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学习笔记(初学者快速入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拆包 细细端详,做工精良,尤其那上面的 3.2 吋屏,越看越喜欢。接下来就是一阵折 腾了,装 JLINK 软件,给板子通电,先试试 JLINK 能不能与电脑和板子通信上 了。真顺,一点问题也没有。于是准备将附带的程序一个一个地写进去试一试。 一检查,大部分例子的 HEX 文件并没有给出,这要下一步自己生成,但是几个 大工程的例子都有 HEX 文件,如 MP3,如 UCCGI 测试等,写完以后观察程序 运行的效果。因为之前也做过彩屏的东西,知道那玩艺代码量很大,要流畅地显 示并不容,当时是用 AVR 做的,在 1.8 吋屏上显示一幅画要有一段时间。现在 看起来,用 STM32 做的驱动显示出来的画面还是很快的,不过这里显示的大部 分是自画图,并没有完整地显示一整幅的照片,所以到底快到什么程度还不好说, 看来不久以后这可以作为一个学习点的。 一个晚上过去了,下一篇就是要开始 keil 软件的学习了。
我们读武侠小说,总会有一些创出独门功夫的宗师,功夫极高,然后他的弟 子则基本上无法超越他。我在想,这位宗师在创造他自己的独门功夫时,必然会 有很多的次的曲折、弯路、甚至失败,会浪费他的很多时间,而他教给弟子时, 则已去掉了这些曲折和弯路,当然更不会把失败教给弟子,按理说,效率应该更 高,可是没用,弟子大都不如师。为什么呢?也许知识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获 取知识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也许所谓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一条条的结论,而是 附带着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如植物的根,一条主根上必带有大量的小小的 触须? 闲话多了些,就权当前言了。下面准备开始。 一、条件的准备
接下来设定目标输出文件夹。上面这个图怎么出来的就不说啦,单击“Select Fo ler for Objects...”,在弹出来的对话框中选择 OBJ 文件夹。
同样方法,选择 List 文件的输出文件夹。 设置好后,如果直接编译是不行的,会出错。还需要提供头文件所在位置。单击 c/C++标签页.
用菜单 Project-->New uVision Porject...建立新的工程,选择目标器件为 STM3 2103VC,这个过程与建立 51 单片机的工程没有什么区别,这里就偷点懒,不 上图了。接下来看一看怎么设置。
点那个品字形,打开对话框
这里就给个图了,相信有一定操作基础的人应该会用。顺便提一下,原来用 VC 或者 IAR 时总觉得它们的一个功能:就是建立一个是 Debug 组和 Release 组, 这个功能挺好的,从这个图可在 Keil 里也是一样可以建的。 将刚才那个文件夹图中 CMSIS 中的文件加入 CMSIS 组,一共 3 个,其中\Sour ce\CMSIS\Core\CM3 有两个 C 语言源程序文件全部加入,另外还有一个在 \Source\CMSIS\Core\CM3\startup\arm 文件夹中,这个文件夹中有 4 个.s 文 件,我们选择其中的 startup_stm32f10x_hd.s 文件。这是根据项目所用 CPU 来 选择的,我们用的 CPU 是 103VC 的,属于高密度的芯片,所以选这个。 至于 LIB 中的文件,就在这儿:\Source\STM32F10x_StdPeriph_Driver\src 啦。 这里有很多个文件,把什么文件加进去呢?怕麻烦的话,把所有文件全部加进去, 这并不会增加编译后的代码量,但会增加很多的编译时间。
而新的 stm32f10x.h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则是这样的:
原来那个 3.1.0 版的 stm32f10x.h 被人为地修改了一下,所以,不在 define 中定 义也不要紧,而新升级的 3.1.2 则不行了。 至此,简单的升级搞定。 本文见于好多地方,但查询后未能确定其原始出处及作者,故这里说明是转贴, 但作者和原始出处信息就无法提供了,如果原作者看到请跟贴说明,知情者也请 跟贴说明。 -------------------------------------------------------------------------ARM 中的 RO、RW 和 ZI DATA 一直以来对于 ARM 体系中所描述的 RO,RW 和 ZI 数据存在似是而非的理解, 这段时间对其仔细了解了一番,发现了一些规律,理解了一些以前书本上有的但 是不理解的东西,我想应该有不少人也有和我同样的困惑,因此将我的一些关于 RO,RW 和 ZI 的理解写出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要了解 RO,RW 和 ZI 需要首先了解以下知识: ARM 程序的组成 此处所说的“ARM 程序”是指在 ARM 系统中正在执行的程序,而非保存在 ROM
Source\App\main.c(7): error: #20: identifier "GPIO_InitTypeDef" is undefin ed .... 还有大量的警告:
Source\STM32F10x_StdPeriph_Driver\src\stm32f10x_flash.c(130): warnin g: #223-D: function "assert_param" declared implicitly 看了看,在 APP 文件夹中还有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stm32f10x_conf.h,stm32f10x_it.h,stm32f10x_it.c,打开一看,果然是 3.10 版本的,没说的,换。。。。,找到 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1.2\Proje
这里写的是我的学习的过程,显然,很多时候会是不全面的,不系统的,感 悟式的,甚至有时会是错误的,有些做法会是不专业的。那么,为什么我还要写 呢?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它甚至涉及到博客为什么要存在的问题。显然,博客 里面的写的东西,其正确性、权威性大多没法和书比,可为什么博客会存在呢? 理由很多,我非专家,只说我的感慨。
#include "stm32f10x_conf.h" #endif 看来,是这个 USE_STDPERIPH_DRIVER 没有被定义啊,于是,人为地去掉 条件: //#ifdef USE_STDPERIPH_DRIVER
#include "stm32f10x_conf.h" //#endif 再次编译,果然就 OK 了。可是,可是,也不能就这么去掉啊,怎么办呢?万能 的网啊,一搜果然就有了。
第一次进入时 Include Paths 文本框中是空白的,点击其后的按钮打开对话框, 增加相应的路径
这样路径就设好了。单击 OK,回到上一界面,然后再单击 OK,退出设置,即 可编译、链接。 下一会要试一试新的 3.12 版的库效果如何了。
STM32 学习笔记(3)
升级库 光盘中所带的例子是 3.10 的,另外还有一个 3.12 的,我 试着将 3.12 的库替代 原来的库,还真有问题,下面就简述问题及解决方法。 (1)将库文件解压 库文件名是:stm32f10x_stdperiph_lib.zip,解压后放在任意一个文件夹中。 (2)由于原作者做了很好的规划,每一个项目中都分成三个文件夹,并且在 s ource 文件夹中又做了 3 个文件夹,其中 APP 文件夹是放自己写的文件的,其 他的两个是从库中复制过来的,因此,想当然地把 3.1.2 版本中相同的两个文件 夹: CMSIS 和 STM32F10x_StdPeriph_Driver 直接复制过来,以为一切 OK,结果 一编译,出来一堆错误。 其中有错误:
STM32 学习笔记
从 51 开始,单片机玩了很长时间了,有 51,PIC,AVR 等等,早就想跟潮 流玩玩 ARM,但一直没有开始,原因-----不知道玩了 ARM 可以做什么(对我自 己而言)。如果为学习而学习,肯定学不好。然后 cortex-m3 出来了,据说,这 东西可以替代单片机,于是马上开始关注。也在第一时间开始学习,可惜一开始 就有点站错了队,选错了型(仍是对我自己而言)。我希望这种芯片应该是满大 街都是,随便哪里都可以买得到,但我选的第一种显然做不到。为此,大概浪费 了一年多时间吧,现在,回到对我来说是正确的道路上来啦,边学边写点东西。
我的习惯,第一步是先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原来学 51,PIC,AVR 时,都 是想方设法自己做些工具,实验板之类,现在人懒了,直接购买成品了。
硬件电路板:火牛板 软件:有 keil 和 iar 可供选择。网上的口水仗不少,我选 keil,理由很简单, 这个我熟。目前要学的知识中,软、硬件我都不熟,所以找一个我有点熟的东西 就很重要。在我相当熟练之前,肯定不会用到 IAR,如果真的有一天不得不用 I AR,相信学起来也很容易,因为这个时候硬件部分我肯定很熟了,再加上有 ke il 的基础,所以应该很容易学会了。 调试工具:JLINK V8。这个不多说了,价格便宜又好用,就是它了。 二、热身 网上选购的,付了款就是等了。拿到包裹,端详良久,起身。。。。沐浴, 更衣,焚香,,, , , 总得先吃晚饭,洗澡,再点个电蚊香什么的吧。
STM32 学习笔记(2)
本想着偷点懒的,没想到竞被加了“精”,没办法啦,只能勤快点啦。。。 硬件调通后,就要开始编程了。 编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 st 提供的库,另一种是从最底层开始编程,网上 关于使用哪种方法编程的讨论很多,据说用库的效率要低一些。但是用库编程非 常方便,所以我还是从库开始啦。库是 ST 提供的,怎么说也不会差到哪里,再 说了,用 32 位 ARM 的话,开发的观念也要随之改变一点了。
说说我怎么学的吧。 找个例子,如 GPIO,可以看到其结构如下: SOURCE(文件夹)
- APP(文件夹) -CMSIS(文件夹) -STM32F10x_StdPeriph_Driver(文件夹) Lis(文件夹) OBJ(文件夹) 其中 SOURCE 中保存的是应用程序,其中又有好多子文件夹,而 CMSIS 文件 夹中和 STM32F10x_StdPeriph_Driver 文件夹中是 ST 提供的库,这样,如果要 做新的工程只要将这个文件夹整个复制过来就行,其中 APP 中保存自己的代码。 因为我们用 51 单片机时一般比较简单,有时就一个文件,所以通常不设置专 门的输出文件夹,而这里做开发,通常会有很多个文件加入一个工程中,编译过 程中会产生很多中间文件,因此设置专门的文件夹 LIS 和 OBJ 用来保存中间文 件。 下面就将设置简单描述一下。 将复到过来的 GPIO 根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删除,因为我们要学着自己建立工程。
ct\Template 文件夹,用里面的同样的文件替换掉这几个文件,这回应该万事大 吉了吧。 再一看,依然如故,,没办法了,只好细细研究了。通过观察,发现原来可以编 译通过的工程,在 main.c 下面挂满了.h 文件,而这个通不过的,则少得很。
这是编译能通过的工程
这是编译通不过的工程 显然,有些文件没有被包含进来。一点一点跟踪,发现大部分的头文件都包含在 stm32f10x_conf.h 中,而这个文件又出现在 stm32f10x.h 中,其中有这样的一行: #ifdef USE_STDPERIPH_DRIVER
中的 bin 映像(image)文件,这一点清注意区别。 一个 ARM 程序包含 3 部分:RO,RW 和 ZI RO 是程序中的指令和常量 RW 是程序中的已初始化变量 ZI 是程序中的未初始化的变量 由以上 3 点说明可以理解为: RO 就是 readonly, RW 就是 read/write, ZI 就是 zero ARM 映像文件的组成 所谓 ARM 映像文件就是指烧录到 ROM 中的 bin 文件,也称为 image 文件。以 下用 Image 文件来称呼它。 Image 文件包含了 RO 和 RW 数据。 之所以 Image 文件不包含 ZI 数据,是因为 ZI 数据都是 0,没必要包含,只要程 序运行之前将 ZI 数据所在的区域一律清零即可。包含进去反而浪费存储空间。 Q:为什么 Image 中必须包含 RO 和 RW? A:因为 RO 中的指令和常量以及 RW 中初始化过的变量是不能像 ZI 那样“无中 生有”的。 ARM 程序的执行过程 从以上两点可以知道,烧录到 ROM 中的 image 文件与实际运行时的 ARM 程序 之间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就有必要了解 ARM 程序是如何从 ROM 中的 image 到达实际运行状态的。 实际上,RO 中的指令至少应该有这样的功能: 1. 将 RW 从 ROM 中搬到 RAM 中,因为 RW 是变量,变量不能存在 ROM 中。 2. 将 ZI 所在的 RAM 区域全部清零,因为 ZI 区域并不在 Image 中,所以需要 程序根据编译器给出的 ZI 地址及大小来将相应得 RAM 区域清零。ZI 中也是变 量,同理:变量不能存在 ROM 中 在程序运行的最初阶段,RO 中的指令完成了这两项工作后 C 程序才能正常访问 变量。否则只能运行不含变量的代码。 说了上面的可能还是有些迷糊,RO,RW 和 ZI 到底是什么,下面我将给出几个 例子,最直观的来说明 RO,RW,ZI 在 C 中是什么意思。
到设置 C/C++页面 在那个 define 中加入“USE_STDPERIPH_DRIVER,STM32F10X_HD” 当然,去掉条件编译前面的注释,回到原样。 再次编译,一切顺利。可是,原来的工程例子也没有加这个啊,怎么回事呢?再 次打开原来的例子,找到 stm32f10x.h,可以看到有这么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