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导学案
热力环流导学案(示范课)

《热力环流》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够熟练阅读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过程。
2、能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等地理现象。
【重点难点】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利用。
【自主学习】(一)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第29-31页热力环流的相关内容,并完成1-3问题。
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是2、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______差异。
3、热力环流的形成:地面间________不均→空气的________运动→同一水平面的________差异→产生__________________力→大气的________运动。
(二)师生共同学习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思考并回答4-8题4、近地面气温与气压的关系?5、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的关系?6、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7、通常所说的高压和低压是水平方向比较还是垂直方向比较?8、等压面发生了什么变化?【探究讨论】(一)海陆风a b1、在图a和图b上标出白天和夜间海洋与陆地气压的高低,画出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
2、一天之内,海岸边何时吹海风,何时吹陆风?3、(拓展延伸)分析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二)山谷风c d1、在图c和图d上标出白天和夜间山谷与山顶气压的高低,画出山顶与山谷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
2、一天之内,何时吹山风,何时吹海风?(三)探究——城市热岛效应1. 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 这种环流会对市区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产生哪些影响?3. 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影响?【课堂小结】【达标检测】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
下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A.气温高,气压高B.气温高,气压低C.气温低,气压低D.气温低,气压高2.为了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该城市火电厂厂址应选择在()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读海陆风形成图,回答3~4题。
热力环流导学案

《热力环流》主备:杨俊虎审核:王睿审批:尹钰班级:组号:姓名:评价:【学习目标】1.理解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和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学习难点】2.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其应用【自主预习】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在地表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导致水平方向上的___________差异,从而引起大气运动。
2.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地区间_____________ →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__________→大气的水平运动。
3.近地面温压关系:近地面,气温高—气压________;气温低—气压__________。
4.气流与气压的关系:垂直方向上上升气流对应的地面为低压,高空为高压,下沉气流对应的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
水平方向上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
5.热力环流的形成(如图)B冷却A受热C冷却垂直运动:A地受热,近地面空气________形成低气压,其高空形成高气压。
课题《大气环境》第 1 页共4页B、C两地冷却,空气________________,在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在高空形成_____________。
水平运动:在高空,空气从_________地向B、C两地扩散。
近地面,空气由B、C两地留向______地。
6.什么是等压线、什么是等压面?(1)海陆风1.标出白天与黑夜A、B代表的陆、海近地面温度高低状况,和热力环流的方向,并解释原因。
2.白天和晚上,海边分别吹的是陆风还是海风?3.画出海上和陆地上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线。
(2)、山谷风课题《大气环境》第 2 页共4页课题《大气环境》第 3 页 共4页(3)城市风1.用箭头画出城市和郊区的热力环流?2.城市规划时,为减轻大气污染,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应怎样布置?【精讲点拔】热力环流原理 在图2上画出A 地受热后的等压线变化城市郊区 郊区 C D B 冷却 A 受热 C 冷却 B AC 等压面 图1 1006hp 1002hp 1004hp 1000hp课题《大气环境》第 4 页 共4页(1)画出A 地受热后的图2等压线的变化。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热力环流优秀导学案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导学案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2.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部环流问题,达到知识拓展的目的。
(二)学习过程环节一、【知识储备】1.气压是指大气施加于单位面积上的力。
所谓某地的气压,就是指该地单位面积垂直向上延伸到大气层顶的空气柱的总重量。
2.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______,即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密度越______,气压值越_______,气压与密度成______相关,反之,气压值越______。
3.热胀冷缩的原理: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______,气压______;遇冷收缩下沉,密度______,气压______。
4.水平方向的气流是从______流向______。
(气压)环节二、【基础自学】1.大气运动的能量根本来源是哪里?2.大气运动的原因是什么?3.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是什么?4.热力环流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环节三、【共同学习】假设一地表受热均匀图1为地面受热均匀时,等压面的分布状况图,实线代表等压面。
图1(1)从图中可知,气压在垂直方向的变化规律是?(2)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如果没有气压差,空气是否会发生运动?结论:环节四、【小组合作探究】假设二地表受热不均匀如果A地受热多,B、C两地受热少,如图2所示。
阅读教材p30文字内容和图2.3,完成以下问题。
(1)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在垂直方向上,A、B、C三地空气会如何运动?用箭头表示出运动方向。
(2)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
在图2中,用箭头表示出在A、B、C三地近地面h1高度处和上空h3高度处空气水平运动方向。
(3)比较A、B、A′、B′四处的气压值大小顺序?(提示:低压和高压只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压强的变化规律始终是随海拔升高,压强降低。
)(4)空气运动后,在A、B、C三地近地面同一水平高度h1处气压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相对于图1中1000百帕,变高还是变低?标注在图上。
热力环流导学案

热力环流导学案目的1.常识与技巧①控制热力环流的界说,闇练浏览热力环流示意图,懂得热力环流的形成进程.②经由过程绘制热力环流图,造就学生的画图才能和懂得问题的才能.③可以或许运用热力环流原懂得答临盆.生涯中的局地环流问题.2.进程与办法本课遵守由试验现象获得感性熟悉→剖析推理活动进程→归纳归纳综合活动纪律(理性熟悉)→运用纪律解决现实问题的教授教养主线,在此进程中进一步造就学生用剖析.推理.归纳等办法进修地理常识.3.情绪立场与价值不雅经由过程剖析.懂得.不雅察热力环流,造就学生摸索天然.酷爱科学的精力.预习案:1.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推却的大气柱的重量.统一垂直面上近地面的气压高空的气压(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留意:高压和低压一般是相对于统一而言的.2.思虑:影响气压高下的身分有哪些?(1).:气压跟着海拔高度的增长而下降.(2)空气活动:膨胀上升——溢出——气压;压缩下沉——流入——气压;3.大气活动的分类:程度活动,在统一程度高度,气流由压区流向压区(相似水往低处流);垂直活动,空气受热会,空气冷却会.4.形成降水前提之一是饱和空气有(升温.降温)进程,即垂直偏向上有(上升.下沉)活动.5. 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起源.是近地面大气重要和直接的热源.太阳光照耀大地,各地获得太阳光热是一样吗?为什么?进修案一.读图思虑(1)A 地空气上升,将会使其近地面.高空的气压产生什么变更?(2)BC 两地空气下沉,会使其近地面.高空的气压产生什么变更? (3)如许,ABC 三地气压照样一样吗?等压面照样程度的吗?若何变更?(4)统一高度的气压不一样会使空气若何流淌?二.:读图评论辩论答复,图中黑色实曲线为等压面,虚线为某一等高面 1、依据地面状态和等压面曲折特点, 断定图中虚线邻近为高空照样低空.2、比较ABA ′B ′四点气压大小. 3.填补相对的另一条等压面,绘出热力环流进程箭头.4.剖断A.B 两地可能的气象状态合作小结热力环流形成的道理:1.气温:在程度偏向上,气温高气压.2.气流: 在垂直偏向上,受热,冷却;在程度偏向上,大气由压A'B'A B C A B C向压活动.3、气压:在垂直偏向上,随海拔升高气压逐渐.高下空气压;在程度偏向上,气压高级压面向空曲折,气压低等压面向空曲折.(高高下低)4.气象:受热==近地面低气压==上升气流==(阴雨晴朗)气象;冷却==近地面高气压==下沉气流==(阴雨晴朗)气象小结:因为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叫做热力环流.探讨案海陆风:白日,近地面风由吹向,夜晚近地面的风由吹向.1、假如你是一位导演,你要拍摄一幅海风吹拂女主角秀发的镜头,应当选择在白日照样晚上拍摄呢?2、古时刻渔平易近出海,什么时光最适合? 3.城市风:近地面风由吹向.(1).什么是“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2).我们在城市扶植中应采纳什么样的对策? (3).与海陆风比较,城市风有哪些不合?为什么?3.山谷风:白日,近地面风由吹向,夜晚近地面的风由吹向.四川巴山为何多下夜雨?这与地形有什么关系呢?郊区 郊区A 城区学乃至用1.超市里的中心空调制冷快照样制热快?2.夏日空调的导风片应当朝什么偏向调剂?冬季呢?3.空折衷暖气片装配的地位有何不合?4.冬季下课后打开教室门,你感到到风从哪里吹向哪里?5.热力环流我来造:只供给一个打火机,在教室里完成一次热力环流试验课后练习案:读右图,剖析答复1~3题.1.假如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准确的是()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B.温度:A>B>C>DC.热力环流是大气活动最庞杂的情势D.气压:D>A>B>C2.假如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在②处进行植树造林,对城市空气起到的感化是()A.增平和增湿B.净化和增温C.净化和增湿D.减湿和减温3.假如此图暗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③暗示的可能是()①白日的谷地②白日的山坡③夜晚的谷地④夜晚的山坡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气压最低的是.(2)A.B两地受热的是,该地空气垂直活动的原因是;冷却的是,该地空气垂直活动的偏向是.(3)用带有偏向的箭头画出热力环流.5.某高一学生试验小组,在模仿验证某地理道理时,采取下列做法:在一个标有尺度的六面都关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离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碗冰块在底部两侧.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下图).电炉通电一段时光后,依据纸片A.B的偏动情形,可以验证该道理.据此答复问题.(1)以上试验要验证的是________道理.(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光之后,纸片A向____(填左或右)偏,纸片B向____(填左或右)偏.(3)试依据纸片A.B的偏动情形解析这一现象.(4)在图顶用实线画出电炉和冰块邻近高处和低处等压面的曲折情形,并用箭头画出空气的流淌偏向.练习案参考答案1-3ACB4.答案(1)④⑤(2)B 受热膨胀 A 下沉(3)近地面由A流向B,高空由B地的高空流向A地的高空;垂直偏向是A地下沉,B地上升.图示如下:5.(1)热力环流(2)右左(3)电炉通电一段时光之后开端发烧,空气膨胀上升,低处形成低气压,高处形成高气压;冰块处较冷,空气冷却下沉,低处形成高气压,高处形成低气压.如许,统一程度面气压消失显著的差别,空气就由高压处流向低压处,故纸片A向右偏动,纸片B向左偏动.(言之有理即可) (4)略。
2.1.3热力环流导学案高中地理必修一

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结合P31图文,绘制并运用热力环流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原理;
2.结合P32图文,理解并绘制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风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二.教学难点: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风的形成过程。
【导学流程】
一、知识链接
P31说明什么是气压,同一等压线上气压相等。
二、基础感知
1.结合P31正文最后一段,找出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
2.结合P31图219示意图,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同一水平面上凸高为高:凸向高处为高压、凹地为低:凹向低处为低压。
3.结合P31第一段,地面冷热与空气垂直运动关系:热升冷降。
地面冷热状况与气压高低关系: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高空气压运动状况与近地面相反3.气流水平运动方向:同一水平面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4.结合P31第一段,大气运动分类:垂直运动(上升、下沉)、水平运动。
5.结合P32内容,绘制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
6.结合P32内容,思考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
三、探究未知
就本节课所学,你还有哪些疑惑?请至少写出2个。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力环流 导学案

大气环境(2)----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导学案【学习目标】①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②运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解释城市热岛效应、海陆热力环流等现象【预习案】一、几个概念1、气压是指大气施加于单位面积上的力。
所谓某地的气压,就是指该地单位面积垂直向上延伸到大气层顶的空气柱的总重量。
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
2、空气的密度和气压成______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_ ____;反之,气压值越____。
3、等压面指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
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二、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1、大气运动的原因: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不同,并导致水平运动方向上各地间的差异,引起大气运动。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⑴在右图中的括号里写上高压或低压⑵给图中线条加上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垂直运动:受热,空气______,近地面形成_____,高空形成_____冷却,空气______,近地面形成_____,高空形成_____水平运动:高空:空气从地向____ 地扩散近地面:空气由地流向地⑶引起空气上升或下沉的直接原因是⑷引起空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⑸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昼 夜城市 乡村3.热力环流实际案例⑴海洋与陆地之间存在热力差异,即海水的比热比陆地 。
因此,白天陆地气温比海洋 ,陆地气压比海洋 ;夜晚陆地气温比海洋 ,陆地气压比海洋 。
白天风从 吹向 ,称为海风;⑵近地面风向夜晚风从 吹向 ,称为陆风。
(3)城市风和山谷风(试用箭头标出风向)二、大气水平运动——风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2.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特点是 。
在空气运动的开始,风向3.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 高空的风不受摩擦力影响,风向 近地面的风受摩擦力作用,风向 【课内探究】1.热力环流系统中的易混点:①空气的上升和下沉运动是 造成的,空气的水平运动才是 造成的。
②气压比较: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自 流向 ;在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永远 于同一地点的高空气压;在同一水平面上等压线(面)隆起的地方为 ,凹陷的为 ,即高(隆起)高(压)低(凹陷)低(压)。
热力环流导学案成稿

“热力环流”导学案学习目标: 1、绘图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能够根据等压面的凹凸,学会比较气压的高低。
3、应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
学习重点: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 学习难点:热力环流的原理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重量。
同一垂直面上近地面的气压 高空的气压(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注意:高压和低压一般是相对于同一而言的。
2、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1)、 :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2)空气运动:膨胀上升——溢出——气压 ;收缩下沉——流入——气压 ; 3、大气运动的分类: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高度,气流由 压区流向 压区(类似水往低处流);垂直运动,空气受热会 ,空气冷却会 。
4、 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和直接的热源。
二、热力环流的原理1、D 地受热,大气因膨胀密度变 ,进而 周围大气的密度,故空气 (上升或下沉)。
2、B 地冷却,大气因收缩密度变 ,在重力作用下 (上升或下沉)。
3、D 地上升到高空C 处的空气聚集起来,使C 处的空气密度变 ,气压 (升高或降低),这样高空空气就从 处流向 处。
4、D 地因大气密度变 ,而导致气压 (升高或降低)B 地因空气下沉而聚集导致密度变 ,气压 (升高或降低),D C A B D ,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三、气压的分布规律自学《高考调研》P48第2个知识点。
跟踪练习:读图讨论回答,图中黑色实曲线为等压面,虚线为某一等高面 1、根据地面状况和等压面弯曲特征, 判断图中虚线附近为高空还是低空。
2、比较ABA ′B ′四点气压大小。
3、补充相对的另一条等压面,绘出热力环四、等压面的判读 1、探究下列问题: (1)A 地空气上升,将会使其近地面、高空的气压发生什么变化? (2)BC 两地空气下沉,会使其近地面、高空的气压发生什么变化?(3)这样,ABC 三地气压还是一样吗?等压面还是水平的吗?如何变化?(4)同一高度的气压不一样会使空气如何流动?自学《高考调研》P48第3个知识点。
热力环流导学案

热力环流导学案【学习目标】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及原理,熟练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课前知识储备】1.气压是指大气施加于单位面积上的力。
所谓某地的气压,就是指该地单位面积垂直向上延伸到大气层顶的空气柱的总重量。
在垂直方向上,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_____。
2.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的密度和气压成_______(正相关/负相关),密度越大,气压值越_____。
3.同一水平面上,气流始终由压流向压。
4.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
5. 引起的空气环流,称为。
6. 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学习过程】一、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1.完成热力环流示意图(1)画出地面冷热均匀时的等压面,思考此时等压面与地面的位置关系。
(2)若A地受热,BC两地冷却B(冷却) A(受热) C (冷却) (1)画出ABC三地空气运动方向(2)ABC三地近地面和高空大气密度如何变化?气压如何变化?(3)画出ABC三地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面二、热力环流实例1.海陆风:在图中陆地与海洋之间画热力环流图,并标出陆地与海洋冷热状况,近地面和高空的高低压。
(陆地和海洋的热容量(比热)不同。
陆地比热小,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海洋比热大,白天升温慢,夜晚降温慢。
白天,近地面风由吹向,夜晚近地面的风由吹向,属于风(海或者陆)属于风(海或者陆)《军港之夜》: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风你轻轻的吹,海浪你轻轻的摇…探究: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歌词中的风向正确吗?2.城市风:因人类工业生产、生活和交通运输排放出大量的废热而导致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称为“城市热岛”。
根据材料信息,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热力环流的方向,并考虑:若在图中布置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该在ABC四位置中哪个位置布置相对比较好?1、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建设在A、B、C中的地,为什么?2、要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最好在地进行植树造林,为什么?(3)山谷风白天,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山谷增温缓慢;夜间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山谷空气降温缓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力环流导学案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熟练阅读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②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③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
2.过程与方法
本课遵循由实验现象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应用规律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预习案:
1、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重量。
同一垂直面上近地面的气压 高空的气压(海
拔越高,气压越低)。
注意:高压和低压一般是相对于同一 而言的。
2、思考: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1)、 :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2)空气运动:膨胀上升—-溢出-—气压 ;
收缩下沉-—流入——气压 ;
3、大气运动的分类: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高度,气流由 压区流向 压区(类似水往低处
流);垂直运动,空气受热会 ,空气冷却会 .
4、形成降水条件之一是饱和空气有 (升温、降温)过程,即垂直方向上有 (上升、下沉)运动。
5、 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和直接的热
源。
太阳光照射大地,各地获得太阳光热是一样吗?为什么?
学习案
一、读图思考
(1)A 地空气上升,将会使其近地面、高空的气压发生什么变化?
(2)BC 两地空气下沉,会使其近地面、高空的气压发生什么变化? (3)这样,ABC 三地气压还是一样吗?等压面还
是水平的吗?如何变化?
(4)同一高度的气压不一样会使空气如何流动?
二、:读图讨论回答,
图中黑色实曲线为等压面,虚线为某一等高面 1、根据地面状况和等压面弯曲特征, 判断图中虚线附近为高空还是低空。
2、比较A BA′B ′四点气压大小。
3、补充相对的另一条等压面,绘出热力环流过程箭头。
4、判定A 、B 两地可能的天气状况
A'B' A B C
合作小结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1
、气温:在水平方向上,气温高气压。
2、气流:在垂直方向上,受热,
冷却 ;在水平方向上,
大气由
压
向压运动。
3、气压:在垂直方向上,随海拔升高气压逐渐。
高低空气压;在水平方向上,气压高等压面
向空弯曲,气压低等压面向空弯曲。
(高高
低低)
4、天气:受热==近地面低气压==上升气流== (阴雨晴朗)天气;冷却==近地面高气压==下沉气流==(阴雨晴朗)天气
小结:由于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叫做热力环流.
探究案
海陆风:白天,近地面风由吹向,夜晚近地面的风由吹向。
1、假如你是一位导演,你要拍摄一幅海风吹拂女主角秀发的镜头,应该选择在白天还是晚上拍摄呢?
2、古时候渔民出海,什么时间最合适?
3、城市风:近地面风由吹向。
(2)、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3)、与海陆风比较,城市风有哪些不同?为什么?
3、山谷风:白天,近地面风由吹向,夜晚近地面的风由吹向。
四川巴山为何多下夜雨?这与地形有什么关系呢?
学以致用
1、超市里的中央空调制冷快还是制热快?
2、夏季空调的导风片应该朝什么方向调整?冬季呢?
3、空调和暖气片安装的位置有何不同?
4、冬季下课后打开教室门,你感觉到风从哪里吹向哪里?
5、热力环流我来造:只提供一个打火机,在教室里完成一次热力环流实验
郊区郊区
A 城区
900hpa
800hpa
700hpa
1000hpa
A
B C
低压
高压高压
低压低压
高压
课后训练案:
读右图,分析回答1~3题。
1.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温度:A〉B〉C>D
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气压:D〉A>B>C
2.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在②处进行植树造林,对城
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
A.增温和增湿B.净化和增温C。
净化和增湿D.减湿和减温
3.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③表示的可能是( )
①白天的谷地②白天的山坡③夜晚的谷地④夜晚的山坡
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
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气压最低的是。
(2)A、B两地受热的是,该地空气垂直运动的原因
是;冷却的是,该地空气垂直运动的方向
是。
(3)用带有方向的箭头画出热力环流。
5、某高一学生实验小组,在模拟验证某地理原理时,采用下列做法:
在一个标有尺度的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
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碗冰块在底部两侧。
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
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下图)。
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验证该原理。
据此回答问题。
(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________原理。
(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____(填左或右)偏,纸片B向____(填左或右)偏.
(3)试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解析这一现象。
(4)在图中用实线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高处和低处等压面的弯曲情况,并用箭头画出空气的流动方向。
训练案参考答案
1—3ACB
4、答案(1)④⑤(2)B 受热膨胀 A 下沉(3)近地面由A流向B,高空由B地的高空流向A地的高空;垂直方向是A地下沉,B地上升.图示如下:
5、(1)热力环流(2)右左(3)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发热,空气膨胀上升,低处形成低气压,高处形成高气压;冰块处较冷,空气冷却下沉,低处形成高气压,高处形成低气压。
这样,同一水平面气压出现明显的差异,空气就由高压处流向低压处,故纸片A向右偏动,纸片B向左偏动。
(言之有理即可) (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