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研究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创新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创新随着社会对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职院校也应当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为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地融入新能源汽车行业。
而校企合作模式的出现为高职院校的新能源汽车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本文将探讨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创新。
一、校企合作模式的意义和作用校企合作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在高职院校中,校企合作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和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校企合作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从而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校企合作模式还可以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学校可以借助企业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教学,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和科研支持。
校企合作模式的出现可以使高职院校的教学更加贴近实际,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有潜力的人才。
二、高职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的现状在校企合作模式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变和创新。
传统的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主,学生在实践环节的机会相对较少,难以真实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随着校企合作模式的出现,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将实践性教学内容纳入课程中,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
当前高职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部分学校的实践条件有限,难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
部分学校的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离较大,无法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创新和完善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保障成为当务之急。
中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校企合作方案
中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校企合作方案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方案校企合作是提高《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本着开好《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这个新专业、紧跟依据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做好学校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目的,利用学校本身的优势和企业的特殊作用,促进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能与企业的需求相衔接,特制订校企合作方案。
一、校企合作指导思想以为国家工业发展服务为宗旨,学生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突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促进本专业及全校的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理念的转变,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深化与企业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提升本专业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办学新专业。
二、校企合作的具体方案(一)校企合作搞好新专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及课程设置1.新专业的开设与企业紧密相连,学校在对行业中的企业进行充分的调研下,选择与行业中有一定优势的代表性企业进行合作,在企业帮助与指导下建立与未来工业发展理念相关的先进的实训基地。
校内除建设置基础性实训基地外,还与生产新能源汽车、销售汽能源汽车的公司企业相合作,建立由较先进的设备作为主要实训主力的专业实训基地,同时企业也能作为在校学生的跟岗、顶岗实习提供学生技能提升的实训基地。
2.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在符合国家教育部门相关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的要求的情况下,聘请企业专家指导制订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与社会1需求的无缝连接。
课程开发要尽量模块化,以工作岗位的需求为基础,制订完成工作任务的模块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要有综合性,要把完成工作任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结合起来,把专业态度、工作作风和职业技能融合起来;课程的实施要力求一体化教学,把“教、学、做”结合在一起。
3.校企合作开发专业教学教材。
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基础上,联合编写专业技能训练的指导性教材。
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1 引言随着环境污染的日渐加重和自然能源的日渐衰减,对新的、可持续再生的清洁能源的探索与研究俨然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就汽车产业而言,研发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不可避免地成了必然的行业发展趋势。
为了迎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学生的就业需求,各大高校纷纷开展了以新能源为主要教学和研究内容的专业以及课程,以期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新能源领域专业人才需求和解决毕业生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
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之间仍旧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供需关系不平衡的情况,国家也针对这种情况推出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课程改革,虽然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是近些年才兴起和受到推崇的技术专业,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
2 当前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职业教育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直接对接企业与市场,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针对性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一大途径,对课程专业性的要求相较于普通高等院校来说比较严苛。
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如果想要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首先就需要对自身专业课程的设计与开展拥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知,反思与总结过往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紧跟时代的步伐,以最新的职业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来更新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
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际发展与当前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行业的课程开展来看,其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校企合作与教育育人之间的矛盾以及教学评价与学生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几个层面[2]。
2.1 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存在很大差异高等职业教育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和弥补企业的人才需求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冯秋恺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阳江市 529500摘 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是新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只为了能够培养出社会稀缺但需求量却不断提升的高素质技能创新型人才,而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显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体系中的战略性企业,带动了一系列相关行业的发展,更是导致了汽车产业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一跃成为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的重点专业。
基于校企合作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校企合作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环保、节能的交通工具,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追捧。
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许多高校开始设置新能源汽车专业,并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以该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主题,探讨其对新能源汽车专业教育的影响和意义。
首先,校企合作是一种以企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企业的需求和行业发展动态。
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外,深入到企业中去,亲身感受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实际操作。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运用,也有助于学生对行业发展趋势的了解和把握。
同时,校企合作还可以缩短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实习机会,增加就业竞争力。
其次,校企合作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
而校企合作模式则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技能。
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和面临实际挑战,这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而创新能力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所重视的核心能力之一,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更好地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此外,校企合作还可以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互补与共享。
在校企合作中,双方可以共同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通过互相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共同发展。
例如,企业可以提供实践实训基地和实际项目,供学生实践和培训;高校可以提供科研成果和创新技术,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通过资源共享和合作,可以提高教学和研发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最后,校企合作模式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企业所需的人才素质和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规划和职业发展。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创新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创新一、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创新1.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可通过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合作,将课程设计、实验教学与企业实际生产、科研活动相结合,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高职院校可与企业合作,组织学生走进企业进行实践调研,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对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2.开发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高职院校应通过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校企合作,开发符合企业需求的课程,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际需求相符合,提升学生成为企业所需的实际能力。
例如,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针对企业实际生产线开发一系列的项目实践课程,使学生具备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以项目为单位的工作模式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工作模式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
因此,高职院校应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建立起一系列实践教学平台,如汽车维修实训课程、汽车电子工程课程等。
通过实际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实际事物的认识水平。
4.搭建校企交流平台校企合作不仅仅是教学模式上的合作,更是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高职院校应该打造一个良好的校企交流平台,使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更加深入,加强学生对产业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了解和掌握。
二、校企合作模式在新能源汽车教学中的优势1.紧贴市场和企业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校企合作模式能够直接接触企业实际需求,更好地学习掌握企业所需的实际技能,这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对未来职业的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提供实践教学资源校企合作模式不仅能够提供紧密联系的教学资源,同时也能够提供一系列实践教学平台,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参与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新能源汽车底盘构
1 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活页式教材的社会需求和背景校企“双元”合作是指学校和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构建由学校相关专业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相应生产经营资源进行整合组成的实体。
社会在不断发展,企业对员工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急需职业院校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
所以在组建校企合作团队时,校企双方要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研究工作任务、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结合1+X证书制度的考核标准,编写新能源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活页式教材。
2 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活页式教材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活页式教材是以国家职业标准或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清单为基础,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的一系列模块化的学习任务综合体。
2.1 新能源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开发理念新能源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操作技巧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开发偏向新能源汽车底盘零部件的检测、调整与更换等职业岗位技能的培养。
课程根据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相应岗位群和自身特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课程开发中坚持职业性、典型性、实践性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有:师生共同边学边做,边做边学,严格按照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真正体现校企合作、校企共育,教、学、做相结合,注重学生合作、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为专业的长久发展打下基础,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2 行业企业调研及中职院校调研(1)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行业企业调研。
当前,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已进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重大的产量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发展挑战。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企业也日益增多。
通过调研广西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相关企业,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企业底盘检修人员对应的工作岗位、需要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以及需要具备的职业资格。
新能源汽车实训项目开发探析
新能源汽车实训项目开发探析作者:***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24年第07期新能源汽车专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与趋势,谁在大趋势下抢占新能源汽车专业入口,谁就占据领先者优势。
本文选取北汽新能源汽车为研究车型结合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实际情况,结合我校成立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发展需求,开发出适合中高职院校使用的实训项目教学指导。
一、中德诺浩新能源汽车专业发展我校与中德诺浩投资有限公司合作至今已有8年,目前有两届共4个教学班。
中德诺浩汽车共建项目是教育部指定紧缺技能汽车人才培养项目,我校大力发展新能源专业,中德诺浩组织开展了部分新能源课程,组织开展教师类新能源汽车专题的多次培训,笔者也有幸参加培训学习。
我校也一直致力于新能源专业的开拓当中,抢占新能源汽车专业入口,提高学校在即将迎来汽车专业转型之际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校新能源专业方案已经在科学有序地展开,即将组建首届中德诺浩新能源汽车专业班。
目前想要抢占先机发展新能源汽车专业培养出合格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必将做好以下几点:1.新能源汽车专业校企合作的实现我校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紧跟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发展机遇,2017年底与中德诺浩汽车投资有限公司签约“中德诺浩—北汽新能源高技能汽车人才培养基地院校合作项目协议”并被授予“中德诺浩—北汽新能源”高技能人才联合人才培养基地,为我校建设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此次校企合作作为我校发展长效机制,依托中德诺浩现有的条件提供师资的培训,教程资源、就业推荐、新能源汽车实训室的规划与建设、新能源汽车实训设备购买等起到了强大的促进作用,助力我校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内涵体系建设与提升,从而快速实现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趋势转变。
2.新能源汽车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新能源专业是否能良性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
我校教师对汽油机时代的专业水平有着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但是新能源汽车跟传统的汽油机有着质的区别对教师水平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为此我校组织多次骨干教师参加新能源汽车专题培训,得益于我校与中德诺浩的校企合作多位教师经过培训获得了“中德诺浩-北汽新能源校企合作项目”教师培训证书,我校教师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水平和技能水平得到了提升。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改探究
HEBEINONGJI摘要: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目前,在国际大形势下,汽车产品形态、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费结构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高职院校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如何培养优质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人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本文将以发展规划为指导,对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规划;教学改革《新能源汽鸳锲黜澱5)》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张继方徐颖若引言面对气候变化和当前全球新一轮技术的变革,车联网、纯电动、智能化正在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能源的挑战与新技术的改革发展,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新能源汽车是指其不使用常规的汽油或者柴油作为动力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具有先进理念的汽车,其主要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等叫因此,要想在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之下,使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提高,需要重视对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的发展叫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要把社会的需求转化成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知识储备以及对教学改革的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1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1.1参差不齐的学生技术能力当下,九五后和零零后是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前高职类院校学生相比较,他们有更加鲜明的性格,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特点,具体来讲,他们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丰富的抽象思维,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多数“九五后”和“零零后”的家庭条件优越,社会经历相对不足,导致他们缺少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性格,而汽修专业的技能培训是一个污垢厚、出力多、花体力、流汗又流泪的“苦差事”,这就导致汽修专业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准往出现眼高手低、只看不练、偷懒,甚至嫌脏远远躲开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从而影响了髙职汽修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的效率。
校企合作模式下“课程思政”在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下“课程思政”在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岑遗星 李然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558000摘 要: 我国汽车产业在21世纪以来得到迅猛发展,整个行业在世界的影响力可谓空前盛世。
吉利汽车作为一颗冉冉升起的产业巨星,在行业内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新能源汽车专业通过与吉利汽车集团合作,打造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核心课程知识体系,对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和竞争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依托吉利汽车产业学院,参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要求,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以新能源汽车专业核心课程《新能源汽车全车网关控制与娱乐系统技术》为例,构建课程技能点和思政点知识体系,使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岗位标准、符合实际要求,强化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岗位适应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 课程思政 专业课程长期以来,高职教育普遍以专业教育和技能提升为主要教学考核目标,传统专业课程教学并没有考虑思想政治教育,有学科界限区分过分明显的现象。
这是影响人才综合素质提升的教学方式,脱离高校立德树人的教学宗旨。
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贯彻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不断创新改革,形成教育合力。
课堂教学是高校开展立德树人教学任务的主阵地,要贯彻课堂教学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习近平,2016)。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年教育部印发,以下简称《纲要》)根据不同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给予了详细的指导性意见,为新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明确了方向。
参考《纲要》,结合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合理设计课程标准,把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中,切实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1 校企合作模式对高职专业课程教学的积极作用1.1 校企合作模式——以吉利汽车产业学院为例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习近平,2017)。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创新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创新【摘要】本文探讨了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创新。
在文章从背景介绍、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三个方面介绍了该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分别讨论了校企合作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实践与效果评价,以及案例分析。
结论部分总结了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展望。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关于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路与方法,推动校企合作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新能源汽车领域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高职教育、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实践、效果评价、案例分析、意义、发展趋势、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面临着如何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挑战。
校企合作模式在高职教育中逐渐得到重视,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机会。
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在传统汽车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需要更多注重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引入。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新能源汽车教学方面存在机械化教学、缺乏实践环节和业界合作等问题,导致学生缺乏真实应用技能和创新意识。
探究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创新,对于推动高职教育质量提升、促进学生技能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结合学校资源和企业需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提升。
1.2 研究意义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着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在技术上要求较高,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
栏目编辑:高中伟******************◆文/江苏 张小莉一、引言近年来,政府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智能汽车研发、应用和推广的政策。
2020年,11个部委联合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为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制定了政策措施;2023年5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快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步伐。
相较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国内职业院校的新能源汽车专业发展速度明显滞后,汽车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根本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求。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提升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校企合作,增强双方互动,共建专业人才培育机制,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合行业发展的教育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满足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的专业人才,从根本上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稳定持续发展。
二、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的基本原则与目标导向1.基本原则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给中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学校不仅要重视教学质量、提升教学品质,在确保学生全面掌握新能源汽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动手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匹配的技术人才[1]。
因此,中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行业发展趋势,确定明确的教学方向、思路和培养目标,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新能源汽车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与相关企业之间的联动合作,形成产学一体化、校企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促进专业课程内容的迭代更新和优化发展。
同时,学校要引导学生提升专业能力、职业素养、道德品质,及时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求学生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创造企业实习机会,以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目标导向在中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全面落实教学目标,大力培养学生的汽车相关技能。
首先,要加强技术知识教学,帮助学生及时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技术要点,比如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充电技术、智能控制系统等。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危机的加剧,新能源汽车技术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新能源汽车技术涉及到很多方面,例如电池、电动机、电子控制等专业领域。
为了培养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高等院校纷纷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本文探讨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研究。
一、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目标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是为了培养与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的专业人才。
因此,设计的具体目标如下:1.满足新能源汽车技术岗位需求:培养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满足新能源汽车技术岗位需求。
2.培养新能源汽车技术集成人才:通过课程设计,将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培养新能源汽车技术集成人才,具有全面、系统的能力,能够从整体上设计和推进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
3.强化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专业知识、技能与跨学科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顺应发展趋势:紧跟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内外发展状况,不断调整课程体系。
2.整合资源:在课程设计中,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资源,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提高教学效果。
3.多学科融合:在课程设计中,将多个学科领域知识结合起来,形成衔接紧密、协同合作的课程体系。
4.强化实践:实践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计应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内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指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选修课程则是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安排的一些补充和扩展内容。
1.必修课程(1)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原理、分类、设计和加工制造等方面的知识。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在教学中执行2+2教学,目的是对学生的 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做综合性提升,实现其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的提升。从具体的教学分析来看,在正常的教学周期内,新能 源汽车专业开设了新能源汽车概论这门课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 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知识,同时还开设了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动 力电池管理与维护、新能源电子电力技术、混合动力汽车构造与 检修、新能源汽车材料等课程,这些课程既涉及理论,也涉及实 践,在正常教学周内按照4∶6的比例对理论与实践做具体安排, 可以让学生对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有更为清晰地掌握。在额外了2 个教学周期内,该专业主要安排了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汽 车装配与制造工艺、汽车营销实务以及专业实训,这些内容都是 具有较强实践性,所以完全执行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们对相应实 务有更专业的把握。
1 新能源汽车概述与校企合作分析
新能源汽车教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这门学科培养的是具备新 能源轿车装配、检测、维护能力和汽车与配件营销服务能力的专业 性人才。从目前新能源汽车专业具体教学来看,该专业强调在全面 学习燃油汽车维修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纯电动新能源技术模块做深 度学习和培养。
目前,新能源汽车专业作为一个热门专业在较多的职业院 校进行了设置,所以会变为热门,一方面是因为新能源汽车是未 来汽车发展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在节能环保和绿 色低碳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备受重 视,但是与之相关的专业性人才比较少,所以培养新能源汽车专 业人才十分必要。
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新能源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探索
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新能源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探索卢德胜广西交通运输学校 广西南宁市 530007摘 要: 继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后,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又联合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
两个文件中提出要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
文章从这两个背景出发,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新能源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进行探索,力争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校企双元 新能源汽车底盘 课程标准1 引言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出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要系统推进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
要求教材应对接主流生产技术,注重吸收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教材。
同时专业课教师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这样才能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求。
2 课程性质《新能源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是中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核心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底盘概述、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新能源汽车行驶系统、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等内容。
培养学生具备新能源汽车底盘各部件正确拆装、检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增强学生对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意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 课程标准制定的基本理念3.1 课程内容的调整新能源汽车技术日新月异,这就要求该课程在内容的选取上体现时代性。
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大幅度减少过时陈旧内容,提升课程设置效益。
基于校企合作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时代汽车 基于校企合作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李高磊 姜凌丽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学院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2摘 要: 新能源汽车专业是近些年高职院校比较热门的一个专业,这与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领域的主流发展方向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新能源汽车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其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必须要通过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来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实践学习的机会。
本文将就基于校企合作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校企合作 新能源汽车专业 教学模式1 新能源汽车专业校企合作现状综合分析1.1 从学校层面来分析目前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校企合作,从学校层面来看,其现状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本投入多,负担比较重。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校企合作主要是由学校这一方来主导,学校需要主动寻求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需要聘请企业内技术型人才来学校为学生进行技术培训,与此同时,还要购进更加先进的技术设备方便学生实践操作,这些都需要学校付出实实在在的资本,长期以往,学校的负担会变得越来越重。
第二,欠缺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
从目前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教学工作来看,学校走校企合作之路更多的是出于现实问题的考虑,是为了解决自身在师资以及实习基地等办学能力方面的不足,或者是为了帮助学生疏通和拓展就业渠道,学校并没有将校企合作摆在该有的位置,也未能建立起足够科学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导致各种校企合作措施实施之后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第三,学校自身实力难以吸引优质企业的关注。
当前还是有很多高职院校存在着管理刻板、教学落后的问题,其设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当前企业实际生产和运营对人才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就使得学校在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时没有竞争优势,如果单纯依靠学校自身的实力和信誉是很难吸引到当地或者外地优质企业的关注的。
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教学管理的研究——以新能源汽车专业为例
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教学管理的研究——以新能源汽车专业为例李贵麒 陈思宏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崇左市 532200摘 要: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之下,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有了进一步新的发展,尤其是教育体制的改革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种“双元”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
在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教学管理模式指导下,本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性,既可以为本校学生拓宽就业渠道,还能够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
对此,文章中以新能源汽车专业为例对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教学管理进行了探究,旨在培育出更多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 “双元”育人 教学管理 新能源汽车专业新时期背景下的职业教育目标侧重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而新能源汽车专业则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所以在教学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尤其是在实践教学方面。
新能源汽车专业既侧重理论教学又侧重实践教学,所以在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训条件,激活学生的特长及潜能。
因此,在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将学校和企业深度融合建立专业与企业一体化的管理平台,构建出全新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来实现职业学校的育人效果。
1 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应用意义1.1 有助于调整师资结构,促进双师培养从现阶段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专业采用的产教融合企业“双元”育人模式来看,在教学管理方面对于“双师型”教师的需求较大,同时对于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与技术水平都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却难以在短时间内培养足够的“双师型”教师。
而在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指导下,职业学校的教师结构也逐渐地朝着“双元结构教师小组”这种合作教学共同体的方向发展着[1],该教学组织通过在学校与企业选择专业理论过硬与实践技能过硬的教师及企业技师,通过二者优势的强强联合开展合作教学,对于培养“双师型”教师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能源汽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新能源汽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分析摘要: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企业急需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校企合作是实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有效途径。
本文依托新能源汽车专业,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探究了校企合作的多种模式,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职教本科;人才培养;校企合作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也面临着着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升级,国家急需既有高深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应用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1]。
在202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通过建设一批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满足国家未来发展的需求。
在此时代背景下,职教本科教育取得了迅速发展。
1职教本科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需求近些年,随着石油资源枯竭、环境日益恶化,大众、宝马、吉利等传统汽车厂商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并且消费者也对新能源汽车有了认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逐年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由2021年的50.7万辆增加至2021年的136.7万辆,如图1所示。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2021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
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53.3万辆和51.5万辆。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逐年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逐年增加,伴随而来的是对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需求的急剧上升。
新能源汽车是集材料、电学、力学、通信等多学科为一体的高技术产品,其产业链涉及产品的技术研发、生产和售后服务等多个应用领域,因此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售后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2],目前新能源汽车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短缺的问题已经凸显,国家相关部门也将新能源汽车应用型人才列为紧缺人才。
新能源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新能源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与科学技术的支撑,而这又极大依赖于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在此背景下,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受到重视。
它不仅能够促进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还能通过实践对理论教学进行有效补充,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新能源领域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其教育模式必须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
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持续扩展,相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技术研发、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等方面。
因此,校企合作的具体模式需要结合行业的发展特点,设计切实可行的方案,以实现双赢。
在新能源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校企合作的目标与意义校企合作的核心在于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交流。
对于高校而言,通过校企合作,能够获取最新的行业信息、技术动态以及市场需求,为课程的设置与更新提供依据,提升教育质量。
而对企业而言,能够通过高等院校培养出更加符合自身需求的人才,同时也能借助高校的科研能力与资源,加速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
二、校企合作的具体模式在新能源教育中,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多样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 实习与实践基地建设高校可以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与实践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通过在企业中的实习,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了确保实习的有效性,高校与企业可共同制定实习计划与考核标准。
2. 联合研发与项目合作高校与企业可以在科研项目、技术开发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企业提供技术需求与市场反馈,高校则运用自身的科研实力,开展相关研究并提供解决方案。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可以推动新技术的研发,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参与项目的机会,促进其实践能力的提高。
3.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能源行业的需求,高校可以聘请企业在职员工作为兼职教师,参与课程的教学与设计。
这种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将实际案例带入课堂,提高学生对行业的理解与适应能力。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创新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创新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高职院校在培养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人才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这个背景下,校企合作模式成为高职院校开展新能源汽车教学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探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创新。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创新,首先需要明确校企合作的目标。
高职院校与企业可以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相匹配。
还可以就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合作,共同提供实践基地和设备,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实践操作和实训。
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采用“订单式教学”模式。
即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技术人才。
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企业专业人士参与到教学中来,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的指导。
还可以邀请企业相关技术人才来进校讲授课程,分享实践经验。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
即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提供实际的案例和项目,供学生进行实践和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职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创新还需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企业专业人士来担任教职工,以保障教学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还可以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创新,需要明确合作目标,采用订单式教学模式,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以及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只有合理的教学模式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1+X”课证融合思考
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1+X”课证融合思考李小燕 焦永红 刘英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省武威市 733006摘 要: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当中,明确提出了开启“1+X”的证书制度,其主要目的是要利用把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进行有效融合,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以新能源车技术专业作为实例,对“1+X”制度进行积极地探索,找到培养高品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新方式,从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课程内容、考核方式、师资力量等各方面进行探索,为“1+X”课证融合的有效开展寻找高效途径,从而提高人才的质量。
关键词:新参源汽车 技术 1+X 课证融合1 新能源汽车技术“1+X”的实践机制高职教育的主要责任,便是为国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可以满足需求的实用型的具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X”资格证书制度的实行,势必为技术院校人才队伍的建设和课程设置以及教学体系的变革,带来合理的手段和方式。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应该多方面的开展课证结合的教学改革,把学位证书和技术专业职业资格证的培育围绕在课程设置的构建当中,把学历提升和职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在一起,把课程设置和培训管理、技术专业教育规范和技术专业技能规范、教学环节和生产过程巧妙地衔接起来,构建一个课证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课程培训是媒介,资格证书是具体内容,把专业技能、自我发展能力渗透到到教学环节中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把学生的专业技能区划成关键专业技能、基本专业技能以及扩展专业技能,扩展的部分便是“X”部分,专业能力是必须经过资格证书也就是专业技能资格证书来表证,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技能的考核标准,专业技能资格证书的选用和筛选十分关键,既接近技术专业和岗位,又要有持续发展的升阶途径,因为我们通常都无法预测未来的自我发展方向,也无法把学生培育成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要在一个技术专业中确定数个目标,和交叉式技术专业和扩展技术专业的移迁水平;处理好“X”要素,就需要依照人才专业能力培育的教育规范和专业技能培育的级别规范来设置课程,每门课程培训或几门课程培训匹配一种专业能力,一种专业能力匹配一个专业技能资格证书,把专业技能资格证书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育渗透到到课程设置中去,变成学科建设的规范和专业建设的指标体系,生成课证、课能巧妙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研究
一、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是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也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的宗旨。
虽然每个高职院校针对各个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都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改革,但从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上来看,高职层次的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人才培养归根结底要落实到课程之中,而课程的开发要从企业来到企业去,做到这一点,单纯依靠高职院校的教师和专家显然是不够的,必须由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开发。
关于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国内外有着非常多的研究和实践,但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1.从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意愿上来看,校企双方的最大利益不能结合导致主动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不高
受教育规律约束的高职院校和受快速获取效益约束的企业在合作的出发点上就存在不对等性,具体而言,在合作的人员、周期、实施、管理、成本和满意度上等方面都存在不对等性。
这些不对等性很难使校企双方的最大利益找到一个结合点,从而导致主动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不高,即使有合作也是停留在“纸面”上。
2.从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过程上来看,校企双方没有一个有效的互动协调机制导致课程开发实施效率低
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是双向的,这个双向的合作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需要很强的技术性,各个环节相互关联,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其他环节。
双向合作面临着诸如课程开发的意愿、主体、人员的地位、能力要求、职责要求、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整合和实施保障机制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互动协调机制。
从实际调查结果来看,校企双方没有一个有效的互动协调机制使合作过程障碍重重,阻力不断,从未导致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实施效率低。
3. 从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结果上来看,校企双方没有对课程开发的成果进行有效的追踪评价导致课程开发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有效的完成为企业培养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这个任务,所以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不单是课程开发前期的开发设计和中期的开发的实施,更重要的后期的课程开发评价与改进。
从实际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汽车专业的课程开发都是简单的停留在课程开发成果上,对课程开发的成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这个很难说清楚,归根结底就是没有课程开发成果进行有效的评价。
二、建立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合作机制
针对上述调查问题,借鉴国内外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前期建立了合作机制,从而保障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有效的进行。
1.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双赢机制高效的双赢机制
新能源汽车得销量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呈明显上升趋势,从市场的发展走向来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继续保持这种势头,专门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制造、维修和售后服务人才紧缺,从业人员数量严重不足。
2.建立完善的校企双方激励机制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相对来说周期比较长,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校企双方不但面臨着自身岗位职责,还有面临着双方不熟悉领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完成课程开发需要持久的热情和动力。
只有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尽最大可能的调动高职教师和企业员工参与课程开发工作的积极性。
3.建立课程开发组织实施的互动协调机制
课程开发实施主要有学校、企业、课程专家和政府四个层面,高职院校有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的需要,企业有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和利益的诉求,建立课程开发组织实施的互动协调机制要双方不同的需要和诉求进行科学的融合,保障课程开发实施中信息传递与反馈、不同角色之间互动与协调、人力和物质资源的整合,从而促使课程开发实施高效的进行。
4.建立科学评价反馈机制
课程开发的成果只有通过评价才能总结经验和进行改善,否则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有没有预期目标是不得而知的。
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成果运用到人才培养中,并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把评价结果反馈到课程开发中并进行改善,从而形成长效的自我循环机制,保证课程开发的成效。
三、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具体实施
1. 组织教师深入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电池与电机制造、充电运营与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展开调研,掌握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岗位设置、工作任务和知识、能力要求等资料。
2.成立由学校、企业、课程专家和政府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并召开专家研讨会,构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3.由课程负责人牵头,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4.以企业资源为依托,校企合作共同编写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5.校企双方互相兼职,让课程实施与企业工作岗位进行无缝对接。
6.校企合作共建国家新能与汽车技术专业资源库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7.校企合作举办新能源汽车技能大赛逐并步扩散到兄弟院校,促使课赛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8.校企合作共建精品课程,全方位打造优质教学资源,并依托此资源展开校外培训。
9.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合作开发教学设备,丰富实践教学资源。
四、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问题总结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来自于专业层面,具体而言,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师资、教材和实训设备非常缺乏,需要校企合作从零共同开发,这给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课程开发过程增加了很多困难和压力。