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8个文言虚词整理
高中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
高中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高中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为: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具体用法如下:一、而(一)连词1、用来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2、用来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用来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
(《祭十二郎文》)4、用来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5、用来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用来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7、用来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8、用来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三)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二、何(一)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翻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二)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用在形容词前,用来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四)通“呵”,可译为喝斥。
文言文18个虚词在这里,要整理的同学拿走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1)连词 1>表并列 今译为:而且、又 。
例释:①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过秦论》②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③永州之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④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也《荆轲刺秦王》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
例释:①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③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逍遥游》 3>表转折 今译为:却、但。
例释: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③而伤长者之意《荆轲刺秦王》 ④然而成败异变《过秦论》⑤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 4>表递进 今译为:并且、而且例释: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5>表修饰 今译为:着、地。
例释: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③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荆轲刺秦王》 ④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⑤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⑥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逍遥游》 6>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
例释: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师说》③今行而无信《荆轲刺秦王》 ④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祭十二郎文》 7>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 例释:①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劝学》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 ③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荆轲刺秦王》8>表目的 今译为:来 例释: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9>表方位 今译为:以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
《问说》 ② 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2)代词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①而其勿忘乃父之志 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3)语气词 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常考的共有18个,分别是之、乎、者、也、因、其、所、与、而、且、乃、于、若、为,则、何、以、焉!它们的意义及用法如下:一、之(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有时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例:(1)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3)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与妻书》)2.指示代词:这,此。
例:(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3)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二)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例: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5.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三)动词,到……去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二、乎(一)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例:(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例: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离骚》)(二)介词,相当于“于”“在”等,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背内容:三 18个文言虚词
必背三18个文言虚词(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一)以(1)介词①表示工具、手段,可译为:拿,用,凭借,按照a.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b.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②表示提宾作用,可译为:把,用虽董之以.严刑。
(《谏太宗十思疏》)③表示时间、处所,可译为:在,于,从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苏武传》)④表示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陈情表》)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跟;率领,带领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魏公子列传》)(2)连词①表示并列、递进关系,可译为:又,而,而且,并且险以.远,则至者少。
(《游褒禅山记》)②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不译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③表示修饰,可译为:地,而,或不译木欣欣以.向荣。
(《归去来兮辞并序》)④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以便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烛之武退秦师》)⑤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3)助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可不译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出师表》)(4)同“已”,已经前以.降及物故。
(《苏武传》)(5)复音虚词“以是”“是以”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可译为:因此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屈原列传》)(6)动词①以为,认为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用,任用,是意念上的被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涉江》)③率领,带领欲以.客往赴秦军。
(《信陵君窃符救赵》)(二)之(1)代词①代人、物、事,可译为:他(他们),它(它们),我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②指示代词,表示近指,可译为:这,这种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2)助词①表示修饰,限制,可译为:的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鸿门宴》)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③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可不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高考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一些虚词另有实词的用法,为方便表述起见,本清单将其一并解释。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表示递进关系,并且,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祭十二郎文》)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表示转折关系,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表示假设关系,如果,假如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表示因果关系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表示目的关系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代词通“尔”,第二人称,你的,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副词通“如”,好像,如同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2.何疑问代词单独做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做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哪里,什么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做定语,什么,哪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疑问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为什么,怎么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怎么,多么,怎么这样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语气助词相当于“啊”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动词通“呵”,喝问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过秦论》)3.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吗,呢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表反问语气,吗,呢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吧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啊,呀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高考必须掌握的18个虚词
语文高考必须掌握的18个虚词文言虚词总结:1、而一、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滕王阁序》)(二)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三)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四)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因人力而敝之,不仁。
(《烛之武退秦师》)(五)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二、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2、何⑴什么。
例:①何陋之有②夫晋,何厌之有?⑵怎么样。
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⑶哪里。
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⑷多么。
例: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⑸为什么。
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②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⑤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⑹怎么。
例: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②徐公何能及君也?⑺何:通“呵”,喝问。
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何如」怎么样,怎样。
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今日之事何如?⑤求,尔何如?「何消」哪用得着。
例:这自然,何消吩附。
「何尝」并非。
例:你说的何尝不是。
「何加」有什么益处。
例:万钟于我何加焉!3、乎一、用作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高考必考18个文言虚词表格总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助词
句末语气词
了,啊;呢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剧中语气词
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处所,地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助词
所字结构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与prep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处所、目的、方法或工具、条件等
从……地方(时间)、……的原因、(用来)……的方法、用……作工具
是吾剑之所从坠。(表地点)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表原因)
表约数
上下,左右
从弟子女十人所。(跟从的女徒弟十个左右)
为
v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经由,条件
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原因
因为、由于
祥符年间,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便、因而
相如因持璧却立。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
文言文虚词一共有18个,分别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这些虚词在文言文中起到连接词、助词、副词等作用,用来表达语义关系、修饰词语或者起到语法上的辅助作用。
以下是对这些虚词的简要解释:
而:表示并列、转折、递进等关系。
何:用于疑问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何事”等。
乎: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呢”等。
乃:表示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或强调。
其: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的”、“它的”等。
且:表示并列、递进、转折等关系。
若:表示条件、假设等关系。
所:用于强调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的”。
为:表示目的、原因等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了”、“因为”等。
焉:表示地点、状态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哪里”、“怎么样”等。
也:表示选择、转折、感叹等关系。
以:表示手段、方式等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以便”等。
因:表示原因、理由等关系。
于:表示处所、时间等关系。
与:表示并列、对等等关系。
则:表示对比、转折等关系。
者:用于名词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人”、“的事”等。
之:表示所属关系、代词宾语等。
文言虚词18个(自己整理)
文言文·文言虚词 18 个1.【而】(一)连词1、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 ②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2、①亦使后代而复哀后代也。
(《阿房宫赋》)②少饮辄醉,而年又最高。
(《醉翁亭记》)3、①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晏子治东阿》)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4、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5、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论语》)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劝学》)②则群聚而笑之。
(《师说》)7、①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②远人不服,而不可以来也。
(《季氏将伐颛臾》)8、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过秦论》)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二)代词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复音虚词“而已”、“尔后”、“而况”1、“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2、“尔后”,“才,刚刚”①臣鞠躬尽瘁,死尔后已。
(《出师表》)3、“而况”,即”况且”,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狂风波不可以鸣也。
而况石乎!(《石钟山记》)2.【何】(一)疑问代词1、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2、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①然而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二)疑问副词1、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观沧海》)(三)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何许” 、“何乃”1、“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责,相当于“怎么”或“什么样”①樊哙曰:“今天之事何如?”(《鸿门宴》)2、“何以”即“以何” ,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依据“以”的不一样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高考文言文复习18个常用虚词详解
2、相当于“他(们)”。例:见~发矢十中八九|余嘉~能行古道。 3、相当于“自己”。例:余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相当于“这”、“那”。例:有蒋氏者,专~利三世矣|~人视端容寂。 5、相当于“其中的”。例:一狼径去,~一犬坐于前|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 ⑵副词。1、表示估计、推测。相当于“大概”。例:先生~此类乎? 2、表示希望。相当于“应当”、“还是”。例:诸君~筹之|吾~还也。 3、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例:且行千里,~谁不知? 4、表示强调。例:如~克谐,天下可定也。 5、表示动作发生在未来。相当于“将要”。例:我今不乐(行乐),日月~除(逝去)。 ⑶连词。1、表示选择。相当于“还是”。例:~真无马邪?~真不知马也! 2、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例:~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 3、表示承接。相当于“至”。例:~在高宗,时旧劳于外。 4、表示转折。相当于“然则”、“那么”。例:先君若问与夷,~将何辞以对? ⑷助词。1、作发语词。例:~以沛为联汤沐邑。 2、作语助,表示限定。例:若是~甚与(像这样地严重么)? 3、作语助,无义。例: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几矣!⑸名词。姓。 ㈡[jī]助词。作语助,表示疑问。例:夜如何~? ㈢[jì]助词。作语助,无义。例:彼~之子。
十二、矣[yǐ] ⑴助词。句末语助词。1、表已然。相当于“了”。例:使人索扁鹊,已逃秦~。
2、表将然。相当于“了”。例: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 3、表必然。相当于“了”。例: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 4、表命令或祈使。相当于“吧”。例: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
18个文言虚词详解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8个文言虚词详解《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一、而;二、何;三、乎;四、乃;五、其;六、且;七、若;八、所;九、为;十、焉;十一、也;十二、以;十三、因;十四、于;十五、与;十六、则;十七、者;十八、之。
一、而(一)连词基本认知:“而”是古代汉语中使用最广泛的连词,它包括各种语法、逻辑的关系,如并列、承接、递进、转折、假设、因果、修饰、目的等。
所谓连词,就是连接上下文并且表示某种关系的虚词。
⑴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和、又,或不译。
①蟹六跪而二螯(《劝学》)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③秦强而赵弱(《廉颇蔺相如列传》)④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⑤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荆轲刺秦王》)并列关系的特点是,连词两侧的词语原则上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⑵表承接(顺承)关系,可译为:就、才、接着、然后。
表承接关系的前后两件事,逻辑上联系比较紧密,时间上有先后关系。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韩非子》)②余闻而愈悲(《狱中杂记》)③(秦)灭滑而还(《崤之战》)④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⑶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还。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⑷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但、可是、然而。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④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公输》)⑸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使。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③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④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⑹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所以。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韩非子》)③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刺秦王》)⑺表修饰关系(间隔修饰语与被修饰语,即间隔状语和中心词,也可称偏正关系),可译为:地、着、来,或不译。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示例1.以:[介词]把;用;拿①輮以为轮(《劝学》)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介词]依据,凭借;按照①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③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①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五人墓碑记》)[介词]在+时间、处所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介词]相当于“与”,译为“和”“跟”“带领”等①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连词]相当于“而”,表示并列、修饰、承接或递进关系①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②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连词]表示目的,来,用来,以致,以便①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③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④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连词]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认为,以为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①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副词]通“已”,已经①及以至是(《报任安书》)[以为]①认为②把……当作或看作。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鸿门宴》)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③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陈情表》2.之[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②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宫赋》)③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代词]表近指,可翻译成“这”“此”“这些”等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师说》)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动词]到……去①佯狂不知所之者(《五人墓碑记》)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③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①悟已往之不谏(《归去来兮辞》)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②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③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助词]调节音节,用在形容词、副词或一些动词之后,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双音节①顷之,持一象笏至(《项脊轩志》)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③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④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文言虚词18个(自己整理)
. . . .文言文·文言虚词18个1.【而】(一)连词1、①剑阁峥嵘而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②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2、①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赋》)②少饮辄醉,而年又最高。
(《醉翁亭记》)3、①景公乃下席而之曰。
(《晏子治东阿》)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4、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7、①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②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季氏将伐颛臾》)8、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过论》)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二)代词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复音虚词“而已”、“而后”、“而况”1、“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2、“而后”,“才,方才”2.【何】(一)疑问代词1、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楼记》)2、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①然则何时而乐耶?(《楼记》)(二)疑问副词1、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观沧海》)(三)复音虚词“何如”、“何以”、“何许”、“何乃”1、“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或“什么样”①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2、“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3、何许”,表地点的疑问词,相当于“何处”或“什么地方”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五柳先生》)4、“何乃”,相当于“怎么能”。
①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四)通假字。
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利兵而谁何。
高考常见18个文言虚词总结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精确校对版)
返回
文言常用虚词
(4)其他用法
(3)用作动词(有书称之为“比况词”),译为“如、好像、像”。它与“如” 是同源字,在上古时读音相近,意义相通。 例释:①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 今》)
②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 知与不知也《新序》。 (4)音节助词,不译。 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5)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返回
文言常用虚词
比较下列各句中的“而”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不正确的
一项是
A①君何以知燕王?
②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答案:D】
B①豫州今欲何至?
什么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①昔取之而有馀,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哪里
②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D①徐公何能及君也?
为什么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 在; 后一个“乎”: 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 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 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 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 在)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乎: 比。)
(三)可作词尾
乎
6.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例释:秦于是乎输粟于晋《左传·僖公十五年》。
(二)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 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例释: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 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 在)
文言常用虚词
高考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
而(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
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何1.疑问代词:(1)作宾语,“什么、哪里”。
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2)作谓语,“为什么”。
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
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3)作定语,“什么”。
何+名词。
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4)做主语,“什么”。
例:何谓阁子也?2.副词:(1)程度副词,“多么”。
何+形容词。
例: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
何+动词,位于句首。
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2)无何:不久、没多久。
(3)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拿什么、凭借什么”。
(4)何乃:怎能。
(5)何之:等于“之何”,译为“到什么地方”,此处“之”作动词“到”。
乃1.副词:(1)承接关系,“就、于是、才”。
例: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2)转折关系,“却、竟然、反而”。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3)表限制,“仅、只”。
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4)表判断,“是、就是”。
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2.代词:(1)第二人称代词,常作定语,“你的”;也做主语,“你”。
不作宾语。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
(2)指示代词,“这样”。
例: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3.固定结构:(1)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例:无乃尔是过与。
(2)乃尔:译为“这样”。
例: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以1.介词(1)表工具,“拿,用”。
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表所处置的对象,“把”。
例: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3)表凭借,“凭,靠”。
例:久之,能以足音辨认。
(4)表原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表时间或处所,“于、在、从”。
高考必考18个文言虚词表格总结
凭、靠、凭借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以勇气闻于诸侯.
对象≈与
与、跟、同、对、和(率领、带领)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
时间、处所
于、在、从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五人墓碑记》
奉宣室以何年?
论事标准、行为依据
按照、依照、根据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为什么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
定语
什么,为什么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其间旦暮闻何物?
然则何时而乐耶?
副词
程度副词
多么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疑问副词
怎么,为什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且
Conj
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经由,条件
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原因
因为、由于
祥符年间,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Conj
承接上文表结果
于是、就、便、因而
相如因持璧却立。
n
机会、缘由
于今无会因。
v
沿袭、承袭
高考语文常见的18个文言文虚词整理(完整版)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之以而其于若所为何乎乃且焉也因与则者
二、教材中另外常见的17个文言虚词:安但耳夫盖故或即然遂惟已矣犹哉
P。S。为的读音
[wéi]
精心整理文言文18个虚词
中考18虚词整理1、之(1)代词:①代人、事、物。
例句:长跪而谢之、亲戚畔之、呼尓而与之、肉食者谋之、学而时习之、委而去之②指示代词,这:例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2)助词:①结构助词,的。
例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咨臣以当世之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行道之人弗受②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莲之爱③调节音节,不译。
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怅恨久之、公将鼓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句: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吾妻之美我者⑤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马之千里者(3)动词:到,往,去。
例:辍耕之垄上、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以(1)介词:①用、把、拿。
例句:因以为号焉、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大易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君为长者、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必以分人②按照、依照。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虽不能察,必以情③凭借、依靠。
例句: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这所顺可以一战何以战(2)连词:①表目的,来,用来。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则责……等之慢,以彰其咎、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光先帝遗德以乐其志②表结果,以致于。
例句: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③因为。
例句:不以千里称也、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扶苏以数谏故、徒以有先生也(3)动词,认为。
例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皆以美于徐公(4)通“已”,已经。
例句:固以怪之矣3、于(1)介词:①到。
例句: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还于旧都、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簊畚运于渤海之尾②在。
例句:骈死于槽枥之间、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候③从。
例句: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舜发于畎亩之中④对,向。
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欲有求于我也、万钟于我何加焉告之于帝⑤比。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大全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而(一)连词1.表并列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3.表承接可译为“就”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6.表修饰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因果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目的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二)通“尔”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通“如”好像,如同军惊而坏都舍《察今》何(一)用作疑问代词1.作谓语,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作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二)用作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可译为“怎么”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可译为“怎么”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四)何:通”呵”喝问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过秦论》乎(一)用作助词1.表疑问可译为“吗”“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2.表反问相当于“吗”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3.表商量可译为“吧”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4.表感叹或祈使,可译为“啊”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于是乎书(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一)用作副词1.表顺承可译为“才”“就”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2.强调出乎意料可译为“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3.表限制可译为“只”“仅”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可译为“是”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二)用作代词1.用作第二人称译为“你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儿》2.用作指代词,译为“这样”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3.还可作连词“至于”“如果”其(一)用作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2.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3.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4 表近指,相当于“这”“这些”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5.表“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二)用作副词1.加强祈使,相当于“可”“还是”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2.加强揣测,相当于“恐怕”“大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3.加强反问,相当于“难道”“怎么”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三)用作连词1.表选择,相当于“是……还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2.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且(一)用作连词1.递进,而且,并且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2.让步,尚且,还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3.并列:又,又……又……,一面……,一面……(二)用作副词1.将,将要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2.暂且,姑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一)动词,像,好像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二)用作代词1.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三)用作连词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3.至,至于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所(一)名词处所,地方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二)助词1. 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为(一)动词1.“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2.以为,认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3.判断词,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二)介词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4.对,向为之奈何《鸿门宴》5.表时间可译为“当”“等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三)句末词表疑问或反诘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也(一)句末词1.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句末词,表陈述或解释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3.肯定,感叹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过秦论》4.表疑问或反诘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过秦论》5.用在句末,表祈使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2.相当于“于何”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二)代词1.相当于“之”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2.哪里,怎么(三)词1句末词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2.作句中词,表停顿,相当于“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师说》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以(一)介词1.表工具:拿,用,凭着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2.表凭借:凭,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3.把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4.表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5.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6.表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二)连词1.表并列“而”“又”“而且”“并且”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2.表承接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3.表目的可译“而”“用来”“以致”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4.表因果可译为“因为”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5.表修饰可译为“而”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三)助词1.表时间,方位和范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2.起调整音节作用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四)动词1.以为,认为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任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3.率领(五)名词缘由,原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六)通假1.通“已”,已经2.通“已”,止1.依照,根据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2.依靠,凭借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3.趁着,趁此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4.通过,经由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5.因为,由于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二)副词1.于是,就;因而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2.原因,缘由,机缘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三)动词1.根据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2.沿袭,继续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于(一)介词1.在,从,到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2.“在……方面”“从……中”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3.由于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4.向,对,对于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5.被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6.与,跟,同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7.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劝学》与(一)介词1.和,跟,同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2给,替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3.比,和……比较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二)连词和,跟,同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三)动词1.给予,授予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2.结交,亲附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3.对付庞暖易与耳4.参加,参与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1.表承接“就”“便”则与斗卮酒《鸿门宴》2.表条件,“假使”“如果”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表并列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4.表转折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5.表选择译为“不是……就是”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二)副词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三)名词准则,法则以身作则(四)动词效法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者(一)助词1.指人,物,事,时,地等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件事情”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5.引判断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二)副词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疑问等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之(一)代词1.人称代词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廉颇蔺相如列传》2.指代词,这,此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二)助词1.的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5.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一.【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二.【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呵问他是谁何。
意思是检查盘问。
)(《过秦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三.【乎】(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乎:于)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捕蛇者说》)(乎:在)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
(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
(乎:对于)⑦盖进乎技矣。
(《庖丁解牛》)(乎:比)⑧以吾一日长乎尔。
(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四.【乃】(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赤壁之战》)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桃花源记》)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师说》)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石钟山记》)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
(《廉颇蔺相如列传》)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五.【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
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2.第三人称代词。
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
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赤壁之战》)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