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建筑文化豫西地坑院
走进豫西地下村落(一)——天井窑院!
⾛进豫西地下村落(⼀)——天井窑院!“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的奇妙豫西地下村庄!位于豫西三门峡市区以南20余公⾥的黄⼟平原,散落着⼤⼤⼩⼩⼏⼗个地下村落,那就是既与中国北⽅普遍存在的窑洞样式有相同之处但⼜独具特⾊的豫西民居——地坑院,也称天井窑院,它是黄⼟⾼原天然黄⼟层下孕育的⼀种特殊建筑! 天井窑院,它是沿袭原始社会⼈们以洞、⽳栖⾝逐步演变⽽来的⼀种民俗住宅形式,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就已经存在了。
由于古时战乱频繁,⼀些民居常常被官兵或⼊侵者烧毁,⼈们只好因陋就简,在黄⼟坡上挖孔窑洞居住。
然⽽,因邻近黄河,冬天这⾥北风凛冽,寒冷⽆⽐。
于是劳动⼈民在实践中创造了这种居住⽅法:就是在平地上往下挖⼀四⽅块的“井”,然后在下⾯的井壁四侧各往东西南北四个⽅向掏挖窑洞,形成居住院落。
这样,再⼤的风也刮不到下⾯来,这个天井窑院便成了⼈们安逸的家了。
现在河南三门峡、⽢肃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还有分布。
其中河南三门峡境内保存的较好,那⾥⾄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
进⼊村内,只闻⼈⾔笑语,鸡鸣狗叫,却不见村舍房屋,所谓“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就是它的真实写照,有⼈⼜称它是“地下的北京四合院“!天井窑院 —— 俗称俗称地坑院地坑院顾名思义就是在平地挖⼀深6—7⽶的深坑,四周见⽅,形成天井,然后在坑的四壁凿挖8⾄12孔窑洞,形成天井式四⽅宅院。
过去,村民对修建窑院⼗分重视,建前必请阴阳先⽣察看,根据宅基地的地势、⾯积,按易经⼋卦决定修建那种形式的院落。
⼀般分四种类型:⼀是东震宅,长⽅形,凿窑8孔,南北各三孔,东西各⼀孔,门为正南⽅,厨房设在东南;⼆是南离宅,长⽅形,共凿窑8⾄12孔,门为正东⽅,厨房设在东南;三是西兑宅群众叫西四宅 ,正⽅形,凿窑10孔,东西各3孔,南北各2孔,门⾛东北⽅,厨房设在西北;四是北坎宅,长⽅形,凿窑8⾄12孔,门⾛东南⽅,厨房正东。
东西南北各按易经⼋卦排列,主窑⾼3⾄3.2⽶,可安⼀门三窗,其余为偏窑,⾼为2.8⾄3⽶,⼀门⼆窗。
地坑院之乡—北营村
地坑院之乡——北营村在豫西的黄土高原地带,有一种独特而神奇的民居地坑院,这种民居被专家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三千多年来,地坑院的居民生生不息,地坑院的建筑样式千年不变。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的北营村就是这种古村落的杰出代表。
地坑院是在平地上挖6—8米深的方坑,在四壁上凿出8—12孔窑洞,把其中的一孔挖成斜坡作为连接地面的通道。
地坑院是豫西地区特有的一种民居建筑形式,具有冬暖夏凉,防风、防震、防盗,省工、省料、省钱的特点。
如今在陕县分布着200多个地坑院群落,有10000余座地坑院,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在中国乃至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
地坑院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作为一种神奇而古老的民居样式,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的宗教信仰、社会状况、经济水平等演变轨迹,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独具特色的地坑院群落,被专家学者誉为“地平线下的村庄”,“地下的北京四合院”,“中国生土建筑的杰出典范”,“中国生土建筑的最高成就”。
2013年被批准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国家民协命名为“中国地坑院文化之乡”,“地坑院营造技艺”2011年被国务院录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地坑院,走进地坑院,感受地坑院的神奇魅力,北营村在原有地坑院群落的基础上,把地坑院古村落建成了陕州地坑院景区。
陕州地坑院景区位于陕县张汴乡北营村,距三门峡市区15公里,距陕县县城5公里。
景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5.8亿元。
空间布局由北向南依次为生态观光区、核心旅游区、休闲度假区三大板块。
景区的形象定位是:人类穴居活化石,地平线下古村落。
生态观光区主要有休闲观光、高效农业、时令果蔬采摘、生态展示等。
核心游览区主要由休闲广场、游客服务中心、民俗文化园、中华八卦大院、餐饮中心和陕州老城一条街六部分组成。
民俗文化园通过对遗存的地坑院进行保护和整修,展现民俗文化传承。
主要分为非遗展示区、民俗欣赏区、传统技艺区、窑洞人家区四个板块。
独特的建筑文化---豫西地坑院23页PPT
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独特的建筑文化---豫西地坑院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人居活化石,4千年历史的地坑院…
人居活化石,4千年历史的地坑院…陕州地坑院和十碗席是豫西居民的特色。
陕州十碗席的由来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由于气候的原因,当地人们喜欢香辣咸酸、荤素搭配的饮食习惯,习惯用猪肉和萝卜、白菜、豆腐、粉条、豆芽、金针菇等制作成经济实惠、汤菜兼有的十碗宴席。
穿山灶的炉灶呈斜坡状依次向上,灶心相通,根据热气往上走的原理,依次紧连的九个灶孔,可以同时放置九个大锅。
炉温逐减,可根据火候烹饪当地美食“十碗席”。
有“七紧、八慢、九消停”之说。
见过上千游客,坐了一百多桌,在地坑院里品尝用穿山灶做的十碗席的场面吗?陕县地坑院特有的美食是“十大碗”,十大碗即北方传统的十碗水席,相传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侵华逃难途经此地时,当地农民给她做了“十大碗”,令她赞赏不已,从此名扬四方。
这十碗分别是:小酥肉、红烧肉、凉拌红萝卜丝、海带、红豆腐、肉烩菜、黄花菜、烩炸豆腐、凉拌豆芽、凉拌粉条等。
最惹眼,当然是色泽诱人,肥而不腻的条子肉,那味道古老而守旧,透着乡土菜浓浓的味道,可以说,出了地坑院,就再也尝不到。
厨师在用穿山灶在做十碗席。
一千多人坐在地坑院里同吃十碗席。
有着4000年历史的地坑院,为何20年间从万座消失不足百座地坑院也叫地窨院,地窑院。
据记载地坑院在我国北方地区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人类从山地丘陵洞穴走向平原发展的民居形式。
地坑院是我国晋南地区主要的居住民居形式,沿黄河而居的先人用他们的聪明才智,营造出了这种独具特色冬暖夏凉的古民居。
特别是晋陕豫的黄土高原地区地坑院的分布较多。
地坑院冬暖夏凉深受农民喜爱。
地坑院从上面俯瞰就是长方形的大坑,是汉民族传统四合院的另一种形式。
秋天里的地坑上边嗮满了粮食。
随着社会进步地坑院也在慢慢消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了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
山西平陆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地坑院在10000座以上,这里的老百姓基本都住在地坑院的土窑洞里,随着城镇化的步伐,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地坑院,搬进了土木结构的砖房里,现在目前完整保存下来还在居住的在100家左右。
豫西陕县地坑院传统民居探究
中,长辈居住兼供奉着祖先灵牌 的主窑居正位 ,小辈 主的窑洞位 主窑两侧 ,厨窑 、牲 口窑等分处角落 ,反 ,学者们并没有给出准确的时间界
若掘井 ,深三丈 ,即旁穿之” ,窑洞 中 “ 系牛马 ,置碾磨 ,积粟
2 . 陕县地坑 院的形成条件
陕县地坑院是 当地气候 、 环境 、 社会 、 文化等条件 下的产物 , 体现 出天人合一 、天人享用的传统生态思想 。一是地质原因。陕
县陕塬黄土层厚达二三十米 , 有新老之别 。离地 面深 的老黄土土 层厚 、自立性好 ,适合挖建 窑洞 。二是气候原因。陕县属 于温带 大陆性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 、冬季寒冷干燥 ,尤其冬季西北风猛
一
、
引言
坑院设计 巧妙 , 有水井设施 , 具有 防水 防风及院 内排放污水秽气
地坑 院是 中国北方住宅文化 中的奇葩 。 豫西陕县地坑院里浓 缩 了中国传统宗法制度 、政治 、经济 、地域文化与技术 等形 态 ,
等功能。为防水 ,地坑院与地 面相接 四周砌有一圈青砖青瓦的房 檐 ,房檐 上砌有 高 3 0 — 5 O 厘米 的拦 马墙 ,既可排雨水又可防止地 面灌人院 内,同时可防止在地面上 的人跌落地坑院里 ;在窑洞与
地面的接 壤处 , 还有用砖砌起 的墙脚跟 ,可防止下雨天雨水对窑 洞的腐蚀 ,从而保护窑洞。地坑 院在地下 ,又可 防风 。地坑院 中
具有极高 的建筑艺术与历史文化价值 , 值得我们去研究。学术界
关于豫西陕县地坑 院的研究尽管 已取得一定的成果 , 但仍 有研究
一
的空 间。笔者将在 已有研究成果 的基础上 ,对豫西地坑院进行 进 步调研 与探究 , 并依据其发展现状 , 有针对性地提 出保护建议 ,
赞美地坑院的句子
赞美地坑院的句子地坑院,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是一处古老而神秘的地下宫殿。
它的存在已有千年历史,被誉为地下宫殿的“瑰宝”。
地坑院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探索和参观。
地坑院是一处建筑奇迹。
这座地下宫殿是由精心雕刻的石头建造而成,每一块石头都经过精细的加工和装饰。
在地下宫殿中,有无数的石柱、石雕和石刻,展示着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
每一处细节都展现了古代建筑师的智慧和匠心,令人叹为观止。
地坑院是一座文化瑰宝。
在地下宫殿中,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故事。
这里曾是古代帝王的宫殿,保存着大量的古代文物和艺术品。
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幅巨大的壁画,描绘了古代帝王的生活和历史场景。
这幅壁画不仅艺术价值高,还对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除此之外,地坑院还是一处神秘的地下世界。
进入地下宫殿,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迷宫。
宫殿内部错综复杂,有许多通道和房间,让人难以想象。
其中还有一座地下宫殿,只有通过一个秘密通道才能进入。
这种神秘的氛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增添了地坑院的神秘色彩。
地坑院还是一座富有历史意义的地方。
在古代,这里曾是帝王和贵族的居所,见证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在地下宫殿中,还有许多历史事件和传说与之相关,如古代帝王的战争和政治斗争等。
这些历史故事和传说,使地坑院成为了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地坑院的存在,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见证。
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精髓,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探索和研究。
地坑院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建筑风格、文化遗产和历史意义,这些都使它成为了一处值得赞美和探索的地方。
无论是从建筑艺术的角度还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地坑院都是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
无论你是艺术爱好者,还是历史学者,都不能错过这个神秘而古老的地下宫殿。
地坑院简要介绍
地坑院简要介绍:地坑院(当地人也称“天井院”、“地阴坑”、“地窑”)作为中国传统民居中生土建筑的独特类型,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和较高的研究价值。
以往对地坑院的研究多为介绍性或局限在少数几个实例,如陕县庙上村等。
而地坑院实际分布区主要集中的豫西陕县塬上地区,现存数量约为4 200余座。
地坑院现存状态:生”与“灭”是地坑院所处的两种状态:所谓“生”,即地坑院的生命力,作为一种地域性乡土居住方式,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符合绿色建筑的营造观念;“灭”即是对地坑院民居现存状态的担忧,这种具有对当地环境适应性的民居建筑正处在被废弃、填埋的境地。
地坑院日渐衰落的原因:①经济发展的影响。
传统窑居村落的价值在于其建造方式中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当地的材料和技术,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豫西地区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逐步受到商品经济的影响。
产业结构的变化为农民提供了多种致富途径,砖石、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广泛使用,地上建新房成为村民的首选。
②村落中心的改变。
以往村落中的祠堂、庙宇曾是村民精神寄托之处,而现今大多数已仅存残断的墙垣和坍塌的梁架,甚至遗迹全无,只有通过老人们的讲述来想象昔日的景象。
随着村落的扩建,村委的办公室、广播站、图书室,以及村落的小学校等公共建筑大多采用地上建筑的形式,成为窑居村落的新中心。
③人地矛盾的压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迎来高峰期。
人均耕地和宅基地日趋紧张,而地坑院窑居在宅基地中占有相当大比例。
地坑院地域特色:1、选址布局通过地坑院实地调研,我们了解到豫西村落选址从古至今发生过很大变化。
在古代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沟壑里面或塬上边缘处,现状村落选址主要在平坦的塬上地区。
这是因为聚落选址须考虑水源、田地、交通和植被等资源利用的便利性。
2、聚落形态:塬上地区现存的窑居聚落,大都历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变迁。
这些聚落共同的特征就是同属地缘型聚落,即中心不明确或多中心格局。
表现在聚落形态上有以下几种类型:①直线型村落形式。
闽西土楼与豫西地坑院
闽西土楼与豫西地坑院作者:张儒雷来源:《决策探索》2017年第19期豫西地坑院,闽西土楼,都是独具特色的奇特民居,一个地上,一个地下,既有不同,又有渊源。
我曾经生长在地坑院,对它非常熟悉。
但土楼是什么样?和地坑院有何异同?对我们一直是个谜。
为了弄明白,我们几个豫西陕塬人,冒着炎热酷暑,千里迢迢,走近闽西山区的土楼群,轻轻撩开它神秘的面纱,惊喜地发现闽西土楼与豫西地坑院有着惊人的异曲同工之妙,堪称土建筑史上的奇迹。
群山深处的神秘土楼闽西土楼位于闽赣粤3省交界的闽西南山区,以龙岩市的永定县土楼群为代表。
土楼的主要特点是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结构精巧、内涵丰富,于2008年7月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6处世界文化遗产。
闽西土楼诞生于宋代,明清时期逐渐成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
从建筑场地上讲,它不受地形限制,不管是山势蜿蜒、峰峦叠嶂的土坳,还是开阔平坦的沼泽坡地,依山就势,均可构建。
从建筑材料上讲,就地取材,物尽其用,当地的粘土、细砂、白灰、竹片、木材、鹅卵石等都可派上用场。
从建筑模式上讲,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错落有致,雄浑壮观。
从建筑用途上讲,土楼冬暖夏凉、坚固耐住、绿色环保、防风防震、防盗防兽、群居安全。
闽西土楼是客家人的发明,是客家文化的象征。
是客家人在当地自然地理条件下,将中原古老的生土建筑技艺发扬光大而创造出来的世界建筑“奇葩”。
客家人源于地道的中原汉民,永定县下洋镇就是古代中原洛阳地区南迁的汉人发展起来的。
客家的中原先民因躲避战乱举家南迁,历史上较大规模的南迁就有五次。
古时候的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后就编入“客籍”,故南迁的中原汉人被称为客家人。
古时闽西南一代封闭落后,人烟稀少,是不毛之地,朝廷常把犯罪之人发配流放于此,加之盗贼啸聚山林,侵害百姓,战乱和漂泊的日子在客家先民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
长途跋涉,客居他乡,“家”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家才能生存发展。
地坑院赏析
地坑院赏析地坑院,那可真是一种超级特别的建筑呢!我第一次听说地坑院的时候,心里就想,啥?在地底下的院子?这也太酷了吧,就像住在地洞里的小鼹鼠一样。
地坑院主要在咱们中国的一些地方才有,比如说河南、山西等地。
我就想象着那些地方的人们,住在这样独特的院子里,肯定有着不一样的生活乐趣。
你看啊,地坑院就像是大地张开的嘴巴,一口一口地把房子吞进去。
不过呢,这可不是什么危险的事儿,反而是一种很聪明的居住方式。
它是直接在平地上向下挖一个方形或者长方形的大坑,然后在坑的四壁上挖出窑洞当作房间。
这些窑洞就像一个个小洞穴一样,可有意思了。
我觉得建造地坑院的人一定是特别会利用大自然的高手。
他们不用像盖高楼大厦那样,去到处找很多很多的建筑材料。
只需要在土里挖挖挖,就有了自己的家。
这在以前啊,可能也是因为条件有限,但现在看来,这简直就是一种充满智慧的环保建筑方式。
也许有人会说,住在地底下会不会很潮湿呢?嘿,这你就不懂了吧。
地坑院虽然在地下,但是它有排水的小窍门呢。
在院子里会有一些小小的排水通道,就像我们身体里的小血管一样,能把雨水悄悄地排出去,不让院子里积水。
我还听说过一个关于地坑院的小故事呢。
说是有个外地人到了有地坑院的村子里,晚上走在路上的时候,突然发现脚下好像是空的,吓了一跳。
他还以为自己遇到了什么神秘的陷阱呢。
结果走近一看,原来是地坑院的入口。
这就像我们玩捉迷藏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超级隐蔽的藏身之处一样。
这个外地人当时的表情啊,肯定是又惊又喜。
从外面看地坑院,你可能会觉得它有点不起眼,就是一片平平的土地嘛。
可是当你走进院子里,就像走进了一个别有洞天的小世界。
院子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也许还有一棵大树。
夏天的时候,坐在树下乘凉,那感觉肯定特别惬意,就像住在世外桃源一样。
而且啊,地坑院里的窑洞里面可暖和了。
冬天的时候,外面呼呼地刮着大风,就像一只大怪兽在咆哮,可是窑洞里就像一个温暖的小窝,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多幸福啊。
奇迹般的地坑院
奇迹般的地坑院作者:王绍刚肖伟李朝民来源:《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9年第03期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有个令国内外游人叹为观止的民居奇迹,那就是“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陕州地坑院。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也有人称“地阴坑”“地窑”,充满着浓郁的黄土地风情,古朴厚重,美丽诗意,独居特色的地坑院群落,被专家学者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中國农民生土建筑的最高成就”。
在距今约4000年前的庙底沟文化晚期,为地坑院发展的成熟期,后经漫长的历史,地坑院形成了今天的式样,它和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陕北窑洞,并称为中国民居史上的“四大奇观”。
近年来,陕州地坑院之所以能够一举成名,不仅得益于陕州区委、区政府充分依托地坑院资源的唯一性与独特性大手笔谋划、高标准保护,更得益于成功整合了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的陕州剪纸、捶草印花、陕州锣鼓书、澄泥古砚等地坑院文化元素,这无疑让盛世中的地坑院拥有了神秘色彩和神奇魅力。
千年穴居吐芳华“地坑院营造技艺独特,是在平地上向下挖6米左右,形成大小不一的方形或矩形土坑,然后在四壁凿出窑洞,供人居住的一种建筑形式。
”陕州区民俗专家白良旭说,作为豫西居住文化的符号,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科学。
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白良旭说,依据不同方位朝向和地坑院主窑洞所处方位,窑院分别被称作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
它是建筑史上一种逆向思维的产物,它是利用自然地形下沉式挖掘,这与通用的上竖式材料垒砌,矗立在大地之上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
这种一反常规的构造方式,是地坑院最大的价值所在和魅力体现。
村民关帮群世代居住在西张村镇地坑院,他说:“现有的地坑院已有200多年历史,有的住过六代人以上。
”在春节来临时,关帮群仍坚守在自家地坑院内,准备过一个具有独特风情的新年。
在张汴乡曲村37号院农家乐,老板王军和几名员工忙碌着为春节期间到来的游客们准备饭菜。
豫西传统建筑的现状和发展
豫西传统建筑的现状和发展豫西民居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古代人们穴居生存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距今已有约4000年的历史。
地坑院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是一种独特的民居形式,包含了生态学、美学、建筑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价值。
我们在保护其民间传统文化的同时,努力实现文化与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乡村发展模式,实现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世界非常少有的民居方式,地坑院是比较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应该和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这种民间文化得到传承。
”这种传统文化创新与现代产业开发的“双赢”之举,应当是对民间文化的另一种拯救。
我们正是利用其民间文化和旅游资源对地坑院进行置换。
地坑院是一种生土建筑,据当地文献记载和人们口头传记,至少在800年前,在陕县的东凡、张村、张汴三大塬上,人们居住的都是地坑院。
现存的地坑院,最早的有200年左右历史,一般在100年左右。
作为一种人类居住文化的独特样式,地坑院具有其他建筑所没有的特点和价值。
它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生土建筑遗存,是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人居形式的一种独特形式,是考古学已发现的由地穴建筑演变而来的一种典型模式,是我国农耕文明几千年发生、发展、进化、蜕变过程的见证和标本。
正因为此,作为人类居住文明的活化石,地坑院成为研究我国建筑、农业、地质、环境、民俗、宗法制度等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现在地坑院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南的陕县境内,尤其是张村塬、张汴塬、东凡塬等三个高台平原地带,分布最为集中,保存较为完好。
从古至今,人们就在这古老而美丽的陕塬上繁衍生息,从远古的穴居一步步演变成一种独特有趣、美观实用的民居。
地坑院是在平地上向下挖一丈多深的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地坑,再在坑壁四周挖窑洞,坑内外有出入坑院的通道连接。
整个村庄就是由这众多的地下建筑簇拥而成。
“闻声不见声,进村不见村”,是对陕塬地坑院奇妙布局的真实写照,与其他各地区的窑洞相比,地坑院独具特色。
原生态建筑的历史遗存:豫西地坑窑院
窑 洞 宅 居 建 筑 形 式 , 在 豫 西 地 区 窑 洞 宅 居 建 筑 区 内都 可 找 到 踪 迹 。
在 豫 西 窑 洞 建 筑 中 , 以 豫 西 的 地 坑 窑 院 独 具 特 点 。豫 西 地 坑 窑 院 起 源 于 人 类 早 期 的 穴 居 ,是
穴 居 发 展 晚 期 在 黄 土 高 原 地 带 形 成 的 独 特 的 、成 熟 的 民 居 样 式 之 一 。德 国 人 鲁 道 夫 斯 基 在 2 0世
窑 )、房 洞 结 合 窑 ;靠 崖 窑 院 又 分 为 自然 式 的 窑 院 、后 窑 前 屋 式 的 窑 院 、带 后 窑 的 窑 院 、组 合 式
的 窑 院 ;锢 窑 分 为 一 间 一 座 式 、两 间 一 座 式 、 三 间 一 座 式 等 。 地 坑 窑 院 则 分 为 二 进 院 、 三 进 院 , 或 由三 到 六 个 地 坑 窑 院 组 成 ,共 用 一 个 出入 隧 道 的地 坑 院 落 组 群 。 总 之 ,分 布 在 其 他 三 个 地 区 的
造 了 最 便 易 的 地 质 形 态 。 考 古 发 掘 提 供 的线 索 表 明 ,黄 河 流 域 和 长 江 流 域 早 在 八 千 至 一 万 年 前 就
已 出 现 了 原 始 农 业 … 在 距 今 约 五 千 年 前 后 ,华 夏 民 族 的 原 始 农 业 发 展 为 耒 耜 耕 作 农 业 ,从 文 。 献 资 料 上 看 ,相 当于 传 说 中 的 黄 帝 时 代 。按 《 记 索 隐 》 中说 : “ 土 德 之 瑞 土 色 黄 ,故 称 黄 史 有 帝 ” 黄 帝 其 实 就 是 生 息 劳 作 在 黄 土 地 上 的 黎 民 百 姓 的 共 同 祖 先 。 《 记 ・ 运 》 中 提 到 : “ 者 。 礼 礼 昔 先 王 未 有 宫 室 ,冬 则 居 营 窟 ,夏 则 居 刽 巢 ” 这 就 毋 庸 质 疑 地 告 诉 我 们 ,窑 洞 宅 居 是 上 古 穴 居 方 。 式 的 直 接 遗 制 ,这 种 源 于 上 古 先 民 孑 遗 的宅 居 建 筑 ,显 示 着 华 夏 民 族 虽 古 犹 新 的 传 统 文 化 品 性 。 传统文化观念
闽西土楼与豫西地坑院
闽西土楼与豫西地坑院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各地独特的建筑形式犹如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地域文化和智慧的光芒。
闽西土楼和豫西地坑院便是其中两颗耀眼的明珠,它们各自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人文风情。
闽西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西南部的永定、南靖等地。
这些土楼大多建于明清时期,是客家人民智慧的结晶。
土楼的外观独特而壮观,通常呈圆形、方形或椭圆形,高大厚实的土墙给人一种坚不可摧的感觉。
从建筑结构来看,土楼内部结构精巧复杂。
以圆形土楼为例,中间通常是一个开阔的庭院,被称为“天井”,四周则是层层叠叠的房间。
这些房间功能齐全,有卧室、厨房、仓库等。
而且,土楼内部还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和防火设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土楼的建造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
在过去,客家先民为了躲避战乱和匪患,迁徙到闽西山区。
为了共同防御外敌,他们聚族而居,建造了这种独特的大型民居。
土楼不仅是居住的场所,更是一个团结紧密的家族社区。
走进土楼,你能感受到浓厚的家族氛围。
每逢佳节,全楼的人都会聚在一起,共同庆祝,其乐融融。
这种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土楼的生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再把目光转向豫西的地坑院。
地坑院主要分布在河南西部的三门峡陕州区等地。
与土楼高耸于地面之上不同,地坑院是向下深挖而成。
地坑院的建造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特点。
豫西地区黄土层深厚,土质坚硬,且气候干燥,非常适合挖掘地坑院。
从地面上看,往往只能看到一个个不起眼的方形坑口,但走进其中,却是别有洞天。
地坑院的布局同样十分合理。
通常有主窑和偏窑之分,主窑是长辈居住的地方,偏窑则是晚辈或其他用途的房间。
地坑院的通风和采光也经过精心设计,通过巧妙设置的通风孔和窗户,保证了室内的空气流通和光线充足。
地坑院的形成也与当地的历史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在过去,当地人民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同时也为了抵御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创造了这种独特的居住形式。
在地坑院里生活,邻里之间的交流非常方便。
独特的建筑文化---豫西地坑院
改善交通,对地坑院进行特色改造,保护性地抢救一些设施 将地坑院打造成当地旅游景点,
为何要这样建房屋入口
进出房屋和施工时的入口; 减缓雨水的冲袭,引导雨水渗漏; 减缓进院的坡度,利于人、车、物进出; 走廊边缘高出地面,是为坠落, 防雨水进入;
2008年摄于张村塬附近的地坑院景观。画面中“见树不见村, 闻声不见人”的情景如今已不复存在。
如今“穴居”地坑院在河南省三门峡境内保存较好,至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 近万座天井院,依然保持着“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景象,其中 较早的院子有200多年的历史,住着六代人。
现在已经没有人再建造地坑院了,其最晚的院子也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造 的,保护和挽救地坑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积极重要的任务。
昔日的坑院大多衰败 原因
日前,河南某高校社会实践团队致信本报记者称,颇具民俗风情的地下窑洞建 筑群——豫西地坑院破坏、废弃情况严重。几经周折,记者联系到了长期跟踪 研究地坑院的陕县文化馆馆长尚根荣。他表示,地坑院数量正以每年大约10% 的速度在递减,且消失速度仍在加快。记者前往当地采访时发现,2005年被列 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地坑窑院建筑群”已经被肢解得七零八落。整个建 筑群,只剩西张村镇庙上村保留较为完整。
建在塬上主要是地势较高平,地下水位较低,利于排水,洞内较干爽;
建地坑院首先考虑的条件:
排水
从哪些措施排水
1、选择地势较高的地形;
2、地坑院下挖旱井、俗称渗坑,(专门用来聚集和渗进入坑内 的雨水)。 3、院坑周围建拦马墙; 为防雨水,还可以进行哪些改造
建覆盖院坑的天棚; 拦马墙边修排水沟
进入每家的院子,都 要穿过一个地道似的 走廊。(资料图)
地坑院
地坑院[民居]
地坑院[民居]分布区域地坑院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陇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其中河南三门峡境内保存的较好特别是在陕县东凡塬、张村塬、张汴塬这三个高台平原地带,许多村民仍居住在地坑院里,至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
现存最早还住人的院子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已住过六代人以上,保存较好的村庄有张村塬的人马寨和庙上村等。
[1]代表性村落陕县庙上村地坑院[民居]这是位于河南西部的陕县庙上村,村民们居住在地坑四合院里,繁衍生息,享受着平静的“地下生活”。
在国家住建部首批公示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位于陕县西张村镇的庙上村榜上有名,也是河南省16处入围村落之一。
这些建筑多建于清末、民国初年,有100多年的历史。
现存的73座中,53座保存完好,20座经过整修,面貌焕然一新。
[2]陕县北营村地坑院[民居]陕县北营村现存81座地坑院,有128户村民,目前仍住在地坑院内。
[3]北营作为文化旅游区的核心景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总投资3亿元,分为核心游览区、生态休闲区、乡村体验区。
[4]陕县曲村地坑院[民居]曲村就有地坑院115座,具有整修价值的地坑院103座。
近年来,随着陕县开发地坑院文化旅游的推进,曲村借助危房改造和土地整理的契机,已陆续对80余座地坑院进行了修复性建设。
[5]2014年11月23日,内陆实力派歌手林依轮、演员付辛博和台湾人气偶像李威齐聚陕县曲村地坑院,拍摄真人秀节目《茶道真兄弟》。
[6]2015年1月25日,东方卫视元宵节特别节目《绝对中国》剧组到陕县曲村地坑院拍摄陕县民俗文化。
[7]历史沿革仰韶文化地坑院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像西黄土撼地区的人类居所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存还有陕县庙底沟以及陕塬上的小南塬、庙上村、人马寨、窑头等仰韶文化遗址多处。
仰韶文化的特征,一是以原始农业为主要经济形式,二是民居均为园形或方形的地坑式窝棚。
这些地坑式村落,都有台阶供上下,这些台阶有直坡式的,还有沿坑壁螺旋上升式的,这可能就是地坑院的雏形。
地坑院的生态价值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地坑院的生态价值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一、地坑院概述地坑院是河南西部最独特的民居形式,亦是中国民居建筑史上的奇观。
地坑院处于黄土高原地区,又称“天井式窑洞”,为地下的窑洞民居,被当地人称为“天井院”、•地阴坑”、“地窑”等,己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地坑院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保存最好,而且规模最大,有近万个。
由于它打破了传统的建筑方式和居住形式,是一种逆向思维的产物。
它体现了常年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民与土地之间的感情。
人们依托大地,用最简陋、最原生的建筑材料以及最少的工程费用建造出了人们的安乐家园。
地坑院因此成为生土建筑的典型代表,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绿色建筑形态,其生态价值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地坑院的生态价值(一)自然环境的生态性。
地坑院是生土建筑和绿色建筑的典型代表。
它的建造方式和营造技艺。
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的要求”,它回归大自然,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绿色建筑。
不论是地坑院的建造方式、营造技艺,还是它的建筑材料都是依托大自然,合理安排建筑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建筑本身与环境有一个很好的结合,最大程度的保持生物气候的调节能力,使建筑、人和环境能够和谐相处。
(二)建筑材料的环保性。
建造地坑院所采用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采用當地最多的生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
生土属于可再生的资源,具有储热性、透气性、保温性、隔音性等优点。
地坑院将建筑材料、营造工艺、气候特征等各种原因聚集在一起,成就了它“冬暖夏凉”的特点。
地坑院的居民根木不需要消耗能源去抗寒和消暑,节约了能源。
如果地坑院不再居住,将它填平后,还可以继续种植农作物,具有重复利用的优点。
在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地坑院能够很好的进行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建造方式的和谐性。
建造地坑院主要是采用挖土的方式,比一般同规模的建筑用料要少很多。
如今,在城市里的工地上,只要盖房子,就会有大型的工具与车辆等,也对附近环境造成了各种污染。
而在地坑院的建造过程中,基木不使用什么大型的工具,全是依靠当地人们手工和日常器具挖出来的,无污染,既方便又环保。
视平线下的建筑——地坑院
视平线下的建筑——地坑院张钰晨;王珊【摘要】地坑院是豫西三门峡一带由于该地区特殊地理环境形成的位于视平线下的建筑,是我国传统民居形式中的独特类型.地坑院具有冬暖夏凉、隔音隔热、抗压防震、节地节能、经久耐用、循环再生等特点,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和较高的研究价值.该文通过对豫西庙上村地坑院民居的调研与测绘,对其历史与现状、形成原因、形式空间及生态性等方面进行论述地坑院,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看法,为地坑院这一特殊的民居建筑保护提供思路,进而引发对地坑院建筑价值的关注和研究.【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5页(P162-166)【关键词】地坑院;形式;空间;生态性;发展【作者】张钰晨;王珊【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1.5聚落被认为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事实上,因为气候、地理位置的限制,以及当地手工技艺及本土材料的使用,聚落的建造因地制宜地形成了特定的类型和风格,是居民基于地域环境而创造出来的无意识产物。
每个聚落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方性特色,因此有“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说法。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千篇一律的建筑样式被复制到许许多多的村落,导致传统聚落正在逐渐消失。
在豫西黄土高原地区,有这样一种聚落生活现象:“唯有树木不见村,风吹炊烟缭绕飞,待看地坑如天井,嬉笑源于穴居人”,描述的就是地坑院里的生活场景。
这种与外界的视线联系和空间组织极其别致、生动,提供了非常独特有趣的活动场景,在其他民居中是很难见到的。
地坑院主要集中分布在三门峡陕县东凡塬①张村塬和张汴塬三大塬上的平坦地区。
庙上村即位于张村塬上,属于三门峡市陕县西张村镇,距三门峡市区约20km,是三门峡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坑院村落。
占地约90亩,以村中泊池为中心,沿凤凰沟两侧分布,院落排列有序(图1)。
由于其“集中连片,又保存相当完整”,因此被列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
闽西土楼与豫西地坑院
闽西土楼与豫西地坑院作者:张儒雷来源:《旅游纵览》2017年第08期豫西地坑院,闽西土楼,都是独具特色的奇特民居,一个地上,一个地下,既有不同,又有渊源。
我曾经生长在地坑院,对它非常熟悉。
但土楼是什么样?和地坑院有和异同?对我们一直是个谜。
为了整个明白,我们几个豫西陕塬人,冒着炎热酷暑,千里迢迢,走近闽西山区的土楼群,轻轻撩开它神秘的面纱,惊喜地发现闽西土楼与豫西地坑院有着惊人的异曲同工之妙,堪生土建筑史上的奇迹。
群山深处的神秘土楼闽西土楼位于闽赣粤3 省交界的闽西南山区,以漳州市的南靖县和龙岩市的永定县土楼群为代表。
两县共有土楼3 万多座,主要特点是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结构精巧、内涵丰富。
其中初溪土楼群、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怀远楼、永贵楼于2008 年7 月7 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6 处世界文化遗产。
闽西土楼产生于宋代,明清时期逐渐成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
从建筑场地上讲,它不受地形限制,不管是山势蜿蜒、峰峦叠嶂的土坳,或是开阔平坦的沼泽坡地,依山就势,均可构建。
从建筑材料上讲,就地取材,物尽其用,当地的粘土、细砂、白灰、竹片、木材、鹅卵石等都可派上用场。
从建筑模式上讲,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错落有致,雄浑壮观。
从建筑用途上讲,土楼冬暖夏凉、坚固耐住、节约环保、防风防震、防盗防兽、群居安全。
闽西土楼是客家人的发明,是客家文化的象征。
是客家人在当地自然地理条件下,将中原古老的生土建筑技艺发扬光大而创造出来的世界建筑奇葩。
客家人源于地道的中原汉民,永定县下洋镇就是古代中原洛阳地区南迁的汉人发展起来的。
客家的中原先民因躲避战乱举家南迁,历史上较大规模的南迁就有五次。
古时候的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后就编入“客籍”,故南迁的中原汉人被称为客家人。
古时闽西南一代封闭落后,人烟稀少,是不毛之地,朝廷常把犯罪之人发配流放于此,加之盗贼啸聚山林,侵害百姓,战乱和漂泊的日子在客家先民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
陕州地坑院,民居史上的活化石
上千年前的豫西先民居住在哪里?他们繁衍生息的环境是个什么样子?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来到了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的陕塬,走进地坑院,一探究竟。
陕塬处于黄土台阶平板中心,村中民居多为地坑院。
“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
平地起炊烟,闻声不见人。
”这就是地坑院的真实写照。
陕州的人们称地坑院为地窑,又叫天井院。
这种地坑院属于黄土高原地区独特的民居形式,堪称人类民居史上的活化石。
它隐藏在地平线之下,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地坑院。
陕州黄土层堆积深厚,一般在50~150米,土质结构十分紧密,有抗压、抗震、抗碱作用。
因此,凿挖窑洞,坚固耐用,当地的地坑院窑龄最高已200年以上,至今仍有人居住。
此外,这里地下水位较低,一般在30米以下,这些都为“地下挖坑,四壁凿洞”这种民居形式地坑院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来到的这处地坑院被茂密、高大的树木掩映着,四周1米多高的围墙下是深达6米多的一方天井。
随行的向导介绍说,天井即为地坑。
当初,人们首先开挖出10余米见方的地坑,然后在地坑的四壁开挖窑洞,窑洞高3米左右,宽4米左右,深约10米,窑洞两米以下的墙壁为垂直,两米以上至顶端为圆拱形。
一个地坑最多可挖出十多个窑洞,其中一侧的窑洞凿穿,修成阶梯形甬道,斜通向地面,这便是人们出入的通道,称为门洞。
在门洞一侧挖一个拐窑,再继续向下挖深二三十米,一眼充沛着甘甜的水井就完成了,加装上一把轴辘汲水,饮用水问题迎刃而解。
沿着幽深的门洞进入地坑,给人一种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感觉,从地坑院落往上张望,天空高远蔚蓝,白云飘飘荡荡,偶有飞鸟划过,留下清脆的鸣叫,余韵悠长,情趣盎然。
地坑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冬季窑内温度在10摄氏度以上,夏天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
作为陕州先民居住文化的符号,地坑院这种窑洞式民居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实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人们的生存智慧、社会状况、经济水平等。
闽西土楼与豫西地坑院
闽西土楼与豫西地坑院豫西地坑院,闽西土楼,都是独具特色的奇特民居,一个地上,一个地下,既有不同,又有渊源。
我曾经生长在地坑院,对它非常熟悉。
但土楼是什么样?和地坑院有何异同?对我们一直是个谜。
为了弄明白,我们几个豫西陕塬人,冒着炎热酷暑,千里迢迢,走近闽西山区的土楼群,轻轻撩开它神秘的面纱,惊喜地发现闽西土楼与豫西地坑院有着惊人的异曲同工之妙,堪称土建筑史上的奇迹。
群山深处的神秘土楼闽西土楼位于闽赣粤3省交界的闽西南山区,以龙岩市的永定县土楼群为代表。
土楼的主要特点是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结构精巧、内涵丰富,于2008年7月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6处世界文化遗产。
闽西土楼诞生于宋代,明清时期逐渐成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
从建筑场地上讲,它不受地形限制,不管是山势蜿蜒、峰峦叠嶂的土坳,还是开阔平坦的沼泽坡地,依山就势,均可构建。
从建筑材料上讲,就地取材,物尽其用,当地的粘土、细砂、白灰、竹片、木材、鹅卵石等都可派上用场。
从建筑模式上讲,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错落有致,雄浑壮观。
从建筑用途上讲,土楼冬暖夏凉、坚固耐住、绿色环保、防风防震、防盗防兽、群居安全。
闽西土楼是客家人的发明,是客家文化的象征。
是客家人在当地自然地理条件下,将中原古老的生土建筑技艺发扬光大而创造出来的世界建筑“奇葩”。
客家人源于地道的中原汉民,永定县下洋镇就是古代中原洛阳地区南迁的汉人发展起来的。
客家的中原先民因躲避战乱举家南迁,历史上较大规模的南迁就有五次。
古时候的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后就编入“客籍”,故南迁的中原汉人被称为客家人。
古时闽西南一代封闭落后,人烟稀少,是不毛之地,朝廷常把犯罪之人发配流放于此,加之盗贼啸聚山林,侵害百姓,战乱和漂泊的日子在客家先民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
长途跋涉,客居他乡,“家”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家才能生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