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合集下载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重点难点分析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重点难点分析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重点难点分析国有资产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资产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1、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首要任务。

这包括制定资产清查、登记、评估、处置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和权限,规范管理流程,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

2、加强国有资产的清查和登记全面、准确地清查和登记国有资产是摸清家底、掌握资产状况的关键。

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工作,对国有资产的数量、质量、价值、分布等情况进行详细核实和登记,建立完整的资产台账,为资产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3、强化国有资产的评估和核算国有资产的评估和核算是保证资产价值真实、准确的重要环节。

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对国有资产的价值进行客观评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同时,要加强资产的核算工作,确保资产的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4、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和使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国有资产是提高资产效益的核心。

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结合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需求,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对于闲置、低效的国有资产,要及时进行整合、调剂和处置,实现资产的优化组合。

5、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和考核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运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同时,要建立科学的国有资产考核评价体系,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与相关责任人的绩效挂钩,激励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难点1、国有资产产权界定不清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改革的影响,部分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

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5.10.25•【文号】国发〔2015〕63号•【施行日期】2015.10.25•【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6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制度基本建立,保值增值责任初步得到落实,国有资产规模、利润水平、竞争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但必须看到,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问题依然存在,国有资产监管还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现象;国有资产监督机制不健全,国有资产流失、违纪违法问题在一些领域和企业比较突出;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有关部署,现就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真正确立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权责明晰。

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依法理顺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出资关系。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依法确立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确保国有企业依法自主经营,激发企业活力、创新力和内生动力。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一、引言国有资产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管理和监督国有资产的使用和流动,维护国有资产的所有权权益,国家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的保护和管理。

本文旨在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的设立、运行、完善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帮助国家更好地管理国有资产,增强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和风险防范。

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的设立1.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的背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的设立是为了适应国有资产所有权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需要,保护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和保值增值能力。

2.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的主体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的主体包括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等。

3.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的法律基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的法律基础包括《公司法》、《国有资产法》、《监察法》、《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的设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的运行1.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的运行机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的运行机制包括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与其他国家机构的协调合作等。

2.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的监督监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的监督监管体系包括国务院的监督、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等。

这些机制保证了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和监督。

3.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的运行效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的运行效果包括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国有资产的风险防范等。

通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的运行,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不断增强,国有资产的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1. 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是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要,满足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保护的要求。

健全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体系

健全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体系

健全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体系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1.加强董事会建设︰完善董事会的组织架构和职责,确保董事会在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方面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加强董事会的专业性和多样性,提高董事会的决策水平和监督能力。

⒉落实监事会职责︰健全监事会制度,强化监事会对国有资产和国企高管人员的监督职责。

加强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推进市场化改革
1.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改革管理体制、优化组织架构、完善激励机制等方式,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经营效率和创新能力。

⒉增强企业活力:通过推进市场化改革,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风险防控
1.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对国有企业的风险管理。

加强对重大决策、重大投资、重大交易的风险评估和监控。

2.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针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

四、强化责任追究
1.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通过制定责任追究制度和流程,对于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国有资产权益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和追责问责。

⒉.加强监督执纪: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执纪,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强化对国企高管人员的监督约束。

综上所述,健全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体系需要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强风险防控和强化责任追究等方面入手,不断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

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提升公共服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最大化效益,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保障。

随着科技的进步,事业单位一些旧有的管理方法也亟须得到革新。

只有在不断适应发展脚步的变革中,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与单位实际发展相契合,与快速增长的国家发展要求相贴合,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才能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更加持久地促进关乎国计民生事业的发展。

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所属权归属国家的各类经济资源,资金占比高,涉及范围广,包括国家财政拨付的资金,项目,国家各级调配的资产,事业单位按规定自行购买,及接受捐赠等形式获得的资产。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要坚持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符合事业单位发展实际需要,确保国有资产在使用上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避免国有资产造成浪费,损耗等问题产生。

同时,通过审计,监察等部门,由内至外、由上至下形成监督合力,保障国有资产管理的顺利实施。

(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社会经济逐步发展的有力保障。

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利于维护国家各项事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和生产力技术水平的提升。

可以实现资产的流动性变更,增强国有资产的创收能力。

同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能力,也为政府投资提供了财务信息的参考,对以后各项政策的制定和投资创收方向提供了参考和验证。

在政府财政支出和收入的循环模式中,实现了对国有经济的把控,实现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目标。

(二)资产流转效率提升方面。

国有资产若要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提升国有资产的流转效率。

加大对资产的流入流出的使用度,盘活国有资产。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国有资产收益的持续性供给。

降低国有资产的闲置率。

投入使用的国有资产代表着政府社会属性职能的具体体现,是政府提高管理能力和保障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方式,在资产流转效率最大化的前提下,国有资产得到充足利用,国民经济才能最高效地提升获利能力。

关于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方案模版(三篇)

关于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方案模版(三篇)

关于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方案模版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举措。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国有资本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为此,需要制定一份科学的、具体可行的工作方案,以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首先,要加强国有资产监督和评价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评价体系,通过对国有资本运作全过程进行监管和评价,确保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和保值增值。

其次,要加强企业内部运营管理。

国有企业要从内部管理入手,深化企业内部机制改革,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要建立健全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三方面权力运作机制,确保企业决策合理科学、规范透明。

另外,要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国有企业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要加强企业对外开放合作。

要积极拓展企业对外合作渠道,加强国有企业国际化战略布局,提升国有企业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最后,要加强国有企业创新发展。

要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要根据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优化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

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的良性循环,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方案模版(二)一、背景和意义近年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运营效益,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改革要求,制定____年关于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方案。

二、总体目标1. 实施科学合理的资产投资决策,提高国有资产配置效益;2. 加强企业资产经营和运营管理,提升国有资产运营效益;3. 完善国有资产监督体制机制,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增值。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内控制度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内控制度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内控制度为了逐步完善本公司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特制定本制度:一、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1、完善国有资产监督制度,依法规范管理。

认真贯彻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文件精神及政策,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做到依法规范管理,使企业从思想上重视国有资产管理,掌握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政策。

2、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产管理信息化。

为防止资产清查的前清后乱,尽快建立国有资产动态管理系统,使国资部门及玉环经济开发区能及时、全面的掌握国有资产的总体情况,以利于资产管理的透明化和资源共享。

3、加强基础建设,落实责任,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通过内部制约机制和外部制约机制相结合,使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发挥制度建设的保障作用。

明确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国有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并由结算中心副主任、会计、实物保管员等组成国有资产管理队伍。

加强国有资产产权占有登记,使企业的产权权属更趋于明晰,明确管理目标。

4、坚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处理好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的关系。

建立并完善国有企业出资人制度、明确分工、各负其责;明晰产权,认真履行产权界定和登记制度;深化各级相关职能部门的改革,建立新型高效的国有资产国家管理体制;加强出资人财务监督,努力完善财务预算和决算管理制度。

二、理顺产权关系,明确产权责任管好国有资产,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明晰产权关系,使国有财产有人管,管得住。

对此,要坚定不移地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分工监督、委托营运的原则,去做好这项政策性很强、难度很大的工作。

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产营运的最基本单位,应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企业依法独立支配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

强化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明确产权归属,以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完善会计操作规则和监督制度2、要实行会计人员的回避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监督

国有资产管理监督

国有资产管理监督
背景
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所有、代表国家利益的财产。

如今,随着
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如何管理和监督这
些资产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
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是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发挥国有资产作用
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在国务院的指导下,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已经
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如财政部门、国资委、审计机关等。

监督重点
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的重点是保证资产的安全、公开、透明和
有效使用。

这需要相关机构加强监督和审计,促进国有资产的流转
和优化配置。

同时,依法惩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和保值增值能力。

未来展望
随着中国国有资产的逐步扩大和复杂化,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
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未来的工作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管
机制,提高监管的精细化和权威性,切实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和合法
权益。

总之,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仍然是一个长期而繁琐的任务,我
们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精力和资源,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提高管理
水平,才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推动国有资产持续增长。

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新认识国有资产,顾名思义,就是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总称,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它存在于各个经济领域当中,虽然其表现的形态不一样,但涉及的却都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

具体地讲国有资产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1、经营性国有资产。

经营性国有资产指国家作为出资者在企业中依法拥有的资本及其权益。

具体地说,经营性国有资产,指存在于产品生产、流通、经营服务等领域,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其产权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

根据经营活动的不同性质,经营性国有资产可以划分为金融性国有资产和非金融性国有资产两大类。

2、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广泛存在于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国防产业等公共领域。

随着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深入,以公共事业为主的国有资产投入将迅速增长,发展空间和活力很大,是国有资产拓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3、资源性国有资产。

资源性国有资产是指在人们现有的知识、科技水平条件下,对某种资源的开发,能带来一定经济价值的国有资源。

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国家拥有的土地、森林、矿藏、文物等。

这一形态的国有资产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一种国家可以支配的资产;另一方面这种支配对于生态、环境等又存在较大影响,因此需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统筹规划、科学利用。

二、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对国有资产进行规范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立法滞后,适应新体制要求的法律法规短缺,没有相关的国有资产管理法规来调整国有资产关系、规范国有资产运行,使国有资产的监管与经营缺少必要的依据。

(二)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尚未健全目前的情况是资产形成上渠道多头、来源复杂,资产管理分散,相关部门工作缺乏有效协调,甚至严重影响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

因此,必须认真研究谁在实际上履行出资人代表的职责,更好地建立出资人制度。

(三)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过于单一,管理目标不明确目前我们在国有资产管理上,单纯以竞争性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目标来衡量所有资产,没有针对不同类型国有资产进行差异化管理和建立不同的管理体系、评价体系,从而导致了不同类型的国资管理与其目标职能发生扭曲和错位,在制度的基本层面上为国有资产管理的低效率现象提供了容留的空间。

国资监管制度优化建议

国资监管制度优化建议

国资监管制度优化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国资监管制度作为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也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提出国资监管制度的优化建议,以期为提高国资监管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一、明确监管目标与原则国资监管的首要目标是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同时,要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和效益。

在监管过程中,应遵循依法监管、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放管结合等原则。

依法监管要求监管活动必须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政企分开则要明确政府与企业的职责边界,避免政府对企业经营的过度干预。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中自主决策、自主经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放管结合,既要简政放权,激发企业活力,又要加强监管,防止监管缺失。

二、完善监管体制1、明确各监管主体的职责目前,国资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存在职责不清、交叉重叠的问题。

应进一步明确国资委、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相关监管主体的职责,建立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监管机制。

2、加强外派监事会的作用外派监事会作为国资监管的重要力量,应加强其独立性和权威性。

赋予监事会更多的监督权力,如对企业重大决策的知情权、否决权等。

同时,提高监事会成员的专业素质和履职能力。

3、建立协同监管机制加强国资监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同合作,如与纪检监察部门、司法机关等建立信息共享、案件移送等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三、优化监管方式1、强化事前监管加强对国有企业重大投资、并购重组等事项的审批和备案管理,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提前防范风险。

2、加强事中监管建立健全国有企业财务动态监测体系,实时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加强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

3、重视事后监管完善国有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对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行为,要严格追究责任。

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

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

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资产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发挥国有资产的作用,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优化资产配置、加强风险控制和提升资产效益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

一、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国有资产的管理效果。

为此,需要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部门的职能和权力,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的决策程序和责任追究机制。

同时,还应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国有资产的配置决定了其在经济中的发挥作用。

要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首先需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的分类管理,根据资产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

其次,还应注重国有资产的多元化配置,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引进先进技术,提升国有资产的价值和效益。

此外,还应加强对国有资产流转的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流入非法渠道。

三、加强国有资产的风险控制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和安全风险等。

为了加强风险控制,首先需要建立健全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评估各类风险。

其次,还应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测和监控,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要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前做好应对各类风险的准备工作。

四、提升国有资产的效益提升国有资产的效益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核心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完善国有资产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收入和支出的核算和监控。

其次,还应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绩效评估,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此外,还应加强国有资产的信息化建设,提高资产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是提升国有经济运行效率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优化资产配置、加强风险控制和提升资产效益等措施,可以更好地发挥国有资产的作用,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加强对这些国有资产的管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有资产的管理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和国家利益,所以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一、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1.国有资产是国家的重要财富,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和国家利益。

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国有资产,如果国有资产管理不善,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收入,从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

2.国有资产的管理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国有资产是公共财产,对其管理不善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影响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3.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状况直接关系到单位的经济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利于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单位的整体竞争力。

二、存在的问题1.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目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分散化、碎片化的管理体制,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监管,导致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较低。

2.监管不到位。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手段,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和侵占现象严重,国有资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

3.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

目前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还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导致管理不规范,无法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1.健全管理体制。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应当健全各级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加强汇总管理,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统一领导和管理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

2.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

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严格监督国有资产的使用和流动,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侵占现象。

3.完善管理规范和制度。

中共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意见

中共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意见

中共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01•【字号】哈发[2012]13号•【施行日期】2012.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正文中共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意见(哈发〔2012〕13号2012年11月1日)为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加速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市属国有企业加快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创新监管方式,深化改革重组,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在实施新战略、实现新跨越中的带动力、影响力和控制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政企分开的原则,将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优化配置的原则,统筹各类资源,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形成整体规模优势;加快发展的原则,实施大集团、大企业战略,加大体制、机制、管理和技术创新力度,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能力;统一管理的原则,构建大国资监管格局,实现经营性资产的统一监管。

(三)总体目标。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全市国有资产监管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基本健全,实现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的全覆盖,国有资产出资人责任落实到位。

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国有资本进一步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团集聚,市属国有企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公用性和先导性作用更加巩固和突出。

国有企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法人治理结构更加规范,市场应变能力、内在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企业经营机制、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国有资产是国家的重要财富,国有资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分析,并提出完善对策。

下面将对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1 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在国有企业中,存在大量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

一方面是因为管理不善,导致资产损耗严重;另一方面是因为内部腐败现象,导致资产被挪用、侵吞。

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国家的财富。

1.2 国有资产效益不高国有企业虽然拥有庞大的资产规模,但其效益却并不理想。

一方面是因为国有企业存在着过多的行政干预,导致企业管理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是因为国有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

1.3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主要以公司制为主,而公司制下的国有企业,其管理体制并不完善。

一方面是因为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决定了其管理理念和机制与私营企业有所不同;另一方面是因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难以解决。

目前国有资产监管存在着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一方面是因为监管部门的力量薄弱,无法有效监督国有资产的流动和使用;另一方面是因为监管体系不够完善,导致部门之间的监管职责不清晰,形成监管漏洞。

国有资产流转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但目前存在着国有资产流转困难的问题。

一方面是因为国有资产的估价不够准确,难以确定流转价格;另一方面是因为流转程序繁杂,难以顺利进行资产交易。

二、完善对策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是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关键。

要加强监管,首先需要加强监管部门的能力建设,提高监管部门的专业水平和监管效率;其次需要加强监管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的登记和监管机制,实现全程监控,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有效利用。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解决国有资产效益不高的关键。

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需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企业的市场化、法制化改革,建立健全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实行市场化的经营管理。

国资监管解决方案

国资监管解决方案

国资监管解决方案
《国资监管解决方案》
国有资产监管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国有资产监管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难,如何解决国有资产监管的问题成为亟待思考和解决的任务。

为了有效解决国有资产监管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的措施。

首先,加强监管体制建设,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提高监管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强化监督和检查力度,切实加强对国有资产进行全程监管。

其次,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提升国有资产监管的透明度和公开性,让社会各界都能够了解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和运营状况,增强公众监督和群众参与的力度。

第三,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强化内部监督和风险把控,有效遏制国有资产流失和滥用的行为。

除此之外,还需要采取有效的监督和问责措施,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问责体系,依法追究国有资产管理者和监管机构的责任,形成严明的利益保护机制,让国有资产管理者和监管机构都能够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在加强监管的同时,还应加强国有资产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国有资产的市场化运营水平,增强国有资产的收益和效益。

总的来说,解决国有资产监管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
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协作。

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才能够有效解决国有资产监管的问题,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和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及其对策

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及其对策

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及其对策国有资产是国家的重要财富,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福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显得特别重要。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有资产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如何有效管理国有资产,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已经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提出一些关于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及其对策的建议。

一、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目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较为分散,部门职责不够明确。

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十分必要。

我们需要制定全面、科学、规范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把权力的授权、管理和监管各个环节明确化,做到权责一致。

二、加强国有资产评估国有资产评估是保障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手段。

因此,建立完备的国有资产评估制度和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的评估及统一收账,是保证国有资产质量和其合理增值的必备手段。

同时,要优化国有资产评估的标准和方法,让评估结果更加科学、客观、公正。

三、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国家资产是属于全体人民的财富,必须得到保护。

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是排查风险、保障资产安全,保持国有资产价值、实现合理利润的重要手段。

因此,建立起一个全面的监管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水平,从源头上保证资产的安全和质量。

四、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团队是保证国有资产管理有效运转的前提。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人才选拔和培训机制,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以及市场竞争让管理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完善自己的管理技能与素质。

五、加强对外投资实行透明化和规范化当前国家面临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使得对外投资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选项。

因此,对外投资需要制定规范严格的流程,及时公布投资信息,实施透明化管理,避免出现损害国有资产利益的风险。

同时,更加重视国际投资的风险控制和回归机制,及时监督对外投资项目,及时收回不良投资。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管,同时增加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素质和管理水平。

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今年以来,我县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以归属清晰、权责明确、配置合理、处置规范、运作高效为目标,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切实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的成效(一)规范资产配置管理,把好资产“入口关”。

按照“依法配置、保障需要、勤俭节约、从严控制”的原则,根据《山丹县行政事业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家具配置标准》、行政事业单位年度采购预算、履行职能、资产存量及人员编制等情况,对单位的资产配置申报进行审核,严格资产配置行为,把好资产配置入口关。

对行政事业单位提出拟购置的资产,能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得重新配置;有配备标准的,严格按标准进行配备;尤其对今年机构改革涉改单位的资产配置申报进行了严格的审批,有效避免了单位资产配备的盲目性,防止了重复和超标购置,节约了有限的财政资金,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率。

(二)加强资产使用管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各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进一步落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主体责任制和各项资产使用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资产使用管理的内部流程、岗位职责和内控制度,充分依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动态管理优势,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卡相符。

(三)加强国有资产处置及收入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按照《山丹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山丹县财政局关于加强山丹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的通知》等有关规定,我县资产处置严格按照审批权限履行报批手续。

对于土地、房屋、车辆等大额资产的处置,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把“审批程序、资产评估、公开拍卖、收入管理”四道关口,做到依法依规运作。

同时还加强资产收益管理,将资产收益全部纳入政府非税收入及财政预算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确保资产使用效益和资产处置收益最大化。

(四)完成各类资产报表编报工作,全面摸清政府“家底”。

根据省、市财政部门通知要求,先后完成了2022年度行政事业单位资产、2022年度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资产报告及2022年度企业国有资产统计报表编报工作,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204624.17万元,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资产总计256435.99万元,县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23939.79万元。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一、引言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所有、代表国家利益的资产。

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国有资产在中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运营国有资产,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对于保护国家财产安全、提高资产运行效率、推动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维护国家财富安全:国有资产是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是维护国家财富安全的基本要求。

通过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可以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和保护,防止资源浪费和滥用,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稳定。

2. 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和运营,能够提高其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

合理的资产配置和优化的运营策略,可以实现国有资产的最大化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有助于规范资产管理和运营,提高运营效率,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和再投资。

3. 推动经济发展:国有资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有资产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国有资产的良好管理和运营,对于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的现状目前,中国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体制机制不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在法律保障、监督机制和市场化改革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一些国有企业在决策权、管理权和效益分配上存在问题,容易产生权力过度集中和制约市场化改革。

此外,国有资产监管和审计机构的作用还不够明确和有效。

2. 监管不足:由于国有资产管理涉及范围广泛、资产种类复杂多样,监管难度较大。

关于如何加强国有企业监督管理范文

关于如何加强国有企业监督管理范文

关于如何加强国有企业监督管理范文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和经营管理水平对国家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保障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完善监督体制、加强财务管理、优化内部治理和推行市场化改革等方面,探讨如何加强国有企业监督管理。

首先,应完善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的体制。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明确国有企业的权责与监管职责,明确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形成健全的企业治理结构,明确各级政府的监管职责和责任。

同时,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监督机构,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确保国有企业遵守法律法规,运营合规。

其次,加强财务管理是加强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的重要方面。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资产的管理者,应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审计程序,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准确。

同时,加强对国有企业的财务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运营。

再次,优化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

国有企业应建立现代企业的运行机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明确权责利益关系,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实行科学决策和有效监督。

此外,加强国有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运行效率。

最后,推行市场化改革是加强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的重要途径。

国有企业应依法依规参与市场竞争,推行市场化经营,增加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同时,国有企业应依法独立经营,加强内部风险控制,杜绝腐败行为,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增值效益。

综上所述,加强国有企业监督管理是保障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要加强监督管理体制建设,加强财务管理,优化内部治理和推行市场化改革等方面相结合,形成多方监督、有效管理的格局,确保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简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一、内容简述国有资产是国家赖以存在,国家机器得以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

在我国当前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资产理所当然地承担起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物质基础的作用。

由于改革开放的强力推动,国有资产的快速递增,成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源泉与保障。

国有资产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依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何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它是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关键;它不仅关系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之成败,更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新经济发展、保持稳定和保证国家安全的有效途径。

因而,通过体制创新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有资产流失也呈快速递增态势,不仅会使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受到破坏,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和谐,甚至有可能直接影响乃至于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已经成了困扰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应当引起党和国家及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建立约束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管理的当务之急。

二、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一是转让国有产权没有完全进入市场。

过去,不少企业转让国有产权采取一对一协商方式,不公开、不透明、不进场、不竞价,难以发现国有产权的市场价格,很难判断国有资产是保值增值还是贬值流失,少数不法分子乘机暗箱操作、收受贿赂、低估贱卖国有资产。

二是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问题突出。

一些企业在制订改制方案、选择审计和资产评估中介机构、确定转让价格等重大事项中,经营者处于主导地位,自卖自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缺乏保障;有的以拟收购的国有产权或国有企业实物资产作为其融资的担保,既侵犯了国有资产的权益,又将风险转嫁给了金融机构和被收购企业;有的经营者人为造成企业经营业绩下滑,甚至利用不法手段虚构虚增成本和债务,转移隐藏资产,侵吞国有资产。

三是内外勾结,低估贱卖国有资产。

四是把职工经济补偿金等费用从转让国有净资产的价款中预先扣除,压低了产权转让价格。

扣除的职工经济补偿金等费用或对应价值的资产并不立即付给或明确给职工,而是通过采取一些不规范的操作方式,把这些净资产留给受让方无偿占用。

三、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所做的主要工作为有效防止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中国有资产流失,在积极推进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建立、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的同时,已从规章制度建设入手,加大了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工作的力度。

第一,总结国有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中的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规范性的规章和政策。

第二,开展对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的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第三,加快产权交易机构建设,加强对产权交易的监管。

国务院国资委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规范性评审,选择北京、上海和天津三家产权交易中心作为从事中央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活动的指定机构。

四、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国有资产流失速度之惊人,流失量之大,已形成严重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刻不容缓。

(一)、从宏观方面讲,应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国有经营责任制,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科学的,可量度的国有资产经营责任指标体系,由企业的产品成本、产品质量、产品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等主要内容组成。

二是建立一个国有资产经营责任目标的确定方法体系。

采用确立阶段目标,运用具体经营责任目标的确定方法体系。

采用确立阶段目标,运用具体指标实行逐步考核的办法。

三是建立一个确定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指标体系的规范化工作程序,在认真进行清产核资、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并由企业主管部门与企业签订国有资产经营目标责任状,并报同级计委、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四是建立一个严格、合理的国有资产经营目标考核及奖惩方法体系。

以所列国有资产经营目标的诸项主要内容为依据,到期由上述诸部门共同组成考核小组,对责任人进行严格、科学的考核。

这种考核是从企业的规模效益的角度评价企业的业绩,兑现奖惩,从而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

2.建立和健全企业监督约束机制。

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可量化的、可操作的企业监督约束机制,做到每年检查一次。

财政部门要搞好企业年度决算检查,要评出优劣,分清责任,对损失巨大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3.建立一个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

企业经营的成败、事业的兴衰,关键在于人。

由于企业领导人的素质低下,知识的局限性以及不民主导致企业由兴旺走向衰败的事例不少,因此,选拔优秀的企业领导人,组建好的领导班子,往往是搞好企业的关键。

(二)、从微观方面讲,企业的财务部门是国有资产的管理部门,对保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其不断增值负有重要责任。

因此,企业的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应通过各种方法,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核算和管理,制定出一套合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主要有:1.建立有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财务指标考核体系,财务指标包括国有资产流失率、增值率、资产利润率及负债率等。

指标的考核采取企业自查、重点抽查与年终审计相结合的办法。

企业要将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的自查结果及时报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定。

重点抽查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根据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结果,兑现奖惩。

对经营完成国有资产增值考核指标的,予以奖励;没有完成资产增值考核指标则予以处罚,并终止、甚至终身取消其经营国有资产的资格;对以弄虚作假或其他不正当手段,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者,必须坚决追究经营者的责任,除令其赔偿外,给予行政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

2.建立与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

首先,应建立产权管理的法律责任制度。

当前,要加速制定维护国有资产权益的有关法规,通过建立法规责任制度,明确企业的责任,规范企业的行为。

其次,通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监督。

再次,强化企业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职代会要把资产保值与增值列入重要的议事内容,并通过选举参加监事会与资产管理委员会的代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与监督活动,逐步创造条件实行民主选举厂长,以便强化对其经营活动的民主监督,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建立企业内部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

对国有资产进行登记录、实行国有资产增加、减少的报批制度。

如果企业内部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应对其占用的国有资产进行登记,按其占有国有资产的数量收取占用费,同时,审查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

4.改革企业的分配制度。

企业的利润分配,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利润分配方法、程度进行,要保证国家的利益不受侵犯。

对于股份制企业,不能以各种借口,对国家股不配股或少配股,不分利或少分利。

5.建立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要求,企业应加大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力度,加强对开发、购入、使用过程中的无形资产的核算,以防止无形资产的流失。

6.建立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主要是对企业生产要素的各主要环节及经营成果进行审计,通过审计可以发现资产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加大对经营者的监督力度,保护国有资产的完整。

7.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看家理财的本领。

会计人员是国有资产的直接管理人员,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负有重要的责任。

如果由于其业务素质不高,使国有资产在核算时发生损失,是万万不该的。

所以,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他们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不断更新知识,从而提高看家理财的本领以及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而不受侵犯。

五、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完善1、加快推进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这是国资委成立后所做出的和正在推行的一项受到普遍好评的制度,应该继续推进,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

为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挑战,加强企业法制建设,促进企业依法决策和依法经营管理,根据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加快推进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要求,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迫切需要,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快国有企业发展、做强做大国有企业的有力保障。

2、进一步明确国资委职责,真正实现政资分开在国有资产运行系统中,政府具有政、资双重职能。

所谓“政”的职能,即作为政权主体而对社会、经济实施管理的职能,就其内容可称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就其形式可称行政管理者职能;所谓“资”的职能,即作为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支配国有资产的职能,通常称所有者职能。

在计划经济中,政、资双重职能合一,即政府各个部门都兼有行政管理者职能和所有者职能。

由于政、资双重职能的性质、目标、管理范围和行为规则均不相同,所以,政、资双重职能合一有明显弊端,不利于政企分开,不利于平等竞争,不利于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3、转变观念,有力推进改革进程长期以来我们的改革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最大的障碍其实就在于一个观念的问题。

因为我们没有从固有的计划经济的思想模式中摆脱出来,依然奉行那种思维,是很不利于改革的推进的。

我们所应做的是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重要性,理解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深刻内涵,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治本的问题。

4、推进配套法规的出台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有效运作,有赖公司法的完善。

一切只有在法律的有效规制下才可以保障其有效运作。

制定《国有资产管理法》也是其中的一个应有之义。

5、引入信息披露制度国有资产的蛋糕越来越小,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实。

现在已经有不少侵吞国有资产的恶性例子。

因此,很多人问:这次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不是又一次致富的机会?从过去和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国有资产产权无论如何分配,最终总要由某些具体的个人来行使,这个典型的代理问题如何解决,其实是很头痛。

因为国有资产的运营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市场上运作的,必须依靠于当事人的商业判断,而无论是事先审查还是事后审查,对于商业判断往往无能为力。

因此,我们必须设计一个体制,既让商业判断发挥作用,又可以保证这种判断不会被当事人滥用。

总而言之,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过程,我们必须不断地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推进改革,只有这样才可以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主要参考资料】1、《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59号,1994-7-242、《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78号令,2003年5月13日国务院第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3、《经济法总论》,史际春、邓峰,法律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4、《关于国有资产流失查处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5、《浅析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现代企业》,岳巍2006 年第 9 期6、《经济法》,杨紫煊,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