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整理〗《《庖丁解牛》课堂教学实录》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庖丁解牛优秀教案(精选7篇)

庖丁解牛优秀教案(精选7篇)

庖丁解牛优秀教案庖丁解牛优秀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庖丁解牛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庖丁解牛优秀教案篇1【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理解翻译词句。

2.诵读课文,研读文本,理解寓言的寓意,从中领悟出为人处事的道理。

【重点难点】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理解翻译词句。

【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释义:足之所履:lǚ(踩)膝之所踦:yǐ(支撑,接触)莫不中音:zhòng(合乎)批大卻:xì(空隙)导大窾:kuǎn(空)族庖月更刀:gēng(换)新发于硎:xíng(磨刀石)怵然为戒:chù(害怕,恐惧)肯綮:qìng(结合处)2.作家作品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

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

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

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

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3.出自本课的成语典故:(1)游刃有余:厨师把整个的牛分割成块,技术熟练,刀子在牛的骨头缝里自由移动着,没有一点阻碍。

比喻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2)目无全牛: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整个的牛(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3)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4)深中肯綮(shēnzhòngkěnqìng):必要分析深刻,能击中要害,或能说到点子上。

《庖丁解牛》优秀教案

《庖丁解牛》优秀教案

《庖丁解牛》优秀教案
庖丁解牛是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通过描述庖丁如何熟练地宰杀牛来探讨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

故事中,庖丁技艺娴熟,他熟悉每一块牛肉的构造和特点,准确地切割牛的各个部分,使其呈现出最佳的美味和形状。

通过这个故事,读者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庖丁的独特智慧以及他对肉的了解和处理能力。

为了更好地教授《庖丁解牛》,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案:
一、教案目标:
1.了解《庖丁解牛》的内容和寓意;
2.探讨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过程;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庖丁解牛》的原文或翻译版本;
2.知识讲解的PPT或教材。

三、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
通过展示一张生肉图片或者讲述关于割破手指的案例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入庖丁解牛这个故事。

Step 2:知识讲解。

2021年《庖丁解牛》的教学设计

2021年《庖丁解牛》的教学设计

2021年《庖丁解牛》的教学设计2021年《庖丁解牛》的教学设计1一、学情分析高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高一阶段一年的学习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在心理和思维能力方面较高一阶段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已经能够对人生和社会做出自己独立的思考。

另外,在学习完高中阶段的五个必修模块后,学生已积累了较为系统的文言知识和一定的古代散文的阅读方法,所以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来对文本进行自主的阅读鉴赏。

二、教材分析《庖丁解牛》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自主赏析”部分的第一篇__,本单元是古代散文欣赏,单元教学赏析的主题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別。

古诗中的形象是经过提炼和升华的,跳跃性大;散文中的形象是具体的,贴近现实生活。

《庖丁解牛》篇幅短小,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寓意深刻,适合学生自主探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强调:“语文教学不仅仅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人文思想的培养。

”另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了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模块的课程目标有: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理解把握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所以__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对庖丁解牛这一故事的解读感悟来领悟__所阐述的养生的道理,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读和课堂的检测使学生积累__的文言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圈点勾画的方法积累文言知识;通过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来实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主研读、讨论交流中学习课文,体悟人生。

【配套K12】庖丁解牛教案 教学设计优秀4篇

【配套K12】庖丁解牛教案 教学设计优秀4篇

庖丁解牛教案教学设计优秀4篇庖丁解牛教案:庖丁解牛教案【教学目标】1、疏通课文大意,积累词语。

2、了解庖丁解牛的过程及方法,探讨作品主旨。

3、理解“庄子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由整理]【教学重点】1、疏通课文大意,积累词语。

2、了解庖丁解牛的过程及方法,探讨作品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庄子之道”的内涵【课时安排】两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熟读全文,理解文意。

教学过程:一、知识填空:1)丁解牛2)目无牛3)刃有余4)满志二、导入:先秦的诸子百家之中对后世的影响之大莫过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庄子主张“无为”,放下生活中的一切争斗。

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蔽的部分的。

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之间,给中国的知识分子带给了一块能够自由呼吸的空间,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反对人为的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

这天我们就一齐走进庄子,走进庄子的哲学,领略庄子哲学的魅力。

三、了解庄子及庄子养生主:关于“养生主”的解释养生,保养生命;主,道理,方法,或精神。

【原文】吾生也有涯①,而知也无涯②。

以有涯随无涯③,殆已④;已而为知者⑤,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⑥,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⑦,能够保身,能够全生⑧,能够养亲⑨,能够尽年⑩。

【注释】①涯:边际,极限。

②知:知识,才智。

③随:追随,索求。

④殆:危险,那里指疲困不堪,神伤体乏。

⑤已:此,如此;那里指上句所说的用有限的生命索求无尽的知识的状况。

⑥近:接近,那里内含追求、贪图的意思。

⑦缘:顺着,遵循。

督:中,正道。

中医有奇经八脉之说,所谓督脉即身背之中脉,具有总督诸阳经之作用;“缘督”就是顺从自然之中道的含意。

经:常。

⑧生:通作“性”,“全生”意思是保全天性。

⑨养亲:从字面上讲,上下文意不能衔接,旧说称不为父母留下忧患,亦觉牵强。

姑备参考。

⑩尽年:终享天年,不使夭折。

《庖丁解牛》课堂教学实录

《庖丁解牛》课堂教学实录

《庖丁解牛》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分析人物形象2、培养质疑探究合作精神,探讨作品主旨3、理解“庄子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分析人物形象(重)2、对本文“庄子之道”以及所具有启示意的理解(难)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故事视频二、作家作品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庄子》共33篇,内篇(7)为庄周所作外篇(15)、杂篇(11)为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三、读课文,检查预习1、解释下列词句中绿色的词足之所履踩(名词作动词)乃中《经首》之会节奏依乎天理牛的天然结构刀刃若新发于硎磨刀石每至于族(筋骨)交错的地方怵然为戒警惕的样子善刀而藏之通“缮”,修治这里是擦拭的意思2、疑难句子翻译(1)、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手接触到的地方,肩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2)、臣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规律,超过技术了(3)、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从未尝试(砍)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的地方,更何况大骨头呢?(4)、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间),宽宽绰绰地,它对于刀刃运转必定是有余地(5)、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每当碰到(筋骨)交错集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警惕地提高戒备,目光因为有这个交错集结的地方而集中在那里,动作也因此而缓慢下来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第一段: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突出了庖丁解牛技术的高超第二段:从文惠君的称赞引出对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阐释此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段:阐述了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第四段:文惠君“得养生焉”,点出本文主题五、欣赏“解牛之美”1、阅读1—2节,思考问题:文中是怎样描写解牛场面的?请划出关键句子庖丁解牛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动作:手“触”、肩“倚”、足“履”、膝“踦”声音: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手、肩、足、膝四个部位的动作组成了一幅完整的解牛图,屠刀伸进皮肉里发出的声音没有不合上节拍的,可见庖丁的动作不仅熟练而且富有节奏,具有美感联系第三节,思考讨论:2、庖丁解牛遵循的是什么?道(自然规律)3、课文主要运用什么手法突出庖丁解牛技艺之高超?对比突出“道”之重要探讨庖丁的“解牛经”——庖丁解牛技术为何如此高超?提示:可从一代名庖的成长历程分析;可从奋斗目标、成长阶段、解牛经验、解牛态度等方面来谈奋斗目标道(自然规律)成长阶段三个阶段解牛经验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解牛态度怵然为戒4、思考:庖丁是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这个境界的?结合你的亲身经历,说说你的体会解牛的三个阶段: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也”目有全牛(不懂规律)⑵“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目无全牛(认识规律)⑶“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游刃有余(运用规律)5、思考:结合第三段的描写,揣摩“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是怎样一种情景作者围绕“游刃有余”在第三段对动刀过程作了详细描写,令人相信庖丁解牛确实有“动刀甚微,謋然己解”的效果请找出文中相应的描写文字,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A、描写“目无全牛”的文字为:“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目无全牛”描的是这样一种情景:庖丁对牛的全身结构完全摸清了,不再把一头牛看成全牛,而是把它看成可以拆卸的东西B、描写“游刃有余”的文字为:“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游刃有余”描写的是这样一种情景:庖丁的刀宽绰而有余地地在牛骨节的空隙之间自由行进的情景C、描写“踌躇满志”的文字为:“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踌躇满志”描写的是这样一种情景: 庖丁把难解之处成功解掉之后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D、描写动刀过程的文字为:“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己解,如土委地”描写的是这样一种情景:庖丁每次宰牛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他觉得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轻轻下刀,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开了,就象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课题:《庖丁解牛》第二课时一、合作探究1、讨论本文的主题思想A、用牛体的复杂结构来比喻社会,用刀来比喻人B、庖丁解牛要点: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怵然为戒、善刀而藏之(依理—谨行—藏锋)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了解规律,掌握规律臣以神遇不以目视——抓住本质,用心处事依乎天理……因其固然——顺其自然,不强求技经肯綮之未尝——避开锋芒,从长计议以无厚入有间——以己之利攻彼之弊每至于族……行为迟,动刀甚微——不莽撞,谨慎行事.善刀而藏之——收敛锋芒,低调做人C、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要像庖丁避开肯綮一样,来避开矛盾,顺应自然,游刃有余地在各种矛盾的缝隙中生存,像保护刀刃一样来保护自己2、这个寓言对我们有什么启示?A、反复实践,不断积累,就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B、面对困难,不应逃避,应勇于面对C、反复练习,就熟能生巧D、做事要循序渐进二、拓展:你能在《庖丁解牛》中找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人生三境界”吗?[清]王国维《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说:王国维境界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庖丁解牛》A:臣之所好者,道也——不畏艰难,目标高远王国维境界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庖丁解牛》B:解牛之初到方今之时——坚定不移,孜孜以求王国维境界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庖丁解牛》C: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千锤百炼,游刃有余,终成正果三、课堂小结我们把这个故事用在今天的生活中,如果我们人人做成这样一个庖丁,让我们的灵魂上有这样的一把可以永远锋利的刀子,让我们迷失在大千世界中的生活轨迹变成一头整牛,让我们总能看到那些缝隙,能够准确地解清它,而不必说去砍骨头,去背负担,大家不必是每天在唉声叹气中做出一副悲壮的姿态,让人生陨落很多价值,那么我们获得的会是人生的效率——于丹<<庄子心得>>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困难面前能像庖丁一样依理,慎行,做到目无全牛,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健康快乐幸福地生活!四、练习1、完成练习卷上的选择题;2、课后习题P72第四题:庖丁说他“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文惠君说通过庖丁解牛的启发得了“养生之道”所谓“养生之道”指什么?除了养生外,庖丁解牛之道还能给人以哪些更具普遍意义的启示?设题意图:本题引导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对庄子所说的“养生之道”辩证地加以认识参考答案:所谓“养生之道”是指,在人类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把握其规律借以自我保护的方法在险恶的现实环境中,人们只有像庖丁那样把握了社会的肌理,小心谨慎,才能够成功地避开各种难解的矛盾,使自己免于遭受伤身与劳神的困扰,从而达到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的目的庖丁解牛之道给人的更具普遍意义的启示是: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够逐渐掌握客观规律,在实践中进入自由的境界,做到“游刃有余”;即使把握了客观规律,面对具体问题,仍旧要有谨慎的态度,才能够把事情做好五、自我检测:(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1、膝之所踦:肩靠的地方2、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然”……的样子3、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动词:做,解4、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介词,引进介进对象;依照5、良庖岁更刀年(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技盖至此乎:盖通“瞌”,怎么2、善刀而藏之:善通“缮”,缮(三)、古今异义:1、视为止,行为迟古义:行动因而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2、依乎天理古义: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今义:自然的道理或伦理道德3、技经肯綮之未尝古义:没有拿刀去尝试今义:不曾4、虽然,每至于族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四)、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译:1、臣所好者道也:判断句;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自然规律2、技经肯綮之未尝:宾语前置句;没有拿刀去尝试碰过脉络相连和筋骨结合的地方3、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状语后置句;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板书设计:庖丁解牛《庄子》哲理散文一个场面描写:解、触、倚、履、踦、(动词)砉、騞(似声词)《桑林之舞》、《经首》之会(比喻)二个部分段落大意:1、写庖丁解牛的场面,反映其技艺高超。

〖2021年整理〗《庖丁解牛》课堂实录

〖2021年整理〗《庖丁解牛》课堂实录

《庖丁解牛》课堂实录推荐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庖丁解牛》在黑板上板书——庖丁解牛,故意把“庖”字少写一点同学:老师……同学:有一个错字!同学:是的,有一个字错了……(同学们由开始的窃窃私语变为大胆指证)老师:好,有同学指出来了,有一个字写错了,哪一字?同学们(异口同声):庖!庖丁的“庖”!老师:(板书订正)所以说马虎不得,一点都不假。

首先,老师想向大家提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影响我国古代文人,包括现在的读书人的最厉害的四个人是谁?最厉害的,比如我们大家喜欢听歌,有四大天王,那么在我们文化史上是哪四个?学生(笑):孔子、孟子学生:老子、庄子老师:是的,孔孟、老庄,一是儒家的,一是道家的。

关于庄子,我们同学了解多少?学生:庄子……老师: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大家可能看过台湾漫画家蔡志忠的《逍遥游》,还有电影《庄子》,这是一个很潇洒的人。

希望大家下去搜集一些关于庄子的话题,我们在下次课上的小组讨论中,希望大家都能发言,说得好、说得妙。

关于孟子,有一个“孟母三迁”的故事,其中一次搬家就是因为孟子喜欢看邻居杀猪宰牛,孟母觉得没有前途,所以搬走了,古人重迁思安,那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的。

可是庄子却能够把《庖丁解牛》作为他的代表作,让无数后人百看不厌,原因何在呢?按老师要求,大家应该预习课文了,这里我们就不再读了。

不知道大家在预习过程中有没有提出什么问题。

我们知道,读书一定要读出自己,读出问题。

学生(无人提问)老师:好,看来大家还是处在读书的第一个境界,看书是书,看宰牛就是说宰牛。

那么《庖丁解牛》有几段?学生:三段。

老师:看得不够仔细,应该是——学生:四段。

老师:对,虽然第二段和第四段都是一句话。

但这一句话有着很深的意味。

如果大家作导演的话,你就会明白,越短的台词越具有杀伤力。

文惠君的两句台词,在文中有何作用?学生:第一句承上启下,第二句总结升华主题。

老师:好。

关于文惠君这个形象,我们下一节小组讨论的时候再留给大家分析。

寓言故事《庖丁解牛》教案设计

寓言故事《庖丁解牛》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寓言故事《庖丁解牛》教案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庖丁解牛》的故事内容,了解庖丁解牛的过程和其中的哲学道理。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3. 通过学习《庖丁解牛》,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庖丁解牛》的故事内容。

2. 理解并实践庖丁解牛的哲学道理。

教学难点:1. 庖丁解牛的哲学道理的理解和应用。

2. 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内容,解释哲学道理。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庖丁解牛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4. 写作法:通过写作,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括故事内容、哲学道理、案例分析等。

2. 教学视频或音频:用于播放故事讲述或相关讲解。

3. 教学素材:包括相关文章、论文等,用于案例分析和讨论。

4. 学生用书:包括教材、参考书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播放故事讲述视频或音频,引起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讲解故事内容:详细讲解《庖丁解牛》的故事情节,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内容。

3. 解释哲学道理:讲解庖丁解牛过程中的哲学道理,引导学生理解并实践。

第二课时1. 案例分析:分析庖丁解牛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五、作业布置1. 复述故事内容,重点讲述庖丁解牛的过程和哲学道理。

2. 结合个人经历,谈谈对庖丁解牛哲学道理的理解和应用。

3. 阅读相关文章,加深对庖丁解牛哲学道理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故事复述:检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内容理解、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

最新庖丁解牛教案一等奖(优秀9篇)

最新庖丁解牛教案一等奖(优秀9篇)

最新庖丁解牛教案一等奖(优秀9篇)《庖丁解牛》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的好处和用法。

2、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课文所包含的认识客观规律务必透过反复实践的道理。

3、学习用生动细致的描述来表达抽象的道理的写法。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介绍: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

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汉文学史纲要》)二、解释题意:庖:厨师。

丁:厨师的名字。

解牛:指剖开、分割牛的肢体。

《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中的一则寓言。

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

这天我们学习这篇寓言,能够得到一种有益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齐来学习这篇课文。

三、课文朗读四、整体感知(一)串讲课文1、第一段:译文:庖丁为文惠君宰牛。

手所触及的地方,肩所倚着的地方,脚所踩到的地方,膝盖所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的)砉砉响声,进刀时(发出巨大的)騞騞的声响,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

分析:第一段写“庖丁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

他用手按着牛,用肩靠着牛,用脚踩着牛,用膝盖抵着牛,动作极其自如,发出轻快的皮骨相离的砉砉响声。

当庖丁进刀的时候,听到的是更为响亮的哗啦啦的声音。

这些富于节奏感受的声音十分美妙,和庖丁优美的动作相配合,就像奏乐,又像舞蹈,如同商汤乐舞《桑林》和尧时乐曲《经首》那样优美。

《庖丁解牛》教学设计(优秀5篇)

《庖丁解牛》教学设计(优秀5篇)

《庖丁解牛》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如下是勤劳的编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庖丁解牛》教学设计【优秀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庖丁解牛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掌握“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踌躇满志”、“肯綮”等词语的意思。

了解“乎”、“然”、“为”、“于”等虚词的用法。

体会本文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特点,学习本文细致生动的描写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从课文中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教学重点作者写解牛场面,为什么避而不谈实况——牛的挣扎之状、血流之景、惨叫之声,而极写庖丁解牛动作的“合于《桑林》之舞”,奏刀发出的声音合于“《经首》之会”?教学难点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这个寓言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教学方法讨论、讲析相互结合学法设计问题探究法教学过程一、讨论文章细致生动的描写。

第1段,作者描写了一个场面:庖丁解牛。

但是,作者是以动作描写为主,一连用了5个动词:总的动作描写是“解”,然后分别描写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这一系列的艺术化、舞蹈化了的动作描写,已初见庖丁解牛技术的娴熟。

接着作者侧重描摹他解牛时进刀而发出的声音,又对这声音用了两个比喻。

描摹声音时,用了两个拟声词:“砉”、“騞”;两个比喻是“桑林之舞”、“经首之会”。

生动地描写出庖丁动作的节奏感,表现了一个至高境界。

二、讨论庖丁对话的层次。

课文第3段记叙庖丁的“经验之谈”。

庖丁的话可分六层。

一层是“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这句话是庖丁“经验之谈”的总纲,概括了下面谈话的全部内容。

第二层是从庖丁多年解牛的感受上谈的。

当初解牛,所见皆全牛,与一般人所见的一样;三年之后,未见全牛,说明他对牛的全身结构完全摸清了。

2023最新-《庖丁解牛》教案【4篇】

2023最新-《庖丁解牛》教案【4篇】

《庖丁解牛》教案【4篇】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庖丁解牛》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庖丁解牛》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用生动细致的描写来表达抽象的道理的写法;2、了解“然”“乎”等文言虚词的一些用法;3、领会认识客观规律必须通过反复实践的道理。

【教学重点】第二段,理清层次及运用两个对比写出庖丁高超的技巧【教学难点】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由作者简介导入课文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世称“老庄”。

他曾在家乡做过漆园吏,不久即隐归,一生过着穷困的生活。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

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从而陷入了虚无主义的泥坑。

庄子的思想是没落贵族阶级意识的反映,但是,在他的著作中常对黑暗现实揭露和抨击,也有一些积极意义。

庄子的散文,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想象奇妙,构思巧妙,意境开阔,描绘生动,善于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有较大的影响。

《庄子》现存33篇: 《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其中《内篇》一般认定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关于课文出处:这篇课文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

题目是后来加的,原意是讲养身之道。

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

庄周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回避矛盾,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以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反映了没落阶级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庖丁解牛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

庖丁解牛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

•[阅读次数:400]学习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

2、理解“庄子养生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1、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

2、对本文“庄子之道”以及所具有启示意的理解。

学习过程一,作家介绍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庄子主张“无为”,...•《庖丁解牛》教学设计[阅读次数:996]教学目标1.从课文中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2.体会本文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特点,学习本文细致生动的描写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通过把握庖丁解牛的形象把握全文要阐述的事理。

3.掌?..•《庖丁解牛》导学案,学生版(人教版高二选修)[阅读次数:2792] 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分析人物形象。

2、培养质疑探究合作精神,探讨作品主旨。

3、理解“庄子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庖丁解牛》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阅读次数:7075]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分析人物形象。

2、培养质疑探究合作精神,探讨作品主旨。

3、理解“庄子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阅读次数:1361]【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体会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习惯,分析人物形象及作品主旨. 3、理解“庄子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4、体会庄子运用寓言说理的妙处。

【教学重难点】1、疏通课文大意,...•庖丁解牛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阅读次数:4645]王丹教学重、难点1、体会本文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特点,学习本文细致生动的描写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掌握“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踌躇?..•[阅读次数:4431]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赵亚平一、学情分析高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高一阶段一年的学习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在心理和思维能力方面较高一阶段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已经能够对人生和社会做出自己独立的思考。

《庖丁解牛》教案-范本两篇

《庖丁解牛》教案-范本两篇

《庖丁解牛》教案范本两篇第一篇:教师版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生字词,学会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从故事中领悟到顺应自然、把握事物规律的道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二、教学内容1. 故事背景及作者简介2. 《庖丁解牛》故事内容解读3. 生字词学习4. 比喻、象征修辞手法分析5. 相关教学资源:教科书、补充阅读材料、多媒体资源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故事背景、作者简介、生字词等。

2. 小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3.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情节。

4. 案例分析:分析庖丁解牛的过程,引导学生领悟故事寓意。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庖丁解牛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背景及作者简介(5分钟)3. 学习生字词(10分钟)4. 阅读故事,分析故事情节及修辞手法(15分钟)5. 小组讨论,角色扮演(10分钟)五、课堂管理1. 学生座位:小组围坐,便于讨论和角色扮演。

2. 分组策略:按照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进行异质分组。

3. 课堂纪律:明确课堂规则,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六、学生活动1. 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2. 小组合作:分析故事情节,讨论修辞手法。

3. 角色扮演: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情节。

七、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生字词的掌握。

2. 作业:布置写作、阅读等任务,评估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3. 测验:期中、期末进行书面测验,检验学习效果。

八、作业布置1. 根据故事内容,运用比喻、象征修辞手法,编写一篇短文。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九、教学反思2.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调整教学方法。

3. 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依据。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庖丁解牛》的寓意,掌握故事中的生字词,学会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庖丁解牛》课堂实录

《庖丁解牛》课堂实录

《庖丁解牛》课堂实录长安一中语文组李林【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重点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与研读,使学生理解庖丁的“解牛之道”。

【情感与价值目标】:1,通过探讨与思考,领会文惠君的“养生之道”。

2,联系实际,学会做事的正确态度。

【重点】:疏通字词句,使学生自己总结出庖丁的“解牛之道”。

【难点】:从“解牛之道”联系到“养生之道”来指导学习和生活实践活动。

【教法】:故事导入、诵读指导、设置问题、组织讨论、适时点拨【学法】:自主诵读、合作探究、联系实际【教学实录过程】:导入:同学们,我们许多人都听过欧阳修《卖油翁》的故事(学生在之前没有学过,但大多听过这个故事,所以需要老师简述,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陈康肃公善于射箭,有次他在园圃中射箭,十中八九,有位卖油的老人放下担子,他看到这种情况只是微微一笑。

陈康肃觉得很奇怪,就问:“难道我射的不好吗,”老人说:“其实你也没什么,只是手熟罢了~”于是老人在地上放下一个油葫芦,口上放上一个铜钱,舀了一勺油倒进葫芦里,铜钱上一滴油也没沾。

老人解释说,我也没什么,只是手熟罢了。

其实,在古代,这些技艺高超的艺人也很多了,今天我们就要来认为一位杀牛也杀得非常精彩的人,他是谁呀,(学生回答:庖丁)好~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篇古代散文《庖丁解牛》。

一(作者回顾:老师:必修五当中我们学习了《逍遥游》,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下关于庄子的介绍,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说一下。

学生1:(这位同学是结合课下的注释来说)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蒙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代表作有《庄子》。

老师:非常好,刚才这位同学说庄子是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那道家的创始人是谁呢,(学生齐声:老子)对,是老子,我们把老子与庄子并称为“老庄”,我们曾经把他们的思想总结为八个字: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那么关于《庄子》这部书,谁还能补充一些说明呢, 1/6页学生2:《庄子》分为内外杂三部分,共33篇。

《庖丁解牛》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庖丁解牛》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庖丁解牛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借助工具书,了解庄子等文化常识,掌握重要的文言知识点。

2.理解庄子“养生之道”的内涵,培养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庄子等文化常识,掌握重要的文言知识点。

教学难点:理解庄子“养生之道”的内涵,培养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有人说,他极大,如展翅鲲鹏,击水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遨游于碧海长空,不慕恋滚滚红尘;有人说,他极小,小如翩翩蝴蝶,款款而飞,悠游自在,不知是自己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变为自己?猜猜他是谁(板书课题)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学习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及作品主旨,培养质疑,探究,合作的精神。

2.理解庄子“养生之道”的内涵,培养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第一个小循环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一阅读课文(2分钟)通过阅读,看同学们能找到哪些知识点,你认为哪些是重点、难点、困惑点?四、出示自学指导一(3分钟)1.导学案P2阅读识作者知背景晓常识部分,初步了解课文。

2.解题并了解内容。

3.朗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一庄子(约前369——前286)和孟子同时而稍后,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

他生活贫困,做过漆园吏,但学识渊博。

他对当时统治者攻城占地的做法深恶痛绝,对儒家积极参与政事给予了尖锐的批评,主张“出世”。

宋王偃昏庸残暴以致亡国的现实对庄子的思想影响很大,所以他不再出仕(做官)与统治者合作。

他性情旷达,追求绝对的自足自得的主观精神境界。

庄子的思想批判现实社会。

他对现实有深入的观察,所以批判起来一针见血,常给予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嘲讽,极端蔑视礼法权贵。

批判儒家、墨家参与政治,对其“仁义”也加以嘲讽。

二、向往自由。

他不满现实,但又无力改变,非常苦闷,以至消极厌世。

为摆脱烦恼,他一方面主张顺应自然,另一方面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幻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与现实发生冲突和矛盾,忘掉现实世界,甚至忘掉自己的存在,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寓言故事《庖丁解牛》教案设计

寓言故事《庖丁解牛》教案设计

寓言故事《庖丁解牛》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庖丁解牛》的故事内容;(2)能够运用故事中的成语和寓言哲理进行日常交流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寓意;(2)学会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提炼成语和寓言哲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庖丁解牛》的故事内容;(2)掌握故事中的成语和寓言哲理。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寓意;(2)学会运用故事中的成语和寓言哲理进行交流和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庖丁解牛》的故事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寓意。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故事中的成语和寓言哲理。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深入分析故事的主题和寓意;(2)学生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收获。

4. 寓言哲理提炼:(1)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成语和寓言哲理;(2)学生运用成语和寓言哲理进行交流和写作。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学生巩固学习成果,整理学习笔记。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庖丁解牛》故事;2. 运用故事中的成语和寓言哲理进行日常交流和写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掌握程度;2. 学生运用成语和寓言哲理进行交流和写作的能力;3. 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价值观的培养。

六、教学资源准备:1. 《庖丁解牛》故事文本;2. 成语和寓言词典;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教师讲解故事背景、情节和寓意;2. 互动讨论法:学生分享心得,合作探讨;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成语和寓言哲理;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成语和寓言哲理;5.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展示故事内容和相关素材。

《庖丁解牛》教案

《庖丁解牛》教案

《庖丁解牛》教案课堂教学设计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庖丁解牛》的内容和寓意。

2.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观察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准备1.材料:《庖丁解牛》的故事文本。

2.图片或视频资料:牛的解剖图或解剖实验视频。

3.扩展阅读资料:其他寓言故事。

三、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引入话题:谈论“认识事物”的方式。

学生观察和描述一样日常物品,如一只铅笔、一杯水等,并思考它们的本质是什么。

2.引入《庖丁解牛》:将学生的讨论引向《庖丁解牛》,提问谁听说过这个故事,以及对这个故事有什么了解。

阅读故事(20分钟)1.分发故事文本,学生自行阅读。

2.学生分组讨论:组内成员互相交流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观点,并准备汇报。

讲解(15分钟)1.学生汇报:各小组轮流汇报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其他小组可提问或辅助补充。

2.教师讲解:对于学生理解中的问题或错误,进行补充、解释和纠正。

思考问题(10分钟)1.提问:除了牛的解剖方式,故事中还传达了什么寓意?2.学生个人思考,进行讨论。

进一步思考(15分钟)1.展示牛的解剖图或解剖实验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解剖过程和解剖者需要的观察力。

2.提问:解剖牛对于了解牛的本质有什么帮助?3.学生个人或小组讨论,进行思考和交流。

扩展阅读(10分钟)1.推荐其他寓言故事:《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等。

2.学生自行阅读,并整理出寓意和启示。

小结(5分钟)教师进行小结和总结,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回顾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通过引入话题、阅读故事、讲解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庖丁解牛》,学生能够提高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和思考。

同时,在教学中的扩展阅读部分,也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机会。

在实施教学过程时,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交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庖丁解牛》课堂教学实录完美版

《庖丁解牛》课堂教学实录完美版

《庖丁解牛》课堂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确定学习重点。

老师:中国的寓言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初中学过的《愚公移山》就是一篇广为传颂的代表作品。

我国愚言创作最繁荣的时期是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创作了大量的寓言故事,其中最杰出的寓言作家应首推庄子,他的寓言作品想象丰富,文笔洒脱,气势壮阔。

今天我们学习的《庖丁解牛》就是他的寓言代表作。

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有两个:一,理清文章思路。

二,辨析并掌握课文中重要的词、句。

(4分钟)(二)交代学习这篇课文的方法。

老师:这篇课文我们采用小组讨论、抢答、小组及小组互相竞赛的办法来解决。

现在,我们把组分一下(每四人组成一组,并确定组长)。

请同学们看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下发早已印好的思考题)。

我们共设计了 14 道题目,每答对一个,小组得分 2 分;其他不在问题纸上的题目,每答对一个小组得分 1 分。

学完课文后,上报得分情况,看一下哪个组合作得好,问题解决得快,解决得多。

(2分钟)(三)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现在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

(学生朗读。

4 分钟)(四)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

教师:我们开始讨论问题。

讨论时间 15 分钟,组长组织讨论并做好答案。

(开始讨论)(五)班内交流讨论的结果。

(学生抢答,教师点拨)1.“庖丁解牛”这个题目该怎么解释?学生回答后提示“解”此处不能理解为“割、杀、宰” ,而应释为“分割、肢解” 。

2.课文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的句子有哪些?最有表现力的动词有哪几个?(学生回答。

老师板书“触、倚、履、yǐ@①”四个字,并指明“倚”及“yǐ@①”的不同)3.通过对庖丁解牛场面的描绘可以看出庖丁解牛已经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你能用最恰当的一个成语来概括吗?学生:登峰造极、炉火纯青、随心所欲、得心应手、出神入化、左右逢源。

(老师让学生记下)教师:同学们找的这些成语都很恰当,概括出了庖丁高超的解牛技艺。

他已经不是在解牛,而是在合着《桑林》优美的旋律表演着一组优美的舞蹈动作。

《庖丁解牛》教案

《庖丁解牛》教案

《庖丁解牛》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庖丁解牛》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庖丁解牛的技术过程和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

(2)能够领会到庖丁解牛所蕴含的“顺应自然”、“以柔克刚”的道家思想,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庖丁解牛的历史背景和技术过程。

(2)通过合作探讨,分析庖丁解牛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从庖丁解牛的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庖丁解牛》的基本内容,了解庖丁解牛的技术过程。

(2)领会庖丁解牛所蕴含的道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 教学难点:(1)庖丁解牛技术过程的细节描述。

(2)庖丁解牛所蕴含的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庖丁解牛》的历史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庖丁解牛的技术过程和哲学思想。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庖丁解牛》,理解文章内容。

(2)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庖丁解牛的技术过程。

(2)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庖丁解牛的技术要领。

4. 深入剖析:(1)讲解庖丁解牛的技术过程,突出重点难点。

(2)引导学生从庖丁解牛的故事中汲取哲学智慧。

5. 现实意义:(1)联系现实生活,探讨庖丁解牛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思维敏捷性、团队协作能力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庖丁解牛》相关内容。

2. 辅助材料:与庖丁解牛相关的文献、图片、视频等。

《庖丁解牛》教学案例

《庖丁解牛》教学案例

《庖丁解牛》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能读懂《庖丁解牛》这篇文章2、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文章讲述出来3、能从中领会出文章传达的哲理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理解文章2、难点:让学生能从中领会文章传达的哲理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先给学生讲述一个寓言故事:鼓手和蛤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视角很重要。

(注:此故事中的鸟,穿堂飞等元素要尽量简洁扼要)学生的讨论:1. 鼓手正在打鼓还是蛤蟆在吹口哨?2. 为什么鼓手听到的声音是不一样的?3. 如果你是鼓手,你会怎么做呢?2、限时阅读前置任务:读一分钟,讲一分钟运用带时间的限时读书法,让学生在一分钟内把整篇文章读完,然后让学生一分钟讲述文章(注:故事讲述不必照字面讲,只需把重点表达出来即可)3、展示全班同学一起讨论文章,侧重于文章中所谈到的牛顿的三大发现,那是难以想象的, 为什么这些重要的思想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那样有意义?4、细节收集让学生再次读一遍文章,着重点是准确无误地理解文章中三个发现。

收集到尽量多的细节,并搜集过关于牛头部分,是否本来就有蛛丝马迹之类的图像的信息。

5、鲜明展示教师又给出一个关于“懒惰”的小故事(注:尽量简洁扼要),要求学生在讲述时找出和《庖丁解牛》的关联点。

6、开放式讨论教师和学生进行开放式的讨论,可采用圆桌讨论式或小组交流式。

四、教学总结:1、通过此次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庖丁解牛》这篇文章,领会文章传达的核心思想;2、同学们参与度高,学习热情高涨,为班级的互动氛围注入了新鲜的血液;3、教师更能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开发更多的教学资源来服务学生的学习。

庖丁解牛课堂实录

庖丁解牛课堂实录

《庖丁解牛》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知识、积累文中成语。

2、能力目标:用生动细致的描写来表达抽象的道理。

3、情感目标:掌握事物规律,才会游刃有余。

重点难点:1、积累文言实词、句式、成语2、理解梁惠王的养生之道3、本文给我们的启示学情分析:本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学习并运用所学知识,基础较扎实,能和教师形成良好的教学关系。

他们热情,对一切充满向往;他们执着,勇于攀登知识的高峰;他们自信,对未来充满希望。

文言一直是教学中的难题,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特点,发挥其主动性,让语文课堂成为展现自己的课堂。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感动中国人物中有这样一段颁奖词:“九万里的情怀荡漾于三千濮水之上。

赤子之心归于自然,终成南华真经。

曳尾涂中,逍遥一游于尘世,哲学的巅峰便已铸就。

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

踌躇满志却又似是而非,螳臂当车却又游刃有余。

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对于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肃然起敬,油然生爱”,这段颁奖词说的是谁呀——学生齐答:庄子教师:那么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他的《庖丁解牛》板书:庖丁解牛——庄子教师:课前我们已经下发了学案,我们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需要探讨的问题,都已经体现在了学岸上,下面,我们就以竞赛的形式来验证预习成果,好,第一道题介绍庄子(用课件打出计时器来抢答)学生: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

他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人物,继承并推进了老子的思想,后人将他们合称为“老庄”.庄子曾做过地位卑微的漆园吏,不久就隐退山林,终身不仕,据《庄子》记载,他生活贫困,住在陋巷,困窘是织履为生,据说楚王派人迎他到楚国去做相国,他拒绝了,称“为有国者所羁",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

教师:第二道:(打出课件)学生:特殊句式:①“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断句,“……者,……也”②“技经肯綮之未尝”“之”字结构形成宾语前置:技未尝经肯綮③“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代词“是”作“以”的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④"视为止,行为迟"省略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庖丁解牛》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确定学习重点。

老师:中国的寓言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初中学过的《愚公移山》就是一篇广为传颂的代表作品。

我国愚言创作最繁荣的时期是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创作了大量的寓言故事,其中最杰出的寓言作家应首推庄子,他的寓言作品想象丰富,文笔洒脱,气势壮阔。

今天我们学习的《庖丁解牛》就是他的寓言代表作。

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有两个:一,理清文章思路。

二,辨析并掌握课文中重要的词、句。

(4分钟)
(二)交代学习这篇课文的方法。

老师:这篇课文我们采用小组讨论、抢答、小组与小组互相竞赛的办法来解决。

现在,我们把组分一下(每四人组成一组,并确定组长)。

请同学们看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下发早已印好的思考题)。

我们共设计了14 道题目,每答对一个,小组得分2 分;其他不在问题纸上的题目,每答对一个小组得分1 分。

学完课文后,上报得分情况,看一下哪个组合作得好,问题解决得快,解决得多。

(2分钟)
(三)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现在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

(学生朗读。

4 分钟)
(四)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

教师:我们开始讨论问题。

讨论时间15 分钟,组长组织讨论并做好答案。

(开始讨论)
(五)班内交流讨论的结果。

(学生抢答,教师点拨)
1.“庖丁解牛”这个题目该怎么解释?
学生回答后提示“解”此处不能理解为“割、杀、宰” ,而应释为“分割、肢解” 。

2.课文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的句子有哪些?最有表现力的动词有哪几个?
(学生回答。

老师板书“触、倚、履、yǐ@①”四个字,并指明“倚”与“yǐ@①”的不同)
3.通过对庖丁解牛场面的描绘可以看出庖丁解牛已经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你能用最恰当的一个成语来概括吗?学生:登峰造极、炉火纯青、随心所欲、得心应手、出神入化、左右逢源。

(老师让学生记下)
教师:同学们找的这些成语都很恰当,概括出了庖丁高超的解牛技艺。

他已经不是在解牛,而是在合着《桑林》优美的旋律表演着一组优美的舞蹈动作。

4.教师:用两个字概括第一段段意。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解牛)
教师提示:在这一段中同学们要注意“为”的用法。

在“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这个句子中,“为”应该解释为“替”或“给” ,是一个介词。

5.教师:看到庖丁如此高超的解牛技艺,文惠君感觉如何呢?请用三个字概括第三段段意。

(学生回答)
教师:因为有这样的疑问,就自然地引出了庖丁的回答。

下面我们接着学习第三段。

6.庖丁之所以能达到这种熟练的程度,用他的话说是因为什么?
学生:“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教师:他的解牛技艺能够如此精湛,原因就在于他喜欢研究事物本身的规律。

因为能够抓住规律,就超过了一般的技术领域。

注意这句话中“进乎技矣”的解释:“乎” ,介词“于”“进”即是“超过”“技” 指“技术领域”。

继续回答下面的问题。

7.庖丁解牛有哪三个阶段?他在解牛过程中遵循了一个怎样的解牛原则?(学生回答)
教师:庖丁在刚解牛的时候,所见到的无非就是一头完整的牛,因为这时他对牛的认识仅仅局限于表面现象。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未尝”(板书),应该解释为“未曾”,几年过后,一头牛在他眼前成了一件可以随意拆卸的东西,不再是一头完整的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因为几年之后,他的解牛技艺已有了明显的提高,对牛的认识也从外部深入到了内部结构。

现在我们也把技艺达到很高的程度称作“目无全牛”(板书)。

到了最后他的解牛技艺又达到了怎样的高度呢?谁起来翻译一下?
(学生翻译:“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教师:只凭意念来解牛,真正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他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呢?
学生:“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

8.庖丁谈完他的解牛过程后,接着把自己同其他厨师进行了对比。

哪些厨师?他们怎样解牛?庖丁的刀用了多少年?解了多少牛?现在刀刃怎么样了?为什么会这样?(学生回答)
教师:在解牛过程中,他能够“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请哪位同学起来翻译一下这句话?(学生翻译)
教师:点拨后,用画好的牛的草图演示“游刃有余”,并对它现在的意思作出解释。

9.庖丁解牛的技艺如此高超,在一些关键地方他是怎么做的?(学生回答)10.庖丁解牛后的表情怎样?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学生回答)
11.用三个字概括第三段段意。

(学生回答)
教师:通过庖丁的这些话可以看出,庖丁的解牛技艺之所以到如此程度,关键在于什么呢?
学生:抓住了事物本身的规律。

教师:非常正确。

现在我们一齐朗读这段文字。

(学生齐读第三段)
教师:下面我们讨论最后三个问题。

12.文惠君听完庖丁的话感受怎样?他说的这句话该怎样读?(从语气、句式上)
学生:应该是心悦诚服。

(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这句话)
教师:同学们要注意文惠君的身份地位,这样才能想象出他的手该怎样放,头怎么样,眼神如何。

谁站起来表演一下?(学生表演)
教师:比刚才好多了。

我朗读一下,同学们看怎么样?
教师表演,并提示本段应该注意的词语为“族”(板书)。

13.用三个字概括第四段段意。

(学生回答)
14.通过学习这则寓言,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发呢?作者的本意是否也是这样?(学生回答)
教师:我们做事情也应该象庖丁解牛一样注意抓住事物的内在规律,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同时要注意庄子的这则寓言主要在于揭示养生的道理,消极避世,逃避矛盾,这一点是我们要正确认识的。

(五)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理清了这篇课文的写作思路和应该注意区别的词语、句子,同学们课后注意朗读和掌握这些词语。

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

(六)公布各组得分情况。

(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