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州古典私家园林的美学价值

合集下载

苏州古典园林的文化价值在哪里

苏州古典园林的文化价值在哪里

苏州古典园林的文化价值在哪里苏州古典园林,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江南水乡的土地上。

它们不仅仅是美丽的景观,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价值的艺术瑰宝。

那么,苏州古典园林的文化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呢?首先,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

在园林的布局和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例如,“天人合一”的理念贯穿始终,园林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巧妙地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自然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

园林中的假山、池塘、花草树木,并非随意堆砌,而是遵循着阴阳平衡、动静相宜的原则,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对世界的理解和把握。

再者,苏州古典园林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

园林的美,不是直白的、张扬的,而是含蓄的、内敛的。

通过曲折的小径、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半遮半掩的漏窗,营造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让游客在移步换景中不断感受到惊喜和新奇。

这种含蓄的美,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中国人对于美的独特追求和理解。

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来看,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独具特色。

亭、台、楼、阁、榭、廊等建筑形式多样,且工艺精湛。

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匠的高超技艺。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它们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如诗如画的园林景观。

苏州古典园林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内涵。

许多园林的名字、景点的题字都富有诗意和典故。

比如,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取自苏轼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让人在游览之时,不禁联想到古人的诗意情怀。

园林中的对联、诗词,更是为园林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

在历史文化方面,苏州古典园林见证了苏州地区的发展变迁。

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不同时期的文化记忆。

通过研究园林的建筑风格、布局特点以及相关的历史文献,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园林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后人能够触摸到历史的脉搏。

浅谈苏州园林意境之美

浅谈苏州园林意境之美

浅谈苏州园林意境之美自古以来,苏州园林便成为各文人墨客竞相赞赏的对象,“虽有人造,宛若天成”等句式用来形容苏州园林不夸张半分。

“风蓬鸣秋雨,水槛出苍烟”,不禁赞叹造园者情操之高雅及园林如诗如画的意境之美,堪称“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游走于园林间,像是在品诗,又如在赏画。

为了表达园林的情趣、理想、追求,园林中的建筑与景观又有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

这充满着书卷气的诗文题刻与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糅合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产生深远的意境,带给人美的享受。

苏州古典园林以其小巧精美、构思新奇而著称于世,精致优雅的苏州园林,有着其自为体系的的独特文化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苏州园林文化形成的原因,实质上有一种特有的因素夹杂其中:即封建社会文人失意退隐、消极避世、独善其身的阴影,以此形成一种园林退隐文化。

现存于世的苏州古典园林,大多建于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其主人多为贬谪、隐退的官吏或崇尚风雅、无心爵禄的吴中名士。

“退隐”成为苏州园林的基本文化内涵。

园林主人,大多在仕途上有过执着的追求,在经历仕途凶险之后,逐渐泯灭原有的建功立业的理想,萌生了退隐之心。

以此在其心灵深处确立起以自然、恬静、淡泊、随遇而安为特征的人生哲学与生活情趣;以求得内心的平衡,打发人生时光。

、苏州园林在布局上灵活多变、自由自在、潇洒自然;没有表现等级秩序的均衡对称格局,没有庄重的庙堂气息。

园林的咫尺天地却有着走不完、走不尽的小路,石径连以回廊、小桥、亭子、“穿山越水”、山水相通、幽径叠出。

这也似述园林主人曲折不凡的人生经历,暗喻人生道路的曲径通幽。

园林主人在怀才不遇的忧愤之中,把志趣放在园林的装饰点缀之中,从中表现出园林主人在志趣上追求高雅的品性。

这种隐含在苏州园林山、石、水、木、亭、台、楼、阁中的信息,可以在我们观赏园林景观中隐约感受到。

园林主人对园林的精心布局后形成一种文化信息,给我们留下巨大的想像空间。

我们可以透过这典雅、含蓄的园林布局景观窥探出园林主人的内心世界。

苏州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体现在何处

苏州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体现在何处

苏州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体现在何处提起苏州园林,人们往往会沉醉于那如画的景致、精巧的布局以及独特的建筑风格。

苏州园林建筑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其审美价值不仅体现在外在的形式美,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苏州园林建筑在造型上独具特色。

亭台楼阁、轩榭廊舫,每一种建筑类型都有着独特的形态和功能。

亭,常常建于园林中的高处或水边,造型多样,有三角亭、四角亭、六角亭等,飞檐翘角,轻盈灵动,宛如展翅欲飞的鸟儿。

台,多建于高地之上,视野开阔,可供人登高远眺,欣赏园林全景。

楼,高大宏伟,一般为两层或多层,窗户通透,能够俯瞰园内美景。

阁,通常较为小巧精致,造型优美,富有诗意。

轩,形似车篷,空间开敞,通风良好。

榭,依水而建,与水景相互映衬,显得格外优雅。

廊,曲折迂回,连接着园林中的各个景点,既能遮阳避雨,又能引导游人的视线。

舫,船形建筑,仿佛漂浮在水面上,给人以灵动之感。

这些建筑的造型不仅美观,而且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它们的线条简洁流畅,比例协调,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理念。

比如,飞檐的设计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美观性,还具有排水的功能;门窗的图案精美,雕刻细腻,展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

在色彩方面,苏州园林建筑以淡雅为主。

白墙、黑瓦、栗色的门窗和栏杆,构成了一种朴素而宁静的色调。

这种色彩搭配与江南水乡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清新、素雅的感觉。

白色的墙壁如同宣纸,为园林中的花草树木、假山池塘提供了天然的背景,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黑色的瓦顶则显得稳重而深沉,与白色的墙壁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加了建筑的层次感。

栗色的门窗和栏杆则起到了点缀的作用,使整个色彩组合更加和谐。

苏州园林建筑的布局也极具审美价值。

园林往往以水池为中心,建筑环绕水池而建,形成一种向心式的布局。

这种布局方式既突出了水的重要性,又使建筑与水景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

建筑之间的疏密有致,错落有序,通过曲径通幽的小路和回廊相连,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苏州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被誉为“天下园林之盛”,是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主要分为私家园林和公共园林两类,其中私家园林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布局最精致,被誉为“园中园”。

而拙政园则是苏州现存面积最大的古典园林,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珍贵遗产和典型。

该园建于明代,由失意归隐的王姓官员建造,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期间多易其主,1860年-1863年曾属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王府,上世纪50年代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

拙政园有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花园,中花园是拙政园主景区,全园精华所在;园南建有中国唯一的园林专题博物馆-苏州园林博物馆。

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以自然为主,取材于自然,注重营造自然的氛围和景观。

园林中常见的建筑物包括亭、楼、台、阁、廊、桥等,这些建筑物通常都是精致的木结构,装饰有精美的雕刻和彩画,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理念。

其布局非常精细,通常采用错落有致的手法,使游客在园林中感受到不同的景致和气息。

这些园林中常见的景观包括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山石奇峰、花草茂盛等,每个景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

苏州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

苏州园林的建造和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

如今,苏州园林已成为中国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苏州园林的美学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1. 自然美: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中尽可能地保留了自然的美学特征,如山石、林木、水流等,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野趣的氛围。

2. 空间美:苏州园林在空间布局上非常精妙,通过借景、对景、隔景等手法,创造出层次丰富、变幻莫测的空间感。

3. 艺术美:苏州园林中的建筑、雕刻、绘画等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

4. 人文美:苏州园林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同时也承载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社会信息,具有极强的人文价值。

苏州古典园林的美学价值1

苏州古典园林的美学价值1

苏州古典园林的美学价值【摘要】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颇享盛名,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苏州园林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代表了中国私家园林的风格和艺术水平,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圣地。

【关键词】苏州园林;美学价值;艺术;文化;自然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中国古典园林式一颗闪耀着东方神韵的明珠,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中国园林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民族风格,在世界园林艺术中颇享盛名,并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中国园林艺术包含着深刻而丰富的美学思想,具有很高的游览和观赏价值,吸引着广大的中外旅游者。

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世界园林史上一朵璀璨而折射中国文化古韵的奇葩,拥有其独特的美学应用价值。

将人们对自然、人文等感官印象所提炼的美学特征赋予到园林中去,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家们可谓是穷尽心力,动用一切可能的造园要素来迎合表达的需要,创造出闻名遐迩而又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私家园林。

一、苏州园林概述苏州是江南园林群芳荟萃之名城,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

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苏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 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作为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沉淀了二千五百余年吴文化底韵。

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淼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的苏州富饶美丽,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格局保持完整,山明水秀,自然景观独具特色,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采用缩景的手法,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为苏州赢得“园林之城”的美誉。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

论古典私家园林的意境营造之美-文档

论古典私家园林的意境营造之美-文档

论古典私家园林的意境营造之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古典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园林分为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不同于皇家园林那般威严。

苏州园林就属于私家园林,苏州园林中有很多的园林得以保护流传至今,其中有9个园林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中的意境美是很重要的一个美学特征。

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古时的人们就喜欢追求意境,意境是艺术表现出的最高境界,这也是我们中国人惯有的表达方式,中国的山水画、诗词都蕴含着美丽的意境。

苏州园林的意境营造是造园者的智慧结晶,这些优秀的园林造景技艺对如今的造景艺术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苏州园林简介苏州园林历史悠久,起始于春秋时期,形成在五代,成熟期是宋代,到了明清时期就兴盛起来了。

苏州园林是我国目前保留下来最多也是最完整的古典园林群。

现在保存的较完整的都是明、清时期的,带有明清时期的风格。

1997年后,有9个苏州园林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历史悠久,绵延了2000多年,它以精巧的构思和淡雅的风格闻名于世,吸引了很多的文人墨客,风流雅士流连忘返。

苏州园林展示了我国文明的造园高超手法,又传承了浓厚的东方文化的内涵,是世界上优秀的造园典范和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苏州园林如此的闻名于世,经久不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意境美”的影响。

意境是指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可以让观者身临其境,在想象世界中窥见自我的深处的心灵反映,它是情感的体验,是情景交融的。

这种艺术境界是由主观的思想感情和客观的景物环境相交融而形成的意蕴或形象。

苏州园林美丽如画,素有“形象的诗,立体的画”之称,有着是一般的意境美,画一样的构图美,总的来说,苏州园林是一种拥有居住功能又融合了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对如今的造景艺术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苏州园林景色的意境营造苏州园林的景色不全是天然的之作,却鬼斧神工,虽为人作,却宛如天开。

苏州园林的工匠者们把天人合一的概念融入到苏州园林中,在具象的风景中展现出无虚拟的境界,让人们在有限的空间里感受到无限的想象意境。

苏州古典园林的美学价值1 PDF

苏州古典园林的美学价值1 PDF

苏州古典园林的美学价值1 PDF
苏州古典园林既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园林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的美
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景观价值
苏州古典园林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景为要的造园艺术,它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林风格。

它有一个集中体现的美学特征,就是它凝聚了丰富的情感、
文化和自然景观在一起,并利用各种造园技艺将它们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这种凝聚性不仅
显示了园林艺术的高超技艺,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了园林艺术家对环境的深刻理解和敏锐
感觉,展现出了不同世纪、不同区域的园林风格和文化性格。

二、文化价值
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承载着广泛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涵。

园林中的布置、建筑、景观和艺术造型,反映了中国古代园林的历史、社会、文化和哲学
思想,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精神和美学理念。

通过对苏州古典园林进行深入的研究和
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有助于推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

三、艺术价值
苏州古典园林是一种综合了多种艺术手法的艺术品,包含了建筑、园艺、绘画、雕刻
等多种艺术元素。

园林建筑中的精美雕刻、文化陈述、造型艺术和人文内涵都是让人们在
欣赏园林时所能领略到的园林艺术品的精髓,它以自然为基础,融合了人文因素,使得人
们可以感受到蕴含在其中的精神和审美乐趣。

综上所述,苏州古典园林拥有深厚的景观、文化和艺术价值,它是人们探究中国传统
文化、品鉴园林艺术和旅游观光的重要场所。

它既是一种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一种
在现代时期中具有活力和吸引力的园林艺术形式。

以苏州园林为例浅谈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

以苏州园林为例浅谈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

以苏州园林为例浅谈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一、苏州园林的美学特点苏州园林历史悠久,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它以小而精巧、布局合理、追求自然、寓意深远为特点,因地制宜地选用古建筑、假山、花木、水景等多种元素,构建出精美绝伦的庭园艺术。

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融入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赞美和意境的追求,寓意深刻,构思精致,艺术价值极高。

苏州园林以诗画意境著称,每一处景致都像是一幅宏伟的山水画,静、妙、雅俯拾即是。

独特的互通景色、连贯意蕴的构思,使苏州园林成为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杰出代表,更是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典范。

二、美学在环境塑造中的应用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体现了美学在环境塑造中的重要作用。

苏州园林通过精心的布局和景观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内塑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环境,营造出秀美的山水和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景观。

通过精美的建筑、假山、花木和水景等多种元素的有机组合,呈现出一种和谐、自然、富有生命力的景观效果。

苏州园林以变化多端的景致和通透明亮的格局,给人以超越自然、入世间之意趣。

这些都体现了美学在环境塑造中的应用,使苏州园林成为了一种充分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环境。

苏州园林在文化传承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美学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苏州园林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布局,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苏州园林以寓意深刻、气韵高雅的景致,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意境情怀,传承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

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这一切都体现了美学在文化传承中的应用,使苏州园林成为了一种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杰出代表,其独特的美学特点在环境艺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学在苏州园林的环境塑造、景观设计以及文化传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人们带来了诗意般的享受,传承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象征,是文人墨客游览的名胜。

它的出现与南宋朱元璋时期有关,宋代苏州园林融汇了江南园林的精华、中国全局的艺术文化特色和私家园林的准则,兼收并蓄,形成苏州特色的庭园艺术形式,被誉为“江南园林之最”。

从哲学思想角度考究,苏州园林以其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哲学思想作为基础,把哲学思想融入设计中,将自然、自然和人类相结合,以创造出一种秩序性、和谐性、平衡性的空间体系,象征着上天下地之间的统一和和谐。

从审美角度,苏州园林的审美特色展现在它的设计结构中,古典园林讲究的是精致清雅的空间结构,它把一条小溪、一池水、一片山坡、一片坡地、一排树木、一栋建筑物等放置在一起,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布局和树木的落叶情调,都体现了古典园林独特的美学理念。

此外,苏州园林还有其独特的自然形象。

它不仅结合了自然风景,而且结合了视觉艺术设计,把构造紧凑的花郁之下,组成不规则的空间,以及以诗意的景观结合建筑的美学,无不体现苏州园林独有的美学感受。

总之。

浅议苏州古典园林的特色与价值

浅议苏州古典园林的特色与价值

浅议苏州古典园林的特色与价值苏州园林,在汉族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古典园林建筑。

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

起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清。

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

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为第一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胜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苏州古典园林应用中国独特的造园手法,在城市住宅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城市山林”。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灵活多变的园林空间处理,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经典布局。

中国园林造园的主旨是表现自然美,这是崇尚自然的庄子哲学思想的体现。

苏州古典园林在设计构筑中,因地制宜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表现出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点的空间意识和空间美感。

2、叠山理水、植物配置,成为中国造园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苏州园林中保存有历代匠师运用高超的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模拟自然,通过叠山理水,植物配置,浓缩了自然界美好的山水风光,在园林中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取得了众多成功范例。

苏州古典园林多以山水取胜,配以适当的植物,构成江南水乡野趣。

3、精巧典雅的建筑群体表现了江南古代精湛的建筑艺术。

苏州古典园林中保存有大量以木结构为主,各具特色的传统建筑。

根据居住、读书、作画、抚琴、奕棋、品茶、饮宴、憩游等功能要求,建造有厅、堂、轩、馆、楼、阁、榭、舫、亭、廊等,这些建筑内雕刻精细的门窗、挂落、栏杆、纱隔、地罩等各式装修,古色古香的家具、陈设,室外变化多端的洞门、漏窗、铺地等,无不体现了建筑功能、结构、艺术完美统一的民族特点。

以苏州园林为例浅谈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

以苏州园林为例浅谈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

以苏州园林为例浅谈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引言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而苏州园林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作。

苏州园林栩栩如生的山水画卷,精巧细腻的构思和精湛的园林建筑工艺,无不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美学的独特魅力。

在如今的环境艺术中,美学的应用成为了当代设计者们所关注的焦点,因此从苏州园林中深挖美学的精髓,对我们理解和运用美学在环境艺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苏州园林的美学精髓苏州园林的美学精髓主要包括了构图美学、空间美学和材料美学。

构图美学是苏州园林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美学元素。

苏州园林以小景相连的布局方式为主要特点,其构图灵动多变、层次分明、曲折回环,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使得整个园林景致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

这种构图美学不仅体现了中国绘画中的构图理念,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运用的重要手法,给人们带来了宁静祥和的景致。

苏州园林的空间美学也是十分重要的。

苏州园林通过各种布局手法,创造出了虚实结合、远近交错的空间体验,使得整个园林空间充满了变化和惊喜。

在这种空间美学中,园林的设计者运用了大量的对比和交错,使得整个空间变得丰富多彩,给人以无限遐想和情感的挑逗。

这也正是中国古代诗词中所描绘的“一池渌水千古意,万种花枝一时春”的空间美学。

苏州园林的材料美学也是十分重要的。

苏州园林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砖、石、木材以及一些植物等,这些材料的运用不仅在园林中创造出了多姿多彩的建筑景观,同时也是通过材料的纹理、质感和颜色的变化来表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美学中的“虚实相生、妙在枯秀”的审美理念。

这种材料美学的应用使得整个园林显得古朴典雅,给人以一种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感受。

苏州园林的美学精髓包括了构图美学、空间美学和材料美学三个方面,这些美学精髓不仅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精髓,同时也对当代环境艺术的设计提出了非常有益的启示。

二、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在今天的环境艺术中,美学的应用已经成为了设计者们所关注的焦点,因为美学的运用不仅可以提升环境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好的感受和体验。

关于苏州园林的美学思考

关于苏州园林的美学思考

关于苏州园林的美学思考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作,也是中国园林的代表之一、苏州园林以它独特的美学思考和创造手法,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研究苏州园林的美学思考。

苏州园林的美学思考主要有四个方面:虚实结合、山水融和、藏与显、小品用境。

这些思考方式使苏州园林成为一种精致、独特而又富有内涵的艺术形式。

首先,虚实结合是苏州园林的一个重要特点。

虚指的是园林的空间感,实指的是园林的实体建筑。

苏州园林常常通过布局和设计,使园林的真实空间和幻想空间相结合,给人以虚幻感。

比如,在苏州园林中,人们常常能够看到构造巧妙的假山和水景,这些景致使得园林的空间感增强,给人以虚实结合的艺术感受。

其次,山水融和是苏州园林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山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而苏州园林则以山水为主题进行设计和建造。

苏州园林常常将山水元素与园林建筑融为一体,使人们在园林中感受到山水的美妙和自然之神奇。

比如,在拙政园中,山水元素的运用非常巧妙,菱花池和曲桥相映成趣,使人们仿佛进入了一幅山水画中。

再次,藏与显是苏州园林美学的另一个重要思考。

苏州园林常常通过布局和设计,将一些景致藏匿在园林中,只有当游人具体参观时才会显现出来。

这种方式使人们对园林的探索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比如,在留园中,有很多秘密通道和隐藏的小路,通过探索这些通道和小路,人们才能够发现一些隐藏的美景。

最后,小品用境是苏州园林美学的又一重要特征。

苏州园林常常通过小品的安排和摆设,使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雅致、小巧而富有细节的风格。

小品可以是花卉、假山、雕塑等,它们的存在使得整个园林显得更加生动和活泼。

比如,在拙政园中,有很多小品如假山、栏杆和花卉,在园林中点缀的非常恰到好处。

总之,苏州园林的美学思考包括虚实结合、山水融和、藏与显、小品用境等多个方面。

这种思考方式使得苏州园林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艺术享受。

苏州园林将自然元素和人工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们带来了一种舒适、平和而富有内涵的园林体验。

《苏州园林》的美学分析

《苏州园林》的美学分析

《苏州园林》的美学分析原标题:苏州园林意境之美散文家曹聚仁先生《吴侬软语说苏州》中写道:有人说苏州才是古老东方的典型,东方文化,当于园林求之!苏州,这座浸润在两千多年文化之河的锦绣之城,是世界水城的典范!苏州园林,就是孳育于大吴胜壤的富贵风雅之花;三千年岁华可读,它承载着中华文化精英恪守的冰霜松柏之操、累积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摄生智慧、沉潜着滋养心灵的营养、展示着中华民族建筑的辉煌。

基于东西方哲学基础上的本源性差异,渊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而渊源于幼发拉底、底格里斯两河流域的西方文明则以“天人相分”为哲学基础,从而形成对自然美认识的根本性区别。

位于“热带大陆”的古西亚和古埃及,属于游牧和商业文化,是西方园林之源。

90%以上的沙漠,惟有尼罗河像一条细细的绿色缎带,所以,古埃及人具有与生俱来的“绿洲情结”;尼罗河泛滥退水之后丈量耕地、兴修水利以及计算仓廪容积等需要,促进了几何学的发展,古希腊继承了古埃及的几何学。

哲学家柏拉图曾悬书门外:“不通几何学弗入吾门。

”因此,“几何美”成为西亚和西方园林的基本美学特色;基于植物资源的“内不足”,胡夫金字塔和雅典卫城的石构建筑,成为石质文明的最高代表;“政教合一”的西亚和欧洲,神权高于或制约着皇权,教堂成为最美丽的建筑,而“神体美”成为建筑柱式美的标准……位于全球最大陆地的中国,养育出礼制法规齐备、温文尔雅的农耕文化: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成为春秋战国时期齐鲁文化即儒家文化的物质基础,质朴、现实;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成为楚文化即道家文化的物质基础,飘逸、浪漫。

钱穆先生说:“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

”农耕文明不追求外在刺激,希望过恬淡、安闲、自在的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对天地自然界有深厚感情,对家庭亦感情深厚。

所以,“长城之内”的农耕区,“在西方学术人士的心目中,整个中国就是一道高墙里面的大花园”,人们徜徉在日涉成趣的园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涵泳、品味人生。

浅谈苏州古典私家园林的美学价值

浅谈苏州古典私家园林的美学价值

浅谈苏州古典私家园林的美学价值浅谈苏州古典私家园林的美学价值摘要:我国园林建筑专家陈从周赞誉苏州园林,说“中国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作为世界园林史上⼀朵璀璨⽽折射中国⽂化古韵的奇葩,拥有其独特的美学应⽤价值,堪以深究并为今⽤。

本⼈在游历苏州园林之后,就其美学特征有若⼲⾃⼰的见解,不能详尽,只为应⽤者扩展设计视听尽⼰微⼒,以彰国粹。

关键字:苏州;古典园林我国园林建筑专家陈从周赞誉苏州园林,说“中国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作为世界园林史上⼀朵璀璨⽽折射中国⽂化古韵的奇葩,拥有其独特的美学应⽤价值。

将⼈们对⾃然、⼈⽂等感官印象所提炼的美学特征赋予到园林中去,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家们可谓是穷尽⼼⼒,动⽤⼀切可能的造园要素来迎合表达的需要,创造出闻名遐迩⽽⼜具有中国民族特⾊的私家园林。

本⽂着重从分析园林美学特征的具体承载休的设计初衷着⼿⽽⾮造园理论的⾓度探索苏州园林的美学价值,撷取以下⼏个⽅⾯,不曾概述,只求有抛砖引⽟之效。

1. 苏州古典私家园林对中国古诗画意境美的表达在彭⼀刚先⽣所著《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之“中国古典园林对于意境的探求”⼀章中,⽆不详尽“中国传统造园实践者动⽤诗情画意以升华物质空间,从⽽创造出对⼈的情感起作⽤的意境空间。

”为了探寻⾄美的诗情画意的寄予物,造园家们翻开历史,寻访能给予他们创作灵感的诗与画的先圣。

他们找到了晋代的⼭⽔⽥园诗⼈陶渊明,找到了《归⽥园居》,“缘溪⾏,夹岸数百步,忽逢桃花林,中⽆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借其⽂意⽽成拙政园东园。

还找到了唐代的⼤诗⼈,⼭⽔画派的集⼤成者王维,找到了《杂诗》中“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所感的寒多蕊未开的时令⽓息,以及《夏⽇南亭怀⼤》中“荷风送⾹⽓,⽵露滴清响”所蕴的清幽可居的归隐“仙境”,于是⽹师园“⽵外⼀枝轩”乃成,拙政园“荷风四⾯亭” ⽽⽴。

当然还有王维表达的恬淡闲居的居所《兰溪图》、关仝的“⼭溪待渡图”、荆浩的“匡庐图”,均意出尘外,耐⼈寻味。

苏州园林建筑的艺术价值在哪些方面体现

苏州园林建筑的艺术价值在哪些方面体现

苏州园林建筑的艺术价值在哪些方面体现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

这些园林中的建筑不仅仅是功能性的构造,更是艺术的杰作,承载着丰富的审美价值和人文精神。

首先,苏州园林建筑在布局规划上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

园林的布局并非随意为之,而是经过精心设计,追求一种自然与人工的完美融合。

建筑的位置、朝向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都经过深思熟虑,以营造出曲折幽深、移步换景的效果。

比如,亭台楼阁的错落分布,使得游人在漫步其中时,视线不断变化,每一处转角都能带来新的惊喜和美感。

建筑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也是苏州园林的一大特色。

园林中的建筑常常巧妙地融入山水、花木之中,互为映衬,相得益彰。

水榭依水而建,让人在室内就能欣赏到波光粼粼的水面和水中倒映的美景;楼阁建在高处,可俯瞰整个园林的全貌,将山峦、树木、花草尽收眼底。

这种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生,体现了中国人对“天人合一”理念的追求,让人们在有限的空间里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魅力。

在建筑造型方面,苏州园林建筑独具特色。

其屋顶形式多样,有攒尖顶、歇山顶、卷棚顶等,线条优美,轻盈灵动。

屋檐翘起,犹如飞鸟展翅,给人以活泼而富有生气的感觉。

建筑的门窗也是精雕细琢,图案丰富多样,有花卉、人物、动物等,不仅具有装饰性,还能起到采光和通风的作用。

同时,建筑的色彩搭配也十分考究,以白墙、黑瓦、栗色的梁柱为主色调,简洁素雅,与周围的绿色植物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

苏州园林建筑的空间处理艺术也值得称道。

通过巧妙运用借景、对景、框景等手法,丰富了空间的层次感和深度感。

借景是将园外的景色引入园内,扩大视野,增加园林的意境;对景则是通过建筑之间的相互呼应,形成一种对称或呼应的美感;框景则是利用门窗等框出一幅如画的景致,使人们在观赏时产生一种“画中画”的奇妙感受。

此外,园林中的廊道、庭院等空间的设计也十分精妙,廊道曲折迂回,连接着各个建筑和景点,庭院则或大或小,或开阔或封闭,给人以不同的空间体验。

以苏州园林为例浅谈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

以苏州园林为例浅谈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

以苏州园林为例浅谈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典范,以其精美的设计、精湛的工艺和古典的美学风格而闻名于世。

苏州园林在整体布局和细节设计上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理念,而这些美学理念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也是深具启发和价值的。

本文将以苏州园林为例,探讨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

1. 传统美学在苏州园林中的体现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布局和精致的景观而闻名于世。

它们通常采用"游不尽"的手法,即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无穷的景致,令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这种手法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虚实结合"和"虚实相生"的理念,即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营造出丰富的景观和意境。

苏州园林中的假山、水景和建筑常常是虚实相生的,它们既具有实体的形态,又融入了虚拟的意象,使人们在游览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到美学的魅力。

苏州园林还注重"留白"和"空间布局"的美学原则。

留白是指在设计中保留适当的空白部分,让景观在有限的空间内得以呼吸和张扬。

这种留白的手法既能增强景观的层次感和韵味,又能为观者留下想象和联想的空间,增强景区的审美价值。

苏州园林的空间布局也注重在有序中增加变化,在变化中注入秩序。

这种空间的有序变化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有章有序"和"有序变化"的理念,使人们在游览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时间、空间和情感的交融与流动。

2. 环境艺术中的美学应用美学是环境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又引导着环境设计的方向和形式。

在当代的环境艺术中,人们在借鉴和发扬传统美学的基础上,也不断探索和创新美学的应用,使其更加贴近时代和生活的需求。

在环境艺术中,美学的应用需从整体布局和细节设计两个层面加以考量。

美学在环境艺术的整体布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就像苏州园林一样,环境艺术也需要通过整体布局来营造出丰富的景观和意境。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首先,布局是《苏州园林》的核心之一、园林的布局是通过对空间的划分和组织来实现的。

苏州园林的布局十分精致,巧妙地利用有限的空间打造出丰富的景观。

例如,园林通过设置回廊、廊桥和水面等元素,将整个园林分为多个景区,每个景区都有独特的主题和氛围。

同时,园林还通过设置转角、弯曲和虚实结合等手法,增加了游览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游览者在园林中能够获得不同的视角和感受。

布局的精心设计使游览者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中体验到更多的景观和情感。

其次,景观是《苏州园林》吸引人的重要因素。

景观是园林中的重要元素,它包括了建筑、植物和水景等。

苏州园林的景观以其纯净、雅致和恬静的特点而著名。

园林中的建筑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如亭、楼、榭等,这些建筑与周围的植物和水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同时,园林中的植物布置也很考究,如常见的假山、花坛和草木等,它们通过精心的摆放和修剪,将园林打造成一个颇具诗意的世界。

水景也是园林的重要景观之一,它包括了池塘、湖泊和溪流等。

这些水景通过设置石桥、石阶和石舫等元素,增加了景观的层次感和动态感,使游览者在欣赏景观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水的流动以及与周围环境的交融。

景观的多样性和和谐性是《苏州园林》的重要特点。

最后,建筑是《苏州园林》的精华所在。

园林中的建筑是园林美学的核心,它既是景观的一部分,也是游览者停歇、欣赏景色的场所。

苏州园林的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细的雕刻技艺而闻名。

建筑采用了红墙、翘角等传统的中国建筑元素,它们既凸显了建筑的庄重和典雅,又使整个园林显得更加和谐统一、建筑的精致雕刻和造型也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游览者可以在建筑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建筑的精心设计和材料选择也让园林充满了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

总之,苏州园林以其精致的布局、多样的景观和精美的建筑成为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杰作。

它通过布局的巧妙设计、景观的多样性和建筑的精致雕刻,吸引了众多游览者的注目和赞叹。

浅析苏州园林的设计之美

浅析苏州园林的设计之美

浅析苏州园林的设计之美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市,以其独特的古典园林建筑而闻名于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典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设计之美,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的瑰宝。

苏州园林的设计之美不仅体现在其建筑布局、景观构造、植物配置等方面,更体现在其独特的审美理念和文化内涵上。

本文将从苏州园林的历史渊源、建筑特色、设计理念等方面对其设计之美进行浅析。

苏州园林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苏州地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园林建筑风格。

隋唐时期,随着园林建筑的兴盛,苏州的园林建筑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苏州担任过地方官员,他对苏州园林的美景赞不绝口,为苏州园林的发展留下了诗篇。

宋代时期,苏州园林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许多著名的园林建筑如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相继建成。

明清时期更是苏州园林的鼎盛时期,许多经典的园林建筑如留园、拙政园、狮子林等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完善。

明清时期的苏州园林以山水意境为主题,以假山、池塘、廊亭为景观节点,形成了独特的造园风格。

苏州园林的设计之美主要体现在其建筑特色上。

苏州园林的建筑以假山、水池、廊亭为主要景观,它们的精妙布局和精致的建筑手法展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

比如苏州园林中常见的假山,它们的设计和布局非常精巧,不仅能够通过多样的形态和材质塑造出山水景观的效果,还能够成为人们游览园林时的点睛之笔,起到了增添景致的作用。

水池是苏州园林的另一个重要景观元素,水是苏州园林的灵魂所在,水池不仅能够给园林增添一份灵动和活力,更能够在园林中形成独特的景致。

廊亭作为苏州园林建筑的主要构筑形式,它在设计上讲究檐柱相连,檐柱相连,檐角微曲,重檐成层的手法,给人一种宁静、幽深的感觉,构成了独特的室外空间。

苏州园林的设计之美还体现在其独特的审美理念和文化内涵上。

苏州园林以山水意境为主题,追求的是一种隐逸山水之乐。

以苏州园林为例浅谈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

以苏州园林为例浅谈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

以苏州园林为例浅谈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
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其建筑艺术风格和园林规划设计都充分展现
了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

首先,苏州园林的建筑艺术风格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理念和文化特色。

苏州园
林中的建筑多以木、石、水为主要材料,形式多变,但都注重协调与和谐。

例如,拙政园
内的“建筑隐于山水”的设计理念已超越了建筑本身的功能,更体现了自然与建筑之间的
融和,堪称园林建筑的杰作。

其次,苏州园林的园林规划设计也充分考虑了美学因素。

苏州园林注重的是“尺度适宜”,既要符合人们的审美,又要满足实际的需要。

例如,留园内的“藕池石舫”采用了
微缩的局部景观设计,石舫完美地融入了水池之中,宛若一艘在水中漂浮的船,在视觉上
既能满足人们的欣赏需求,也无碍于人们的活动。

最后,苏州园林的景观布局也充分考虑了美学元素。

苏州园林的景观布局注重“以水
为主”,它采用了许多现代化的手段(如喷泉、弯桥等)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例如,拙政园中的“蟹螯映桥”便是采用了桥和水面反射的手法,既增强了景观的立体感,又起
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

综上所述,苏州园林在建筑、规划、景观等各个方面都充分体现了美学在环境艺术中
的应用。

苏州园林的建筑、规划、景观等各个方面的精心设计,都令人感受到了中国优秀
传统文化对美学的崇尚与追求。

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及美学价值

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及美学价值

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及美学价值【摘要】要说起苏州园林,不得不说其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那杨柳扶风的娟秀、白墙灰瓦的内敛,凝聚的是中国古代的中庸哲学,还是追求天人和一的东方审美?在老师的辛勤教学下学习了中外园林欣赏,对苏州园林有进一步了解,以下就通过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和存在的美学价值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字】苏州园林;艺术特点;美学价值;自然美一、有关苏州园林苏州城历史悠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现存名园十余处,闻名遐尔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

苏州园林战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二、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苏州园林作为我国南方私家园林的代表作,其艺术特点一直为园林学界所推崇。

那种“小中见大”的手法,优雅精巧的构图,让人感觉到“虽居城市而有山林之趣”,体会到“人在画中游”的感受与意境。

苏州古典园林面积一般在10亩以内,最大的也不过数十亩,大都建造在城市之中,与住宅近连在一起,布局以小空间内的短距离欣赏为主,运用建筑、山池、花木构成优雅精巧的园景,得到“虽居城市而有山林之趣”的艺术效果。

1.园林虽小,却无一览无余之感苏州园林面积虽小,但不会有一览无余的感觉。

比如拙政园,要去游览,得经过一条弯曲深邃的长通道,进入园门,首先有一座精美的湖石假山挡住你的视线,远处的景色若隐若现,十分吸引人。

园内,亭台楼阁、池石花木,参差散落各处,真是“虽由人做,宛如天开。

”2.采用化整为零、以小见大的手法为了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自然风景,枣园艺术家们借助化整为零、小中见大的手法,巧妙地把全园划分为主次分区、如留园,中部是山池风景,东部是建筑庭院,北部是田园风光,西部是山林野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苏州古典私家园林的美学价值
摘要:我国园林建筑专家陈从周赞誉苏州园林,说“中国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作为世界园林史上一朵璀璨而折射中国文化古韵的奇葩,拥有其独特的美学应用价值,堪以深究并为今用。

本人在游历苏州园林之后,就其美学特征有若干自己的见解,不能详尽,只为应用者扩展设计视听尽己微力,以彰国粹。

关键字:苏州;古典园林
我国园林建筑专家陈从周赞誉苏州园林,说“中国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作为世界园林史上一朵璀璨而折射中国文化古韵的奇葩,拥有其独特的美学应用价值。

将人们对自然、人文等感官印象所提炼的美学特征赋予到园林中去,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家们可谓是穷尽心力,动用一切可能的造园要素来迎合表达的需要,创造出闻名遐迩而又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私家园林。

本文着重从分析园林美学特征的具体承载休的设计初衷着手而非造园理论的角度探索苏州园林的美学价值,撷取以下几个方面,不曾概述,只求有抛砖引玉之效。

1. 苏州古典私家园林对中国古诗画意境美的表达在彭一刚先生所著《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之“中国古典园林对于意境的探求”一章中,无不详尽“中国传统造园实践者动用诗情画意以升华物质空间,从而创造出对人的情感起作用的意境空间。

”为了探寻至美的诗情画意的寄予物,造园家们翻开历史,寻访能给予他们创作灵感的诗与画的先圣。

他们找到了晋代的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找到了《归田园居》,“缘溪行,夹岸数百步,忽逢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借其文意而成拙政园东园。

还找到了唐代的大诗人,山水画派的集大成者王维,找到了《杂诗》中“来白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所感的寒多蕊未开的时令气息,以及《夏日南亭怀大》中“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所蕴的清幽可居的归隐“仙境”,于是网师园“竹外一枝轩”乃成,拙政园“荷风四面亭” 而立。

当然还有王维表达的恬淡闲居的居所《兰溪图》、关仝的“山溪待渡图”、荆浩的“匡庐图”,均意出尘外,耐人寻味。

这些山水风景画在帮助造园者们初期建立对所造园林效果的理解上大有裨益。

典型的先有画后有园的园林首推苏州两大名园拙政园与留园。

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挥毫泼墨,勾画出拙政园一代名园之蓝图;明代著名画家、雕塑家,造园艺术家周秉忠,因地制宜,匠心独运,方使留园之境之美“长留天地间”。

借着诗情画意,苏州古典园林自然而然地流露着诸如“拙政园东园”的疏朗旷达,“与谁同坐轩”――“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的清高雅致,还有网师小筑“竹外一枝轩”的恬淡之美,拙政园留听阁“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诗情……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诗画同源的说法,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在品评王维(字摩诘)时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所以诗情与画意总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以故古时的山水田园画家往往又是一位才华卓越的诗人。

也因这种联系与造化,造园家们方才灵活自如地将诗情画意融于园中,使居者步移景移,尽得山水之妙,如在画中游。

2. 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中的“花瓶”之美溯至秦代,始皇帝赢政缔造出疆域、政治、经济、军事盛极一时的大帝国,中国便以“支那”(China)享誉周邦。

提到“支那”,外国人想的、说的最多的也许还是“china”(瓷器),这与华夏文明中一脉相承的瓷文化不无关联。

说到瓷,就要想具体的瓷器,而在中国最典型、最有影响力的还首推花瓶。

各式的形,不同的雕绘,巨匠们以此作出一件件流芳百世的佳作。

在容物纳件之余,花瓶更以其形式美、雕绘的文化意境美感染着一代代富有创意、文思如泉涌的艺术家,
丰富他们创作的素材,开拓创作的眼界。

当然,如同古典园林里面自然而然地巧蕴诗情画意一般,中国的造园家们也在做着别具一格的“园林花瓶”。

在园林中,取瓶之形,引作门洞,兼为景框;取瓶之意,立地安放,寓意“平安”,实为造园者匠心独运之大成。

游历苏州,笔者极为推崇环秀山庄之山石佳境:“其涧之深远,其峰之巍峨,仅处半亩池塘而已。

”恰在赞叹戈裕良之精湛妙手之余,峰回路转,绕至补秋山房之后,本想可以歇目养神,以缓紧张而兴奋的神经。

刹那间,一尊洞门!给我以震憾,以情动容变。

这哪里只是门,这是艺术!是华夏文明里不可或缺的“花瓶文化”之大成!作为通透的门,其形似瓶,稳重端庄;而作为焕发艺术美的瓶,其框有画,画中有草木黄石假山,俱为自然之境,表达自然、旷怡、舒畅之情。

真趣!
除环秀山庄的“花瓶”之美,留园、网师园、沧浪亭、狮子林等名园皆有类笔,且各有千秋。

但异曲同工,同为传承着华夏文明的一支脉络,生生不息;滋养着古典园林得以传世的经脉,青春永驻。

3. 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中的雕镂之美中西文化皆有雕镂艺术,然追求不同,便是两条路子。

西文自古便注重理性,兼及感性,因而有亚里士多德、米开朗基罗这样的理学大师,从而传承着西方文化中雕镂艺术唯理、写实的艺术风格。

中国则是注重感性,兼有理性,因而一方面不及西方雕镂艺术的那种唯理追求,另一方面受华夏文化滋养,根枝茁壮,衍生为富有人文气息、传承华夏文化的奇葩艺术,绝无仅有。

雕镂的历史犹如人类文明一样久远,不必苦索源头,只要看一看苏州园林里的雕镂艺术,便也惊叹:造园家们太出色了!他们匠心独运,将雕镂艺术完美传神地融入到苏州古典园林中,使其流放异彩而传承后世。

园林中的雕镂作品有代表性的,数不胜数。

仅以拙政园留听阁的内屋门屏雕镂技艺为例,便已尽显中国雕镂文化之博大精深、华夏文明之璀璨。

从形式上看,两株古梅兼具欹、曲、疏之雅态,而传神的梅枝之上,又宿停几只昭示吉祥如意的喜鹊,有的莺歌,有的燕舞,传尽福音。

艺术家们取“喜上梅梢”之意,置屏为隔,外观吉祥,内察雅静。

若逢淅沥小雨,更可以留听雨打残荷,何等美妙!只因这“喜上眉梢”的福音。

苏州古典园林里其它的如花窗、石雕、雕梁等的传世作品不胜枚举,但殊途同归,皆为表达园林的整体艺术氛围及美学特征而营建。

4. 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中的组合之美现代景观建筑学有这样一种理念:建筑实体与周边环境以及建筑局部与整体之间应有一种和谐的关系。

而这一点,早在我们的古典园林里面便有深刻而典型的体现,这不能不让我们这些景观建筑的后辈们叹为观止而赞之久远。

拙政园西园的笠亭与扇亭的组合堪为佳配。

从进圆洞门转至右侧复廊的第二柱位的位置观赏,后方笠亭的攒尖屋顶与前方扇亭的扇形屋面有一种默契而雅及的搭配,前者做扇骨,后者俨然扇面。

而这扇面与彼扇面又有韵的区别。

吴门画派的开山鼻祖沈周喜作扇面,扇上行云流水,流经小桥人家。

而园林之扇则是以自然山水为面,扇在画中,此意岂不更绝。

拙政园中园“梧竹幽居”周边,“植黄山桧柏,古梅美竹,收之圆窗,宛然镜游。

”居者处“幽居”,“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建筑与周边环境相映成趣,完美结合;人借圆洞,屋借美景,景处人家,情景交融,互为画面。

这种建筑与环境,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和谐关系,怎一“美”字了得,美甚……
5. 苏州古典私家园林的“足下之美”
游览拙政园时,导游时不时地提醒一句:“足下当心!”真不是导游无礼称游客为足下,也不是说脚下危险要磕一脚。

而是好心提醒游客千万不要错过这脚下的美景!古时的造园者在创造绝美的园林时,对眼皮底下的景色也是斟酌有加,不敢随意铺设。

方寸土地必经推敲,园林“肌肤”也要美的呵护。

拙政园玲珑馆的北面有一个“海棠春坞”小庭院,其名得来乃是其中海棠春天花开烂漫如云之故。

轩内窗景桌椅装饰均为海棠纹样,造园者为求得统一之美感,遂将庭院铺地用青、红、白三色鹅卵石镶嵌成海棠花纹,
与海棠、翠竹、山石相配,愈显得院内清雅恬静,真是读书休憩的理想只所。

不过卵石的功用可不止在于铺装成何种花纹式样,体现形式之美。

在拙政园中园的玉兰堂,庭院中除种植白玉兰外,其铺地也用卵石铺成玉兰、海棠、牡丹、桂花的图案以求形式之美,不仅如此,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之吉祥寓意,又表达玉堂富贵之意。

真是喜上加喜,谁踩在上面还不叫个美“字”。

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作为在特定地理环境及人文氛围中产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一件包罗万象的艺术品,美多了,真是美得不得了。

笔者一文难说尽苏州园林之美,仅举一二以飨其意其内涵,若同时又能为现在的景观设计者扩展视听,令其有所共鸣,再加以应用,彰显国粹,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但是更多的园林之美还是要由亲身实践的景观设计师们去发现、去总结与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