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表演一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队列表演一》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队列表演一》北师大版
2.教学难点
-区分平移与旋转:学生容易混淆平移与旋转,难以区分两种运动方式的本质差异,需要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理解旋转的中心与方向:学生在理解旋转时,对旋转中心及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容易产生困惑,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巩固。
-创造性地应用图形运动:学生在应用图形运动设计队形变化时,可能缺乏创意和灵活性,需要教师引导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旋转:让学生通过观察队列表演中的旋转现象,认识旋转不改变物体形状与大小,只改变物体方向。
3.判断与描述:学会判断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够用语言描述。
二、核心素养目标
《队列表演一》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与旋转的内涵,提高对空间物体运动的认识。
3.设计更多富有创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提高他们对图形运动的敏感度。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平移与旋转的基本概念。平移是物体在空间中沿直线移动,而旋转是物体围绕某个点或轴进行转动。它们是图形运动的基本形式,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观看队列表演的视频,分析其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了解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平移与旋转的区别和如何描述它们。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队列表演一》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队列表演一》(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第1节):本节课主要围绕“图形的运动”展开,通过对队列表演的情景引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移与旋转现象。内容包括:

队列表演一优秀教案1

队列表演一优秀教案1

《队列表演一》教学设计
4、观察发现。

T: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T小结
5、看懂点子图。

T:这个点子图是怎么分的?怎么算的?
6、看懂表格。

T:借助点子图说一说表格中的每个数都是什么意思?
7、点子图与表格有什么联系?
8、你喜欢哪种表达方式?
T小结。

三、练习。

1、基础练习。

73×24=
13×31=
T:做完两道题,你有什么发现?
2、拓展练习(机动处理)
134×12
T全课总结。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看学生情况: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或者直接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
独立练习
全班交流
独立尝试
七、板书设计:
队列表演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方法二
方法三方法四。

队列表演(一)教学设计

队列表演(一)教学设计

队列表演 (一) 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和目标在小学生的教育中,队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团队协作和纪律性的培养。

而队列表演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表演能力。

本节课将通过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理解队列的概念,并让他们参与到队列表演中,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 学生能够理解队列的概念和重要性;2. 学生能够通过参与队列表演,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3. 学生能够通过队列表演理解纪律性的重要性。

二、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为了引入队列表演,可以选择播放一个与队列有关的视频或者歌曲。

让学生观看或者听一遍,然后讨论他们观察到的特点和意义。

引导学生认识到队列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概念解释 (10分钟)解释队列的概念,告诉学生队列是指以一定顺序排列的人或物的集合。

举例子来说明队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如排队买票、上学时排队等等。

可以通过图片或者实际场景来帮助学生理解。

3. 分组 (5分钟)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约有5-6人。

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能力来进行分组。

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一位负责指导和组织的学生。

4. 练习队列 (10分钟)让每个小组按照老师给出的指令进行队列练习。

例如,先让大家按照身高从矮到高排队,然后按照年龄从小到大排队。

教师可以在练习过程中观察和提供指导。

5. 队列表演 (15分钟)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简短的队列表演。

演员可以按照老师给出的主题,如校园生活、运动比赛等等进行表演。

演员需要按照剧本进行练习,确保队列的整齐和流畅。

6. 表演展示 (1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进行队列表演。

教师和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观看并评价表演。

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小组的表现给予指导和反馈。

7. 总结 (5分钟)在课堂结束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让学生思考队列对于团队合作和纪律性的重要性,并讨论他们在队列表演中的体验和收获。

三、教学评估在队列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练习和表演中的表现。

队列表演(一)教案

队列表演(一)教案

队列表演(一)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队列表演(一)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册莲湖区南小巷小学牛还谊教学目标:1、结合“队列表演(一)”的具体情境,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3、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横式笔算,并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

教学重点: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能结合点子图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横式笔算。

习惯养成训练点:养成积极思考、清晰表达、大胆质疑和认真倾听的习惯。

教法:情境导入、多媒体辅助、直观演示学法:实践操作、自主讨论、同桌交流主要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练习题卡、直尺复习检查:练习、反馈、展示教学过程:一、口算、复习旧知(通过口算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相关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准备)50 × 4 = 40 × 8 = 32 × 4 = 15 × 6 × 220 × 20 = 40 × 50 = 38 × 20 =二、情景引入1、(出示课件:队列表演图片和点子图)这是一所学校在进行队列表演,老师根据他们排列的队形绘制出了相应的点子图,在图中你能找到数学信息吗?(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你会列出算式吗学生列式:14×12师:说说你这样列式的理由。

师:这样的算式如何计算我们没有学过怎么办?生:将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

三、探究新知、个人学习、分享交流。

师:拿出老师发的点子图,请你圈一圈,然后用算式表示出你圈的过程。

1、请学生分析点子图和人数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利用点图算出14×12的结果。

3、用算式表示圈的过程。

(1)、学生独立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在点子图上圈出来,结合圈的过程将算式写出来。

3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教案第3单元《队列表演(一)》

3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教案第3单元《队列表演(一)》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第三单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生根据题意提出问题:有多少人参加列队表演?学生理解题意:每行的人数×行数=列队总人数,列式为14×12或12×14。

2、利用点子图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师:那我们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利用点子图来圈一圈,算一算。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3、交流算法。

师:你们算出得数了吗?能说说你们是怎么算的吗?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把圈点子图的过程和算式对应说明。

方法一:把12行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有6行,即把12拆成6乘2的形式进行口算,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连乘计算。

方法二:把12拆成10和2的和,再进行口算。

方法三:把14和12都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相加的形式,再进行口算。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展示自己的算法。

展示汇报。

中的一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来解决。

交流分享是重要的学习活动,在分享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借助点子图的直观模型分一分,学生在表达中,体会直观对于理解思考过程的重要,也在实物与算法的关联中理解算理。

启发学生通过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在“做数学生可能还有其他的圈法和拆分方法,只要合理即可。

4、用列表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问题二:14×12×10 410 100 402 20 8100+40+20+8=168师:表格中的数据是怎样得到的?这样的算法你能看懂吗?它和点子图有什么联系呢?请同学们结合点子图说一说。

学生观察,先在小组内讨论,并在点子图上圈一圈,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集体交流。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其实列表法是点子图算法的抽象形式,用列出的表格代替点子图,可以避免画点子图的麻烦。

5、巩固反馈。

算一算:15×11 23×12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得数。

学生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最后集体交流算法。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数学教案_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数学教案_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数学教案_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数学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

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数学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册教学目标:1、结合“队列表演(一)”的具体情境,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3、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横式笔算,并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

教学重点: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能结合点子图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横式笔算。

习惯养成训练点:养成积极思考、清晰表达、大胆质疑和认真倾听的习惯。

教法:情境导入、多媒体辅助、直观演示学法:实践操作、自主讨论、同桌交流主要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练习题卡、直尺复习检查:练习、反馈、展示教学过程:一、口算、复习旧知(通过口算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相关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准备)50 × 4 = 40 × 8 = 32 × 4 = 15 × 6 × 220 × 20 = 40 × 50 = 38 × 20 =二、情景引入1、(出示课件:队列表演图片和点子图)这是一所学校在进行队列表演,老师根据他们排列的队形绘制出了相应的点子图,在图中你能找到数学信息吗?(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你会列出算式吗?学生列式:14×12师:说说你这样列式的理由。

师:这样的算式如何计算我们没有学过怎么办?生:将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

班的队列动作示范教案

班的队列动作示范教案

班的队列动作示范教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不同时期随班的队列表演方式
2.正确运用表演素材,在指定的条件下演练随班队列
3.掌握随班队列演出的重要节奏
二、教学内容
1.队列动作
队列动作是由一组舞蹈者以同样的表演节奏组成的运动,它们可以是拍手或步行等方式,队列动作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分别练习:
(1)现代社会队列动作
现代社会队列动作比较多样,节奏自由,适用于表演有情感色彩的曲目,它们可以是步行、拍手、翻身、转身等动作,以及以不同的方式和大小变换,例如KEEPING line, DROPPING line, WALKING line等。

(2)近代队列动作
近代队列动作多以步行、跳跃和拍手为主,可以使表演更富有活力,更有灵活性,近代的队列舞动作在幅度上也有自由性,在节奏上会更强调韵律感。

(3)传统队列动作
传统的队列动作多以旋转、转身、拍手和轻推为主,它们强调对细节的把握,更夹杂着传统的民族节奏,节奏节拍更明确,比较抒情。

2.示范教学
(1)准备
(a)组织学员队伍,每排不超过8人;
(b)规定每队伍的起点,然后拉开距离,开始表演;
(c)在表演前,先示范一遍。

《队列表演》教学设计

《队列表演》教学设计

《队列表演》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方面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它作为一门学科,一种工具引入教育,带动了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及组织形式的深刻变革。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方面成效显著。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小组的组织和管理,可以丰富我们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信息技术环境软硬件要求及搭建情况简介:
①教师和学生都人手一个ipad。

②通过局域网,iteach实现互动师生互动。

③通过keynote播放课件
④通过quip小组上传作品,教师通过quip查看学生的完成情况。

教学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通过ipad的交互模式,组建小组,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3.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横式笔算,并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

【板书:队列表演】。

二、探究1. 师:为了研究方便,我们用一个点来表示一个人。

(出示:点子图1)
2. 提问:请你看这幅图,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问题呢?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信息,如下)
进行评价。

预设1:
预设2:
预设3:

固练学生独立解决
评价方式。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本课程为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音乐课的队列表演(一)课程设计。

本课程旨在通过音乐队列表演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本课程适合三年级的学生,课程时长为4课时(约160分钟)。

二、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队列表演的基本知识和要素,理解合唱、伴舞等表演形式的含义;2.学生通过学习排练,提高音乐演唱和表演的素养和能力;3.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彼此信任、支持和互相协作,体验团队协作乐趣;4.学生能够在表演中展示自我,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队列表演的基本知识通过多媒体等形式介绍队列表演的历史和现状,并向学生阐明队列表演的基本要素和表演形式,例如:合唱、伴舞等。

2. 音乐演唱和表演的技能训练1)音乐演唱技能训练:学生分组,每组5-6人,组成小合唱团,并分别分配唱部; 2)合唱练习:学生对指定歌曲进行合唱排练; 3)舞蹈表演技能训练: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和节拍训练; 4)合唱和舞蹈的整合排练:通过合唱、舞蹈和台词等综合排练,完成队列表演的最终呈现。

3. 团队协作和合作能力培养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协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合作能力,增强信任和支持。

四、教学方法1. 教师授课法通过演示、讲解和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介绍队列表演的基本知识和要素,并逐步指导学生完成音乐演唱和表演技能训练。

2. 讨论课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就音乐剧排练和表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完成集体创作。

3. 体验式学习法通过参与体验音乐剧排练和表演的整个过程,增强学生对音乐剧排练和表演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五、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对排练和表演过程中的自我感觉和他人评价,以及针对表演作品的评价和讨论,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进行评估,以及对团队协作和合作能力进行评估。

六、参考文献1.《音乐教学大纲》;2.朵丽桥艺术教育网。

班的队列动作示范教案((优秀

班的队列动作示范教案((优秀

班的队列动作示范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军事体育教程》第三章“队列动作”,具体内容包括:立正、稍息、看齐、报数、齐步走、正步走等基本队列动作要领和训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队列动作的基本要领,提高队列动作的规范性和熟练度。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军事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正步走的摆臂和踢腿动作协调,以及队形变换的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立正、稍息、看齐、报数、齐步走、正步走等基本队列动作要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口哨、指挥棒、队列训练场地。

2. 学具:军装、军帽、腰带、运动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身着军装,以军事教官身份出现,介绍队列动作在军事训练中的重要性。

学生按照要求穿戴整齐,进行队列集合。

2. 理论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立正、稍息、看齐、报数、齐步走、正步走等队列动作要领。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 示范演示(15分钟)教师进行队列动作示范,重点强调动作细节。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4.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队列动作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队列动作错误,进行分析讲解。

学生认真听讲,对照自己动作进行改正。

6.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队列动作随堂练习。

学生积极参与,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对学生的队列动作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六、板书设计1. 队列动作训练2. 内容:立正、稍息、看齐、报数、齐步走、正步走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课后自行练习队列动作,拍摄视频,至班级群。

2. 答案:视频中需展示规范的队列动作,如立正、稍息、看齐、报数、齐步走、正步走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正步走的摆臂和踢腿动作协调。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队列表演(一) 》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队列表演(一) 》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队列表演(一)》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队列表演(一)。

(教材第32~33页)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重点: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结合实际,灵活思考,多种方法解题。

多媒体课件。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队列表演”。

这里面也有数学问题,大家仔细看。

(教师播放课件)生1:他们的队列很整齐。

生2:我注意到了一个数学问题,就是队形在变化,但是总人数不变。

师:生2观察到了要点,真棒!这节课我们来研究“队列表演”中的数学问题。

(师板书课题) 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主题图,学生观察。

师:我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画怎样的图形来表示。

生:我认为可以用点子图来表示。

如果画人物图太费时了,没有必要。

师:你真聪明!那你知道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吗?圈一圈,算一算。

生:我知道队伍有12行,每行14人。

师:那怎么列式呢?生1: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4×12。

生2:我同意,我是根据每行人数×行数=参加队列表演的人数来列式的。

师:你们说得不错。

那我们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

学生可以独自思考,也可以与小组同学交流学习。

生1:横着平均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的人数都有6行,每行都有14人。

则每部分的人数是14×6=84(人),两部分的总人数是84×2=168(人)。

14×12=14×6×2=168生2:横着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的人数有10行,每行都有14人,人数是14×10=140(人);第二部分的人数有2行,每行都有14人,人数是14×2=28(人)。

所以,两部分的总人数是140+28=168(人)。

14×10=14014×2=28140+28=168生3:把点子图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有10行,每行有10人,人数为10×10=100(人);第二部分有10行,每行有4人,人数为10×4=40(人);第三部分有2行,每行有10人,人数为2×10=20(人);第四部分有2行,每行有4人,人数为2×4=8(人)。

《队列表演》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队列表演》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课前练算】
1.计算出结果:(课件出示)
6×3= 15×4= 18×2=
16×30= 170×40= 180×20=
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探究新知】
任务一:学校准备队列步伐表演需要举行一个12行,每行14人,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怎样列式?
1.生独立列式。

2.同伴说说你会怎么计算?
任务二:试着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根据(利用点子图探究计算方法)
1.小组探讨交流算法。

2.下面的方法你能看懂吗?说说你的理解。

方法一:把12拆成6×2的形式进行口算,如下
图:
方法二:把12拆成10+2的形式进行口算,如下图:
方法三:把14和12都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相加的形式,再进行口算,如下图:
3.小组讨论:比较几种算法,说区别和联系,哪种更简便?
课堂小练
算一算并说说计算过程。

15×11= 23×12=
课堂小练
课本33页第4题解决问题。

【当堂检测】
1.完成课本第33页练一练第1题,圈一圈,算一算。

2.完成课本第33页练一练第5题,解决问题。

【拓展延伸】
乘法速算:。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2队列表演(一)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2队列表演(一)北师大版

队列表演(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下册第三单元乘法32页-33页教学目标: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利用圈点子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知识技能:结合“队列表演”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经历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通过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影响,使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思想与方法,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

重、难点:体验算法多样化,理解算理。

教学用具:多媒体、题单教学方法:自学、讨论、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观看一组阅兵图片)师: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感受?(生:服装整齐、走的也整齐,这么多人在一起走就像一个人似的)师:同学们可知道,解放军叔叔要想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要下很大的功夫,所以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毅力。

师:其实,我们同学也做到了,在这次运动会上同学们饱满的精神,整齐划一的动作,足可以说明这一点。

那么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播放运动会队列的视频)(生:一共有12行。

每行有14人。

)二、探究新知师:我们可以用点子图来表示队列,那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

)(板书: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师:你能列出算式吗?(生:14×12或12×14)(板书)观察师:请同学们观察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生:以前学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今天学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师:我们今天就来共同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利用你手中的点子图,先圈一圈,再算一算,最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

(课件教学出示要求)请小组来汇报小组汇报。

方法一:生:下面由我们小组来回报。

生:我把12拆成3×4先算14×3=42,再算42×4=168。

生:我把12拆城2×6,先算14×2=28,再算28×6=168。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三年级《队列表演一》教学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三年级《队列表演一》教学案

《队列表演一》教学案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的过程。

2. 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并感悟与体验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3. 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表格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表格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法:引导法,提问,讲解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具:课件,小黑板学具: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淘气今天可高兴了,因为他负责给全班排列方阵,他邀请了我们,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目标:结合住新房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二)自学指导:自学课本第32页以上内容,解决一下所给出的问题1. 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 用什么方法解决呢?三、小组合作,探索新知:1. 同学们根据图中所给的数学信息独立思考列式,如:列出算是:14×12 或12×14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2. 探讨算法:第一种方法:口算法,14×6×2=84×2=164第二种方法:简便运算,12×14=12×2×7=24×7=168讨论:比较三种算法,说区别和联系。

最后,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格式,并再次强调理解对应位值要对齐的道理。

四、交流反馈:做练习题,有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进行个别辅导。

也可以让同学之间相互帮助。

五、当堂训练:课本第32页的“算一算”。

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但鼓励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最后强调计算的格式。

六、巩固练习1. 课内作业。

(课本第33页“练一练”的1-4题)七、课堂总结:(一)两位数乘一位数可用()计算,也可用()计算,它们都是分三步计算,只不过竖式是把三部综合起来更简便。

八、作业布置:20×30= 30×40= 140×20= 150×30=10×30= 50×80= 40×120= 50×40=。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教案

《队列表演(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能力目标: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简洁的横式笔算,并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

情感目标: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三、教法、学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生讲解、同桌交流、板演评价等法,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让学生切实的体会到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

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力求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方法,探索新的知识,从而轻松学到新知识。

四、教具准备课件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学校开运动会,要进行队列表演,你认为排什么样的队形最有利?生:排成方形队列进行表演,这样看起来美观好看。

师:如果有48人参加,应该怎样排队呢?生:可以排成6行,每行站8人。

师:如果我想排一个方阵,共12行,每行站10人,你知道有多少人了?学生计算:12×10=120(人)2.师:学校举行队列表演,一共有12行,每行有14人。

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呢?(课件展示情境图)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14×12=3.师揭示课题:这个算式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索新知1、理解题意:2、探索计算方法:方法一:把12行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10行,一部分是2行,分别乘14以后,再把积相加就是所求结果。

14×10=14014×2=28140+28=168方法二:14×12=14×6×2=84×2方法三:10×10=10010×2=204×10=404×2=8100+20+40+8=1683、将算式转换成表格的形式:方法一:×10 214 140 28方法三:×10 410 100 402 20 84、正确解答:14×12=168(人)答:共有168人参加队列表演。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3单元《队列表演(一)》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3单元《队列表演(一)》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队列表演(一)》教案讲授新课 1.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课件出示:学校举行队列表演,一共有12行,每行14人。

师:大家都知道了什么?师:为了让大家好观察,淘气用下面的点子图表示队列。

课件出示:学生题意自由说说。

学生独自思考后回答: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学生:本题实际是求12个14是多少,算式是12×14。

学生茫然。

通过说说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题和问题意识,同时引入点子图,为后面的计算做准备。

学生分组尝试,并把计算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自由说说。

在利用点子图探究计算方法的时候,老师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发挥团队精神,通过相互交流、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不仅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发生于发展过程,同时还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学生根老师一同完善算式,并写出答语。

学生分组交流,然后集体反馈。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交流汇报,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利用表格方法计算,让学生自由说说,有机的将知识串联起来,充分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通过算一算,强化学生对表格方法的训练。

师: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师:应该怎么列式呢?说说你的想法。

师:说得真好!12×14等于多少呢?怎么计算2.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师:咦,刚才淘气不是制作了一份点子图吗?我们尝试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看看能不能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都找到方法了,谁愿意分享一下呢?反馈:方法一:我是每6行圈在一起。

14×12=14×6×2=84×2=168方法二:我把10行圈一起,把剩余的2行圈14×10=140 14×2=28 140+28=168方法三:我是这样圈的。

10×10=100 10×4=40 10×2=204×2=8 100+40+20+8=168……师:看来大家都找到了计算的方法,我们一起自豪的写出答案好吗?师:看到大家的积极思考,老师倍感欣慰!在同学们思考的时候,老师也找了一种与你们不同的方法,你们看。

幼儿园队列展示教案

幼儿园队列展示教案

幼儿园队列展示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队列的定义,知道队列的特点和应用场景2.能够根据要求设计队列模拟游戏,培养儿童团队合作意识和战略思维能力3.能够在游戏过程中激发儿童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队列的定义和特点2.如何设计队列模拟游戏,培养儿童团队合作意识和战略思维能力三、教学内容1. 队列的定义和特点队列是一种受限制的线性表,只允许在表的前端进行删除操作,在表的后端进行插入操作。

队列具有“先进先出”的特点,即先插入的元素在队列的前面,后插入的元素在队列的后面,先出队列的元素是先插入的元素。

队列常用于模拟某些实际问题的情况,如排队等待、数据传输等场景。

2. 设计队列模拟游戏步骤一:确定游戏场景选择适合儿童玩耍的场景,例如小动物乘车排队、抢球比赛等。

步骤二:确定游戏规则根据场景确定游戏规则,例如小动物乘车排队游戏规则可以为:每个小动物都需要排队等待上车,不能插队;如果有小动物插队,则需要重新排队;如果小动物敲响了车上的铃铛,则游戏胜利。

步骤三:分配角色和任务根据游戏规则为儿童分配角色和任务,例如小动物乘车排队游戏可以分配小动物的角色,让他们完成排队、等待、座位选择等任务。

步骤四:组织游戏根据角色和任务让儿童进行游戏,引导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团队协作、战略思维等技能。

同时,需要注意游戏时间控制、游戏结果评估等问题,确保游戏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四、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教师先通过示范的方式讲解队列的定义和特点,让儿童了解队列的作用和应用场景。

2.操作演练法:让儿童进行队列模拟游戏操作,培养儿童团队合作意识和战略思维能力。

3.互动式教学法:在游戏中引导儿童进行互动,激发儿童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五、教学评价1.教师通过观察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记录评价内容,以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2.教师通过结合游戏规则和策略,评估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得出游戏结果,对儿童进行评价和反馈,提高儿童的游戏信心和参与度。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教案

《队列表演一》教案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2、35页。

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结合“队列表演”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经历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掌握竖式计算的算法、算理及书写格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通过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影响、是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思想与学习方法、充分感受教学的魅力。

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竖式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竖式的计算理论。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学校准备夏季运动会,需要举行一个12行、每行14人的队列表演,应该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板书信息并提问:你能列出算式吗?想想算式的意思。

14×12=或12×14=﹙教师板书)(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1.师:怎样计算14×12呢?让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吧!方法一:算式算式14×6×2。

方法二:算式14×10=140、14×2=28、140+28=168方法三:算式10××4=8100+40+20+8=168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生生互动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口算每一步的意思及方法,为学习竖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探索竖式计算14×12的方法。

如何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看一看,想一想是怎样算的,先独立思考,再将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集体交流:谁来代表你们小组说一说这些竖式是怎么算的。

(三)反馈达标1.竖式计算2.海象爸爸和妈妈的体重各是多少千克?(1)爸爸的体重是你的32倍(2)妈妈的我的体重只有33千克。

(3)体重是你的23倍(四)成果检验1.你有那些收获?2.完成作业(练一练第2/5题)。

队列表演(一)示范教学方案

队列表演(一)示范教学方案

队列表演(一)教学目标: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横式笔算,并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点子图、列表的方法进行计算,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上课前,先算一算下面各题。

8×2=3×5=21×4=8×20=30×5=21×40=80×20=30×50=210×40=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复习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运算规律,唤醒学生已有认知,为本节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1. 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圈一圈,算一算。

师:学校举行列队表演,一共有12行,每行14人。

淘气用右面的点子图表示队列。

师: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请你独立圈一圈,算一算。

学生独立操作,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生1:我是把12行的队列平均分成两组,每6行圈成一组,14×12=14×6×2=84×2=168(人)。

生2:我是把12行的队列分成10行和2行的两组,14×10=140(人),14×2=28(人),140+28=168(人)。

生3:我先把12行的队列分成10行和2行,再把每行的14人分成10人和4人,10×10=100(人),10×4=40(人),10×2=20(人),2×4=8(人),100+40+20+8=168(人)。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变为数学问题,利用点子图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借助直观模型使未知转化为已知,在此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下面的方法你能看懂吗?结合点子图说一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队列表演一》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2~35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结合“队列表演”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经历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掌握竖式计算的算法、算理及书写格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

通过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影响、是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思想与学习方法、充分感受教学的魅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竖式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竖式的计算理论。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学校准备秋季运动会,需要举行一个12行、每行14人的队列表演,应该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
板书问题并提问:你能列出算式吗?想想算式的意思。

14×12=或12×14=﹙教师板书)
师:今天的算式和我们过去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今天的算式中两个乘数都是两位数,以前我们只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昨天我们学的是两位数乘整十数。

(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你的记忆力真好,很会学习,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既为后面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的算理做了铺垫,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1.师:怎样计算14×12呢?让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吧!
方法一:
师:出示点子格,让学生列算式:
﹙﹚×﹙﹚=﹙﹚
﹙﹚+﹙﹚=﹙﹚
算式14×6=84、14×6=84、84+84=168
方法二:
师在出示另外一种算法:
生:列算式14×6×2,并计算。

方法三:
师:大家再看下面的算法,还能列出算式吗
生列算式14×10=140、14×2=28、140+28=168
方法四: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大家再想一想!
﹙﹚×﹙﹚=﹙﹚﹙﹚×﹙﹚=﹙﹚
生:列算式10×10=100 10×4=40 10×2 =20 2×4=8
100+40+20+8=168
师:最后一种算法,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表格来计算。

10 4 × 1 |
410
~H 10×100 0 h 1041 ×8 1 2 ~2×10 2×20 h
41
理解口算每一通过生生互动=在合作交流中,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步的意思及方法,为学习竖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的方法。

×探索竖式计算2.14想一想是怎样算师:下面我们就重点讨论,如何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看一看,的,先独立思考,再将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集体交流:谁来代表你们小组说一说这些竖式是怎么算的?
14 12×12 14×12 14×48120 28140 2814
168
168
168
生1:我们小组发现第1、2个竖式都是先算=28等于14×2.
再算10×14等于140。

最后将结果加起来等于168。

只是一个写了0,—个没有写0,但都不影响计算结果=都是对的。

师:听懂了吗?谁再来说一说?
生2:第一步还是先算2×14 =28,第二步因为1在十位上代表1个十,相当于10×14 =140=所以应该在结果上写上140。

再用28+140 =168。

第二种方法相当于把140后的0省
略了,但1对齐百位,4对齐十位,还是表示140,对最后的结果没有影响。

师:说得太精彩了,一下就看出了每一步是怎样算出来的,真有数学头脑。

大家明白了吗?还有补充吗?
生3:2×14算的是12行中两行的人数。

师:你不仅知道它是怎样算的,还知道用乘法的意义来解释这样算的道理,太会思考了,值得大家学习。

大家都听懂了吗?那你能看懂第三个算式吗?
生4:它是先拿第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4分别乘2和1,得到48再用十位上的数1乘2和1,得到120,最后将48和120相加,得168。

师:这种算法和前两种不一样,但它也是正确的,只是我们通常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所以我们今天S点研究两个竖式,对于它们,你还有什么疑惑?
生:为什么有0和没0都是对的呢?
师:问得好,谁能解释?
生:因为这题写0和不写0都不影响最后的结果,所以可以省略不写。

师:说得很好,就是这样的。

生:为什么4要写在十位上,1要写在百位上呢?
师:你真是问到点子上了,有谁能回答?
生:十位上的1代表1个十,所以得到的是14个十,也就是140,虽然把末尾的0省略了,但它不是14。

师:这一点很重要,是我们竖式计算中很重要的一步,你明白了吗?
设计意图:很多学生并不会列竖式,通过观察其他同学列出的竖式,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研究它们每一步是怎么算的。

这不仅准确地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也为学生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算理,掌握其算法提供了广阔自主探究空间,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3.强化理解。

师:还有疑惑吗?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

请注意!(课件演示每一步,并展示竖式计算的步骤)28怎么得来的?()×﹙﹚,也就是()个()。

具体怎样算2×14呢?请你认真看屏幕。

你明白了吗?谁来说一说?
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

2生: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
师:第二步出现14,它是怎么得来的?有什么疑问?
生:4为什么可以写在十位?
师:问得真好,谁来帮助他?最后一步呢?()+﹙﹚
生1:十位上的1代表1个十,所以得到的是14个十,也就是140,把末尾的0省略不写,所以4在十位上,1在百位上。

生2:28+140。

师:同意吗?你们的脑筋转得真快,真聪明!现在你明白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的运算顺序了吗?请再看老师演示,谁来讲一讲?
生: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得到第一个结果,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得到第二个结果,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

师:现在老师可有问题了,对比口算和竖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竖式中的每一步口算中也有=它们的算法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

比如说:
竖式中第一步2×14=,口算中有;第二步10×14=140,口算中也有,最后28+140=168。

口算中还有。

小结:你太会发现数学最本质的现象了,大家都听明白了吗?今天真有成就感,用口算和竖式这种新的方法都算出了结果,请你完成教材34页的“算一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竖式计算每一步的意义梳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和运算顺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会竖式计算。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