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高考考点分析

合集下载

高考文言文考点复习——考点六:文言虚词

高考文言文考点复习——考点六:文言虚词

高考文言文考点复习——考点六:文言虚词高考大纲明确指出,对文言虚词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而且规定要求掌握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解答文言虚词题,常用的方法有:(一)代入筛选法。

如果要求判断每项中所给两句中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可将其中一个能确定的意义和用法带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其是否能与上下文语境相符,这就是代入筛选法。

(二)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叫句意分析法。

比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一句中的“以”字,根据上下文,可知“(郑)无礼于晋,且贰于楚”是“晋侯秦伯围郑”的原因,于是推断出“以”是表原因的介词,相当于“因为”。

(三)结构推断法。

一些文言句子讲究对称,可以从已知的某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推断相对位置上另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比如“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句中的“而”,可根据前句中相同位置上的“以”是表修饰作用的连词,相当于状语标志的“地”或“来”,判知后句中的“而”也是表修饰作用的连词,相当于状语标志的“地”或“来”。

(四)标志确认法。

有些文言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据此可迅速确定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比如“所”与“为”连用,是表被动的标志;而如果“所”后面跟动词性词语,则是助词,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短语。

又如“于”,只要用在“见”的后面,也是表被动的标志;而如果用在动词后面,则大多是介词。

再如“乎”,若用在句末,则一定是表语气的助词,如“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中的“乎”;而如果处于句中,则大多相当于介词“于”,如“相与枕籍乎舟中”中的“乎”。

(五)位置推断法。

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及其前后词语的情况,也能确定其意义和用法。

比如“考点专攻题”第2题中四句的“之”,都在动词之后,便大致可判定它们都是代词(有时也可是语气词,这需视前面动词的意思确定);再联系上下文,可判定A、C、D三项的“之”都代指“狼”,只有B项的“之”代指后面的话。

备战高考语文之文言虚词(完整版)

备战高考语文之文言虚词(完整版)

备战高考语文之文言虚词关于“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一考点,《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了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名称速记:之乎者也,因为所以,何则而与焉,于其乃且若)。

复习文言虚词,我们首先要准确把握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其次要掌握有关虚词的推断方法。

这里的文言虚词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因为有部分文言词语既有虚词性质,又有实词性质,其意义也包含虚指意义和实指意义两方面。

我们在掌握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尤其是掌握常考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要“虚”“实”并重,打牢坚实的基础。

一、辨析常见的文言虚词(一)“以”字用法辨析1.怎样辨析“以”的连词、介词用法(1)替换法:除去表原因、译为“因为”的“以”,凡是能用“而”替换的就是连词,否则就是介词。

(2)搭配法:表原因、译为“因为”的“以”,若后面是分句,它就是连词;若后面是名词、代词、名词短语,它就是介词。

训练1.(教材链接)说出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

(1)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连词,来(2)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介词,因为(3)但以.刘日薄西山(《陈情表》)连词,因为(4)秦亦不以.城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把(5)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因为(6)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凭借2.怎样辨析“以”作“因为”讲时的连词性与介词性“以”作“因为”讲时,有连词性和介词性。

区分这两种词性的主要方法是看“以”后面带的是词、短语还是句子。

“以”后是名词或短语,作“以”的宾语,是介词;“以”后是个句子,是连词。

(1)“以”意义为“因为”,用法是“介词”的例子:①洎牧以谗诛(《六国论》):“以谗”构成介宾短语,作谓语“诛”的状语。

②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以之”构成介宾短语,作谓语“兴”的状语。

高考文言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高考文言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高考文言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1.【而】(1)作连词①表并列,译为“并且、又”。

例: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②表承接,译为“就、接着、然后”。

例: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表递进,译为“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师说》)④表转折,译为“却、但”。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⑤表假设,译为“如果、假使”。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⑥表因果,译为“因而、所以”。

例: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赤壁之战》)⑦表修饰,译为“着、地、的”。

例:吾尝跂而望矣。

(《劝学》)⑧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

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2)作代词表第二人称,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3)与“而”有关的复合虚词【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而后】译为“才,方才”。

例: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出师表》)【而况】即“何况”,表反问的语气。

例: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译为“不久,一会儿”。

例:既而得其尸于井。

(《促织》)【链接高考】(1)(2020·全国卷Ⅰ)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不译(2)(2020·新高考Ⅰ卷)阉人愤而去。

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不译(3)(2020·新高考Ⅱ卷)酹而哭者百里不绝。

而: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边……一边2.【何】(1)作疑问代词①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译为“哪里,什么”。

例: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②作定语,译为“什么”。

例: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2)作疑问副词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深,译为“多么”。

高考复习策略之常见文言虚词(含复音虚词)用法集锦

高考复习策略之常见文言虚词(含复音虚词)用法集锦

附录一:常见文言虚词用法高考《考试说明》中对本考点的要求常见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2.虚词的用法要注意以下四点:
(1)分清虚实;
(2)辨明用法;
(3)善于把虚词和现代汉语比较;
(4)注意特殊虚词。

3.考查虚词用法时步骤:
(1)弄清题干要求;
(2)弄清每项的句意;
(3)把该词的词性、用法和句意结合起来,进而确定它的意义,最后确定答案。

※常用复音虚词用法
复音虚词是指由几个单音虚词构成的语言单位,常以固定形式出现,所以有人称之为“固定结
构”,在理解文意、翻译文句时会经常碰到。

常见。

文言文翻译之常见虚词理解及翻译 高考考点分析、真题解析、读文方法、模拟训练(含答案)

文言文翻译之常见虚词理解及翻译 高考考点分析、真题解析、读文方法、模拟训练(含答案)

文言文翻译之常见文言虚词的理解与翻译高考考点分析、真题解析、读文方法、模拟训练(含答案)全国课标《考试说明》中明确列出了文言虚词考查的是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对于这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翻译时要特别予以重视。

(一)高频虚词的译法所谓高频虚词,是指在翻译中被设为得分点频率较高的虚词,主要有“以”“其”“因”“乃”四个。

高频虚词释义以主要译准其介词义,如“用”“把”“根据”“凭借”等;译准其连词义,如“因为”其考查较多的是其指示代词义“那”“那些”;另一重点是其语气副词义,如表示推测的“大概”,表示反问的“难道”,表示期许的“可要”“一定”,表示婉商的“还是”等因主要考查的是“于是”“趁机”“通过”“用来”等义项乃主要是语境中“于是”“才”“竟然(却)”三个义项的辨析[应用体验]1.解释下列文言文语段中加点的“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①读之。

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②翁”一句,大为感佩,乃.③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④曰:“此徒沽名耳。

”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⑤不得已而谢。

原其言,炒作乃尔..⑦自高耳。

..⑥,无乃答:答案:①副词,表承接,于是②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③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④副词,表转折,相当于“竟然”“却”⑤副词,表条件,相当于“才”⑥复音虚词,相当于“如此”“就这样”⑦复音虚词,表猜测,相当于“恐怕……吧”。

【参考译文】曾经听说过陆游(号放翁)的志向节气全都在《示儿》中得以体现出来,于是就去读《示儿》,读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一句时,感到非常感动敬佩,陆游当真是一个忠贞的人啊!然而,也有人看不起他,说:“这个人只是沽名钓誉罢了。

”大家就用道理来质问他,这个人理屈词穷,于是就不得不向大家道歉。

考查他的话,这样炒作罢了,恐怕是为了抬高自己吧?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详细讲解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详细讲解
二、介词 使用频率高、用法较复杂的介词:以、于、为、因、与。
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 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 的词。
介词必与所带的宾语(有时省略)组成介宾词组来修 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
介词根据功用可分为表处所、表时间、表原因、表对 象、表凭借、表被动、表方式、表工具等。
P返age回 10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 语,不作主语。 作《师说》以贻之。(代人,作宾语)(《师说》) 使之然也。(代物,作兼语)(《劝学》) 人非生而知之者(代事理,作宾语)(《师说》)
大概、或许、差不 多、几乎、大约、 似乎
表 谦 敬
请、谨、窃、忝、辱、敢、请求、私下、幸而


频率 副词
再、迭、频、数、又、复
第二次、再一次、 频繁、屡次等
Page 9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 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 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 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 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 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 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 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 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高考文言复习总结:-理解常见实词与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高考文言复习总结:-理解常见实词与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命题趋势
近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文言文阅读常 采用选择题的形式,主要有这些方式:
(1)选择正确的解释(意义); (2 相同的; (4)选择符合某一实词现象的; (5)比较两句中的同一个词的词义异同。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主 要指的是以下几种情况的理解能力: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听:准许
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
迫:逼近
C.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 壁:营垒
D. 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度:考虑

D项“度”解释为常态,容度。《史记》选 读中的《刺客列传》“群臣皆愕,尽失其度”。
二、 确认词在文中用的是古 义还是今义
文言文中有些词,古今字形相同 而意义用法已不同,有时差别细微, 容易被忽视,对这类词要格外小心, 不能用今义去解释。
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振作
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 收留
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
前往
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 愉快
C(A应为通‘‘赈”“赈济”;B应为“抓获、 扣留、收监”;D应为“高兴地降服”) 最佳 选项C项。“造”通过回忆,老师讲过“造访” (拜访)“造诣”(达到某种水平)等词,可 见“造”有“往”“到”之意。
6、对下列句子中加音点为t的uò,词放语荡解 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寓富阳,抑郁无聊
生产:古
无聊:精神无所寄今托异义 意
B、益跅弛,不问生产
为“谋生 之业”
生产:生活与财产
C、殆不自觉也
自觉:自己意识到
D、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生平:有生以来,平素
【虚词考点探究】
1.考点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 文中常见的意义和用法。虚词包括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拟声词、代词。

文言文阅读考点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考点聚焦】高考对

文言文阅读考点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考点聚焦】高考对

文言文阅读考点2。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考点聚焦】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要求是:“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从每年《考试说明》的要求来看,近年来要求越来越降低。

就数量来说,就由1997年的42个,降至2003年的18个。

与文言实词相比,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

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

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

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难度不大,立足于“常见”,着眼于辨析和判断“在文中”的用法。

从近年高考命题来看,对虚词的考查在题型上一般比较稳定,其命题特点主要是:1.采用分组的方式,4组共考查虚词数为4个,题量较充足。

2.每组二句,着重考查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题目的要求往往是:选出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组。

3.在考查虚词的同时,并不回避虚词的实词义项。

4.所考查虚词并不局限于《考试说明》中所列的那几十个虚词这一范围。

【高考示例】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家世世受射。

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

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夜半时,引兵而去。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高考文言文复习)推断文言虚词词义的几种方法

(高考文言文复习)推断文言虚词词义的几种方法

(高考文言文复习)推断文言虚词词义的几种方法导读:推断文言虚词词义的几种方法一、词性分析法许多虚词兼有几种词性,在不同的句中具有不同的词性,词性不同其意义、用法也往往不同。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①中的“则”是副词,在句中表示断判、确认,可译为“就是”。

②中的“则”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

二、语境推断法1.依据相关文句的含意辨析虚词。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崤之战》)晋襄公放走秦囚后,遭到原轸怒斥,幡然悔悟,派人追赶,追到黄河边的时候,秦国三位将军却已经上船离开了。

可见,此处“则”是连词,连接的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可译为“已经”“倒已经”。

2.依据在句中的位置辨析虚词。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之”字用于动词和宾语之间,表示对宾语的复指,是个代词,译为“这”。

三、比较推断法1.比较意义虚实,推断虚词意义与用法。

①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①“以”,应该是动词(实词),意思是“认为”;②中的“以”,则是介词(虚词),意思是“用”“拿”。

2.比较用法异同,推断意义与用法。

同一个虚词,具有不同的用法,这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

①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鸿门宴》)②睥睨,故久立与其客语。

(《魏公子列传》)①中的“故”是连词,表因果关系,②中的“故”是副词,有“特意”“故意”的意思。

3.比较语法关系,推断意义与用法。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粗看两个分句句式相同,两个“于”字用法意义当然也该相同,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两个句子的语法关系并不一样。

“祸患”与“积”是主动关系,而“智勇”与“困”是被动关系,所以两个“于”字意义也不一样,前一个意思是“从”,而后一个意思是“被”。

四、句中求意法1.将虚词义项代入句中,确认正确义项。

考点24 古诗文阅读—文言文虚词(讲义)(原卷版)

考点24  古诗文阅读—文言文虚词(讲义)(原卷版)

考点24 古诗文阅读—文言文虚词(讲)一、必备知识[试题特点]《考试大纲》要求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中,文言虚词已经多年没有单独设题考查,主要是在断句和翻译题中渗透了对虚词的考查。

虚词的考查范围主要是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除了这18个常见文言虚词外,高考也还有对其他文言虚词、兼词和复音虚词等进行考查的情况。

[解题指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最根本的是要辨识语境,因为虚词的意义并不固定,用法也很灵活,只有结合语境,才能准确把握。

除了辨识语境,考场中,还要掌握以下方法以帮助判断:(1)语境分析法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它在具体语句中的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的整体语境和句子(单句和复句)之间、句子内部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中的“而”,上文对曹操“一世之雄”的功名大加赞许和充分肯定,下文“今安在哉”则充满了叹惋之情,下文没有顺承上文的句意,而是用“安在”逆接,可见句中的“而”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可是、却”等。

(2)位置推断法同一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不同。

例如“也”,用在句末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

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中的“也”表判断语气。

“也”如果用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中的“也”。

再如“乎”,作助词时,表感叹、疑问或反问等语气,一般位于句尾;作词尾,用在形容词后面;用于句中,则表停顿。

作介词时,位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相当于“于”;用于形容词后,表示比较。

(3)语法分析法同一虚词,在句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之”,如果处于谓语位置,可视为动词,如“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中的“之”,是“到”的意思;如果处在宾语部分的两名词之间,则为指示代词“这样”,如“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中的“之”;如果处在主谓之间,则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如“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逍遥游》)中的“之”。

高考常考的文言虚词用法归纳8个

高考常考的文言虚词用法归纳8个

高考常考的文言虚词用法归纳8个(一)何1.疑问代词(1)译为“什么”。

例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例2: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赤壁赋》)(2)译为“为什么”。

例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3)译为“谁”“哪里”。

例1:牛何.之?(何,哪里。

全句译为:把牛牵到哪里去?)(《齐桓晋文之事》)例2:吾实为之,其又何.尤!(何,谁。

全句译为:这实在是我造成的啊,又能责怪谁呢!)2.副词(1)疑问副词,译为“怎么、哪里、为什么”,表示反问。

例1: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孔雀东南飞》)例2: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作疑问代词的“何”用在疑问句中,需要做出回答。

作副词用的“何”用在反问句中,不必做出回答。

)(2)副词,译为“多么”,表示感叹。

例1: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例2: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蜀道难》)3.复音虚词(1)“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例: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2)“何以”,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诘问,相当于“凭什么”。

例: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二)乎1.句末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

相当于“吗”。

例1: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例2: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表反问语气。

相当于“吗”“呢”。

例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例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3)表揣测语气,相当于“吧”。

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4)表感叹语气。

相当于“啊”。

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2.句中助词,用在句中缓和语气或表示语气的停顿。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之】(一)助词1.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解析:本句中的“之”是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因此本句可译为:我的客人称赞我没,是因为他有求于我。

2.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解析:本句中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因此本句可译为: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

3.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

例: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解析:“之”在这里即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因此本句可译为: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二)动词,到……去。

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解析:本句中的“之”后面跟地点性的名词,所以为动词,翻译成“到……去”。

因此本句可译为:我想要到南海去,怎么样?【而】(一)连词1.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解析:本句中的“而”连接“博学”和“日参省”表示强调,是”而且“的意思,表递进关系。

因此本句可译为: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

2.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解析:本句中的“而”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因此本句可译为:诸位如果有意,看我马头的指向就好了。

3.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解析:本句中的“而”表示修饰关系,在这里可以不用翻译。

因此本句可译为:我曾经踮起脚尖往远处看,不如登上高处看到的范围广。

4.表示因果关系。

例: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解析:本句中的“而”,表示因果关系,可以不译,或者译为“因而”,因此本句可译为:刘表厌恶刘备的贤能,不能够重用他。

18个虚词规律总结(高考文言通用)

18个虚词规律总结(高考文言通用)

虚词而连词1.表并列:又(名词+ “而” +名词;名词位置可对调)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2.表递进:并且(名词+ “而” +名词:后名词比前名词程度更深)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转折:却(……,“而”……)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4.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名词+ “而” +动词)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5.表顺承(…… + “而”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以连词1.表并列:又2.表递进:并且3.表修饰(形容词+ “以” + ……)4.表顺接:“而”(动词+“以”+动词/形容词)5.表因果:因为6.表目的:用来介词1.“用”(表手段)2.“把”(表对象)3.“因为”(表原因)4.“在”(表处所)5.“凭借”(表依据)何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宾前,可译为“哪里”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动词+“何” + 形容词):“多么”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动词+“何” + 名词):“什么”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史上最全】高考必备 高中文言文虚词知识点总结

【史上最全】高考必备 高中文言文虚词知识点总结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六类。

(一)代词:1、人称代词——之、其、而(通假)、若、乃2、指示代词——之、其3、疑问代词——焉、何(二)副词:1、范围副词——则、犹2、时间副词——既、已、且3、语气副词——其、何、遂(三)介词:于、以、为、因(四)连词:而、且、以、其、或、乃、则、然、但、为、故、若、虽、因、遂(五)助词:1、结构助词:之、者、所、然2、语气助词:也、矣、焉、耳、哉、乎(六)叹词:唉、嘻、呜呼、嗟乎、噫吁嚱二、词类分析:(一)代词1、人称代词①第一人称:吾、予、余、我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项脊轩志》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段太尉逸事状》余于仆碑,又以悲乎古书之不存。

《游褒禅山记》②第二人称:女、汝、若、尔、乃、子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女通“汝”)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

《晏子治东阿》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而通“尔”)③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师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六国论》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孔雀东南飞》④复数:属、辈、侪、类、徒若属且皆为所虏。

《鸿门宴》2、指示代词①近指代词:是、此、斯、兹、之、然——这、这个、这里、这样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赤壁赋》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②远指代词:彼、夫、其——那、那个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③无定指代词:或、莫——有的、有的人;没有谁、没有哪一个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张衡传》④辅助性代词:所、者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3、疑问代词①代人:谁、孰——谁、哪一个吾孰与徐公美?②代事物、处所:何、胡、奚、曷、安、恶(乌)、焉——什么、哪里、在哪里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彼且奚适也?”《逍遥游》蹈死不顾,亦何故哉?《五人墓碑记》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二)副词1、时间副词①表过去:既、业、已、曾、尝、适、初、曩、昔、向、乡——已经、过去、刚才,从前适得府君书。

高考语文复习 第2板块 专题1 文言文阅读 考点2 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

高考语文复习 第2板块 专题1 文言文阅读 考点2 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

考点二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文言虚词是与文言实词相对而言的,是指意义较虚,没有实在意义的词语。

主要指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

高考对文言虚词一般不单独考查,通常融合到断句题和翻译题中,隐性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通常情况下,高考命题对虚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上。

一、而|相关知识||对点演练|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答案:(1)②(2)⑤(3)⑦(4)⑨二、何|相关知识||对点演练|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是诚何.心哉(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吾何.爱一牛( )(4)大王来何.操( )答案:(1)③(2)①(3)④(4)②三、乎|相关知识||对点演练|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乎”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壮士!能复饮乎.( ) (2)郁乎.苍苍( ) (3)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 (4)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 答案:(1)① (2)⑥ (3)④ (4)②四、乃 |相关知识||对点演练|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2)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3)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答案:(1)②(2)①(3)⑦(4)③五、其|相关知识||对点演练|5.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和实词推断技巧整理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和实词推断技巧整理

高考文言文虚词推断技巧一、代入筛选法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

如果我们熟记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例】“而”,其主要用法有:连词,译为“又”、“而且”、“就”、“却”、“如果”、“因而”;代词,译为“你”、“你的”;动词译为“好像”等。

若要在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④“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⑥“某所,而母立于兹”中找出与其他各句不同用法的句子,在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后,就不难确定应为作代词“你的”解释的⑥了。

二、语境推断法文言文阅读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此法对起关联词语作用的虚词特别有效。

【例】“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故”是“所以”的意思推断,前后句意为因果关系,“以”应为表原因的“因为”。

三、词性界定法有些文言虚词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例】“吾将以身死白之”/“险以远,则至者少”,前句“以”用在名词“身”前,又处在动词“死”前,可以推断“以”应该是介词,与“身”组成介宾短语做“死”的状语;后句中“以”用在“险”和“远”两个形容词中间,应该是表示并列的连词,所以两句用法不同。

四、句位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

【例】“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表揣测,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

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

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一定)无忘乃父之志”/“吾其(还是)还也”。

【例】“焉”:在句首,如“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哪里;在句中,如“杀鸡焉用牛刀”,何必;在句末,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相当于“之”。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荀子《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

(司马迁《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

(姚鼐《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李密《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司马迁《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李密《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韩愈《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司马迁《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司马光《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司马迁《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考常用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_

高考常用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_

高考常用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重点难点梳理1.考点诠释2008年考纲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共18个。

2.考查重点、难点近几年的高考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单纯设题有所减少,考查方式上最常见的是比较虚词意义与用法的单选题。

考查范围一般都遵循当年的考纲规定,同时历年来对极其常见的虚词作多次重复的考查,如“以”、“因”、“之”等字在高考时出现的频率就很高。

由于这18个虚词是从几十个文言虚词中精选出来的,除了常用在句尾的“也、者”外,几乎都曾在高考中出现过,尤其以“而、其、为、以、因、于、与、之”这几个出现频率最高。

复习时,要把包含每个虚词义项的例句牢记于心,特别是一些不太常见的用法,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从课内到课外的顺利迁移。

金题透视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A.除著作郎,不就就:赴任B.与从弟球俱诣高祖诣:拜访C.乃能屈志戎旅乃:于是D.若但如民,门户何寄但:只是【解析】该题考查点为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A和B两项考查的文言实词均为课本上常见词的常见义项,没有什么悬念。

C项的“乃”在文言文中主要作副词。

一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于是”等,如“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如“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副词义项是该词考查的重点,从原文推断,C项“乃”,应为“副词,却,竟然”。

D项“但”超出18个虚词之外,不过其义项不多,结合原文可以推断出其为正确的。

【答案】C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008年高考安徽卷)A.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部侍郎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B.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百姓之以王为爱也C.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何自戚戚,不逐去之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解析】该题考查文言虚词,选项句子一半出自材料,一半出自高中课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虚词高考考点分析
一、考点解读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这一考点是文言文阅读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近些年的高考试卷中都有专题考查。

所谓“常见文言虚词”,具体是指《考试大纲》明确提出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所谓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指在阅读材料时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理解文言虚词并能加以解释,而不是凭空地去历数常见文言虚词的各种用法。

从多年来的高考命题看,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常常用比较的方式,即从两个句子中挑出某一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的异同。

通常一句是所给的文章或片段中的,另一句是所学的课文中的。

二、技巧指南
技法之一:按“图”索“骥”。

在复习迎考时,把《考试大纲》列举的18个文言虚词的各种用法列出来,达到一目了然,如见图文的效果,例如“而”“其”就可列出下面的内容:
1.而
(1)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做定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的、你们的”。

(2)连词
①表并列关系,一般不作翻译。

②表承接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接着”。

③表递进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并且、而且”。

④表修饰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

⑤表转折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但是、却”。

⑥表假设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果、假如”。

⑦表因果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而”。

⑧表比喻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同”。

(3)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才”。

(4)与“已”构成复音虚词“而已”,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罢了”。

2.其
(1)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于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相当于现代汉语“他的”“他们的”“它的”“它们的”。

②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于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不独立成句的主谓短语的小主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它”。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用作定语或小主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我的”或“我(自己)”。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那个”“那些”“那里”等。

⑤指示代词,后面多为数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其中的”。

(2)副词
①表示揣度,位于句首或句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

②表示反诘,位于句首或句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

③表示商量,多位于句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还是”。

④表示期望,多位于句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要”“一定要”。

(3)连词
①表示假设,位于句首,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果”。

②表示选择,位于句首,一般构成“其……,其……”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还是……”对18个文言虚词都有这样条理清晰的图表,并能够做到了然于心,解题时就可作为参照确定其用法。

技法之二:因“境”揣想。

虚词大都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特定的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语境,综合文意与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来分析揣摩作出判断。

例如2005年高考全国丙卷第8
题要求区分“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和“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两句中“焉”字的用法。

前一句是荥阳郑伟劝裴侠的话,他认为当肘正处在动乱时期,天下形势不明朗,让裴侠东归与家人相聚,相时选择明主。

“择木”就是选择投靠的明主的意思,“焉”字显然不表具体意思,只是个语气词。

后一句前文的大意是,裴侠在任河北郡守期间,“躬履俭素,爱人如子”,不徇私利,造福百姓,在去职之时“一无所取”,深受百姓称赞。

正因为裴侠为官清廉、勤政爱民,所以朝野上下都敬佩他,称他为“独立使君”。

根据这一语境,可见“朝野服焉”的“焉”是“服”的对象,代指裴侠。

这样凭借语境来揣想,就可判断两句中的“焉”字一为语气词,一为代词,意义与用法各有不同。

技法之三:定“性”推断。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虚化而来的,往往兼有实词和虚词的不同的词性,而虚词的用法一般又是由其词
性所决定的,因而可以通过判定其词性的异同来推断用法的异同。

例如2005年高考全国甲卷第8题要求判定“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人郡吏”和“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两句中的“以”字意义与用法的异同。

只要能看出两句中的“以”字都是介词,分别与“虏所人郡吏”“好乐”构成介宾短语,也就能断定其意义(均表示“用、拿”之义)与用法相同了。

技法之四:位置比较。

虚词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和前后词语搭配的关系不同,其意义与用法一般也不同,因此在解题时可以通过比较虚词在两个句子中的位置来判定其用法的异同。

例如“生乎吾前,固先乎吾”与“儿寒乎?欲食乎?”两句中的“乎”,位置不同,用法也就不同。

又如2005年高考全国甲卷中“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与“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两句中的“之”,前句用于“案吏”与“名”之间,构成偏正短语,后句用于“秦兵”与“来”之间,构成主谓短语,两个“之”的意义与用法不同。

技法之五:古今对照。

有的文言虚词今天已不再使用,而有的却沿用下来,只是用法发生了某些变化,像“为”字作为表反问语气的助词今天已不再使用,而作介词的用法几乎没有变化,我们就可以借助于虚词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来理解它们在文言句子中的意
义与用法。

例如《鸿门宴》中“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前一“为”字今天就仍在用,而“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后一“为”字今天已不再使用,古今一对照,就可判定两个“为”字用法不同。

技法之六:课文迁移。

试题提供的用于比较的文言句子大都有一
句出自中学课文内,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熟悉课内文句的优势来帮助辨析。

例如2005年高考全国甲卷所给的四组句子中,“秦有余力而制其弊”“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四句都出自高中课文,解题时就可将课文知识迁移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