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2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
难点:理解并运用笔算乘法法则,正确处理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已学的乘法口诀,如2×3、3×4等。
(2)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乘法口诀,那么当乘数是两位数时,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2.探索新知(1)教师展示例题,如:24×3(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例题,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看懂这个算式吗?谁来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3)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学过的乘法口诀来计算这个算式,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计算过程。
3.实践练习(1)教师布置一些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乘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的计算过程,纠正错误。
(3)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并进行点评。
(2)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在计算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5.课后作业(1)教师布置一些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乘法题目,让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
(2)教师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注意检查自己的计算过程,确保计算正确。
四、教学反思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在课后作业环节,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检查自己的计算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4.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通过具体操作,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以一位数时,每一位乘积的意义和位置。
(2)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如何将乘法口诀应用于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中。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笔算乘法 第1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
2.笔算乘法第1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将乘法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增加练习的趣味,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笔算乘法的算理算法。
【教学准备】课件。
【情境导入】1.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上节课学了什么内容?(预设:口算)是的,我们学了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口算。
2.口算:20×8= 23×3= 32×2=20×5= 30×9= 6×10=【进行新课】一、教学例1(出示:每人有一盒彩笔,一共有几支彩笔?)1.要求一共有几支彩笔,需要知道什么信息?我们一起来数数一盒彩笔有几支。
(在黑板上贴图,看图数,数完后板书12支)现在你能列式吗?(板书:12×3)表示什么意思?(预设:每盒彩笔有12支,有3盒,就是求3个12是多少?)你说得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2.你能估一估3盒大约有多少支彩笔吗?(板书:≈30支)你是怎么估的?(板书:10×3)(设计意图:充分渗透估算意识。
)二、深入挖掘1.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支数,你会计算吗?在听课本上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
算完以后,可以和同桌轻声交流一下。
2.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好吗?(1)预设一:乘法分配律口算。
(板书:2×3=6,10×3=30,30+6=36。
)第一步求什么?3个几?(在彩笔图上圈一圈,3个2支是6支彩笔)第二步求什么?3个几?(在彩笔图上圈一圈,3个10支是30支)最后一步求什么?你把12拆成了一个一位数和一个整十数,分别与3相乘,最后把积相加。
有谁也是用口算来算的?你们真棒,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新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不进位乘法的概念。
学生能够运用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笔算。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探索等活动,掌握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不进位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题:不进位乘法2.2 课型:新授课2.3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不进位乘法的概念,掌握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探索等活动,掌握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不进位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不进位乘法的概念,掌握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不进位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交流、探索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计算器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不进位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乘法的不进位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新课导入:介绍不进位乘法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探索等活动,掌握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4.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乘法的概念。
4.4 练习与巩固: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不进位乘法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提供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笔算乘法2|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笔算乘法2|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理解乘法竖式的运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笔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观察、交流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运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笔算。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竖式的运算原理,熟练地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具:计算器、投影仪、PPT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来解决。
从而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并尝试总结计算方法。
(2)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的计算方法,并选出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3)教师讲解: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运算方法,并强调乘法竖式的运算原理。
3. 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运算方法。
(2)拓展练习: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运算方法,并谈谈自己的收获。
5. 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上的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笔算乘法(不进位)-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笔算乘法(不进位)-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以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以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 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以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运算规律,熟练进行笔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一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运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位数乘以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算式,让学生发现乘法运算的规律。
(2)教师讲解两位数乘以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3)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两位数乘以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两位数乘以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算式,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批改,交流解题心得。
4. 应用拓展(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两位数乘以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请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实践,让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新课学习”环节中的“教师讲解两位数乘以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这个环节是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关键步骤,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对例题的选取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笔算乘法(不进位)的理解和运用。
三年级上册数学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教材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笔算乘法》不进位部分。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不进位乘法的概念,掌握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不进位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笔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不进位乘法的原理,以及如何运用不进位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不进位乘法教学课件、练习题、教学卡片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尺子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出笔算乘法不进位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教师讲解不进位乘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总结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规律。
(2)学生进行笔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3. 巩固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对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4. 应用拓展学生运用不进位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等。
5. 总结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不进位乘法计算能力。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六、评价与反思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对不进位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习动力。
七、教学拓展1. 开展数学游戏:设计有关不进位乘法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笔算乘法7|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笔算乘法7|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及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表内乘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34×5,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特点,明确计算顺序。
(2)引导学生分步计算,用笔算方法解答。
第一步:计算4×5=20,将0写在个位上,2写在十位上。
第二步:计算3×5=15,将5写在十位上,1写在百位上。
第三步:将两次计算的结果相加,得到170。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几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板演,教师点评,强调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理解。
5.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四、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对于教学过程这一环节,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年级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传统的计算教学是枯燥乏味的,为了打破传统的计算教学方法,突出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湖塘的大香林桂花节为背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体验、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算法的多样化,并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这样几个特点: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注意知识的迁移。
2、通过合作交流,突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算法的多样化。
3、设计多种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材分析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是学生在掌握了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探讨每一数位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通过计算使学生懂得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都是把这个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这个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它表达了多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能够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
而且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熟练水准还会影响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的准确率和速度。
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这局部知识。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一般是不会列出乘法笔算竖式的,很多学生都会利用口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笔算竖式是计算的通法,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竖式。
刚开始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有的学生可能会从高位算起,这时教师不必急于去纠正,这个问题能够留待以后学习进位乘法时再加以解决。
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笔算乘法 第2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教案
第2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1页例2。
【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使学生初步理解提高计算能力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重点难点】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熟练地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情境导入】1.直接写出得数。
20×2= 10×3= 30×4=2.列竖式计算。
32×3= 111×3=【进行新课】1.学生观察情境图。
(1)这幅图是在什么地方?(2)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3)教学P61中的例2。
2.师:这道题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1)将图中提供的信息用文字表达出来。
书店有许多书,连环画每套16本,王老师买了3套,一共是多少本?(2)出示问话:你能算出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吗?(3)学生独立完成,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
(4)各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各种算法,并说说本组的新发现。
(5)教师将小组的汇报板演到黑板上。
16×3=48(本)答:王老师一共买了48本。
【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61页“做一做”第1题。
看看你是否能准确计算。
2.完成教材61页“做一做”第2题。
准确列式,并计算。
【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回答:这节课我学会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中需要进位的算法。
【课后作业】1.练习十三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
2.练习十三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练习十三第3、4、5、11、1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第2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二)16×3=48(本)这节课学生主要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会用乘法竖式计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2 笔算乘法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2 笔算乘法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乘法竖式的书写规范。
3. 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乘法竖式的书写规范。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熟练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乘法的计算方法。
2. 通过实例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3. 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小明要买3个铅笔,每个铅笔2元,请同学们帮忙计算一下需要多少钱。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一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然后提出问题:如果要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应该怎么做呢?3. 探究新知: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计算方法。
4. 讲解与示范:教师针对学生的发现,进行讲解和示范,强调乘法竖式的书写规范。
5.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应用拓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8.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注:本教案根据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编写,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今天要分享的教案是关于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一、教学内容我在这一节课中,选择了教材第三单元的第5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笔算乘法不进位的计算,并理解其计算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笔算乘法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而理解乘法计算的原理则是难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对数板、计算器和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笔算乘法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包括每一步的计算公式和示例。
七、作业设计我设计了一些作业题目,比如:“33乘以4等于多少?”让学生在回家后进行练习。
同时,我也给出了答案,方便学生自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掌握笔算乘法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但也有一些学生对乘法计算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进一步加强乘法计算原理的教学,并给出更多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比如尝试解决更难的乘法题目,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这就是我关于《笔算乘法不进位》的教案,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引入新课时,我使用了实践情景,比如小明有3个书包,每个书包里有4本书,请问小明一共有多少本书。
这个情景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加投入课堂。
二、笔算乘法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详细解释了笔算乘法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我强调了从个位数开始相乘,不进位的原则,并且通过示例进行了演示。
我还强调了在计算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每一位的计算结果,确保没有进位错误。
三、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我给出了一些例题,比如23乘以5等于多少,让学生试着计算。
在讲解例题时,我详细解释了每一步的计算方法,并且强调了乘法计算的原理。
6.2 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2 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笔算乘法的第一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重要性是学生在前面学习掌握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后,继续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学会口算,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2、让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4、将乘法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增加练习的趣味,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2、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方法发现式和引导式教学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提出问题教师:图片上有3盒铅笔,每一盒铅笔有12支,我们一起来算算有多少支铅笔吧?学生1:列算式是12×3,之前学过了乘法的意义,也就是3个12相加,12×3就是12+12+12=36学生2:还可以根据上节课学习乘法的口算,我们可以把12拆分成10和2,分别和3相乘,也就是10×3=30,2×3=6,再将30和6相加得到36,(二)新知探究学生3:这两种方法都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乘法的口算计算方法,我还知道一个最直接的计算乘法的方法。
用列竖式的方法。
和加法算式一样。
先让两个数的数位对齐。
个位和个位对齐。
也就是3和2对齐。
在第二排3的前面写上乘号,接着先用3乘个位上的2,就等于6,再用3乘12中的1,就等于30,在6的下面写下30,最后将30和6相加就得到了36.学生4:我还知道更加简便的一个列竖式乘法。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口算乘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多位数乘一位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的进行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类推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表内乘法,谁能把乘法口诀背给老师听听。
1.口算(出示课件)5×39×4 8×5 3×2 4×7 6×5 8×7 9×82.同学们可真聪明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1、口答:(1)6个十是(),12个十是(),20个十是()。
(2) 40里面有()个十, 70里面有()个十, 150里面有()个十。
2、出示主题图: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例1的条件是什么?要求是什么?生回答:想一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汇报各自的算法:(1)9个2的和是18,再加上一个2是20。
(2)10个2相加是20。
(3)2×10看成2个10,也是20。
3.那么谁知道200×3等于多少2000×3等于多少四、小结法把题目看作表内乘,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五、巩固练习1.2×7= 3×3= 4×5=20×7= 30×3= 40×5=200×7= 300×3= 400×5=2000×7= 3000×3= 4000×5=2.每瓶矿泉水2元,买20瓶矿泉水需要多少钱?3.20×5的积末尾有一个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 第二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二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概念。
2.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熟练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乘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特点,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2)教师讲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3)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步骤。
3. 实践演练(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批改,交流计算心得。
(3)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强化重点知识。
4. 巩固提高(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乘法解决。
(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分享解题思路。
(3)教师点评学生的解题方法,指导学生优化解题过程。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些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乘法的价值。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略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实践,让学生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小学生易错点: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
小学生易错点: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笔算乘法(不进位)的基本方法,提高其数学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避免因计算错误而影响整体学习。
二、课程内容1、技能训练(1)基本概念笔算乘法(不进位)即为不考虑进位的乘法运算方法。
在进行乘法运算时,只需将两数各位数字相乘,再求和即可得到答案,不再考虑进位的情况。
(2)基本步骤在进行笔算乘法(不进位)时,需要遵循以下基本步骤:①将被乘数的个位数依次与乘数的各位数相乘,并将结果写在个位上;②将被乘数的十位数依次与乘数的各位数相乘,并将结果写在十位上;③如此类推,直到被乘数的最高位与乘数的个位数相乘并将结果写在最高位上;④将所有位数的结果相加,即可得到最终答案。
(3)注意事项在进行笔算乘法(不进位)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①在计算过程中,应认真核对每一步的结果,避免出现错误;②在计算时应尽量减少漏乘、重复计算等错误的出现;③如需加强记忆,可以进行多次的练习和实践。
2、实例演练通过实例演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笔算乘法(不进位)的基本方法。
例1:15×13解:1×3=35×3=151×1=15×1=5将结果依次写在个位、十位、最高位上,然后相加,即可得到最终答案:195。
例2:32×23解:2×3=63×3=92×2=43×2=6将结果依次写在个位、十位、最高位上,然后相加,即可得到最终答案:736。
例3:48×56解:8×6=484×6=248×5=404×5=20将结果依次写在个位、十位、最高位上,然后相加,即可得到最终答案:2688。
三、教学方法本次课程采用“示范-讲解-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首先由教师给出乘法的基本概念,并进行示范和讲解,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和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给出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笔算乘法(不进位)的基本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
2.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教学难点:乘法笔算的格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正在用蜡笔画画。
看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学问题?那你能列出算式吗?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你们能不能把这个算式算出来呢?(学生计算)师:来看看同学们是怎么算的呢?生:我是先把12分成10和2,然后算2乘3等于6,再算10乘3等于30,30再加上6等于36。
师:你们看懂了这位同学的算法吗?生:他是先用第二个因数先去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然后再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字,再把两个得数加起来。
师:有不是这么算的吗?生:我是用连加的方法算出来的;我先用10乘3等于30,然后算2乘3等于6,最后算30加6等于36;我是通过摆小棒摆出来的。
师:同学们得出了这么多的算法,那我们能不能像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板书)二、探讨交流,优化算法师:用竖式计算乘法可以帮我们解决许多问题。
生:我先算“1”乘3等于3,先不写上去,记在脑子里,再算“2”乘3等于6。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师:他是从十位开始算起的,如果从个位算起呢?你们觉得从哪一位开始算起会比较简便呢?根据数的组成,列出乘法竖式,并介绍乘法竖式各部分名称。
三、巩固练习1. 改编书本P75页第2小题,小组比赛“青蛙过河”学生完成——集体订正时,说一说每题的计算顺序。
12×433×211×521×341×213×343×214×211×432×223×342×212 ……因数× 3 ……因数——36 ……积12× 3——6 2×3=630 10×3=30——36 6+30=361 / 22. 实践应用:书本P75页第1、3小题。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文|汪慰生【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0页。
【课前思考】以教材、学情的分析为导向,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为基准,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有三点思考:一是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丰富,是否可以去情境化,从数学本源探究乘法竖式计算?二是在前测中,有的学生根据加法竖式来列乘法竖式计算,是否可以通过加法竖式与乘法竖式的直观比较,制造认知冲突,从本质上加强学生对乘法竖式计算的认知清晰度?三是数小棒、画图、加法计算等方法处在辅助理解的位置,是提倡算法多样化,再来学习乘法竖式计算,还是先让学生直接尝试乘法竖式计算,再有选择地利用上述的辅助方法帮助理解?基于以上思考,我对教材编排有两点较大的改动:一是将北师大版的点子图改为摆小棒,我认为摆小棒对于12的组成是更直观的表示,一个12是一捆小棒(10)和2根小棒,更为有效体现12×3是由3个2和3个10相加而来;二是导入环节我在口算乘法的基础上去情境化,学生对于乘法的意义在口算乘法这节课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经验,并且学生对于列乘法竖式是有一定的提前接触,并不完全是一张白纸。
直接从加法竖式和乘法竖式的迁移冲突中直奔本课乘法竖式计算的意义和算理,在比较中认知、感悟,让学生对加法竖式和乘法竖式模型有更清晰的认识和辨析。
生活创造了数学,数学就应回到生活中、运用到生活中,所以我在后续环节还为学生提供了数学联系生活的时间与空间。
因此,我融合北师大版、人教版、浙教版教材,创新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并付诸教学实践,对《笔算乘法(不进位)》一课进行研究。
【教学目标】1.体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竖式的算理,掌握算法。
2.在学生自主探索和说理交流的过程中,建构乘法竖式计算的模型。
3.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感悟数学学习的阶梯性与必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建构数学模型。
【教学准备】课件、磁性小棒。
【教学过程】一、十位上的1为什么要乘3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加法竖式计算,12+3会算吗?(课件出示12+3的竖式计算)生:等于15。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内容,教材第60 页例1。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计算的含义;能正确地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2.在自主探索、交流学习中,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会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及乘法竖式书写的格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准备:课件、作业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同学们,老师给大家播放一个生活中的小视频,认真观看,你知道什么?2.播放视频(卖西瓜),指名汇报。
3.揭示课题,板书:笔算乘法二、探究新知,提出问题1.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 1 的主题图)12 支12 支12 支(1)认真观察,你知道什么信息?(指名回答)有3 盒彩笔,一盒有12 支(2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指名回答)一共有多少支彩笔?(3)你想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写算式?说一说。
(指名回答)12×3=2. 探究算法。
小组合作:四人为 1 个小组(1)先独立思考,想想可以用哪些方法计算。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交流汇报。
方法一:连加方法二:分解组合12+12+12= 2×3=61 2 10×3=301 2 30+6=36+ 1 2方法三:列竖式计算1 2× 33. 探究算理。
(1)根据方法一和方法二的计算思路,推理方法三的计算方法。
1 2 先算3×2=6,再算3×1=3 (先乘个位,再乘十位)个思考:3×2后,为什么还要算3×1。
× 3(2)探究竖式的书写。
1 2 先算3×2=6,写在个位。
再算3×10=30,30 表示3 个十,个个位的0 可以省略不写,所以3 直接写在十位上。
× 33 6三、自我检测:1.计算,并说说乘的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 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经历竖式的形成过程,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
2. 经历自主探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 使学生会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及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演示法等
学法:自主探究法、练习巩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
12×4= 21×3= 30×2=
60×4= 100×5= 200×7=
师:直接说出得数,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复习口算乘法,重点是明确算理,为学生学习笔算乘法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
探究点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1. 看图获取信息。
(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1情境图)
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师:仔细看一看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有3盒彩笔,每盒里有12支彩笔,问题是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师:怎样列式呢?
预设:要求“一共有多少支彩笔”,就是求3个1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2×3或3×12。
2. 探究12×3的计算方法。
师: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预设1:可以看成3个12相加,12+12+12=36。
预设2:将12拆成10和2,10×3=30,2×3=6,30+6=36。
师:还有其他计算方法吗?可不可以用竖式来解决呢?
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并讲解清楚过程:
第二个乘数要与第一个乘数的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算2乘3,得数6写在个位上;再算10乘3,得数中的3写在十位上,得数中的0写在个位上;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结果就是36。
教师进一步说明:在算10乘3时,可以把得数中的3直接写在积的十位上,末尾的0省略不写,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刚才的竖式简写成上面这样。
3. 新知应用。
计算。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你能说一说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吗?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汇报交流结果)
预设1:把一位数写在多位数的下面,与多位数的个位对齐。
预设2: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积就对应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突出两点:第一,沟通各种算法之间的联系,建立乘法与加法之间的纽带,引导学生归纳各种算法的算理,明白算法不一样、算理却一样的数学道理,感悟数学思想;第二,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积累基本的有关数学的生活经验以及启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让数学回归生活。
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
三、当堂练习
1. 课件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
2. 出示教材“做一做”的部分题目。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开始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积就对应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五、课后作业
请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1~2题。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本节教学课中我着重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自主探究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方法,然后在合作交流中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和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不足之处
本节课还是缺乏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应该多留出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并在独立探究后与同桌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在全班汇报时才不会出现说不出话的情况。
此外,高估了学生对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掌握,导致部分学生在书写乘积时,数位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