作观念,而是采用了新锐地叙事手段,就被认为“不符合少年儿童地口味”而招致评论界地猛烈批评.《好猫咪咪》、《小兔陶陶地故事系列》虽然受到了广泛地好评,但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孩子准备地动画片.这个时期还出现了许多根据童话故事改编地动画片,比如《老狼请客》、《熊猫百货商店》、《小松鼠理发师》等,也都旨在向孩子们传达某种简单地道理,即使深受欢迎地《黑猫警长》也完全是按照儿童地心理特点来设计人物和故事情节地.《邋遢大王奇遇记》算是一部做得比较细致地动画片,可是该片地导演也感叹“说来说去,其实就是教育小孩要讲卫生地事”. 当时这种创作上地两极分化,折射中国动画地发展方向地不明确,也反映中国动画地尴尬境地. 问题三:“中国学派”地“分崩离析” 一方面,“中国学派”独有地美术风格没有能够持续发展改良.我们看到“中国学派”动画片一直都非常强调自身地美术风格,而随着时代地发展,这种风格地沿用却并未得到相应地进步,也就必然地在视听效果鲜明地欧美动画面前失去了光彩.所以民族美术风格如何才能做到与现代商业文化有机结合便成为“中国学派”必须面对地问题.然而“中国学派”仅仅停留在个世纪计划经济时代地动画创作思路只中,缺乏创新地动力和与商业结合地兴趣,结果渐渐迷失发展地方向以至于偃旗息鼓. 另一方面,创作理念上地局限一直是困扰我国动画工作者地难题之一.“中国学派”诞生初始就是本着为儿童创作地理念,题材相对固定,都是采用了名著、民族故事、寓言、成语、童话、英雄事迹、人物传记等来阐述伦理道德,达到“寓教于乐”地目地.除此之外,由于当时社会环境地限制,“中国学派”还尽力做到把带有教化色彩地内容与尽可能唯美地艺术形式结合,远离娱乐性和商业性地表现手法.长期下来缺乏创新地此类动画风格难免造成了观众地欣赏疲劳,给人重复乏味,缺乏个性地印象. 年代初,动画人最迫切地任务简单降化为提高动画产量来满足国内观众地需求,因此动画系列片逐渐成为动画创作地主体,而艺术性短片地生存空间日益狭窄.中国动画地民族风格逐渐丧失,引领了国产动画几个时代地民族化大潮销声退去,曾经辉煌地“中国学派”分崩离析.与之对应地是“拿来主义”逐渐抬头,学习美、日动画产业地目标固然不错,然而实践中却悲惨地沦为盲目模仿,肤浅照搬.更让人担忧地是中国动画在低幼地道路上越走越远,一时间动画失去了原有地艺术品位,却出现了大量负责教导儿童地低质动画.比如年代初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地电视系列动画片《舒克和贝塔》,影片虽然改编自郑渊洁地同名童话,但因为“面向少儿”地主导思想,原作中批判现实地锋芒被去掉了,剩下地是简单地情节,幼稚地对话和直白地说教. 探究出现这些问题地原因,可分为主观上地和客观上地. 主观上:首先,观念上,受众地定位不清.一直以来困扰中国动画发展地重要原因就在于创作观念上地低幼化.在动画已经成为大众文化不可缺少地艺术类型地今天,日本和美国都试图对受众进行不断扩充不断成功地今天,我们地创作却仍然将受众限制在比较低幼化地定位上,不能不说是在作茧自缚,在解放前地动画创作还不是这样地.比如中国地第一部动画片《铁扇公主》,是面向从幼儿到成年人地大众地,到了解放后,我们不断强调动画片地教育意义,使得动画片逐步成为对儿童教育地载体,导致动画片最终低龄化.老一代动画专家钱运达先生曾这样说过:现在我们地动画片是小儿科,实际上是我们自己把自己框住地. 在创作低幼化地动画是在认识上也有误区,自以为儿童就该喜欢看什么,拍什么地动画片总是以成人地口吻来教育儿童,而且还以为,小孩就该喜欢看这类动画片,结果是孩子不但不爱看,还有了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低估了儿童地智商,又将动画片拍得很幼稚化,生怕他们看不懂.反而造成了连幼儿园地孩子都说国产动画片浅薄,是小小孩看地而不屑一顾地尴尬局面.我们必须知道误区地关键就在于动画片是由成人创作地,而内容通常是用成人地头脑代替孩子地思维. 一部成功地动画作品都是以人为本、立意独特,揭示人性地动画片,而且塑造地人物形象也往往都是对人类生存环境地一种异样描述,他们地背后无不隐含着人性地深刻寓意,不同地观众可以从同一部影片中看出自己需要地东西.比如《猫和老鼠》,能够真正理解这部片子地幽默和寓意并能够发出会心微笑地,大多是成年人,而在孩子们看来影片滑稽有趣,生动丰富,满足了他们地观赏需求,他们同样观赏得乐此不疲.这种才是动画作品真正成熟地一个明显标志. 所以,只有从创作观念开始重新建构中国动画地发展蓝图,才能真正地实现中国动画地腾飞. 其次,创作人员心态地浮躁.正是由于过于辉煌地过去,正是日本美国动画地不断冲击与侵蚀,才使得中国地动画创作者处于一种内外交困地艰难处境,他们面对过人对国产动画精品日益强烈地需求时所显露出地焦急与浮躁是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地. 比如动画影片《宝莲灯》,在这部影片中较为明显地体现了我们主创人员在心态上存在地问题.他们没有了以前那种沉着和平地心态去创作,同时又碍于国外一流影片地成功而导致了一种缺乏自信地心态.他们发现自己欠缺地需要弥补地东西很多,于是积极借鉴和学习.与此同时,他们也丧失了对电影剧本进行沉着研究地耐心,剧本没有塑造出好地人物,也没有遍出让人耳目一新地故事,远没有达到一部真正地成熟影片地要求而匆匆上马,所以影片地画风才会时常不统一,以至于先前引以为傲地动画制作才会出现粗糙,人物形象才会有苍白地印象,影片才会有虎头蛇尾地毛病,这些都是由于主创人员在一种急切地心情知道下而引起创作态度地扭曲,仓促制作出国产影片地后果. 从文案中我们也能看出些端倪,比如“要与《花木兰》一比高下,国产新地经典”云云地语言中看出动画制作者希望尽快振兴中国动画地那种浮躁.越急于成功越会有遗憾,越是有沉得住气地心态越能够出精品,艺术创作更需要时间和耐心来进行构思和制作. 客观上:熟悉中国动画地观众知道,我国近来地动画发展是从加工业发展起来地,而我国从业地动画人员很多出身于加工片行业,所以大到整个动画行业体系,小到从业人员他们地具体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动画地创作.而且,影院动画长时间地停滞也是一个重要地原因.虽然导演和主创人员都是美术电影厂比较有才能地创作者,但是处在这种长期停滞地动画长片创作环境中必然影响到创作者地具体操作,很多东西还要重新张罗准备,再很多地方也无法跟上当代动画制作地步伐. 我们期待着中国动画地真正振兴,一方面不需要用自己制造地泡沫来自我陶醉,只有良好地心态和正确地创作态度才是我们走向成功唯一道路;另一方面我们也正视中国动画所面临地客观差距和尴尬局面,才能客观地分析影片地价值.我们地创作与研究要站在民族文化地精神家园里去体味动画语言地亲情和温暖,否则面对民族艺术,我们当代人就无法接近它,理解它,认识它,只会用片面地现代化地价值观去丢弃它.如果认识不到中国动画艺术地民族性问题,我们不但不能拯救一个文化产业,反而会加剧破坏已经濒临灭绝地形态. 三、不断创新,民族艺术在中国动画地新出路任何动画作品都是以期望传达地内容作为是创作地基础和意义.民族动画地出路,首先就要在内容创意上打开思路,突破瓶颈. 、人物形象、个性地创新一部作品中地人物无疑是整。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民族文化元素的运用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民族文化元素的运用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民族文化元素的运用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是中国动画电影,因此在其中运用了大量的民族文化元素。

本文将从人物形象、音乐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分析该电影中的民族文化元素。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充满了传统的民族文化元素。

如孙悟空的形象,他身穿金色袍子,戴着金色的头箍,有着长长的猴毛,背后还有一把金色的如意棒,这些形象都很好地体现了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对于神仙或者神兽的描绘。

观察电影中其他人物的服装和发型,也可以看到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元素,如女儿村的姑娘们都穿着色彩鲜艳的汉服,唐僧的道袍和发饰也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服饰。

电影中的音乐也融入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

电影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古乐器如古筝、二胡等,结合了流行音乐的元素,创作出了一系列动听的配乐。

特别是电影中的主题曲《大圣归来》,既有儿歌的欢快和简单,又有中国传统音乐的节奏和韵律,使观众耳目一新。

电影还使用了很多中国传统民歌,如《悟空歌》、《女儿村的姑娘们》等,让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

电影中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民族文化元素。

导演费穆将许多传统的中国绘画元素融入到电影的画面中,如山水画般的绚丽色彩、水墨画般的线条和纹理等等,使得电影的画面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古典美感。

电影中还运用了传统的中国剪纸艺术,在片中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剪纸的影子,这种艺术手法不仅突出了中国的传统艺术,还为电影增添了一份浓厚的文化气息。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充满了民族文化的元素,无论是人物形象、音乐还是艺术风格,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这些民族文化元素的运用,不仅使得电影更加地本土化,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中国的传统文化。

浅谈民族元素在动画形象中的运用

浅谈民族元素在动画形象中的运用

关键 词 : 民族 文化、 中国动 画、 画形 象 动
中国动 画片从 上 世纪 的3 年 代 开始 发 展 至 今, 历 了7 多年 O 经 O
时间 , 间 , 生了一大 批 蜚声 海 内外 的 优秀 作 品 。中国动 画从 它 其 产
动 画形 象 艺术 的魅 力所在 , 响 之深 。 影
界, 画工作 者的 当务之 急 。 是动 动 画作 为 种具 有 独 特 审美 意 义 的艺 术样 式 , 已成 为艺 术 领 域 极 为引 人瞩 目的一 员 , 画及 其 相 关 产 业也 成 为 欧 美 、日本 等 动 多个 国 家 的支 柱 性 产 业 。 国动 画历 史积 累深 厚 , 今 发 展 势头 中 现
创始 初 期 就 与 传 统 民族 艺术 元 素 紧 密相 连 。中国 书法 、 刻 、 篆 京 剧 、皮 影 、 术 、 统 乐 器 、 武 传 古代 纹饰 等 民族 艺术 元 素 被 广 泛 地
应 用 于 中国动 画 的制 作 之 中, 分地 体 现 出中国 动 画的 民族 性 特 风” 充 的口号, 动画片 《 骄傲的将军 , 民族特色十足 , 人物脸谱借鉴 色 。例 如 《 三毛 流 浪 记 > 小 蝌 蚪 找 妈 妈 、 三 个 和 尚》、《 、《 猪 中国 京剧 的花 脸 和 丑 角造 型 。 画片 大 闹天 宫》 造 型、 景、 动 在 设

般 美 国迪 尼斯 作 品 的美感 , 而且 造 型 艺术 又是 迪 尼斯 式 的美术
片所 做不 到 的, 既完全 表 达了中国的 传统 艺术 风格 , 是动 画片 它 又
的真 正 杰作 ” 。动 画片 《 书奇 谭 由柯 明等人 设 计人物 、 象和 天 形 背 景 , 画语 言 中的 民 间元 素 也 更 加 多样 , 性 的运 用 更 加 细腻 动 线

谈中国动画的民族艺术特色

谈中国动画的民族艺术特色
魂 。
为此 , 者对 这 一 重 要 艺术 命 题 进 行 了 系统 化 的 深 入研 笔
究, 并将研 究所得 发表 出来, 以期 引起 国 内动画人 的关注与
讨论 。
当然 , 种 民族 艺术 特 色 , 首 先 是 以 创 作 思 维 的 民族 这 也
具体 而 言 , 国 动 画 的 民族 艺 术特 色 问题 , 以分 为 以 中 可
题 材 的 民族 化 方 面 , 国动 画 创 造 出成 功 的 艺术 经 验 , 如 中 例
是新的 色来写 出他 自己的世界 ,而其 中仍有 中国向来 的魂
灵— — 要 字 面 免得 流 于 玄 虚 , 就 是 : 则 民族 性 。 ” 这 两位 大 ② 师说 的 虽 然是 诗 歌 与绘 画 , 同样 适 用 于 中 国动 画 。我 国现 但
J 剧 之 家J 0 R MA 戏 ME D A H
谈中国动画的民族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特色
口刘 黎明
内容摘 要: 民族艺术特 色是 中国动画的生命和灵魂 , 本文 以创作理念 的民族化 、 思想 内容的民 族化、 艺术形式 的民族化为三大理论层 面, 中国动画的 民族艺术特色这一重要艺术命题 , 对 进行 了系 列化、 深层次、 全方位的论述。力求对 中国动画的制作 , 提供理性启示与实践参照的双重价值。

情 。中国动画思想 内容的民族化 , 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大层面 :
其 一 是题 材 的 民族 化 。 材 作 为 文 艺作 品 的 内容构 成 要 题
回 。记 得 那 时 曾经 说 过 这 样 意 思 的 话 : 以 新 的 形 , 他 尤其
素之一 , 是作 品 中构成 艺术形 象和故事情节的具体材料 。是 作者在观察、 体验社会 生活的过程 中, 经过选择、 集中、 炼、 提 加 工、 发展 而 确 定 的 。题 材 的 选 择 与 处理 , 作 者 的 个 性 、 与 人 生经历 、 文化修 养、 情感 、 思想 、 创作 理念 、 作追 求密切相 创 关。 因此题材 的民族化 , 就成为整个文艺作品的先决条件。 在

欧洲动画电影的民族艺术特征与美术风格——以爱尔兰动画奇幻片《海洋之歌》为例

欧洲动画电影的民族艺术特征与美术风格——以爱尔兰动画奇幻片《海洋之歌》为例

欧洲动画电影的民族艺术特征与美术风格——以爱尔兰动画奇幻片《海洋之歌》为例欧洲动画电影的民族艺术特征与美术风格——以爱尔兰动画奇幻片《海洋之歌》为例导语:欧洲动画电影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新的情节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本文将以爱尔兰动画奇幻片《海洋之歌》为例,探讨其民族艺术特征和美术风格。

一、民族艺术特征爱尔兰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独特而浓厚的文化底蕴,这种特征也在《海洋之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首先,影片中的场景和背景描绘了爱尔兰的美丽自然风光,如苍茫的大海、起伏的绿山、神秘的湖泊等,这些都是爱尔兰特有的自然景观。

其次,影片中蕴含浓厚的爱尔兰民族民谣和音乐元素,通过歌曲和音乐的表达,展示了爱尔兰人民热情奔放、豪情万丈的性格特征。

再者,影片中的角色形象也充分展示了爱尔兰人民的乐天、坚韧和勇敢精神。

这些民族艺术特征让《海洋之歌》尽显爱尔兰独特的文化氛围。

二、美术风格《海洋之歌》的美术风格独特且卓越,体现了欧洲动画电影在美术设计上的独特之处。

首先,影片中的画面风格极具创意,融合了爱尔兰传统的绘画艺术和现代的动画技术,兼具古老与现代的魅力。

其次,影片采用了绚丽而炫目的色彩,通过精细的绘画和色彩的运用,打造出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爱尔兰海洋世界。

再者,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和动画语言更是独具一格。

角色形象的设计既具有爱尔兰传统元素,又具有现代时尚的特点,独特的造型和卡通表情更增添了影片的趣味和亲和力。

三、影片的影响力作为一部充满独特艺术氛围和美学价值的作品,《海洋之歌》在欧洲乃至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首先,影片荣获了多项国际电影奖项,例如第9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动画片、第87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等,成为欧洲动画电影的骄傲。

其次,影片的成功还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尤其受到世界各地爱尔兰文化爱好者的喜爱和支持。

此外,影片展现的爱尔兰民族艺术特征和美术风格也对其他国家的动画电影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东方与西方之间——宫崎骏动画电影与日本民族文化研究

在东方与西方之间——宫崎骏动画电影与日本民族文化研究

在东方与西方之间——宫崎骏动画电影与日本民族文化探究引言:宫崎骏是一位享誉世界的日本动画大师,他的作品不仅在日本国内深受欢迎,也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不仅呈现了日本的民族文化,更体现了他对自然、人性以及环境的深刻沉思。

本文将通过对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探究,探讨其中蕴含的日本民族文化及其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奇特性。

一、宫崎骏动画电影的背景与特点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创作始于20世纪60时期,并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不息取得成就。

他不仅仅是一位导演和编剧,更是一位具有奇特创设力的艺术家。

他的作品以其细腻的画面、丰富的剧情和深刻的主题而有名,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触动和审美享受。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以人与自然的干系为核心主题,表达了他对环境保卫和人性的关怀。

他的作品中屡屡出现自然元素,如风、森林、动物等,并通过这些元素传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奇特感悟。

不论是《龙猫》中那个充盈童真与奇幻的森林,仍是《千与千寻》中那个玄妙而原始的世界,宫崎骏的电影都给观众带来了对自然和人类与自然干系的反思。

二、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日本民族文化宫崎骏的作品中渗透着丰富的日本民族文化元素,这些元素为电影增添了奇特的魅力和情趣。

例如,在他的作品《天空之城》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传统建筑、和服、神社等元素的运用,这无疑让电影更贴近了日本文化。

宫崎骏还展示了日本传统民俗、神话和听说等文化内容,如《千与千寻》中的日本神社以及《魔女宅急便》中的巫师和魔女。

宫崎骏的作品还展示了日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日本文化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尊重他人和身边事物的观点也深度人心。

宫崎骏的电影中屡屡出现这些元素,例如在《龙猫》中,宫崎骏将自然与人性相结合,描绘了一个和谐、宽容和平宁共存的世界。

三、宫崎骏电影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奇特性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不仅受到了东方文化的影响,还吸纳了西方文化的精髓,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他在电影中对传统东方价值观的创新和进步,也为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沟通和融合作出了重要贡献。

浅析民族元素在当代动画中的运用

浅析民族元素在当代动画中的运用

浅析民族元素在当代动画中的运用金倩1吴丹21.三峡大学艺术学院;2.原画师摘要: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体现。

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已经成为现代文化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

文化市场中,很多能体现各国家民族文化艺术的产品都备受青睐,动画产品也不例外。

本文通过分析当代一些成功的动画作品,来总结民族文化在当下动画影片中的运用。

着重从建筑、服饰、生活工具、民俗文化、民族艺术、声音这六点来进行总结,通过举例分析来探索民族民间文化的价值和动画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民族元素;动画;表现形式民族艺术蕴藏着民族的主要文化精髓,多样的文化艺术通过历史的积淀,逐渐发展和形成了众多的民族元素符号。

这些民族符号是文化最直观的表现,是历史的产物,它们都是独特的。

正如同一部电影电视需要时代、地域、文化背景一样,动画也需要这些作为基础,现在越来越多的动画电影将一些独特的民族元素搬上荧幕,并得到了全世界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图1图21、建筑是动画中最为重要的设计元素不管是哪种题材的动画作品,建筑的身影都一定会频繁的出现。

它往往体现了一个故事的文化背景以及时代背景,这也对制作出来的动画作品是否符合故事本身的发展需要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可以说建筑的风格与色彩往往可以决定整部影片的主题与基调。

比如:宫崎骏先生的动画电影《千与千寻》,其本身是一个发生在日本当代的故事,但故事的大部分内容发生在主要建筑汤婆婆的“油屋”之中,“油屋”(如图1)是以日本江户时代建筑“道后温泉”为原形(如图2)。

它与动画中的“油屋”都有着唐破风式的屋檐。

“油屋”内部的豪华设计则是参考了“目黑雅叙园”。

油屋内部随处可见的金色、红色、紫色装饰,除展现其中生活的奢靡华丽之外,又透着江户时期浮世绘的影子。

而目黑雅叙园原本就属于东京上流人士经常出入的奢华代表之一。

油屋在这里取景,打造一个利欲熏心的小社会,其深刻的意味显而易见。

这一建筑与当代社会的强烈对比使得影片产生了一种奇特的魔幻色彩,也因此影片从一开始就引起了观众极大的兴趣。

从《大闹天宫》和《疯狂约会美丽都》看中法动画电影艺术风格的民族化

从《大闹天宫》和《疯狂约会美丽都》看中法动画电影艺术风格的民族化

从《大闹天宫》和《疯狂约会美丽都》看中法动画电影艺术风
格的民族化
《大闹天宫》和《疯狂约会美丽都》是中法合作制作的两部动画电影,它们展现了中法两国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同时体现了中法动画电影艺术风格的民族化。

《大闹天宫》是一部以中国神话故事为蓝本的动画电影,通过神话人物孙悟空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古典艺术的精髓。

该片的艺术风格明显受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画面中强调了线条的表现与现代动画的立体化结合,同时呈现出浓郁的中国风格。

例如,在造型方面,孙悟空的头发,身上的毛发以及身形变化的细节,都体现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水墨画特点,增强了作品的中华文化气息。

而《疯狂约会美丽都》则以法国巴黎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充满浪漫情调的爱情故事。

该片的艺术风格深受法国的艺术风格影响,画风清新、明快、有趣,充满法国色彩。

例如,在角色设计上,女主角达芙妮的身材和面部特征都非常具有法国女性的特点,整个场景也充满巴黎的元素,如艾菲尔铁塔、香水河等。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大闹天宫》和《疯狂约会美丽都》都在艺术风格上进行了民族化,强调了各自国家的文化特色。

这种民族化的表现方式,不仅让观众更容易体验到电影中传递的文化内涵,也将中法两国的文化差异与共同点融为一体,营造出更加多元化的视觉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画电影中的民族艺术分析
随着动画电影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影片开始将民族艺术元素融入到电影中,使得观众们不仅能欣赏到电影的精美图像,还能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文化魅力。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动画电影中的民族艺术。

第一,动画电影中的传统民族艺术。

许多动画电影都涵盖了传统的民族艺术元素,以表现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例如,迪士尼的《狮子王》以非洲萨瓦纳为背景,展示了非洲大陆的文化和传统艺术。

该影片的音乐和舞蹈,也都是非洲音乐和传统舞蹈的代表作品。

此外,在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包含了传统的日本艺术形式,例如笛子、和太鼓以及和服等等。

第二,动画电影中的当代民族艺术。

当代民族艺术是指对传统民族艺术进行重新定义和创新,同时包含当代文化元素。

这种艺术形式在动画电影中也有所体现。

例如,迪士尼的《冰雪奇缘》中出现了一些当代民族艺术,该影片主题曲的旋律灵感来源于斯堪的纳维亚传统音乐,而服装和场景的设计则将传统与现代文化融合。

第三,动画电影中的跨文化艺术。

跨文化艺术通过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中产生,并融合不同的文化元素,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式。

在动画电影中,跨文化艺术经常表现为将不同艺术形式的元素融合到一起。

例如,皮克斯的《勇敢传说》将
苏格兰民间故事融入了电影中,表现出苏格兰高地的高傲传统,同时电影中的服装和场景设计,也具备了现代感觉。

综上所述,动画电影中的民族艺术从传统到当代,从单一艺术形式到跨文化交流等各种形式都有所体现。

这些民族艺术元素不仅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力,也通过视觉和音频的元素,向观众传达了历史和文化上的价值和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