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金岳霖课后习题答案
形式逻辑第一第二张答案

《形式逻辑》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指出“逻辑”的涵义1.逻辑学;理论观点2.思维规律3.客观规律4.理论观点二、单项选择题1. b2.b【注:由于S和P本质上是括号,所以“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中的S和P就可能不分别表示相同词项。
但是,如果说,例如,“对于任意S和P,所有S是P或者有的S不是P”,那么由于“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之中的S和P已经被“对于任意S和P”所限定,所以其中的S和P分别是相同的。
】第二章概念一、在下列句子中,哪些语词或语句是标有横线的概念的内涵或外延?1.内涵:通过塑造形象,具体的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一定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外延:表演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
2.内涵:无比众多的运动着的物质,存在于无限的空间之中。
外延:分散的物质,即星际物质;集中的物质,即天体,包括恒星、卫星、彗星、流星、星云。
3.内涵: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统治的工具。
外延:各种各样的国家,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
4.内涵: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所必需具有的物质资料。
外延:土地、森林、水流、矿源、生产工具、生产建筑物、交通工具。
5.内涵: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一种社会形态,通过概念、定义、公理等逻辑思维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外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6.内涵:国家根本法,规定一个国家的阶级性质、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实现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
外延: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二、下列句子中标有横线的语词表达何种概念?1.集合概念2. 集合概念(注,仅从字面上讲,这里的“人民”似乎是非集合概念,因为在它的前面加上量词,例如“每位”,这句话似乎还能说得通。
但是,无论是从它的固定用法来看,还是从当局实际用法来看,“人民”都是指一定范围的人的整体,不是指一个或多个人,不宜在它的前面加量词。
金岳霖形式逻辑答案

金岳霖形式逻辑答案金岳霖形式逻辑答案【篇一:形式逻辑学】思维与逻辑学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这种反映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
思维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理性认识的活动段。
思维的三种类型:概念、命题、推理,概念、命题、推理也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第二节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普通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一些简单方法的科学。
逻辑常项:是指在一个逻辑形式中不随思维内容变化而变化的部分。
体现了逻辑形式的本质特征。
逻辑常项是区分不同种类的逻辑形式的唯一依据。
逻辑变项:是指一个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可以用不同的具体概念或具体判断来加以代换。
第三节思维逻辑形式的基本规律论域:负概念与正概念所共同相对的那个特定范围,就是论域(议论的范围)。
同一思维过程: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思维过程。
“同一时间”是指思维对象正处在量变阶段,未发生质变之前的一段时间;所谓“同一关系”,是指思维对象的同一方面、角度、意义、场合等。
同一律的要求(1)概念必须保持自身同一。
在使用概念时必须保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同一,不能任意转移、变换。
(如:法律=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行为规范≠国家机关制定的条例;抢劫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其它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据为己有的行为≠抢夺罪)(2)命题(判断)必须保持自身同一。
指人们在运用判断(命题)进行推理、论证的过程中,命题(判断)必须保持同一,不能随意转移、更替。
(既指构成命题(判断)的概念和内容,又指不能混特称和全称;不能混肯定和否定;不能混联言和选言?)。
(3)同一律要求的同一是指在时间、关系、思维对象相同(即同一思维过程)的条件下的同一。
(同一律并不否认思想的发展变化,一旦超出“三同一”思维过程,概念和命题的变化就不违反。
)1、偷换概念。
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有意用另一个概念取代原来在某种意义上使用的概念。
2、混淆概念。
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自觉地把两个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使用。
金岳霖形式逻辑答案

金岳霖形式逻辑答案【篇一:形式逻辑学】思维与逻辑学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这种反映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
思维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理性认识的活动段。
思维的三种类型:概念、命题、推理,概念、命题、推理也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第二节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普通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一些简单方法的科学。
逻辑常项:是指在一个逻辑形式中不随思维内容变化而变化的部分。
体现了逻辑形式的本质特征。
逻辑常项是区分不同种类的逻辑形式的唯一依据。
逻辑变项:是指一个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可以用不同的具体概念或具体判断来加以代换。
第三节思维逻辑形式的基本规律论域:负概念与正概念所共同相对的那个特定范围,就是论域(议论的范围)。
同一思维过程: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思维过程。
“同一时间”是指思维对象正处在量变阶段,尚未发生质变之前的一段时间;所谓“同一关系”,是指思维对象的同一方面、角度、意义、场合等。
同一律的要求(1)概念必须保持自身同一。
在使用概念时必须保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同一,不能任意转移、变换。
(如:法律=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行为规范≠国家机关制定的条例;抢劫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其它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据为己有的行为≠抢夺罪)(2)命题(判断)必须保持自身同一。
指人们在运用判断(命题)进行推理、论证的过程中,命题(判断)必须保持同一,不能随意转移、更替。
(既指构成命题(判断)的概念和内容,又指不能混特称和全称;不能混肯定和否定;不能混联言和选言?)。
(3)同一律要求的同一是指在时间、关系、思维对象相同(即同一思维过程)的条件下的同一。
(同一律并不否认思想的发展变化,一旦超出“三同一”思维过程,概念和命题的变化就不违反。
)1、偷换概念。
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有意用另一个概念取代原来在某种意义上使用的概念。
2、混淆概念。
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自觉地把两个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使用。
形式逻辑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p.110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三段论推理的格和式,并指出其中的大项、中项、小项以及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1)大项:一定要胜利的(事业);
中项:正义事业;
小项:我们的事业。
大前提:一切正义事业都是一定要胜利的;
小前提:我们的事业是正义事业;
结论:我们的事业是一定要胜利的。
(2)大项:导电;
小项:鲸。
大前提:鱼都是用腮呼吸的;
小前提:鲸不是用腮呼吸的;
结论:鲸不是鱼。
二、下列三段论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违反什么规则?
(1)错。大项扩张,或者违反第一格规则“小前提必须肯定”。
“并非所有的青年工人都是共青团员”等于“有的青年工人不是共青团员”。
“并非所有的青年工人都是青年”等于“有的青年工人不是青年”。
五、将下列命题能否换位?若能,请用公式表示之。
(1)有些非正义战争是战争。SI ├ IS。
(2)有些周延的谓项是否定命题的谓项。SAP├PIS。
(3)不能。
(4)不犯错误的不是人。SE ├ ES。
六、下列推理是否正确?若正确,请把省略的推理步骤补充完整。
(1)错。
(2)错。
(3)对。SEP├PES├PA ├ IP├ O 。
地球的南北两半球是地球的两个部分地球与其南北两半球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词汇是集合概念不能计数应改为词或单词批判绝对平均主义自由主义等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们建立了必要的规章制度自己的指称不明可以改为开学以来老师对我十分关心一有进步就表扬我
《形式逻辑》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p.13练习题
一、请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的“逻辑”一词的涵义。
(3)a.“商学院的所有学生都是青年人”是A命题,由它可以推出:
《金岳霖先生》阅读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列《金岳霖先生》选段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1)金先生上课有时要提问,那么多的学生,他不能都叫得上名字来,——联大是没有点名册的,他有时一上课就宣布:“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于是所有穿红衣的女同学就都有点紧张,又有点兴奋。
那时联大女生在蓝阴丹士林旗袍外面套一件红毛衣成了一种风气。
——穿蓝毛衣、黄毛衣的极少。
问题回答得流利清楚,也是件出风头的事。
金先生很注意地听着,完了,说:“Yes!请坐!”(2)金先生是个单身汉(联大教授里不少光棍,杨振声先生曾写过一篇游戏文章《释鳏》,在教授间传阅),无儿无女,但是过得自得其乐。
他养了一只很大的斗鸡(云南出斗鸡)。
这只斗鸡能把脖子伸上来,和金先生一个桌子吃饭。
他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
比输了,就把梨或石榴送给他的小朋友,他再去买。
(3)金先生朋友很多,除了哲学家的教授外,时常来往的,据我所知,有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沈从文,张奚若……君子之交淡如水,坐定之后,清茶一杯,闲话片刻而已。
金先生对林徽因的谈吐才华,十分欣赏。
现在的年轻人多不知道林徽因。
她是学建筑的,但是对文学的趣味极高,精于鉴赏,所写的诗和小说如《窗子以外》、《九十九度中》风格清新,一时无二。
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1.第一段文字中说“西南联大是没有点名册的”,这表现了这所大学怎样的办学风格?2.当金先生宣布“穿红毛衣女同学回答问题”时,为什么所有穿红毛衣的女同学都有点紧张又有点兴奋呢?3.从引文(2)可以知道金岳霖先生是个,但是他并不以此为苦,反而过得;他没有孩子,养了一只很大是为伴;但是,他确实是一个很喜欢孩子的人,因为他经常。
4.林徽因死后,金先生为什么在北京饭店大张旗鼓的招待大家呢?这一举动表现金先生什么样的性格?《金岳霖先生》参考答案1.注重学术研究,学术自由。
金岳霖形式逻辑参考答案

金岳霖形式逻辑参考答案金岳霖形式逻辑参考答案金岳霖形式逻辑是一种逻辑推理方法,由中国逻辑学家金岳霖提出。
它是基于命题逻辑的形式逻辑推理方法,通过对命题的真值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推理的结论。
金岳霖形式逻辑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推理思维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金岳霖形式逻辑中,命题是推理的基本单位。
命题是陈述句,可以是真或假。
通过对命题的组合和连接,可以进行复杂的推理过程。
金岳霖形式逻辑中使用的推理规则主要有三种:合取规则、析取规则和蕴涵规则。
合取规则是指两个命题的合取,即命题A和命题B同时为真。
合取规则的符号表示为A∧B。
例如,如果命题A为“今天是晴天”,命题B为“我要去游泳”,那么当A和B同时为真时,可以得出结论“我今天要去游泳”。
析取规则是指两个命题的析取,即命题A和命题B至少有一个为真。
析取规则的符号表示为A∨B。
例如,如果命题A为“今天是晴天”,命题B为“今天是雨天”,那么当A和B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时,可以得出结论“今天的天气不是晴天就是雨天”。
蕴涵规则是指当一个命题蕴涵另一个命题时,可以得出结论。
蕴涵规则的符号表示为A→B。
例如,如果命题A为“如果今天是晴天”,命题B为“我要去游泳”,那么当A为真时,可以得出结论“我要去游泳”。
金岳霖形式逻辑的推理过程可以通过真值表来表示。
真值表是一种推理工具,通过列出命题的所有可能的真值组合,来分析推理的结果。
根据真值表的结果,可以判断推理的有效性。
金岳霖形式逻辑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计算机科学中,金岳霖形式逻辑可以用来描述和分析计算机程序的正确性。
在法律领域中,金岳霖形式逻辑可以用来进行法律推理和判断。
在数学领域中,金岳霖形式逻辑可以用来证明和推导数学定理。
总之,金岳霖形式逻辑是一种重要的逻辑推理方法,通过对命题的真值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推理的结论。
它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推理思维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学习和运用金岳霖形式逻辑,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做出正确的判断。
汪曾祺《金岳霖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金岳霖先生汪曾祺①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
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
沈先生当面和背后都称他为“老金”。
大概时常来往的熟朋友都这样称呼他。
②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
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
每一学年开始,给新的一班学生上课,他的第一句话总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
”他的眼睛有什么病,我不知道,只知道怕阳光。
因此他的呢帽的前檐压得比较低,脑袋总是微微地仰着。
他后来配了一副眼镜,这副眼镜的镜片一只是白的,一只是黑的。
这就更怪了。
后来在美国讲学期间把眼睛治好了,——好一些,眼镜也换了,但那微微仰着脑袋的姿态一直没有改变。
他身材相当高大,经常穿一件烟草黄色的麋皮夹克,天冷了就在里面围一条很长的驼色的羊绒围巾。
除了体育教员,教授里穿夹克的,好像只有金先生一个人。
他就这样穿着黄夹克,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联大新校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
③金先生教逻辑。
在中学里没有听说有逻辑这门学问,大一的学生对这门课很有兴趣。
金先生上课有时要提问,那么多的学生,他不能都叫得上名字来,——联大是没有点名册的,他有时一上课就宣布:“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于是所有穿红衣的女同学就都有点紧张,又有点兴奋。
那时联大女生在蓝阴丹士林旗袍外面套一件红毛衣成了一种风气。
——穿蓝毛衣、黄毛衣的极少。
问题回答得流利清楚,也是件出风头的事。
金先生很注意地听着,完了,说:“Yes!请坐!”④金先生是研究哲学的,但是他看了很多小说。
从普鲁斯特到福尔摩斯,都看。
听说他很爱看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
有几个联大同学住在金鸡巷,陈蕴珍、王树藏、刘北汜、施载宣(萧荻)。
楼上有一间小客厅。
沈先生有时拉一个熟人去给少数爱好文学、写写东西的同学讲一点什么。
金先生有一次也被拉了去。
他讲的题目是《小说和哲学》。
题目是沈先生给他出的。
大家以为金先生一定会讲出一番道理。
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
形式逻辑课后习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课后习题及答案形式逻辑课后习题及答案形式逻辑是一门重要的哲学分支,它研究的是思维的规则和推理的形式。
通过学习形式逻辑,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我们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在形式逻辑的学习过程中,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解答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下面是一些形式逻辑的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习题一:1. 如果所有的A都是B,那么是否可以说所有的B都是A?答案:不可以。
虽然所有的A都是B,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B都是A。
这是因为在形式逻辑中,从一个条件语句的真实性无法推断出其逆否命题的真实性。
2. 如果有些A是B,那么是否可以说有些B是A?答案:可以。
如果有些A是B,那么至少存在一个A是B,这意味着至少存在一个B是A。
在形式逻辑中,这种推理被称为逆变量的推理。
习题二:1. 如果所有的A都是B,且所有的B都是C,那么是否可以说所有的A都是C?答案:可以。
根据前提条件,所有的A都是B,且所有的B都是C,可以推断出所有的A都是C。
这是因为在形式逻辑中,如果一个命题的前提条件为真,则其结论也为真。
2. 如果有些A是B,且所有的B都是C,那么是否可以说有些A是C?答案:可以。
如果有些A是B,那么至少存在一个A是B。
而根据前提条件,所有的B都是C,可以推断出至少存在一个B是C。
因此,可以说有些A是C。
这是因为在形式逻辑中,如果一个命题的前提条件为真,则其结论也为真。
习题三:1. 如果所有的A都是B,那么是否可以说不存在不是B的A?答案:可以。
如果所有的A都是B,那么不存在不是B的A。
这是因为在形式逻辑中,全称量词的真实性意味着命题的无例外性。
2. 如果有些A是B,那么是否可以说存在不是B的A?答案:可以。
如果有些A是B,那么至少存在一个A是B。
这意味着存在不是B的A。
在形式逻辑中,存在量词的真实性意味着命题的例外性。
通过解答这些形式逻辑的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式逻辑》(金岳霖)课后习题目录《形式逻辑》(金岳霖)课后习题 0第二章概念 (2)1.01说明概念的特征和作用。
(2)1.02形式逻辑为明确概念和准确地使用概念提出了那些方法?明确概念和准确地使用概念要注意那些问题? (3)1.03说明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3)1.04为什么说概念的内涵是对事物特有属性的反映,而不是事物特有属性本身?31.05指出下列各概念的内涵和某些外延: (3)1.06指出下列各句中,括号里的话是由内涵方面或外延方面,来说明标有横线的概念的: (3)1.07对下列各概念进行一次限制和一次扩大: (4)1.08下列各组概念从前到后,作为连续的限制或扩大,是否正确,为什么? (4)1.09说明下列各句中带括号的概念是哪一种概念: (4)1.10什么是形式逻辑所研究的概念之间的关系?说明下列各句子中带括号的概念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5)1.11指出下列各概念的矛盾概念和反对概念: (5)1.12什么是论域?下列各句中带括号的概念的论域是什么? (5)1.13说明真实定义和语词定义的区别和作用。
(5)1.14下列各句话表达了真实定义,还是语词定义? (6)1.15设下列各句话都表达真实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 (6)1.16根据下列各段文章的内容分别找出“片面性”和“革命”的定义,并说明这个定义是合乎定义规则的: (7)1.17设下列各句话都各表示一个划分。
作为划分,它们是否正确?为什么? (7)1.18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这是不是二分法?如果不是二分法,则把它改为二分法。
(7)1.19指出下列各段话明确了哪些概念,主要是用哪些方法明确的? (7)第三章判断 (8)2.04指出下到各判断是哪一种性质判断,并指出它们的主谓项。
(8)2.05 (9)2.06 (10)2.07什么叫做周延?为什么肯定判断的谓项不周延而否定判断的谓项周延? (11)2.08下列各关系是对称的或传递的吗? (11)2.09下列各组判断之间有什么真假关系? (11)2.10从关系的逻辑性质方面,指出下列两句话中的逻辑错误: (12)2.11断定了一个复合判断,是否必然地断定了它的肢判断,为什么? (12)2.12下列各判断是哪种复合判断,并指出它们的判断联项和肢判断。
(12)2.13分析下列各判断的形式(不必分析到判断的内部结构,即主项、谓项等):.. 132.14给出与下列各判断的负判断等值的判断: (13)2.15“如果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高,那么他不会计较名誉地位”具有“如p则q”的形式,请改变为具有下列各形式: (14)2.16把下列各判断改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14)2.17把下列各判断改为选言判断: (14)2.18把下列判断改为联言判断:并不是如果某甲来,某乙就不来。
(14)2.19用“p或q”来定义“要么p,要么q”。
(提示;“要么p,要么q”的涵义是“p、q之中至少有一真,且至多有一真。
”) (14)2.20给出下列各判断的矛盾判断,反对判断或下反对判断,并要求给出的判断的主谓项与原判断的主谓项相同: (15)2.21设“这消息可能是假的”是真的,根据逻辑知识,与这判断主谓相同的模态判断中还有哪些是(1)真的;(2)假的;(3)真假不定?设原判断是假的,情况又怎样? (15)2.22 (16)第四章演绎推理 (17)3.05根据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及各格的特殊规则,说明下列推理的形式是否正确: (18)3.06以下列各组判断为前提,根据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及各格的特殊规则,说明能否得结论。
如能得结论,能得什么结论?并请写出它的推理形式。
(19)3.07设a、b两类,b、c两类分别有以下关系,问a、c两类有什么关系。
(22)3.08写出一正确三段论形式,它的大项在前提中周延,但在结论中不周延。
(22)3.09一个正确三段论能否三个项都周延两次?为什么? (23)3.10证明。
如果正确三段论的结论是全称的,则中项不能两次周延。
(23)3.11写出下列两个省略三段论的省略的判断,并指出三段论的形式。
(答案不必是唯一的。
) (23)3.12分析下列各推理的形式: (24)3.13下列各混合关系三段论的形式是否正确,为什么? (25)3.14下列各推理的形式是否正确,为什么? (25)3.15由前提“某人犯错误不外乎两个原因:或者是由于立场有问题,或者是思想方法不对头”,进行选言推理: (26)3.16以下列各判断作为前提,进行二难推理,能得什么结论?并写出推理形式。
263.17批评下列乙的谈话中所包含的推理: (26)3.18试用划真值表的办法,说明下列推理形式是正确的: (27)3.20下列各推理的形式是否正确?为什么? (27)3.21下列各推理的形式是否正确?为什么? (28)3.22试用“可能(p或q)”与“可能p或可能q”的等值关系,证明:“必然(p且q)”与“必然p并且必然q"的等值关系。
(29)3.23下列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30)第五章归纳法 (31)4.01说明归纳推理的特性和作用。
(31)4.02讨论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31)4.04说明假说的特征和作用。
(31)4.05提出一个假说,要注意哪些问题? (31)4.06下列各推理能否成立,为什么? (31)4.07 (32)4.08 (32)4.09确定下列各因果联系的过程中用到了什么归纳推理? (32)4.10在下列各情况下能推出什么结论,是运用了什么归纳推理得出结论的? (33)4.12为什么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成醋?利比西(Liebiq)的假说认为酒中含氮。
他做了一个实验,水和酒精都不含氨,都不变成醋,但若在两者中加些含氮的化合物,两者都变成了醋。
巴斯德反对这个假说,另立假说,认为酒变酷是因为洒中有酵菌。
他指出:酒和水都不含有酵菌,所以不会变成醋;但若加进某些不含氮的盐类进去,两者也会变成醋,因此推翻了利比西假说。
利比西实验中的氮化合物不过是包含酵菌的媒介。
利比西和巴斯德各用了什么方法?并指出利比西产生错误的原因。
(33)第六章逻辑形式的基本规律 (33)5.01说明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内容以及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33)5.02试根据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指出下列各个议论中所包含的逻辑错误。
(33)5.03“新年画展”可能产生歧义吗?为什么? (34)5.04指出下列各个议论中所包含的逻辑错误: (34)5.05下列各段话是否违反矛盾律或排中律的要求?为什么? (34)5.06以形式逻辑的角度看,下列概念有什么问题? (35)5.08讨论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客观基础问题。
(35)第七章论证 (35)6.01说明论证的特征和作用。
(35)6.02使论证正确,要注意哪些问题? (35)6.03使反驳正确,要注意哪些问题? (35)6.04驳倒了对方的论据或论证方式,是否一定就驳倒了对方的论题,为什么? . 366.05分析下列论证的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 (36)6.06下列各论证是否正确,为什么? (37)6.07下列各段反驳是怎样进行的? (37)6.08指出下列议论中的错误: (38)6.09已知:如果演绎推理的前提是真的,推理形式是正确的:那末,结论是真的。
(38)第二章概念1.01说明概念的特征和作用。
答:特征:概念具有抽象性、普遍性的特征。
作用:a.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b.概念是判断、推理与论证的基础,是思维的起点;c.概念是判断、推理与论证的结晶,概念又是人们某个阶段人士的终结。
1.02形式逻辑为明确概念和准确地使用概念提出了那些方法?明确概念和准确地使用概念要注意那些问题?答:方法:形式逻辑为明确概念和准确的使用概念提出了概念的扩大法和概念的限制法。
注意的问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呈反比关系,即:如果一个概念a的内涵比另一个概念b的内涵多,那么,a的外延就比b的外延少;同时,如果a的内涵比b的内涵少,那么,a的外延就比b的外延多。
1.03说明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答:而者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
1.04为什么说概念的内涵是对事物特有属性的反映,而不是事物特有属性本身?答:概念的内涵与事物特有属性是有区别的。
概念的内涵是属于思想方面的认识内容,而事物的特有属性是属于事物方面的认识对象。
概念的内涵要依据事物的特有属性,并且日益正确的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但是,二者仍然不是等同的。
首先,概念的内涵就有是否正确反应事物的特有属性的问题。
属于思想方面的概念内涵与属于事物方面的特有属性不是等同的。
其次,由于实践要求的不同,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认识同一类事物,因而,对于同一类事物,人们就可以形成几个不同的概念;这些不同概念的内涵,分别地反映同一类事物不同方面地特有属性。
1.05指出下列各概念的内涵和某些外延:(1)鸟内涵:有羽毛的会飞的卵生动物。
外延:黄鹂、麻雀等。
(2)中国文学家内涵:有中国国籍的文学方面的专家。
外延:朱自清、鲁迅等。
1.06指出下列各句中,括号里的话是由内涵方面或外延方面,来说明标有横线的概念的:(1)军队、警察、法庭等项国家机器是(阶级压迫阶级的工具)。
答:是由内涵方面来说明的。
(2)战争是(暴力所表现的最尖锐的形式。
一种是国内战争,一种是国外战争)。
答:是由外延方面来说明的。
1.07对下列各概念进行一次限制和一次扩大:(1)学校。
答:限制:中国的天津市河东区的名为天津工业大学的学校扩大:教育机构(2) 剧本。
答:限制: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写的名为《呐喊》的剧本扩大:文学作品1.08下列各组概念从前到后,作为连续的限制或扩大,是否正确,为什么?(1)亚洲-中国-河北省-石家庄。
答:正确:是概念的连续的限制。
(2)镇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答:正确:是概念的连续的扩大,因为其中为不同级别的代表大会,所以是正确的。
1.09说明下列各句中带括号的概念是哪一种概念:(1)(我国最大的城市)位于长江口。
答:我国最大的城市是一个单独概念(2)国际劳动节是(五月的第一天)。
答:五月的第一天是一个集合概念(3)(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答:月球是一个单独概念,地球的卫星是一个相对概念。
(4)(地球的那个卫星)就是(月球)。
答:地球的那个卫星是一个单独概念,月球是一个单独概念(5)(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都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
答: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是一个普遍概念(6)(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军队。
答: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个集合概念(7)(《红旗》)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办的刊物。
答:《红旗》是一个单独概念(8)我们每个人都拿着几本(《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