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八章 电能从哪里来本章复习和总结教案 (新版)沪科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8章第一节电能的产生教案.doc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8章第一节电能的产生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e8999d815727a5e9846a6191.png)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第十八章电从哪能里来第一节电能的产生【教学任务分析】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与目方法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电池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在生活中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2.了解目前常用的几种发电方式中能量的转化过程.1.加强自主阅读,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课上用多种形式交流信息.理解和体会;2.学生自己准备水果电池的实验材料,研究水果电池的影响因素1.通过学习各种电池和火力发电方式存在环境污染,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2.养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重点了解常见的电池、常见的几种发电方式中能量的转化过程难点了解常见电池的结构、性能及注意事项,在生活中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教学环节安排】环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最佳解决方案节创展示教室内的灯、电脑、投影仪、电子教师提问,学生讨论,设白板等,这些都与电能有关,电能是从哪里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引情来的呢?入课题。
境“自主学习提纲”答案:自1.电池发电机主 2 .其他形式电直流化学电池学太阳能电池习3.化学能电太阳能电4.电火力水力核能知识点 1:电池问题1:用电器与电源和电能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电源提供电压,而电压形成电流,你知道常见的电源有哪些吗?消耗小结:用电器电源提供电源分为电池和发电机.问题 2:电池的作用是什么?它提供的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电池主要有哪些种类?小结:电池是一种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1 / 4 教师出示导学提纲,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利用课前或课上 5 分钟左右的时间预习本节内容,并完成导学提纲.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交流与讨论用电器与电源和电能之间的关系,教师注意点拨。
学生查阅课本,有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教师引导学生对电源进行分类.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粗略阅读课本P157-P160 有关电池的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装置,它提供直流电;电池主要分为化学电池.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等.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问题 3:你见过哪些化学电池?化学电池的时候能读 P157-P160有关电池的量如何转化?干电池的结构是怎样的? 1 号、2 号、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合5 号、7 号干电池的电压是多少伏?废旧电池对环问题。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8.1电能的产生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8.1电能的产生](https://img.taocdn.com/s3/m/fdb5209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8.png)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8.1电能的产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材第18章第1节,主要讲述了电能的产生。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了解电源的作用,明确电源是通过非电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掌握电池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3)理解电能的产生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源的作用,知道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 使学生掌握电池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能够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 帮助学生理解电能的产生过程,提高他们的能量转化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池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电能的产生过程。
2. 教学重点:电源的作用,电池和发电机的区别与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池、发电机、灯泡等。
2. 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池和发电机,思考它们是如何产生电能的。
2. 知识讲解:介绍电源的作用,讲解电池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解释电能的产生过程。
3. 例题讲解:以一个简单的电路为例,讲解电能的产生和消耗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并计算电能的产生和消耗。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电池和发电机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的产生:电源 + 电路 = 电能七、作业设计1. 描述电池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 举例说明电能的产生过程,计算相关数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常见的能源转化现象,举例说明电能的产生和消耗过程。
重点和难点解析:电池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在上述教案中,电池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这是因为电池和发电机是电能产生的关键装置,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对于掌握电能的产生过程至关重要。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八章 第一节 电能的产生教案 (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八章 第一节 电能的产生教案 (新版)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23d160227916888586d771.png)
第十八章电能从哪里来本章主要讲述了电能的产生,怎样产生感应电流及电能的输送,教材首先通过电能的多种用途导出电能是从哪里来的,然后讲述电池、发电机、怎样产生感应电流.发电机、高压输电、高压触电及其防护,这些知识就在学生身边,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走访、参观当地的水力发电站、火力发电厂或变电站,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本章共分3节第一节电能的产生通过对电池和发电机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电池的结构、性质及使用注意事项,在生活中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了解电池提供的是直流电,了解目前常用的几种发电方式中能量的转化过程、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情况;了解电池和火力发电方式存在环境污染,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从发电机的模型引入,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让学生开展实验探究,经历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交流与合作的探究过程,认识电磁感应现象,知道感应电流及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发挥小组团队的作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探究学习意识,对发电机原理要充分利用教学挂图和多媒体图片来引导学生认识发电机原理,并通过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第三节电能的输送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高压输电的途径及为什么要采用高压输电,了解高压触电的类型及其防护,教学中可放手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有条件的地方可引导学生参观变电站,也可使用多媒体影音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高压输电的途径及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高压触电和低压触电进行对比分析,掌握高压触电的防护知识.【教学目标】1.在知识技能方面:①了解常见电池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在生活中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②了解目前常用的几种发电方式中能量的转化过程、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情况.③了解各种电池和火力发电方式存在环境污染,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④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⑤知道交流发电机的简单结构、工作原理,知道产生的是交流电,能把交流电和直流电区分开来|⑥知道采用高电压输电的目的,了解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电能的产生的教学,培养学生将科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能力,通过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通过电能的输送的教学,增强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电池和发电机的教学,让学生懂得物理有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习科学的情感,通过学生讨论和合作探究,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电池和发电机中有关能量转化过程,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感应电流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交流发电机的结构和原理,采用高压输电的目的.【教学难点】常见干电池的结构及性能,感应电流探究实验,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高压触电及防护.【课时建议】本章共3节,建议5课时第一节电能的产生……………………………………………………1课时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2课时第1课时电磁感应现象第2课时发电机原理第三节电能的输送……………………………………………………1课时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第一节电能的产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池的能量转化及电池提供的是直流电.2.知道干电池、蓄电池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在生活中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3.知道太阳能电池的结构、性能、优点及能量转化.4.知道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5.了解电池及火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认识干电池、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理解其能量转化.2.比较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理解其能量转化过程.3.体会运用比较、观察未感知物理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电池、发电机的比较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爱科学、学习科学、用科学的情操.2.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精神,感悟物理与生活的和谐关系.3.关注日常生活,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去,培养学生勇于用科学知识改变生活、发展生产力的科学情操.【教学重点】电池、各种发电方式中有关能量转化过程.【教学难点】常见干电池的结构及性能,电池及火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教具准备】1号、2号、5号、7号干电池,示波器、蓄电池、铜片、铁片、西红柿、耳机,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课时【新课引入】师:同学们,当你看到夜晚明亮的街灯、电视机屏幕上绚丽的画面、收音机中播放出悠扬的音乐、电饭锅煮出香喷喷的米饭,是否想到这些现象都与电有关,那么你知道电能是从哪里来的呢?生:电池和发电机提供的师:非常不错,为了弄清它们是如何产生电能的,它们有怎样的结构,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一节电能的产生.【预习指导】阅读课本P157 -P162页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概念、规律、实验现象及结论用双色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学案”中:“课前预习”部分.然后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学科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课堂导学】知识点1 电池一、学生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教师指导点拨.师:1.电池的作用是什么?它提供的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生:1.电池的作用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它提供的是直流电.师:2.你见过哪些化学电池?它们都有怎样的构造?它们都有哪些异同点?生:2.干电池:由碳棒、锌铜及电解质等组成,蓄电池:由电解质溶液和极板组成,不同的是结构不同,相同的都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师:3.太阳能电池是把什么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它由什么样的物质材料制成的?太阳能电池有哪些优点?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生:3.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由半导体硅和金属导体制成,优点是小巧、污染少,大量的太阳能电池联成阵列,可以建成太阳能发电站.[易错警示]思维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应课时中思维拓展题目,并进行讲解.知识点2 发电机二、学生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教师巡视点拨.师:1.发电机的作用是什么?目前常用的发电方式有哪些?生:1.发电机的作用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发电方式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和核能发电.师:2.火力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怎样的?火力发电有何利弊?它会产生怎样的污染?生:2.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燃料是一次能源,不可再生,产生环境污染,降低空气质量.师:3.水力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是什么?我国水力发电目前取得了哪些成就?哪些地方适宜开发水力发电?生:3.水的机械能→水轮机的机械能→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三峡大坝堪称世界第一大水利工程,水力资源充沛的地区可开发水利发电.师:4.什么是核能?核能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怎样的?核能发电有什么优缺点?生:4.原子核发生变化时产生的能量称为核能,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核废料有很强的放射性.师:5.还有哪些资源可以用来发电?请提出你的看法?生:5.可利用海浪发电、地热发电、风力发电等.[要点归纳]发电方式:(1)发电机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发电方式:如下表所示.思维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应课时中思维拓展题目,并进行讲解[课堂小结]指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1.电池:(1)定义:电池是一种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直流电:电流的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各类电池提供的电流都是直流电.(3)电池的种类,①化学电池(干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②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③太阳电池:太阳能转化为电能;④燃料电池: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4)电池与环保:废旧电池含有有害物质,应集中分类处理.2.发电方式:①火力发电机(化学能→电能);②水力发电机(机械能→电能);③核能发电机(核能→电能);④风力发电机(风能→电能);⑤地热发电机(地热能→电能);⑥潮汐发电机(潮汐能→电能)【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1.新课标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为此,本节课我们要安排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当地的水力发电站、变电站等.2.本节课要贯穿能的转化和环境保护这条直线.3.提供一定的交流讨论空间,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第18章 电能从哪里来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第18章 电能从哪里来](https://img.taocdn.com/s3/m/c075b4f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e.png)
第18章电能从哪里来第1节电能的产生1.了解常见电池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在生活中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2.了解目前常用的几种发电方式中能量的转化过程、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情况.3.了解各种电池和火力发电方式存在环境污染,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一、电池【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157~160页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电池是一种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池提供的是直流电.直流电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供电系统给家庭电路提供的是交流电.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2.化学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常用的1号、2号、5号、7号干电池都是原电池,它们的电压都是1.5V;太阳能电池(又称光伏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蓄电池在充电时:电能→化学能;放电时:化学能→电能.【小组讨论】如图所示,制作一个西红柿电池,回答下列问题:(1)西红柿电池的原理是什么?答: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如图所示,将耳机的一根导线连在铜片上,另外一根导线刮擦锌片,能听到什么?为什么?答:能听到咔嚓的声音.因为西红柿电池产生电能了,使得耳机有电流音.(3)这个电池能使小灯泡发光吗?答:不能,该电池的电压太小了.【教师】1.化学电池虽然使用方便,但大多化学电池含有重金属,对环境污染很大,建议废弃化学电池集中分类处理.2.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污染小.【跟踪训练】1.有关电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A.凡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都可以叫电源B.电源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插入柠檬,制成“水果电池”,用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金属片B是水果电池的正极B.水果电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水果电池把内能转化为电能D.水果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二、发电机【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160~162页,完成下列填空:1.发电机是一种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目前常用的发电方式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和核能发电等.2.几种常用发电方式中的能量转化:(1)火力发电: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2)水力发电:势能→动能→电能;(3)核能发电: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教师】1.火力发电①能量转化:燃料的化学能→水和水蒸气的内能→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②火力发电的优缺点优点:原材料易获得,设备简单不受客观因素的影响缺点:燃烧大量的煤、石油等燃料,这都是不可再生的;燃料燃烧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含硫的气体和粉尘等,污染环境.2.水力发电①能量转化:水的机械能→水轮机的机械能→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②水力发电的优缺点优点:是对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对环境没有污染缺点:其发展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3.核电站:核能发电是在核反应堆中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①能量转化:核能→水和水蒸气的内能→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②核能发电的优缺点优点:用料省,运输方便缺点:原材料比较少,结构比较复杂第2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知道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会进行相关的探究活动,培养探究技能.一、电磁感应现象【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164~166页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电流的现象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2.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和导体运动的方向有关.【小组讨论】如图所示,探究导体在磁场中怎样运动时,才能在电路中产生电流,并探究影响电流方向的因素.完成实验后,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回答下列问题:电流表指次序实验条件针反应将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放在磁场中静不偏转1止2 使这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上下运动不偏转3 使这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向左运动向左偏转4 使这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向右运动向右偏转对调磁极,使这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向左5向右偏转运动对调磁极,使这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向右向左偏转6运动7 使这部分导体在磁场中斜着运动偏转断开开关,使这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左右不偏转8运动(1)比较实验3、4和8可知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答:必须是闭合电路.(2)比较实验1、2、3可知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答:条件是: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3)比较实验3、4、5、6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与什么有关? 答:与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4)本实验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答: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5)此实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怎样的?答: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教师】1.电磁感应现象及其意义(1)发现时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于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内容:由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就叫感应电流.(3)意义: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的联系,说明了磁场可以获得电流.2.产生感应电流的特点(1)电路必须是闭合的.(2)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跟踪训练】如图所示是探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实验情景(图中箭头表示导体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比较图甲和图丙,说明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无关B.比较图乙和图丙,说明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有关C.由图丁可得出结论:感应电流有无与导体是否运动无关D.若导体ab用超导材料制成则实验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二、发电机原理【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167、168页,完成下列填空:1.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2.大型发电机中,转子实际是产生磁场的电磁铁,而产生感应电流的线圈却是不动的(定子),这种结构便于产生高电压和强电流.【教师】1.发电机的原理:利用电磁感应制成的机器.2.发电机工作时能的转化情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交流发电机的构造由转子(转动部分)和定子(固定部分)两部分组成.4.大型发电机发的电,电压很高、电流很强,一般采用线圈不动,磁极旋转的方式来发电,为了得到较强的磁场,还要用电磁铁代替永磁体.交流发电机如图所示.【跟踪训练】如图所示为发电机模型线圈转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线圈中产生电流的原理是电流磁效应B.通过灯泡的电流方向不变C.通过灯泡的电流大小不变D.其他形式能量转化为电能第3节电能的输送1.了解远距离输电的意义.2.理解远距离输电中的输电损耗及解决方案.3.理解远距离输电的模型并能进行计算.一、高压输电【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170、171页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采用高压输电,可以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的损失.2.发电厂→升压变压器→高压线路→降压变压器→工厂或居民用电. 【小组讨论】为什么采用高压输电,原理是什么?答:为了减小电能损失,原理是:设输电电流为I,输电线电阻为R,则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为P损=I2R.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为U损=IR.据此,可以有两个途径来减少输电损失,一个途径是减小输电线上的电阻R,另一个途径是减小输电电流.再由P=UI可得I=P,在P一定时,增大输电电压可减U小输电电流.【教师】整个输电过程需要先升压再降压,这里需要用到如图所示的变压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它只能改变交流电不能改变直流电.【跟踪训练】对于远距离输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远距离输电输送的是直流电B.高压输电可以减少电能损失C.高压线路上的电压可以随意升高D.输电线上的电阻越大,则电能损失越小二、高压触电及其防护【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171、172页,完成下列填空:1.当高压带电体与人、动物和建筑物等物体距离较近时会产生放电现象,使人和动物触电,称电弧触电.所以,高压输电线都架得很高.2.若高压输电线不慎断裂,一端落到地上,在地面上以落地点为中心的区域内会形成很高的电压,这通常称为跨步电压.人和动物进入此区域会发生触电事故.3.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教师】触电有四种类型:触电方式{ 低压触电{单线触电双线触电高压触电{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跟踪训练】小鸟停在高压线上并不会触电,其原因是 (D ) A.小鸟是绝缘体,所以不会触电B.小鸟的生命力很强,所以不会触电C.小鸟的爪子皮很厚,所以不会触电D.小鸟两爪之间的电压低,不能使小鸟触电。
202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八章电能从哪里来章末复习教学课件新版沪科版
![202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八章电能从哪里来章末复习教学课件新版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53e5611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3.png)
8.下课了,小明和同学们对老师桌子,上的手摇发电机产生 了极大的兴趣,他们争先恐后地做实验,用手摇发电机发电 让小灯泡发光。咦?奇怪的现象发生了:为什么小灯泡有时 亮,有时暗呢?灯泡的亮暗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请根据这一 现象,确立一个研究课题进行研究。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 还有哪些疑惑,请与同伴交流。
(1)当开关闭合时,电磁铁的A端是__S__极。
(2)让线框分别从h1和h2(h2大于h1)竖直下落并穿入磁极A,B 之间,G表指针对应的偏转角度分别为θ1和θ2(θ2大于θ1),这 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线框切割磁感线的
__速__度___有关。
(3)把变阻器滑片移至左端,线框从h1的高度下落,G表指针 的偏转角为θ3,观察到θ3大于θ1,表明感应电流的大小还与 磁场___强__弱___有关。
例7.要想降低远距离输电线路电能的消耗必须( A ) A.升高输送电压 B.降低输送电压 C.用铜导线换掉铝导线以减小电阻 D.减小输出功率
例8.如图所示,是供电设备向居民楼用户输电的示意图。为 保证居民楼内的用户所有用电器都能正常工作,居民楼的输 入导线间的电压必须保证220V。当居民楼内消耗的功率为44 kW的时候,请计算下列问题:
4.下列关于电磁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只与电流方向有关 B.玩具电动车的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C.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D.发电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 如 图 所 示 , 可 能 使 灵 敏 电 流 计 指 针 发 生 ab竖直向下运动 B.开关S闭合,导体ab竖直向上运动 C.开关S断开,导体ab从纸里向纸外运动 D.开关S闭合,导体ab从纸外向纸里运动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八章第一节电能的产生教案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八章第一节电能的产生教案新版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01f73e6b14e852458fb57fa.png)
第十八章电能从哪里来本章主要讲述了电能的产生,怎样产生感应电流及电能的输送,教材首先通过电能的多种用途导出电能是从哪里来的,然后讲述电池、发电机、怎样产生感应电流.发电机、高压输电、高压触电及其防护,这些知识就在学生身边,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走访、参观当地的水力发电站、火力发电厂或变电站,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本章共分3节第一节电能的产生通过对电池和发电机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电池的结构、性质及使用注意事项,在生活中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了解电池提供的是直流电,了解目前常用的几种发电方式中能量的转化过程、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情况;了解电池和火力发电方式存在环境污染,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从发电机的模型引入,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让学生开展实验探究,经历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交流与合作的探究过程,认识电磁感应现象,知道感应电流及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发挥小组团队的作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探究学习意识,对发电机原理要充分利用教学挂图和多媒体图片来引导学生认识发电机原理,并通过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第三节电能的输送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高压输电的途径及为什么要采用高压输电,了解高压触电的类型及其防护,教学中可放手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有条件的地方可引导学生参观变电站,也可使用多媒体影音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高压输电的途径及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高压触电和低压触电进行对比分析,掌握高压触电的防护知识.【教学目标】1.在知识技能方面:①了解常见电池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在生活中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②了解目前常用的几种发电方式中能量的转化过程、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情况.③了解各种电池和火力发电方式存在环境污染,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④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⑤知道交流发电机的简单结构、工作原理,知道产生的是交流电,能把交流电和直流电区分开来|⑥知道采用高电压输电的目的,了解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电能的产生的教学,培养学生将科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能力,通过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通过电能的输送的教学,增强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电池和发电机的教学,让学生懂得物理有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习科学的情感,通过学生讨论和合作探究,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电池和发电机中有关能量转化过程,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感应电流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交流发电机的结构和原理,采用高压输电的目的.【教学难点】常见干电池的结构及性能,感应电流探究实验,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高压触电及防护.【课时建议】本章共3节,建议5课时第一节电能的产生……………………………………………………1课时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2课时第1课时电磁感应现象第2课时发电机原理第三节电能的输送……………………………………………………1课时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第一节电能的产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池的能量转化及电池提供的是直流电.2.知道干电池、蓄电池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在生活中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3.知道太阳能电池的结构、性能、优点及能量转化.4.知道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5.了解电池及火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认识干电池、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理解其能量转化.2.比较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理解其能量转化过程.3.体会运用比较、观察未感知物理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电池、发电机的比较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爱科学、学习科学、用科学的情操.2.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精神,感悟物理与生活的和谐关系.3.关注日常生活,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去,培养学生勇于用科学知识改变生活、发展生产力的科学情操.【教学重点】电池、各种发电方式中有关能量转化过程.【教学难点】常见干电池的结构及性能,电池及火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教具准备】1号、2号、5号、7号干电池,示波器、蓄电池、铜片、铁片、西红柿、耳机,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课时【新课引入】师:同学们,当你看到夜晚明亮的街灯、电视机屏幕上绚丽的画面、收音机中播放出悠扬的音乐、电饭锅煮出香喷喷的米饭,是否想到这些现象都与电有关,那么你知道电能是从哪里来的呢?生:电池和发电机提供的师:非常不错,为了弄清它们是如何产生电能的,它们有怎样的结构,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一节电能的产生.【预习指导】阅读课本P157 -P162页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概念、规律、实验现象及结论用双色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学案”中:“课前预习”部分.然后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学科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课堂导学】知识点1 电池一、学生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教师指导点拨.师:1.电池的作用是什么?它提供的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生:1.电池的作用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它提供的是直流电.师:2.你见过哪些化学电池?它们都有怎样的构造?它们都有哪些异同点?生:2.干电池:由碳棒、锌铜及电解质等组成,蓄电池:由电解质溶液和极板组成,不同的是结构不同,相同的都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师:3.太阳能电池是把什么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它由什么样的物质材料制成的?太阳能电池有哪些优点?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生:3.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由半导体硅和金属导体制成,优点是小巧、污染少,大量的太阳能电池联成阵列,可以建成太阳能发电站.[易错警示]思维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应课时中思维拓展题目,并进行讲解.知识点2 发电机二、学生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教师巡视点拨.师:1.发电机的作用是什么?目前常用的发电方式有哪些?生:1.发电机的作用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发电方式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和核能发电.师:2.火力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怎样的?火力发电有何利弊?它会产生怎样的污染?生:2.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燃料是一次能源,不可再生,产生环境污染,降低空气质量.师:3.水力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是什么?我国水力发电目前取得了哪些成就?哪些地方适宜开发水力发电?生:3.水的机械能→水轮机的机械能→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三峡大坝堪称世界第一大水利工程,水力资源充沛的地区可开发水利发电.师:4.什么是核能?核能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怎样的?核能发电有什么优缺点?生:4.原子核发生变化时产生的能量称为核能,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核废料有很强的放射性.师:5.还有哪些资源可以用来发电?请提出你的看法?生:5.可利用海浪发电、地热发电、风力发电等.[要点归纳]发电方式:(1)发电机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发电方式:如下表所示.思维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应课时中思维拓展题目,并进行讲解[课堂小结]指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1.电池:(1)定义:电池是一种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直流电:电流的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各类电池提供的电流都是直流电.(3)电池的种类,①化学电池(干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②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③太阳电池:太阳能转化为电能;④燃料电池: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4)电池与环保:废旧电池含有有害物质,应集中分类处理.2.发电方式:①火力发电机(化学能→电能);②水力发电机(机械能→电能);③核能发电机(核能→电能);④风力发电机(风能→电能);⑤地热发电机(地热能→电能);⑥潮汐发电机(潮汐能→电能)【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1.新课标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为此,本节课我们要安排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当地的水力发电站、变电站等.2.本节课要贯穿能的转化和环境保护这条直线.3.提供一定的交流讨论空间,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2022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8章电从哪里来复习》教案
![2022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8章电从哪里来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49421a524de518974b7d8e.png)
第十八章电从哪里来一、复习目标(1)对于电能的产生,主要是要复习并掌握各种发电方式的能量转化过程。
(2)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本章复习的重点,复习时要加强对探究过程的复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3)对于电动机,要重点复习电动机的原理装置图。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复习重难点各种发电方式的能量转化过程、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①电池②发电机二.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①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②感应电流的方向①电能的输送②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高压触电及其防护(二)题型、方法归纳选取经典选择题以及问答题形式,给学生讲解,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充分理解与掌握。
采用启发、诱思、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
(三)典例精讲例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B.家庭电路中的电脑和电视是串联的C.电流都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D.家庭电路中的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率的仪表解:A、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故A正确;B、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是互不影响的,所以电脑和电视是并联的,故B错误;C、电流是由于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故形成电流,可以是正电荷、可以是负电荷,也可以是正负电荷同时移动形成的,故C错误;D、家庭电路中的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故D错误;故选A.例2:关于电与磁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电动机应用了电磁感应原理D.电磁铁应用了电流的磁效应解:据课本知识可知,A、电磁感应现象是法拉第发现的,故A错误;B、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故B错误;C、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D、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的原理制成的,故D正确.故选D.例3:要想降低远距离输电线路电能的消耗必须().A.升高输送电压B.降低输送电压C.用铜导线换掉铝导线以减小电阻D.减小输出功率解:远距离输电时,输电功率一定,根据P=UI,知输电电压越高,输电电流越小.根据P=I2R 可知损失的功率越小.所以可以通过提高输电电压,减小输电电流来减少输电线上的电能损失.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四)归纳小结1、电池: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八章 电能从哪里来本章复习和总结教案 (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八章 电能从哪里来本章复习和总结教案 (新版)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c342623b3567ec102d8acd.png)
第十八章电能从哪里来本章复习和总结【教学目标】1.知道电池的能量转化及电池提供的是直流电.2.知道干电池、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的结构、性能.3.知道三种发电方式,知道电池及火力发电对环境的4.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磁生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5.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及感应电流方向的影响因素6.知道发电机的原理、构造及能量转化.7.知道高压输电的目的和途径.8.知道高压触电的分类和防护措施.【教学方法】1.比较法:通过对电生磁、磁场对电流作用、磁生电三种电磁现象的辨析比较,通过电磁起重机、电动机、发电机的辨析比较,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比较法分析归纳物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2.控制变量法: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和改变感应电流的大小都应用到控制变量法,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知识内涵.3.归纳法:整合本章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联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本章总结】1.知识结构(用多媒体展示并总结)2.重难点引导本章的主要内容有电能的产生,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电能的输送等,其中电磁感应现象和发电机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时,也是考查的热点内容,考题的主要形式是选择题,以电流的磁效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磁感应综合为主.其次,还可能有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出现.3.典例剖析:(用多媒体展示)考点1 电池例1 下列关于电能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蓄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C.发电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D.太阳能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装置解析:化学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蓄电池在充电时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放电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源,所以B错误;发电机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所以C错误;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D错误.答案:A考点2 电磁感应现象例2 如图所示,用棉线将铜棒ab悬挂于磁铁N、S极之间.闭合开关,当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的设备是()A.电动机B.发电机C.电磁继电器D.电饭煲解析:如图所示,用棉线将铜棒ab悬挂于磁铁N、S极之间.闭合开关,当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故B正确;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这一原理制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电饭煲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答案:B考点3 发电机例3 如图所示,微风吊扇通电后扇叶会转动;拔下插头,在插头处接发光二极管,用手旋转叶片,发光二极管发光.关于上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电后扇叶转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二极管能发光的原理可制成电动机B.通电后扇叶转动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利用二极管能发光的原理可制成电动机C.通电后扇叶转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二极管能发光的原理可制成发电机D.通电后扇叶转动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利用二极管能发光的原理可制成发电机解析:吊扇工作时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用手旋转叶片时,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了感应电流.感应电流通过发光二极管时,使发光二极管发光,即二极管能发光说明发生了电磁感应,利用电磁感应可制成发电机.答案:C考点4 电能的输送例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变压器不能改变直流电的电压B .高压输电是为了减少电能在线路中的损耗C.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理是电磁感应D .高压输电线断落地面时,人走近会产生高压电弧触电解析: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它不能改变直流电的电压,故A、C正确,高压输电的是减少输电线路中电能的损耗,B正确,高压输电线断落地面时,人走近会发生跨步电压触电,D错误.答案:D【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复习教案:第十八章电从哪里来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复习教案:第十八章电从哪里来](https://img.taocdn.com/s3/m/bc87c0a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7.png)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复习教案:第十八章电从哪里来教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复习教案:第十八章电从哪里来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问题驱动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旨在让学生从生活中了解电的来源,掌握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以及电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电的产生过程,提高对电的认知水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以及电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
2.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电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
难点: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电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发电机、电动机、电池、导线、灯泡等。
学具:笔记本、尺子、电流表、电压表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引导学生思考电从哪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以及电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工作过程,测量电流和电压,验证电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解决问题。
6. 练习: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电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
难点: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电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和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以及电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
在实验环节,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电能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部分,部分学生还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物理现象,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进一步了解电的来源和应用。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8章 电能从哪里来单元总结(含解析)(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8章 电能从哪里来单元总结(含解析)(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024e89f4bb68a98270fefab4.png)
第十八章电能从哪里来单元总结思维导图知识要点一、电能的获得【知识详解】1.电池:是一种把其他形式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1)化学电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1)发电方式: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
(2)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容: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发电机的原理: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交流发电机的组成:主要是由转子(转动部分)和定子(固定部分)两部分组成。
要点诠释:1.电磁感应现象的几点说明:(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有两个:一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这句话包括两层意思:①电路应该是闭合的,而不是断开的,即组成电路的各元件连接成一个电流的通路;②要有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也就是说切割磁感线的导体一定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二是“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谓切割磁感线运动,类似于切菜,可以使垂直切割,也可以是斜着切割,但导体运动方向不能与磁感线方向平行,可以使导体运动,也可以使磁场运动。
(2)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当导体运动方向改为与原方向相反,或将磁感线方向改为与原来相反,则感应电流方向将与原方向相反;若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都变为和原来相反,则感应电流方向不变。
(3)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有:磁场的强弱、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切割磁感线导体的长度,磁场越强,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越大,切割磁感线导体的长度越长,则产生的感应电流越大。
2.在实际生产中往往有不同的动力机来带动发电机,如水轮机、汽轮机、内燃机、蒸汽机等。
3.我国在电力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如核电、水电、风力发电等)【典例分析】例1、(2019•某某模拟)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能用来解释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A图示的是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就会产生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属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图示的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图示的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图示的是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章电能从哪里来本章复习和总结
【教学目标】
1.知道电池的能量转化及电池提供的是直流电.
2.知道干电池、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的结构、性能.
3.知道三种发电方式,知道电池及火力发电对环境的
4.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磁生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5.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及感应电流方向的影响因素
6.知道发电机的原理、构造及能量转化.
7.知道高压输电的目的和途径.
8.知道高压触电的分类和防护措施.
【教学方法】
1.比较法:通过对电生磁、磁场对电流作用、磁生电三种电磁现象的辨析比较,通过电磁起重机、电动机、发电机的辨析比较,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比较法分析归纳物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2.控制变量法: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和改变感应电流的大小都应用到控制变量法,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知识内涵.
3.归纳法:整合本章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本章总结】
1.知识结构(用多媒体展示并总结)
2.重难点引导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电能的产生,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电能的输送等,其中电磁感应现象和发电机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时,也是考查的热点内容,考题的主要形式是选择题,以电流的磁效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磁感应综合为主.其次,还可能有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出现.
3.典例剖析:(用多媒体展示)
考点1 电池
例1 下列关于电能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蓄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C.发电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D.太阳能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装置
解析:化学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蓄电池在充电时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放电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源,所以B错误;发电机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所以C错误;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
装置,故D错误.
答案:A
考点2 电磁感应现象
例2 如图所示,用棉线将铜棒ab悬挂于磁铁N、S极之间.
闭合开关,当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
偏转.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的设备是()
A.电动机
B.发电机
C.电磁继电器
D.电饭煲
解析:如图所示,用棉线将铜棒ab悬挂于磁铁N、S极之间.闭合开关,当
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电磁感应
现象,发电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故B正确;电动机是根据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这一原理制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电饭煲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答案:B
考点3 发电机
例3 如图所示,微风吊扇通电后扇叶会转动;拔下插头,在插头处接发光
二极管,用手旋转叶片,发光二极管发光.关于上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电后扇叶转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二极管能发光的原理可制成电动机
B.通电后扇叶转动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利用二极管能发光的原理可制成电动机
C.通电后扇叶转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二极管能发光的原理可制成发电机
D.通电后扇叶转动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利用二极管能发光的原理可制成发电机
解析:吊扇工作时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用手旋转叶片时,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了感应电流.感应电流通过发光二极管时,使发光二极管发光,即二极管能发光说明发生了电磁感应,利用电磁感应可制成发电机.
答案:C
考点4 电能的输送
例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变压器不能改变直流电的电压
B .高压输电是为了减少电能在线路中的损耗
C.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理是电磁感应
D .高压输电线断落地面时,人走近会产生高压电弧触电
解析: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它不能改变直流电的电压,故A、C正确,高压输电的是减少输电线路中电能的损耗,B正确,高压输电线断落地面时,人走近会发生跨步电压触电,D错误.
答案:D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